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科院比較厲害的研究所有哪些
1、中科院物理所
在國內,中國科學院是一個頂尖的學術機構,它是由很多所組成的,中科院物理所就是其中之一。中科院應用物理所的地址在北京中關村,是我國物理研究最頂尖的研究所之一,吳有訓、趙忠堯、嚴濟慈、吳健雄、錢三強等著名科學家曾先後在物理所工作過。
2、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要從事微生物學基礎和應用研究。研究所以微生物資源、微生物生物技術、病原微生物與免疫為主要研究領域,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
中國科學院匯聚和造就出一大批為新中國科技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其中代表人物有「兩彈一星元勛」於敏、王大珩、王希季、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趙九章、錢驥、錢三強、錢學森、郭永懷、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吳文俊、王選、黃昆、劉東生、葉篤正、吳孟超、李振聲、閔恩澤、吳征鎰、徐光憲、谷超豪、孫家棟、師昌緒、謝家麟、吳良鏞、鄭哲敏、張存浩、程開甲、於敏。
新中國主要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華羅庚、蘇步青、吳有訓、周培源、嚴濟慈、庄長恭、曾昭倫、張鈺哲、竺可楨、貝時璋、童第周、馮德培、錢偉長、李薰、周仁等,還有馮康、王應睞、陳景潤等一批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傑出科學家。
放棄外國國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姚期智。
『貳』 中科院哪幾個所最牛
1、中科院物理所
在國內,中國科學院是一個頂尖的學術機構,它是由很多所組成的,中科院物理所就是其中之一。中科院應用物理所的地址在北京中關村,是我國物理研究最頂尖的研究所之一,吳有訓、趙忠堯、嚴濟慈、吳健雄、錢三強等著名科學家曾先後在物理所工作過。
2、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要從事微生物學基礎和應用研究。研究所以微生物資源、微生物生物技術、病原微生物與免疫為主要研究領域,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
3、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2012年,研究所形成了由17萬億次計算能力的共享平台、最高達64核2TB內存的多核大內存實驗機、572TB統一存儲平台、可同時支撐400台虛擬機的雲平台、以及20餘台大型專用儀器構成的所級科研支撐環境。
4、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始建於1950年8月1日,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發的綜合性海洋科研機構,是國際海洋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所。
5、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以計算機科學、計算機軟體、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安全為重點學科領域,學科方向為:計算機科學與軟體理論,基礎軟體技術與系統,互聯網信息處理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綜合信息系統技術。
『叄』 中科院四大牛所是什麼
1、上海有機所
創建於1950年6月,是中國科學院首批成立的15個研究所之一,前身是建立於1928年7月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從開展抗生素和高分子化學的研究起步,經過近60多年幾代人艱苦創業、奮力拚搏,在以有機化學研究為中心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高新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在我國「兩彈一星」研製、「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和「物理有機化學中的兩個基本問題:自由基化學中取代基離域參數和有機分子簇集概念」等一批攀登科技高峰的重要成果中做出重要貢獻。
有機所在以有機化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導,圍繞人口與健康、資源與環境、新材料三大領域,重點突出健康和生命、環境和生態系統、資源利用與開發、新材料、能源開發應用和國家安全等領域中相關的基本有機化學課題等六大研究方向。
帶動化學生物學、金屬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元素有機化學、物理有機化學、化學信息學、有機材料化學和有機分析化學等八大學科發展。
中國科學院(英文名稱: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中科院)成立於1949年11月,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中國科學院提出了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想,先後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創新2020」、《「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提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創新促進發展,科技引領未來》、《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等戰略研究報告。
『肆』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水平咋樣和清華,北大的生物相比誰更牛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水平還是非常好的,不比清華、北大的生物差。
中國科學院(英文名稱: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中科院)成立於1949年11月,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中國科學院提出了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想,先後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創新2020」、《「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提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創新促進發展,科技引領未來》、《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等戰略研究報告。
教學建設
國家工程實驗室: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中葯標准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工業酶國家工程實驗室、煤炭間接液化國家工程實驗室、濕法冶金清潔生產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真空技術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碳纖維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土壤養分管理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檔數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基礎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光電子器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均質合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手性葯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科院
