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感染病例微生物送檢率是多少

感染病例微生物送檢率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17 07:49:06

❶ 使用三聯用抗菌葯物前病原微生物送檢率不低於多少

非限制使用抗菌葯物不低於30%
限制使用抗菌葯物 50%
特殊使用抗菌葯物 80%aware天 貓

❷ 接受抗菌葯物治療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於多少

每年不得超過5例次。

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控制臨時采購抗菌葯物品種和數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葯物品種啟動臨時采購程序原則上每年不得超過5例次。如果超過5例次,應當討論是否列入本機構抗菌葯物供應目錄。調整後的抗菌葯物供應目錄總品種數不得增加。

醫療機構應當根據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葯物。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未出具前,醫療機構可以根據當地和本機構細菌耐葯監測情況經驗選用抗菌葯物,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出具後根據檢測結果進行相應調整。

(2)感染病例微生物送檢率是多少擴展閱讀:

抗菌葯物臨床應用要求規定:

1、抗菌葯物開始使用、停止使用、更換品種和超越說明書范圍使用時是否分析說明理由,並在病程記錄上有所記錄。

2、抗菌葯物使用必須符合抗菌葯物分級管理規定,當越級使用時,是否按照規定時間使用或履行相應的手續,並在病程記錄上有所反映。

3、使用或更改抗菌葯物前是否做病原學檢測及葯敏試驗,並在病程記錄上有所反映;對於無法送檢的病例,是否已在病程記錄上說明理由。

❸ 微生物標本送檢知多少

微生物標本送檢的意義:

1、明確診斷真正致病菌;

2、指導病情追蹤;

3、制定治療措施:抗生素選擇or抗生素更換;

4、預後推測;

5、減少細菌耐葯性;

6、識別醫院感染的暴發,確定傳染源;

7、環境物表衛生學監測等。

二、微生物標本採集及送檢的基本原則:

1、及時採集微生物標本做病原學檢查;

2、在抗菌葯物使用前採集標本;

3、採集後立即送檢(一般要求2h內送檢,其中腦脊液及導管尖端最好15min內送檢);

4、標本容器需無菌,不得含有消毒劑;

5、送檢標本應註明來源和檢驗目的等。

三、微生物標本送檢的種類:

1、臨床意義大的標本:血、腦脊液、胸腹水、無菌體液等。

2、臨床意義中等的標本:尿、膿、傷口分泌物、糞便等。

3、臨床意義低的標本:痰、咽拭子(肺泡灌洗和纖支鏡取痰除外)、肛拭子等。

四、以下各項檢查可以作為計算微生物檢查送檢率的項目:

1、合格標本細菌培養;

2、肺炎鏈球菌尿抗原;

3、軍團菌抗原/抗體檢查;

4、真菌塗片及培養;

5、血清真菌G實驗或GM實驗;

6、除此之外,能夠指導臨床合理選擇抗菌葯物的各類檢查。

五、微生物標本採集送檢的臨床要求:

1、嚴格無菌操作;

2、正確採集標本;

3、及時送檢;

4、治療用葯時做到有樣必采;

5、提高血液及無菌體液標本的送檢;

6、根據標本送檢結果合理使用抗菌葯物等。

六、如何提高細菌陽性檢出率?

1、關注標本採集時機;

2、正確的標本採集方法;

3、關注標本的質和量;

4、及時的運送及正確的保存;

5、鏡檢篩選合格標本;

6、正確的培養及葯敏等。

❹ 哪些葯物在婦幼保健院分級管理目錄中屬於限制使用級抗菌葯物

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醫療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規范抗菌葯物臨床應用行為,控制細菌耐葯,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處方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抗菌葯物是指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葯物,不包括各種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的治療葯物。

第三條衛生部負責全國醫療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於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

第五條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應當遵循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

第六條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實行分級管理。

第七條醫療機構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相關規定製定本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建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評估與持續改進制度。第二章組織機構和職責

第八條醫療機構負責人是本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

第九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抗菌葯物管理工作制度和監督管理機制,由醫務部門負責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第十條二級以上醫院應當在葯事管理與葯物治療學委員會下設立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組,由醫務、葯學、感染性疾病、臨床微生物、護理、醫院感染管理等部門負責人和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組成。其他醫療機構設立抗菌葯物管理工作小組或指定專職技術人員,負責具體管理工作。

第十一條醫療機構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組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抗菌葯物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定本機構抗菌葯物管理制度並監督實施;

