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生物實驗技術類型資料庫有哪些
一、醫葯領域(胰島素、抗生素 等等)二 食品領域 三 工農業領域
1.微生物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工業包括重工業和輕工業兩大門類,輕工業生產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微生物生產,還有一部分雖不能算微生物生產,但也有微生物的參與.
1.1發酵工業就是微生物生產的行業.(食品領域)
發酵工業是輕工業中重要的一個行業,其產品包括(1)所有的抗生素類葯品、微生素類葯品、絕大部分激素類產品和其他轉基因類葯品和疫苗;(2)醬、醋、酒、醬油、味精等日常生活用品.
1.2微生物在輕紡工業中的應用
植物輕紡是利用植物的纖維素,動物輕紡則利用動物蛋白質,但植物和動物的原料都不僅僅含纖維素和蛋白質,還含有其他物質,去除這些不需要物質的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就是微生物降解法.
1.3微生物在環保工業中的應用
工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中產生的一些物質由於其分子量太大不能參加生物小循環而成為污染物,這些污染物通過微生物的降解成為小分子進入生物小循環,污染物就變成了資源.例如分解利用分解塑料的細菌分解塑料.
2微生物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2.1生物固氮
利用固氮微生物進行生物固氮,既能減少生產投入,又能避免環境污染,且能提高作物產量.
2.2生物農葯
利用能夠導致農業害蟲至病或者分泌物能直接毒死害蟲的微生物,減少害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成本低且能維持生態平衡.
2.3食用菌生產
食用菌是一類能夠為人類直接食用的微生物,農民通過一定的程序大規模培育這種微生物,為人類提供營養豐富的食品.
2.4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是通過微生物生產的一種農用肥料,俗稱農家肥,是綠色食品生產所採用的主要肥料.
2. 微生物數碼分類鑒定資料庫中,每個條目代表
正確答案:A
解析:微生物數碼分類鑒定技術採用標准化、商品化和配套的生化反應試劑條(板),可將細菌鑒定到屬、群、種和亞種或生物型
。微生物數碼分類鑒定資料庫由許多細菌條目組成,每個條目代表一個細菌種或一個細菌生物型
。
3. 微生物基因建庫怎麼做
cDNA 文庫的構建
1.1 cDNA 文庫構建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cDNA 文庫是指某生物某發育時期所轉錄的全部 mRNA 經反轉錄形成的 cDNA 片段與某種載體連接而形成的克隆的集合。經典 cDNA 文庫構建的基本原理是用 Oligo(dT) 作逆轉錄引物,或者用隨機引物,給所合成的 cDNA 加上適當的連接接頭,連接到適當的載體中獲得文庫。其基本步驟包括:RNA 的提取(例如異硫氰酸胍法,鹽酸胍—有機溶劑法,熱酚法等等,提取方法的選擇主要根據不同的樣品而定),要構建一個高質量的 cDNA 文庫,獲得高質量的 mRNA 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處理 mRNA 樣品時必須仔細小心。由於 RNA 酶存在所有的生物中,並且能抵抗諸如煮沸這樣的物理環境,因此建立一個無 RNA 酶的環境對於制備優質 RNA 很重要。在獲得高質量的 mRNA 後,用反轉錄酶 Oligo(dT) 引導下合成 cDNA 第1鏈, cDNA 第2鏈的合成(用 RNA 酶 H 和大腸桿菌 DNA 聚合酶 I,同時包括使用 T4 噬菌體多核苷酸酶和大腸桿菌 DNA 連接酶進行的修復反應),合成接頭的加入、將雙鏈 DNA 克隆到載體中去、分析 cDNA 插入片斷,擴增 cDNA 文庫、對建立的 cDNA 文庫進行鑒定。這里強調的是對載體的選擇,常規用的是 λ 噬菌體,這是因為 λ DNA 兩端具有由12個核苷酸的粘性末端,可用來構建柯斯質粒,這種質粒能容納大片段的外源 DNA。
