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透析是干什麼
透析(Hemodialysis),臨床意指血液中的一些廢物通過半滲透膜除去。血液透析是一種較安全、易行、應用廣泛的血液凈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質通過半透膜,從高濃度溶液向低濃度方向運動。血液透析包括溶質的移動和水的移動,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腎)內借半透膜接觸和濃度梯度進行物質交換,使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向透析液移動,透析液中的鈣離子、鹼基等向血液中移動。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這時透析器管內的尿素就會通過人工腎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分子較大,不能通過膜孔。這種小分子物質能通過而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半透膜的物質移動現象稱為彌散。臨床上用彌散現象來分離純化血液使之達到凈化目的的方法即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徑平均為3納米,所以只允許分子量為1.5萬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質通過,而分子量大於3.5萬的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因此,蛋白質、致熱原、病毒、細菌以及血細胞等都是不可透出的;尿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要想用人工腎替代腎臟就必須從血液中排出大量的水分,人工腎只能利用滲透壓和超濾壓來達到清除過多的水分之目的。現在所使用的人工腎即血液透析裝置都具備上述這些功能,從而對血液的質和量進行調節,使之近於生理狀態。
註:Hemodialysis,Hemo指血液,dialysis來自希臘語,意思是釋放出某些物質
❷ 血液透析主要是去掉血液中的什麼
多餘的水份,尿素、肌酐、β2微球蛋白、細胞因子、補體因子D因子等。
❸ 血液透析會不會把血液中的營養成份去掉
再加一瓶可樂效果會跟好
❹ 為什麼要透析
透析(dialysis)是通過小分子經過半透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將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分開的一種分離純化技術。 透析療法是使體液內的成分(溶質或水分)通過半透膜排出體外的治療方法,一般可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
透析分類
用於醫學上的透析大致分為兩類: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簡稱血透,通俗的說法也稱之為人工腎、洗腎,是血液凈化技術的一種。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過擴散、對流體內各種有害以及多餘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移出體外,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並吸達到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的目的。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為半滲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將配製好的透析液經導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這樣,在腹膜兩側存在溶質的濃度梯度差,高濃度一側的溶質向低濃度一側移動(彌散作用);水分則從低滲一側向高滲一側移動(滲透作用)。通過腹腔透析液不斷地更換,以達到清除體內代謝產物、毒性物質及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目的。
❺ 什麼是透析 高中生物
