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跪求!!!微生物酶制劑生產技術
微生物酶制劑生產技術
項目介紹:
由於酶作用的特異性強、反應條件溫和、安全性大、污染環境小,因此隨著人們對健康、環保要求的增高,微生物生產的酶制劑將更需發展,酶制劑工業大有可為。其主要使用領域約:食品佔45%、洗滌劑34%、紡織10%、造紙3%、診斷葯用等6%。本種酶制劑生產技術使用篩選所得枯草芽孢桿菌,利用澱粉質原料發酵生產澱粉酶、蛋白酶和半纖維素酶,菌種性能穩定,發酵活力高。發酵液通過不同路徑的後提取工藝可得到不同使用級別的酶制劑產品。可提供菌種及工廠設計和工藝技術。
項目類別:新工藝
技術成熟程度:已產業化
知識產權狀況:屬實用新型專利
服務方式:合作開發、技術轉讓、合作辦廠、技術服務、交鑰匙工程、其它
投入產出效益分析:投資費用可根據生產規模定。
生 產 技 術
酶制劑是由微生物產生的生物產品,其生產過程是大規模生產技術應用過程,由三大工序組成:發酵、提取、造粒。
發 酵
微生物經過DNA技術的重組,變成高效的特定酶制劑的生產菌,生產菌在丹麥批量生產並冷藏,使用前,首先要經過實驗室的擴大培養,然後接入發酵車間內的種子罐進行再次擴大培養,最後擴大培養後的生產菌進入發酵罐開始酶制劑的人工化生產。生產菌在大型的不銹鋼發酵罐內得到充分的養分和空氣,在最適合的環境中迅速成長,同時產出大量的生物酶。整個發酵過程都是由計算機自動控制完成的,發酵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農產品,發酵的整個過程完全符合GMP的要求。
提 取
提取過程的主要任務是從發酵液中提取酶。這是由許多過濾和濃縮步驟完成的。首先發酵液經初步過濾後,變成澄清的含有酶的濾液,此時的濾液經進一步過濾,去除大量的水份和小分子物質後變成酶的濃縮液。如果需要,酶的濃縮液可被進一步濃縮。對於以液體出售的酶產品,提取的最後步驟是標准化和穩定化。整個提取的生產過程完全符合GMP的要求。
造 粒
固體酶(顆粒酶)廣泛應用於洗滌行業和紡織行業中。目前諾維信中國採用了全自動控制的先進特體流化床工藝來生產固體顆粒產品。在流化床中,來自提取工藝的濃縮液被以霧狀形式噴到載體表面,並得到熱空氣的乾燥。酶層以外,另有兩層包膜被以同樣的工藝過程包裹在含酶顆粒的外層,從而最終得到了自由流動,無粉塵,使用安全方便的固體顆粒產品。
眾所周知,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兩大產業是信息技術(IT)和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並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有關信息技術的報道——多媒體、互聯網、信息全球化等,不但頻頻亮相於媒體,而且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與IT的轟轟烈烈相比,生物技術看起來卻平平淡淡,雖然基因、克隆、人類基因組計劃、生物多樣性等字眼經常見諸報端,但離我們的生活似乎還很遙遠。所以,也有專家這樣評論:20世紀不是生物技術的世紀,而是生物工程蓄勢待發的世紀,21世紀才是生物工程的世紀。克隆羊多利的誕生,人類基因組90%測序工作的完成,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對生物技術產業投資的逐年加大,世界各大公司生命科學產業的合並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所有這一切,都使我們相信,21世紀的的確確是生物技術的時代。
生物化學工程(又叫生化工程或生物化工)是化學工程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的產物。生物化工是生物技術的重要分支。與傳統化學工業相比,生物化工有某些突出特點:①主要以可再生資源作原料;②反應條件溫和,多為常溫、常壓、能耗低、選擇性好、效率高的生產過程;③環境污染較少;④投資較小;⑤能生產目前不能生產的或用化學法生產較困難的性能優異的產品。由於這些特點,生物化工已成為化工領域重點發展的行業。
1.世界生物化工行業的現狀
生物化工發展至今已經歷了半個多世紀,最早主要是生產抗生素;隨後,是為氨基酸發酵、舀體激素的生物轉化、維生素的生物法生產、單細胞蛋白生產及澱粉糖生產等工業化服務。自20世紀80年代起,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興起,生物化工又利用重組微生物、動植物細胞大規模培養等手段生產葯用多肽、蛋白、疫苗、干擾素等。而且,生物化工的應用已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農業生產、化輕原料生產、醫葯衛生、食品、環境保護、資源和能源的開發等各領域。隨著生物化工上游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的進步以及化學工程、信息技術(IT)和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等學科技術的發展,生物化工將迎來又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生物化工行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整個行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態勢。下面簡要描述生物化工行業的現狀。
