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硫細菌,綠硫細菌,硫細菌,鐵細菌,他們都是自養生物,分別的作用機理是什麼
化能自養型
硝化細菌、硫細菌、鐵細菌和氫細菌等。
例如:硫化細菌能利用環境中的許多硫化物(硫化氫、元素硫、硫代硫酸鹽以及含鐵硫化物等)作為能源,產生硫酸。
硫細菌吸收上述反應中釋放的能量,把從外界攝取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
四種代謝類型總結
2006-12-07 17:51
這四種代謝類型的進化順序是:異養厭氧型→自養厭氧型→需氧型→化能合成作用的類型。
原始生命的代謝類型是異養厭氧型的,由原始生命進化出的單細胞原核生物的代謝類型也是異養厭氧型的.單細胞原核生物獨霸地球的時間大約有15億年左右,在這15億年中,消耗掉原始海洋中的大部分有機物,使原始海洋中的有機物的含量越來越少,原核生物的生存壓力也越來越大,通過突變和選擇,逐漸進化出了光能自養型的原核生物.最早進化出的光能自養型生物是以H2S,異丙醇等無機的或有機的物質作為還原劑,把CO2還原為有機物,這個過程稱為細菌光合作用,由於進化出這種類型的自養型原核生物時,地球上還沒有氧氣,所以其異化作用類型是厭氧型的.現存的紅色硫細菌和紅色非硫細菌即屬於這種類型,它們大部分是兼性厭氧型細菌.光合細菌的細胞不存在葉綠體,但具有雙層膜的球狀顆粒,類似葉綠體中的類囊體,稱為載色體,載色體含有細菌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能吸收光能和傳遞光能,進行光合作用.紅硫細菌在光照下利用CO2作為碳源,利用H2S或其他硫化物為供氫源和電子供體而進行光合作用,不釋放氧氣,積累的是硫. CO2 + 2H2S —(CH2O) + 2S + H2O紅色非硫細菌不能利用硫化物作氫供體,但可利用某些有機物(脂肪酸,醇,甲烷)作為氫供體和電子供體去還原CO2.如深紅紅螺菌以異丙醇去還原CO2,形成丙酮的糖類,但不釋放氧氣.
光合細菌雖然能自己製造有機物,但所利用的氫供體和電子供體(H2S,異丙醇等)在地球上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不釋放氧氣,無法進化出需氧型的生物.所以這種自養型的類型沒有發展前途,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地球的面貌.只有進化出了以水作為氫供體和電子供體的光合作用生物,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地球上的面貌,因為這種類型的光合作用能夠產生氧氣,而且水在地球上很豐富,在代謝過程中也可以循環使用.所以水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最早進化出的光合作用的生物,其異化作用類型仍是厭氧型.在地球上有了游離的氧氣之後,才進化出需氧型的生物.需氧型生物的代謝效率比厭氧型高很多,從而使得生物進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化能合成作用的代謝類型是在光合作用的生物進化出來以後才出現的,因為化能合成作用的過程是需要氧氣,異化作用方式也是需氧型.
