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齶舌弓會長哪些增生物

齶舌弓會長哪些增生物

發布時間:2022-05-29 20:35:52

Ⅰ 扁桃腺炎症

扁桃體為什麼會發炎

為何小孩老是扁桃體發炎呢?扁桃體算是呼吸道的防衛機關之一,可以過濾病菌並產生抗體,保護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侵入,而在三到五歲時正是最發達的時期。如同其他的淋巴腺體一樣,若有病菌入侵,就會有增生腫大的現象。所以很多的呼吸道感染都會有扁桃體和咽喉淋巴腺體的紅腫發炎。若扁桃體發炎特別嚴重,會有化膿的現象。

入侵身體導致扁桃體炎的病原微生物相當多,百分之七十是病毒感染,像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腸病毒等。其餘少數是細菌性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後易繼發細菌感染,產生較重的臨床表現。

由於每個機體抵抗力的不同及病菌的不同,扁桃體炎的症狀也不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有的則會出現輕微感冒症狀、頸部淋巴結腫大、口腔潰瘍等症狀。當然,也可能有較嚴重的感冒症狀、全身不舒服等。有時候扁桃體腫得太大,阻礙了鼻子的呼吸暢通。某些病毒甚至可能使扁桃體腫大到出現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狀,使患兒呼吸困難。

扁桃體發炎很嚴重嗎

得扁桃體炎算不算嚴重?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後遺症呢?基本上扁桃體炎本身是很良性的疾病,不過,問題會出在病原菌本身、感染的嚴重度和機體抵抗力的強弱。如果這致病菌只是造成扁桃體的局部感染,感染病程過去就沒事了。但有的致病菌會有全身性的影響,就可能有較復雜的病程或不好的後遺症,如關節炎、腎炎、心肌炎、心內膜炎等。

扁桃體炎的發病形式,很直接,眼見為憑,可目視扁桃體的狀況。讓患兒張大嘴巴,觀察扁桃體及口咽的變化則可以知道是否有扁桃體炎。不過醫生除了要診斷是不是扁桃體炎之外,另一個重要工作是要區分到底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有沒有全身性感染,會不會有其他並發症。通常細菌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而病毒性疾病則不需要抗生素,有需要的話可以抽血檢查來幫助診斷。

這些感染都具有傳染性,所以孩子有扁桃體炎,若可以的話應盡量不出門,嚴重的患兒要多休息並攝取適當的水分。有些孩子經常反復感染,扁桃體變得比一般腫大,也有些人先天就較大,經常感染後更大。有時會影響呼吸,或造成睡覺時鼾聲很大、甚至影響睡眠質量,可考慮做扁桃體切除手術。

何時需要切除扁桃體

下述情況有必要切除扁桃體:頻繁發作的扁桃體炎,或者扁桃體病變全面影響兒童健康或使兒童中斷學業,以及影響聽力或呼吸時。然而,有時施行扁桃體切除術是不必要的,如果診斷有懷疑就要考慮是不是其他問題。

扁桃體切除術適應征包括:扁桃體炎一年發作四次或四次以上;扁桃體炎兩年內每年發作三次或三次以上;扁桃體腫大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嚴重打鼾,吞咽不暢,發音不清等;有過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體膿腫;扁桃體引起了全身疾病,成為病灶性扁桃體;扁桃體反復發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氣管炎等反復發作或久治不愈。

手術在全麻下進行,當患者進入深睡眠狀態並且喪失痛覺時,將扁桃體剝離切除。大多數切口無須縫合,可自然癒合。患者一般術後住院觀察24小時以上。一般認為扁桃體切除不會對以後的生活有任何不良影響。

摘除扁桃體有利也有弊

有的家長因孩子經常扁桃體發炎,就要求大夫給孩子進行手術摘除扁桃體,但醫生一般都會慎重考慮。扁桃體為什麼不能隨便摘除呢?

扁桃體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組織。在兒童時期,它是個活躍的免疫器官,含有各個發育階段的淋巴細胞,如T細胞、B細胞、吞噬細胞等。所以它既具有體液免疫作用,產生各種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細胞免疫作用。扁桃體產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強,可抑制細菌對呼吸道黏膜的粘附,並可抑制細菌的生長和擴散,對病毒也有中和與抑製作用。IgA還可通過補體的活化,增強吞噬細胞的功能。這些在兩歲至五歲時表現最為活躍。

從免疫的觀點來看,由於其對身體的免疫作用,不應隨便將扁桃體摘除。兒童扁桃體肥大是正常生理現象,如果肥大但未影響呼吸和吞咽,沒有產生較重的臨床表現,不應摘除。因為切除後可能會影響局部的免疫反應,降低身體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扁桃體炎反復發作,妨礙呼吸和吞咽,引起風濕及腎炎等疾病時,應及時切除。一般兒童扁桃體切除術應在四歲以後進行,而且要等炎症消退後兩周至三周切除比較適宜。但若發作過於頻繁,不能久等,可考慮在發作消退後數天施行手術。
參考資料:http://health.66wz.com/system/2005/08/26/000009456.shtml

治療:

扁桃體切除術為有效療法,其他如隱窩沖洗、電略、免疫療法等療效尚不確定,只對手術禁忌者可採用。

扁桃體切除術(tonsillectomy)

適應症

(一)慢性扁桃體炎反復急性發作。

(二)有扁桃體周圍膿腫病史者。

(三)扁桃體過度肥大,妨礙吞咽、呼吸,導致營養障礙者。

(四)風濕熱、腎炎、關節炎、風心病等患者,疑扁桃體為病灶者。

(五)因扁桃體,增殖體肥大,影響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滲出性中耳炎,經保守治療無效者。

(六)白喉帶菌者,經保守治療無效者。

(七)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而扁桃體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時。

(八)各種扁桃體良性腫瘤,對惡性腫瘤則應慎重選擇病例。

禁忌症

(一)急性扁桃體炎發作時,一般不施行手術,需炎症消退後3-4周方可手術。

(二)血液病,高血壓,代償機能不全的心臟病,活動性肺結核等均不宜手術。

(三)風濕熱及腎炎等全身症狀未控制時不宜手術。

(四)在脊髓灰白質炎及流感,婦女月經期及月經期暫時不宜手術。

(五)病人家屬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病率高者。白細胞計數低於3000以下者。

術前准備

(一)認真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特別注意有關出血病史的詢問及出血凝血機制的檢查。

(二)血、尿、便常規出凝血時間。

(三)胸透、心電圖檢查。全麻者,肝、腎功能檢查。

(四)全麻者術前禁食,採用局麻者,術前酌情進少量飲食或禁食。術前半小時皮下注射阿托品。(擠切法免用)。病人緊張者可服鎮靜劑。

手術方法

用剝離法與擠切法二種。

(一)剝離法(dissection method)

1.麻醉及體位:採用局部麻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咽反射敏感者可於咽部噴1%的卡因,再以1%奴夫卡因(加1:1000腎上腺素)於舌齶弓及咽齶弓粘膜下及扁桃體外側包膜周圍浸潤麻醉。

2.操作步驟

(1)切口:用扁桃體鉗夾持扁桃體向內、上牽拉,暴露舌齶弓游離緣與扁桃體之間粘膜皺襞,以彎尖刀切開此處粘膜,並向後切開咽齶弓與扁桃體間部分粘膜。

(2)剝離:用血管鉗或剝離器插入舌齶弓切口,並向上後將扁桃體上極游離,然後用扁桃體鉗夾持扁桃體上極,再以剝離器由上向下將扁桃體在其被膜外下周圍組織分離,直至其下極。

(3)切除扁桃體:將扁桃體圈套器的鋼絲套住扁桃體,同時將扁桃體向上提,鋼絲向下壓,收緊鋼絲圈,絞斷扁桃體下極根蒂部分,將扁桃體完整切除下來。

(4)止血:切除扁桃體後立即用大棉球壓迫扁桃體窩進行止血,見有血管出血,給予結扎。最後用齶弓拉鉤牽開舌齶弓,充分暴露扁桃體窩進行檢查,如出血已完全停止,且無殘余扁桃體組織,一側手術即告完畢。

用同法切除對側扁桃體。

3.全身麻醉時,病人仰卧頭後仰位,肩下墊一小枕,搖低手術床,使頭部稍低於胸部,避免術中將血液吸入氣道。置入台維氏式開口器,注意勿壓傷舌及口唇,勿壓落牙齒。

(二)擠切法(guillotine method)

1.麻醉:全麻或局麻。

2.操作:病人取仰卧或坐位,助手將其頭部固定,置入開口器後,手術者以壓舌板壓舌,暴露扁桃體下極,右手持擠切刀,從扁桃體下極套入,再轉動刀環,使其位於扁桃體和咽齶弓之間,將扁桃體後面及上極套入,並向舌齶弓方向提起,這時扁桃體在舌齶弓下隆起成一「包塊」,即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將「包塊」擠壓入環內,隨即收緊刀柄,推動刀桿前進,使刀片切入刀環的盡端,以迅速有力的扭轉及提拔動作切下扁桃體。以同法切除對側扁桃體。助手迅速將患者頭部側轉,使其將血吐出。止血方法同剝離法。

術後處理

(一)患者均採用側卧位。局麻患者囑將口中分泌物順口角流出,不要咽下,以便觀察是否有出血。全麻患者未蘇醒前應注意其是否有吞咽動作,若有,應檢查是否有出血。

(二)術後三小時可進流食,六小時後可用鹽水漱口。創口痛時,頸部可冷敷。

(三)術後第二天,創面出現一層白膜,是正常反應。白膜約於手術後5~7天開始脫落,創面形成肉芽,表面上皮開始生長。如白膜呈污灰色,應注意有感染可能,可用抗生素及用0.5~1%雙氧水溶液漱口。

