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名學渣如何考好地理生物
在高中的學習當中,很多人都抱怨地理很難,也的確是這樣的所以在高三地理的學習當中,掌握方法相當重要,可以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
高三地理可以分為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每個部分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也應有不同的方法。
第一是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是相對最難的部分,有很多計算,對於文科生來說絕對是個難點。 對於自然地理,首先掌握書上的相關概念是前提,平時要養成多看書的習慣。但也不是說要花很多時間去看,而是要善於利用零碎時間,比如說課間、睡覺前、起床後。看過後也要經常溫習,經常回顧。然後,就是要做題目,做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做的題量不用太多,但也不能不做,要培養做題目的感覺。做題要仔細閱讀題目,抓住每個信息點來解題。碰到不會做的題目就要認真聽老師的分析,要理解老師講的東西。我不喜歡用錯題集,因為錯題實在是太多了,收集起來有點煩的,而且每道題目中總不會一點都不懂的,把你每道題目中不懂的地方所謂的盲點,或者是新的知識點集中起來,復習時可以多看這本的,
第二是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的關鍵是看地圖,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重要的經緯線一定要背得出來。平時要多看地圖,基本上要在腦中形成地圖的大致輪廓。同學之間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拿著地圖冊互相問問題,大家一起看地圖比較有味道。此外,要善於聯想,比方說看到赤道,就會聯想到赤道穿過哪些國家,赤道附近的氣候等,再聯想到穿過赤道的國家的有什麼地理特徵,氣候,資源,經濟,綜合國力,等等。看到某樣事物就會樹枝狀般聯想開去,那這樣掌握的知識點就多了,面也廣了。
❷ 怎樣學好初中地理,生物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怎樣學好生物
要學好生物課,首先要培養自己對生物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門學科充滿興趣,才會取得輝煌的成績,其次要明確學習目的,掌握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具備勤奮的學習態度,要相信「態度決定一切,勤奮造就輝煌」。
1、針對生物科學的特點,學好生物課應做到以下幾點: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於思考,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不能單靠記憶,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深入理解,融會貫通。作為一名中學生應勤於思考,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要重視學習方法,認真觀察實驗,生物是一門實驗科學,不重視觀察和實驗,就不可能學好生物課,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保障。
3、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緊密相連的科學,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應注意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生活實用價值。
❸ 咋樣才能在3天內學初中好地理和生物
綜述:在最後的三天內,不要做題,只看課本就可以,把幾本書都看一遍,看仔細些,地圖、知識點、活動題、閱讀材料等,如果有地圖冊,再認真看看。
提高成績的方法:
1、爭做課堂學習的主人
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就是積極參與課堂上的所有學習活動。如果一堂課是戲劇,那麼教室里的每個學生都應該在戲劇中扮演一個角色,每個人都應該競爭主角。這里提到的參與主要是指在課堂上參與各種思維活動;我們這里所說的主角主要指大膽發言和參加課堂討論。
2、要時刻帶著問題去思考
這種帶問題聽講座的方法適用於新課、綜合課。上課前你應該仔細預習和閱讀課本,並寫下你不明白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掌握了什麼,以及你還需要了解什麼,這樣聽起課來,目的性會更強,當他們不理解問題時,他們可以認認真真地傾聽。
3、理解細節
俗話說:「會聽聽道道,不會聽聽熱鬧。」 課堂上的聽力也是如此。會聽的學生可以聽到問題的原因和影響。學生必須理解老師告訴他們的每一個重要細節。重要的細節越小,他們能學到的知識就越多。
4、聽與想並重
聽力的目的是理解老師解釋的內容。一些學生不清楚聽課的主和次。結果,他們撿了芝麻、失了西瓜。聽課、聽課主要是聽,聽是主要部分,思考和記憶是次要方面。原則是在思考前仔細傾聽,然後思考,再記筆記。不要只是思考和做筆記,忘記聽講,當然聽中還要想。
5、請有比較分析地聽講
在聽的過程,我們應該比較我們的理解和老師的解釋,看看我們和老師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通過這種比較,我們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加強我們的思考、理解和改進,並發現我們錯誤的原因。
❹ 如何考好初中生物和地理中考
首先強調的是:學好了才能考好
以前的概念是:初中生物和地理就是「背、背、背」,
現在的生物和地理活題多,需要理解和知識拓展的題量很大,
所以,要考好,在「背、背、背」的基礎上,多理解、多掌握自然科學、多練習活題!
