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好氧生物處理影響因素氮磷比是多少

好氧生物處理影響因素氮磷比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20 11:02:54

① 想問一下污水處理站里的生化系統應該加哪些營養物比例是多少

生化指的是生物化學反應過程,在這個系統中包含厭氧、兼氧、好氧三個階段。
在污水的好氧處理中,對微生物來講,碳,氮,磷營養有一定的比例,一般為C:N:P=100:5:1。而在污水的厭氧處理中,對污水中N,P的含量要求低,有資料報導,只要達到COD:N:P=800:5:1即可,但一般來講,要求C/N比達到(10-20):1為宜。應為濃度比。我們一般投放麵粉、二胺(含N,P)
首先,如果是用葡萄糖來配置營養液,可以理解COD近似等於BOD,也就是說COD和BOD都可以表示為碳源,營養比應該表示為C:N:P=100:5:1.
在常規活性污泥系統中,若廢水中C為100(即BOD5為100),大體上3/4的C經異化作用後被徹底氧化為CO2,1/4(即25)的C經同化作用合成為微生物細胞。從菌體中元素比例得知,N為C的1/5,P又為N的1/5,故在合成菌體時,25份C同時需5份N,1份P。因此在去除100份C所需的營養配比為BOD5:N:
P=100:5:1。
從化學式下手,葡萄糖C6H12O6(分子量180),尿素(NH2)2CO(分子量60),磷酸二氫鉀KH2PO4(分子量136),分子量C:12/N:14/P:31,按照C:N:P=100:5:1,C應取1200g,N應取70g,P應取31g,因要求COD為500mg/L時,C應取0.5g,則0.5:1200=1:2400,則可求出N實際應取0.029g,P應取0.013g.
而取用的是化合物,用分子量換算一下,則有實際取用尿素=60×0.029÷14=0.124g,實際取用磷酸二氫鉀=136×0.013÷31=0.057g,因實際取用尿素中含有C=0.124×12÷60=0.0496g,則最終取用葡萄糖=180×0.5÷12-0.0496=7.45g
應取葡萄糖7.45g;尿素0.124g;磷酸二氫鉀0.057g.
COD進水為170,出水假設為80,則需要去除90ppm,一天800方,則需要去除的COD為:800*90g=72000g=72kg
按COD:N:P=100:5:1可以計算出需要N為3.6kg,P為0.72kg。
然後再根據尿素和過磷酸氫二鉀的分子式和濃度來計算所需要的尿素量和過磷酸氫二鉀量。
可以網路我的名字咨詢哦。

② 好氧堆肥的影響因素

堆肥的影響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有機質含量、含水率、碳氮比、pH、溫度和供氧。

(1)有機質含量

研究表明,堆肥中合適的有機物含量為20%~80%。有機質含量低,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將不足以維持堆肥所需要的溫度,並且堆肥肥效低;但過高的有機質含量又將為通風供氧帶來影響,從而產生厭氧和發臭。

(2)含水率

在堆肥過程中,按重量計,40%~65%的含水率最有利於微生物分解。水分超過70%,分解速度明顯降低;水分低於40%不能滿足微生物生長需要,有機物難以分解。

(3)碳氮比

對於快速堆肥建議初始碳氮比為(20~40)∶1。如果原料碳氮比高,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長受到限制,有機物分解速度就慢,發酵過程就長,同時導致成品堆肥的碳氮比過高。堆肥施入土壤後,將奪取土壤中的氮素,使土壤陷入氮飢餓狀態,影響作物生長。若碳氮比過低,可供消耗的能量來源少,氮素養料相對過剩,則氮將變成氨氮而揮發,導致氮元素大量損失而降低肥效。

(4)pH

一般微生物最適宜的pH是中性或弱鹼性,pH過高或過低都會對堆肥發酵不利。在整個堆肥過程中,pH隨時間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一般情況下,堆肥過程中的pH有足夠的緩沖能力,使pH穩定在可以保證好氧分解的酸鹼度水平。(5)溫度