1.1工業結構
由於生物化工涉及面廣,涉及的行業多,所以從事生物化工的企業較多。據報道,90年代中期,美國生物化工企業有:000多家,西歐有580多家,日本有300多家。近年來,雖然由於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生物化工企業有較大幅度減少,但與生命科學(主要指醫葯和農業生化技術)諸侯割據的局面相比,生物化工行業依然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既有象諾華、捷利康等從事生命科學的世界性大公司,也有象DSM、諾和諾德等大型的精細化工公司,當然也有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的小公司如Altus等。而且,由於世界大公司正把注意力向生命科學部分轉移,生物化工行業百花齊放的局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有什麼改變。
1.2產品結構
傳統的生物化工行業主要是指抗生素(如青黴素等)、食品(如酒精、味精等)等行業,而在目前,它已幾乎滲透到人民生活的各方面如醫葯、保健、農業、環境、能源、材料等。同時,生物化工產品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醫葯方面有各種新型抗生素、干擾素、胰島素、生長激素、各種生長因子、疫苗等;氨基酸和多肽方面有賴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蘇氨酸、脯氨酸等以及各種多肽;酶制劑有160多種,主要有糖化酶、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青黴素酶、過氧化氫酶等;生物農葯有Bt、春日黴素、多氧黴素、井崗黴素等;有機酸有檸檬酸、乳酸、蘋果酸、衣康酸、延胡索酸、已二酸、脂肪酸、卜酮戊二酸、l亞麻酸、透明質酸等。還有微生物法1,3.丙二醇、丙烯酞胺等。
目前,全球生物化工年銷售額在400億美元左右,每年約以7%~8%的速率增長。從產品結構來看,生物化工領域生產規模範圍極廣,市場年需求量僅為千克級的干擾素、促紅細胞生長素等昂貴產品(價格可達數萬美元/g)與年需求量逾萬噸的抗生素、酶、食品與飼料添加劑、日用與農業生化製品等低價位產品(部分價格不到:美元/g)幾乎平分秋色。高價位的產品市場份額在50%~60%,低價位的產品市場份額在40%~50%。而且,根據近年來生物化工的發展趨勢及人們對醫葯衛生的重視來看,高價位產品的發展速率高於低價位產品。
1.3技術水平
生物化工經過80年代以後的蓬勃發展,不僅整個行業技術水平有大幅度提高,而且許多新技術也得到廣泛應用。
1.3.1發酵工程技術已見成效
據估計,全球發酵產品的市場有120~130億美元,其中抗生素佔46%,氨基酸佔16.3%,有機酸佔13.2%,酶佔10%,其它佔14.5%。發酵產品市場的增大與發酵技術的進步分不開。現代生物技術的進展推動了發酵工業的發展,發酵工業的收率和純度都比過去有了極大的提高。目前世界最大的串聯發酵裝置已達75m\許多公司對發酵工藝進行了調整,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如ADM(ArcherDanie1sMid1and)和Cargill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初對其發酵裝置進行改造,將以碳水化合物為原料的生產工藝改為以玉米粉為原料,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ADM公司生產的賴氨酸成本比原先降低了一半。
1.3.2酶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
酶工程技術包括酶源開發、酶制劑生產、酶分離提純和固定化技術、酶反應器與酶的應用。目前世界酶制劑從酶源開發到酶的應用都已進入了良性發展階段,各階段生產企業和用戶關系密切,合作廣泛。據報道,1998年全球工業酶制劑的銷售額為13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將增長到30億美元,每年以6.5%的速率增長。其中食用酶佔40%,洗滌用酶佔33%,其它(主要是紡織、造紙和飼料等用酶)佔27%。
1.3.3分離與純化技術也有很大進步
影響生化產品價格的因素,首當其沖的是分離與純化過程,其費用通常占生產成本的50%~70%,有的甚至高達90%。分離步驟多、耗時長,往往成為制約生產的「瓶頸」。尋求經濟適用的分離純化技術,已成為生物化工領域的熱點。已大規模應用的分離純化技術有:雙水相革取、新型電泳分離、大規模製備色譜、膜分離等。
1.3.4上游技術廣泛應用於下游生產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不但成倍地提高了酶的活力,而且還可以將生物酶基因克隆到微生物中,構建基因菌產生酶。利用基因工程,使多種澱粉酶、蛋白酶、纖維素酶、氨基酸合成途徑的關鍵酶得到改造、克隆,使酶的催化活性、穩定性得到提高,氨基酸合成的代謝流得以拓寬,產量提高。隨著基因重組技術的發展,被稱為第二代基因工程的蛋白質工程發展迅速,顯示出巨大潛力和光輝前景。利用蛋白質工程,將可以生產具有特定氨基酸順序、高級結構、理化性質和生理功能的新型蛋白質,可以定向改造酶的性能,從而生產出新型生化產品。
