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教案怎麼寫

生物教案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5-23 04:02:57

⑴ 教師資格證生物高中學科教學設計怎麼寫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⑵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全套教案,共51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第七單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一節 植物的生殖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復習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過觀察、思考和討論,能夠列舉植物常見的無性生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影響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過觀察和比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樣性的意義;通過了解無性生殖在生產上的應用,認識生物學知識不但是生產實踐的基礎,而且隨著生產實踐不斷豐富和完善。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舉了植物常見的無性繁殖。
難點:通過探究,理解影響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關鍵。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各種無性繁殖的典型的圖片,嫁接、扦插過程的示意圖,組織培養的相關資料
學生:通過無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實例
參考課時:2課時
教學策略:創設情景---溫故知新----觀察思考---分析討論---解決疑難----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有性生殖
例如桃樹是由果實中的種子來繁殖後代,種子中的胚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而發育的。這種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就屬於有性生殖。
2、無性生殖
椒草用葉繁殖、馬鈴薯用塊莖繁殖,像這種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為無性生殖。
3、無性生殖的應用
在生產實踐中,人們經常利用植物的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
常見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嫁接:蘋果、黎、桃等果樹是利用嫁接的方法來繁育優良品種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無性生殖的條件
環境條件:光照、水分、溫度、濕度等。 激情、質疑
激發興趣
看書、填表
溫故知新
表述交流
得出結論
看書、討論
歸納總結
得出結論
思考、討論和分析植物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討植物生殖多樣性的意義。
表述交流
補充完善
描述嫁接的一般過程和技術要點,能夠運用模型或實物演示嫁接的過程。
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
學生分組討論和設計探究影響扦插成活率的關鍵因素?
包括實驗材料的選擇,對材料的處理,做出假設,試驗設計以及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組織學生對探究結果進行匯報交流,同時總結影響扦插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討論影響植物無性繁殖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創設情景:在生活中你見到過植物通過哪些方式產生新個體?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出:大蒜發芽,土豆長芽,扦插富貴竹的莖段,嫁接蟹爪蓮,綠豆發芽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產生新個體的過程發生在植物的那個部位,它們有無本質區別?
針對桃樹等通過種子產生新一代的方式,結合種子結構的基本知識,知道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而受精卵則是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結果。
組織學生觀察植物無性生殖的圖片,鼓勵學生歸納出無性生殖的概念。
組織學生看書----觀察思考
幫助指導
展示植物嫁接的錄像或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體會影響嫁接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組織學生如何開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選擇什麼樣的扦插材料能夠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應做哪些處理?
質疑:植物的無性繁殖在生產實踐中有什麼作用?

第二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知識歸納、概括的能力;訓練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分析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過程的異同;通過飼養家蠶等的實踐活動,培養觀察能力的同時,了解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舉例說出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作用。通過 「家蠶與人類的關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關注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蟬蛻殼」背後的生物學事實,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結構與環境的適應;通過詩詞,滲透人文教育;關注昆蟲生殖與環境適應的特徵,理解生物多樣性性的意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昆蟲生殖發育的過程和特點
難點:理解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課前准備
教師:組織部分學生飼養並觀察某種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准備昆蟲生殖發育過程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學生:飼養並觀察記錄其生殖發育過程
參考課時:2課時
教學策略:創設情景---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家蠶的生殖和發育
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卵、幼蟲、蛹、成蟲。
家蠶通過有性生殖方式產生後代。
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家蠶的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2、其他昆蟲的發育
像家蠶、蜜蜂、蠅、蚊等昆蟲的發育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
像蝗蟲、蟋蟀、螳螂等昆蟲的發育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
對昆蟲對自然界和人類的意義形成全面的觀點。 激情、質疑
激發興趣
表述交流
補充說明
觀察、思考
表述交流
得出結論
部分學生表述交流
看書討論
得出結論
課後實驗
進一步明確
鞏固新知 熱身:昆蟲知識競賽,蜻蜓點水與生物的哪種行為有關?毛毛蟲與蝴蝶有關嗎?知了為什麼要蛻皮?等引出課題。以蠶為例了解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
質疑:你們聽說過絲綢之路的故事嗎?悠悠文明史,慢慢絲綢路。小小的家蠶不僅同中華文明緊密相連,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你養過家蠶嗎?你知道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嗎?
請養過蠶的同學介紹蠶的發育過程,學生之間進行補充和完善,教師對其中的錯誤不做糾正,通過組織學生觀看蠶發育過程的錄像或幻燈片,看後修正和完整描述蠶發育的一般過程,或者將書上的圖片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排列。
點撥指導
質疑:蜜蜂、蝗蟲的生殖發育過程與家蠶和蝴蝶一樣嗎?
組織學生觀察蝗蟲等發育過程的圖片資料
從不同昆蟲的發育過程,你得到了哪些啟發?如蟬的一生,黑暗和光亮處的對比;毛毛蟲與美麗的蝴蝶燈,引導學生思考蘊含其中的人生哲理。從昆蟲生殖發育過程,還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昆蟲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側面,應該關注和自覺保護昆蟲的多樣性,保護昆蟲賴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活環境。

