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家哪位在水晶蝦缸里用過微生物分或微生物素的嗎介紹下哪種便宜實用
就用硝化細菌好了。硝化細菌一般很便宜,100毫升裝的「佳寶」的也就10元,「小丑魚」的稍貴點。
如同時養殖水草的話,可加光合細菌。
硝化細菌大量存活於濾材、底砂、過濾器中。光合細菌大量存活於底砂中。
主要是平時注意保護已建立的硝化系統。清洗濾材時不要洗的太干凈,每周清洗一半濾材,別用自來水清洗,以防殺死大量硝化細菌。
B. 魚缸如何養蝦
1
魚缸
一般養蝦缸不能太小,否則水質不好控制,推薦使用60cm的魚缸,這樣大小不光水質容易控制,其它配套的設備也容易買到,太小的漁缸,過濾和燈具都很配的。一般用的魚缸尺寸是:60*35*40。
2
燈具
當然這個是根據魚缸大小來配的,一般用雙燈的燈架比較好,養草養蝦都可以,一個60的魚缸陪兩個燈管就可以了。
3
燈管
因為蝦缸都養草,而且許多都是名貴的草,所以要用好一些的燈管,當然如果沒有要求太高的草,只要有個亮就行。台灣人認為UVB能讓水晶蝦更白。一般也可以一個喜萬年的超光,一個喜萬年的鹵素。
4
過濾
這個其實也沒有特殊的要求,都是根據個人的喜好,不過養水晶一般用底濾配合其它過濾比較多,這個底床也可以流通,不容易惡化。一般是用底濾+濾桶或上過濾,另外在添加一個水妖精作為輔助過濾。
5
底沙
當然首選ADA黑泥了。
6
養水
准備好了以上的器材,缸都設置好以後,就要開始養水,使用傳統的方式,開一個蝦缸要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水質才算是基本穩定。以前日本使用B4強力硝化細菌,可以在2-3天內開一個新缸,不過哪個東西價格極其昂貴,國內也買不到。
7
放蒙脫石
水養好之後,還要放入養高等級水晶蝦必放的蒙脫石,其可吸附水中有害物質,並釋放微量元素。
8
放蝦
最後一步當然就是放蝦了,一般是自己家的蝦,過水不過水不是很重要,如果是從別地方買來的,那麼一般需要過水1-2個小時,當然時間越長越好了。
C. 蝦缸如何培養微生物
走循環7~10天自己就長出來了,如果等不及就買些市面上賣的硝化菌液或EM菌液,加點在系統裡面循環1天就可以養蝦了。
D. 水晶蝦幼蝦的微生物都有什麼方法可以增加
微生物就是小蝦的口糧,吃不飽成活率肯定不高。另外還要看水質,PH和GH之類的,生活環境不好,死的也多。微生物如果是自然增長,看的是底泥肥力和光照強度、時間。也可以添加爆殖素、微生物粉、酵素之類的加快微生物繁殖。
E. 蝦缸怎麼開缸
水晶蝦缸開缸過程
其實3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准備東西開水晶蝦缸了,直到前一陣子才完工,歷時3個月,比較漫長,但是對於新手來說慢點是一個好事,以前就是因為操之過急導致大量的 損失,回想一下,真的很敗家。。
下面開始上圖講解讓大家了解詳細的步驟。
首先是設備,其實我感覺,養魚蝦忌諱的是二次消費,好的設備會讓新手事半功倍,同時腰包也扁扁的了,呵呵,我可是下了血本了。
過濾桶伊罕250(無動力)前置全棉一個,伊罕600全球一個當動力桶2個,伊罕加熱棒1個,伊罕氣泵一個,水妖精3組,那個阿諾前置被我拋棄了。。
缸體是60*45*45的超白,燈具是奧德賽T5HO4管配喜萬年865燈管,都是以前的存貨,節省了不少。
全部照片,准備開工。
ADA1代2袋子,是從一個哥哥那買的,很好的一個哥哥,哈哈不點名表揚了。。花旗的
哥哥送的蝦糧。
這個還真不知道是什麼,反正是進蝦前放的,用處是培養微生物硝化細菌?迷糊
爆藻的還是爆殖的?忘了 嘿嘿 反正 前期需要定期添加一點,
好像是光合菌??
