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空氣吹出法提溴原理
溴主要存在於海水中,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工業上有多種方法生產溴,我 國主要是利用空氣吹出法從海水中提溴。介紹了空氣吹出法的生產工藝。 關鍵詞 溴 空氣吹出法 海水提溴 製冷劑 阻燃劑 l 「海洋元素」——溴 量高,僅此 2國的溴產量 佔全世界的60 r5]。而 溴是第一個從海水中發現並分離成功的元素。 我國溴生產主要集中在環渤海灣、濰坊地區,生產 1825年,法國青年化學家巴拉德首次從濃縮海水 原料是鹽場曬鹽或海水淡化後的濃海水和地下苦 鹵 中發現並提取了溴。單質溴為紅棕色液體,室溫下 水,溴含量 (約0.2~0.3g/I),與美國和以色
揮發成紅棕色蒸氣,有刺激惡臭,微溶於水,易溶 列原料中的溴含量相比低得多,目前生產工藝全部 於乙醇等有機溶劑。溴是強氧化劑,能強烈灼傷皮 採用水蒸汽蒸餾法和空氣吹出法。水蒸汽蒸餾法約
膚,對金屬有強烈腐蝕性。溴在岩石圈的分布雖較 佔全國溴生產能力的109/6。空氣吹出法約 佔全國
廣泛,但其豐度很低 (~100tzg/kg)。溴的天然資 溴生產能力的90 [6J。
源主要是海水和古海洋的沉積物即岩鹽礦。地球上 3 空氣吹出法
約99 的溴存在於海水中,所以溴有 「海洋元素」 1815—1826年,法國的巴拉德和德國的凱爾
之稱。海水中含溴約65mg/L,屬於豐度較大的微 勒維格先後提出空氣吹出法,1907年德國的庫比
量元素。某些岩鹽礦的母液和鹽湖水中,亦含有海 爾斯基對該方法進行重大改進,現為最成熟、最普
源溴化物。此外某些海洋生物體含有小量化合態的 遍採用 的提溴工藝,可從低濃度含溴 鹵水 (2~
溴,如海兔毒素、二溴靛藍等_】]。 4g/L)或海鹽生產過程中的鹵水中提溴。
⑵ 自然界有含氟,氯,溴的天然有機化合物嗎
都有。含氯的生物源天然有機化合物很多,典型例子就是大家熟知的氯黴素,它是委內瑞拉鏈絲菌產生的抗生素,屬生物次生代謝產物。含溴生物源天然有機化合物多來自海洋生物,這個問題下的回答中有很多優秀回答,筆者就不再重復了。含氟的生物源天然有機化合物雖然很少,但確實存在,距離我們也並不遙遠,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禁用滅鼠葯氟乙醯胺(當年「邱氏鼠葯」中的違禁成分)或者氟乙酸鈉,劇毒,毒理是進入人體後生成氟乙酸,進而合成氟檸檬酸後阻斷三羧酸循環,稱為「致死合成」。2013年震驚全國的「奪命快遞」事件,快遞泄漏的致命物質是氟乙酸甲酯,它的毒理也是進入人體後生成氟乙酸,因此僅僅泄漏物沾染就導致了致人死命的嚴重後果。有趣的是,氟乙酸鈉竟然是一種天然有機化合物,它來自南非的一種毒鼠子科毒鼠子屬植物Dichapetalum cymosum,這種植物的英文俗名就稱為Poison leaf(毒葉,毒葉木),這種植物有劇毒,1944年分離出其有毒成分氟乙酸鈉FCH2COONa,這是第一個被分離的生物源天然含氟有機化合物,也是屈指可數的天然含氟有機化合物之一。這是英文維基對Dichapetalum cymosum的介紹:Dichapetalum cymosum氟乙酸鈉很快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殺鼠劑,我國在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曾廣泛使用氟乙酸鈉(又稱1080)和氟乙醯胺(氟乙酸的前體,又稱1081)作為殺蟲劑、殺鼠劑等。
⑶ br是什麼化學物質
BR在化學屬於中全稱為:Biochemical reagent
生物試劑 溴(Biochemical reagent)是指有關生命科學研究的生物材料或有機化合物,以及臨床診斷、醫學研究用的試劑。
溴的化學特點及特性:
1.元素符號: Br 英文名: Bromine 中文名: 溴
2.相對原子質量: 79.904 常見化合價: -1,+1,+3,+5,+7 電負性: 2.7
3.外圍電子排布: 4s2 4p5 核外電子排布: 2,8,18,7
⑷ 溴在海洋中一般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
應該是離子
海水中的成分可以劃分為五類:
1.主要成分(大量、常量元素):指海水中濃度大於1×106mg/kg的成分.屬於此類的有陽離子Na+,K+,Ca2+,Mg2+和Sr2+五種,陰離子有Cl¯,SO42¯,Br¯,HCO3¯(CO32¯),F¯五種,還有以分子形式存在的H3BO3,其總和占海水鹽分的99.9%.所以稱為主要成分.
由於這些成分在海水中的含量較大,各成分的濃度比例近似恆定,生物活動和總鹽度變化對其影響都不大,所以稱為保守元素.
海水中的Si含量有時也大於1mg/kg,但是由於其濃度受生物活動影響較大,性質不穩定,屬於非保守元素,因此討論主要成分時不包括Si.
2.溶於海水的氣體成分,如氧、氮及惰性氣體等.
3.營養元素(營養鹽、生源要素):主要是與海洋植物生長有關的要素,通常是指N、P及Si等.這些要素在海水中的含量經常受到植物活動的影響,其含量很低時,會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長,所以這些要素對生物有重要意義.
4.微量元素:在海水中含量很低,但又不屬於營養元素者.
5.海水中的有機物質:如氨基酸、腐殖質、葉綠素等
海水的主要成份
海水中溶解有各種鹽分,海水鹽分的成因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與地球的起源、海洋的形成及演變過程有關.一般認為鹽分主要來源於地殼岩石風華產物及火山噴出物.另外,全球的河流每年向海洋輸送5.5×1015g溶解鹽,這也是海水鹽分來源之一.從其來源看,海水中似乎應該含有地球上的所有元素,但是,由於分析水平所限,目前已經測定的僅有80多種.現將其中重要的一些元素列於下表.
海水中最重要的溶解元素的化學形態和濃度
元素 平均濃度 單位(每kg海水)
Li 174 μg
Fe 55 ng
B 4.5 mg
Ni 0.50 μg
C 27.6 mg
Cu 0.25 μg
N 420 μg
Zn 0.40 μg
F 1.3 mg
As 1.7 μg
Na 10.77 g
Br 67 mg
Mg 1.29 g
Rb 120 μg
Al 540 ng
Sr 7.9 mg
Si 2.8 mg
Cd 80 ng
P 70 μg
I 50 ng
S 0.904 g
Cs 0.29 μg
Cl 19.354 g
Ba 14 μg
K 0.399 g
Hg 1 ng
Ca 0.412 g
Pb 2 ng
Mn 14 ng
U 3.3 μg
表中較高濃度的組分基本上代表了其在海水中的平均濃度,一些低含量成分由於測定困難,測定過的樣本不多,難以代表其平均濃度.許多感興趣的金屬在海水中含量極低,只有用靈敏的測試儀器和技術並避免樣品採集和分析過程中的污染才能夠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