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淺海有哪些生物

淺海有哪些生物

發布時間:2022-05-17 17:13:09

Ⅰ 海底里有哪些動物它有什麼活動方法

1、鯊魚

鯊魚平時向前移動時是以優雅的S形擺動全身,其中以尾部擺動的弧度最大。流經胸鰭的水流便自然產生上升力量,保持身體不下沉。但是鯊魚在高速行動下,身體則幾乎不動,只有尾部擺動。在發動攻擊或恐嚇時會特別將背拱起、胸鰭朝下。



2、蝦

蝦是游泳的能手,能用腿做長距離游泳,它游泳時那些游泳足像木槳一樣頻頻整齊地向後劃水,身體就徐徐向前驅動了。受驚嚇時,它的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劃水,能連續向後躍動,速度十分快捷。也有的蝦不善於游泳,大龍蝦多數時間在海底的沙石上爬行。

3、比目魚

比目魚的絕大多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但是也有一些種類能夠生活在淡水中。歐洲比目魚經常從海洋遷徙到河流捕食,在夏天可以沿著河流上溯到65千米處的內陸,當秋天到來時,它們會返回海洋產卵。

4、海龜

海龜,在龜類「家族」中堪稱最大的,厚厚的背甲長達一米以上,體重可達150-180公斤。它在海里遊行時,主要是靠前面兩只腳同時劃動,就像是船上的兩只槳,藉助水的力量一起一伏往前行。海龜主要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有時也吃魚、蝦一類的動物性食物。

5、海膽

海膽大多生活於海底,喜歡棲息在海藻豐富的潮間帶以下的海區礁林間或石縫中,以及堅硬沙泥質淺海地帶,具有避光和晝伏夜出的特性。

Ⅱ 海洋有哪些生物群落

生物在海洋中無處不在,在接近大陸和海島的周圍特別稠密。淺海區是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特別是上涌區,水流將營養物質帶到表水層。主要的初級生產者有硅藻、腰鞭毛藻(甲藻)等;消費者中浮游動物為橈足類、磷蝦等較大的甲殼類,還有孔蟲類、放射蟲類和砂殼纖毛蟲等原生動物;底棲生物消費者為蛤類、海蛇尾類、多毛類、雙殼類、甲殼類等。自游生物和漂浮生物為第二級和第三級消費者,如魚類、大型甲殼動物、龜鱉類、哺乳類(鯨魚、海豹等)和海浮鳥類等。

河口區比海洋其他區域有較高的生產力。河口生態系統的生產者利用豐富的營養物質,在全年內都能進行光合作用,主要初級生產者有海藻、海草等大型水生植物,硅藻等小型底棲植物和浮游植物;河口區一些含紅色素的甲藻突然大量繁殖會形成「赤潮」,由於周期性地出現,並蔓延到沿岸水域,魚類和其他自游生物會中毒大量死亡。河口區消費者包括地方性的半鹹水動物(已適應於低鹽條件下的河口灣特有種類)、海洋動物(入侵的海洋種類)和淡水動物(入侵的廣鹽性淡水動物)。例如,牡蠣、泥蚶和蟹等都是完全在河口灣生活的,而油蚌只是幼年期在河口區生活,幾種重要的蝦類的成年個體在近海生活和產卵,而幼體進入河口灣中。鮭、鰻鱺等由海水向淡水洄遊,在河口灣停留時間相當長。如此多的經濟魚類依靠河口區生活,保護這些河口棲息地在經濟上、生態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遠洋區的生物群落全部由營浮游生活和底棲生活的生物組成。浮游植物以「微型浮游植物」占優勢。該區上涌帶常見群生硅藻,消費者為多種魚類;而珊瑚礁以藻類和腔腸動物(如珊瑚蟲)的共生關系為特徵;在海水上層,藍細菌和固氮藍藻是重要的自養性浮游生物,動物最為豐富,有金槍魚、飛魚、烏賊、鯊魚、鯨等;隨著海水深度增加,生產者不能生存,消費者依靠碎屑食物和上層生物為生,多為肉食者,如在遠洋海水中層有磷蝦類、魚等,在遠洋底層有甲殼類、多毛類、海參類,以及寬咽魚、深海鰻和其他多種魚類。

Ⅲ 淺海里還有什麼動物為了適應海里的生活,它們有什麼本領

海洋動物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等3類:①海洋無脊椎動物。占海洋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最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紐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腕足動物、毛顎動物、須腕動物、棘皮動物和半索動物等。②海洋原索動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之間的動物。包括尾索動物和頭索動物等。③海洋脊椎動物。包括依賴海洋而生的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分布在海洋中的動物群。海洋的生活條件相對一致,面積廣大,動物中除魚類、鯨類,還有浮游動物和游泳動物,如頭足類和水母等。在深海層,僅發現不依賴浮游生物生存的動物。
在許多大洋區,海流將營養豐富的深層海水帶到淺層,使海洋淺層帶增加了魚類產量。在海底生活的底棲動物,包括固著動物,如海綿、腔腸動物、管沙蠶等和運動動物,如甲殼類、貽貝、各種環節動物、棘皮動物等。
珊瑚動物在熱帶海洋發展最充分。珊瑚礁是由大量建礁動物和植物的白堊質骨骼物質(特別是珊瑚和苔蘚蟲)沉積而成的。在珊瑚礁環境中動物最密集且最多樣化。