這個知道 是麥莖菌 蝦糧 也可以提供點微生物.
開始篩泥,要把大小分開,作用是方便以後蝦的翻土,同時培養藻著床。
曬完一袋子了,中午吃的多,這都不是事。
曬出來的小粒的,最後鋪在上面。
大顆粒的先鋪在下面
鋪完的整體效果,挺厚的啊,埋人還差點哈哈
整理平整,其實 差不多就可以了 ,等蝦一下 他們就給鋪平啦,
加水,我全部都是純凈水加水,呼和浩特的水質我還真沒有多大信心能控制的住,我就用桶裝水伺候了,一桶一桶的加,心在滴血啊。。
半缸了,沒水了, ,,打電話要水中。。。
全部加滿後開燈看下效果,缸體運轉,但是這時候只運轉一個帶棉的桶,別的先不連接,讓洗洗泥,開氣泵曝氣吧, 燈光開4小時。
在來一張照片。
這張是後期的草圖,是另一個哥哥送的,哈哈也不點名表揚啦,,,椒草,吸收NO3的。
這是3天後的效果,氣泡也已經消失了,很通透啊,,我測試了一下PH 5.8,降酸真不錯。。
第10天,全缸換水,把水妖精加上, 桶里的過濾綿換掉,加滿水開始養水過程。
各種串。。。一點聲音都沒有 ,,要不我是睡不著的.
把草也種上了,。開燈一看,哎呀我去,這個亮啊。。。
再來一張。。
客串的,小缸里的黑殼君,它是有歷史的,他曾經在一個大巴西龜池子里倖存下來的,所以也黑了,保護色嘛。。
這張是看泥的厚度,那煙真的很難抽。
椒草也比較健康的成長中。
這是大換水5天以後的樣子,現在的數值是PH6.2 GH1 KH1 NO3 0~5.TDS 40可以下點鳳尾什麼的去闖缸了。
1:魚的糞便可以建立硝化細菌。2:可以吃有可能泥里帶來的蟲子。3: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放兩條好看嘛, 哈哈。
我開缸沒下科迪硝化細菌,哥哥說要自然培養,反正是你養水3個月呢,科迪浪費啊。。。
開缸的第25天,迎來了NO3爆發期,這是一個完整硝化系統建立的必然遇到的東西,大量的死蝦也是從這開始的,我以前就是養水7天,下蝦,水晶蝦承受了NO3爆發,結果水晶蝦輸了,歸西了,這也是養水晶的一個大忌諱,不要急,急了水晶蝦就死給你看。。
換個測試液試試 一樣的紅。。都說見紅好, 我怎麼就這么煩呢,,,此時的缸里已經開始有大量的藻類了,褐藻最多,綠藻很少,這也是NO3爆發的一個表現。褐藻多,NO3就高,加大光照,現在是每天12小時的開,同時,一個難題也來了,,鹿角藻出來了,麻煩啊,這東西 直到現在還在和他斗爭中,,不敢下葯,只能手動。。
開缸的35天,綠藻已經不少了,中間清理了一次前面的缸壁,鳳尾在25天開始爆藻NO3高的時候就已經請出去了。
從開缸大換水後每3天換4分之一的水,換水後添加少量的硝化細菌,幫助建立系統。我用的是赫根的,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40天:綠瑩瑩的,跟小河裡面一樣。現在開始添加光合菌,3天一次,
綠藻爆發了說明是水質正在變好的徵兆。
50天。目前缸里數據是PH6.2 GH2 KH1 NO3 20 TDS70 ,NO3就是下不了,繼續換水,變成每天4分之一,堅持一星期,妥妥的。。