1.3.5新技術在生物化工中也得到了極大的應用
比如,在超臨界液體狀態下進行酶反應,從而大大降低酶反應過程的傳質阻力,提高酶反應速率。超臨界C02無毒、不可燃、化學情性、易與反應底物分離。利用超臨界CO2取代有機溶劑進行酶反應,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又比如,微膠羹技術已被廣泛用於動物細胞的大規模培養、細胞和酶的固定化以及蛋白質等物質的分離方面。
2.世界生物化工行業的發展趨勢
2.1工業結構
行業與行業間的劃分將日趨模糊,企業間的合作將加大。目前,許多從事醫葯、農業、環境、能源等方面生產的企業,正在從事生物化工生產。特別是某些從事傳統化工行業的生產廠家,也紛紛涉足生物化工領域。如杜邦公司,長期以來主要從事有機化工和聚合材料的生產,現在正加大生物化工的開發力度,已開發成功了生物法生產1,3-丙二醇工藝,並正在開發用改性大腸桿菌生產己二酸工藝。DSM公司以前主要從事抗菌素方面的生產,現也加大了生物化工的投資力度。
由於生物化工涉及面廣,許多生化公司都有自己的專長,它們之間為了商業利益的合作也非常活躍。此外,隨著從事傳統行業的生產廠家的加入,由於技術與生產方面的原因,它們與從事生物化工開發與生產的企業合作也很頻繁。所有這一切,都使生物化工行業的合作越來越廣泛。如杜邦公司與傑寧科樂公司合作開發用生物法生產1,)丙二醇,進一步生產PTT樹脂。荷蘭的Purac公司與美國Cagill公司合資建設年產3.4萬tL。乳酸裝置,並計劃進一步發展到6.8萬V入DSM公司與美國Maxygen公司簽定了三年的研究合同,以利用Maxygen的
DNA重排和分子培養技術,開發在7一ADCA和其它青黴素生產中使用的酶和菌種。
2.2產品結構
生物化工產品正向專業化、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傳統的低價位產品受到冷落,而高價位產品如生化葯物、保健品、生化催化劑等則備受青睞。許多公司為了追求較高利潤,都將低附加值的產品剝離。如日本武田葯品工業公司不再生產味精,轉而生產其它高附加值的調味品如肌甘酸二鈉(IMP)和鳥甘酸二鈉(GwtP)。另外,生物化工將涉足它以前很少涉足的領域如高分子材料和表面活性劑等。
生化葯物由於附加值高而成為今後生物化工領域發展的重點。1997年生化葯物市場銷售額達130億美元,其中細胞分裂素80億美元,激素30億美元,其它20億美元;就具體葯物而論,促紅細胞生長素35億美元,人胰島素18億美元,粒性白細胞克隆刺激因子16億美元,人生長激素15億美元,小干擾素11億美元。預計今後其市場銷售額還將以8%的速率增長。
在氨基酸方面,雖然用於葯物合成氨基酸的量相對較小,但其發展潛力很大。據報道,500種主要葯物中,有18%含有氨基酸或其衍生物的合成。在葯物合成中,使用最廣泛的是L。脯氨酸、r苯甘氨酸和r對羥基苯甘氨酸。L。脯氨酸用於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的合成,匹苯甘氨酸和r對羥基苯甘氨酸用於抗生素的合成。另外,多肽也是今後的發展重點之一。多肽是指有2以上氨基酸用肽鍵組成的化合物,在臨床上使用非常廣泛,主要用於治療癌症、HIV病毒和兔疫系統功能減退、對傳統抗生素產生抗體的感染以及疫苗等。全球合成多肽原葯的產量在100kg左右,但銷售額達2.5億~3億美元,而做成制劑的銷售額則達25億~30億美元。多肽原葯需求量的年增長率在10%以上。
碳水化合物方面,用於臨床的碳水化合物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用於臨床的碳水化合物結構復雜,如一對單糖,其不同的化學鍵就多達22種。因此,用化學法合成復雜的碳水化合物比較困難,難以實現工業化,而用酶法合成則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作為生化催化劑的酶,也將是今後發展的重點。1997年,生化用催化劑銷售額約1.3億美元,在過去的3~5年間,每年增長速率在8%~9%,預計在未來的3~5年間,將以同樣速度增長。生化催化劑主要用於手性葯物的合成。當前,手性葯物已成為國際新葯研究與開發的新方向之一。
1997年手性葯物制劑世界市場的銷售額為879億美元,占葯品市場的28.3%,到2000年將達到900億美元。在未來的25年內,約有一半的手性葯物要通過生化催化合成,因此,生化催化劑無論從需求量和需求種類來看,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生化表面活性劑由於具有無毒、生物降解性好等優點,今後可能成為表面活性劑的升級換代產品,但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
生物化工在高分子材料、特殊化學品、生物晶片、環保等方面也將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2.3技術水平
不斷提高菌株活力、發酵水平、生化反應過程、分離純化水平,依然是生物化工面臨的課題。
在菌種開發方面,由於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從自然界中篩選菌種以獲得新的代謝產物的機會明顯減少,人們便考慮利用已知菌種經適當改變其代謝特性後生產新的產品。如日本協和發酵公司已成功地把生產谷氨酸的菌種改為生產色氨酸。