透析(dialysis)是通過小分子經過半透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將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分開的一種分離純化技術。透析療法是使體液內的成分(溶質或水分)通過半透膜排出體外的治療方法,一般可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
❻ 透析的原理生物工程
主要原理是通過小分子經過半透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將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分開的一種分離純化技術。
醫學上的透析大致分為三大類: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結腸透析。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一種成熟的人工腎臟支持系統。其治療的原理主要就是根據膜平衡原理,即當半透膜兩側的溶液離子濃度和(或)壓力存在差異時,可發生離子和水分通過半透膜的交換。
在血液透析時,半透膜的一側是血液、另一側是透析液,由於血液中存在較多尿毒症毒素,而透析液中沒有毒素,因此毒素就從血液一側滲透到透析液一側,從而清除毒素,同時通過增加透析液的滲透壓或採用一個負壓,則可以使水分從血液中流動到透析液中而被清除。
2、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的原理是利用人體自身的腹膜作為半透膜進行透析治療。腹膜透析時向腹腔內注入透析液,藉助腹膜一側的毛細血管內血漿和另一側的腹膜腔內透析液兩者之間的溶質濃度差異和滲透梯度,通過彌散和滲透原理來清除體內的毒素和蓄積的水分。
3、結腸透析。
結腸透析通過全結腸清洗,使積存在腸道壁上的毒素、腸源性內毒素等有害物質清除出人體,並建立起一個清潔、有效的結腸內環境,更可避免口服抗生素所引起的腸道菌群比例失調。
再充分利用結腸粘膜的生物半透膜特性及天然廣闊的透析面積,通過結腸透析的方法,來主動排出身體中的內毒素,則可達到血液凈化的目的,從而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又可較好地調整機體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6)生物血液透析透析掉什麼擴展閱讀:
人體腹腔里的腹膜表面積接近人的體表面積,腹膜上含有豐富的血管和血液供應。每天,血液經過腹膜上的血管不停地循環流動。當把透析液注入到腹腔進行腹膜透析時,腹膜上的血管就暴露在透析液中。
過量的水份和廢物就會通過具有成百萬個小孔的半透膜而進入到透析液里,幾個小時後再把含有水份和廢物的透析液排出來,再放入新的透析液,如此不斷地循環重復,從而達到清潔血液的目的。
多餘的水份和廢物是以彌散和滲透的方式通過半透膜進入到透析液中。
以腹膜為半透膜,物質從高濃度一側(血液)轉移到低濃度一側(透析液),直至兩側物質濃度相等的過程叫彌散作用。如血液比新鮮的透析液含有更多的鈉、鉀、鈣等,這些微小物質就會從血液里通過腹膜以彌散的作用進入到透析液里。
血液里大多數毒素包括肌酐和尿素氮主要是通過彌散的作用進入到透析液里。而當兩側物質濃度相等時,彌散作用就會停止,這就是為什麼每隔 4-6 小時要更換新的透析液的原因。
滲透作用的原理,比如把西紅柿切半撒上糖,一會就會有水滲出來。腹透就是用透析液的「糖水」通過腹膜把血液里多餘的水份拉出來,此過程叫滲透作用。透析液葡萄糖濃度越高,同樣時間里從血液里滲透出多餘水份越多。從血液里滲透出多餘的水分就叫「超濾量」。
❼ 生物題(血液透析)
更好的是毒素被透析液帶走
沒必要知道成分是什麼,只是知道和血液的滲透壓相同就行了
你想要我解釋什麼??
是不明白為什麼逆流有利於保持兩者之間較高的濃度差嗎?
你想啊,前面的溶液攜帶有尿素,濃度差不就小了嗎
又有後面的溶液跟上不就能縮小濃度差嗎
濃度差一大了就達到目的了
❽ 透析是什麼 有什麼作用
轉載自網路!
透析(dialysis):通過小分子經過半透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將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分開的一種分離純化技術。
透析 dialysis
使體液內的成分(溶質或水分)通過半透膜排出體外的治療方法。常用於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葯物或其他毒物在體內蓄積的情況。常用的透析法有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