綠藻在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我是在開一個綠藻缸, 現在光照還是12小時為進蝦做准備,爆藻 大量的早,蝦有飯吃了。
太古海泥也下, 這東西我其實真不知道是干什麼用的,說有用, 那下唄,一坨。。缸綠綠的。NO3開始降下來了,在10之間徘徊,繼續監視。
數值在10,那幾天真的是看不清楚顏色了。。
換個角度 尼瑪雜變成5了,,,
還是5,在確認下。。。
70天了,水穩定的差不多了,該下蝦了, 這漫長的時間,其實熟練了,1個月就可以下, 我不是沒把握嘛。弄點把握的事,蝦貴巴巴的,死了都不能下酒
PH:6.4?6.6?真看不出來了,花了 。
NO3 黃了吧, 黃了吧 黃了吧, 我是總結出來了 ,NO3高, 您就換水吧。
真黃。。。。。
爆蝦圖,,系統蝦,其實我也不懂啥是系統蝦, 就是厚白點,那個是帶蛋來的,試試水 ,還行 沒踢了, 過水時間2小時,慢慢的過。
對了,還有就是下蝦的前10天 加大微生物菌的投放量,加快培養微生物, 新過來的水晶蝦,下水是不怎麼吃東西的,很正常的,要有一個水質的適應過程,不要大量投放飼料以免壞水。缸里的這么多綠藻夠他們吃一段時間的了,現在光照依然是12小時。
綠藻多多,,它們吃的很開心,但是確實是很影響美觀,如果不喜歡綠藻的話,可以在下蝦的第5天後,減少光照到4小時,1星期就沒了哦。。。。
投放的飼料都不怎麼喜歡吃, 綠藻吃的很開心, 這個階段是5天換4分之一的水,慢慢加水、,加水後,各種菌啊 素啊 都下上,補充點。。
我發過來的蝦大小不一,是因為從哥哥那他直接隨手撈的。推薦發0.8到1厘米的蝦,因為蝦的壽命比較短,2年高高的,成體一般都1年左右了,除非你是用作繁殖當種,別的時候真沒那必要,小蝦好適應,並且,切記圖便宜買那全公蝦, 坑爹那這是,玩蝦不繁殖,你還玩什麼啊,繁殖的樂趣啊。
水晶蝦的基本種群應該在30隻,最少最少了,在少 他們就不怎麼愛繁殖了,一個60的缸體可以承受最多300的蝦,但是300隻蝦在60缸里,那也是有點危險的,切記。
80天上照一張, 現在開始減光中,綠藻有所消退。。。
沒了吧 沒了吧,妥妥的了,開始正常的投放食物,光照改成6小時,水控制好換的次數, 另外夏天溫度高,要控制溫度到25~26之間吧,舒服點,不行就風扇伺候的。我是24小時開窗戶, 我涼快了 蝦也涼快了。。
綠藻少了 清爽了點, 但是鹿角苔開始得瑟了。。
他們其實挺喜歡吃麥莖菌的,雖然沒什麼營養(網上說的)。。。
蝦開始正常的蛻皮,蛻皮的開始證明蝦已經在適應你的水質開始生長了, 現在你要做的是要維持好水質。
現在的水質PH6.5 GH2 KH1 NO3 0~5沒有絕對0的,TDS70,這個TDS電解質我是真調不起來,可能純凈水的原因吧,反正影響不大。
吃貨們,開飯了。
近照一張,紅的地方有點露,還在適應水, 剛下水的時候是透明的,,,,脫白的水晶蝦有幾率會恢復,,幾率啊 坑爹的東西
還挺清爽吧。。
當初帶蛋來的母蝦已經下了,目測了下15隻左右,看成活率吧,小蝦出來前,要保證缸里有足夠的微生物種群,添加菌啊 素啊 什麼的。
手抖拍不了,
小蝦,貌似是個3段,。
功勛母親。。肥肥的。
下面的蛋不少啊。。。。禁止丸子