1.2 cDNA 全長文庫
經典 cDNA 文庫的構建雖然高效、簡便,但文庫克隆的片段一般較小,單個克隆上的 DNA 片段太短,所能提供的基因信息很少,大多需要幾個克隆才能覆蓋一個完整的全基因的 cDNA。為了克隆到真正的 cDNA 全長,建立富含全長的 cDNA 文庫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必須克服僅用 mRNA 的 PolyA 尾合成以及由普通逆轉錄酶作用特點所導致的局限性。全長 cDNA 文庫,是指從生物體內一套完整的 mRNA 分子經反轉錄而得到的 DNA 分子群體,是 mRNA 分子群的一個完整的拷貝。全長 cDNA 文庫不僅能提供完整的 mRNA 信息,而且可以通過基因序列比對得到 mRNA 剪接信息,此外,還可以對蛋白質序列進行預測及進行體外表達和通過反向遺傳學研究基因的功能等。目前所報道的對全長文庫的構建一般按照美國 CLONTECH 公司的 SMART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 方法或 GeneRacer 試劑盒 (Invitrogen,USA) 使用說明進行。判斷一個 cDNA 文庫中的 cDNA 序列是否是全長基因的 cDNA,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2.1 直接從序列上評價
5'端:如果有同源全長基因的比較,可以通過與其它生物已知的對應基因5'末端進行比較來判斷。如果無同源基因的新基因,則首先判斷編碼框架是否完整,即在開放閱讀框的第1個 ATG 上游有無同框架的終止密碼子;其次,判斷是否有轉錄起始點,一般加在5'帽結構後有一段富含嘧啶的區域,或者是 cDNA 5'序列與基因組序列中經過酶切保護的部分相同,則可以確定得到的 cDNA 的5'端是完整的。3'端:同樣可以用其它生物已知的對應基因3'末端進行比較來判斷,或編碼框架的下游有終止密碼子,或有1個以上的 PolyA 加尾信號,或無明顯加尾信號的則也有 PolyA 尾。
1.2.2 用實驗方法證實
可以通過引物延伸法確定5'端和3'端的長度,如:5'端 RACE,3'端 RACE,或者通過 Northern Blot 證實大小是否一致。
1.3 對 cDNA 文庫的分析
對 cDNA 文庫質量的評價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方面為文庫的代表性,cDNA 文庫的代表性是指文庫中包含的重組 cDNA 分子反映來源細胞中表達信息(即 mRNA 種類)的完整性,它是體現文庫質量的最重要指標。文庫的代表性好壞可用文庫的庫容量來衡量,它是指構建的原始 cDNA 文庫中所包含的獨立的重組子克隆數。庫容量取決於來源細胞中表達出的 mRNA 種類和每種 mRNA 序列的拷貝數,1個正常細胞含10000~30000種不同的 mRNA,按豐度可分為低豐度、中豐度和高豐度三種,其中低豐度 mRNA 是指某一種在細胞總計數群中所佔比例少於0.5%時。滿足最低要求的 cDNA 文庫的庫容量可以用 Clack-Carbor 公式 N=Ln(1-P)/(1-1/n) 計算( P 為文庫中任何一種 mRNA 序列信息的概率,通常設為99%;N 為文庫中以 P 概率出現細胞中任何一種 mRNA 序列理論上應具有的最少重組子克隆數;n 為細胞中最稀少的 mRNA 序列的拷貝數;T 為細胞中表達出的所有 mRNA 的總拷貝數)。第二方面是重組 cDNA 片段的序列完整性。在細胞中表達出的各種 mRNA 片段的序列完整性。在細胞中表達出的各種 mRNA 盡管具體序列不同,但基本上都是由3部分組成,即5'端非翻譯區,中間的編碼區和3'端非翻譯區。非翻譯區的序列特徵對基因的表達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編碼序列則是合成基因產物—蛋白質模板。因此,要從文庫中分離獲得目的基因完整的序列和功能信息,要求文庫中的重組 cDNA 片段足夠長以便盡可能地反應出天然基因的結構。
