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舉例簡述微生物酶開發的一般程序
我把你問題中的「程序」理解為「過程」。簡單說一下。
以纖維素酶產生菌的篩選為例。
先找可能存在此類微生物的環境,如森林裡的枯枝爛葉和腐質土。採好樣品,拿回實驗室,首先進行擴大培養。就是把樣品中所有的微生物都培養增殖。一般就用全營養培養基。
培養液稀釋不同倍數後,做平板單細胞培養,這時就要用到「篩子」了。對於纖維素酶產生菌,篩子可選用可溶性纖維素。平板培養時,用可溶性纖維素作唯一碳源,不產生纖維素酶的微生物就不能生長(或生長極弱),把生長良好的微生物挑選出來,再進行擴大培養,再用纖維素唯一碳源的培養基進行篩選,並挑選生長優勢菌落,重復以上步驟(可以多挑選幾支進行對比選擇)。幾次以後,用纖維素粉(不溶性的)做唯一碳源的培養基,進行平板培養,纖維素酶產生量越大、活性越高,產生的透明圈直徑就越大。用這種辦法可能對酶產生量大、活性高的菌種做進一步篩選。
其它目的微生物的篩選步驟也差不多。
關鍵是采樣地點的選擇和「篩子」的設計。
菌種篩選好後,一般是用正交實驗確定培養基組成。先用單因素實驗,再進行驗證。在進行擴大實驗前,可根據小試確定的培養基組成,用低成本原料進行替代性實驗,以降低工業化生產時的生產成本。然後用小型發酵罐進行中試,進一步摸清產酶條件,如培養基組成、通風量、溫度、發酵各階段條件控制方式。。。。等等。就可以進行工業化生產了。在工業化生產時,在數十噸至百噸罐中,還要進行幾次實驗,進一步摸條件和條件控制。
在進行產酶微生物的篩選和發酵條件摸索的同時,還要對酶的提取技術進行研究,還要對酶的性質、最佳作用條件等進行研究,對研究出的工藝進行評價,以確定開發出的酶是否具有商業價值,以及商業價值的高低。
差不多就這樣。
希望對你有用。
⑵ 什麼是生物酶解技術
生物酶解技術包括酶法提取(又稱酶反應提取)和酶法分離精製兩方面。該技術是在傳統的天然植物成分提取基礎上進行的,應用常規提取設備即可完成,操作簡便,成本低廉。 1原理 酶法提取是根據植物細胞壁的構成,利用酶反應所具有高度專一性的特點,選擇相應的酶,將細胞壁的組成成分(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質)水解或降解,破壞細胞壁結構,使細胞內的成分溶解、混懸或膠溶於溶劑中,從而達到提取目的,且有利於提高成分的提取率。許多天然植物中含有蛋白質,採用煎煮法時蛋白質遇熱凝同,影響提取成分的煎出,如加入蛋白酶,就可以將天然植物中的蛋白質分解析出,如此可提高成分的提取率。 天然植物水提液除了含有提取成分外,還含有澱粉、蛋白質、果膠、樹膠、樹脂、黏液質等,這些成分的存在往往使提取液呈混懸狀態,並影響提取液的濾過速度,為此要實施除雜,常用的方法有離心法、澄清劑法、醇沉法、大孔樹脂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微孑L濾膜濾過法及超濾法。而酶法除雜是分離精製的新方法,此方法是根據天然物提取液中雜質的種類、性質,有針對性地採用相應的酶,將這些雜質分解或除去,以改善液體產品的澄清度,提高產品的穩定性。由於酶反應具有高度的專一性,決定了酶解方法除雜的高效性。
⑶ 什麼是生物酶解技術
物質的分解都是需要條件的,
比如CaCO3分解為CaO和CO2需要高溫煅燒。
同樣,我們身體內的脂肪的分解也需要一定的條件。
而生物酶是一種催化劑,它能使物質的分解,也就是化學變化變的更迅速,更高效。
而生物酶解技術就是採用合適的生物催化劑,也即生物酶,讓物質的分解更快實現。關於生物酶的相關資料,參考:
⑷ 什麼是生物提取,或者什麼是生物提取的定義,生物提取的概念。謝謝
生物提取是指將生物體內物質,成分提取出來。如植物精油的提取,是將植物里的精油通過一定的方法提取出來。生物酶的提取是指採用有機溶劑法將細胞中的酶提取出來。總而言之,生物提取通過生物,物理,化學等方法將所需物質從生物體類提取出來。
⑸ 生物酶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一般生物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質,作用就是催化一些特定的化學反應,例如:人體內的物質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都是由酶催化的,葡萄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有有一系列的生物酶所催化的!