開缸歷時90天左右,比較漫長,相對來說適合新手。其實水晶蝦沒那麼大的難度,玩魚~蝦就是玩水, 你把水玩明白了,他們就自在了。
以上做個總結
1:如果對自己的養功信心不足,可以買點品牌設備,事半功倍,也減少你二次消費的機會,減少您老婆狂暴的次數。。。
2:網上的帖子可以看,但是不要太相信,包括我的,要實踐,各地的水質和環境是不一樣的,要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
3:玩魚蝦,切記,不要急,不要看著缸空著你就心癢癢,水還沒養好你就下了蝦,死的那可是很刺激的,一片一片的。要平穩的度過一個個時期,25天的NO3爆發期是關鍵。
4:如果你開缸過程比較短,在20天左右的話,下蝦時,不要大量下,先20試水,防止過多的蝦導致硝化系統的崩壞和微生物群的供給不足,20隻穩定了,在大量下,我這70天養水,妥妥的幹了50。
5:數值不是絕對的,不要一味的最求極致,後來只能是使得必反。比如一個NO3 0~30的缸,和一個NO3 5~10的缸,哪個缸穩定,當然是後者,蝦比較敏感,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換水要慢,溫度要控制好, 過多的刺激只能讓你腰包損失。
6:在開缸期間,渦蟲,水蛭。各種螺,是困擾很多人的東西,這些東西怎麼來的呢 ?你種的草,用的泥,你放的沉木都是可以攜帶卵的,草裡面最多, 所以在入缸前要做好隔離,在盆里先讓他們泡上個幾天,好好的處理,防止你以後缸里 的渦蟲爆發,那才壯觀呢。。。等翻缸吧。
7:畢竟水晶蝦不是一個便宜的東西,另外也算是一個生命,請善待,在家裡有蝦缸的情況下,要避免殺蟲劑,農葯,敵敵畏,各種揮發性強的葯品的氣體,曾經有個哥們就是一瓶10塊的殺蟲劑,殺了一缸的錦蝦, 一缸啊 ,一輛比亞迪F0沒了。。。所以 如果用了以上的東西,要多洗手, 防止氣體漂浮到水面上,為了您和您的愛蝦,和財產安全,請遠離。。
最後,玩魚蝦是要教學費的,我的學費也教了不少了,就總結出以上這些,應該還有,但是細節想不起來了,該花就花,既然喜歡,就要對自己狠一點,學習中成長嘛。
F. 魚缸內怎麼養蝦魚缸內養蝦技巧
1、魚缸的造景千萬不要太繁瑣:蝦喜暗厭光。如果把缸里到處都擺上東西,估計就看不到幾個蝦了。蝦缸一般有植物、藻類、蟲、微生物等等,對蝦都沒什麼太大影響。
2、蝦對煙味敏感:愛吸煙的魚友最好別直接上手去缸里折騰,最好准備一把長鑷子,一般在38cm以上就很合適。
3、開缸步驟:簡單概括下就是「放泥放水、放硝化菌、開著水妖精過20天、一個月就行了」,蝦里的泥不需要鋪太多,鋪十公分的厚度,對於新手來說不合適,因為泥越厚,相對於新手來說,越不好控制水質。水裡出現水蚤、蛋白蟲的時候,不用擔心,不影響養蝦。如果感覺不美觀的話,放兩條鳳尾進去,最多兩天就吃的干凈了……水草還是養好水後再放進去,因為剛開缸就放水草的話,水質不穩定,水草會出現黃葉、溶葉的現象。
4、放一些浮萍類:浮萍不僅能吸收NO3,而且可以控制爆藻(遮擋光線,減少光照)。另外,水妖精出水位置最好放到過濾出水雨淋的下面,這樣的話水妖精出來的空氣,可以直接讓過濾出水口的水再給打散到水體中,增加水體的含養量。