2 cDNA 文庫構建的其它類型
2.1 均一化 cDNA 文庫
它是指某一特定組織或細胞的所有表達基因均包含其中,且在 cDNA 文庫中表達基因對應的 cDNA 的拷貝數相等或接近。WEISSMAN 早就提出了可以通過基因組 DNA 飽和雜交的原理將 cDNA 文庫進行均一化的理論。但該理論一直以來都被認為不能應用於實際。其主要限制因素是難以提供足量的極低表達豐度的 cDNA 用於飽和雜交,從而可能會造成部分基因的 cDNA 的丟失。20年前,基於 DNA-RNA 雜交的研究就已經將基因的轉錄水平分為高中低3類。隨後研究進一步表明,絕大多數基因是處於中等或低等表達豐度的,在單個細胞中含有近1~15個拷貝,而高豐度表達基因的轉錄產物在單個細胞中最高可達5000個左右拷貝,約占總表達量的25%。這種基因表達能力上的巨大差異成了獲得一個具有完整代表性的 cDNA 文庫的障礙,其表達量上的巨大差異更為大規模研究增添了困難。對單一組織的 cDNA 文庫而言,高拷貝基因序列的大量存在給基因的篩選和鑒定帶來不必要的浪費,尤其是在大規模的 EST 測序中。
均一化 cDNA 文庫是克服基因轉錄水平上巨大差異給文庫篩選和分析帶來障礙的有效措施,有利於研究基因的表達和序列分析。現在,在構建均一化的 cDNA 文庫中至少有2種主要的觀點:一種是基於復性動力學的原理,高豐度的 cDNA 在退火條件下復性的速度快,而低豐度的 cDNA 復性要很長時間,從而可以通過控制復性時間來降低豐度;另一種是基於基因組 DNA 在拷貝數上具有相對均一化的性質,通過 cDNA 與基因組 DNA 飽和雜交而降低在文庫中高拷貝存在的 cDNA 的豐度。第一種方法的掌握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對多數人而言需要多次摸索才能找到最適條件;而後一種方法易於掌握,但有研究者根據復性動力學的原理也提出了其不利因素,即採用基因組 DNA 飽和雜交的方法會因為低拷貝的表達基因拷貝數少而無法被雜交上。目前已報到的均一化 cDNA 文庫多是根據第二種原理構建的,常用策略有基於 PCR 技術利用 cDNA 多次復性 mRNA-cDNA 雜交等。有研究報道,針對各自選擇的高表達靶序列進行分析後,均一化處理後文庫的高豐度表達 cDNA 是處理前的0.3%~2.5%,基本滿足節約篩選的要求。
均一化 cDNA 文庫具有以下4方面的優點:第一,在經濟上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可以節約大量試驗成本。第二,增加克隆低豐度 mRNA 的機會,適用於分析各種發育階段或各種組織的基因表達及突變檢測。第三,與原始豐度的 mRNA 拷貝數相對應的 cDNA 探針與均一化的 cDNA 文庫作雜交,可以估計出大多數基因的表達水平及發現一些組織特異的基因。而以往的文庫構建,忽略了 mRNA 豐度的影響。第四,可以用於遺傳圖譜的製作和進行大規模的原位雜交,作為優化的文庫系統還可以用於大規模的測序或晶元製作等研究。
2.2 差減 cDNA 文庫 (Subtractive cDNA library)
差減文庫也稱扣除文庫,使用兩種遺傳背景相同或大致相同但在個別功能或特性上不同的材料(如不同基因處理細胞系或植物的近等基因系等)提取 mRNA (或反轉錄後合成 cDNA),在一定條件下用大大過量不含目的基因的一方作為驅動子( Driver )與含有目的基因的試驗方( Tester )進行雜交,選擇性的祛除兩部分共同基因雜交形成的復合物,往往進行多次的雜交—祛除過程,最後將含有相關目的基因的未雜交部分收集後,並連接到載體形成文庫。消減雜交是構建差減 cDNA 文庫的核心,差減文庫是否構建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差減雜交的效率。差減雜交的方法主要有(1)羥基磷灰石柱層析法 (HAP);(2)生物素標記、鏈親和蛋白結合排除法;(3)限制性內切酶技術相結合的差減方法;(4)差減抑制雜交法 (SSH);(5)磁珠介導的差減法 (MAST),其中 SSH 法最為常用。
