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師范類生物科學專業就業
師范院校一般以培養生物學教師為主要目的,但隨著大學生就業市場的開放,一些實力較強的師范院校如西北師范大學等,也開始培養科研技術人才。在師范院校中,生物科學大多為師范類專業,生物技術則為非師范專業。師范類的生物科學專業要輔修師范類的課程,如心理學、教育學等,而生物技術范圍內的專業則更注重實踐和實驗。
生物科學是目前國際上發展最迅速、最熱門的學科之一,美國科研隊伍中有50%都在研究生物科學,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國家對於生物科學的投入非常多,因此生物科學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生物科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基礎科學方面,它可以幫助人類加深對自然的認識,促進對自然規律和生命活動規律的探索;從人類生活方面,生物科學與之最息息相關的領域有兩個方面,即醫學和農業。醫學可以幫助人類根據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研究發病機理,從分子層面定向設計葯物,幫助人類克服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等頑疾,農業可以實現定向育種,實現農作物及動物的高產、優質、抗逆、抗病。同時,生物科學的研究成果還可以轉化到非生物科學上去,例如DNA晶元等,進一步造福人類。
生物科學已成為21世紀自然科學的前沿學科。近20年來世界科學的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生命科學已經異軍突起,發展迅猛。從現在起到今後的10~15年內,一方面在微觀層次上對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特別是基因組學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後,正深入到後基因組學時代。通過功能基因組學和比較基因組學的研究,對基因、細胞、發育和腦功能的探索正在形成一條主線,隨之而來的蛋白質組學和生物信息學方面的研究也將在生命科學中成為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在宏觀層次上對生命的起源與進化、生物系統學、生態學以及生物復雜性等研究也在取得重要進展。通過微觀與宏觀、分析與綜合、單個基因結構與整體功能、個體與群體等多方面的結合,生物科學的發展正面臨一個新的高峰。
生物科學專業旨在培養生物科學應用型人才與教學人才,或畢業後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1991年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在內蒙古會議提出生物學基礎課「6+1」的基本框架。在多年的課程體系探索和實踐中,目前國內的生物科學專業基礎課逐漸變化成為「6+X」模式,即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6門主要課程,另外根據學校的不同和特點,設置了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X門課程作為補充。
生物科學專業修業年限為4年,畢業時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學生畢業後可到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或研究工作,也可進入企業從事應用研究、高新技術開發以及管理等工作。
2. 生物教育,生物教育類和生物學(師范)三者有什麼不同
1、性質不同:生物教育是從事生物學教學的專業;生物教育類也是從事生物學教學,但可能偏重於其中一類,生物學(師范)是專門師范生的生物學專業。
2、就業不同:生物教育和生物教育類專業對口的都是教師行業,而生物學(師范)就業范圍較大,並不一定是教育專業。
(2)生物科學與教育學哪個好就業擴展閱讀:
生物科學專業研究領域和就業前景
生物科學專業研究對象由生物科學家根據生物的發展歷史、形態結構特徵、營養方式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等,將生物分為若干界。
當前比較通行的是美國R.H.惠特克於1969年提出的5界系統。他將細菌、藍菌等原核生物劃為原核生物界,將單細胞的真核生物劃為原生生物界,將多細胞的真核生物按營養方式劃分為營光合自養的植物界、營吸收異養的真菌界和營吞食異養的動物界。
中國生物科學家陳世驤於1979年提出6界系統。這個系統由非細胞總界、原核總界和真核總界3個總界組成,代表生物進化的3個階段。非細胞總界中只有1界,即病毒界。原核總界分為細菌界和藍菌界。真核總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動物界,代表真核生物進化的3條主要路線。
就業前景
本專業對於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要求嚴格。畢業生主要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國家機關等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和高級管理工作。
3. 中南民族大學里教育學與生物技術哪個專業就業好
1、兩個專業都不怎麼好就業,相對而言,生物技術更不好就業。
2、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解釋教育規律的科學。其主幹學科是教育學和心理學,報考該專業的考生應關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並對教育有濃厚的興趣。
3、生物技術專業由於連續數年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持續走低,在2010年已被教育部列為10大「紅牌」的本科專業。希望廣大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和興趣愛好理智填報。
4. 我是生物科學(師范類)專業的,現在大二,考研好還是就業好
專業優勢:生物科學(教師教育)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已成為華東地區著名的生物科學教學和研究基地,為基礎教育事業和生物科學研究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取得了輝煌成績。與國內一流的師范類高等院校一樣,本專業的特色之一是師范,本著「重視專業基礎、強調教師素質」的專業理念,選拔部分優秀學生,實行「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培養。特色之二是加強實踐性環節的訓練與培養,重視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核心課程:生物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人體解剖生理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理學、發育生物學、生態學、生物統計、教育學基礎、心理學基礎、生物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等。
