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在高考前把生物從60分提高到80分以上
熟讀課本啊,作作習題
重頭學一遍也行,時間上允許
做100套習題
上課聽好講
下課溫習
早晨讀書
製作知識卡片
准備錯題整理本
有問題就問
作業自己做
尋找興趣
㈡ 高考英語怎麼考120,生物怎麼考80(總分90)
看了你問題主要是英語了,首先告訴你,不要放棄,成功的人就是在別人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他還能再堅持一分鍾。貴在堅持!其次,我不得不說英語是一個短期內提高分數很難的科目,所以要抓大放小。畢竟時間有限,要注重閱讀和作為,這兩塊,通過大量做題是可以提高的。閱讀你要在基本讀懂文章的前提下去分析,一般會排除兩個答案,還剩餘兩個答案,模稜兩可。這個沒有辦法,只有做題,做完了再看後面解析,跟著解析走,學會他的思維。作文嘛!建議背十篇範文,覺得高考可能用的上的範文,要很熟練的背誦和默寫,這樣作文就不會成問題了。您所說的單選是考單詞和語法,完型主要是單詞改錯又是單詞和語法,這個實在沒辦法,只能你多做這方面的題,讀練習。我認為你這幾個型還能丟那麼多分的原因,是因為你做完沒有總結,例如改錯,很容易就會遇到同樣的錯誤方式,而且改錯有規律可言,一定會有一個對的,單詞時態不對,謂語動詞要加to,句首用動詞+ing,他只有這幾種出題方式,這個是很好答的。單選和完型這個只能說你把你做過的題總結一下,然後背一下,記住了。所以英語提分很耗費時間,你要合理分配時間才行。
下面說生物,生物其實沒有什麼可說的,因為就那麼幾本書,你先看看你的書是新的還是舊的,我當時復習的時候喜歡翻書,什麼題型都翻書,翻到最後書破的不像樣子。因為做題多了,後期就不用翻書了,有些題一看就知道答案了。而且一看知識點,就幾乎能知道在書的多少頁。有些問答題很難答得和答案一致,所以要把答案記一下,記個大概就行。後來你會發現,生物的大題很容易重復的,翻來覆去的考,白痴都會了。畢竟那個書就那麼幾本,知識點就那麼多,你認為這還難嗎?
學吧!沒有辦法,歸納總結,再勤加練習。不要放棄不要懈怠,加油!
㈢ 急用!高中怎麼才能學好生物呢考到80分以上,急需!!!
其實生物真的挺簡單的,我高中時生物平時用功最少,但考分是所有科目中較高的。
其實高中的生物課本多讀幾遍,做幾套典型的題可以拿個不錯的分數了
然後對於試卷中的錯題漏洞進行補救。高中生物的題目都是觸類旁通的,題目不需要都做但要會靈活運用。
對於選擇題,就拿試卷一套套的練,模稜兩可的堅決不要放過,因為它往往就是你的知識點漏洞。再者練的就是做題的速度,做題速度和准確率高了,分數自然就上去了。
㈣ 高考生物如何拿到70分以上
預習是必要的,對於基礎較差,緊跟老師的思路是必要的,這樣就能掌握的比較好。做好這一點你就能拿到70分左右。如果要想得更高,那必須另外做一些,此時就不再單單掌握課本知識,需要課外補充一些知識,只要求理解不要求完全記住,之後做題來鞏固。 如果只要求拿到70分,那你就熟記課本知識(很重要),可以用這種方法檢驗,打開課本目錄對著目錄回憶學過哪些,記住多少,想想之後再打開課本對照。以此查漏補缺,也能鞏固知識點。 高考生物如果可以拿到70分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生物這一門在理綜上是不會給你拖後腿的,因為80%的正確率也就72分。不知道你是哪個省的考生,具體的試卷分布略有不同,但選擇題至多隻能錯一題,兩題想拿到70就很難了,尤其對於你基礎並不是特別好的同學來說。但50多分可以看出,你生物並不是一塌糊塗,一定是學得不夠精細。生物不像物理,都是大塊的知識,生物都是小知識點,考得也都是最容易弄混的精細地方,所以看書是非常重要的,把生物書當作課外書看,沒事就翻翻(圖畫那麼多,應該不乏味的吧)還有,錯題集的整理很必要,自己容易忽視的,容易出錯的題目和知識點都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問老師等歸納清楚。此方法雖然累,但特別有效,一定要堅持做下去。復習的時候看書和錯題集,考試時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績。
㈤ 我馬上高三了,現在生物才剛剛及格,,要怎麼在最短時間內,最有效地把生物趕到八十多分
很簡單,生物為理科中的文科,首先就要多背,不知道你是哪的,如果是山東的,根據我那時的教材考試的重點和難點就是第二冊,我覺得第三冊和第一冊純屬就是背的東西多,只要聯想著背就可以了,至於第二冊可能重點就是遺傳圖解那裡,那個地方也沒別的辦法,多做題,多記一些口訣,比如什麼「有中生無為隱性,無中生有為顯性」什麼的,反正總之就是多背多做題,生物比較簡單,應該可以短時間提分,以上純屬我個人意見,我也有一兩個月沒看書了,要是有不妥的地方還望別介意。總之吧,一份耕耘一封收獲,努力啊~祝你考個好成績
㈥ 高中生物怎樣才可以考到80分。。。
把重點知識點全背下來就可以了。生物的題型和考點不多的。三年的考點也就5頁紙就可以全部寫完
㈦ 高考理綜生物怎樣復習才能考高分
一、理解能力的訓練
理解所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的涵義及其適用條件,能用適當的形式(如文字、公式、圖或表)進行表達。並能夠正確解釋和說明有關自然科學現象和問題,即不僅要「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 1、基本概念的理解
