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現象中分別說明了動物與人類的什麼關系 關於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個小題2分,共40分;將每個小題的正確答案字母序號填在下表相應的題號下)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屬於生物共同特徵的是
A.都能運動 B.都能呼吸 C.都有細胞結構 D.都生活在水中
2、下列各組中均屬於生物的是
A. 克隆羊、蜻蜓、鍾乳石 B. 蘑菇、珊瑚、松鼠
C. 珊瑚蟲、菊花、水草 D. 枯樹枝、小魚、楊樹
3、人體排除廢物的方式不包括
A. 出汗 B. 呼出氣體 C. 排糞便 D. 排尿
4、在調查校園生物時,以下同學的做法,正確的是
A. 發現不認識的植物,把它們拔出來,帶回家研究
B. 校園的草叢里有一隻蟋蟀蹦了出來,蹦到校園外面去了,就不用把它記錄下來了
C. 小偉調查記錄中有蚰蜒,其他同學都沒有,小偉決定把它刪掉
D. 小明發現一隻老鼠,雖然它是人類的敵人,但是還是把它記錄下來了。
5、我國在進行人口普查時,下列哪項工作不是調查時應該做的
A. 確定調查目的和對象 B. 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
C. 偏遠山區可以不用調查 D. 整理分析調查結果
6、將生物分為植物、動物、其他生物的依據是
A. 用途 B. 生活環境 C. 個人愛好 D. 形態結構
7、地球上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是
A. 水圈 B.岩石圈 C. 大氣圈 D. 以上三項
8、生物圈的范圍為
A.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
B.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大氣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D.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9、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楊利偉成功繞地球飛行20小時,你認為「神舟五號」的太空倉中,應攜帶哪些維持生命所需的物質
A.空氣 B.食物、水 C.空氣、食物、水 D.水
10、下列能構成生態系統的是
A.生物圈及生物圈內的生物 B. 一個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地球上的所有人類 D. 長白山森林中的所有樹木
11、有些昆蟲的身體顏色與它生活的環境顏色極為相近,這屬於
A.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B. 環境對生物的制約
C.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D. 環境對生物的適應
12、下列哪項不是生物的活動影響環境的實例
A.樹木在秋天落葉 B. 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加了空氣的濕度
C. 草履蟲能凈化污水 D. 蚯蚓的活動改良了板結的土壤
13、「鋤禾日當午」,農民給莊稼鬆土的目的是給農作物提供
A.水 B.空氣 C.生活空間 D.營養物質
14、在草原上人工種草,為防止鳥把草籽吃掉,用網把實驗區罩上。後來發現,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子吃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植被破壞 B.環境污染 C.缺水乾旱 D.食物鏈被破壞
15、下列各生態系統中,自動調節能力最大的是
A.熱帶雨林 B.溫帶草原 C.溫帶落葉林 D.北方針葉林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某一個生態系統中的水受到污染,對其他生態系統沒有什麼影響
B.生態圈就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
C.蛇類經常襲擊人類,所以我們大量地捕捉蛇,這種做法是正確的
D.在美洲大量使用的DDT與我沒有關系,因為我住在亞洲
17、從老鷹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蟲,昆蟲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鷹體內的有機物最終來源於
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蟲
18、麥田裡的雜草和水麥爭奪陽光、養料和水分,體現了生物與生物之間有
A、競爭關系 B、捕食關系 C、合作關系 D、分工關系
19、下表是對幾種生物體內農葯含量的測定結果:
生物種類
A
B
C
D
E
單位體積農葯含量(mg)
0.045
0.024
0.003
0.145
0.009
這些生物與生物之間有著吃與被吃的關系,請問下列哪一條食物鏈是正確的
A. A→B→C→D→E B. E→D→C→B→A
C. D→A→B→C→E D. C→E→B→A→D
20、城市生態系統的主體是
A.綠色植物和人 B.人 C.人和動物 D.植物和動物
得分
評卷人
二、理解與應用(本題包括10個題,共38分)
21、(7分)鯨、蘑菇、楊樹、病毒等有很多的差別,但它們都屬於生物,因為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徵:它們的生活都需要 ;都能進行 ;都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 ;都能對外界刺激作出 ;都能 ;除 外,都是由 構成的。
22、(3分)調查時首先要明確 和 ,調查的范圍很大時,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 。
23、(6分)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的條件是: 、 、 、
、 、 。
24、(2分)鯨是哺乳動物,但是它的體型卻像魚,四肢變為鰭狀,這說明生物能 ______環境;茂密的森林中,空氣遠比喧鬧的城市清潔、新鮮、濕潤,這說明生物的生活能_______ 環境。25、(5分)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分兩類,一類是 、 、 、 等非生物因素,另一類是 。
26、(2分)一定區域內, 與 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27、(2分) 生物為了獲取能量而捕食其他生物形成的鏈叫 。從總體上看,食草動物的數量比食肉動物 。
28、(3分)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 流動;能量在食物鏈的流動過程中被多種生物逐步 ;有毒物質能夠沿著食物鏈 。
29、(5分)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 和 是相對穩定的,形成一種 的平衡,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是生態系統的這個能力是有一定 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30、(3分)被譽為「綠色水庫」的生態系統是 ,具有凈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態系統是 ,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得分
評卷人
三、識圖與分析(本題包括1個題,共12分)
31、(12分)右圖為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植物的作用是 。
(2)圖中細菌和真菌的作用是 。
(3)圖中消費者是 和 。
(4)如果人們大量捕殺鳥,使鳥的的數量減少,則蟲的數量會 。
(5)植物、鳥、蟲三者中,數目最多的是 。如果植物被噴過農葯,則三者中,體內農葯含量最高的是 。
(6)構成生態系統的非生物部分是 、 、 。
(7)在生態系統中,生物部分與非生物部分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是 的關系。
得分
評卷人
四、實驗與探究(本題包括1個題,共10分)
32、(10分)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
(1)作出的假設是 。
(2)該實驗中的變數是 ,在設計實驗時,要給鼠婦提供
和 兩種環境,以便對照。
(3)每個實驗裝置中放入10隻鼠婦,每分種統計一次明亮和陰暗土壤中的鼠婦數目,統計10次,計算10次統計數的 值。