溫度的作用主要是影響微生物的生長。一般高溫菌對有機物的降解效率高於中溫菌,現在的快速、高溫、好氧堆肥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堆肥開始時,中溫菌經過1~2天的作用,使堆肥溫度達到50~65℃;在此高溫下,堆肥只要5~6天即可達到無害化。如果堆體溫度過低,將大大延長堆肥達到腐熟的時間,而過高的堆體溫度(〉70℃)將對堆肥微生物產生有害的影響。

(6)供氧

氧是好氧微生物生存的必要條件,供氧量的多少與微生物活動的強烈程度和有機物的分解速度及堆肥的粒度密切相關。目前採用的供氧方法主要有主動通風和被動通風兩種。可以利用裝載機和動力鏟或其他特殊設備翻堆、向堆體內插入帶孔的通風管、藉助高壓風機強制通風供氧和自然通風供氧。

③ 在污水處理中好氧池裡氮,磷,鉀,比例怎麼加

碳氮磷的比值應該是 BOD: 氮 :磷 = 100;5:1
注意氮肥指尿素,它的含氮量46%,磷肥的含磷量82% 經過計算投加量就出來了。先將固體化成水,向打吊針一樣,一點一點的滴於水中,保持均勻。

④ 厭氧微生物碳氮磷比

1 首先必須明確,生化處理中的營養比是根據污泥/生物膜中微生物需求來確定的.自然界中,各類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對於活性污泥這個微生物群體而言有一個經驗的值,好氧條件下是100:5:1,厭氧條件下是200:5:1.
2 其次,各參數的含義.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計算,因此,碳以BOD5表示;N一般指總凱氏氮(TKN),包括有機氮和氨氮,但不包括亞硝氮和硝態氮,因為除了反硝化細菌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亞硝氮和硝態氮作為氮源,而有機氮和氨氮則可被絕大多數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為磷酸鹽.
3 最後我來解釋一下這個比例的來源:
說法一:Mc Carty於1970年將細菌原生質分子式定為C5H7O2N,若包括磷為C60H87N12O23P,其中C、N、P所佔的百分數分別為52.4%、12.2%、2.3%.對於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來說,在被降解的BOD5中,約有20%的物質被用於細胞物質的合成,80%被用來進行能量代謝所以進水中BOD:N:P=(52.4%/20%):12.2%;2.3%=100:5:1.
說法二:細菌C:N=4-5,真菌C:N=10,活性污泥系統中的C:N=8(介於二者之間),同時由於只有40%的碳源進入到細胞中,所以這個比例就是20,即100:5.磷的比例參照一.
4還想提點個人看法:活性污泥系統是個微生物生態系統,不僅是細菌,還存在大量真菌和其他微生物.這個比例我想不完全是細菌的組成,而是整個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統的營養需求平均值,因此我給出了說法二,個人也覺得說法二更符合具說服力.同時,對於活性污泥系統而言,這個比例在工程中也未必是一定的,生物總是有一定的適應范圍的,因此,理論如此,實際操作接近即可.

⑤ 影響生物處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厭氧生物處理的主要因素有如下:pH、溫度、生物固體停留時間、攪拌和混合、營養與C/N比、氧化還原電位、有機負荷、厭氧活性污泥、有毒物質等。

提高厭氧生物處理的效能可考慮:

  1. pH維持在6.8~7.2之間

  2. 溫度可以維持在中溫(35℃一38℃),也可以是高溫(52℃一55℃)

  3. 保持較長的生物固體停留時間

  4. 系統內避免進行連續的劇烈攪拌

  5. 碳:氮:磷控制為200-300:5:1為宜。

  6. 需控制有毒物質的濃度,以防止有毒物質影響微生物的生存而使效果降低

⑥ 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中碳氮磷的需求比是怎樣的關系

說到污水處理指標中碳氮磷比例,首先要明確生化處理中的營養比是根據污泥/生物膜中微生物需求來確定的。自然界中各類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對於活性污泥這個微生物群體而言有一個經驗的值,好氧條件下是100:5:1而厭氧條件下則是200:5:1。