G. 我看各位的蝦缸爆藻都很牛 請問如何養藻
大部分的魚友都有過魚缸爆藻這方面的經歷,哪些藻類有益哪些又有害呢?如何解決並避免再次復發呢?下面將個人的幾點見解與大家分享。藻類的成因主要是由水中的過剩營養物質所引起的(也就是水質過肥,)。大多數魚缸生長藻類的主要原因是:營養物質、氮、磷和有機碳是過盛造成的,這些過剩營養物質超過了水體和過濾系統的自凈能力,同時也為藻類的生長創造了舒適的環境。有的朋友問缸壁上長出的褐色東東是啥?有的朋友在精心呵護養出的綠苔。有的朋友在面對一缸黑綠一籌莫展。有的朋友在羨慕別人的綠毯。
那麼魚缸內的藻類都有哪些種類?下文將逐個介紹。
這些綠色的、褐色的、黑色的都是棲息在缸中的藻類,可是不是褐色的就不好,綠色的就一定最佳呢?不完全是的,即便都是綠色的苔藻,也是五花八門,有的可以為魚提供好營養,有的則必除之而後快。
底棲硅藻——這種褐色擦還是不擦?
如果光線暗,缸壁上會率先長出這種褐色的底棲硅藻,這是一種很原始的藻類,生命力很強,在顯微鏡下單體呈長橢圓型——因為是褐色的,所以經常被稱為「褐藻」,但其實不是的。
初生的底棲硅藻是一層膜,很容易擦去。有的朋友擔心這種藻是不是有害,要不要擦除。其實它除了不太好看,並沒有害處,魚兒在飢餓時也會以它為食,有一些營養。
所以擦不擦,完全取決於你對魚缸美觀的態度。個人的意見是最好先別擦,或只擦觀賞面,可以暫時留它一留。
褐色的底棲硅藻時間長了以後也會變綠,或長出綠色的藻類來。在顯微鏡下,這種綠色的附著藻個體呈圓形,可能不見得是同樣的藻類。
綠水
綠水又稱水華或藻華,通常是單細胞綠藻(如小球藻)過度繁衍所造成的景象,這種藻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水中累積有過量硝酸鹽及磷酸鹽之故,其繁殖力相當快速,能在理想光環境及營養環境中,只需半天時間,即可由一個小球藻細胞,繁衍出幾兆個細胞來,使清澈的水,立即轉為綠色。
綠水的出現不會釀成大害,所以不用擔心。在水產養殖界,放養魚類之前,通常會在養殖池先培養出綠水(俗稱養水),以預防養殖初期,發生氨的毒害反應,因為綠藻可以吸收氨(銨)為氮肥。雖然綠水形成得快,但它消失得也快。一般而言,它的去除比一般藻類容易得多,只要斷絕它的營養來源,就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它。因此,只要做到勤換水,暫時不施肥及不喂魚,使硝酸鹽及磷酸鹽的來源完全斷絕,即可能使它消失於無形。
另外,使用紫外線殺菌燈處理綠水,大約不到一周時間,也可以獲得有效控制,但要徹底解決這問題,還是以水中不能累積過量硝酸鹽及磷酸鹽才行,否則很容易又會再度滋生。
膜狀綠色藻——長老了不容易刮
在光線良好的條件下,魚缸壁上有可能一開始就不長底褐色的底棲硅藻,而是萌發出淺淺的嫩綠色,非常好看。魚在飢餓的時候,也會啃食這種綠藻。
