❶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九版
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中發展最迅速的學科之一。本書從分子生物學定義出發,即以DNA和RNA這兩類生物大分子為主線,由淺入深地敘述了這些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及其表達、調控。考慮到全書在編排上的系統性以及內容的完整性,將病毒的分子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技術也做了簡單介紹。本書共分13章,以較簡明的形式概括了分子生物學的核心內容,全面重點地闡述了分子生物學的基本理論,突出介紹了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本書可作為綜合性大學、醫科大學、師范和農林高等院校生命科學學生的分子生物學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參考書。
❷ 生物化學氮平衡在哪一章
摘要 第十三章
❸ 生物化學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各時期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學科定義:
運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質的邊緣學科。其任務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學組成、結構及生命過程中各種化學變化。從早期對生物總體組成的研究,進展到對各種組織和細胞成分的精確分析。目前正在運用諸如光譜分析、同位素標記、X射線衍射、電子顯微鏡以及其他物理學、化學技術,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等)進行分析,以期說明這些生物大分子的多種多樣的功能與它們特定的結構關系。
發展階段及各時期研究內容:
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近代實驗技術和研究方法奠定了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基礎,從此,核酸成了生物化學研究的熱點和重心。
1776—1778年,瑞典化學家舍勒(Sheele)從天然產物中分離出:
甘 油 (glycerol) ,蘋果酸 (malic acid) ,檸檬酸(citric acid) ,尿 酸 (uric acid) 和酒石酸(tartaric acid)。
1937年,英籍德裔生物化學家克雷布斯(Krebs)發現三羧酸循環,獲1953年諾貝爾生理學獎。
1953年,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確定DNA雙螺旋結構,獲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5年,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爾(Sanger)確定牛胰島素結構,獲1958年諾貝爾化學獎。
1977年,桑格爾和吉爾伯特(Gilbet)設計出測定DNA序列的方法,獲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
198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Bruce Merrifield(美國),獎勵其建立和發展蛋白質化學合成方法。
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Rechard J.Roberts(美)等,表彰其發現斷裂基因。
199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Karg B. Mallis(美)以表彰其發明PCR方法 和Michaet Smith(加拿大)以表彰其建立DNA合成作用與定點誘變研究。
199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Alfred G.Gilman(美國),以表彰其發現G蛋白及其在細胞內信號轉導中的作用。
199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Petr c. Doherty(美)等,以表彰其發現T細胞對病毒感染細胞的識別和MHC(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限制。
1997年
博耶(PaulD.Boyer),美國生物化學家,1918年7月31日生於美國猶他州普羅沃。由於在研究產生儲能分子三磷酸腺苷(ATP)的酶催化過程有開創性貢獻而與沃克共獲了1997年諾貝爾化學獎。同時獲得該獎項的還有發現輸送離子的NaKATP酶的科學獎Jens c. skon(丹麥)。
1997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發給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史坦利·布魯希納(Stanley Prusiner)教授。這項殊榮是肯定布魯希納教授在研究引起人類腦神經退化而成痴呆的古茲菲德-雅各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 病原體的貢獻。發現了朊蛋白(PRION),並在其致病機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
199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 Rolert F. Furchgott(美國),表彰其發現NO是心血管系統的信號分子。
經典教材:《生物化學》王鏡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介紹:
本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研究成果,是教育部推薦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同時也是「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
全書共40章,上冊為第1~18章,包括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酶、維生素和輔酶、抗生素、激素和生物膜等。下冊為第19-40章,包括代謝總論、生物氧化、糖代謝、脂質代謝、蛋白質分解及氨基酸代謝、核酸的降解與核苷酸代謝、核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物質跨膜運輸、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等。每章都附有提要和習題,書後附有生物化學常用名詞英漢對照、名詞縮寫、索引等,以便讀者學習。本書吸收了生物化學國際、國內的最新進展,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章節仍按「先靜態、後動態」組織編排,符合國內的教學習慣,便於教師教學使用和學生自學。
本書是國內內容最為豐富的基礎生物化學教材,適合於綜合性院校、農林院校、醫學院校及師范院校的生命科學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教師、研究生及科研工作人員使用。
❹ 生物化學工程是什麼類專業
生物化學工程是化學工程的一個前沿分支。
它應用化學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解決有生物體或生物活性物質參與的生產過程即生物反應過程中的基礎理論及工程技術問題。它作為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及化學工程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是生物技術中將近代生物學的成就轉變成生產力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物化學工程專業通過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生物化學工程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改革開放需要,掌握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及其產業化科學原理、工藝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能在保健品、制葯等領域從事生產、產品技術研究開發、質量檢測和企業管理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4)生物化學一共多少章擴展閱讀:
生物化學工程重點研究的內容:
一、新型生物反應器研究開發,特別是針對重組
DNA技術、細胞融合技術所獲得的新產品的投產,動植物細胞大量培養技術的興起,高粘度、高密度發酵液的需要,而研製各種新型生物反應器及其有關的基本原理。
二、新型分離方法及設備的開發,目前,一些適用於生物化學品的分離和精製方法雖較多,但大多隻停留在實驗室規模上,將這些方法用於生產是十分迫切的課題。
三、各種描述生物反應過程的數學模型的建立,將有利於過程的控制和優化以及計算機的運用。
四、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手段的改造,重點要解決的是各種能反映反應過程變化特性參數的感測器的研製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完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物化學工程
❺ 跪求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第九版人衛版
人衛第九版教材PDF打包
鏈接:https://pan..com/s/11VZ9y2f_dwXff8VNHDch-Q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❻ 考研生物化學哪幾章不重要,哪幾章重要
找一本比較好的筆記,你同學的就可以,一下,先對照老師講的那些基礎的東西把書看一遍,把基礎掌握了。上冊是靜態生化,蛋白質及其相關和核酸是重點,下冊是動態生化,主要物質的代謝循環是重點。如果是考研的,對照真題看一下歷年的題目主要把知識點集中於那個板塊,著重看一下,不涉及的章節直接pass,另外最好找一份你要報考學校的比較好的生化老師的課件(往往都是這種權威的老師出題)或者是考上的人的考研筆記,把這些看透了,做一下真題就可以了。
王鏡岩的筆記
http://bbs.biogo.net/read.php?tid=135654&keyword=%C9%FA%CE%EF%BB%AF%D1%A7
二十八天攻克《王鏡岩生物化學》第三版經驗談
http://bbs.biogo.net/read.php?tid=84848&page=1&toread=1
1、課程的性質:
生物化學是生命的化學,是研究微生物、植物、動物及人體等的化學組成和生命過程中的化學變化的一門科學,是理論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著重闡述生命過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從而使得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生命現象的本質以及研究方法,並為從事生物工程應用研究打下理論基礎。
2、考試內容與基本要求:
本課程包括:(1)緒論,(2)糖類,(3)脂類,(4)氨基酸和蛋白質,(5)酶,(6)核酸,(7)生物膜組成、結構與功能,(8)生物能學,(9)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10)糖代謝,(11)光合作用,(12)脂類代謝,(13)蛋白質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謝,(14)氨基酸合成代謝,(15)核酸降解與核苷酸代謝,(16)基礎分子生物學,共十六章 。
每一章 要求掌握的內容及重點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簡述生物化學發展的歷史。重點講解生物化學課程的特點,以及生物化學三大版塊內容之間的聯系。
第二章 糖類
簡述糖類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和性質。重點講解糖的化學結構式,糖的分類方法,以及常見單糖、雙糖和多糖分子的結構和化學性質。
第三章 脂類
簡述脂類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和性質。重點講解脂肪酸分子的結構、分類,脂類化合物的分類,以及常見脂類化合物的一般性質。
第四章 氨基酸和蛋白質
本章 是生物化學課程重點章節之一。主要內容包括:(1)蛋白質通論;(2)氨基酸;(3)蛋白質共價結構;(4)蛋白質的空間結構;(5)蛋白質基本研究技術。重點講解:(1)氨基酸的分類、結構和性質;(2)蛋白質的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結構,各個結構層次的特點,維持結構的化學鍵;(3)蛋白質結構和功能之間的聯系。
第五章 酶
本章 是生物化學課程重點章節之一。主要內容包括:(1)酶的特性和本質;(2)酶的分類和命名;(3)酶的分離純化基本技術;(4)酶催化反應動力學;(5)酶催化反應的機理;(6)酶催化反應的調控。重點講解:(1)酶的本質、分類命名和催化特性;(2)酶活力的定義和表示方法; (3)酶催化反應動力學包括米氏動力學、抑制動力學等,方程推導以及動力學參數的求解;(4)解釋酶催化反應機理的學說,包括中間產物學說等;(5)酶的調控機制。
第六章 核酸
本章 是生物化學課程重點章節之一。主要內容包括:(1)核苷酸的結構和性質;(2)DNA的結構和性質;(3)RNA的分類、功能和結構;(4)核酸的基本研究方法。重點講解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第七章 生物膜組成、結構與功能
簡述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分子結構模型以及在細胞生命活動程中的功能。重點講解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第八章 生物能學
簡述熱力學等物理化學原理在生物化學中的應用。重點講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第九章 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
本章 是生物化學課程重點章節之一。主要內容包括:(1)電子傳遞過程;(2)氧化呼吸鏈;(3)氧化磷酸化作用。重點講解電子在線粒體的呼吸鏈上傳遞的過程以及氧化磷酸化產生能量的機理,掌握化學滲透假說的基本內容。
第十章 糖代謝
本章 是生物化學課程重點章節之一。主要內容包括:(1)糖的消化吸收;(2)糖酵解;(3)三羧酸循環;(4)磷酸戊糖途徑;(5)糖醛酸途徑;(6)糖原異生途徑;(7)糖代謝的調控。重點講解糖代謝過程的步驟、參與的酶系、反應的特點和調控機理。
第十一章 光合作用
簡述植物中光合作用的特點。重點講解光合作用中的特殊酶系。
第十二章 脂類代謝
本章是生物化學課程重點章節之一。主要內容包括:(1)脂類消化吸收;(2)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代謝;(3)脂肪酸的生物合成;(4)脂類代謝的調控。重點講解脂肪酸分解和合成過程的步驟,參與酶系,反應的特點和調控機理。
第十三章 蛋白質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謝
本章是生物化學課程重點章節之一。主要內容包括:(1)蛋白質消化吸收;(2)氨基酸分解反應;(3)氨基酸分解廢物的處理。重點講解氨基酸分解過程中的重要反應,包括轉氨基和脫氨基作用,以及氨基酸分解代謝產物的處理,包括尿素循環和碳骨架的氧化。
第十四章 氨基酸合成代謝
簡述不同類型的氨基酸生物合成代謝途徑。重點講解不同類型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徑的區別,以及合成代謝中的常見調控方式。
第十五章 核酸降解和核苷酸代謝
簡述核酸分解過程以及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途徑。重點講解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模式。
第十六章 基礎分子生物學
本章是生物化學課程的重點章節之一。主要內容包括:(1)遺傳中心法則;(2)DNA的復制;(3)RNA的生物合成;(4)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重點講解遺傳中心法則中生命過程的三個環節,復制、轉錄和翻譯過程,掌握常見的基因水平調控理論。
❼ 生物化學名詞解釋共多少章,急!快!
