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何保護生物學發展離不開國際間的合作
摘要 親,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② 保護生物學的論文
(一)生物多樣性的定義
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內容非常廣泛、高度綜合的研究領域,
通常認為,
它可分為3個不同層次: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指地球上生物個體中所包含的遺傳信息之總和)。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斷,基因的多樣性取決於DNA
分子的多樣性,
DNA
分子的多樣性是由組成DNA的四種鹼基的不同排列順序決定的。如一個DNA
分子的一條多核苷酸鏈中有100個四種不同的鹼基,則鹼基排列方式就有4100種之多,同時,基因的多樣性又與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等變異密不可分。
物種多樣性(指地球上生物有機體的多樣化)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涉及的是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與生態過程的多樣化)。
物種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多樣性主要是由於不定向變異與定向選擇在進化過程中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生物多樣性的表現
科學家們曾在一棵樹上發現多達650種的昆蟲,它們是如何結成一個生態系統的?
即使是一隻昆蟲本身也能自成一大千世界。
將一隻蜣螂置於顯微鏡下,
可以驚訝地發現蜣螂的背上和翅膀上各住著兩種不同的蟲子,兩種蟲子因種類不同,棲息地也不一樣,它們之間是如何達成協議的?
如果涉足至一片茂密的樹林中,
你就會更驚訝地發現林子中會有數千種植物、數百種鳥類、數百種蝙蝠以及各種靈長類動物等。
植物間的爬蟲類、兩棲動物、
野生豬科動物以及它們體內和體外的難以計數的寄生蟲,在這里達成平衡,互相關連著。
③ 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貫徹保護生物學的思想
不隨意獵殺野生動物,減少農葯的使用量。減少能源消耗、多使用新型清潔能源。減少廢棄物產生、減少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筷子使用
保護生物學是一門處理當今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樣性危機的,所有科學的綜合學科·它兼容基礎和應用研究兩種途徑,來阻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生物群落的破壞。
1.有機體的多樣性是好的:人類樂於欣賞生物的多樣性;人類具有喜觀生物多樣性的遺傳傾向——生物癖好。
2.種群和物種在不恰當的時間滅絕是壞的:種群和物種的滅絕是自然過程的結果,會由新物種的產生或擴散來平衡,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速率增加了1000倍,這不是自然事件。
3.生態復雜性是好的:生物的一些奇特的行為及相互間復雜的關系只在自然環境表現。
4.進化是好的:進化適應導致新物種產生和生物多樣性增加。
5.生物多樣性具有內在價值:物種具有自身的價值。
④ 保護生物學的概念是什麼
保護生物學是一門處理當今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樣性危機的,所有科學的綜合學科·它兼容基礎和應用研究兩種途徑,來阻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生物群落的破壞。
目前,保護生物學已從生物學的一門分支學科發展成為一個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科。《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保護生物學》在吸收外已出版的與保護生物學相關的教材和著作的理論、方法和案例分析等重要內容的基礎上。
以物種形成與滅絕機制、不同層次生物多樣性保護途徑與方法為主線,注意吸納不同領域外研究進展,把握未來發展的方向,力求體現內容的基礎性與實用性、系統性與先進性的有機結合。
保護生物學主要內容
1、有機體的多樣性是好的:人類樂於欣賞生物的多樣性;人類具有喜觀生物多樣性的遺傳傾向——生物癖好。
2、種群和物種在不恰當的時間滅絕是壞的:種群和物種的滅絕是自然過程的結果,會由新物種的產生或擴散來平衡,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速率增加了1000倍,這不是自然事件。
3、生態復雜性是好的:生物的一些奇特的行為及相互間復雜的關系只在自然環境表現。
4、進化是好的:進化適應導致新物種產生和生物多樣性增加。
5、生物多樣性具有內在價值:物種具有自身的價值。
⑤ 生物學問題r選擇和k選擇在保護生物學研究上的應用。
這個問題是非常專業的.生態理論的一個「繁殖種群」說,生物不同的適應方式在其中生存的條件.RK選擇麥克阿瑟(1962)的生活史策略.
1.r-選擇 - 有利於增加選項,稱為內稟增長率r-選擇.R-選擇物種所謂的R-戰略(對策)(R-strategistis)的.R-戰略的先驅,在新的棲息地,但生存依靠的機會,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機會主義者」,它是容易出現「突然爆發的暴力破產;
2,K-選擇 - 有利於提高競爭力的選擇被稱為K-選擇K-選擇物種稱為K-戰略家(K-strategistis).K-戰略的維護者,穩定的環境,在一定意義上,他們是保守派,在發生災害時的生活環境,這是難以快速恢復,如果競爭對手的抑制,均可能滅絕.