一、同化類型
1、 自養型
(1)光能自養型
種子植物:楊、柳、松、柏等。
蕨類植物:鐵線蕨,卷柏,腎蕨等。
苔蘚植物:地錢與葫蘆蘚等。
藻類植物:藍藻、衣藻、水綿、海帶、紫菜等。
光合細菌:紅硫細菌、紫硫細菌、綠硫細菌等。
例如:紅硫細菌在光照下利用CO2作為碳源,利用H2S或其他硫化物為供氫源和電子供體而進行光合作用,不釋放氧氣,積累的是硫. CO2 + 2H2S —(CH2O) + 2S + H2O
(2)化能自養型
硝化細菌、硫細菌、鐵細菌和氫細菌等。
例如:硫化細菌能利用環境中的許多硫化物(硫化氫、元素硫、硫代硫酸鹽以及含鐵硫化物等)作為能源,產生硫酸。反應式如下:
硫細菌吸收上述反應中釋放的能量,把從外界攝取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
又例如,亞硝酸細菌能將環境中的氨氧化成亞硝酸,同時釋放能量。硝酸細菌能將亞硝酸氧化為硝酸,同時也釋放能量。這兩類細菌相繼進行氧化作用,從中利用所釋放的化學能,把從外界攝取的二氧化碳與水合成葡萄糖
2、 異養型
(1) 捕食型
鷹、狼、兔、鼠、昆蟲等。
(2) 寄生型
體表寄生:虱子、跳蚤、水蛭、菟絲子等。體內寄生:人蛔蟲、豬肉絛蟲、血吸蟲、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3) 腐生型
禿鷲、蜣螂(屎殼郎)、蛆、蚯蚓、真菌(酵母菌、青黴、麴黴、蘑菇、木耳、靈芝、猴頭菌)等。
(4) 固氮菌:圓褐固氮菌(共生)、根瘤菌(腐生)等。
3、兼性營養型
紅螺菌、捕蠅草、豬籠草等。
二、異化類型
1、需氧型
(1)真核生物
絕大多數的動植物、真菌(酵母菌、青黴、麴黴、蘑菇、木耳、靈芝、猴頭菌)等。
(2)原核生物
圓褐固氮菌、根瘤菌、谷氨酸棒狀桿菌、黃色短桿菌、醋酸桿菌、結核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
2、 厭氧型
(1) 真核生物
人蛔蟲、豬肉絛蟲、血吸蟲等。
(2) 原核生物
乳酸菌、破傷風桿菌、反硝化細菌、紅硫細菌、紫硫細菌、綠硫細菌等。
3、 兼性厭氧型
酵母菌、大腸桿菌、紅螺菌、葡萄球菌等。
一、
新陳代謝的概念:活細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學變化的總稱
二、新陳代謝的組成
三、新陳代謝特點:
生物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就是生物體的自我更新過程.
四、新陳代謝的意義:
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徵,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根本的區別。
1、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是同時進行的,能量貯藏在有機物中。在代謝過程中,任何物質的變化都伴隨著相應的能量變化,能量代謝為物質代謝提供動力,兩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五、物質代謝、能量代謝、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的關系:
2、在同化作用過程中有物質的分解,在異化作用過程中也有物質的合成。異化作用釋放能量,同化作用需要能量,而同化作用所需要的能量往往是通過異化作用釋放,異化作用釋放的能量來自於同化作用所貯存的能量。所以兩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統一。
3、在同化作用過程中的物質代謝是物質的合成,能量代謝是能量的貯存;在異化作用過程中物質代謝是物質的分解,能量代謝是能量的釋放。
2. 原核生物有哪些
藍細菌、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古細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螺旋體、
原核生物界包括所有缺乏細胞核膜的生物,主要是細菌.
具原核細胞結構的各類生物所組成的一大類群。它包括細菌門(其中也包括放線菌)、藍藻門、原綠藻門、立克次氏體、支原體和衣原體等。
藍藻又叫藍細菌
細菌的種類很多,像大腸桿菌、乳酸桿菌、蘇雲金芽孢桿菌等等,這里有一個竅門,就是常見的帶菌字的除了黴菌、酵母菌和蕈菌是真核生物的真菌外,其他的都是原核,而且這些都是單細胞生物
3. 鐵細菌是好氧菌還是厭氧菌
鐵細菌是好氧菌.