手術並發症及其處理

(一)出血:手術後24小時內的出血為原發性出血,較多見,多發生在術後6小時內,可能是手術欠細致,遺留殘體或止血不徹底,或是麻醉劑中腎上腺素的血管收縮作用消失後血管擴張之故;也可能是原已出血的小出血點,因咽部活動,咳嗽或血壓一時性增高等原因引起出血,缺乏維生素C,凝血酶元含量降低,天氣驟然變化,也可促進術後出血。繼發性出血,常發生於手術後5~6天,主要是白膜開始脫落時,因咽下硬食擦傷發生出血,若加註意可以防止。如屬繼發性感染性出血,則應加強處理,如抗感染等。

1.扁桃體窩內若有血塊,應予取出,用紗布球加壓10~15分鍾。檢查出血點時應注意扁桃體窩上下方隱蔽處,下方近舌根處及舌齶弓後面有出血點,較難看到。若有明顯出血點,用血管鉗夾住結扎止血。

2.彌漫性滲血,可用止血粉,明膠海綿貼附壓迫於出血處。無效時可用消毒紗球填壓在扁桃體窩內,將舌齶弓及咽齶弓縫合3~4針,紗布留置在扁桃體窩內24小時。

3.有時病人將血咽下,積存於胃內未被察覺,到達相當數量後有時可突然嘔出大量血性物,病人脈搏頻數,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早期休克現象,應採取補液,輸血及止血等措施,積極搶救。

4.手術損傷頸內動脈:極少見,如處理不及時可導致大出血死亡。主要預防手術中剝離扁桃體時應緊貼扁桃體被膜外剝離,分離不宜過深,對粘連組織切忌用刀、剪切割。一旦不幸發生,立即壓迫止血,並自頸外行頸內動脈縫合術。

(二)傷口感染:病人抵抗力低下,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或術後出血可合並傷口感染。表現創面不生長白膜,或白膜污穢而不完整,咽部充血、腫脹、咽痛較重,有時伴有發燒。應用足量抗生素及0.5~1%雙氧水漱口。

(三)此外還可並發肺膿腫、支氣管肺炎、肺不張、頸深部膿腫或蜂窩織炎、呼吸道異物等。

預防:

首先在於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並注意勞逸結合。許多人常加夜班工作,容易導致扁桃體發炎。其次,應減少煙酒等的刺激,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同時,還應積極治療鄰近器官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等。

專家介紹
張振英:北京兒童醫院五官科,長期從事小兒耳鼻喉科的臨床工作,在小兒扁桃體手術、氣管、支氣管異物的診療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張亞梅:北京兒童醫院五官科主任,擅長咽梗阻食道後天性狹窄,以及先天性頜面外科畸形的診斷和治療。
主持人:下面讓我們來聽一聽家長們對兒童扁桃體切除術的想法:
1、孩子老是躺在那兒就想睡覺,發燒以後嗓子也痛,到醫院一檢查是扁桃腺發炎,而且腫得特別的大,根本吃不進去東西,老得餵奶粉,搞得覺也睡不著,現在黑夜我老得摸著她,生怕她出不來氣,現在我們也很猶豫該不該切除扁桃體,因為嗓子是嬌嫩的地方,怕碰傷聲帶以後說話變音,或是啞巴了,所以我們都非常的害怕。
2、我覺得還是應該做的,因為這樣對孩子有好處,所以也沒有什麼顧慮,如果他不做的話,就得經常用嘴呼吸,那麼對肺、對各個器官都沒有什麼好處,容易發生別的疾病。
主持人:扁桃體到底該不該切掉呢?
張振英扁桃腺是長在咽部的一對淋巴組織,它的外型像一個扁桃,所以就叫做扁桃腺,它是機體的防禦組織,所以對4-5歲的孩子來說作用還是很大的。
主持人:扁桃體為什麼會發炎呢?
張亞梅扁桃體本身並不大,但它的表面有10-20個隱窩,而且直通到扁桃體的深部,隱窩里有許多的皺摺,平常皺摺里有許多的細菌、脫落的上皮、食物殘渣等,如果在身體好的情況下,是不會發炎的,如果身體的抵抗力下降了,像著涼、患急性傳染病等以後,細菌就會大量地繁殖,所以就導致扁桃體發炎了。
主持人:扁桃體到底應不應該切掉呢?
張亞梅應不應該切掉扁桃體就要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情況而定了。
主持人:一般哪些情況下應該切掉扁桃體呢?
張亞梅扁桃體經常發炎(1年發炎在5次以上)的人,就應該切除扁桃體,而且扁桃體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很像,所以一定要區分開,扁桃體炎的主要症狀就是高燒、嗓子痛得厲害、扁桃腺紅腫、表面有膿點、淋巴結腫大等,如果扁桃體周圍膿腫,也就是扁桃體的周圍間隙發炎、化膿了的話,孩子就會覺得疼得更厲害了,而且連嘴都張不開了,一天的體溫也都特別的高,這時也應該切掉扁桃體。
主持人:安徽羅女士兒子今年10歲,他的扁桃體非常的大,都快把咽部堵住了,吃飯很慢,安靜的時候出氣就粗,稍微一活動更是氣喘吁吁,晚上睡覺還打呼嚕,張著嘴呼吸還憋氣,有時甚至2分鍾都不呼吸,弄得家人都不敢睡覺,但他的扁桃體從來都沒有發過炎,請問像這樣的情況該不該把扁桃體切掉呢?
張振英他這種情況應該就是兒童扁桃體肥大症,如圖,腫大的扁桃體把咽部都堵住了,而鼻子是通過咽部將氣體送到氣管、支氣管的,咽部堵住後,病人就會出現呼吸困難、打呼嚕、呼吸暫停等症狀,而且扁桃體肥大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所以這時是應該把它切掉的。
主持人:北京李女士孫女今年12歲,她以前經常扁桃體發炎,現在基本上已經治好了,可是前些時候扁桃體又發炎了,嗓子疼、發燒、心還特別慌,去醫院檢查心電圖也出現了異常的現象,心肌酶增高,醫生說是心肌炎又犯了,請問心肌炎和扁桃體有什麼關系?像孫女這樣的情況應不應該把扁桃體切掉?
張亞梅長期扁桃腺慢性炎症以後,就會出現超免疫的狀態,產生免疫復合物,從而引起腎小球腎炎、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肌炎、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像她這種情況是應該把扁桃體切掉的。
主持人:新疆崔先生孩子發低燒已經很長時間了,查不出是什麼原因,也沒有什麼疾病,但是他本身有慢性扁桃體炎,請問低燒和扁桃體有關系嗎?如果有,該不該切呢?
張振英一般低燒的原因比較復雜,如果扁桃體長期慢性發炎的話,細菌就會產生一種毒素,被機體吸收了以後就會出現低燒的現象,我們稱作煉球菌感染綜合症,像這種情況是應該把扁桃體切掉的。
張亞梅除了扁桃體經常發炎引起周圍膿腫、過度的增生肥大、合並有並發症、低燒等症狀應該切掉以外,如果合並有扁桃腺結石症的話,就是上皮形成許多小的結石,也是應該把扁桃體切掉的;如果合並有腫瘤的話,不管是良性腫瘤、囊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也都是應該將扁桃體切掉的,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是很低的,一般採用手術、放療、化療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性的治療。
主持人:一般扁桃體切除手術什麼年齡合適做呢?
張振英免疫功能在5歲以前都是比較活躍的,所以一般學齡前的孩子切除扁桃體比較合適,但青少年也是可以做,一般是沒有什麼年齡限制的。而且扁桃體不像其它急症疾病那麼急,所以如果孩子的抵抗力增強了,營養也加強了的話,也許以後就不會再經常發炎了,也就不用進行切除了。
張亞梅有一位2歲的孩子,扁桃體特別腫大,而且已經出現了呼吸暫停的現象,當時家長覺得孩子太小了,所以沒有切掉扁桃體,後來在孩子4歲的時候發現心電圖也出現了異常的現象,而且心肌也已經肥厚了,這時我們為他做了扁桃體的切除手術,1年以後孩子才恢復了正常,所以如果出現呼吸困難的時候,就應該切掉扁桃體了。
主持人:南京雷先生做扁桃體手術痛不痛?手術需要多長時間?
張亞梅一般什麼手術都會有疼痛的感覺,目前隨著手術技術的發展,疼痛已經減輕了不少了,而且孩子和大人手術後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大人術後1周仍然覺得疼痛,可有的孩子第2天就沒有疼痛的感覺了,一般兒童術後3天疼痛就會逐漸地減輕。手術的方法有擠切的方法和剝離的方法;擠切的方法只需要幾分鍾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了,而且術後的疼痛也比較輕;剝離的方法主要適用於成人,但小孩也可以用,像如果扁桃腺特別小、扁桃體粘連等情況下,就得採用這種方法,病人可以在全麻或局麻下進行手術,一般孩子都採用全麻的方法,以便止血和術後的恢復。
主持人:蚌埠邱女士女兒扁桃體經常發炎,想切除但又怕切了以後聲音會嘶啞,她在藝術方面非常有天賦,一旦切掉怕將來影響孩子唱歌,請問專家手術會影響聲帶嗎?術後會留下後遺症嗎?
張振英發音的聲帶在喉部,而扁桃腺在咽部,所以切掉扁桃體是不會損傷到聲帶的,有的孩子由於用聲不當,所以在術前聲音就已經變得嘶啞了,因此這並不是手術造成的,而且有的孩子術前發音不清,而術後說話聲音清晰了,所以家長就覺得好像孩子變音了,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
張亞梅據調查聲音嘶啞的孩子在做完纖維喉鏡的檢查以後發現,有85%的孩子都是由於聲帶小結、肥厚所造成的嘶啞,和扁桃體是沒有關系的。
主持人:手術後會有後遺症嗎?
張振英這是一個中小型的手術,所以術後應該是沒有什麼後遺症的。
主持人:哪些人不能切掉扁桃體呢?
張振英當孩子的扁桃腺正處於急性發作時、大一些孩子的月經前後、凝血機制有問題的孩子、血小板減少、白血病等有血液病的孩子,是不宜切掉扁桃腺的。因為扁桃腺切掉以後是不進行縫合的,所以如果孩子的凝血機制有問題的話,我們是不主張切掉扁桃體的,而且如果有並發症,像腎小球腎炎急性期時,也是不能切掉扁桃體的,另外在長期服用激素類葯物期間、肝炎恢復的期間等,也是不能切掉扁桃體的。
主持人:武漢劉女士孩子今年4歲,兩個月前扁桃腺發炎、嗓子痛、高燒40度,這種情況該不該切呢?
張亞梅那就要看他是第幾次發炎了,如果他是第一次發炎的話,就不用切掉了,如果他已經是多次發炎了的話,我想還是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的,他也可以在急性期發炎的時候去讓耳鼻喉科的醫生進行檢查。
主持人:河北王女士請問切除扁桃體以後,對孩子今後的生長發育有沒有影響?
張振英扁桃腺是不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而且如果扁桃體反復發炎的話,就會影響孩子的食慾,術後孩子的食慾就會恢復,所以孩子就會長得更快了。
主持人:廊坊孟先生孩子經常發燒、咽喉紅腫,吃葯也未見好轉,請問可以切除扁桃體嗎?
張亞梅他應該先明確一下孩子到底是不是扁桃腺發炎,因為扁桃體發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是很像的,而且還可能是由於急性的咽炎引起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就算切掉扁桃體的話也是沒有用的,所以他還是應該先明確孩子到底是不是扁桃體炎。
主持人:太原王先生扁桃腺炎初期吃什麼葯?經常吃消炎葯好嗎?
張振英急性扁桃腺發炎時是一定要吃葯的,以免細菌感染後炎症的發展,而且還要讓孩子卧床休息、大量地飲水、以減少並發症的出現。
主持人:術後2天孩子感覺疼痛、不吃東西、低燒,請問術後應該如何護理?
張振英術後的疼痛是有的,但孩子比成人要輕,一般3天以後疼痛就會減輕,由於每個孩子對疼痛的反應不一樣,所以孩子覺得疼痛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但這種疼痛還是可以忍耐的,是不需要服用止痛葯的,像我們術後馬上就給孩子吃冰淋凌,因為冰淋凌對術後是沒有什麼刺激的,而且還可以止血,所以術後第1天主張給病人吃一些流食,像冷牛奶等,第2天就可以給病人吃一些溫涼的半流食,像泡麵、粥等,但是絕對不能讓病人吃硬的東西,像餅、炸肉等,因為術後的傷口需要長出一層白膜,如果吃硬東西的話,容易導致術後的出血,還要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潔,而且醫生開的葯也一定要給病人吃,還要讓病人多休息,也不要讓病人去公共的場所。
主持人:傷口不縫合會不會引發出血現象呢?
張亞梅有一位10歲的孩子,在術後的第7天時,吃了一個炸雞腿,結果把長出的白膜給刮掉了,造成口腔內的出血現象,一般出血率在1%-5%左右,如果孩子口腔有出血現象的話,應該馬上去醫院進行止血。
主持人:山西侯先生孩子的扁桃體經常發炎,但不發燒,請問用不用切除?
張振英發炎不發燒可能是孩子的機體反應低下,因為發燒是一種人體的反應,所以他孩子的體質可能非常的弱,切不切掉應該去醫院檢查後再做決定。
主持人:黑龍江王同學有咽炎、扁桃體炎,請問是不是摘除扁桃體以後,咽炎也就會好了?
張亞梅咽炎和扁桃體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即使把扁桃體切掉以後,咽炎也是不會好的,他應該找專科的醫生治療咽炎。
主持人:廣州齊女士急性扁桃體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是否會發展成為慢性扁桃體炎?如果治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
張振英急性扁桃體炎、鼻竇炎、中耳炎是兒科最常見的三種疾病,目前的治療技術還是很好的,但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就容易合並其它的並發症,而慢性扁桃體炎是由於反復發炎引起的,不是說一次沒得到治療就會轉成的。
主持人:南寧王先生剛才專家說有的人扁桃一年要發作6次,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手術,但我的孩子一年只發作2次,像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張亞梅像這種情況是不需要做手術的,但他孩子的體質應該是很弱的,所以在傳染病高發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去公共的場所,應該注意讓孩子多休息、注意給孩子加減衣服、還要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
主持人:扁桃體炎會傳染嗎?
張亞梅扁桃體炎不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
主持人:天津吳女士孩子平常不感冒,也沒有過於勞累的時候,為什麼她的扁桃體還會總發炎呢?
張振英扁桃體發炎和個人的體質因素、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關系,所以並不是說孩子一定要在感冒或過勞累以後才會患扁桃體炎。
張亞梅有些住宿的孩子1周才會回一次家,所以家長就會給孩子做好多好吃的東西,還要帶孩子去遊玩,造成孩子過度疲勞,有時就會出現發燒的現象,導致扁桃體發炎。