(二)制定本機構抗菌葯物供應目錄和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相關技術性文件,並監督實施;

(三)對本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與細菌耐葯情況進行監測,定期分析、評估監測數據並發布相關信息,提出干預和改進措施;

(四)對醫務人員進行抗菌葯物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技術規范培訓,組織對公眾合理使用抗菌葯物宣傳教育。

第十二條二級以上醫院應當設置感染性疾病科,配備相應數量的感染性疾病專業醫師,負責對本機構各臨床科室抗菌葯物臨床應用進行技術指導,參與本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

第十三條二級以上醫院應當配備感染專業臨床葯師,對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提供技術支持,指導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葯物,參與本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

第十四條二級以上醫院應當建立臨床微生物室,開展微生物培養、分離、鑒定和葯物敏感試驗等工作,為病原學診斷提供技術支持,負責本機構常見致病菌分布和耐葯監測工作,參與本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

第十五條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應當加強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相關學科建設,建立專業人才培養和考核制度,充分發揮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在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第三章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

第十六條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葯事管理規定》、《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國家處方集》等,加強對抗菌葯物遴選、采購、處方、調劑、臨床應用和葯物評價的管理。

第十七條醫療機構抗菌葯物應當由葯學部門統一采購供應,其他科室或者部門不得從事抗菌葯物的采購、調劑活動,不得在臨床使用非葯學部門采購供應的抗菌葯物。

第十八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公布的葯品通用名稱購進抗菌葯物,優先選用《國家處方集》、《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葯品目錄》收錄的抗菌葯物品種。

第十九條三級醫院購進抗菌葯物品種不得超過50種,二級醫院購進抗菌葯物品種不得超過35種;同一通用名稱抗菌葯物品種,注射劑型和口服劑型各不得超過2種,處方組成類同的復方制劑1-2種。具有相似或相同葯學特徵的抗菌葯物不得重復采購。

三代及四代頭孢菌素(含復方制劑)類抗菌葯物口服劑型不得超過5個品規,注射劑型不得超過8個品規;碳青黴烯類抗菌葯物注射劑型不得超過3個品規;氟喹諾酮類抗菌葯物口服劑型和注射劑型各不得超過4個品規;深部抗真菌類抗菌葯物不得超過5個品規。

第二十條醫療機構抗菌葯物采購目錄(包括采購抗菌葯物的品種、劑型和規格)應向核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第二十一條醫療機構確因臨床工作需要,需采購的抗菌葯物品種、規格超過上述規定,應向設區的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詳細說明理由。由設區的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核准其申請抗菌葯物的品種、規格的數量和種類。

第二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抗菌葯物遴選和定期評估制度。

醫療機構新引進抗菌葯物品種,應當由臨床科室提交申請報告,經葯學部門提出意見後,報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組審議。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組2/3以上成員審議同意後,提交葯事管理與葯物治療學委員會審核,經葯事管理與葯物治療學委員會2/3以上委員審核同意後方可列入采購供應目錄。

對存在安全隱患、療效不確定、耐葯嚴重、性價比差或者違規促銷使用等情況的抗菌葯物品種,臨床科室、葯學部門、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組和葯事管理與葯物治療學委員會可以提出清退或者更換意見。清退或者更換獲得抗菌葯物管理組1/2以上成員同意後執行,並報葯事管理與葯物治療學委員會備案。清退或者更換的抗菌葯物品種原則上6個月內不得進入本機構葯物采購供應目錄。

第二十三條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療需求,未列入本機構葯品處方集和基本葯品供應目錄的抗菌葯物,醫療機構可以啟動臨時采購程序。臨時采購應當由臨床科室提交申請報告,說明申請購入葯品名稱、規格、劑型、數量、使用對象和使用理由,經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組審核同意後由葯學部門一次性購入使用。

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控制臨時采購抗菌葯物品種和數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葯物品種啟動臨時采購程序不得超過5次。如果超過5次,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組應當進行調查,決定是否同意繼續臨時采購或者列入常規葯品采購程序。

第二十四條醫療機構應當實施抗菌葯物分級管理制度。抗菌葯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級。

(一)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葯物。經長期臨床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細菌耐葯性影響較小,價格相對較低的抗菌葯物。

(二)限制使用級抗菌葯物。與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葯物相比較,在療效、安全性、對細菌耐葯性影響、葯品價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為非限制級葯物使用。