這種藻經常被魚友們稱為綠苔。但時間長了,嫩綠色會變成老綠色、蒼綠色、墨綠色,而且一塊一塊一片一片,有的長厚了還會結成痂。這種綠藻長勢很快,而且附著力非常強,很難擦除——特別是在表面不很光滑的缸壁上,邊角處不動用硬刷或鋼絲球是不行的。特別是那層厚痂,直如水垢,即不美觀,魚也不可能以它為食,時間久了,腐爛的膜狀綠藻會影響水質,所以一定要及時擦去。
生長在水族箱玻璃或缸中石塊表面上綠色的膜片狀藻類,通常是一種俗稱"假小石蓴藻"的綠藻 ,這種藻類即一般人所稱之青苔,能廣泛適應於各種水質條件,在溫度5-36℃,pH值5.5-9.0,光度500-2500 Lux,未優養化至高度優養化的水質中均能生長。
青苔的繁殖速度十分快速,尤其在有機營養物質豐富的水中更是常會大量滋生。如果水族缸正面的玻璃長滿青苔,整個水草景觀將被遮擋而無法透視,所以會嚴重影響水草景觀的觀賞品質。雖然利用普通擦拭法很容易消除,但是要想根除卻不容易,再生的機率相當高,因此常讓人感到頗為困擾。要清除青苔,以放養除藻動物的方法最安全而有效,像小精靈、黑線飛狐、白玉飛狐等魚類都能為您協助清除。尤其是以放養笠螺最具成效,只要放養1-2隻笠螺,並且能讓它們舒適生活其中,就幾乎可以不用再擔心青苔問題了。
不易擦除的膜狀綠藻,用銀行卡一類的小卡片可以輕易刮除,但如果結了痂就不太好辦了,所以擦它要趁早。
膜狀藻主要為藍綠藻種類,通常生長在水草葉片、石頭、缸壁或底砂表面上,其顏色常為藍綠色,偶而為黑、紫或棕色。最容易在水族缸設置之初出現,或換水頻率過高的水族缸也較易產生。它們特別具有危險性,因為它們生長速度非常驚人,而且會形成一層薄膜,抑制水草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使水草生長不良。
藍綠藻是一種介於細菌與藻類之間的「原核微生物」,過去被歸類為藻類,但有人主張應改歸類為細菌才適當,因為它與屬於「真核微生物」的藻類為並不相同,具有細菌的某些特徵,所以也可以稱為「籃細菌」,能進行細胞分裂生殖,繁殖速度相當快。可視為屬於一種尚未完全由細菌演化為真正藻類的「過度生物」,不同於一般細菌的是,它的細胞中含有葉綠素,因此能進行光合作用,自營生活。
這種藻類在硬度較高的水域較易發生,比一般藻類更能耐高水溫,其生命力及繁殖力相當旺盛,但可利用除藻劑或消毒殺菌劑消除。不過,其屍體分解後可能會產生毒素,易使魚蝦中毒死亡。因此,在處理上,盡量不要使用除藻劑或消毒殺菌劑,以免魚蝦發生中毒意外。如果想要去除它,最好還是動手將它移除、保持水質乾凈,或者肥料添加不要過量,才是穩當的作法
點狀綠藻—— 必除
有的缸的缸壁上,會長了一點點,一簇簇的綠斑,一開始是深綠色的,時間長了以後有的會變成黑色,並長出黑絲來,看上去就像霉斑。有的雖不會變黑,但結連成片,弄得缸壁斑駁很不好看。這種藻常和膜狀綠色藻和黑毛藻長在一起,很不好看,也沒什麼用處,一擦了事。
黑毛藻——必除
幾乎玩水族的人都討厭這種東西。
黑毛藻即難看,魚也不吃,是一種毫無用處的害藻。水榕的葉子上很容易滋生這種玩意兒,缸壁如果不經常擦的話,黑毛藻會長得很長,一叢一叢的。
這種東西,見到就擦了它,絕不能留。
青皮——必除
光線強的時候,缸壁上有時會長出一層層的,厚膜一樣的成片綠藻,厚到一定程度時,會自動捲起脫落,用手一揭就能揭下一片來。這就是「青皮」。