⑹ 鹽析與透析在蛋白質,生物酶提取純化中的意義
鹽析可以初步提純蛋白質和酶,在提取純化的捕獲階段非常有用,中性鹽的沉澱和復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酶的活性,在酶尤其是酵母分泌表達的酶提取時非常方便。而且鹽析後的樣品和疏水層析聯用也很便利,不需要多餘的樣品處理。
透析主要的目的還是更換緩沖液,比如去除蛋白質,酶裡面的鹽分。相對於脫鹽來說,透析後樣品體積不會有太大變化(溶液中有甘油或蔗糖等除外),樣品濃度不會出現過大的稀釋。
⑺ 生物酶祛斑原理是什麼
生物酶提取技術對於祛斑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其原因就是將皮膚表面的黑色素提取出來,然後皮膚會有一定的損傷,經歷結痂與去痂的過程,一般使用生物酶提取術還可預防色斑的形成,但是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做生物酶提取術,因為美容院等一些機構很少使用此技術進行祛斑,如果使用方法不當,可能會導致效果不佳或留下疤痕的情況。
⑻ 酶是怎樣產生的
在特定的條件下,微生物細胞才會產生大量的活性酶,即微生物酶。在生成過程中,控制環境條件是很重要的,以使決大部分活性酶能完整保存下來。當微生物細胞生成活性酶後,它們會鈍化,並和酶一起保留下來,以不同的方式,分幾個階段使酶凈化。目前,還沒有科學的名稱來對用於製造酶的微生物體命名。但那些含酶物質中酶活性是能夠保證的。為了最佳利用酶的催化功能,我們必須熟悉一些影響酶活性和穩定性的基本原則。因為酶是一種生物化合物,且由大量蛋白質組成,所以要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以下原則對用於化學方面的大多數生物酶來說,都是適合的。環境的 PH 值對酶的活性和穩定性有顯著的影響。最佳活性會因不同酶的 PH 值的變化而變化。在 PH 值變化時,不同酶的活性有差異。另一個主要因素是溫度。因為酶是生物催化劑,至少部分地由蛋白質組成的,所以它們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環境溫度升高會使酶的活性成倍增強。當達到最佳溫度時,溫度在高就會引起酶的迅速退化,活性也就會降低。然而,不同種類的酶對溫度的抵抗力和敏感程度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從枯草菌素中提取的細菌酶對熱的敏感度就比從米穀蛋白中提取的真菌酶低。一些由某類細菌發酵而來的澱粉酶甚至能在沸水中短暫保持穩定性,並在 70-80 攝氏度之間達到最佳活性。我們的實驗室已經發現大約 85% 從地衣類物質和澱粉酶中提取的酶能在高溫中保持活性,但米穀蛋白酶在此高溫中就要失去大於 90% 的活性。當經發酵的、含酶的微生物體保持乾燥時,這種物質就比濕的更能抵禦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事實上,大多數酶在標准狀況下不大會出現穩定性問題。採用生物酶技術處理有機廢物時,如何利用酶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它們怎樣起作用,在什麼條件下起作用,以及如何保持它們的活性等等。
⑼ 生物酶都是通過什麼方法來提取的
生物酶都是通過什麼方法來提取的
生物酶是一種無毒、對環境友好的生物催化劑,其化學本質為蛋白質.酶的生產和應用,在國內外已具有80多年歷史,進入20世紀80年代,生物工程作為一門新興高新術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酶的製造和應用領域逐漸擴大,酶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也日臻成熟,由過去主要用於棉織物的退漿和蠶絲的脫膠,至現在在紡織染整的各領域的廣泛應用,體現了生物酶在染整工業中的優越性.現在酶處理工藝已被公認為是一種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生產工藝,它不僅使紡織品的服用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又因無毒無害,用量少,可生物降解廢水,無污染而有利於生態環保的保護.本文從酶的特性及作用機理,闡述了生物酶在常見纖維品種上的應用,展望了生物酶在染整工業中的應用前景.
⑽ 食用酶是如何進行工業製取的酶的種類很多,通過微生物發酵的技術能實現酶的提取嗎
不管是不是食用酶,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的生物酶,都可以通過工業化技術進行分離、提取、純化,從而得到商品酶制劑。
酶一般並不直接食用,所以不叫「食用酶」。酶一般是作為食品生產過程中加入的一種助劑,在食品產品中一般已經沒有具有活性的酶了,所以,這類作為助劑使用的酶一般叫做「食品用酶制劑」。
食品用酶制劑中允許存在蛋白質類與多糖類雜質及其他酶,但不允許混入多量水溶性無機鹽類,這就對酶的提取有了工藝技術上的要求。如果是胞外酶,一般是先對發酵液進行過濾,濾液中的酶可根據其等電點調整PH值使其沉澱。還有其他沉澱方法,如鹽析法、有機溶劑沉澱法、單寧沉澱法等。離心後得到粗提的酶,再溶解後,可重復上述步驟,使酶的純度進一步提高。如果需要精製酶,還可通過層析、電泳、萃取等方法,對酶進行進一步提純。有時,還要根據需要,進行脫鹽、脫色處理。
然後,就是濃縮、乾燥等工序,就可得到固態的酶制劑了。由於酶屬於蛋白質,對溫度比較敏感,在濃縮、乾燥時,必須採用低溫濃縮和低溫乾燥。同時,在整個提取和精製過程中,要避免重金屬離子混入。
如果要提取的是胞內酶,要先進入細胞破碎,使細胞中的酶釋放出來,再進行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