(三)特殊使用級抗菌葯物。具有明顯或者嚴重不良反應,不宜隨意使用的抗菌葯物;需要嚴格控制使用避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葯的抗菌葯物;新上市不足5年的抗菌葯物,療效或安全性方面的臨床資料較少,不優於現用葯物的抗菌葯物;價格昂貴的抗菌葯物。

抗菌葯物分級管理目錄由衛生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條預防感染、治療輕度或者局部感染應當首先選用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葯物;嚴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並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對限制使用類抗菌葯物敏感時,可以選用限制使用級抗菌葯物;嚴格控制特殊使用級抗菌葯物使用。

第二十六條二級以上醫院應當對本機構醫師和葯師進行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知識和規范化管理的培訓。醫師經考核合格後獲得抗菌葯物處方權,葯師經考核合格後獲得抗菌葯物調劑資格。

其他醫療機構醫師、葯師由設區的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相關培訓、考核,經考核合格的,授予抗菌葯物處方權或者調劑資格。

第二十七條對醫師和葯師進行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知識和規范化管理培訓和考核內容至少應當包括:

(一)《葯品管理法》、《執業醫師法》、《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處方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葯事管理規定》、《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國家處方集》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及管理制度;

(三)細菌耐葯與抗菌葯物相互作用;

(四)抗菌葯物不良反應的防治。

第二十八條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經培訓並考核合格後,方可授予限制使用級抗菌葯物處方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經培訓並考核合格後,方可授予特殊使用級抗菌葯物處方權。

第二十九條臨床應用特殊使用級抗菌葯物應當嚴格掌握用葯指征,經抗菌葯物管理工作組指定人員會診同意後,由具有相應處方權醫師開具處方。門診醫師不得開具特殊使用級抗菌葯物處方。

特殊使用級抗菌葯物會診人員由具有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經驗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醫學科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和感染專業臨床葯師擔任。

第三十條緊急情況下,醫師可以越級使用抗菌葯物,處方量應當限於1天用量。

第三十一條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控制門診患者靜脈輸注使用抗菌葯物比例。

第三十二條衛生部建立全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全國細菌耐葯監測網,對全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和細菌耐葯情況進行監測,開展抗菌葯物臨床應用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省級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細菌耐葯監測網,對本轄區醫療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和細菌耐葯情況進行監測,開展抗菌葯物臨床應用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

第三十三條醫療機構應當開展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監測工作,分析本機構及臨床各專業科室抗菌葯物使用情況,評估抗菌葯物使用適宜性;對抗菌葯物使用趨勢進行分析,對抗菌葯物不合理使用情況應當及時採取有效干預措施。

第三十四條外科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葯物應當在術前30分鍾至2小時內,清潔手術用葯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第三十五條醫療機構應當開展細菌耐葯監測工作,定期發布細菌耐葯信息,建立細菌耐葯預警機制,採取相應措施。對接受抗菌葯物治療患者,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得低於30%。

(一)對主要目標細菌耐葯率超過30%的抗菌葯物,應當及時將預警信息通報本機構醫務人員。

(二)對主要目標細菌耐葯率超過40%的抗菌葯物,應當慎重經驗用葯。

(三)對主要目標細菌耐葯率超過50%的抗菌葯物,應當參照葯敏試驗結果選用。

(四)對主要目標細菌耐葯率超過75%的抗菌葯物,應當暫停臨床應用,根據追蹤細菌耐葯監測結果,再決定是否恢復臨床應用。

第三十六條醫療機構應當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抗菌葯物合理應用。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七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情況的監督檢查。

第三十八條衛生行政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對醫療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出示證件,被檢查醫療機構應當予以配合,提供必要的資料,不得拒絕、阻礙和隱瞞。

第三十九條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應當建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情況排名、公示和誡勉談話制度。對各行政區域、醫療機構、臨床科室和醫務人員抗菌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強度等情況進行排名,對排名情況予以公示;對排名後位或者發現嚴重問題的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人、醫療機構負責人和醫師進行誡勉談話,情況嚴重的予以通報。

第四十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將醫療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情況納入醫療機構負責人任用考核指標體系;將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情況作為醫療機構定級、評審、評價重要指標,考核不合格的,視情對醫療機構作出降級、降等、評價不合格處理。

第四十一條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一)未建立抗菌葯物管理組織機構和相應的規章制度,醫療機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混亂的;