抑制性消減雜交技術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 是 DIATCHENKO 等人於1996年依據消減雜交和抑制 PCR 發展出來的一種分離差異表達基因的新方法,主要用於分離兩種細胞或兩種組織的細胞中的差異表達基因。它主要是利用抑制 PCR 對差減雜交後豐度一致的目的材料中兩端連有不同接頭的差異表達片段進行指數擴增,而兩端連接上同一接頭的同源雙鏈片段僅呈線形擴增,從而達到富集差異表達基因的目的。因此應用該技術能夠對兩個有差異表達的材料(細胞或組織)高、中、低豐度目的基因都進行有效、快速、簡便克隆。近年來已成功應用於植物發育、腫瘤與疾病、以及外界因子誘導組織細胞中相關的應答基因的分析和克隆。
2.3 固相 cDNA 文庫構建
cDNA 的固相合成是人們早為熟知的技術,但局限之處 oligo(dT) 與纖維素膠粒或磁珠的結合比較牢固,將 cDNA 洗脫下來時得率不是很高,而且以後的反應步驟也不能都在介質上進行,這可能是該技術應用並不十分廣泛的原因。
最近 THOMAS ROEDE 提出了一種新的 cDNA 文庫固相合成方法( THOMAS ROEDE,1998),克服了以前文庫構建中存在的缺點,所用的酶和試劑與傳統方法完全相同,不同的是 cDNA 的合成和修飾均在固相支持物—磁珠上完成。cDNA 通過一個生物素固定在鏈黴素偶聯的磁珠上,這樣在反應過程中就可以簡便而迅速的實現酶和緩沖液的更換,因此它將快速與高質量的文庫構建結合在一起(構建文庫只需1 d),並且構建的文庫適合大多數的研究目的。
固相 cDNA 合成法的主要優點是可以簡便 cDNA 合成的操作。在進行緩沖液更換時既沒有 cDNA 的丟失之憂,也無其它物質污染之憂。另外,用此方法可以得到真實的代表性文庫,它包含有短小的 cDNA,這是因為在克隆之前省去了分級分離的步驟。總之,固相法結合了傳統的 cDNA 合成的優點並彌補了其不足。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可靠低廉,所建文庫高質量,因此它可能會替代目前應用的 cDNA 文庫操作方法。
另外,最近發展起來的微量 RNA 的 cDNA 構建,是使用 PCR 技術,在實驗室條件下擴增的 mRNA 的 cDNA 量,其 PCR 檢測的靈敏度遠遠大於反轉錄 PCR(RT-PCR) 法。微量 RNA 的 cDNA PCR 文庫的構建可為有關微量活性物質遺傳基因的研究提供方便。
3 cDNA 文庫應用於分離新基因的方法
發現並分離克隆新基因始終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的,雖然 cDNA 文庫的用途很多,但是,應用於分離新基因是其最重要的用途。前述的不管是哪種類型的 cDNA 文庫,都可以用於分離新基因,只是使用的方法有差異。分離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對於非全長 cDNA 文庫,即不管是經典的 cDNA 文庫方法或差減法構建的 cDNA 文庫,需要利用已經獲得的新 cDNA 序列片段,通過 RACE 方法獲得新基因的全長序列。第二,利用全長 cDNA 文庫與目的基因片段作為探針的雜交篩選。
3.1 從非全長 cDNA 文庫中篩選新基因
3.1.1 RACE 法