就業情況:本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中小學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也可以到與生物科學有關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相關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報考公務員;攻讀研究生進而到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從事與生物科學有關的研究與開發工作。近三年來,本專業畢業生的整體就業率達95%以上,就業去向與本專業培養目標高度一致,以中小學教師崗位及考研為主。
所以具體要看自己的選擇,如果想考研,最好還是考研,如果不想考研,那就直接就業。
5. 學什麼專業就業前景好
一.工學類就業前景好的10大專業
1.土木工程工學
2.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學
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學
4.電子信息工程工學
5.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學
6.通信工程工學
7.自動化工學
8.建築學工學
9.車輛工程工學
10.軟體工程工學
二.經濟學類就業前景好的10大專業
1.金融學
2.國際經濟與貿易
3.經濟學
4.財政學
5.金融工程
6.投資學
7.貿易經濟
8.經濟統計學
9.信用管理
10.國民經濟管理
三.管理學類就業前景好的10大專業
1.會計學
2.工商管理
3.財務管理
4.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5.市場營銷
6.工程管理
7.人力資源管理
8.物流管理
9.旅遊管理
10.公共事業管理
四.文學類就業前景好的10大專業
1.英語文學
2.漢文學文學
3.新聞學文學
4.廣告學文學
5.日語文學
6.法語文學
7.傳播學文學
8.編輯出版學
9.文學德語
10.文學翻譯文學
五.醫學類就業前景好的10大專業
1.臨床醫學
2.護理學
3.葯學
4.中醫學
5.口腔醫學
6.醫學影像學
7.預防醫學
8.中西醫臨床醫學
9.麻醉學
10.針灸推拿學
六.理學類就業前景好的10大專業
1.信息與計算科學
2.數學與應用數學
3.應用化學
4.生物技術
5.生物科學
6.應用物理學
7.應用心理學
8.統計學
9.化學
10.物理學
七.法學類就業前景好的10大專業
1.法學
2.社會
3.社會學
4.政治學與行政學
5.國際政治
6.思想政治教育
7.偵查學
8.外交學
9.公安情報學
10.治安學
八.教育學類就業前景好的10大專業
1.教育技術學
2.教育學
3.學前教育
4.小學教育
5.科學教育
6.體育教育
7.藝術教育
8.特殊教育
9.人文教育
10.運動人體科學
6. 考研 教育學和微生物 那個好,,從就業方面來說……
從就業層面來說,兩個都不好……因為教育學碩士真的沒什麼用,除非是北師大教育學碩士。生物學所有專業都不好就業,微生物也是一樣,好好考慮吧。
7. 師范類生物專業考研好還是就業好
具體看自己的追求。
專業優勢:生物科學(教師教育)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已成為華東地區著名的生物科學教學和研究基地,為基礎教育事業和生物科學研究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取得了輝煌成績。
與國內一流的師范類高等院校一樣,本專業的特色之一是師范性,本著「重視專業基礎、強調教師素質」的專業理念,選拔部分優秀學生,實行「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培養。特色之二是加強實踐性環節的訓練與培養,重視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核心課程:生物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人體解剖生理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理學、發育生物學、生態學、生物統計、教育學基礎、心理學基礎、生物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等。
就業情況:本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中小學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也可以到與生物科學有關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相關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報考公務員。
攻讀研究生進而到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從事與生物科學有關的研究與開發工作。近三年來,本專業畢業生的整體就業率達95%以上,就業去向與本專業培養目標高度一致,以中小學教師崗位及考研為主。
8. 內蒙古師范大學生物科學好還是教育技術學哪個好
自我感覺生物系科學好
生物技術系的前身是原生物系現代生物技術教研室。在2003年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時升格為生物技術系。下設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4個學科組,主要從事磁性固定化酶、微生物濕法技術脫除SO2工業煙氣、螺旋藻抗寒機理、植物基因敲除、分子標記應用技術,秸稈發酵、食用菌資源開發利用、植物組織培養和植物次生代謝產物方面的研究。從2001年開始已連續招收了3屆學生,今年第一屆畢業生將走上工作崗位。
目前,全系擁有一批教學、科研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很強的師資隊伍,共有教師18名,教授3人、副教授7人、講師4人、助教1人,試驗師3人。碩士生導師4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9人。除了為本系學生講授基因工程、酶工程,微生物發酵工程、組織培養技術等專業課程外,還承擔著全院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礎課和多門選修課的教學工作。近兩年學校投資改造了原基礎生物實驗室的同時,又新建了生物工程研究室和生物技術實驗室,各實驗室儀器設備有了很大改觀,基本適應和滿足了研究生、本科生教學實驗和畢業論文實踐的需要,以及學科建設和教師科研工作的開展。
近年來,該系教師承擔和參加的國家級、自治區級各類科研、教學研究項目30多項,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有些被國外文摘收錄。獲自治區級和廳、局級科研、教學獎勵多項,並有兩項科學研究獲國家專利。
並且,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本人認為教育技術學比較抽象,且沒有生物科技學的潛力大!以上全是本人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