(二)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執行抗菌葯物分級管理、醫師抗菌葯物處方許可權管理,未配備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

(三)將抗菌葯物購銷、臨床應用情況與個人或者科室經濟利益或者獎金分配掛鉤的,或者在抗菌葯物購銷、臨床應用中牟取不正當利益的;

(四)違反本辦法相關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

第四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對抗菌葯物處方、醫囑實施點評,並將點評結果作為臨床科室和醫務人員績效考核依據。

第四十三條醫療機構應當對出現抗菌葯物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的醫師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級和限制使用級抗菌葯物處方權;限制處方權後,仍連續出現2次以上超常處方且無正當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葯物處方權。

第四十四條醫師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應當取消其抗菌葯物處方權:

(一)抗菌葯物培訓考核不合格的;

(二)未按照規定開具抗菌葯物處方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未按照規定使用抗菌葯物造成嚴重後果的;

(四)開具抗菌葯物處方牟取私利的。

第四十五條葯師連續3次以上未按照規定審核抗菌葯物處方與醫囑,或者發現處方不適宜、超常處方未進行干預且無正當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葯物調劑資格。

第四十六條醫療機構應當對以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異常情況開展調查,並根據不同情況作出處理:

(一)使用量異常增長的抗菌葯物;

(二)半年內使用量始終居於前列的抗菌葯物;

(三)經常超適應證、超劑量使用的抗菌葯物;

(四)企業違規銷售的抗菌葯物;

(五)頻繁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抗菌葯物。

第四十七條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對抗菌葯物生產、經營企業在本機構促銷活動的監管,對違規促銷的企業和抗菌葯物,應當及時採取警告、暫停進葯、清退等措施。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一)使用未取得抗菌葯物處方權的醫師或者被取消抗菌葯物處方權的醫師開具抗菌葯物處方的;

(二)違反《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從未經國家相關部門批準的生產、經營企業購入抗菌葯物的;

(三)違反《葯品管理法》第一十四條和第二十三的規定,非葯學部門從事抗菌葯物購銷、調劑活動的;

(四)違反《葯品管理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未對抗菌葯物處方、醫囑實施適宜性審核,給患者造成嚴重損害的。

第四十九條醫師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按照《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定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取得抗菌葯物處方權或者被取消抗菌葯物處方權後仍開具抗菌葯物處方的;

(二)未按照本辦法規定開具抗菌葯物處方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使用未經批准抗菌葯物的;

(四)索取、收受葯品生產、經營企業財物或者通過開具抗菌葯物牟取不正當利益的;

(五)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的。

第五十條葯師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按照《葯品管理法》有關規定,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定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葯品管理法》第二十六條、三十四條的規定,違法購入未經批准抗菌葯物的;

(二)違反《葯品管理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未調劑審核處方、醫囑,造成患者嚴重損害的;

(三)未按照本辦法規定,私自增加抗菌葯物品種和規格的;

(四)違反《葯品管理法》第九十條的規定,在葯品購銷、臨床應用中牟取不正當利益的;

(五)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的。

第五十一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履行職責的,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第六章附則

第五十二條本辦法所稱醫療機構是指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批准登記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婦幼保健院、衛生院、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衛生室(所)、急救中心(站)、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以及護理院(站)等機構。

第五十三條本辦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❺ 衛生部WS/T 312-2009監測規范,規定的目標性監測多重耐葯菌包括哪些()

多重耐葯菌(MDRO)已經逐漸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包括:

1、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2、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

3、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細菌(CRE)。

4、耐碳青黴烯類銅綠假單胞菌(CR —PA)。

5、耐碳青黴烯類鮑曼不動桿菌(CR-Ab)等。

多重耐葯菌的監測、診斷與報告(部分)

1、診斷主要依賴於病原微生物的檢驗結果。臨床科室應及時送檢相應的病原學標本, 凡使用抗菌葯物標本送檢率不低於30%,及時發現、早期診斷。

2、微生物實驗室檢測到多重耐葯菌株,應及時在檢驗報告單備注欄標注「多重耐葯 菌」,按危急值報告臨床科室、感染管理科,進行登記及處理。

3、臨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葯菌株」的報告單後,主管醫生立即報告科主任、護士長,同時開具「多重耐葯菌感染,接觸隔離」醫囑,護士執行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作好護理記錄。