第三節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教學目標:

⑶ 新課標高一的生物教案如何寫好像要體現什麼三維目標

一、圍繞三個維度設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直接關繫到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課堂不是簡單的擺事實講道理,而要把學生作為長久性發展目標來培養。生物學是社會的科學,自然的科學,與人類生活、環境保護、社會活動等息息相關,現代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所以生物教學有很大的創造空間。
首先,知識與技能目標是指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解題能力。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只有在理解、掌握某知識點的基礎上才會有相應的應用行為,學生之所以不能對題目正確的解決或無從下手,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缺少一定的知識儲備。教學應從學生的長遠利益出發,知識與技能目標設定為以實為要,基礎知識伴隨學生的終生成長。
其次,過程與方法目標是指對學習過程的體驗、解題方法的選擇,是對知識和技能的反思和應用,是其他目標達成的媒介。高速發展的社會需要全方位的人才,要使學生具備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自強的自學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和鑽研精神。傳統的教學是「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不教學生動手、用腦、做人,它消滅學生的生活力、創造力,教育家陶行知深深體會到知的苦澀,行的坎坷,欲獲真知必行,故從陶知行政名陶行知。因此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設定應該以活見長,考慮掌握、記憶和再現知識的重要,也應考慮讓學生進一步深入地理解、重構、質疑知識的可能性。
第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以人為本,通過教與學達成個性發展是課程的根本目標,使學生獲得健康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觀,使之具有與眾不同的個性。陶行知認為:「這個社會活動,就是我們教育的范圍」,「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是教育之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教學中把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校中就能夠具備學校人和社會人雙重身份,走出課堂,走近生活。走向社會。
二、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落實
三維教學目標強調教育的「平等性」,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落實三維教學目標,首先要強調普及意識。在現實中,學生由於智力結構、思維習慣、知識積累等因人而異,在學科內容掌握上不可能齊頭並進,甚至相差懸殊,這樣就出現了學習成績「優秀生」和「學困生」之分。搞好「學困生」的教育是面向全體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1.注重「學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才的成長中,智能因素的差異只是一個基本條件,而不是唯一條件,除智能因素外,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長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它是智能發展的動力因素。「學困生」與「優秀生」的差異並不僅僅在於智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信心、堅持性與學習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為了加快後進生的轉化,教師可以利用課下時間走近他們,了解他們的心理動向,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課上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使之產生成功的情緒體驗,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2.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注重因材施教。應該承認,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普遍的、絕對的,每個人都有與他人不同的個性特點。所以教師要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只有因材施教。教師可以在處理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時,先根據教學大綱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學案,注重分層作業的設計和分層評價機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被鼓勵和被要求的評價。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
1.通過情境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生物學科的特點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特別是對於高中生來講,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獨立生活能力越來越強,在現實中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隨之越來越多,這些問題會在他們腦海中產生許多問號。所以在刨設問題情境時,教師要盡可能貼近生活,有利於學生能夠自己聯系實際,產生疑問,引起認知沖突。然後通過開展自主的學習活動,解決問題,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把學生引入一種要求參與的渴求狀態,使學生學習毫無強迫性,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思維也處於最佳狀態,智慧的火花也會不斷閃爍。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而且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創新能力。開發創造力,培養創造型人才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需要。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生物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師應在實驗課上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他們在動手中善於求異,創造新的方法: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落實
1.德育教育滲透到生物教學的各個環節。良好的品德是促使學生努力學習、和諧生活、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觀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高中生物教材在這方面的內容非常豐富、生動。可以說每一節生物專題都是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師要充分挖掘這些教育素材,將德育教育貫穿在生物教學的全過程。
2.注重美、體、勞等其它方面的教育。三維目標同樣強調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滲透德育,強調刨新,而且要促進學生的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自然、生物的形態美和結構美的認識,使學生提高情趣,陶冶性情,從而更加熱愛自然、熱愛生命: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生理和營養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營養飲食、科學鍛煉,以達到強健身心等目標。
在生物教學中貫徹新課程理念,是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教師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從基礎做起,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實踐,讓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准確落實,使課堂煥發出教育的功能和活力。