青皮是一種低等藍藻,富含膠質,魚不愛吃。所以會得到很快的蔓延。腐敗和死亡的青皮會散發出一股腥氣,而且爛藻會污染水質。所以青皮也在必清之列。
絲狀藻
有時缸中會蔓延出成片的絲狀的藻類,單枝很細,在水中的時候肉眼幾乎看不到。但能看到凝結在上面的氣泡。這種絲狀的藻還會漂浮在水面上,除之不盡,要經常撈出才行。
絲狀藻通常屬於綠藻種類,因藻體呈絲狀而得名,品種很多且形態相似,有時候用肉眼不容易辨識。主要附著生長在水草葉片及石頭上,以綠色品種居多,外形多半為棉花狀、線狀、或刷狀。它們的生長條件與水草幾乎相同,很容易在水草缸生長,可稱得上是水草缸的「常客」。絲狀藻形成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附著於水草葉片入侵的,真正屬於水族缸自生的反而比較少,所以在栽培新水草之前,如果能加強絲狀藻的檢疫工作,相信引起絲狀藻滋生的機會應該會少許多。另外,換水次數太少,使水族缸累積過多的硝酸鹽及磷酸鹽,將會加速絲狀藻的繁殖速度,若光線太強或施肥過量,更會助長這種趨勢。
處理時,可以用手或適當的工具將絲狀藻移走,或放養藻食性動物,如大和藻蝦協助消除,必要時使用除藻劑會有更迅速的效果。另外,勤換水,藉以稀釋過剩營養鹽的濃度,則是抑制其繼續擴散的有效方法。
附著性短絨藻——好看而且好吃
大家都喜歡自己的缸底能長出厚厚的「綠毯」,但實際上,有的綠毯是膜狀綠色藻,如果從缸上面俯視,斑斑駁駁的不會覺得多好看,但如果在缸的側面降低角度看,因為視角的關系,綠色會連成一片,看上去就像是綠毯。
真正能形成綠毯的,是綠色的附著性短絨藻。很短、很綠、很軟就像草地上的嫩草一樣。
這種附著性短絨藻不僅好看,而且有一定營養,其營養性僅次於綠水中的單胞藻類,而且因為柔軟密實,可以對魚起到保護作用,防止魚在缸壁上擦傷。
附著性短絨藻更容易生長在泥盆的壁上,在玻璃缸中,因為缸壁太光滑,且有魚的啃實,所以不見得會附著得很好。
有時短絨藻中會長出一簇簇的紅色的長毛樣的藻,是不是黑毛藻我還不能斷定——比黑毛藻好看些。
有時短絨藻之上,會覆蓋一層黑色的厚痂,一塊塊的影響短絨藻的生長,這種東西要及時擦去。
上面介紹了魚缸內常見的各種藻類和其特點,對於有益的藻類我們可以適當保留,對於有害的則要馬上清理。
來源:第一農經
H. 我的水晶蝦餌料放到蝦缸里2天就長毛了 怎麼回事
在水裡的餌料應該不會長毛,自己看看是不蟲子,水螅或者線蟲什麼的。蝦需要的食物很雜,如果你喂的東西,蝦不怎麼吃,近段時期就不要餵了。蝦的主要食物是微生物,想辦法提高缸內的微生物含量。
蝦不願意吃東西,可能是還對你缸里的環境不適應,主要是ph的變動硝酸鹽的含量。還是拿純凈水給缸換水吧先。
I. 觀賞蝦缸里的微生物培養
水晶蝦的底泥不用專業的也行比如ada1代不錯因為蝦苗吃一些微生物和綠藻ada是不錯的也容易爆藻很厚的底床必要硝化菌打好底沒在用點em在淘寶上有賣的爆殖素蝦寶建議使用覺得不行的話還可以來點蒙托是和太古海泥有總比沒有強燈光也要強一些因為要買蝦么就要讓它好看一些基本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