RACE 文庫即快速擴增 cDNA 末端法(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RACE )只需知道 mRNA 內很短的一段序列即可擴增出其 cDNA 的5'(5' RACE )和3'端(3' RACE )。該法的主要特是利用一條根據已知序列設計的特異性引物和一條與 mRNA 的 PolyA (3' RACE )或加至第一鏈 cDNA 3'端的同聚尾(5' RACE )互補的通用引物,由於同聚體並非良好的 PCR 引物,同時為了便於 RACE 產物的克隆,可向同聚體引物的5'端內加入一內切酶位點。所用的 cDNA 模板可以使用多聚 dT 引物延伸合成(3',5'-RACE 均可)。當 RACE PCR 產物為復雜的混合物時,可取部分產物作模板,用另一條位於原引物內側的序列作為引物與通用引物配對進行另一輪 PCR (巢式 PCR )。早在1988年,FROHMAN 等即用此方法成功地獲得了4種 mRNA 的5'合3'末端序列。
迄今已有幾種改良的 RACE 方法,通過修飾與優化,與最初的 FROHMAN 報道有所不同:(1) BARSON 等採用鎖定寡聚脫氧胸腺嘧啶核苷酸引物「鎖定」基因特異性序列的3'末端與其 Poly (A) 尾的連接處,進行第1條 cDNA 鏈的合成,消除了在合成第1條 cDNA 鏈時寡聚 (dT) RNA 模板 Poly (A) 尾任何部位結合而帶來的影響。(2) EDWARDS 和 TROUTT 小組利用 T4 RNA 連接酶把寡核苷酸連接到單鏈 cDNA 的5'末端,然後用一個3'末端特異性引物和一個錨定引物就可以直接對錨定連接的 cDNA 進行體外 PCR 擴增和克隆。隨後,BERTLING 等又用 DNA 連接酶代替 RNA 連接酶。這些方法都避免了在第2條 cDNA 鏈內同聚序列區互補而導致截斷 cDNA 的產生。(3) MARUYAMA 等提出 cRACE 法,採用的引物為基因特異性的,所以非特異性 PCR 產物基本上不會產生。Clontech 等公司也根據 RACE 法的更新,相繼推出了 RACE 的相應試劑盒,為克隆 cDNA 提供了方便的工具。最近 HUANG 等人即用 RACE 試劑盒克隆了一種含有類植物血凝素免疫受體 ITIM。
3.1.2 用 PCR 法從 cDNA 文庫中快速克隆基因
通過對文庫的篩選或適用簡並引物進行 PCR 反應,常常只能獲得不完整的 cDNA 片段。為了得到 cDNA 全長,常常要重新篩選文庫。重新篩選文庫工作量大,RACE 雖然為此提供可方便,但應用該方法需重新提取 mRNA 和反轉錄。而用 PCR 法從 cDNA 文庫中快速克隆基因的方法,只需提取 λ 噬菌體 DNA,按保守序列設計 PCR 引物便可將未知片段進行克隆。特別是在基因的兩端變異較大而中間某區域保守的情況下,用 PCR 法很容易獲取 cDNA 的全長。同一轉錄產物,又是存在著不同的拼接方式,通過篩庫的辦法同時將不同拼接方式的克隆篩選出來可能性較小,而使用 PCR 擴增後,有利於觀察到不同的拼接方式。另外,為研究基因在不同組織中表達情況,常根據差異顯示法找出特異的 mRNA。
3.2 從全長 cDNA 文庫中進行雜交篩選
3.2.1 標記探針 cDNA 文庫篩選法
cDNA 文庫通常塗抹到母盤培養基上,然後再把這些菌落的樣品吸印到硝酸纖維素膜或尼龍膜上;這時加入標記的探針,如果出現雜交信號,那麼從母盤上就可以把包含雜交信號的菌落分離、培養出來。以此篩選出陽性克隆,進行序列分析,以獲得 cDNA 全長。該方法能避免 PCR 擴增的非特異性擴增或錯配,是一種比較准確可靠的 cDNA 克隆方法。主要缺點是克隆過程需要一系列的酶促反應、產率低、費時長、工作量大。該方法適合於表達豐度高的基因的篩選分離。用於做標記探針的 DNA 片段可以是其它生物的基因片段,在這種情況下篩選出來的基因往往是已分離基因的同源基因;如果用於做標記探針的 DNA 片段是通過新分離蛋白質的氨基酸反推設計的 DNA 序列,或者是特異分子標記子 DNA 序列,那麼可以篩選得到新功能基因。
3.2.2 反式 PCR