其次,各參數的含義: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計算,因此,碳以BOD5表示;N一般指總凱氏氮(TKN),包括有機氮和氨氮,但不包括亞硝氮和硝態氮,因為除了反硝化細菌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亞硝氮和硝態氮作為氮源,而有機氮和氨氮則可被絕大多數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為磷酸鹽。

碳氮磷比例的來源:
說法一:Mc Carty於1970年將細菌原生質分子式定為C5H7O2N,若包括磷為C60H87N12O23P,其中C、N、P所佔的百分數分別為52.4%、12.2%、2.3%.對於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來說,在被降解的BOD5中,約有20%的物質被用於細胞物質的合成,80%被用來進行能量代謝所以進水中BOD:N:P=(52.4%/20%):12.2%;2.3%=100:5:1。說法二:細菌C:N=4-5,真菌C:N=10,活性污泥系統中的C:N=8(介於二者之間),同時由於只有40%的碳源進入到細胞中,所以這個比例就是20,即100:5.磷的比例參照一。
活性污泥系統是個微生物生態系統,不僅是細菌,還存在大量真菌和其他微生物。這個比例我想不完全是細菌的組成,而是整個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統的營養需求平均值,因此我給出了說法二。個人也覺得說法二更符合具說服力,同時對於活性污泥系統而言,這個比例在工程中也未必是一定的,生物總是有一定的適應范圍,因此,理論如此,實際操作接近即可。

⑦ 在污水處理中好氧池裡氮,磷,鉀,比例怎麼加

碳氮磷的比值應該是 BOD: 氮 :磷 = 100;5:1 注意氮肥指尿素,它的含氮量46%,磷肥的含磷量82% 經過計算投加量就出來了.先將固體化成水,向打吊針一樣,一點一點的滴於水中,保持均勻.

⑧ 印染廢水處理中,厭氧池和好氧池中的碳氮磷的比例分別是多少

泥不同,比值就會不同,一般來說
活性污泥中最佳的碳氮磷比值是100:5:1
碳為生物可用的bod

⑨ 活性污泥中碳氮磷的比例是怎樣的

培養活性污泥時,碳氮磷三者比為100:5:1。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體及它們所依附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總稱,1912年由英國的克拉克(Clark)和蓋奇(Gage)發現,活性污泥可分為好氧活性污泥和厭氧顆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來處理污廢水。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有機污水的一類好氧處理方法。

⑩ 污水處理中碳氮磷的計算公式

說到污水處理指標中碳氮磷比例,首先要明確生化處理中的營養比是根據污泥/生物膜中微生物需求來確定的。自然界中各類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對於活性污泥這個微生物群體而言有一個經驗的值,好氧條件下是100:5:1而厭氧條件下則是200:5:1。

其次,各參數的含義: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計算,因此,碳以BOD5表示;N一般指總凱氏氮(TKN),包括有機氮和氨氮,但不包括亞硝氮和硝態氮,因為除了反硝化細菌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亞硝氮和硝態氮作為氮源,而有機氮和氨氮則可被絕大多數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為磷酸鹽。

碳氮磷比例的來源:

說法一:Mc Carty於1970年將細菌原生質分子式定為C5H7O2N,若包括磷為C60H87N12O23P,其中C、N、P所佔的百分數分別為52.4%、12.2%、2.3%.對於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來說,在被降解的BOD5中,約有20%的物質被用於細胞物質的合成,80%被用來進行能量代謝所以進水中BOD:N:P=(52.4%/20%):12.2%;2.3%=100:5:1。
說法二:細菌C:N=4-5,真菌C:N=10,活性污泥系統中的C:N=8(介於二者之間),同時由於只有40%的碳源進入到細胞中,所以這個比例就是20,即100:5.磷的比例參照一。

活性污泥系統是個微生物生態系統,不僅是細菌,還存在大量真菌和其他微生物。這個比例我想不完全是細菌的組成,而是整個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統的營養需求平均值,因此我給出了說法二。個人也覺得說法二更符合具說服力,同時對於活性污泥系統而言,這個比例在工程中也未必是一定的,生物總是有一定的適應范圍,因此,理論如此,實際操作接近即可。

閱讀全文

與好氧生物處理影響因素氮磷比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