❺ 如何考好生物和地理
摟主還是初中生吧!現在是不是要搞結業考了?其實地理和生物都不是背了就能解決問題的!我初中的時候地理很好,如何學好地理呢?首先是要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做到點那個章節你都能很快得再腦海里回憶出比較詳細的知識細節!第二個,要理解這些知識,每個知識點都要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生物就不好說了!
我以前的生物不是很好,不過那個時候死記硬背,還是考了94
。關鍵是要把重點的板塊拿下來。比如植物的分科,花的授粉,還有那個花蕊圖!動物部分我影響最深的是鳥類的雙重呼吸,心臟圖,魚類,血液循環等!
談了一點自己的親生經歷,希望對你有幫助!
❻ 初中怎麼學好地理和生物
其實只要上課認真聽,如果老師講的好的話,就算不用背,地理也能考70分左右,生物能考90分左右。如果是想要沖擊滿分的話,那麼,就要去背大冊子前面的重點解讀。以及一些概念模糊或者根本不知道的題。初中的地理和生物真的只是靠背就好了。地理一定一定要結合圖去背,這個很重要,因為很多考試後面都會有一些填空題,就是考圖的。而且圖上的一些東西是必須要背下來的,就比如說日本的四個島,[日本的四個島是最簡單的]當然最好是結合學校發的教輔資料的地圖去背,上面是我摸著良心說的話。如果初一的寶貝們看到的話,一定要按照上面的來。當然你們覺得有哪些不足可以自己去補,千萬不要懷著僥幸心理,覺得自己不聽就可以考高分,尤其是課堂上不聽講的話,是非常不好的。
❼ 怎樣考好中考的地理、生物
呵呵~首先你有一顆好學的心是非常的不錯的哦~我也才初三哦~今年夏天就要中考了的~以下是我學習的一些經驗哈~自己的成績還行,希望對你有幫助!首先是說學習歷史哈~你們用的是華師大的教材嗎?我學習歷史嘛,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啊什麼的就不說了~我只說些我覺得好的方法哈~對於歷史事件的時間,我是參照書後面的歷史事件年表來記憶的~那個表也可以用做很簡單復習,因為平時不會有太多的時間讓你復習它,所以在必要的記憶讀背後,就需要有時間就看看`歷史書內容很多的,根本是不可能一次看完的,所以你就可以參照那個表來簡單的回顧哦~很多課文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來上的,所以那樣既把你頭腦里的時間順序理清楚了,你邊看時間邊回憶歷史事件,回憶不起就翻翻書,這樣做印象才會深刻的~另外你要學會把各種歷史事件相互結合哦,比如世界歷史上的資產階級革命,有那英國的,法國的,美國的~那它們的先後呢?性質一樣有互相的影響嗎?分別是什麼導致的?等等~平時細心些想想這些往往就會事半功倍的~再說地理和生物吧~這兩科都是理科,所以學習的時候就千萬不要死記硬背哦~我學習它們主要就是看圖記憶的~想想看哈~你的頭腦裡面文字形式的東西已經很多了~那圖片形式的東西呢?不太多吧~而地理和生物不是圖為主要的嗎??把圖理解了~,必要的知識就掌握了,那樣子記憶既輕松也不容易忘記哦~你就那樣做吧~好嗎?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學好並能利用最基本的理論,最後你會發現,無論題目和題型怎麼改,其實都萬變不離其宗的,只要掌握了基本知識,就沒問題啦
❽ 初中地理生物怎麼考的好
【生物的學習】
基本方針:
1.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記憶,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系起來理解。
運用方案:
1.仔細了解課本內容,理解和記憶基本概念。
(1)根據每單元的學習目標,聯系各個概念進行學習。
(2)不要只記憶核心事項,要一步一步進行深入的學習。
(3)要正確把握課本上的圖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學的內容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理解。
3.把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互做比較,確實理解整理後再記憶。
4.把內容用圖或表格表述後,再進行整理和理解。
5.實驗整理以後跟概念聯系起來理解。(把握實驗目的,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找出差距,並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