鐵細菌在含鐵的淡水中分布廣泛,好氣,嗜中性環境
4. 鐵細菌一般是原核生物嗎
常見的原核生物:菌類中菌類包括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真菌又分酵母菌、黴菌和食用菌;細菌和放線菌屬於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黴菌(毛霉、麴黴、青黴)和食用菌(如銀耳、黑木耳、靈芝、菇類)屬於真核生物。細菌有球菌、桿菌、螺形菌(包括螺菌和弧菌)三種基本形態,根據細胞分裂後細胞的組成情況,可分為單球菌、雙球菌、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幾類。故凡「菌」字前帶有「桿」、「球」、「螺旋」和「弧」字的都屬於細菌,如大腸桿菌、枯草桿菌、肺炎雙球菌、霍亂弧菌。乳酸菌呈桿形,本來叫乳酸桿菌,通常省略「桿」字,所以乳酸菌屬於細菌。除此之外,固氮菌(根瘤菌)也屬於細菌。而硫細菌、鐵細菌、硝化細菌等,是細菌。常見的放線菌有小金色鏈黴菌、龜裂鏈黴菌、紅黴素鏈黴菌和小單孢菌等。藻類中簡記「衣支細藍線」即衣原體,支原體,細菌,藍藻,放線菌藍藻(如色球藻、念珠藻、顫藻、螺旋藻)屬於原核生物;紅藻(如紫菜、石花菜)、褐藻(如海帶)屬於真核生物簡介:原核生物: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或線粒體的一類單細胞(或多細胞,例如:念珠藻)生物。70年代分子生物學的資料表明:產甲烷細菌、極端嗜鹽細菌、極端耐酸耐熱的硫化葉菌和嗜熱菌質體等的16S rRNA核苷酸序列,既不同於一般細菌,也不同於真核生物。此外,這些生物的細胞膜結構、細胞壁結構、輔酶、代謝途徑、tRNA和rRNA的翻譯機制均與一般細菌不同。因而有人主張將上述的生物劃歸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第三生物界」或古細菌界。與真核生物的種類相比,已發現的原核生物種類雖不甚多,但其生態分布卻極其廣泛,生理性能也極其龐雜。有的種類能在飽和的鹽溶液中生活;有的卻能在蒸餾水中生存;有的能在0℃下繁殖;有的卻以70℃為最適溫度;有的是完全的無機化能營養菌,以二氧化碳為唯一碳源;有的卻只能在活細胞內生存。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中,有的放氧,有的不放氧;有的能在pH為10以上的環境中生存,有的只能在pH為1左右的環境中生活;有的只能在充足供應氧氣的環境中生存,而另外一些細菌卻對氧的毒害作用極其敏感。有的可利用無機態氮,有的卻需要有機氮才能生長;還有的能利用分子態氮作為唯一的氮源等。
5. 鐵細菌類時代(需氧但不需要很多氧氣的菌類)
距今20多億年前的生命物質更多了。例如在美國、加拿大、原蘇聯、澳大利亞、印度、南部非洲以及我國等地太古宇的變質岩系地層中找到的儲藏量極大的鐵礦層中,發現有大量的鐵細菌化石。原來,它們是造鐵的功臣。
鐵細菌是一種需氧但不需要很多氧氣的菌類生物,可見鐵細菌的大量繁殖和當時大氣中的成分有關。據研究,在32億~34億年前的大氣中尚缺乏氧氣,僅由二氧化碳、甲烷和氫氣等組成,具有高度的還原性。
從距今32億~18億年前這段時間里出現的菌藻類化石都是沒有形成細胞核的生物,所以把這段時期稱之為「原核生物時代」。在這段時間里,大氣中氧的含量也還不多,最適宜於鐵細菌的繁殖,所以當時形成的鐵礦層最多,據估計,全世界鐵礦總儲量中50%以上屬於這一類型,我國最大的鋼鐵基地鞍山,就是利用這一類型的鐵礦,其他許多國家亦是如此,因此,研究鐵細菌化石對於尋找豐富的鐵礦資源,意義十分重大。
6. 鐵細菌是以什麼物質為食
已經有人回答的很專業了 但是看樓主提問的方式 我說的大眾化點吧
首先我們想想自己 我們天天吃飯 吃肉為生 其本質就是攝取其中的糖 脂質 蛋白質這些能源物質
糖類等有還原性的物質在人體中可以氧化放出能量維持生命活動 直觀點理解 如果說燃燒一根火柴可以放出熱量 糖類等就是在人體內緩慢的燃燒放出蘊含的能量
而植物呢 它們不用吃飯 大樹只需要陽光和空氣和水就可以生存 但其實它們體內也是需要緩慢燃燒糖類這種能源物質才能維持生命 只不過植物獲取能源物質的方式不是通過「吃」 而是通過自身的另一套系統 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水為原料 以陽光為合成能量 來自己合成能源物質