對基本概念要有準確的理解,搞清它的內涵和外延。如什麼叫DNA的復制?不能只局限在DNA分子的復制是指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來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還要了解DNA分子復制的場所(細胞核)、時間(間期)、條件(模板、酶和能源等)、過程(邊解旋邊復制)、特點(半保留復制)和意義(遺傳物質的穩定性、連續性和變異性)等。
例:一個雙鏈DNA分子經過5次復制後,含有原DNA分子脫氧核苷酸鏈的DNA分子有 A.2個 B.5個 C.10個 D.25個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是否理解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的准確概念。無論復制多少次,最原始的DNA分子的兩條母鏈始終是存在於子代DNA分子中(這里不考慮基因的連鎖和互換),或者說是總有2個DNA分子含有原始母鏈。
答案為A。
例:前幾年,世界的某幾個地區由於戰爭中使用了不該使用的貧鈾彈,導致這個地區白血病、皮膚癌的患者大大增加,使人體會產生這些變異的主要內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應屬於DNA分子復制意義的內容,是否搞清它的內涵和外延。DNA復制出現差錯,使生物發生變異,絕大多數的變異對生物是有害的。貧鈾彈產生的輻射誘發DNA分子復制出現的差錯,產生基因突變,這種突變往往造成體細胞的癌變。
答案為 :貧鈾彈產生的輻射誘發DNA分子復制出現的差錯,產生基因突變。
生物學中包含許多基本概念,特別是像同源染色體、四分體及染色單體;極體和極核;適應性和應激性;種群和群落;新陳代謝中的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等易混淆的概念可採用對比、比較等方法去理解清楚。基本概念理解的不準確、不全面,對問題的分析就不會透徹,往往造成解題失敗,考試失分。 2、基本原理的理解
基本原理復習的關鍵在於對這些原理的理解和應用。
例如:植物細胞滲透吸水的原理和植物根細胞對礦質元素選擇吸收的原理。
根細胞吸收土壤溶液中各種礦質元素的離子的過程,與根細胞的呼吸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根細胞通過呼吸作用產生出CO2,CO2溶於水中,生成H2CO3,H2CO3可以離解成H+和HCO
3。吸附在根細胞膜表面的H+和HCO
3,可以分別與土壤溶液中的陽離子(如
K+、NH
4
)和陰離子(如
NO
3)發生交換。這樣,
H+和
HCO
3就進入到土壤溶液中,而土壤溶液中的一些陽離子和陰離子則被吸附到根細胞的細胞膜的表面
上來。根細胞所吸附的H+和
HCO
3與土壤溶液中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發生交換的過程,就叫做交換吸附。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根細胞的細胞膜表面吸附的離子,還要進一步轉移到根細胞的內部去,這是一個主動運輸的過程。因為它需要消耗根細胞通過呼吸作用所釋放出的能量和需要運載離子的載體。又由於不同植物根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吸收的礦質元素離子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所以是選擇吸收。由此可以看出,根細胞吸收礦質元素離子和滲透吸收水分的原理不同,它們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但要注意,這兩個過程既是相對獨立又有著密切關系,礦質元素離子溶解在水中才好被吸收,在植物體內礦質元素離子又是溶解在水中運輸的,能及時把根細胞吸收的礦質元素離子運輸走,也間接影響著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
二、推理能力的訓練
能夠根據已知的知識和題目給定的事實和條件,抽象、歸納相關信息,對自然科學的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得出正確的結論或作出正確的判斷,並能把推理過程正確地表達出來。 例:下列各類人群中,一段時期內人體攝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
A.健康兒童 B.重創傷恢復期病人 C.健康成年男子 D.禁食期病人 解析 本題是2002年理科綜合能力測試試題,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根據已知的知識和題目給定的事實和條件,抽象、歸納相關信息,對自然科學的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關於氮素的代謝問題,在中學教材中是找不到的。但考生利用已掌握的新陳代謝的知識,通過分析和推理應該可以判斷出正確答案是C項的結論,其它三項的人群中,一段時期內人體攝入和排出的氮量是不能相等的,若兒童和重創傷恢復期病人攝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他們還能長大和恢復健康嗎;禁食期病人肯定攝入要小於排出。本題答案為C。
三、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的訓練