在生化反應器方面,反應器放大一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因此,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整個生化反應過程進行數字化處理,從而優化反應過程,是今後的發展方向之一。
在分離純化方面,親和層析受到廣泛重視,並有人研製了一種綜合專家系統軟體包,可在幾分鍾內告知對方被分離物系的分離方法和順序,以便根據產品所需進行取捨。
另外,在生化過程的在線檢測和控制方面,利用生物感測器和計算機監控,依然是今後的發展方向。
在酶催化反應中將發展有機溶劑中的催化反應。
生物上游技術的發展,將對生物化工產生深遠影響。人們對從病毒、細菌、植物、動物到人類基因組順序測定工作十分重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基因許多產品一哄而上,盲目上馬,遍地開花,最終形成惡性競爭,許多企業破產倒閉。在競爭中生存下來的企業,也是元氣大傷,難以進一步組織技術改造。如僅江蘇省停產的發酵生產線就多達上百條。另外,行業內企業間的生產水平相差懸殊,企業技術裝備水平達到20世紀80年代以後國際先進水平的僅佔20%~30%,多數處於20世紀60~70年代水平。
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品種單一,低檔次產品重復生產,不能適應需求。在我國高檔的醫葯生化產品如激素、生長因子、干擾素、葯用多肽等,有的產量很小,有的沒有生產,因此每年都需進口。
三是在生產技術上,工藝、設備不配套,上下游技術不配套,產物的收得率低。我國雖然某些產品如檸檬酸、乳酸等發酵水平較高,但大多數產品的收率都低於國外,酶制劑的活力也明顯低於國外,生化反應器和分離純化技術更是落後國外15~20年。每年都要花費大量資金從國外進口生物反應器、細胞破碎機、分離純化設備及分離介質、生物感測器和計算機監控設備。
四是有些產品投入產出比達15/=以上,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五是基礎研究薄弱,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的技術開發、技術吸收能力差,生產發展多數依靠傳統的夕蜒型、粗放型擴大投資的增長模式,效益低、市場競爭力低。
3.2建議針對我國生物化工行業存在的問題,筆者有以下建議:
3.2.1擴大經濟規模,提高競爭力要鼓勵建設大型的生物化工企業集團公司,使之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干一體。尤其要培育一批科技創新型企業。同時,也要鼓勵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特色的小型技術創新型生化公司的發展,並淘汰一批生產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後、沒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從整體上優化我國生物化工的產業結構。
3.2.2調整產品結構要發展高檔產品,如高檔醫葯生化產品、功能性食品及添加劑(主要有低熱值、低膽固醇、低脂肪、提高免疫功能、抗炎、抗癌等產品)、生化催化劑等。另外,也應發展眾多精細化工產品及用化學法無法生產或很難生產的產品,如微生物多糖、生物色素、工業酶制劑、甜味劑、表面活性劑、高分子材料等。
3.2.3節約有限資源,強化環境保護在生化生產組學(genomics)。近年來又在信息學(informatics)的基礎上建立了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信息學的內容包括信息科學十生物技術十生物工程十生物動力學等的綜合信息系統。可以預見,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在生物化工中應用的商業前景極為可觀。
另外,其它行業的新技術如分子蒸餾技術、組合化學(combinatoricalchemistry)等,也將在生物化工中得到應用。
3.我國生物化工的發層現狀及建議
3.1發展現狀
我國生物化工行業經過長期發展,已有一定基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生物化工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目前生物化工產品也涉及醫葯、保健、農葯、食品與飼料、有機酸等各個方面。
在醫葯方面,抗生素得到迅猛發展61998年我國抗生素的產量達到33486h青黴素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其它生化葯物中,初步形成產業化規模的有干擾素、白細胞介素。2、乙型肝炎工程疫苗。
在農葯方面,生物農葯品種達12種,主要有蘇雲金桿菌、井崗黴素、赤黴素等。其中,井崗黴素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在食品與飼料方面,作為三大發酵製品的味精、檸檬酸、酶制劑的產量也有很大的增加/1998年味精產量從1990年的22.3萬、增加到56.4萬一檸檬酸產量從1990年的6.13萬、增加到56.4萬一酶制劑從1990年的8.5萬t增加到24萬t。酵母及澱粉糖的產量也有明顯增加。我國的味精生產和消費居世界第一,檸檬酸的生產和出口也居世界第一。另外,1998年乳酸的產量在1.5萬t左右,賴氨酸的產量在2萬t左右,卜蘋果酸的產量在6000t。