血液透析療法 將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時引進透析器(兩者的流動方向相反),利用透析器(人工腎)的半透膜,將血中蓄積的過多毒素和過多的水分清出體外,並補充鹼基以糾正酸中毒,調整電解質紊亂,替代腎臟的排泄功能。
血液透析器俗稱人工腎,有空心纖維型、盤管型及平板型3種 。最常用的是空心纖維型 ,由1~1.5萬根空心纖維組成,空心纖維的壁即透析膜,具半透膜性質。血液透析時血液流入每根空心纖維內,而透析液在每根空心纖維外流過 ,血液的流動方向與透析液流動方向相反,通過半透膜原理清除毒物,通過超濾及滲透清除水分。
血液透析的適應症包括:①急性腎功能衰竭。②急性葯物或毒物中毒。③慢性腎功能衰竭。④腎移植前的腎功能衰竭或移植後排異反應使移植腎無功能者。⑤其他疾病(肝功能衰竭、精神分裂症、牛皮癬等)。
血液透析的相對禁忌症包括:①病情極危重、低血壓 、休克者。②嚴重感染敗血症者。③嚴重心肌功能不全或冠心病者。④大手術後3日內者。⑤嚴重出血傾向 、腦出血及嚴重貧血者。⑥精神病不合作者。⑦惡性腫瘤患者。
一般患者需每周血液透析3次,每次4~5小時 。應盡早開始透析以利糾正由於毒素蓄積過多導致的不可逆性臟器損傷及機體的代謝紊亂,當肌酐清除率下降為10~12mL/min時即應開始透析。15~60歲患者透析效果好且安全,但由於透析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新透析設備的不斷出現,70歲以上的患者亦可獲得好療效。
為保證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 ,提高康復率 ,血透患者應保證每日攝入蛋白質 1.0~1.2克/千克及146.3千焦/千克,同時應攝入足夠的水溶性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以補充透析丟失量。透析患者的5年存活率各國報道不一,約為50%~80%,10年存活率超過50%者亦有報道。
腹膜透析療法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半透膜 ,通過腹透管向腹腔注入腹透液,通過彌散原理清除毒素,糾正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通過滲透原理(向腹透液內加葡萄糖以提高腹透液的滲透壓)以達到超濾脫水,替代腎臟的排泄功能。
腹膜透析的設備較血液透析簡單,可在床邊操作,又可避免體液平衡的突然變化。
腹膜透析分為持續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患者可隨身攜帶設備自由活動)、持續性循環式腹膜透析(CCPD ,優點同CAPD,夜間依靠腹壁透析機進行透析,白天仍可工作)及間歇性腹膜透析(用於急性患者)。一般每日應進行4~6次腹透,每次灌入2000mL腹透液。腹膜透析無需依賴機器 ,操作簡便,無需特殊培訓人員,故價格低廉,在基層醫療單位均可開展。雖然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適應症相同,但各有利弊,不能互相取代,故應根據患者的原發病因、病情及醫療、經濟條件作適當選擇,使患者得到最大效益。下述情況應優先考慮腹膜透析:①高齡、心血管系統功能差者。②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困難者。③出血傾向嚴重不能作血液透析全身肝素化者。④糖尿病腎病尿毒症者,將胰島素加入腹腔,可使血糖控制較好。下述情況為腹膜透析的禁忌症 :①腹部大手術後3日內 。②腹膜有粘連或有腸梗阻者 。③腹壁有感染無法殖入腹透管者。④腹腔腫瘤、腸瘺、膈疝等 。
無菌操作不嚴格可引起腹膜炎,反復發作腹膜炎可使腹壁的透析面積減少,透析療效減退。此外由於腹膜上的膜孔大於血透器膜上的孔徑,故營養物質從腹透液的丟失較血透時嚴重。故嚴格的無菌操作以及足夠的營養是腹膜透析成功的保證。腹膜透析的存活率第1、2、3、4、5年分別為90%、80%、70% 、65%及46% ,約每年遞減10% 。世界上有報道已存活20年者。
❾ 關於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一種能代替部分腎功能,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質,糾正體內電解質與維持酸鹼平衡的體外血液透析裝置。