*正確了解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直接觀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徵。
*養成寫實驗觀察日記的習慣。
6.以學習資料的解釋部分和習題集的整理部分為中心進行記憶。
7.根據內容用不同方法記憶。
(1)把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整理進行記憶。
*把想起來的主題不管順序先隨便記下來。
*把中心主題寫在中間位置。
*按照知識間的相互關系用線或圖連接起來完成地圖。
(2)利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或特殊意思的詞進行記憶。
(3)同時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記憶。
8.不懂的題必須解決。(先給自己提問,把握自己具體不懂哪部分後再請教其他人。)
9.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
(1)整理做錯的題,下次考試前重點復習。
(2)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
(3)以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
【物理的學習】
我曾經聽說過一個上海中學生總結的「多理解,多練習,多總結」的「三多法」。我覺得這個方法很能概括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要領。
多理解,就是緊緊抓住預習、聽課和復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地理解。預習可分為粗讀和精讀。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學的內容,對重要的部分以小標題的方式加以圈注。接著便仔細閱讀圈注部分,進行深入理解,即精讀。上課時可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解難點,解答疑問。這樣便對知識理解得較全面、透徹。課後進行復習,除了對公式定理進行理解記憶,還要深入理解老師的講課思路,理解解題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題的知識點對症下葯,應用什麼定理的公式,使其條理化、程序化。
多練習,既指鞏固知識的練習,也指心理素質的「練習」。鞏固知識的練習不光是指要認真完成課內習題,還要完成一定量的課外練習。但單純的「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應該有選擇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型。基礎好的同學還應該做一些綜合題和應用題。另外,平日應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培養沉著、自信的心理素質。
多總結,首先要對課堂知識進行詳細分類和整理,特別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內涵、外延、推導、應用范圍等,總結出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路。其次要對多種題型的解答方法進行分析和概括。還有一種總結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之後分析自己的錯誤、弱項,以便日後克服。
❾ 初中如何快速提升地理,生物成績
必須背,初中地理和生物基本不需要其他的理解,背就完事兒了,地理要按干點點挨著背,生物則是通篇看,多看幾遍,然後讓你同學挨著抽,你不知道的就專門背就可以了。我初中這樣花了一周背完了生物,會考考了滿分。地理沒有捷徑,必須背,然後去找一張畫了省份輪廓的空白中國地圖自己填,如果可以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填對所有省份,省簡稱以及省會與各大山脈,就勉強算融會貫通了。此外,你還需要把中國地圖分為五大區(書上有),然後不看書試著自己描述特點,這個你可以先列一個框架或者表格把需要描述的特點列下來然後一遍遍地嘗試。其他的考點,你們老師會講,我就不多說了。最重要的是要有目的,結構框架要清晰,要有你自己的思考,要清楚哪些更重要,以系統的形式學習。綜合而又層次清晰的學習方式可以事半功倍,祝你會考滿分。