反式 PCR 克隆 cDNA 全長的基因原理是:雙鏈 cDNA 合成後進行尾—尾連接,環化的 cDNA 用位於已知序列內的限制性內切酶酶切位點造成缺口或用 NaOH 處理使之變性,然後用2條基因特異性引物對重新線性化或變性的 cDNA 進行擴增。反式 PCR 的優勢在於,它採用了2條基因特異性引物,因此不易產生非特異性擴增。該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擴增 cDNA 或基因組中已知序列兩側位置的片段。
4 小結
隨著生物及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尋找新基因、克隆新基因、進而研究基因的功能已成為功能基因組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過去尋找新基因的方法中,以消減雜交、mRNA 差異顯示,cDNA 的代表性差異顯示分析法、差異消減展示等方法應用最廣。這些方法在新基因的發現方面都各有其獨特的優勢,可尋找出一些差異表達序列,但這些差異表達序列大部分情況都是不完整的基因。目前,比較可行而且應用較多的方法主要還是 cDNA 文庫的篩選。一方面 cDNA 文庫只代表一定時期一定條件下正在表達的基因,是整個真核基因組中的少部分序列,因此 cDNA 克隆的復雜程度比直接從基因組克隆的要小得多;另一方面由於每個 cDNA 克隆只代表一種 mRNA 序列,因此在基因克隆過程中出現假陽性的概率比較低,所以 cDNA 文庫的構建已成為當前分子生物學研究和基因工程操作的基礎。本文涉及到的有關 cDNA 文庫構建方法,是目前比較常用的,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研究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技術,已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
4. 什麼是微生物,分為幾類,各有何特點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指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原蟲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通常它們個體非常微小, 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 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微生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原核微生物
細菌(Bacteria)
放線菌
螺旋體
支原體
立克次氏體
衣原體
古菌(Archaea)
2.真核微生物
真菌(Fungi)
原生生物(protozoan)
藻類(algae)
3.無細胞生物
病毒(virus)
類病毒(virusoid)
擬病毒(viroid)
朊毒體(亦稱朊病毒、蛋白質質感染性顆粒)(prion)
特性
由於微生物體積極之微小,故相對面積較大,物質吸收快,轉化快。
微生物在生長與繁殖上亦是很迅速的,而且適應性強。從寒冷的冰川到極酷熱的溫泉,從極高的山頂到極深的海底,微生物都能夠生存。
由於微生物適應性強,又容易在較短時間內積聚非常多的個體(例如10^10個/毫升的數量級),因此容易篩選並分離到突變株。容易得到微生物突變株的性質。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體積小,面積大。
吸收多,轉化快。
生長旺,繁殖快。
適應強,易變異。
分布廣,種類多。
5. 什麼是微生物鑒定
在同一載玻片上兩端,進行:已知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需要鑒定的未知桿菌,進行革蘭氏染色。
在另一載玻片上兩端,進行:已知菌大腸桿菌和需要鑒定的未知桿菌,進行革蘭氏染色。
進行對比。看需要鑒定的桿菌和哪種已知菌革蘭氏染色結果相同,即可!