3.r-選擇和k-選擇不同的相關特性
在動物實驗中,比較大的分類動物,昆蟲可視為r-選擇,的無脊椎動物K-選擇的分類單元內,身體形態,生育能力低,具有良好的保護為典型的K-選擇,體積小,高生育率年輕的個人和憮孵化時間較短的年輕個人典型的r-選擇.在植物中,一年生植物,如農田雜草先鋒草,原生和次生光土地屬於r-選擇,大多數樹種屬於K-選擇.
自然選擇的結果 - 生物種群的繁殖策略.
⑥ 求助:關於保護生物學的文章。萬分感謝!!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謂「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醫葯、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微生物對人類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資料顯示:傳染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據第一位。微生物導致人類疾病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與之不斷斗爭的歷史。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人類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新現和再現的微生物感染還是不斷發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機制並不清楚。大量的廣譜抗生素的濫用造成了強大的選擇壓力,使許多菌株發生變異,導致耐葯性的產生,人類健康受到新的威脅。一些分節段的病毒之間可以通過重組或重配發生變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與前次導致感染的株型發生了變異,這種快速的變異給疫苗的設計和治療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耐葯性結核桿菌的出現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結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圍內猖獗起來。
微生物能夠致病,能夠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發霉腐爛,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萊明從青黴菌抑制其它細菌的生長中發現了青黴素,這對醫葯界來講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後來大量的抗生素從放線菌等的代謝產物中篩選出來。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發酵,生產乙醇、食品及各種酶制劑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夠降解塑料、處理廢水廢氣等等,並且可再生資源的潛力極大,稱為環保微生物;還有一些能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溫、低溫、高鹽、高鹼以及高輻射等普通生命體不能生存的環境,依然存在著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們發現的微生物已經很多,但實際上由於培養方式等技術手段的限制,人類現今發現的微生物還只佔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也相當奧秘。例如健康人腸道中即有大量細菌存在,稱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細菌種類高達上百種。在腸道環境中這些細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質甚至葯物的分解與吸收,菌群在這些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以及細菌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還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調,就會引起腹瀉。
隨著醫學研究進入分子水平,人們對基因、遺傳物質等專業術語也日漸熟悉。人們認識到,是遺傳信息決定了生物體具有的生命特徵,包括外部形態以及從事的生命活動等等,而生物體的基因組正是這些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因此闡明生物體基因組攜帶的遺傳信息,將大大有助於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奧秘。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體的變異規律、毒力和致病性,對於傳統微生物學來說是一場革命。
以人類基因組計劃為代表的生物體基因組研究成為整個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權威性雜志《科學》曾將微生物基因組研究評為世界重大科學進展之一。通過基因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遺傳機制,發現重要的功能基因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疫苗,開發新型抗病毒、抗細菌、真菌葯物,將對有效地控制新老傳染病的流行,促進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牛痘疫苗的應用使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消滅了一種疾病——天花,而目前的基因工程疫苗也為疾病的有效預防發揮了巨大作用,如乙肝病毒的預防等。
