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怎樣分離提純微生物
1. 稀釋塗布平板法
(1) 倒平板 將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 高氏Ⅰ號瓊脂培養基;馬丁氏瓊脂培養基加熱溶化,待冷至55~60℃, 高氏Ⅰ號瓊脂培養基加入10%酚數滴,馬丁氏瓊脂培養基加入鏈黴素溶液。混勻後分別倒平板,每種培養基倒三皿;
(2) 制備土壤稀釋溶液 稱取土樣10g,放入盛有90ml無菌水並帶入玻璃珠的三角燒瓶,振動約20min,使土樣與水分混合,將細胞分散.用一支1ml無菌吸管從中吸取1ml土壤懸液加入盛有9ml無菌水的大試管中充分混勻,然後用無菌吸管從此試管中吸取1ml加入另一個盛有9ml無菌水的試管中,混合均勻,以此推製成10-1,10-2,10-3,10-4,10-5,10-6不同稀釋的土壤溶液;
(3) 塗布 將上述每種培養基的三個平板地面分別用記號筆寫上10-4,10-5,10-6三種稀釋度,然後用無菌吸管分別由10-4,10-5,10-6三管土壤稀釋液中各取0.1ml對號放入已寫好室溫下靜置5~10min,使菌液吸附進培養基;
(4) 培養 將高氏Ⅰ號瓊脂培養基平板;馬丁氏瓊脂培養基平板倒置於28℃溫室中培養3~5day,肉膏蛋白腖平板倒置於37℃溫室中培養2~3day;
(5) 挑菌落 將培養後長出的單個菌落分別挑取少許細胞接種到上述三種培養基的斜面上,分別置28℃和37℃溫室培養,大菌苔長出後,檢查其特徵是否一致,同時將細胞塗片染色後用顯微鏡檢查是為單一的微生物。若發現有雜菌,需要再一次進行分離、純化,直到獲得純培養。
2.平板劃線分離法
(1)倒平板 按稀釋塗布平板倒平板,並用記號標明培養基名稱,土樣編號和實驗日期;
(2) 劃線 在近火焰處,左手拿皿底,右手拿接種環,挑取上述的土壤懸液一環在平板上劃線.劃線的方法很多,但無論採用那種方法,其目的都是通過劃線將樣品在平板上進行稀釋,使之形成單個菌落;
(3) 挑菌落 同稀釋塗布平板法,一直到分離的微生物認為純化為止。
② 微生物純化培養的關鍵
(1)分離純化大腸桿菌的關鍵步驟是接種,該步驟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平板劃線法和稀釋塗布平板法,其中稀釋塗布平板法是將菌液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後將不同稀釋度的菌液分別塗布到瓊脂固定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
(2)在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過程中,獲得純凈培養物的關鍵是防止外來雜菌入侵,因此需要對培養基和培養皿進行滅菌處理,操作者的雙手需要進行清潔和消毒.
(3)分離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培養基中要以尿素為唯一氮源.
故答案為:
(1)接種 平板劃線法 稀釋塗布平板法 梯度稀釋
(2)防止外來雜菌入侵 滅菌 消毒
(3)氮源
③ 實驗室微生物菌種純化方法
1、傾注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懸液通過一系列稀釋,取一定量的稀釋液與熔化好的保持在40~50°左右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充分混合,然後把這混合液傾注到無菌的培養皿中,待凝固之後,把這平板倒置在恆箱中培養。單一細胞經過多次增殖後形成一個菌落,取單個菌落製成懸液,重復上述步驟數次,便可得到純培養物 2、塗布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懸液通過適當的稀釋,取一定量的稀釋液放在無菌的已經凝固的營養瓊脂平板上,然後用無菌的玻璃刮刀把稀釋液均勻地塗布在培養基表面上,經恆溫培養便可以得到單個菌落。3、平板劃線法
最簡單的分離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用無菌的接種環取培養物少許在平板上進行劃線。劃線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比較容易出現單個菌落的劃線方法有斜線法、曲線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當接種環在培養基表面上往後移動時,接種環上的菌液逐漸稀釋,最後在所劃的線上分散著單個細胞,經培養,每一個細胞長成一個菌落。
4、富集培養法
富集培養法的方法和原理非常簡單。我們可以創造一些條件只讓所需的微生物生長,在這些條件下,所需要的微生物能有效地與其他微生物進行競爭,在生長能力方面遠遠超過其他微生物。所創造的條件包括選擇最適的碳源、能源、溫度、光、pH、滲透壓和氫受體等。在相同的培養基和培養條件下,經過多次重復移種,最後富集的菌株很容易在固體培養基上長出單菌落。如果要分離一些專性寄生菌,就必須把樣品接種到相應敏感宿主細胞群體中,使其大量生長。通過多次重復移種便可以得到純的寄生菌。
5、厭氧法
在實驗室中,為了分離某些厭氧菌,可以利用裝有原培養基的試管作為培養容器,把這支試管放在沸水0浴中加熱數分鍾,以便逐出培養基中的溶解氧。然後快速冷卻,並進行接種。接種後,加入無菌的石蠟於培養基表面,使培養基與空氣隔絕。另一種方法是,在接種後,利用N2或CO2取代培養基中的氣體,然後在火焰上把試管口密封。有時為了更有效地分離某些厭氧菌,可以把所分離的樣品接種於培養基上,然後再把培養皿放在完全密封的厭氧培養裝置中。
④ 分離純化乳酸菌的方法
(1)分離純化乳酸菌時,首先要用無菌水對泡菜濾液進行梯度稀釋.泡菜濾液中乳酸菌的濃度高,直接分離很難分離到單個菌落,因此需要對泡菜濾液進行梯度稀釋.