Ⅱ 慢性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一般是指齶扁桃體的非特異性炎症,可分為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大多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感染細菌或病毒所致,起病急,以咽痛為主要症狀,伴有畏寒、發熱、頭痛等症狀,是兒童和育少年的常見病。慢性扁桃體炎是由於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所致,表現為咽部乾燥,有堵塞感,分泌物粘,不易咳出,口臭,其反復發作可誘發其他疾病,如慢性腎炎、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等,因此須積極治療。患者平時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注意口腔衛生,及時治療附近組織的疾病,飲食宜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煙酒,一旦本病成為誘發其他疾病的病灶,或有其他手術指征時則應考慮手術治療。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乳蛾」的范疇,急性扁桃體炎相當於「風熱乳蛾」,慢性扁桃體炎相當於「虛火乳蛾」。風熱乳蛾多因氣候驟變,寒熱失調,肺衛不固,致風熱邪毒乘虛從口鼻而從侵喉核,或因過食煙酒等,脾胃蘊熱,或因外感風熱失治,邪毒乘熱內傳肺胃,上灼喉核,發為本病;虛火乳蛾多因風熱乳蛾或溫病之後餘毒未清,邪熱耗傷肺陰,或因素體陰虛,加之勞倦過度,腎陰虧損,虛火上炎,蒸喉核,發為本病。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1,肺經風熱型:證見發熱畏寒,咽痛,咳嗽,苔白或黃,脈數。
2.肺胃蘊熱型:證見高熱畏寒,咽痛劇烈,吞咽困難,口渴引飲,口臭便秘,舌紅,苔黃厚,脈洪數。
3.熱毒內盛型:證見高熱不退,咽癇有增無減,伴同側耳痛,吞咽困難,苔黃質紅,脈洪數。
4.虛火上炎型:證見咽干口燥,咽部似有物堵塞感,乾咳,伴手足心熱,或氣短,腰酸,苔少,舌紅,脈細數。
5.腎陰虛型:證見口燥咽干,人暮尤甚,且有灼熱微痛,異物感,伴五心煩熱,頭暈,不易耐勞,喉核及四周發紅,喉核上有黃白色膿栓擠出,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
6.肺脾氣虛型:證見咽干,刺癢,微咳,痰少而粘,咯吐不出,人寐頭上汗多,喉核暗紅連及周圍,喉核上有白色點狀短痕,或乳酪樣膿栓擠出,舌質淡紅少苔,脈細數。
一、可選用的西葯
1.急性扁桃體炎:
(1)全身治療:本病多為鏈球菌感染,抗生素首選育霉索,青雷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黴素、林可黴素等。高熱頭痛及全身酸痛者可選用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經2—3日治療後如病情無好轉,則應考慮是否病毒或其他細菌感染,改用抗病毒葯、敏感抗生京或磺胺類葯物,可酌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2)局部治療:可選用