從分子水平上對微生物進行基因組研究為探索微生物個體以及群體間作用的奧秘提供了新的線索和思路。為了充分開發微生物(特別是細菌)資源,1994年美國發起了微生物基因組研究計劃(MGP)。通過研究完整的基因組信息開發和利用微生物重要的功能基因,不僅能夠加深對微生物的致病機制、重要代謝和調控機制的認識,更能在此基礎上發展一系列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基因工程產品,包括:接種用的疫苗、治療用的新葯、診斷試劑和應用於工農業生產的各種酶制劑等等。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的改造,促進新型菌株的構建和傳統菌株的改造,全面促進微生物工業時代的來臨。
工業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葯、冶金、采礦、石油、皮革、輕化工等多種行業。通過微生物發酵途徑生產抗生素、丁醇、維生素C以及一些風味食品的制備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參與皮革脫毛、冶金、採油采礦等生產過程,甚至直接作為洗衣粉等的添加劑;另外還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可以作為天然的微生物殺蟲劑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通過對枯草芽孢桿菌的基因組研究,發現了一系列與抗生素及重要工業用酶的產生相關的基因。乳酸桿菌作為一種重要的微生態調節劑參與食品發酵過程,對其進行的基因組學研究將有利於找到關鍵的功能基因,然後對菌株加以改造,使其更適於工業化的生產過程。國內維生素C兩步發酵法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菌株氧化葡萄糖酸桿菌的基因組研究,將在基因組測序完成的前提下找到與維生素C生產相關的重要代謝功能基因,經基因工程改造,實現新的工程菌株的構建,簡化生產步驟,降低生產成本,繼而實現經濟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對工業微生物開展的基因組研究,不斷發現新的特殊酶基因及重要代謝過程和代謝產物生成相關的功能基因,並將其應用於生產以及傳統工業、工藝的改造,同時推動現代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
農業微生物基因組研究認清致病機制發展控制病害的新對策
據資料統計,全球每年因病害導致的農作物減產可高達20%,其中植物的細菌性病害最為嚴重。除了培植在遺傳上對病害有抗性的品種以及加強園藝管理外,似乎沒有更好的病害防治策略。因此積極開展某些植物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組研究,認清其致病機制並由此發展控制病害的新對策顯得十分緊迫。
經濟作物柑橘的致病菌是國際上第一個發表了全序列的植物致病微生物。還有一些在分類學、生理學和經濟價值上非常重要的農業微生物,例如:胡蘿卜歐文氏菌、植物致病性假單胞菌以及我國正在開展的黃單胞菌的研究等正在進行之中。日前植物固氮根瘤菌的全序列也剛剛測定完成。借鑒已經較為成熟的從人類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組學信息篩選治療性葯物的方案,可以嘗試性地應用到植物病原體上。特別像柑橘的致病菌這種需要昆蟲媒介才能完成生活周期的種類,除了殺蟲劑能阻斷其生活周期以外,只能通過遺傳學研究找到毒力相關因子,尋找抗性靶位以發展更有效的控制對策。固氮菌全部遺傳信息的解析對於開發利用其固氮關鍵基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環境保護微生物基因組研究找到關鍵基因降解不同污染物
在全面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濫用資源、破壞環境的現象也日益嚴重。面對全球環境的一再惡化,提倡環保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聲。而生物除污在環境污染治理中潛力巨大,微生物參與治理則是生物除污的主流。微生物可降解塑料、甲苯等有機物;還能處理工業廢水中的磷酸鹽、含硫廢氣以及土壤的改良等。微生物能夠分解纖維素等物質,並促進資源的再生利用。對這些微生物開展的基因組研究,在深入了解特殊代謝過程的遺傳背景的前提下,有選擇性的加以利用,例如找到不同污染物降解的關鍵基因,將其在某一菌株中組合,構建高效能的基因工程菌株,一菌多用,可同時降解不同的環境污染物質,極大發揮其改善環境、排除污染的潛力。美國基因組研究所結合生物晶元方法對微生物進行了特殊條件下的表達譜的研究,以期找到其降解有機物的關鍵基因,為開發及利用確定目標。
極端環境微生物基因組研究深入認識生命本質應用潛力極大
在極端環境下能夠生長的微生物稱為極端微生物,又稱嗜極菌。嗜極菌對極端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極端微生物基因組的研究有助於從分子水平研究極限條件下微生物的適應性,加深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有一種嗜極菌,它能夠暴露於數千倍強度的輻射下仍能存活,而人類一個劑量強度就會死亡。該細菌的染色體在接受幾百萬拉德a射線後粉碎為數百個片段,但能在一天內將其恢復。研究其DNA修復機制對於發展在輻射污染區進行環境的生物治理非常有意義。開發利用嗜極菌的極限特性可以突破當前生物技術領域中的一些局限,建立新的技術手段,使環境、能源、農業、健康、輕化工等領域的生物技術能力發生革命。來自極端微生物的極端酶,可在極端環境下行使功能,將極大地拓展酶的應用空間,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生物技術加工過程的基礎,例如PCR技術中的TagDNA聚合酶、洗滌劑中的鹼性酶等都具有代表意義。極端微生物的研究與應用將是取得現代生物技術優勢的重要途徑,其在新酶、新葯開發及環境整治方面應用潛力極大。
⑦ 李明的獲獎記錄
1998年獲中國科學院首屆「王寬誠博士後工作獎勵基金」
2000年分別獲國家林業局和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二等獎。