有十四億章。本人急答。
❽ 求書名~~哪一本《生物化學》是這樣的目錄啊
找到一本比較相似的書,它的內容較全,講的也很詳細,自己可以看懂:
張靜海主編,2006年4月,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生物化學的概念及其內容 第二節 生物化學與葯學的關系….
第二耀 蛋白質化學………………………….
第一節蛋白質的化學組成……………….
一、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二、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位——氦基酸·
第二節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一、蛋白質的一級結構………………….
二、蛋白質的高級結構………………….
三、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第三節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一、蛋白質的物理性質………………….
二、蛋白質的兩性解離和等電點……….
三、蛋白質的變性……………………….
四、蛋白質的沉澱……………………….
第三章核酸的化學……………………….
第一節核酸的化學組成……………….
一、核苷酸中的鹼基成分…………….
二、戊糖與核苷……………………….
三、核苷酸的結構與命名…………….
第二節 核酸的一級結構……………….
第三節 D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
一、DNA的二級結構——雙螺旋結構
二、DNA的三級結構……………….
三、DNA的功能 …………………….
第四節 R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 …….
一、信使RNA的結構與功能……….
二、轉運RNA的結構與功能……….
三、核蛋白體RNA的結構與功能…「
四、其他小分子RNA….………….
第五節 核酸助理化性質………
一、核酸的一般性質…………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
三、核酸的變性、復性和雜交
第四童 酶…………………………………
第一節 概述……………………………
一、酶的催化作用特點………………
二、酶的命名和分類…………………
第二節 酶的催化作用機制及活力瀾定
一、酶的作用機制……………………
二、酶的活力測定……………………
第三節 兩的化學組成與結構 ………
一、酶的化學組成……………………
二、酶的結構特點……………………
第四節 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
一、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串的影響
二、酶濃度對酶促反應速串的影響…
三、pH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
四、溫度對酶促反應速串的影響……
五、激活劑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
六、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第五節 酶的幾種常見形式…………….
一、寡聚兩……………………………
二、同工酶…………………………….
三、變構酶與共價修飾酶…………….
四、結構酶與誘導酶………………….
第五章 激素及其作用機制……………………….
第一節人體主要激素的化學結構與生理功能·
一、氨基酸衍生物類激素……………………,
二、肽與蛋白質類激家……………………….
三、類固醇類激素……………………………『
四、脂肪酸衍生物類激素——前列腺素…….
第二節 激素的作用機制……………………….
一、膜受體—環腺昔酸作用模式…………….
二、細胞內受體作用模式…………………….
第六章 生物氧化
第七章 糖代謝
第八章 脂類代謝
第九章核酸代謝
第十章 蛋白質代謝
第十一章代謝和代謝調控理論
第十二章 生物葯物
還有一本是:生物化學教程第二版張洪淵主編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1994年
有點舊了,
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木警突出重點、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伎於啟發與理解等原則
加以修改。修改中參考了國內現行教材和專著,以及國外流行的著名專著,並注意了綜合大
學生物系各專業的教學特點。內容取合適中,文字通俗易說,以基礎知識為主,適當反映土
化領域的新進展。本書可供綜合性大學、師范院校生物系備專業作教材,也可供醫葯院校.
農林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本書共分十五章,第一至第七章為靜態生化內容。包括糖、
胎、蛋白質、核酸、酶、維生意、激素,第八至第十五章為動態生化內容.包括生物氧化.
榴代謝、光合作用、脂代謝、氨基酸代謝、核酸代謝、蛋白質生物合成及物質代謝的調節
控制等內容,每章直後均附有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