小兒扁桃體炎
人的咽部象個拱形門,有兩個拱形組織組成。一個舌齶弓一個叫咽齶弓,分別跨在兩側,形成兩個窩,內即扁桃體。正常時分泌少量粘液,裡面含有白細胞及吞噬細胞,一旦有細菌病毒從這里經過,就被吸附在上面,然後被吞噬消化掉。隨著免疫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扁桃體的作用,目前已公認它是一個免疫器官。如從摘除的扁桃體中可以提煉出「轉移因子」。這個因子可以增強免疫,抑制病毒。除扁桃體外,鼻腔後面的腺樣體及咽後壁的淋巴組織,共同組成一個環狀的淋巴網,罩在呼吸道的最上端,對進入呼吸道的空氣起到過濾作用,這是一個強大的防禦機構。扁桃體首當其沖,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細菌病毒就會在此大量繁殖,扁桃體就會發炎。發炎的扁桃體充血、腫脹、化膿。扁桃體的陷窩上出現許多小膿栓,嚴重的會布滿膿苔。經常反復發炎可形成慢性扁桃體炎,由於反復炎症使扁桃體增生肥大,兩側扁桃體幾乎碰在一起,像兩扇大門堵住了咽部。
扁桃體炎的危害還不止這些,它一旦成為病灶,細菌就會在這里繁殖,並產生毒素,隨血液進入人體,使人體發生免疫反應,而這種免疫反應是一種異常的過敏狀態,可以進一步導致不少重要臟器得病,如急性腎炎、風濕病等,這些並發症的危害遠遠超過扁桃體炎本身的危害。
小兒患扁桃體炎時全身的感染症狀很明顯,孩子表現為:高燒可達39~40℃,同時伴有寒戰,全身乏力,頭痛及全身痛,食慾不振,惡心和嘔吐。檢查咽部時可發現扁桃體上有膿。這是最有力的診斷依據,因為光憑全身症狀不能與其他感冒相區別。
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主要是控制感染,扁桃體炎多為細菌感染,特別是化膿性扁桃體炎更是化膿菌所致,所以必須使用抗生素。慢性扁桃體炎引起的扁桃體肥大可造成呼吸困難,特別是睡眠時,因舌頭也鬆弛後倒,致使鼾聲如雷,天長日久會因慢性缺氧而影響生長發育,慢性缺氧還會使孩子的智力發育受到影響。
家庭護理要點
1.扁桃體一般3~10歲時最大, 10歲以後逐漸萎縮,因此兒童時期的扁桃體炎是防治的重點。
2.加強鍛煉,特別是冬季,要多參與戶外活動,使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增強,減少扁桃體發炎的機會。
3.保持口腔清潔,吃東西後要漱口。
4.急性扁桃體炎多為細菌感染所致,特別是化膿菌,如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須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黴素類最有效,根據炎症的輕重程度可選擇口服或靜脈注射。
5。慢性扁桃體炎或扁桃體肥大可作扁桃體切除,現在多採用扁桃體快速擠切術,手術時先在病兒嘴內噴表面麻醉葯,稍等一會兒,病兒的咽部感覺就會遲鈍,再讓他躺在床上,醫生使用一種叫擠切刀的器械,在病兒張口的一瞬間就能將扁桃體全部切除。手術十分迅速,病兒還未感覺疼痛,手術就完成了,病兒一直清醒,所以能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進血管收縮,預防術後出血。手術不需住院,術後門診觀察1~2小時便可以回家。
6.術後1~2周內吃半流質飲食,如面片,雞蛋糕。
7.手術切除以後並非完事大吉,還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盡量不切除。

扁桃體炎
【簡介】
扁桃體炎是咽部扁桃體發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種病症。為兒童時期常見病。現代醫學認為扁桃體是人體咽部的兩個最大的淋巴組織,一般4~5歲後逐漸增大,到12歲以後開始逐漸萎縮。正常情況下扁桃體能抵抗進入鼻和咽腔里的細菌,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但是、小兒由於身體抵抗力低,加上受涼感冒,就會使扁桃體抵抗細菌的能力減弱,從而導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細菌侵入扁桃體、發生炎症。嚴重者扁桃體紅腫化膿,形成化膿性扁桃體炎、久治不愈可轉成慢性扁桃體炎,容易引起腎炎、心臟病。風濕等全身性疾病和雞胸、漏斗胸。中醫學因其形狀似乳頭或蠶蛾,故稱其為「乳蛾」,主要由於風熱邪毒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胃兩經,邪毒熏蒸於咽喉遂成本病。或肺胃素有積熱,或熱毒較甚,灼熱肺胃之陰,津液不足,虛火上炎而成,常反復發作。
臨床表現為在急性期出現發熱頭痛,畏寒,幼兒可因高熱而引起驚厥,咽痛明顯,唾液增多等,嚴重者可出現張嘴困難。檢查時,可見扁桃體紅腫,表面有淡黃色或白色的膿點,下頜淋巴結常見腫大。在慢性期表現為咽部和扁桃體潮紅,可見黃色分泌物,咽喉疼痛不明顯,偶爾有低熱及食慾不佳等。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清肺經300次,清天河水200次。
(2)以拇指從腕關節撓側緣向虎口直推,反復操作100次。
(3)患兒仰卧,家長以拇指、食指的指腹分別置於咽喉部兩則,由上向下輕輕推擦,反復操作200次。
(4)患兒俯卧,家長以掌根直推脊柱兩側的肌肉,以熱為度。
2.隨證加減
(1)風熱外侵型:症見發熱惡寒,咽痛難咽,鼻塞體倦,頭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質紅,苔薄黃。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大椎穴300次。
③按揉曲池、合谷穴各50次。
④以手提拿肩井穴10~20次。
(2)肺胃熱盛型:症見高熱,口渴引飲,咽痛明顯,咳痰黃稠,腹部脹滿,日臭流涎,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常用手法加
①清大腸300次,退六腑300次,清小腸200次。
②推湧泉300次。
③推下七節骨300次。
④按揉大椎穴1分鍾。
(3)陰虛火旺型:症見經常低熱,下午較顯,咽部發干,輕微咽痛,過量發音或食辛辣後加重,乾咳無痰,吞咽有異物感,精神較差,舌質紅,舌苔少。常用手法加
①補腎經300次,運內勞宮30次。
②推 湧泉300次。
③按揉肺俞、腎俞穴各1分鍾。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用拇指甲掐雙側少商穴1~2分鍾。
(2)以指按揉合谷穴1~3分鍾。
(3)點按太溪、 湧泉穴各1分鍾。
(4)以大拇指指腹搓擦患兒雙側大魚際處,反復操作2~5分鍾。
(5)以掌根直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
生活調理
(1)患兒應注意休息,室內溫度不宜過高,以不感覺冷為宜,空氣要新鮮,不要在室內抽煙,減少咽部刺激。
(2)注意口腔衛生,多喝開水,或果汁水,以補充體內水分。
(3)不要帶患兒到影院、商場等人口密集場所,特別是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疾病流行之際。
(4)注意加強飲食營養,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
(5)在按摩過程中,如果患兒出現體溫突然升高、腹痛,或出現休克的早期症狀,應盡快去醫院治療。

扁桃體炎
(一)急性扁桃體炎
急性扁桃體炎(acute tonsillitis)常發生於兒童及青年。病原菌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此外,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和腺病毒也可引起。按其病變特點可分為:
1.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 病變輕,且多局限於粘膜層,可見炎性細胞浸潤,扁桃體充血、腫脹,但腫大不明顯,表面也無滲出物。
2.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扁桃體明顯腫大,普遍充血及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隱窩內充滿膿性滲出物。病變較重者,多數淋巴濾泡增大、化膿,形成多發性濾泡膿腫,並可向隱窩或表面穿破,形成潰瘍,小膿腫也可融合,致使整個扁桃體化膿。
(二)慢性扁桃體炎
慢性扁桃體炎(chronic tonsillitis)多由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演變而來。按其病變可分為:
1.慢性肥大性扁桃體炎 扁桃體呈不同程度腫大,淋巴組織顯著增生,淋巴濾泡增多、增大,生發中心擴大,淋巴組織內,特別粘膜上皮下可見大量漿細胞和一些中性粒細胞浸潤,隱窩內可見炎性滲出物。有時,由於淋巴組織和結締組織增生可形成息肉樣腫物。
2.慢性纖維性扁桃體炎 由於大量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瘢痕化),扁桃體體積縮小、質硬,淋巴組織往往萎縮甚至消失。隱窩常因出口阻塞而呈囊狀擴張,囊內也可見炎性滲出物。在增生的結締組織中有時可見軟骨或骨化生。

http://www.zgxl.net/sljk/ybjb/xunhuan/btty.htm

Ⅲ 扁桃體的主要生理功能

您好:扁桃體是人體的一個免疫器官,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一道防禦門戶,可抵禦侵入機體的各種致病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抗病作用。特別是在寶寶四歲以前,作用尤其重要。扁桃體又叫扁桃腺,在人的口腔中左右各一,位於口咽兩側,齶舌弓和齶咽弓之間的三角形間隙內,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組織。兒童扁桃體的大小因人而異,一般都在正常范圍內。過去,醫學界認為扁桃體是一個多餘無用的組織,有害無益,因此醫生常常動員病兒摘除,以清除誘發疾病感染的病灶。其實,扁桃體也是人體免疫體系淋巴組織的一部分。經近年來免疫學研究證實,扁桃體是個重要的免疫器官,當受到外界炎性物質刺激後,扁桃體產生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力會增強,參與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能抑制細菌病毒在呼吸道黏膜黏附、生長和擴散,具有防禦和抵抗外界病菌侵入機體的免疫功能,被稱為人體的「健康衛士」。這種功能在兒童時期比較明顯,因此,扁桃體適度的肥大並非都是病態,而是兒童的一種正常代償功能和抵抗疾病的生理現象。在14~15歲以後,兒童發育到青春期,隨著免疫系統的逐漸完善,扁桃體即行萎縮,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Ⅳ 扁桃體瘤會癌變么