自然科學是實驗性科學。自然科學的概念、原理和規律大多是由實驗推導和論證的。教學過程中的實驗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自然科學概念、原理和規律的理解,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實驗能力也是考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
1.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包括理解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及要求,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實驗方法步驟,會控制實驗條件和使用實驗儀器,會處理實驗安全問題,會觀察、分析解釋實驗中產生的現象、數據,並得出合理的實驗結論。
2.能根據要求靈活運用已學過的自然科學理論、實驗方法和儀器,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並處理相關的實驗問題。
例:現有一種植物的種子,已經知道它的萌發受水分、溫度和氧氣的影響,但不了解其萌發與光是否有關。為探究光的有無對該種子萌發的影響,請你依據所給材料和用品設計出實驗的方法步驟,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並分別得出相應的結論。
材料和用品:數量充足的鋪有濾紙的培養皿、無菌水、表面消毒過的種子等
方法步驟: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可能的實驗結果及相應的結論: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解析 本題是2003年春季理科綜合能力測試試題,是主要通過種子的萌發條件,考查學生是否具有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包括理解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及要求,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實驗方法步驟,會控制實驗條件和使用實驗儀器,會觀察、分析解釋實驗中產生的現象,並得出合理的實驗結論。考查考生對探究實驗的一般設計能力,是否能拿出正確的方法和思路,設計方案不僅要有嚴謹的邏輯性,而且還要考慮其可操作性。
方法步驟:①向培養皿中倒入適量的水,將等量的種子分別放入兩組培養皿中,這里要注意等量性原則。②將一組置於有光照的環境中,另一組置於黑暗環境中,在培養過程中,使兩組所處溫度、水分、空氣狀況適宜且相同,體現了實驗材料和培養條件的等同性原則,只是要比較的一項條件不同即單變數原則和設立對照組,體現了對照性原則。平時參與實驗機會較多的考生在這里有著明顯的優勢。
可能的實驗結果及相應的結論:對可能出現的實驗結果要有充分的考慮,再做相應的推理。①若有光組和無光組種子的發芽率差別不大,則該種植物種子的萌發不受光的影響。②若有光組和無光組種子的發芽率差別很大,有光組發芽率明顯高於無光組,則光是該種植物種子的萌發的必要條件之一。③若有光組和無光組種子的發芽率差別很大,無光組發芽率明顯高於有光組,則光抑制該種植物種子的萌發。
從近期高考試題看,實驗考題多為單因素對照實驗設計的能力考查,解答題目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2280119" });
O2 CO2 相對含量
1、明確實驗目的,2、科學的實驗思路,3、正確的實驗方法,單因素可變和必不可少的對照實驗,4、全面預期實驗結果,5、合乎邏輯的結果分析,6、准確的語言表述,另外,復習好教材中的幾個實驗是形成實驗能力必不可少的基礎。
四、獲取知識的能力的訓練
自學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即能夠敏捷地接受新知識,與已學過的知識結合、重組、轉換、遷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規律通常用文字和圖、表來描述的。與文字相比,圖、表描述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因此讀懂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料,看懂圖、表所包含的信息,能從文字、圖、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並從中找出規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了解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這方面的知識通常不是課本中已有的,但又與人類進步、社會發展緊密相關,常出現在報刊雜志和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中。(所以學生的知識面越寬,在今後的高考中越有優勢。)
2、能讀懂一般性科普類文章,理解有關文字、圖、表的主要內容及特徵,並能與學過的知識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包括在閱讀物理和化學方面的資料時要著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論、新發現、新技術和新方法,同時還要能讀懂圖示的物理意義以及有關物理量之間的定性與定量函數關系;閱讀生物學方面的資料時,要能讀懂模式圖、示意圖和圖解。