作為世界上最深的海洋,太平洋里有許多奇怪而美麗的生物,它們大多數時候都生活在人類活動范圍以外。

太平洋是地球海洋中已知最深的斷層所在。挑戰者深淵位於馬里亞納群島 (Mariana Islands) 附近的馬里亞納海溝 (Mariana Trench),它是以1951年對它進行首次科考的那艘英國海軍 (British Navy) 艦艇的名字命名的。它有10,911米(35,797英尺)深,即使是珠穆朗瑪峰 (Mount Everest) 掉到裡面,其峰頂離水面也有1英里(1,609米),可見它有多深。

1960年,美國海軍 (US Navy) 的載人深海潛水艇「蒂里雅斯特號」(Trieste) 下潛到挑戰者深淵底部,並在那裡逗留了20分鍾。當「蒂里雅斯特號」上的兩名乘員雅克.皮卡爾 (Jacques Piccard) 和唐.沃爾什 (Don Walsh) 看見海底的小比目魚時,他們感到無比的驚訝。從那以後,人們又發現了400多種棲息在那裡的生物,其中大多數是微小、構造簡單並有軟殼的有孔蟲類。但在太平洋深處也發現了許多更大及更奇怪的生物的身影,其中許多動物對人類來說都非常罕見。

皇帶魚(學名:Regalecus glesne)
皇帶魚被認為是最長的魚類,有些標本據說長達17米。這種魚比較少見,但在世界各地的溫帶及熱帶地區,特別是太平洋海域,有時候會看見它被水沖到海灘上來。據說這種魚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20至200米深度之間,以魚和無脊椎動物為食。由於皇帶魚身體很長,而且在靠近水面時會擺動身體前進,因此有些人認為它是海蛇神話故事的起源。

洪堡烏賊(學名:Dosidicus gigas)
洪堡烏賊因其具有高度攻擊性和兇猛的捕食方式而聞名,有時候又稱為「紅色惡魔」。它一般棲息在太平洋里的加利福尼亞灣 (Gulf of California) 700米深的水下,能長到1.8米長,四肢和觸須強勁有力,能夠輕松地捕獲和殺死其他魚類。它出名是因為其極佳的水下視力,以及在興奮的時候會發光並變換顏色。

深海琵琶魚(學名:Melanocetus johnsoni)
琵琶魚的名字源自從它們的鼻子處長出來的形狀如釣魚竿的器官。這個充滿生物發光細菌的器官能夠發光,用來引誘小魚成為其獵物。這種深海琵琶魚生活在1,000米深的水下,對其他魚類來說,它是一個貪婪的掠食者,能吞下比它長一倍以上的魚。

鸚鵡螺(學名:Nautilus sp.)
這種章魚的遠古親戚在長達1.5億年的時間里基本上沒有多大改變。鸚鵡螺的大眼睛實際上對光非常不敏感,反而是依靠它大約90根觸須的觸覺來感受周圍的世界和尋找食物。鸚鵡螺白天在600米深的水下度過,晚上則回到水面附近的礁石上進食。它的殼經常被海水沖到太平洋熱帶地區的海灘上,被拾獲者視若珍寶。

從水面到200米深的海洋上層是動物最多的地方,烏賊、箭魚、金槍魚、飛魚、鯊魚、海龜、鯨、海豹、海象等等,都生活在這里。烏賊是比較低等的軟體動物,它的行蹤極為詭秘,動作敏捷,性情兇猛。平時,它潛伏起來。發現敵人時它會噴出濃濃的「墨汁」,自己乘機逃走;發現獵物時,它能用外套腔裝滿水,然後再猛烈地向後面噴射出去,藉助反作用力迅速前進,以便捕捉食物,有時竟能沖出水面,在空中滑翔好幾米。飛魚的飛行本領很強,它兩側的胸鰭一展開就像鳥的翅膀一樣,穿出水面以後,能飛行很長一段距離。但是,任憑飛魚怎樣能飛善跳,也難以逃脫它的天敵——(魚其)鰍的攻擊。在這一層海域里,最為兇猛的就是鯊魚。噬人鯊、雙髻鯊等不但吞食魚類,攻擊巨鯨,甚至還尋釁襲擊海船,