(4)得出的結論是 。
(5)如果「探究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則實驗中的變數是 ,需要給鼠婦提供 和 兩種環境。
(6)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 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
沂源縣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生物期中考試試題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D
C
D
B
D
C
A
C
A
B
D
A
B
B
A
D
B
二、理解與應用(每空1分,共38分)
21、營養物質 呼吸 廢物 反應 生長和繁殖 病毒 細胞
22、調查目的 調查對象 樣本
23、營養物質 陽光 空氣 水 適宜的溫度 一定的生存空氣
24、適應 影響
25、光 溫度 水 空氣 生物因素
26、生物 環境
27、食物鏈 多
28、食物網 消耗 積累
29、數量 所佔比例 動態 自動調節 限度
30、森林生態系統 濕地生態系統 生物圈
三、識圖與分析(每空1分,共12分)
31、(1)生產者 (2)分解者 (3)蟲 鳥
(4) 先增多後減少 (5)植物 鳥
(6)陽光 空氣 水 (7)相互影響 相互依存
四、實驗與探究(每空1分,共10分)
32、(1)鼠婦適於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2)光 明亮 陰暗 (3)平均
(4)鼠婦適於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5)濕度 潮濕 乾燥 (6)相同
2. 下列有關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生態系統中有了動物更利於維持生態平衡B.動物
A、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如果食物鏈或食物網中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而動物在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故A正確;
B、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通過消化和吸收,將攝取的有機物變成自身能夠利用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動物體內經過分解,釋放能量,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被生產者利用,而動物排出的糞便或遺體經過分解者的分解後,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可見,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故B正確;
C、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動物取食植物的果實或種子有利於植物的繁殖,例如:枸杞的果實顏色艷艷有香甜的漿液,能使動物來吃,動物吃下果實後,種子隨著糞便排出而傳播,故C錯誤;
D、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後代,如蜜蜂采蜜.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於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如蒼耳果實表面的鉤刺掛在動物的皮毛上.故D正確.
故選C
3. 下列關於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動物作為生物圈中的消費者,能促進物質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有:①動物生存所需的營養物質,絕大部分無法在體內合成,必須從外界攝取食物為食.動物以綠色植物或其它動物為食,將攝取的有機物變成自身所需的物質.體內的有機物經過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水等排出體外,同時動物排出的糞便或其遺體經過腐生菌的分解後,也能釋放二氧化碳、無機鹽等.這些物質反過來又可以被植物所利用.所以,動物能促進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②動物的活動也影響植物的繁衍生息.例如,一些動物能幫助植物傳粉或傳播種子等.③動物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其它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它們對維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的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雖然動物在生物圈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也有消極的一面,如一些昆蟲或是鳥類會破壞莊稼,使農作物減產.某些動物數量過多,也會對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災. 故選:D |
4. 動物有哪些是生物它的名稱是什麼生活環境有在哪裡
暈
所有動物都是生物
5. 動物在生物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被稱為土壤改良能手的動物是()A.蝸牛B.螻蛄C.蜈蚣D.蚯
蚯蚓在土壤里活動,使土壤疏鬆,空氣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於植物生長,能夠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蚯蚓能夠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吃進的腐爛有機物和大量土粒,經過消化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其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養分.因此蚯蚓被稱為土壤改良能手.
故選:D.
6. 植物和動物是生物,那什麼是其它生物有哪些
按六界分類(陳世驤先生),除動物和植物外,是生物的還有如下:
病毒、藍藻、細菌、真菌。
順便說一下,微生物不是一個生物分類學名詞,而是一個按尺寸劃分的概念,比如瘧原蟲就是一種超小型的原生動物,但按尺寸它們又屬微生物。
7. 下列有關動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A.模仿蝙蝠回聲定位的雷達是仿生學的研究成果B.在一
A、仿生學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並將這些原理移植於工程技術之中,發明性能優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造新技術.模仿蝙蝠回聲定位的雷達是仿生學的研究成果,A正確;
B、由於綠色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製造出有機物,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為生物圈中的各種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來源,所以草食性動物的數量越多,該生態系統越穩定,B錯誤.
C、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C正確.
D、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為動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動物的數量影響植物的數量.因此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制約,共生共榮,相互依存,不是對立統一的,D錯誤.
故選:B、D
8. 下列動物在生物學中屬於什麼界門綱目科屬種
鳥: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
蚯蚓:動物界--環節動物門--寡毛綱--後孔寡毛目--環毛蚓(蚯蚓)
魚: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魚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