而鐵細菌 它屬於接近植物類的生存方式 但是它不能以陽光為能源合成 能量物質 它用一個特殊的方式依靠鐵離子所蘊含的化學能量來合成能源物質 而鐵離子會因為失去能量變成低能的鐵離子 但並不是被細菌吃掉 而是把鐵轉換成了另一種狀態 如果你要深究它「吃」什麼 也許吃空氣吧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鐵細菌屬於一種特殊的細菌 普通的細菌也是需要「吃飯」的 需要從富有營養物質的環境中攝取營養物質來維持生命
鐵細菌好比細菌界的另類植物是吃空氣的 其他一些細菌好比細菌界的動物是吃東西的 其實這就是原始的分化
7. 細菌是自養生物還是異養生物
細菌屬於自養型又屬於異養型生物,自養型生物的情況是硝化細菌,鐵細菌、硫細菌都屬於自養型生物。
能否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能就是自養生物,不能就是異養生物。比如,植物和藍藻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故他們是光能自養生物。
硝化細菌能夠利用化學能(該細菌可將氨氣轉化為硝酸根,此過程會釋放大量的化學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它是化能自養生物,其他的生物不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就是異養生物。
(7)鐵細菌屬於什麼生物擴展閱讀:
利用陽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無機鹽等,通過光合作用等生物過程製造有機物,為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產者的物質通過被消費者消耗,而被轉移至消費者身上,同時一部份能量亦會一並轉移。
自養生物一般沒有消化功能,因此不能吞食其他的生物(例如動物、菌類等)。因此,自養生物使用的是其他方法以維持生命,如植物使用的光合作用。
但是植物在光合作用時仍然需要水、可見光以及二氧化碳,這並不說明植物為自養生物群不成立,因為其三樣條件是生命的基本條件。
8. 紫硫細菌,綠硫細菌,硫細菌,鐵細菌,他們都是自養生物,分別的作用機理是什麼
鐵細菌是將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從中獲取能量
其餘三種是將還原性硫化物氧化成硫酸鹽,從中獲取能量
9. 鐵細菌是什麼屬
鐵細菌是一類生活在含有高濃度二價鐵離子的池塘、湖泊、溫泉等水域中,能將二價鐵鹽氧化成三價鐵化合物,並能利用此氧化過程中產生的能量來同化二氧化碳進行生長的細菌的總稱。
這些微生物分別屬於不同類群,有的是兼性自養型,如纖發菌(Leptothrix)、泉發菌(Crenothrix),為成串的桿狀細胞互相連成絲狀,外麵包有共同的鞘套,在細胞內或鞘套上常有鐵等金屬積累。有的是嚴格化能自養型,並只能在強酸性條件下生活,如氧化亞鐵硫桿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通常生活在pH4以下的環境中,這類菌在細菌浸礦中具有重要作用。鐵細菌長期產生氫氧化鐵,可積累成褐鐵礦,在鐵制水管中的生長繁殖會縮短水管的使用壽命。
10. 鐵細菌的簡介
這些微生物分別屬於不同類群,有的是兼性自養型,如纖發菌(Leptothrix)、泉發菌(Crenothrix),為成串的桿狀細胞互相連成絲狀,外麵包有共同的鞘套,在細胞內或鞘套上常有鐵等金屬積累。有的是嚴格化能自養型,並只能在強酸性條件下生活,如氧化亞鐵硫桿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通常生活在PH<4的環境中,這類菌在細菌浸礦中具有重要作用。鐵細菌長期產生氫氧化鐵,可積累成褐鐵礦,在鐵制水管中的生長繁殖會縮短水管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