1、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俗稱「人工腎」,即將血液與透析液分置於一人工合成的半透膜兩側,利用各自不同的濃度和滲透壓互相進行擴散和滲透的治療方法。血液透析可將患者體內多餘水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並從透析液中吸收機體缺乏的電解質及鹼基,以達到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的目的。
2、透析過程
透析開始時,將患者的血液經血管通路導入動脈管道、去泡器,到達秀析器。血液和透析液藉助於透析器內的半透膜進行逆流交換,交換後的透析液進入廢液槽被棄去,而被「凈化」的血液經過去泡器、靜脈管道從靜脈血管通路重新輸入患者體內,以達到「清洗」的目的。
3、適應症
(1)急性腎功能衰竭(見急性腎功能衰竭章)。
(2)慢性腎功能衰竭(見慢性腎功能衰竭章)。
(3)急性葯物或毒物中毒。
4、禁忌症
(1)嚴重心功能不全。
(2)嚴重心律失常。
(3)有明顯出血傾向。
(4)出現休克或血壓偏低,收縮壓低於10.6kPa(80mmHg)。
(5)近期大手術患者。
5、血管通路的建立
一般建立動一靜脈內瘺及動一靜脈外瘺。使用時間 術後3至5日即可使用,急症可馬上使用。 在術後3至6周後使用,否則易形成血腫,縮短使用壽命。
操作 簡便 較復雜,每次透析均需穿刺。
感染率 易發生 很少發生感染。
使用壽命 約10個月 壽命長。
危險性 連接管脫落可致大出血而致死亡。 吻合口分流過大可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力衰竭。
6、肝素的使用
血液秀析過程中,肝素為臨床常用抗凝劑,可防止血液在透析器等體外管道中凝集。肝素靜脈注射後5分鍾可產生全身抗凝作用,4~6小時排盡。在血透中用法有三種:
(1)全身肝素化:於透析開始前10分鍾首次注入肝素0.5mg/kg,然後每小時補充8~10ml,再於透析結束前30~60分鍾停止給肝素,使體內凝血時間維持在45~60分鍾(試管法凝血時間)。此法最常用,適於無明顯出血傾血患者,若發生明顯出血傾向時可用魚精蛋白30~50ml緩緩注入以中和肝素。
(2)體外肝素化:在透析開始即從透析器的動脈端連續注入肝素,使透析器內凝血時間維持在40~60分鍾;與此同時,在透析器的靜脈端注入魚精蛋白,以中和肝素,使體內凝血時間維持在15分鍾以內。這樣,即可防止透析器中凝血,又可防止肝素過多進入人體內引起了凝血障礙。而事實上,此法僅適於近期手術、創傷後有明顯出血傾向或尿毒症性心包炎者,臨床應用較少。
(3)小劑量肝素化:其適應症同體外肝素化。在透析開始時首次注入小劑量肝素5~10mg,後每小時注入5~10mg,使體內凝血時間維持在20~30分鍾之間。
7、透析過程中的監護
(1)透析前的護理:透析治療是一非生理性狀態,患者在此階段會產生心理不平衡,一是認為病情惡化,二是對血透本身的恐懼,對預後失去信心,故此階段內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應鼓勵患者戰勝這種心理的不安和痛楚,並向患者本人和家屬充分解釋血透治療的原理及效果,必要時請接受透析治療療程較長、效果較好的患者幫助解釋,以取得病人密切配合。盡管透析可維持患者的生命,但堅持長期透析治療的患者仍會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會因其他原因而產生一些危機,而護士就應該是患者焦慮、憤怒、或恐懼友好的承擔者,並且是患者及其家屬的支持者。
護士必須熟悉每位患者的特點,制定不同的護理計劃。患者的飲食、透析方案及用葯,形成一個相關的整體。如當飲食變動時,透析方案也應作相應的變動。每次透析前要測體重、脈搏、血壓、體溫、呼吸。抽血查K+、Na+、Cl-、血尿素氮、血肌酐、CO2CP,凝血酶原活動度,血紅蛋白等,以了解患者心、肺、肝、腎功能狀態及貧血、感染、出凝血情況。如患者血紅蛋白〈50g/L應輸血。血壓偏低可靜脈輸注右旋糖酐或輸血,糾正低血壓後,再行血透;透析前應檢查透析器各部件的運輸是否正常。
(2)透析時的監護:
①患者應每隔30~60分鍾記錄體溫、呼吸、脈搏、血壓一次,危重病人應每隔15~30分鍾記錄一次,以便及時發現透析時可能發生的並發症,及時處理。同時,按記錄結果及時調整透析方案。在透析中可發生出血、心悸、心衰、呼吸驟停、心肌梗塞等嚴重並發症。護士應嚴密觀察並做好心肺復甦的一切准備工作。
②透析中應密切觀察血流量、靜脈壓、有無血液分層、血液及透析液顏色,如發生分層、凝血,提示肝素用量不足,一般加大肝素劑量即可。透析液顏色變紅說明發生了破膜應立即停透並更換裝置。