我讓你了解下扁桃體癌

扁桃體癌carcinoma
of
tonsil是齶扁桃體常見的惡性腫瘤。多見於40歲以上的男性。癌瘤多發生於扁桃體上極,常有淺表潰瘍,也可有浸潤,經扁桃體上窩及舌齶弓向軟齶侵犯,進而向下侵及舌根,並常有頸淋巴結轉移。
病理類型可用鱗狀細胞癌、淋巴上皮癌、未分化癌、腺癌等,以鱗癌多見。
臨床表現
1.早期症狀不顯,只用咽部不適,異物感或輕微疼痛。晚期可用明顯咽痛,吞咽時加劇,並可放射到同側耳或面部。常有口臭、出血及張口困難等症狀。
2.一側扁桃體明顯腫大,呈結節狀或菜花狀,或表面有潰瘍、壞死、假膜。腫瘤發展快,常侵犯周圍組織,出現吞咽、呼吸障礙。
3.早期常用頸淋巴結轉移,出現同側或雙側頸淋巴腫大、質硬、固定。
診斷依據
1.根據上面三點症狀和體征。
2.扁桃體活檢查癌細胞。
治療原則
1.放射治療為主要治療方法。
2.手術治療以早期扁桃體癌為宜。
3.手術治療+放療。
4.化學治療。
用葯原則
1.對病源型扁桃體摘除需在並發症得到控制後,並於手術前、後選用「a」項中葯。
2.對不宜施行手術者,可選「b」項中葯化療。
輔助檢查
1.對一般扁桃體癌病例,其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b」為主。
療效評價
1.治癒:腫瘤及頸淋巴結消失,症狀消退,無並發症。
2.好轉:腫瘤縮小,症狀減輕。
3.未愈:症狀體征未改善。
專家提示
扁桃體癌早期症狀輕微,易被忽略。凡40歲以上,長期咽部不適,異物感,持續性輕微咽痛,經抗炎治療無效而症狀加重的病人,應懷疑有扁桃體癌存在的可能。必須作詳細檢查,以早期作出診斷,早期治療。
下列症狀是扁桃體癌早期的臨床信號:
(1)咽喉部異物感。可以由感冒等誘因引起,感冒治癒後仍有此感覺存在。
(2)咽喉部疼痛。初診時有65%的患者有此症狀,開始是隱痛不適,有燒灼樣,逐漸影響進食,嚴重時可放射至耳部。
(3)咽部腫物。早期患者就發現扁桃體區有腫大的外生物,局部變硬、增大,或發生表面小的潰瘍。到了晚期可以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咽喉出血等症狀。
(4)上頸淋巴結腫大。佔54%~85%。有時扁桃體窩內小的病灶沒有被發現,就可能出現上頸淋巴結轉移。

所以扁桃體癌是存在的,你最好去切除,一般切除後效果最佳。

Ⅳ 舌癌的早期症狀圖片

你好,舌癌的早期症狀如下:1.口腔內突然出現粘膜紅斑、水腫、糜爛、白斑皸裂、扁平舌蘚、隆起和顆粒狀肉芽等,雖無明顯不適,但經過治療2周—4周非但不愈,反而慢慢擴散增大。2.突然出現牙齒松動、脫落,咀嚼食物時牙齒咬合不良,有假牙者自覺假牙不適,口腔與咽部麻木、疼痛,經一般對症治療不見好轉。3.口腔粘膜出現長期不愈的潰瘍,且粘膜蒼白,失去光澤,類似白斑,粘膜下發生纖維性索條硬結。4.局限性唇紅粘膜增厚與鱗屑形成,伴有灰白色角化斑。5.口腔內有多次原因不明的出血和張閉口困難。6.突然出現的唾液分泌增多、流涎、鼻涕帶血、吞咽哽噎感、頜面部腫塊及淋巴結腫大,並且持續存在,甚至逐漸加重。7.突然出現的舌頭運動受限、語言不清、說話和吞咽時感到疼痛。8.口腔內有些隆起和贅生物雖是良性病變,如乳頭狀瘤、義齒刺激引起的增生、化膿性肉芽腫等,但也有少數被病理組織學證明是鱗狀細胞癌,也應引起警惕。 舌癌是最常見的口腔癌,男性多於女性。舌癌多數為鱗癌,尤其在舌前2/3部位,腺癌較少見,多位於舌根部,舌根部有時也可發生淋巴上皮癌及未分化癌。舌癌多發生於舌緣,其次為舌尖、舌背及舌根等處,常為潰瘍型或浸潤型。一般惡性程度較高,生長快,浸潤性較強,常波及舌肌,致使舌運動受限,使說話、進食及吞咽均發生困難。舌癌向後可以侵犯舌齶弓及扁桃體,晚期舌癌可蔓延至口底及頜骨,使全舌固定。如有明顯的舌癌症狀建議盡早就醫,早診斷早治療。