Ⅳ 求問大陸架淺海帶都有那些生物最好要能構成食物鏈,即生產者,一級二級三級消費者,最好標清楚點

含葉綠素的藻類,比如海帶——生產者
小蝦、海螺、小魚——一級消費者
肉食性大魚——二級消費者
海豚——三級消費者

Ⅳ 大海淺水區有哪些動物

海灘有海鳥,不同地區的海灘有很多不同的動物,比如海豹,海獅,海象等,經常會有一些海星,淺水區的魚,浮游生物,大多數喜陽的生物都生活在淺水區,經常會看到寄居蟹,貝殼,水母等等,偶爾海豚和鯊魚也會游到淺水區,甚至有鯨魚擱淺的事情發生

Ⅵ 深海.淺海.海底里都盛產什麼有哪些稀有物質

淺海稀有金屬礦如:鋅,鎳,鉛,鋅,錫,金,鉑,銀,珍珠,盛產珍奇貝類,珊瑚,名貴魚類
深海盛產的海洋生物、魚油
,但是稀有物質少。

Ⅶ 淺海生物的詳細舉例

分布在淺海水域的浮游植物有229種,總量年均值為1340×104個/立方米,以硅藻類最多,達177種;浮游植物有272種,生物量年均值175毫克/立方米,橈足類最多,達101種;底棲生物有1221種,以多毛類占優勢;游泳生物有300種,其中魚類佔244種。如果要具體舉例子的話實在太多了,幾乎常見的所有海洋生物都是淺海的~~~~~謝謝採納~~

Ⅷ 不同50個海洋動物的名字有哪些

藍鯨、抹香鯨、灰海豹、環海豹、珊瑚魚、蝴蝶魚、羅斯海豹、豹海豹、冠海豹、象海豹、鞍紋海豹、環斑海豹、膨腹海馬、電鰩、蝦蟹、彈塗魚、蝠鱝、海獅、海象 、珊瑚 、 海膽 、海星 、 海豚 、海蜇、海蛇、虎鯨、齒鯨、鯊魚 、 墨魚 、水母 、招潮蟹、 琵琶魚 、 牡蠣 、 水虎魚 、 海龜 、龍蝦、 比目魚、 飛魚 、 香魚、 海螺 、石斑魚 、海鰻 、海蛇 、獅子魚 、刺河豚 、鰩魚 、神仙魚 、蝶魚 、企鵝、鯨鯊、儒艮。

1、藍鯨是人類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全身呈藍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藍鯨的時間是1904年,地點在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這條藍鯨長33.5米,體重195噸相當於35頭大象的重量。

2、抹香鯨頭重尾輕,宛如一頭巨大的蝌蚪,頭部佔去全身的三分之一,看上去像個大箱子。它最喜歡吃的食物是深海大王烏賊。

3、海獅吼聲如獅,且個別種頸部長有鬃毛,又頗像獅子,故而得名。它的四腳像鰭,很適於在水中游泳。海獅的後腳能向前彎曲,使它既能在陸地上靈活行走,又能像狗那樣蹲在地上。雖然海獅有時上陸,但海洋才是它真正的家,只有在海里它才能捕到食物、避開敵人,因此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它們都在海上巡遊覓食。

4、海蛇是一類終生生活於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啟閉,吸入空氣後,可關閉鼻孔潛入水下達10分鍾之久。它們棲息於沿岸近海,特別是半鹹水河口一帶,以魚類為食。除極少數海蛇產卵外,其餘均產仔,為卵胎生。

5、海龜是海洋龜類的總稱。生活在我國海洋中的海生龜類有5種(全世界也只有7種),主要分布在西沙群島和廣東省惠東縣港口,其次在海南省三亞市郊沿海和陵水縣沿海。中國海記錄的海龜有棱皮龜、海龜、蠵龜、玳瑁和麗龜等5種,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Ⅸ 海域如何劃分按深度來說 是分為近海 淺海 深海嗎各有什麼代表性生物比如帶魚是深海魚。

海岸灘塗(潮間帶):即漲潮淹沒,退潮露出的海灘;代表植物:紅樹林;
淺海域:一般水深不超過二十米的近海區域,為主要的浮游生物創造地;代表生物:珊瑚,海帶;
近海域:由近海大陸架向海洋延伸的地方,深度一般在兩百米以內,為陽光可以照射的透光(包
括藍色散射光)水域,是各種海洋生物的繁盛海域;代表生物:各種淺海魚類;
深海域:水深一千米以上,一般陽光不能射入,生物稀少,有鯨等大型海生生物偶爾觸摸。代表生物:可為鯨;
海溝和海底:極深的馬里亞納海溝仍有脊椎高度發達的魚類生存,海底的火山附近也有極其罕見的自養厭氧生物(靠化學能維持生命);代表生物:深海巨蛤。
希望能有些價值!

閱讀全文

與淺海有哪些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