(3)透析後監護:透析後須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體重。抽血查肌酐、尿素氮、K+、Na+、Cl-、CO2CP必要時查Ca2+ 、P3-以決定透析效果,有無電解質紊亂,並做相應調整,同時為下一次制定透析方案做准備。在兩次透析間隔期准確記錄液體的出入量是極其重要的,據此可使患者有適當的液體攝入而又不致於過度增加液體負荷而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透析治療開始後患者往往有一錯誤認識,即血透可完全滿足患者清除代謝產物的需要,故不加限制地進食和飲水。因此當患者進入規律性透析時應考慮到其腎功能狀況,透析次數及間隔時間的長短和透析液的組成等來制定適合患者狀況的食譜。予以低鹽低鉀高維生素適量蛋白和充足熱量的飲食。規定血透患者應給予蛋白質每日每公斤體重1g左右,其中優質蛋白質要佔50%以上,熱量35kcal/kg體重才能滿足機體活動和治療的需要,蔬菜及水果應有一定限量以避免攝入過多鉀,但應補充維生素B1、B6葉酸等。
盡管患者頻繁透析,仍需限制液體的入量。對無尿患者一般規定每日入液量約為1000ml。體重變化是推測患者能否遵守所需食譜的一個相當精確的指標,患者應在每24小時內體重增加不超過0.5kg,體重增加過多提示飲水過多或體內有過多液體瀦留。
由於毒性產物及廢物的蓄積,患者可出現神經精神症狀,護士在注意觀察患者意識狀態及其它神經體征的同時,要做好腦病的防護工作,如加床檔、約束帶等。並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心理護理。
血透的病人用葯很多,而葯物大部分經肝或腎臟排泄,所以應避免使用腎毒性葯物。
在透析中還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預防感染。做好透前、透後機器、器械及透析器的消毒;保持內、外瘺局部清潔、乾燥;非透析人員接送患者應戴口罩、帽子。
8、動靜脈瘺的護理
首先應向患者講明瘺管的位置、重要性、可能出現的並發症和如何保護,出現問題時要通知醫護人員及時處理。局部要保持清潔,做各種活動時均應小心、衣著勿過緊,外瘺管勿扭曲、受壓、脫開,注意瘺管處有無滲血、出血。護士也應經常檢查硅膠管和連接部的松緊情況,不合作的病人以夾板固定,防止因接管脫落而引起大出血。有滲血時及時更換敷料,如遇管子脫落,可用無菌止血鉗夾住滑出端或紮上止血帶並加壓包紮,及時請外科處理。
其次注意勿在瘺管所在肢體上輸液、測血壓等,以防止阻塞。在平時護理過程中,應經常聽診血管雜音,觀察硅膠管的色澤。若顏色深淺不一、血清分離、波動消失,溫度低均提示外瘺阻塞。應立即用肝素加生理鹽水沖管或用尿激酶10000u溶解於10ml生理鹽水中緩慢注入瘺管內,反復抽吸,每次注入量不大於3ml。靜脈端阻塞處理時應十分慎重,以防栓子從靜脈端進入體內而發生栓塞。
第三要保持造瘺口局部清潔干凈。如有膿性分泌物或局部紅、腫應及時處理,定時局部消毒、換葯,積極控制感染擴散,防止發生敗血症,同時應做血培養。
第四內瘺管每次透析均需穿刺,兩穿刺點間距離應在10mm左右,每次穿刺時應避開明顯的疤痕,可選擇靠近前一次穿刺點的部位,拔針後應壓迫穿刺點20分鍾以上,以免出血。
9、並發症的護理
(1)透析反應:透析時患者熱源反應常始於透析後50~75分鍾,患者畏寒不適、體溫升高,頭暈、頭痛、惡心、嘔吐;部分患者透前緊張。所以除對症處理外應注意心理護理;在剛開始透析時透析時間宜短,逐漸過渡,第一次2小時左右,後逐漸延長,經1~2周誘導,可進入規律透析。
(2)透析失衡綜合征:可發生在透析結束前或透析後。主要症狀有頭痛、煩躁不安、惡心、嘔吐、血壓升高,嚴重者可出現視力模糊,震顛,甚至抽搐,昏迷而導致死亡。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初步認為是血透後患者血中代謝產物下降速度快,而肌酐、尿素氮等通過血腦屏障較緩慢,導致滲透壓的不同,引起腦水腫,顱壓升高,以及血液與腦脊液氫離子濃度差等引起的一系列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其護理措施首先是安慰病人使之平靜,卧床休息;其次建立靜脈通路,靜脈滴注葡萄糖、右旋糖酐、新鮮血液等;再者予對症處理,如降顱壓等。
(3)心血管並發症:血透患者心血管主要並發症有心律失常、心包炎、心包填塞、心力衰竭、高血壓、腦出血等。病人還可出現透析相關性低血壓,可補充生理鹽水、白蛋白、血漿等,其它相應處理可參考有關章節。
❿ 透析的原理和目的是什麼
血液透析是利用彌散的原理,所謂彌散就是溶液中的溶質通過半透膜,由高濃度順著濃度梯度轉移到低濃度處。血液透析治療是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高血鉀、高血鈉等毒素通過透析膜彌散轉移到透析液中,從而排出體外。而透析液中的碳酸氫根也順著濃度梯度轉移到患者血液中,達到糾正酸中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