例:在某一時刻測定一器官的動脈和靜脈中血液內三種物質的含量,其相對數值如圖所示,該器官是
A、肺 B、腦 C、肌肉 D、小腸
解析:本題是2003年春季理科綜合能力測試試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動物的新陳代謝的相關知識和能力,包括O2、CO2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與運輸,以及閱讀生物學方面的資料時,能否讀懂模式圖、示意圖和圖解,具體就是對題中提供的直方圖數據的處理能力。在肺中,肺動脈中血液的含氧量要低於肺靜脈中血液的含氧量,肺動脈血液內的二氧化碳含量要高於肺靜脈內的二氧化碳含量,肺動脈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要高於肺靜脈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在腦和肌肉中,動脈中血液的含氧量要高於靜脈中血液的含氧量,動脈中血液內的二氧化碳含量要低於靜脈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動脈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要高於靜脈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可見在肺、腦和肌肉中O2、CO2和葡萄糖三種物質的含量,其相對數值與圖所示不能完全符合。而小腸中,動脈中血液的含氧量要高於靜脈中血液的含氧量,動脈血液內的二氧化碳含量要低於靜脈血液內的二氧化碳含量,又因為小腸中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後經靜脈入肝臟,而動脈位於吸收部位之前,所以動脈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要低於靜脈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在小腸中的情況,其三種相對數值與圖所示完全符合。所以答案應選D。
五、分析綜合能力的訓練
能夠獨立地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相關條件,能夠把一個復雜問題分解成若干簡單的問題,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能夠靈活地運用物理、化學、生物其中某一個學科的知識,或綜合運用物理、化學和生物中不少於兩個學科的知識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1、定量描述自然科學的現象和規律。(這一條是今年從理解能力的第二條中分出來的,這一調整使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的能力要求更加科學合理。)包括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化學計算,以及用簡單的圖、表和數據描述生命活動的特徵等方面。(關於DNA鹼基對的計算往往數學計算比鹼基互補配對問題本身還復雜。)
2、通過分析和綜合,能夠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解釋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中遇到的某些問題。
3、通過分析和綜合,能夠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對有關見解、實驗方案,解決問題的方案、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葡萄糖 動脈 靜脈
沉 淀 池 沉 淀 池 沉 淀 池 迴流 迴流 迴流 例、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無機含氮化合物,這些過量的含氮化合物會造成水體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類健康。脫氮是污水處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下面是生物脫氮工藝流程:
(1)在1級反應池內,有機物在細菌、原生動物等作用下會大量減少。從同化和異化方式看,這些生物的代謝類型主要是____________,這些生物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屬於__________者。
(2)在2級反應池內,pH值為8.0~8.4時,硝化細菌大量繁殖,它們能將NH3氧化成NO2和NO
3,
並利用這一硝化過程所釋放的________合成__________,用於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3)實踐發現,當2級反應池中有機物含量過多時,硝化細菌難以大量繁殖起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3級反應池內加入適量的有機物(如甲醇),並在低氧或無氧條件下,反硝化細菌繁殖起來,通
過無氧呼吸把NO2和NO3還原成N2,無氧呼吸除釋放能量外,還為還原反應提供了___ 。