Ⅵ 寫出一種微生物與它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身體特徵

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
外形
①紡錘形
也稱基本型,是一般魚類的體形,適於在水中游泳,整個身體呈紡錘形而稍扁。在三個體軸中,頭尾軸最長,背腹軸次之,左右軸最短,使整個身體呈流線型或稍側扁,以利於水中運動前進時減少阻力,故這類魚善於游泳。常棲息於水的中、上層。可作長途遷移。例:鯉, 鯽 ,鯊。
②側扁型
這類魚的三個體軸中,左右軸最短,頭尾軸和背腹軸的比例差不太多,形成左右兩側對稱的扁平形,使整個體型顯及扁寬,因此,游泳的能力較紡錘型差,生活在水的中、下層。很少作長途遷移。如鯧魚、蝴蝶魚、鯿魚、胭脂魚、燕魚等。
③平扁型
這類魚的三個體軸中,左右軸特別長,背腹軸很短,使體型呈上下扁平,行動遲緩,不如前兩型靈活,多營底棲生活。例如魟、鰩、鮟鱇和鯰等。
④棍棒型
又稱鰻魚型。這類魚頭尾軸特別長,而左右軸和腹軸幾乎相等,都很短,使整個體形呈棍棒狀。其游泳能力較側扁型和平扁型強。適於在水底泥土中穴居和水底砂石中生活。如黃鱔、鰻鱺及多種海鰻。
此外,還有一些魚類由於適應特殊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而呈現出特殊的體型,例如海馬、海龍、翻車魚、河魨、比目魚、箱魚等。無論哪一種體型的魚,均可分為頭、軀乾和尾三部分。無頸為其特點,頭和軀干相互聯結固定不動,是魚類和陸生脊椎動物的區別之一,頭和軀乾的分界線是鰓蓋的後緣(硬骨魚類)或最後一對鰓裂(軟骨魚類)。軀乾和尾部一般以肛門後緣或臀鰭的起點為分界線,准確地講,是以體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椎體為界。
運動
魚類的附肢為鰭,是游泳和維持身體平衡的運動器官。鰭由支鰭擔骨和鰭條組成,鰭條分為兩種類型,一種角鰭條不分節,也不分枝,由表皮發生,見於軟骨魚類;另一種是鱗質鰭條或稱骨質鰭條,由鱗片衍生而來,有分節、分枝或不分枝,見於硬骨魚類,鰭條間以薄的鰭條相聯。骨質鰭條分鰭棘和軟條兩種類型,鰭棘由一種鰭條變形形成,是既不分支也不分節的硬棘,為高等魚類所具有。軟條柔軟有節,其遠端分支(叫分支鰭條)或不分支(叫不分支鰭條),都由左右兩半合並而成。魚鰭分為奇鰭和偶鰭兩類。偶鰭為成對的鰭,包括胸鰭和腹鰭各1對,相當於陸生脊椎動物的前後肢;奇鰭為不成對的鰭,包括背鰭、尾鰭、臀鰭(肛鰭)。背鰭和臀鰭的基本功能是維持身體平衡,防止傾斜搖擺,幫助游泳,尾鰭如船舵一樣,控制方向和推動魚體前進。一般常見的魚類都具有上述的胸、腹、背、臀、尾等五種鰭。但也有少數例外,如黃鱔無偶鰭,奇鰭也退化;鰻鱺無腹鰭;電鰻無背鰭等等。
①尾鰭
決定運動方向及運動動力,若失去,魚不會轉彎。依據外形和尾椎骨末端位置的關系,尾鰭可分為四種類型。
◎圓形尾鰭:尾鰭為1葉,尾椎骨一直伸到尾鰭後端,將鰭分成背腹對稱,尾鰭末端尖,多見於魚類的胚胎期及仔魚期。
◎歪形尾鰭:尾鰭分上下兩葉,尾椎末端稍曲向上伸展到尾鰭的上葉內。上葉較長,下葉小而略為突出,形成內外上下均不對稱的歪形尾鰭。常見於現代軟骨魚類和少數硬骨魚類。如鯊、鱘等。
◎正形尾鰭:分為上下對稱的兩葉,尾椎末端僅達尾鰭的基部,而稍上翹,保留有歪形尾椎的痕跡,尾鰭外形完全對稱,下葉由增加的尾下骨片支持著。正形尾鰭是高等魚類的特徵之一。據鰭形的變化,又包括了多種鰭形。
◎原形尾鰭:尾椎的末端平直伸展至尾的末端呈圓形,不象圓形尾那樣尖,尾鰭上下葉大致相等,這是一種原始的尾型,見於圓口綱,魚綱僅見於幼魚。
②胸鰭
保持魚體平衡,若失去,魚體會左右搖擺不定。相當於陸生動物的前肢,著生於鰓蓋後緣的胸部。對魚類具有運動、平衡和掌握運動方向的機能。當魚停止前進時,胸鰭用於控制魚體的平衡;緩慢地游動時,胸鰭又起著船槳的作用;高速行進時,胸鰭緊貼魚體,當它舉起時,則可減速和制動;當胸鰭一側緊貼魚體,一側舉起,則魚體朝舉起的一側拐彎前進,協助尾鰭起舵的作用。
③腹鰭
保持魚體平衡,若失去,魚體會左右搖擺不定。相當於陸生動物的後肢,具有協助背鰭、臀鰭維持魚體平衡和輔助魚體升降拐彎。腹鰭著生的位置隨不同的魚類而異,軟骨魚類的腹鰭一般位於泄殖孔的兩側。形狀和胸鰭相似而稍小。硬骨魚的腹鰭位於軀干腹側的叫腹鰭腹位。這是一類較原始的種,如鯉魚,鮭魚、鯰魚、鯡魚等;位於胸鰭前方,在腮蓋之後的胸部者叫腹鰭胸位,如鱸魚、黃魚和鯛魚等;位於兩腮蓋之間的喉部者叫腹鰭喉位,如鯰科和鰧科的魚類。腹鰭胸位和喉位是魚類進化後出現的高級特徵。這些位置各異的腹鰭,在魚類演化史上是一重要的標志,在動物分類學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④背鰭
保持魚體側立,對魚體平衡起著關鍵作用,若失去,會失去平衡而側翻。但也有些體形長的魚類,背鰭和臀鰭可以協助身體運動,並推動機體急速前進。如帶魚的背鰭、電鰻的臀鰭、海鰻的背鰭和臀鰭都能推動機體向前運動。又如特殊體形的海馬,也是靠細小的背鰭運動來推動機體前進。鰭式,是表示鰭的組成和鰭條數目的記載形式。各鰭拉丁文的第一個字母代表鰭的類別名稱,如「D」代表背鰭,「A」代表臀鰭(肛鰭),「V」代表腹鰭,「P」代表胸鰭,「C」代表尾鰭。大寫的羅馬數字代表棘的數目。阿拉伯數字代表軟條的數目,棘或軟條的數目范圍以「一」表示,棘與軟條相連時用「一」表示,分離時用「,」隔開。例如鯉魚的鰭式:D..Ⅲ一Ⅳ一17一22;P.Ⅰ一15一16;VⅡ一8一9;A...Ⅲ一5一6;C.20一22。
以上表示鯉魚有一個背鰭,3~4根硬棘和17至22根軟條;胸鰭1根硬棘和15至16根軟條;腹鰭2根硬棘和8至9根軟條;臀鰭3根硬棘和5至6條軟條;尾鰭20至22根軟條。鱸魚的鰭式為D..Ⅻ一Ⅰ一13;A..Ⅲ一7一8;P.15一18;V.Ⅰ一5。表示鱸魚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由12根硬棘組成,無軟條;第二背鰭包括1根硬棘和13根軟條;臀鰭3根硬棘和7至8根軟條;胸鰭15至18根軟條;腹鰭1根硬棘和5根軟條。魚類的運動與體形和鰭的變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其游泳的動力主要依靠以下三種方式:①利用軀幹部和尾部的肌肉收縮波浪式運動。②依靠鰭的擺動劃水運動。③利用鰓孔向後噴水引起的反作用力使魚體前進。魚類運動的方式除游泳外,少數魚還具有一種特殊的運動形式,即跳躍或飛翔,如鰱能斜向躍出水面很高,隨後垂直落入水中。飛魚用力跳躍斜出水面後,還能張開寬大的胸鰭,在空中翔達300m左右。鮭魚能反復跳越過河中多種阻障,從海里洄遊到河流的中上游產卵。另外,還有極個別的魚能爬行,如鮟鱇、彈跳塗。
⑤臀鰭
協調其它各鰭,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體輕微搖晃。
皮膚及衍生物
魚類的皮膚由表皮和真皮組成,表皮甚薄,由數層上皮細胞和生發層組成,表皮中富有單細胞的粘液腺,能不斷分泌粘滑的液體,使體表形成粘液層,潤滑和保護魚體,如減少皮膚的摩擦阻力;提高運動能力;清除附著在魚體的細菌和污物。同時,使體表滑溜易逃脫敵害。所以,表皮對魚類的生活及生存都有著重要意義。表皮下是真皮層,內部除分布有豐富的血管、神經、皮膚感受器和結締組織外,真皮深層和鱗片中還有色素細胞、光彩細胞,以及脂肪細胞。色素細胞有黑、黃、紅三種,黑色素細胞和黃色素細胞存在於普遍魚類的皮膚中,紅色素細胞多見於熱帶奇異的魚類局部皮膚中,光彩細胞中不含色素而含鳥糞素的晶體,有強烈的反光性,使魚類能顯示出銀白色閃光,有些魚類生活在海洋深處或昏暗水層,具有另一種皮膚衍生物—發光器腺細胞,能分泌富含磷的物質,氧化後發熒光,以誘捕趨光性生物,或作同種和異性間的聯系信號,如深海蛇鯔、龍頭魚和角鮟鱇中的一些種類。
在表皮與真皮之間,或者真皮中有很多鱗片,魚鱗是魚類特有的皮膚衍生物,由鈣質組成,被覆在魚類體表全身或部分(一定部位),能保護魚體免受機械損傷和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故有「外骨骼」之稱。也是魚類的主要特徵之一。現存魚類的魚鱗,根據外形,構造和發生特點,可分為三種類型。
(1)楯鱗由真皮和表皮聯合形成,包括真皮演化的基板和板上的齒質部分,即埋藏在真皮中的硬骨質的圓形或菱形基板和突出於表皮以外尖鋒朝向體後而中央隆起的圓錐形的棘(齒質)。齒質的表面有由表皮演化而來的琺琅質被覆著,齒質部分的中央為髓腔,整個髓腔開口於基板的底部,並有血管、神經通到腔內。鯊魚體表的楯鱗與牙齒的發生和構造相同應屬同源器官,故鯊魚的牙齒又叫皮齒。楯鱗的構造較原始,見於軟骨魚類鱗。
(2)硬鱗由真皮演化而來的斜方形骨質板鱗片,表面有一層鈣化的具特殊亮光的硬鱗質,叫做閃光質。硬鱗是硬骨魚中最原始的鱗片,如雀鱔和鱘魚的鱗。
(3)骨鱗由真皮演化而來的骨質結構,類圓形,前端插入鱗襄中,後端露出皮膚外呈游離態,相互排列成復瓦狀。根據游離後緣的形狀不同分為圓鱗和櫛鱗。圓鱗的游離後緣光滑圓鈍,常見於鯉形目、鯡形目等較低級的硬骨魚類。櫛鱗的後緣有鋸齒狀突起,多見於鱸形目等高級魚類。不管圓鱗或櫛鱗,表面均有同心圓的環紋,稱年輪。與植物莖的年輪一樣,可依此推測魚的年齡、生長速度及生殖季節等等。
鱗的作用
①在魚肚部的鱗,能反射和折射亮光,猶如一面鏡子,從而使底下兇猛的水生動物眩目,產生天水一色,不辨物體,成為天然的偽裝。
②為魚體提供了一道保護屏障,使它與周圍的無數微生物隔絕,有效地避免感染和抵抗疾病。
③作為一層外部骨架,鱗既可以使魚體保持一定的外型,又可減少與水的摩擦。此外,生物學家根據鱗片上環生的年輪(每輪表示過一冬),判知魚的年齡;亦可較為正確地掌握其生長、死亡率及健康狀況。
魚類身體兩側大都有一條或數條從單獨小窩演變成為一條管狀的線,稱為側線鱗,每片側線鱗有側線孔,能感受水的低頻率振動。硬骨魚的鱗片通常根據其數目、大小、排列形狀來鑒定魚種,記載鱗片數目的排列方式,常用一個帶分數式來表示,稱為鱗式:例如鯽魚的鱗式為28一30表示鯽魚的側線鱗為28至30片,側線上鱗為5至6片,側線下鱗為5至7片。
骨骼
魚類的骨骼按性質分軟骨和硬骨兩類。軟骨魚類終生保持軟骨,軟質中因有石灰質的沉澱物,又叫鈣化軟骨。硬骨魚的骨骼主要為硬骨,按照形式不同又分為軟化硬骨和骨膜兩種:在軟骨的原基上骨化形成的硬骨就是軟化硬骨,如脊椎骨、耳骨、枕骨等;由真皮和結締組織直接骨化形成的硬骨叫膜骨,如額骨、頂骨、鰓蓋骨等。魚類的骨骼按部位不同,分中軸骨骼和附肢骨骼兩部分。
(1)中軸骨骼分頭骨和脊椎
1)頭骨數目最多:硬骨魚類的頭骨由130塊左右骨片組成(指現存魚類,古代的原始魚類頭骨可多達180塊),是脊椎動物中腦骨數目最多的一類動物。魚類的頭骨分為腦顱和咽顱兩部分。
①軟骨魚的腦顱為一軟骨腔保護著腦部,構造簡單,無分界和縫合,僅背面留有腦囟由膜覆蓋,這樣的腦顱稱軟顱。有軟骨魚類的軟顱骨骨化成的幾塊枕骨、耳骨、蝶骨、篩骨,還有由膜骨來源的鼻骨、額骨、頂骨、犁骨等膜顱部分,因而結構非常復雜。硬骨魚類的腦顱由許多塊骨片合成,形成頭骨的主要部分。
②脊椎動物自魚類開始,咽弓分化成上、下頜,井形成咽顱,魚類的咽顱最為發達,由7對「>」形的咽弓形成,第一對增大成頜弓,頜弓背段叫齶方軟骨,腹段叫麥克爾氏軟骨。二者構成軟骨魚的上、下頜。上、下頜的出現較圓口綱更先進,能積極主動攝取食物。而硬骨魚類進化為膜性硬骨前頜骨和上頜骨,代替了軟骨上頜(齶方軟骨),麥氏軟骨進化為軟骨性硬骨的關節骨、齒骨和隅骨等,第二對舌弓由兩側舌頜軟骨、角舌軟骨和中央、的基舌軟骨組成,主要為舌的支持物,也協助支持上、下頜,第3~7對為鰓弓,支持鰓和鰓隔,讓鰓裂彼此分開,利於呼吸。
2)脊柱代替了脊索:魚類的脊柱由許多塊椎骨彼此連結成1條柱狀骨,以取代部分或全部的脊索,具支撐身體,保護脊髓和主要血管的功能,較圓口類更為進步。魚類的脊椎骨具有前後兩面都向內凹陷的特點,稱為兩凹椎體或雙凹椎體,為魚類特有,在相鄰的兩個椎體間隙及貫穿椎體中的小管內可見殘存的脊索。脊椎動物從魚類開始,脊椎的基本結構已形成。軟骨魚和硬骨魚的脊椎骨都分為椎體、髓弓、髓棘、脈弓和脈棘。其中椎體為主要部分,肋骨與脊椎骨的橫突相連,硬骨魚類的肋骨大都較發達。
(2)附肢骨為鰭骨骼
附肢骨分奇鰭骨骼和偶鰭骨骼。奇鰭中的背鰭、臀鰭和尾鰭骨骼都由插入肌肉中的支鰭骨(輻鰭骨)支持鰭條,硬骨魚的支鰭骨又叫鰭擔骨。偶鰭骨骼包括帶骨(肩帶和腰骨)和鰭骨(鰭擔骨和鰭條)兩部分。魚類中除硬骨魚的肩帶與頭骨相連以外,所有的附肢骨與脊柱均沒有直接聯系,這也是魚類的特徵之一,這是由於魚類的運動方式是游泳而決定的。
消化
魚類的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消化道己有胃腸的分化,還有明顯的胰腺。魚類由於終生生活在水中,故消化器官和食性都適應水中生活。口位於上、下頜之間,口內無唾液腺,魚類的口咽腔內有真正的牙齒,能積極主動地攝取和捕食,較圓口綱更高級。板鰓魚類頜骨上的牙齒由盾鱗轉化而成,硬骨魚的牙齒因著生部位不同而分為口腔齒和咽喉齒。一般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牙齒細弱而呈絨毛狀排列成齒帶