現主要以分子生物學技術為手段,結合種群生態學、行為生態學、保護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內容,以珍稀瀕危動物(以靈長類動物和大、小熊貓為主)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從事包括以物種的系統進化、種群遺傳結構和動態、系統地理格局的形成和演化、保護管理單元和進化顯著單元的確定、景觀特徵與遺傳特徵間的關系等為主要研究內容的分子系統學、種群遺傳學、分子系統地理學、保護遺傳學、景觀遺傳學等領域。目前主持國際合作項目、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國家林業局項目、院知識創新工程專題等共十幾項,並作為研究骨幹參與多項有關保護生物學方面的研究項目。目前共發表論文近60篇,其中SCI論文30多篇。
⑧ 66.結合你所學的專業,論述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貫徹保護生物學的思想
這是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保證, 只有學以致用。 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導實踐,同時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十八大 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實處。在日常計算 機安全管理方面,聯系實際就是要運用十八大精神指導和推 動基層站段信息系統的不斷改革完善,以提高對運輸生產一 線信息系統服務質量;加強自身工作作風建設,保障運輸安 全生產有序進行,以更好的服務為一線職工提供快捷、優質 的服務。真正將「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所提出的「人民群 眾的根本利益」落實在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實踐當中。十八大 報告提出「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 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深化改革要做到「三個堅決」 即「一切妨礙發展的觀念都要堅決沖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 法和規定都要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持革除」 。堅持以人為本,幫助一線部門開發一些有利於管理的
⑨ 保護生物學研究進展(綜述)
baohu shengwuxue 保護生物學(~rvation bid。盯)研究生物及其生 存環境保護的學科。生命的兩大基本特徵是其延續性與多樣 性。生命的延續性指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具有自我復制、繁衍再 生的能力;生物多樣性指生命形式的遺傳因素、物種,以及它們 之間和它們與環境條件間相互作用的多樣性。由於生物多樣 性是生物的存在方式,所以保存生物多樣性即保證了物種的延 續。因此,保護生物學也是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 保護生物學研究當前物種瀕危、滅絕的機制,如遺傳多樣 性與種群生存力,生境破碎與種群生存力,以及種群結構與種 群生存力的關系。保護生物學也研究全球變化對生物多樣性 的影響,生物多樣性的演化歷程以及人類社會發展與生物環境 的相互作用。其目標是評估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提出防 止物種滅絕的具體措施。 保護生物學既具有理論科學的性質,又具有應用管理科學 的特徵。生態學理論中的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與生態系統 生態學是保護生物學的核心內容。有關物種多樣性的時空變 化理論,如群落演替中種群的消長興衰,環境梯度上的物種分 布格局和不同地點的生態系統多樣性等,都是構成保護生物學 的生態學基礎。群體遺傳學探討種群遺傳多樣性與選擇、群體 大小的關系。因此,保護生物學與群體遺傳學緊密相關。另 外,進化論、生物地理學和動植物分類學都是保護生物學的 基礎。 保護生物學的特點之一是其綜合性。許多應用學科與保 護生物學有關,如野生動物管理學、水產養殖學、林學、農學和 環境保護科學等。自然保護的概念己經從單一物種的保護發 展到整個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然而,野 生動物作為生態系統中的最活躍、最引人注目、對環境變化敏 感的部分,其保護和持續利用仍然是保護生物學研究的焦點 之一。 保護生物學也涉及到社會科學問題。制定環境保護法、野 生動物保護法需要保護生物學的研究。少數民族地區社區的 生存和發展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緊密,於是,人類學和民族學 研究亦提供出了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問 題。保護生物學還是一門決策科學。為了保護自然,減緩物種 滅絕,人們依據保護生物學原理作出管理決策。檢驗決策的標 准,是珍稀物種是否仍有可生存的野生種群,具有代表性的自 然生態系統是否保存完整,對生物資源的利用是否既滿足當代 的需要,又保存了未來利用的基礎。 l卯8年,第一屆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在美國聖地亞哥動 物園召開。1985年,保護生物學會成立。這個學會是目前世界 上會員人數增長最快的一個學會。從19男)年開始,北美的許 多大學已經設立了保護生物學專業。許多基金會,包括美國國 家科學基金會,都將保護生物學研究作為優先資助領域。兩本 保護生物學專業期刊「生物保護」(Biol哈以腸脫四以沁n)和「保 護生物學」(。概口ation Bio】o留)已分別在1980年和1987年創 刊發行
⑩ 保護生物學與生物多樣性之間關系如何
保護生物學是一門學科,生物多樣性指生物種類的多樣,兩個是針對不同對象說的。保護生物學里要研究怎樣保護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