解析 本題是2003年春季理科綜合能力測試試題的I生物部分,主要考查通過分析和綜合,能否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解釋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中遇到的某些問題。並對有關見解、解決問題的方案、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同時考查生物的代謝類型、物質循環和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穩定性)等知識,也考查了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知識遷移和對具體問題的分析綜合等能力。(1)在1級反應池內,有空氣通入、CO2排出,肯定1級反應池內的微生物進行有氧呼吸,又因為有機物在細菌、原生動物等作用下會大量減少。所以從同化和異化方式看,這些生物的代謝類型主要是異養需氧型,這些生物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屬於分解者。(2)在
2級反應池內,pH值為8.0~8.4時,硝化細菌大量繁殖,它們能將NH3氧化成NO2和NO3,並利用這一
硝化過程所釋放的能量合成有機物,用於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3)實踐發現,當2級反應池中有機物含量過多時,因為異養生物大量繁殖,對硝化細菌有抑製作用,所以硝化細菌難以大量繁殖起來。(4)在3級反應池內加入適量的有機物(如甲醇),並在低氧或無氧條件下,反硝化細菌繁殖起來,通過無氧呼吸把NO
2
和NO3還原成N2,無氧呼吸除釋放能量外,還為還原反應提供了氫,反硝化細菌的知識教材沒有講,但只
要聯系無氧呼吸的過程,應當想到脫氫,從而得出正確答案,這部分內容有一定的難度。 六、根據命題指導思想和試卷結構做針對性備考
高考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試時間仍是150分鍾,試卷滿分為300分;選擇題佔45%,非選擇題佔55%;三個學科分數的分配與中學階段課程計劃規定的三個學科的總課時數比例大致相當(生物科80分右左);在備考的時候不必鑽研大量難題,試題中難易比例為難∶中∶易=2∶5∶3,生物部分的難題也就是1~2個小題,10分左右,甚至更少。今年的試題結構和內容的比例分配與樣卷一樣,屬於生物的選擇題仍是舊教材版本單選題5個,新教材版本單選題7個(因此生物部分比舊教材版本試卷分數比例大一些,多十幾分);全卷比去年多了兩個單選題,選擇題共22道,132分,每個6分。非選擇題共12題,屬於生物試題是23、24和25,26為跨學科生物和化學的綜合試題。重要的是搞好學科內的綜合復習,由於中學的分科教學和命題人員的專業局限,跨學科試題不會太難。所以不必花太大的精力搞學科間的綜合題。
生活污水 1 級 反應池 2 級 反應池 3 級
反應池 處理水 剩餘污泥
剩餘污泥 剩餘污泥
理科綜合考試,使試題的覆蓋面比較小,但學科的主幹知識,與生產和生活聯系密切的知識,仍應是命題的重點。
通過學習和練習,整理自己的思路,回憶一下幾年來你學到了哪些生物學知識,獲得了哪些科學實驗方法,具備了什麼能力,對生命的本質和生物世界有什麼新的認識,將做過的試題尤其是曾經做錯的題目,進行認真的整理和分析,查出知識的漏洞或能力的不足,我認為不必再花費寶貴的時間做更多的新題。 打好基礎,明確方向,講究方法,樹立信心,沉著應戰,定會考出理想成績
㈧ 高考生物如何能做到考70以上(80滿分)
今年高考嗎?只有20天了啊,也說幾點吧
重點:注重課本,別過多做題,生物做題太多也沒什麼用的,平時可能會有好成績,因為生物平時考試原題太多,但對高考真的沒什麼用的,高考無原題.
3條:
1.把課本後面的拓展題做一遍,特別注意一下裡面的信息還有啟發式的思維,認真想一想裡面提到的問題,從過去的高考來看,非常多的題目是課後拓展題改成的
2.課本上的實驗,對照個考試大綱,把每個實驗好好過一遍,主要看三個內容:原理,試劑,特殊操作.
3.拿張草稿紙,把書上考的多的,經常要填的概念抄一遍,注意專業用語和關鍵字千萬別出錯.
㈨ 怎麼提高生物成績 我總是在及格線徘徊 我的目標就是高考80分(100分滿分的話)誰能幫幫我
抓課本,固基礎,學方法,靈活用,重視實驗設計。
學習生物要靠興趣,也需要勤奮。吃透課本是一定的,否則你怎麼做題?書本是根本,考試都是圍繞所學的書本知識出題的,要多思考,多理解,不要死記硬背、為了考試而考試。只要你能理解透徹,任何題都不在話下。高中生物有些知識也需要死記,不過比例很少,這要等你以後學了生物專業知識才能夠理解的,以你目前的知識還做不到,學習一定要靈活,不要鑽牛角尖。復習要全面,不可偏廢。仔細分析一下歷年考題,看高考的命題類型和趨勢,如果考題比較貼近生活,比較靈活,就更要理解書本知識,學會理論聯系生活實踐。
最好考前能將所有知識進行分類合並,把前後知識聯系在一起,可適當做一些高質量的測試題自我測試一下,沒掌握的知識要反復地看,如果臨近高考時間緊迫,可復習書本,或者只看平常易錯的題。
㈩ 怎樣讓高考時生物打95分
高考得看你所在的省份,考全國卷的身份,生物滿分是90分,如果你想要考80都有一定的難度,基本上你的選擇題不能夠出現錯誤,一道選擇題就是6分一個,大題也基本上不扣分,所以說還是很難的,畢竟好多都是文字類型的回答,有一部分是基因問題的計算。只有厚實的基礎才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