蜥蜴的外形可分為頭、軀干、四肢與尾四部分。頭與軀干之間的頸部在外形上並無明顯界限,但頭可以靈活轉動。
在頭部上可以見到口,一對鼻孔,一對眼睛和一對耳孔。如無外耳孔,則鼓膜位於表面,有的種類鼓膜上被復以細小鱗片或錐狀大鱗。頭部被復鱗片。各種蜥蜴頭背的大鱗片數目及排列一致,可作分類鑒別的依據;上下唇鱗及頸部鱗片亦相對一致,也可作分類之參考。
被復於軀干外的鱗片的形狀、大小、行數與結構,也是分類鑒別的依據。
前後肢分別區分為肱(股),前臂(脛),掌(跖)與指(趾)等部分。前後肢均各具5指、趾指、趾末端均具爪。
泄殖肛孔位於尾基部腹面,是尾與軀幹部的分界。
蜥蜴的兩性差異,有利於繁殖季節中互相識別,白晝活動的蜥蜴表現較為明顯。夜晚活動的蜥蜴可能靠嗅味識別異性。鬣蜥科的樹蜥(Calotes)及龍蜥(Japalura)等,雄性頸背的鬣鱗較長。飛蜥( Draco)背蜥(Acanthosaura)等,雄性喉部有較長而具鮮艷顏色的喉囊。石龍子(Eumeces)的雄性頭部比例較大,頭頸兩則常呈現紅色。雄性具有鮮艷色斑是蜥蜴兩性差異中最普遍的一種現象。例如蛇蜥(Ophisaurus)雄性體背具有若干翡翠綠色的短橫斑,草蜥(Takydromus)雄性體側具有鮮綠色縱紋,沙蜥(phrynocephalus)雄性腋下或腹面具有紅斑等等。雄性的這種特殊色斑往往在繁殖季節尤為鮮艷奪目。

Ⅶ 扁桃體發炎

不少患者有扁桃體發炎的症狀,有的還經常性發炎,有些人想請醫生給進行手術,摘除扁桃體。那麼扁桃體發炎,到底該怎麼對待呢?

扁桃體內含抗感染的細胞,是咽喉腔的一種淋巴組織,在咽部和口腔交界處的兩側面。

扁桃體為什麼會發炎

為何老是扁桃體發炎呢?扁桃體算是呼吸道的防衛機關之一,可以過濾病菌並產生抗體,保護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侵入,而在三到五歲時正是最發達的時期。如同其他的淋巴腺體一樣,若有病菌入侵,就會有增生腫大的現象。所以很多的呼吸道感染都會有扁桃體和咽喉淋巴腺體的紅腫發炎。若扁桃體發炎特別嚴重,會有化膿的現象。

入侵身體導致扁桃體炎的病原微生物相當多,百分之七十是病毒感染,像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腸病毒等。其餘少數是細菌性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後易繼發細菌感染,產生較重的臨床表現。

由於每個機體抵抗力的不同及病菌的不同,扁桃體炎的症狀也不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有的則會出現輕微感冒症狀、頸部淋巴結腫大、口腔潰瘍等症狀。當然,也可能有較嚴重的感冒症狀、全身不舒服等。有時候扁桃體腫得太大,阻礙了鼻子的呼吸暢通。某些病毒甚至可能使扁桃體腫大到出現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狀,使患者呼吸困難。

扁桃體發炎很嚴重嗎

得扁桃體炎算不算嚴重?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後遺症呢?基本上扁桃體炎本身是很良性的疾病,不過,問題會出在病原菌本身、感染的嚴重度和機體抵抗力的強弱。如果這致病菌只是造成扁桃體的局部感染,感染病程過去就沒事了。但有的致病菌會有全身性的影響,就可能有較復雜的病程或不好的後遺症,如關節炎、腎炎、心肌炎、心內膜炎等。

扁桃體炎的發病形式,很直接,眼見為憑,可目視扁桃體的狀況。讓患者張大嘴巴,觀察扁桃體及口咽的變化則可以知道是否有扁桃體炎。不過醫生除了要診斷是不是扁桃體炎之外,另一個重要工作是要區分到底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有沒有全身性感染,會不會有其他並發症。通常細菌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而病毒性疾病則不需要抗生素,有需要的話可以抽血檢查來幫助診斷。

這些感染都具有傳染性,所以患者有扁桃體炎,若可以的話應盡量不出門,嚴重的患者要多休息並攝取適當的水分。有些人經常反復感染,扁桃體變得比一般腫大,也有些人先天就較大,經常感染後更大。有時會影響呼吸,或造成睡覺時鼾聲很大、甚至影響睡眠質量,可考慮做扁桃體切除手術。

何時需要切除扁桃體

下述情況有必要切除扁桃體:頻繁發作的扁桃體炎,或者扁桃體病變全面影響健康或使中斷學業,以及影響聽力或呼吸時。然而,有時施行扁桃體切除術是不必要的,如果診斷有懷疑就要考慮是不是其他問題。
---------------------------------------
扁桃體切除術適應征包括:扁桃體炎一年發作四次或四次以上;扁桃體炎兩年內每年發作三次或三次以上;扁桃體腫大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嚴重打鼾,吞咽不暢,發音不清等;有過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體膿腫;扁桃體引起了全身疾病,成為病灶性扁桃體;扁桃體反復發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氣管炎等反復發作或久治不愈。

手術在全麻下進行,當患者進入深睡眠狀態並且喪失痛覺時,將扁桃體剝離切除。大多數切口無須縫合,可自然癒合。患者一般術後住院觀察24小時以上。一般認為扁桃體切除不會對以後的生活有任何不良影響。
----------------------------
摘除扁桃體有利也有弊

有的家長因孩子經常扁桃體發炎,就要求大夫給孩子進行手術摘除扁桃體,但醫生一般都會慎重考慮。扁桃體為什麼不能隨便摘除呢?