在有機酸方面,衣康酸的產量達5000乙我國開發的生物法長鏈二元酸工藝居世界領先地位,目前生產能力達500Va以上,並有數家企業有建設長鏈二元酸生產裝置的意向。
在保健品方面,我國已能用生物法生產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核酸等。另外,我國生物法丙烯酞胺的生產能力達到2萬V山與日本同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物化工行業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是我國的生物化工產業主要以醫葯、輕工、食品業為主。部分企業對生物化工產品大都是精細化工產品這一點了解不夠,加之行業規范也不夠,導致過程中,應選擇合適的原料,以降低成本與消耗,並加強廢物處理,減少環境污染。
3.2.4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特別是下游技術水平因為我國生物技術上游技術水平與國外相差僅3~5年,而下游技術水平則比國外相差15年以上,改造傳統發酵產品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發酵法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開發生物反應器,提高我國生物化工產品分離和提純技術,大規模開發生物化工裝備等應首先提上議事日程。另外,還應積極採用微生物法代替化學法,開發基礎化工新產品的工業化生產技術。
3.2.5加強產學研結合,注重上下游結合國內生物化工技術力量分散,為了做到優勢互補,應加強產學研結合。另外在生物化工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是由於上、下游結合不夠緊密而影響技術經濟指標。因此,在人力和財力的投入上,應考慮上下游結合,以加快生物化工產業的發展。
3.2.6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生物化工屬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素質尤其重要。我國目前從事生物化工生產的大都是傳統化工行業的從業人員,操作水平還比較低,加強人材培養,以提高生物化工行業人員素質是十分必要的。
3.2.7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長期以來,我國對生化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夠,挫傷了科研開發人員的積極性,造成大量人才外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僅能夠激勵國內科研開發人員,而且能夠吸收一大批在國外發展的科研人員回國發展,從而加快我國生物化工產業的發展。
『貳』 生物酶是什麼
生物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部分為蛋白質,也有極少部分為RNA。
酶可分為四級結構:
一級結構是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二級結構是肽鏈的平面空間構象;三級結構是肽鏈的立體空間構象;四級結構是肽鏈以非共價鍵相互結合成為完整的蛋白質分子。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酶的一級結構,它的改變將改變酶的性質(失活或變性)。
酶的作用機理比較被認同的是Koshland的「誘導契合」學說,其主要內容是:當底物結合到酶的活性部位時,酶的構象有一個改變。
催化基團的正確定向對於催化作用是必要的。底物誘導酶蛋白構象的變化,導致催化基團的正確定位與底物結合到酶的活性部位上去,重金屬離子會與活性部位結合使酶失活。
蛋白酶的分類:
按蛋白酶水解蛋白質的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1)切開蛋白質分子內部肽鍵,生成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多肽類,這類酶一般叫內肽酶;
(2)切開蛋白質或多肽分子氨基或羧基末端的肽鍵,而游離出氨基酸,這類酶叫外肽酶。作用於氨基末端的稱為氨肽酶,作用於羧基末端的稱為羧肽酶;
(3)水解蛋白質或多肽的脂鍵;
(4)水解蛋白質或多肽的醯氨鍵。
按酶的來源可以分為動物蛋白酶、植物蛋白酶、微生物蛋白酶。
微生物蛋白酶又可分為細菌蛋白酶、黴菌蛋白酶、酵母蛋白酶和放線菌蛋白酶。
按蛋白酶作用的最適 pH 可以分為 pH2.5-5.0 的酸性蛋白酶、pH9.5-10.5 的鹼性蛋白酶、pH7-8 的中性蛋白酶。
為了方便起見,微生物蛋白酶常用這種分類方法;根據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和最適反應 pH 可以分為絲氨酸蛋白酶、巰基蛋白酶、金屬蛋白酶和活性中心有兩個羧基的酸性蛋白酶。
『叄』 生物酶都包括哪些東西呢