❻ 衛計委2013年活動方案中指出的使用抗菌葯物患者感染性標本送檢率控制指標有哪些

使用非限制級使用抗菌葯物前微生物樣本送檢率大於等於30%,使用限制級使用抗菌葯物前微生物樣本送檢率大於等於50%,使用特殊級使用抗菌葯物前微生物樣本送檢率大於等於80%,

❼ 臨床微生物送檢率包括哪些項目。。。。

送檢率%=送標本的病例數/治療使用抗菌葯物的病例數*100%
按照感染性疾病病原診斷與管理要求,以下各項檢查可以作為計算微生物檢查送檢率的項目。
1.無菌體液細菌塗片染色細菌檢查

2.合格標本細菌培養

3.肺炎鏈球菌尿抗原

4.軍團菌抗原/抗體檢查

5.真菌塗片及培養
6.血清真菌G實驗或GM實驗

7.降鈣素原檢測(PCT)。

❽ 質疑「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100問」臨床微生物送檢率項目包括PCT

同意樓主的觀點。。。微生物送檢應該是能起到指導臨床合理選用抗菌葯物的作用,應該有一定的針對性,PCT只是能確定患者是否存在細菌感染和感染嚴重程度的一個指標,但是究竟什麼樣的細菌感染並不能明確,我認為不能算微生物送檢的一個項目。

❾ 安捷倫2100檢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樣本的檢測結果的區別

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規定

為貫徹實施《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加強抗菌葯物應用的監督和管理,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葯物,根據衛生部《關於進一步做好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和細菌耐葯監測工作的通知》、《2013年無錫市錫山區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專項活動方案》要求,結合醫院具體情況,制定本制度。

1、臨床醫生在感染治療過程中,要按照《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要求,做病原學檢查及葯敏試驗,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於30%;接受限制級抗菌葯物治療的住院患者抗菌葯物使用前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於50%;接受特殊使用級抗菌葯物治療的住院患者抗菌葯物使用前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於80%。

2、盡量在抗菌葯物使用前採集標本。

3、採集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減少或避免機體正常菌群及其他雜菌污染。

4、採集後立即送至實驗室,床旁接種可提高病原菌檢出率。

5、標本容器須經滅菌處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劑。

6、加強臨床標本留取的責任性,醫護人員要認真指導督促患者正確留取和採集標本。

7、送檢標本應註明來源和檢驗目的,使實驗室能正確選用相應的培養基和適宜的培養環境,必要時應註明選用何種抗菌葯物。

8、細菌室根據臨床需要做病原學檢查、葯敏試驗,並負責對葯敏試驗結果數據的保管、統計。細菌室對於培養出的特殊細菌、耐葯菌要實行三級報告制度。

9、細菌室每季度將結果上報葯劑科和疾控處,葯劑科根據疾控處對本院醫院感染細菌監測情況和細菌室細菌培養及葯敏結果,進行葯學分析,以對臨床提出預警。

❿ 簡述傳染病報告質量五個指標,其中涉及到醫療機構的指標是哪幾個

醫院感染管理監控指標有哪些?

《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指標》(2015年版)(國衛辦醫函〔2015〕252號)中列出13項院感核心指標,是必須進行監測和監控的指標,為結果監測指標,能夠比較全面的反映出醫院感染變化趨勢、感控管理成效和管理水平。

二、什麼是目標值?如何設置目標值?

(一)什麼是目標值?

目標值是表示各項目標應達到的水平和程度。《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指標》(2015年版)列出的13項既是院感核心指標也是敏感指標,如何進行監控評價,監測值升高還是降低?因此,要設立目標值進行對比,監控指標控制在目標值以內,還是超出目標值,甚至超過預警值?感染趨勢如何?用什麼方式進行展示比較更直觀?
醫院感染管理設置目標值的目的及意義?設置目標值是為了建立感染控制的評價標准;有了目標值,才能使感控工作有明確的目標;質量監控也有了可參考的依據和衡量的標准。目的是監測監控,將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指標控制在目標值以下;如果醫院感染監測值達到或超過預警值要進行分析干預。
(二)如何設置目標值?

1. 參考國家已有院感指標,確定本院目標值。如:

住院病人抗菌葯物使用率≦60%;
I類手術切口感染率≦1.5%;
I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葯物比例不超過30%;
接受限制使用級抗菌葯物治療的住院患者抗菌葯物使用前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於50%;
接受特殊使用級抗菌葯物治療的住院患者抗菌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檢率不低於80%;

閱讀全文

與感染病例微生物送檢率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