扁桃體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組織。在兒童時期,它是個活躍的免疫器官,含有各個發育階段的淋巴細胞,如T細胞、B細胞、吞噬細胞等。所以它既具有體液免疫作用,產生各種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細胞免疫作用。扁桃體產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強,可抑制細菌對呼吸道黏膜的粘附,並可抑制細菌的生長和擴散,對病毒也有中和與抑製作用。IgA還可通過補體的活化,增強吞噬細胞的功能。這些在兩歲至五歲時表現最為活躍。

從免疫的觀點來看,由於其對身體的免疫作用,不應隨便將扁桃體摘除。兒童扁桃體肥大是正常生理現象,如果肥大但未影響呼吸和吞咽,沒有產生較重的臨床表現,不應摘除。因為切除後可能會影響局部的免疫反應,降低身體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扁桃體炎反復發作,妨礙呼吸和吞咽,引起風濕及腎炎等疾病時,應及時切除。一般兒童扁桃體切除術應在四歲以後進行,而且要等炎症消退後兩周至三周切除比較適宜。但若發作過於頻繁,不能久等,可考慮在發作消退後數天施行手術。

---------------------------------------------------------
扁桃體切除術為有效療法,其他如隱窩沖洗、電略、免疫療法等療效尚不確定,只對手術禁忌者可採用。

扁桃體切除術(tonsillectomy)

適應症

(一)慢性扁桃體炎反復急性發作。

(二)有扁桃體周圍膿腫病史者。

(三)扁桃體過度肥大,妨礙吞咽、呼吸,導致營養障礙者。

(四)風濕熱、腎炎、關節炎、風心病等患者,疑扁桃體為病灶者。

(五)因扁桃體,增殖體肥大,影響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滲出性中耳炎,經保守治療無效者。

(六)白喉帶菌者,經保守治療無效者。

(七)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而扁桃體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時。

(八)各種扁桃體良性腫瘤,對惡性腫瘤則應慎重選擇病例。

禁忌症

(一)急性扁桃體炎發作時,一般不施行手術,需炎症消退後3-4周方可手術。

(二)血液病,高血壓,代償機能不全的心臟病,活動性肺結核等均不宜手術。

(三)風濕熱及腎炎等全身症狀未控制時不宜手術。

(四)在脊髓灰白質炎及流感,婦女月經期及月經期暫時不宜手術。

(五)病人家屬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病率高者。白細胞計數低於3000以下者。

術前准備

(一)認真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特別注意有關出血病史的詢問及出血凝血機制的檢查。

(二)血、尿、便常規出凝血時間。

(三)胸透、心電圖檢查。全麻者,肝、腎功能檢查。

(四)全麻者術前禁食,採用局麻者,術前酌情進少量飲食或禁食。術前半小時皮下注射阿托品。(擠切法免用)。病人緊張者可服鎮靜劑。

手術方法

用剝離法與擠切法二種。

(一)剝離法(dissection method)

1.麻醉及體位:採用局部麻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咽反射敏感者可於咽部噴1%的卡因,再以1%奴夫卡因(加1:1000腎上腺素)於舌齶弓及咽齶弓粘膜下及扁桃體外側包膜周圍浸潤麻醉。

2.操作步驟

(1)切口:用扁桃體鉗夾持扁桃體向內、上牽拉,暴露舌齶弓游離緣與扁桃體之間粘膜皺襞,以彎尖刀切開此處粘膜,並向後切開咽齶弓與扁桃體間部分粘膜。

(2)剝離:用血管鉗或剝離器插入舌齶弓切口,並向上後將扁桃體上極游離,然後用扁桃體鉗夾持扁桃體上極,再以剝離器由上向下將扁桃體在其被膜外下周圍組織分離,直至其下極。

(3)切除扁桃體:將扁桃體圈套器的鋼絲套住扁桃體,同時將扁桃體向上提,鋼絲向下壓,收緊鋼絲圈,絞斷扁桃體下極根蒂部分,將扁桃體完整切除下來。

(4)止血:切除扁桃體後立即用大棉球壓迫扁桃體窩進行止血,見有血管出血,給予結扎。最後用齶弓拉鉤牽開舌齶弓,充分暴露扁桃體窩進行檢查,如出血已完全停止,且無殘余扁桃體組織,一側手術即告完畢。

用同法切除對側扁桃體。

3.全身麻醉時,病人仰卧頭後仰位,肩下墊一小枕,搖低手術床,使頭部稍低於胸部,避免術中將血液吸入氣道。置入台維氏式開口器,注意勿壓傷舌及口唇,勿壓落牙齒。

(二)擠切法(guillotine method)

1.麻醉:全麻或局麻。

2.操作:病人取仰卧或坐位,助手將其頭部固定,置入開口器後,手術者以壓舌板壓舌,暴露扁桃體下極,右手持擠切刀,從扁桃體下極套入,再轉動刀環,使其位於扁桃體和咽齶弓之間,將扁桃體後面及上極套入,並向舌齶弓方向提起,這時扁桃體在舌齶弓下隆起成一「包塊」,即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將「包塊」擠壓入環內,隨即收緊刀柄,推動刀桿前進,使刀片切入刀環的盡端,以迅速有力的扭轉及提拔動作切下扁桃體。以同法切除對側扁桃體。助手迅速將患者頭部側轉,使其將血吐出。止血方法同剝離法。

術後處理

(一)患者均採用側卧位。局麻患者囑將口中分泌物順口角流出,不要咽下,以便觀察是否有出血。全麻患者未蘇醒前應注意其是否有吞咽動作,若有,應檢查是否有出血。

(二)術後三小時可進流食,六小時後可用鹽水漱口。創口痛時,頸部可冷敷。

(三)術後第二天,創面出現一層白膜,是正常反應。白膜約於手術後5~7天開始脫落,創面形成肉芽,表面上皮開始生長。如白膜呈污灰色,應注意有感染可能,可用抗生素及用0.5~1%雙氧水溶液漱口。

手術並發症及其處理

(一)出血:手術後24小時內的出血為原發性出血,較多見,多發生在術後6小時內,可能是手術欠細致,遺留殘體或止血不徹底,或是麻醉劑中腎上腺素的血管收縮作用消失後血管擴張之故;也可能是原已出血的小出血點,因咽部活動,咳嗽或血壓一時性增高等原因引起出血,缺乏維生素C,凝血酶元含量降低,天氣驟然變化,也可促進術後出血。繼發性出血,常發生於手術後5~6天,主要是白膜開始脫落時,因咽下硬食擦傷發生出血,若加註意可以防止。如屬繼發性感染性出血,則應加強處理,如抗感染等。

1.扁桃體窩內若有血塊,應予取出,用紗布球加壓10~15分鍾。檢查出血點時應注意扁桃體窩上下方隱蔽處,下方近舌根處及舌齶弓後面有出血點,較難看到。若有明顯出血點,用血管鉗夾住結扎止血。

2.彌漫性滲血,可用止血粉,明膠海綿貼附壓迫於出血處。無效時可用消毒紗球填壓在扁桃體窩內,將舌齶弓及咽齶弓縫合3~4針,紗布留置在扁桃體窩內24小時。

3.有時病人將血咽下,積存於胃內未被察覺,到達相當數量後有時可突然嘔出大量血性物,病人脈搏頻數,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早期休克現象,應採取補液,輸血及止血等措施,積極搶救。

4.手術損傷頸內動脈:極少見,如處理不及時可導致大出血死亡。主要預防手術中剝離扁桃體時應緊貼扁桃體被膜外剝離,分離不宜過深,對粘連組織切忌用刀、剪切割。一旦不幸發生,立即壓迫止血,並自頸外行頸內動脈縫合術。

(二)傷口感染:病人抵抗力低下,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或術後出血可合並傷口感染。表現創面不生長白膜,或白膜污穢而不完整,咽部充血、腫脹、咽痛較重,有時伴有發燒。應用足量抗生素及0.5~1%雙氧水漱口。

(三)此外還可並發肺膿腫、支氣管肺炎、肺不張、頸深部膿腫或蜂窩織炎、呼吸道異物等。

預防:

首先在於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並注意勞逸結合。許多人常加夜班工作,容易導致扁桃體發炎。其次,應減少煙酒等的刺激,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同時,還應積極治療鄰近器官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等。

Ⅷ 我在幾個月前口腔上顎里邊長了一個象潰瘍一樣的東西,用舌頭舔就可以舔到,不痛,也沒有變大

梅毒!
晚期先天梅毒:生後兩歲以上發病。其損害性質與後天梅毒的三期損害相似,表現為對皮膚、粘膜、骨骼及內臟等的損害。眼部病變最多,佔80%左右,主要為問質性角膜炎,其次為脈絡膜炎等。其他病變如神經性耳聾、肝脾腫大、關節積液、脛骨骨膜炎、指炎、鼻粘膜及上齶樹膠腫等。另一種損害為早期病變遺留的痕跡,已無活動性,但具有特徵性。如馬鞍鼻、口周圍皮膚放射狀瘢痕、前額圓凸、胸鎖骨

關節骨質增厚、脛骨骨膜肥厚形似佩刀狀、恆齒病變為哈欽森氏牙(上門齒游離緣中央呈半月形切跡,門齒邊緣呈桶狀,前後徑增寬)及桑葚狀臼齒(下頜第一臼齒咬合面4個牙尖凸起並向中心部聚集,形似桑葚,故得名)。

Ⅸ 口腔上齶長了個肉疙瘩,是什麼東西

需考慮是有口腔增生物形成,是由於人體感染了病原體或理化因素刺激,引起了人體的口腔黏膜增生物,出現了口腔內的肉疙瘩形成,一般無疼痛和瘙癢。

Ⅹ 舌頭下長了個東西

舌頭下長了個東西

答:舌頭下這是長了口腔潰瘍,我家孩子也常會這樣。

1、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是一種常見的發生於口腔黏膜的潰瘍性損傷病症,多見於唇內側、舌頭、舌腹、頰黏膜、前庭溝、軟齶等部位,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質化層或角化較差。舌頭潰瘍指發生於舌頭、舌腹部位的口腔潰瘍。

2、口腔潰瘍發作時疼痛劇烈,局部灼痛明顯,嚴重者還會影響飲食、說話,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不便;可並發口臭、慢性咽炎、便秘、頭痛、頭暈、惡心、乏力、煩躁、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3、口腔潰瘍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包括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葯物、營養不良、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鐵,缺乏葉酸、維生素B12以及營養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血鏈球菌及幽門螺桿菌等細菌也與口腔潰瘍關系密切。口腔潰瘍通常預示著機體可能有潛在系統性疾病,口腔潰瘍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肝炎、女性經期、維生素B族吸收障礙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等均有關。


閱讀全文

與齶舌弓會長哪些增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