⑷ 高中生物實驗教案怎麼寫.

根據實驗的內容有以下: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用具
4.實驗步驟
5.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即做實驗時特殊的實驗要求)
6.實驗後得出的結論或實驗過程中的收獲
7.根據自身情況填寫一些備注
關鍵是要條理清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⑸ 高中生物習題課教案怎麼寫

第一,對習題進行全面解析,找出學生易錯點、失分點、重點與難點。
第二,對各題進行得分等方面的數據分析,掌握學生考試狀況和知識鞏固程度。
第三,選擇30%的必講題,認真分析,幫助學生找准題突破口,並分析錯誤原因,同時要求學生對照課本相關內容進行復習。
第四,對普遍性問題類題目,先幫助學生找到規律性方法,再次對類似題進行強化。
第五,讓學生進行錯題分析和糾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必要、非常有效的方法。
把握這五點,寫出的習題課教案一定是適用型教案。而且對新老師來說很有必要。

⑹ 醫學生物學基礎教案怎麼寫

網路
一分鍾了解生物醫學00:46
生物醫學
學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生物醫學是綜合醫學、生命科學和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而發展起來的前沿交叉學科,基本任務是運用生物學及工程技術手段研究和解決生命科學,特別是醫學中的有關問題。
生物醫學是生物醫學信息、醫學影像技術、基因晶元、納米技術、新材料等技術的學術研究和創新的基地,隨著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提出、系統生物學的發展,形成了現代系統生物醫學,是與21世紀生物技術科業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領域,是關繫到提高醫療診斷水平和人類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領域。
中文名
生物醫學
外文名
biomedicine
基本問題
運用生物工程技術手段研究
主要手段
電子信息技術結合醫學臨床
快速
導航
研究內容生物醫學就業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學文獻
生物醫學概念
生物醫學是生物醫學信息、醫學影像技術、基因晶元、納米技術、新材料等技術的學術研究和創新的基地,隨著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提出、系統生物學的發展,形成了現代系統生物醫學,是與21世紀生物技術科業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領域,是關繫到提高醫療診斷水平和人類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領域。
研究內容
·醫葯微生物學 - 分離致病微生物,以用於鑒別和挑選敏感抗生素治療。適用於對髓膜炎、食物中毒及軍團病等疾病的診治。
生物醫學細胞
·生物醫葯-研究疫苗、糖類、酯類、蛋白質、酶、多肽、核酸和轉基因產品等對生物體,特別是對人體疾病的預防及治療作用。由於生物醫葯毒副作用很小,大多情況下可以達到對疾病治療的目的,必將成為醫學領域的新興學科和熱門專業。
·臨床應用化學 -通過分析血液及其他生物物質,協助診斷像糖尿病等疾病。通過進行毒物學研究,測試腎臟和肝功能,並協助進行療程監測。
·輸血技術-生物醫學家是醫院血庫及輸血服務的運作中介,負責為救治病人進行輸血及血漿分鎦的准備工作,並確保捐血者和輸血者的血型不會相互排斥。

⑺ 生物復習課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標:

《生物的遺傳》的復習課教案

生物的遺傳(第3課時)教案

在相對性狀的遺傳中,表現為隱性性狀的基因組成只有一種dd;表現顯性性狀的基因組成有兩種DD或Dd

生物的遺傳(第3課時)教案

基因組成是Dd的個體只表現D控制的性狀不表現d控制的性狀,但d不受D影響還會繼續遺傳下去。

分析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

能捲舌為顯性基因,用R表示

不能捲舌(平舌)為隱性基因,用r表示

能捲舌的基因組成:RR或Rr,平舌的基因組成:rr

生物的遺傳(第3課時)教案

課堂小結:

認識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顯性基因),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

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隱性基因),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

分析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

顯性性狀只有一個顯性基因就能表現如:AA或Aa。

只有兩個隱性基因在一起時才表現隱性性狀,如:aa。

板書設計:

1、認識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顯性基因——大寫英文字母表示。

隱性基因——小寫英文字母表示。

2、分析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

AA或Aa——顯性性狀

Aa——隱性性狀

作業:績優學案(教材自主學習)

教學反思:

這是生物的遺傳第3課時,前面已將遺傳現象、性狀、相對性狀;染色體、基因及DNA三者的關系、染色體及其攜帶的基因是通過生殖活動實現的等相關內容都已介紹完畢,這節課的重點就是理解基因的顯、隱性及分析基因對生物的性狀是如何控制的。

本節課仍然是從孟德爾的豌豆實驗說起,純種高莖豌豆產生的後代是高莖。純種矮莖豌豆產生的後代是矮莖。純種高莖豌豆和純種矮莖豌豆雜交產生的第一代後代是高莖。第一代後代再自交產生的後代有高莖和矮莖,由此孟德爾認為性狀有顯性、隱性之分,控制性狀的基因也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從而得出基因的顯、隱性。通過分析豌豆實驗中基因對性狀的控制規律,得到顯性性狀只有一個顯性基因就能表現和只有兩個隱性基因在一起時才表現隱性性狀這樣兩條規律。

有了以上基礎,在第一課里調查了幾種性狀的出現情況,就可以用這節課的知識進行解釋,例如:能捲舌是顯性基因,不能捲舌(平舌)是隱性基因,能捲舌的基因組成:RR或Rr,平舌的基因組成:rr,

可以讓同學根據父母的情況分析子女可能出現的情況,從而驗證自己調查的准確性。

整節課是層層遞進,一步一個腳印,老師講得流暢富有激情,學生聽得認真配合默契。不足之處:內容結束的稍早了幾分鍾,可以兩手准備多提供一些習題,靈活使用。

⑻ 誰有八年級生物(人教版)教案

《升級版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zip》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NkISLh4wtaqf9dSOhBo0FQ

?pwd=t26j 提取碼: t26j

⑼ 初中生物教師資格證筆試教案怎麼寫最後一個大題

網上都有教案的,就是那個過程。
一般是
題目: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你說的話,提問,學生互動,總結之類的只要你在課堂上做的事都寫)
教學總結
基本就是這樣
這個題不難,分值很高30分

⑽ 高二生物種群和群落的教案怎麼寫

簡介
理解相關概念,而其他學生缺少自然常識的了解,應該多設置圖片和實例加以分析,彌補和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舉例說出群落的概念。②簡述物種豐度和群落的物種組成。③舉例說出優勢種的主要識別特徵。④描述群落的垂直結構、水平結構和時間結構。
2.能力目標:①通過閱讀、思考,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②組織討論提高交流能力,嘗試列表比較不同概念的區別,
3.情感目標:小組討論交流,增進友情。
四、教學重難點
第一節《群落的物種組成和優勢度》的教學重點是物種豐度和優勢種。第二節《植物的生長型和群落結構》的教學重點是群落的垂直結構、水平結構和時間結構。難點是群落的時間結構。將兩節內容通盤考慮,合用1課時。採用幻燈片創設情境設計相關問題組織學生閱讀、分析討論的形式,通過補充生物實例,增進感性認識,理解優勢種的概念。通過對學生熟悉的森林中植物和動物分布實例和展示幻燈片分析群落的垂直結構、水平結構和時間結構。通過對森林(或池塘、草地)植物與動物分布等實例辨別群落的垂直結構、水平結構和時間結構。對本節難點的教學

閱讀全文

與生物教案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