❿ 生物和地理要想考好的方法
要學好地理,首先要會用圖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做到「心中有圖」。
其次,要用聯系的觀點學習,例如,氣候和農業有密切的關系,礦產和工業有密切的關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環境有關系。各種自然條件彼此又有關系,如:氣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語文、歷史、數學、理化、生物等等學科。例如時區的運算、土壤的改造、氣候和天氣都和其他學科知識有聯系,在初中階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識基礎打牢,才能更快的進步。最重要的是要聯系實際,什麼問題想不轉了的話,馬上想想生活中的情景!!例如高一地理第一章就精確涉及地球知識,什麼自轉公轉、太陽直射點、時間計算等等。比如晝夜長短問題,你看看你家在什麼緯度就能知道,還有太陽一天的運動你沒事就在外面觀察一下,多思考一下,聯系書本理論想想,還有什麼不會的?!! 我覺得學好生物首先打好基礎,重視教材。
學生物基礎有多重要?教材有多重要?高一,我在生物一塌胡塗的時候細讀一遍教材考了89分(沒做任何練習冊);高二,我靠著一本 生物書(沒用任何競賽教材、練習題)通過了生物競賽選拔賽(全市50人,全省300人)。
生物教材要一頁一頁細讀,記牢每一個知識點,這個工作應該在高二完成,高三進行補充。必要的閱讀有:第一次,在學習當課內容的前兩天(如果你習慣於預習);第二次,在老師講完課的課間(這一次要盡量記住知識點);第三次,在課後兩天(最好先回憶學到了什麼再看書);第四次,在高二每次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前一天(這次閱讀要求整體性強,細於前兩次,建議大略瀏覽一頁後背出重要內容再仔細看書);第五次,高三寒假;第六次,高考前一周(後兩次方法與第四次相同)。
做到以上這些的確有些繁瑣,但比起收益來你會認為「值得」。因為,加上高二的學習和高三的復習,你的基礎會很扎實,扎實的基礎是完成難題和綜合題的保障。不知你注意過沒有,高考的生物題即使是再綜合,也不過是教材內容的疊加,它的外延不會給你帶來什麼麻煩。
所以,如果你想學好生物,那麼不妨試一試,打開教材,從第一頁開始……我想,相信每一次閱讀都會給你新的感受,新的收獲。
其次,就是做練習題了。
高二,只要完成老師的作業。如果他不要求什麼,做一本練習冊,不要太難,題目也不用太多(20個小時左右就能做完的一本便差不多了)。高三上學期,你可以先看兩三套正規綜合卷(比如高考卷,小心不要被各地的模擬題騙了)上的生物題,明白要考什麼,然後做純生物卷上的練習,不用著急「綜合」,我想你的老師推薦給你的練習冊難度一定夠用。對於一些對基本的知識點要求的太偏太深的習題,你不妨將它拋棄。但是對正常的基礎題,不要以「過於簡單」為理由逃避,真正綜合時你會發現熟練掌握它們很有用。切忌找偏題怪題。一些練習冊上,理化生綜合得非常生硬、過分,不要為此而迷失方向。待到高三下學期各地的模擬題接踵而至時,你會覺得曾經的習題似乎都方向不對,沒關系,不只我,也不只我的同學,我問過不少名校的學生,他們都有同感。相信你過去的努力都是有效的,因為事實如此。你只要繼續下去就足夠了。
高考,不要渴望找到做過的題,但是,所有的題都看起來很熟悉。選擇題細心一點,不妨試試排除法,也許那個對的你不確定,可往往錯的卻很明顯。
此外,有關新科技的題目不必太擔心。高三一年的練習會把所有的新科技變成「舊科技」的。如果你還不放心,不妨每周去一次K12生化論壇看看。爭議很大的題目不用太擔心(有時大型模擬考還會出現),高考不會有的。
最後,我想說一說對於生物實驗的態度。
動手是有好處的,但僅僅是在學習階段而非復習階段,因為你需要實驗操作的技能。但讓你得分的是答題技能,是要通過做實驗題來獲得的。沒有一定的習題積累,生物實驗中的各種注意事項及答題規律你無法獲得。不過,高三上學期千萬別著急,也不用自己專門進行實驗題的訓練(如果你的學校不進行),大多數學校會在下學期安排一周左右時間專項訓練,高考時你會感到足夠了。
生物是低投入高回報的學科,它不需要你太多的努力就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結果。所以,大膽的去追求那個結果吧。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