生物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部分為蛋白質,也有極少部分為RNA。生物酶的製造和應用領域逐漸擴大,生物酶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也日臻成熟,由過去主要用於棉織物的退漿和蠶絲的脫膠,至現在在紡織染整的各領域的廣泛應用,體現了生物酶在染整工業中的優越性。酶在人體皮膚護理領域也於2016年獲得了重要突破,已進入臨床應用階段。現在酶處理工藝已被公認為是一種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生產工藝,它不僅使紡織品的服用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又因無毒無害,用量少,可生物降解廢水,無污染而有利於生態環保的保護。同時,生物酶也應用於治理室內裝修污染領域,通過吞噬、分解,來消除室內裝修產生異味、甲醛等污染。過氧化氫酶。結構特性。生物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像其他蛋白質一樣,酶分子由氨基酸長鏈組成。其中一部分鏈成螺旋狀,一部分成折疊的薄片結構,而這兩部分由不折疊的氨基酸鏈連接起來,而使整個酶分子成為特定的三維結構。生物酶是從生物體中產生的,它具有特殊的催化功能,其特性如下:高效性:用酶作催化劑,酶的催化效率是一般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類物質的化學反應,即酶是僅能促進特定化合物、特定化學鍵、特定化學變化的催化劑。低反應條件:酶催化反應不象一般催化劑需要高溫、高壓、強酸、強鹼等劇烈條件,而可在較溫和的常溫、常壓下進行,另外,一些特殊的酶在特定條件下催化效率達最大值,如胃蛋白酶在胃液酸性條件下發生作用。
『肆』 生物酶是什麼
生物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部分為蛋白質,也有極少部分為RNA。所以選A。
生物酶的製造和應用領域逐漸擴大,生物酶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也日臻成熟,由過去主要用於棉織物的退漿和蠶絲的脫膠,至現在在紡織染整的各領域的廣泛應用,體現了生物酶在染整工業中的優越性。
現在酶處理工藝已被公認為是一種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生產工藝,它不僅使紡織品的服用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又因無毒無害,用量少,可生物降解廢水,無污染而有利於生態環保的保護。
(4)生物媒生產機器哪裡有擴展閱讀
生物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像其他蛋白質一樣,酶分子由氨基酸長鏈組成。其中一部分鏈成螺旋狀,一部分成折疊的薄片結構,而這兩部分由不折疊的氨基酸鏈連接起來,而使整個酶分子成為特定的三維結構。
降低生化反應的反應活化能:酶作為一種催化劑,能提高化學反應的速率,主要原因是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使反應更易進行。而且酶在反應前後理論上是不被消耗的,所以還可回收利用。
『伍』 鄒遠東酶法多肽可信嗎在哪買啊
用生物酶催化蛋白質的方法稱為酶法,用酶法催化蛋白質獲得的多肽叫做「酶法多肽」。酶法多肽一詞最早起源於1996年,是由我國著名多肽科學家鄒遠東命名並創立的酶法多肽。酶法多肽是一類綠色屬性的多肽,其核心是模擬人體降解(消化)蛋白質模式,在人體外(工廠)用機器設備生產出來的多肽。模擬人體降解蛋白質模式的核心內容是用類似人體食用的食物蛋白酶,以及類似人體內的酸鹼物質,如人體內的酸性物質(胃酸)和鹼性物質(膽汁即膽鹼)催化平常人們所食的各種食物蛋白質,獲得類似人體降解(消化)各種食物蛋白質獲得的小分子活性多肽和氨基酸。用酶法催化蛋白質獲得的小分子活性多肽人體容易接受和吸收,小肽無苦味,風味獨特,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及給人體帶來任何負擔,酶法多肽是人體吸收蛋白質主要形式和補充蛋白質的科學途徑。
『陸』 生物酶供應商
福賽生物是日本環境科學開發株式會社在中國獨家授權使用GT-S原料及技術共享的企業,並成功實現GT-S液在中國的工業化生產,為客戶提供天然、安全、高效、環保的高科技復合生物酶產品,生物酶供應商福賽生物酶
『柒』 生物酶的簡介
酶的生產和應用,在國內外已具有80多年歷史,進入20世紀80年代,生物工程作為一門新興高新術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斯.諾.美-走在生物醫學的最前沿A11)酶的製造和應用領域逐漸擴大,酶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也日臻成熟,由過去主要用於棉織物的退漿和蠶絲的脫膠,至現在在紡織染整的各領域的廣泛應用,體現了生物酶在染整工業中的優越性。現在酶處理工藝已被公認為是一種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生產工藝,它不僅使紡織品的服用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又因無毒無害,用量少,可生物降解廢水,無污染而有利於生態環保的保護。同時,生物酶也應用於治理室內裝修污染領域,通過吞噬、分解,來消除室內裝修產生異味、甲醛等污染。 生物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像其他蛋白質一樣,酶分子由氨基酸長鏈組成。其中一部分鏈成螺旋狀,一部分成折疊的薄片結構,而這兩部分由不折疊的氨基酸鏈連接起來,而使整個酶分子成為特定的三維結構。生物酶是從生物體中產生的,它具有特殊的催化功能,其特性如下:高效性:用酶作催化劑,酶的催化效率是一般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