6. 什麼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類群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謂「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醫葯、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7. 為什麼說土壤是自然界最豐富的微生物庫
由於土壤具備了各種微生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水分、空氣、酸鹼度、滲透壓和溫度等條件,所以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環境。
可以說,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養基」,也是它們的「大本營」,對人類來說,則是最豐富的菌種資源庫。所以,土壤是自然界最豐富的微生物庫。
8. 微生物資源的分類
中國醫學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分支機構有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病毒及真菌保藏分中心,還有25個醫學實驗室承擔著醫學菌種的保藏工作。2000年保藏38個屬、200個種、4000株醫學微生物菌種。主要有用於疾病預防、治療、診斷的生物製品的生產用菌。
1983-1985年醫學菌種中心與WHO協作組織了肺炎鏈球菌收集、鑒定和分型研究,有11個省、直轄市共29個醫院參加了協作。3年中從病人的腦脊液、血液、胸水和中耳液分離了1000多株菌種。經系統鑒定確定712株為肺炎鏈球菌,分出了40個血清型,其中兩個血清型為中國特有。這套血清型菌種是我國最全的一套分型用菌種,已用於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生產用菌種。
1975-1980年腦膜炎專業實驗室在全國15個省、直轄市進行奈瑟氏菌種的收集和鑒定。5年共收集2500株,分出了12個血清型,其中H、I、K三個血清型屬中國最早發現,已被國際認可和使用。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展鉤端螺旋體的收集,共收集了3000多株,分出了67個血清型,其中有1個血清型屬中國特有。有7個血清型的菌種作為鉤端螺旋體疫苗生產用菌種。鉤端螺旋體專業實驗室於1986年被WHO確定為國際專業實驗室。
另外,在沙門氏菌屬、摩拉氏菌屬等也進行了全國性收集和調查,收集到一些非常有價值的菌種,廣泛用於預防、治療和診斷用菌種。
獸醫微生物 設在中國獸醫葯品監察所的中國獸醫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同時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蘭州獸醫研究所和上海家畜寄生蟲病研究所設立了菌種保藏分中心,承擔全國獸醫生物製品生產檢驗及科研、教學實驗用菌的供應任務。現保藏菌種50屬230種3741株。主要是冷凍乾燥保藏。這些菌種生產的獸葯生物制口在我國豬瘟、馬傳貧、新城疫、牛疫、仔豬副傷寒等重大病防治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其中的豬瘟兔化弱毒、馬傳貧弱毒、布氏桿菌豬2號弱毒和仔豬副傷寒弱毒株獲得國家高度重視。豬瘟弱毒株和牛瘟弱毒株在控制豬瘟和消滅牛瘟中起決定性作用。1992年出版《中國獸醫菌種目錄》 (中英文合訂本)第一版。
林業微生物 2000年保藏林業微生物菌科200屬400種730株。包括林業用蘇雲金桿菌、林木病原菌、林木昆蟲病毒、大型真菌和木腐菌等。對外供應菌種78株。
保藏的林木菌根真菌及蘇雲金桿菌產業化產品和蘇雲金桿菌的殺蟲蛋白基因已應用於林木遺傳育種。
葯用微生物 設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研究所的中國抗菌素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分支機構有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及華北制葯廠抗菌素研究所的菌種保藏分中心)。2000年保藏菌種36屬290個種3000株。還為中國抗菌素研究和生產提供菌種。庫藏菌種中有許多菌株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例如:康樂黴素、博安黴素、博寧黴素、戒台黴素、力達黴素、雲南黴素和山東黴素等產生菌。
9. 微生物是基因組文庫
能不能說微生物就是基因文庫,或是說由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構成了基因文庫?或cDNA文庫?
不能。可以稱之為基因庫,但不能稱之為基因文庫或cDNA文庫。
基因庫:gene bank,只是一個基因的儲藏庫,找到特定的基因很困難。
基因文庫:gene library,基因圖書館,可以隨時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特定基因。
10. 什麼是微生物都包括那些菌體他們都有什麼作用
微生物
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簡稱microbe)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謂「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醫葯、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原核:細菌、放線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
真核:真菌、藻類、原生動物。
非細胞類:病毒和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