(2)在分離純化所用的培養基中加入碳酸鈣的作用是中和乳酸菌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乳酸和利於乳酸菌的識別和分離;分離純化時應挑選出在平板上有透明圈的菌落作為候選菌.
(3)若該同學採用稀釋塗布平板法來檢測泡菜濾液中乳酸菌的含量,先將lmL泡菜濾液稀釋100倍,在3個平板上用塗布法分別接入0.lmL稀釋液,經適當培養後,3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39、38和37.據此可得出每毫升濾液中的活菌數為=(39+38+37)÷3÷0.1×100=3.8×10 4 個.
(4)若對篩選得到的乳酸菌進一步純化,宜採用的純化方法是平板劃線法.乳酸菌在20℃長期保存時,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
故答案為:
(1)泡菜濾液中乳酸菌的濃度高,直接分離很難分離到單個菌落(為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單個細胞,從而能在培養基表面形成單個菌落)
(2)鑒別乳酸菌 具有透明圈
(3)3.8×10 4
(4)平板劃線法 甘油
⑤ 如何純化微生物
你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法:
1.若是你不知道你所要純化的微生物的特徵,最簡單的不知道它的菌落特徵和形態大小,那現根據你要分離菌的特性,找適合的初篩培養基,找到你要純化的菌。如纖維素菌,你在培養基中加纖維素粉或CMC-Na作碳源,這樣就可以帥選出分解纖維素的菌。然後再用下面的方法繼續純化。
2.若你知道目標菌的形態,可以直接挑混合菌劃平板,直到長出當個菌落,並且在鏡下沒有雜菌即可;或者挑菌稀釋塗布得到當個菌落也行。
若有不明白可以問我!
⑥ 微生物各種分離方法的優缺點
最常用的兩種方法:
1.平板劃線分離法
把混雜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體中的不同細胞用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通過分區劃線稀釋而得到較多獨立分布的單個細胞,經培養後生長繁殖成單菌落,通常把這種單菌落當作待分離微生物的純種
優點:可以觀察菌落特徵,對混合菌進行分離。
缺點:不能計數,一般用於從菌種的分離純化。
例如:篩選大腸桿菌菌種。
2.稀釋塗布平板法
將菌液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後將不同稀釋度的菌液分別塗布到瓊脂固體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在稀釋度足夠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將被分散成單個細胞,從而能在培養基表面形成單個的菌落。
優點:可以計數,可以觀察菌落特徵。
缺點:吸收量較少,較麻煩,平板不幹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一般用於平板培養基的回收率計數。
例如:測定純凈水中大腸桿菌的含量。
⑦ 微生物分離純化中的純化指的是什麼是說形成單個菌落就叫純化了嗎
平板劃線法和稀釋塗布平板法是分離方法,當要分離一種特定的微生物時就要通過稀釋或者劃線在特定的選擇平板上,這樣會得到一些單菌落,然後根據你的目的菌的菌落形態和鏡檢分子特徵選出某個單菌落,然後再次劃線或者稀釋梯度,這才是純化
⑧ 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分離:
稀釋倒平皿法
平板劃線法
單細胞挑取法
利用選擇培養基分離法
純化:
1、若是你不知道你所要純化的微生物的特徵,最簡單的不知道它的菌落特徵和形態大小,那現根據你要分離菌的特性,找適合的初篩培養基,找到你要純化的菌。如纖維素菌,你在培養基中加纖維素粉或CMC-Na作碳源,這樣就可以篩選出分解纖維素的菌。然後再用下面的方法繼續純化。
2、若你知道目標菌的形態,可以直接挑混合菌劃平板,直到長出當個菌落,並且在鏡下沒有雜菌即可;或者挑菌稀釋塗布得到當個菌落也行。
⑨ 微生物分離純化的原理
1、選擇適合於待分離微生物的生長條件,如營養,酸鹼度,溫度和氧等要求或加入某種抑製造成只剩於該微生物生長,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從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2、微生物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形成的單個菌落可以是由一個細胞繁殖而成的集合體。
(9)微生物分離純化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分離技術主要是稀釋和選擇培養。稀釋是在液體中或在固體表面上高度稀釋微生物群體,使單位體積或單位面積僅存留一個單細胞,並使此單細胞增殖為一個新的群體。
最常用的為平板劃線法。如果所要分離的微生物在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數量極少或者增殖過慢而難以稀釋分離時,需要結合使用選擇培養法,即選用僅適合於所要分離的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特殊培養條件來培養混雜菌體,改變群體中各類微生物的比例,以達到分離的目的。為保證分離到的微生物是純培養,分離時必須用。
⑩ 試述常用的細菌分離方法及其用途
分離純化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特定的、純的微生物
方法有以下幾種,其實只要掌握簡單的固體培養基分離純化就夠你使用了,其他的可以了解一下,我是這樣認為
因為具體方法內容太多,所以只列出了方法名稱。
從混雜微生物群體中獲得只含有某一種或某一株微生物的過程稱為微生物分離與純化。
1、用固體培養基分離和純化
1.1 稀釋倒平板法
1.2 塗布平板法
1.3 平板劃線法
1.4 稀釋搖管法
2、用液體培養基分離和純化
3、單細胞(孢子)分離
4、選擇培養分離
4.1 利用選擇平板進行直接分離
4.2 富集培養
5、二元培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