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類物質的化學反應,即酶是僅能促進特定化合物、特定化學鍵、特定化學變化的催化劑。
低反應條件:酶催化反應不象一般催化劑需要高溫、高壓、強酸、強鹼等劇烈條件,而可在較溫和的常溫、常壓下進行,另外,一些特殊的酶在特定條件下催化效率達最大值,如胃蛋白酶在胃液酸性條件下發生作用。
易變性失活:在受到紫外線、熱、射線、表面活性劑、金屬鹽、強酸、強鹼及其它化學試劑如氧化劑、還原劑等因素影響時,酶蛋白的二級、三級結構有所改變。所以在大生產時,如有條件酶還可以回收利用。
可降低生化反應的反應活化能:酶作為一種催化劑,能提高化學反應的速率,主要原因是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使反應更易進行。而且酶在反應前後理論上是不被消耗的,所以還可回收利用。 1果膠酶
果膠酶主要是由果膠裂解酶、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酸鹽裂解酶和果膠酯酶組成。果膠物質是高度酯化的聚半乳糖醛酸。果膠酶作用於果膠物質時,果膠裂解酶、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酸鹽裂解酶直接作用於果膠聚合物分子鏈內部的配糖鍵上,而果膠酯酶則使聚半糖醛酸酯水解,為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膠酸鹽裂解酶創造更多的位置。 2脂肪酶
脂肪酶能將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進一步進行B一氧化,每次脫下一個C2物,生成乙醯COA(N—環己基辛基胺),進入TCA(三羧酸)環徹底氧化或進入乙醛酸環合成糖類。
脂肪酶(EC3.2.2.3,甘油酯水解酶)是分解天然油脂的酶,其在紡織加工中主要用於絹紡原料脫脂處理;同時,只沒在羊毛洗毛中是較好的助洗劑,能去除羊毛附生雜質、脂蠟,使羊毛獲得可紡性;對棉織物進行精煉處理,能有效的去除棉的脂蠟;對滌綸進行處理,可改善滌綸表面的親水性。 3蛋白酶
由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因菌種不同而異,例如枯草桿菌分泌明膠酶和酪蛋白酶,可以水解明膠和酪蛋白;費氏鏈酶菌分泌角蛋白酶,可以水解動物的毛、角、蹄的角蛋白。蛋白酶將蛋白質分解成肽,再經肽酶水解成氨基酸。 4纖維素酶
纖維素酶是一個多組分酶體系,紡織工業中應用的纖維素酶大多數是由木酶屬真菌製造的。纖維素酶中的纖維素二糖水解酶又稱為外切纖維素酶,由CHB I和CHB II兩種酶組成,而內切葡聚糖酶,又稱為內切纖維素酶,至少由5種纖維素酶(EG I、EG II、EG HI、EG IV、EG V)組成。此外,還有13一葡萄糖醛酶。這些纖維素酶在纖維素的水解中具有協同作用。 5過氧化氫酶
過氧化氫酶是一種氧化還原酶,催化分解過氧化氫成為水和氧氣,它主要用於漂白工藝後去除殘余的雙氧水,提高後繼染色性能和質量,並且沒有過量危險。過氧化氫酶也可用於紗線染色機、溢流噴射染色機、絞盤染色機和卷染機等的氧漂生物凈化處理。 6澱粉酶
澱粉酶是水解澱粉和糖原的酶類總稱,通常通過澱粉酶催化水解織物上的澱粉漿料,由於澱粉酶的高效性及專一性,酶退漿的退漿率高,退漿快,污染少,產品比酸法、減法更柔軟,且不損傷纖維。澱粉酶的種類很多,根據織物不同,設備組合不同,工藝流程也不同,目前所用的退漿方法有浸漬法、堆置法、卷染法、連續洗等,由於澱粉酶退漿機械作用小,水的用量少,可以在低溫條件下達到退漿效果,具有鮮明的環保特色。
『捌』 同事准備去香港買nmn抗衰老,香港哪裡有賣nmn9000
近期nmn抗衰老真的太火了,知知的同事悅兒也被瘋狂種草!也想去香港買nmn用來抵擋衰老,據用過的小可愛反饋nmn抗衰老效果還蠻不錯,睡眠質量會提高,氣色真的會變好,精神狀態很飽滿,看起來真的變年輕了!於是知知的同事悅兒想趁著去香港購物的機會趕緊拔草。
知知從悅兒那裡了解一些,再加上自己做了功課,今天寫一些東西出來,希望對大家購買有幫助吧。NMN能夠讓人變年輕,這不是商家自己宣傳的,而是哈佛大學遺傳學教授David Sinclair研究發現的,近百篇關於NMN抗衰老作用的論文發表在權威學術刊物上,(ACMETEA W+NMN)能直接轉化為人體的年輕長壽因子NAD+,簡單的說就是逆轉身體年齡,其中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日本慶應大學等科研機構針對NMN對健康和某些疾患等功能上的研究紛紛得到了正面的結果。
不過現在市面上nmn抗 衰老產品有很多,有香港生產的,也有國外生產的,有的價格很高,有的價格很低但純度不夠,有的品牌銷售渠道比較混亂,貨源和品質無法保證。知知始終認為口服的東西不能馬馬虎虎,一定要選品質保證的,去哪買不重要。
附(NMN質量管理國際十大個核心標准)各位小可愛一定要收好!