『伍』 中科院生物四大牛所是哪裡
上海有機所、長春應化所、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英文名稱: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中科院)成立於1949年11月,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據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全院共擁有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學)。
院士數據概覽
據2017年11月中科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有院士800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54人,化學部128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50人,地學部132人,信息技術科學部95人,技術科學部141人;此外中國科學院還擁有外籍院士82人。
截至2017年11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國2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北京市386人,上海市96人,江蘇省41人,湖北省24人,陝西省20人,遼寧省19人,廣東省17人,以上省、直轄市、自治區共有院士603人,佔全體院士的81%。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中科院
『陸』 中科院下屬哪個生物所比較好
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慢慢答:
1、基本上很多研究所都要用到小鼠,雖然現在很多所已經開始啟用其他的模式生物比如說是斑馬魚。
2、我是在生化細胞所,就北微、化細、生物物理所這三所而言,每年出高分的paper的數目據我所知,北微和化細比生物物理要多一點,不過這主要是和研究方向有關,並不能僅僅因為文章數來確定哪個更好,因為這是三個方向,所以主要去哪裡還是看你的興趣。
3、山東大學的微生物研究和北微所都是是全國第一流的,但是山東大學微生物研究所的少壯派牛人更多,就近幾年的發展趨勢看,我比較推薦山東大學的微生物研究所。
4、營養所研究的主要與代謝有關,主攻方向為糖尿病研究、肥胖研究等,其實做的事情就是生化、基因組等的綜合,至於就業方向與其他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5、其他的信息:
在遺傳學方向,最好的應當是復旦大學的遺傳學院和中國科學院的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復旦大學遺傳學院由中國遺傳學之父談家楨院士掛帥,實力非同一般,而且報考難度十分大。中科院遺傳所,有著名小麥育種專家李振生院士和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院士,也是很棒的地方。
微生物學方向,山東大學微生物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的微生物所,中科院的病毒所。這幾個單位都是走在國內的前頭。此外中國農業大學和軍事醫學科學院的這個專業也很不錯。
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方向,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還有中科院的上海生化細胞所。特別是NIBS,這里有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出任所長,科研實力非常強大。你要是想去這個地方,就要報考北京大學的研究生。
細胞生物學方向,上海生化細胞所,北京大學生科院,北京師范大學。上海生化細胞所有多名院士領銜,能力自是很強。北大就更不用說了,中國細胞生物學的泰斗級人物翟中和就在北大。北師大也不錯,這幾年這個專業的招生分數線都劃的非常高。
結構生物學方向,中科院生物物理所,NIBS。生物物理所就是一結構見長的。NIBS也回來了一大批結構方面的專家。
神經生物學方向,毋庸置疑的要數中科院上海神經所了。這幾年的文獻生產效率就說明了這個研究所的實力。
以上這些院校都是很強的,報考也是很有難度的。你要是有能力的話建議拼一把。要是想求穩,中國農業大學,生物物理所,山東大學,協和,軍科院,北師大,首師大都還是比較容易的。只要復習充分了,就應該沒什麼問題了。
『柒』 中科院生物技術方面有哪些研究所哪些研究所在實力方面超過清華北大
太多太多了,簡單的講,分兩塊,北京和上海,北京有生物物理所、動物所、遺傳發育所、基因組所、微生物所等等等。上海就更強了,生化細胞所、神經所、植生理所等等。(具體的話可以去中科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去看看,那裡有全部的所的清單)
和清華北大比實力的話,中科院一般一個所就能和他們抗衡,比如清華,清華的生物基本都是靠施一公的結構撐起來的,而生物物理所在結構方面也是國內一流,兩邊都是一流水準,而在其他方面,比如傳統的生化細胞、或者現代的基因組學,清華就遠不如生化細胞所之類的所了。北大也是類似,蛋白質、植物方面比較強,可以和中科院抗衡,但是其他一些就不行了。
總的來說,北大清華的實力也就相當於中科院的一到兩個頂尖所的實力,比總實力的話是完全不能比的。換句話說,北大清華拿得出手的東西,中科院基本也都有,而且也不差甚至更強,而中科院拿得出手的東西北大清華很多時候則未必有了。
牛導師的話,可以去各個所的網站看看發文章的情況,一般簡單的標准就是:Nature、Science、Cell這種頂級雜志,能時不時發幾篇的導師基本可以算得上牛導師了。
『捌』 中科院研究所排名一覽表
中國科學院(中科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創建於位於1949年11月,位於北京市三里河路,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中國科學院負責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和重大科學技術決策提供咨詢,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提出研究報告,對重要研究領域和研究機構的學術問題進行評議和指導。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
外文名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機構簡稱
中科院·CAS
成立時間
1949年11月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機構地址
北京市三里河路52號
現任院長
侯建國
下轄分院
12個[1]
黨組書記
侯建國
機構概覽
據2016年1月中科院官網顯示,中科院設有院機關13個,分院12個,研究單位114個,學校及公共支撐單位7個,其他單位4個,共建單位12個,院直接投資的全資及控股企業22個,四類機構34個,院非法人單元113個,相關組織5個。
中科院分院: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57]
學校及公共支撐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文獻情報中心、*蘭州文獻情報中心、*成都文獻情報中心、*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研究單位: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葯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三亞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數據與通信保護研究教育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北京綜合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
『玖』 中科院研究所哪幾個所比較好
中科院研究所下屬分著社會科學院,研究所,植物科學院研究所,以及科學技術研究所還有物理研究所等,所以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喜好來進行報考,總體來說難度還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