六、活形管理體系:
ACMETEA W+NMN單位劑量(每100克)轉化NAD+的分子數,10分鍾內NMN在血液中的濃度逐漸上升,並且在30分鍾內,NMN隨血液循環進入多個組織中,並在組織中合成NAD+,提升NAD+水平。
七、使用范圍管理體系:
1.老年人,用於輔助改觀各種老年性疾患;
2.中年人,消解或者緩和各種亞健康問題,如慢性疲勞、睡眠差、視力下降等;
3.熬夜者,加速機體恢復;
4.應試者,提高抗壓能力,保持頭腦清醒;
5.輻射劑量較高者,如放射科醫生護 士、空中機組人員,提高因輻射受損基 因的修 復能力;
6.癌症病人,幫助放化療後病人修 復基 因,提高免 疫力,加速身體復康;
7.健身者,加速肌肉生長;
8.運動員,提升能 量水平和反應速度;
9.飲酒者,提高解酒能力,保護肝臟,修 復乙醛毒性損傷的基 因;
10.吸煙者,降低煙癮;
11.抑鬱者,提升多巴胺水平,改觀情緒,增加大腦供血,緩和抑鬱造成的大腦衰退;
12.中老年女性,改觀皮膚健康,延緩皮膚衰老;
八、安荃管理體系:
生產工藝方面,ACMETEA W+NMN的」冷壓生物酶「製做技術,提取的NMN純度高達百分之99,每瓶含量高達12000mg。ACMETEA W+NMN在目前NMN品牌當中含量也是蕞高的,《OULF》歐聯法安荃標准基礎性制度、嚴格遵守出廠安荃性檢測、微生物重金屬超標嚴審、生成技術工作科學性延伸。
九、原料管理體系:
眾多NMN廠家,原料在單國認證,而真實達到安荃級別是需雙國認證,目前ACMETEA W+NMN產品,屬於法美雙國認證標准。在產品原料方面達到了嚴謹和安荃管理標准。
十、安荃管理體系:
ACMETEA W+NMN符合美國FDA對膳食補充劑GMP規定標准,GMP是一套適用於制葯、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准,要求企業從原料、人員、設施設備、生產過程、包裝運輸、質量控制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
ACMETEA W+NMN符合歐盟食品安荃局(EFSA)歐盟食品補充劑和《OULF》歐聯法管理相關法規。旨在確保在食品包裝上向消費者提供的營養、健康資料准確可靠,以免消費者誤解。該法規的基本宗旨是對歐盟成員國間食品及相關功能食品的營養和健康聲稱在標簽、介紹、廣 告等方面提供法律法規的協調,使相關食品在各成員國之間能夠自 由流通。
同事准備去香港買nmn抗衰老,香港哪裡有賣nmn9000?必看!知知的同事悅兒現在用了十幾天,蕞大的感覺就是睡眠變好了,可以睡得香,醒來也不會犯困,白天工作起來腦子能跟上,感覺繼續吃一段時間會更好,悅兒表示到時候會再回購的。雖然有些小貴,但還是要好好愛自己哦!
『玖』 生物酶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生物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部分為蛋白質,也有極少部分為RNA
生物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像其他蛋白質一樣,
酶分子由氨基酸長鏈組成。其中一部分鏈成螺旋狀,一部分成折疊的薄片結構,而這兩部分由不折疊的氨基酸鏈連接起來,而使整個酶分子成為特定的三維結構。生物酶是從生物體中產生的,它具有特殊的催化功能,其特性如下:高效性:用酶作催化劑,酶的催化效率是一般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
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類物質的化學反應,即酶是僅能促進特定化合物、特定化學鍵、特定化學變化的催化劑。
低反應條件:酶催化反應不象一般催化劑需要高溫、高壓、強酸、強鹼等劇烈條件,而可在較溫和的常溫、常壓下進行,另外,一些特殊的酶在特定條件下催化效率達最大值,如胃蛋白酶在胃液酸性條件下發生作用。
易變性失活:在受到紫外線、熱、射線、表面活性劑、金屬鹽、強酸、強鹼及其它化學試劑如氧化劑、還原劑等因素影響時,酶蛋白的二級、三級結構有所改變。所以在大生產時,如有條件酶還可以回收利用。
可降低生化反應的反應活化能:酶作為一種催化劑,能提高化學反應的速率,主要原因是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使反應更易進行。而且酶在反應前後理論上是不被消耗的,所以還可回收利用。
作用機理
酶蛋白與其它蛋白質的不同之處在於酶都具有活性中心。酶可分為四級結構:一級結構是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二級結構是肽鏈的平面空間構象;三級結構是肽鏈的立體空間構象;四級結構是肽鏈以非共價鍵相互結合成為完整的蛋白質分子。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酶的一級結構,它的改變將改變酶的性質(失活或變性)。酶的作用機理比較被認同的是Koshland的「誘導契合」學說,其主要內容是:當底物結合到酶的活性部位時,酶的構象有一個改變。催化基團的正確定向對於催化作用是必要的。底物誘導酶蛋白構象的變化,導致催化基團的正確定位與底物結合到酶的活性部位上去,重金屬離子會與活性部位結合使酶失活。
『拾』 生物酶的造紙行業
生物酶脫墨劑採用現代生物科技,優選針對性強的多種高效生物酶復配而成,與酶激活專用助劑配合使用,適用於混合辦公廢紙、報紙雜志等的脫墨,並能明顯改善造紙過程中的膠粘物沉積現象。 直接降低脫墨成本,綜合成本優勢明顯;
生物酶脫墨條件溫和,化學品用量少,纖維損失小,保持良好 的纖維特性;
大幅度降低污水COD和BOD,有利於環保,減輕污水處理壓力;
有效處理膠粘物問題,提高紙機效率;
明顯提高紙漿得率及提高紙張強度 ;
清潔生產,節省能源,降低物耗;
使用簡單,適應現有大多數脫墨工藝。 碎漿用水pH值: 7.5~9.0 碎漿濃度: 10~18% 生物酶脫墨劑用量: 0.01~0.03% (按廢紙量計)
專用助劑:0.05~0.2%(按廢紙量計) 碎漿時間: 15~25分鍾
用水溫度: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