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檢測生物菌成活率

如何檢測生物菌成活率

發布時間:2022-05-30 06:06:39

㈠ 統計活菌數量的方法都有哪些

統計菌落數目的方法有直接計數法和間接計數法兩種。
1. 直接計數法
直接計數法是將稀釋的樣品滴在計數板上,蓋上蓋玻片,然後在顯微鏡下計數4〜5個中格的細菌數,並求出每個小格所含細菌的平均數,再按公式求出每 毫升樣品中所含的細菌數。計算公式 為:每毫升原液所含細菌數=每小格平 均細菌數X400X1 000X稀釋倍數。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所需設備比較簡單,能迅速得到結果,而且在計數的同時還可以觀察到所研究的微生物的形態特徵; 缺點是不能區分死菌與活菌。
2. 間接計數法
在應用稀釋塗布平板法計數時,首先要將待測樣品配製成均勻的系列稀釋液,盡量使微生物細胞分散開,再把稀釋液接種到平板上,進行培養觀察。但值得注意的是,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 的實際數目低,而且統計的結果一般用 菌落數而不用活菌數來表示。計算公式為:每克樣品中的菌落數= (C+V)X M,其中,C表示某一稀釋度下平板上生長的平均菌落數,V表示塗布平板時所 用的稀釋液的體積(mL),M代表稀釋倍數。

㈡ 若要測定培養液中微生物的菌體數,若要測定其活菌數量,用什麼方法

(1)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的主要營養物質有碳源、水、氮源、無機鹽四類,培養基配製時,基本過程為計算、稱量、溶化、調pH、滅菌、倒平板五個步驟.
(2)若要測定培養液中微生物B的菌體數,可在顯微鏡下用血細胞計數板直接計數;若要測定其活菌數量,可選用稀釋塗布平板法進行計數.
(3)採用稀釋塗布平板法檢測水樣中的細菌含量,在塗布接種前,隨機取若干滅菌後的空平板先行培養一段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檢測培養基平板滅菌是否合格.
(4)三塊平板有兩塊平板長有菌落,說明含有菌株並可在培養基上生長;而其中一塊未見菌落,說明菌株死亡.因此,應在接種過程中接種環灼燒後未冷卻或未足夠冷卻,使菌株因溫度過高被殺死.
(5)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一般認為它至少含有三種組分,即C 1 酶、C x 酶、葡萄糖苷酶,其中葡萄糖糖苷酶可將纖維二糖分解成葡萄糖;剛果紅可以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後,紅色復合物無法形成,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我們可以通過是否產生透明圈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故答案為:
(1)氮源和無機鹽先調PH,後滅菌
(2)血細胞計數板稀釋塗布平板
(3)檢測培養基平板滅菌是否合格
(4)接種環溫度過高,菌被殺死
(5)纖維二糖紅透明圈

㈢ 酵母菌存活率實驗

1、我能想到的方法是稀釋後的菌液鋪板,數菌落數,最後計算存活率.
2、誘變所獲得的基因變異是不穩定的,隨著傳代次數的增加這種突變會回復.道理很簡單,對於正常生長的菌來說,這種基因突變是不正常的,生物會想辦法解決這種不正常.

㈣ 怎樣用平板菌落計數法測定微生物活菌數

1.先將微生物製成菌懸液
2.梯度稀釋
3.塗平板
4.培養,計算菌落數,然後算出菌懸液單位體積的活菌數

㈤ 細菌活體濃度如何測定,單位mg/L,不用平板計數法

在微生物學研究中,經常需要測定培養溶液中細菌數量,比色法和比濁法是常用的方法,細菌培養液中含有活的和死的細菌、未利用完的培養基以及細菌生長過程中的代謝產物等,因此,培養液的吸光度值並不完全是細菌(活細菌、死細菌)數量的真實體現。作者比較了2 種方法(細菌培養原液、培養液離心後沉澱+ 無菌水) 測定培養液中細菌數的差異和對細菌生長曲線測定結果的影響,以期為液體培養條件下細菌數的快速測定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用菌株
由患爛爪病的中華鱉血液中分離所得,並經檢驗為氣單胞菌屬嗜水產氣單胞菌種。
1. 2 細菌培養
①選用不同pH 值的營養肉湯培養基。在預先標號的試管中分別加入不同pH 值(pH 值設定為4. 5 、5. 0 、5. 5 、6. 0 、6. 5 、7. 0 、7. 5 、8. 0 、8. 5 、9. 0 、9. 5 、10. 0 、10. 5 、11. 0 共13 組) 的培養基5mL ,121. 5 ℃滅菌30 min ,然後在每支試管中加入經24 h 復壯培養的均勻菌懸液100μL ,30 ℃、140 r/ min 振盪培養24 h ,待測; ②連續培養,定期
采樣。使用500 mL 錐形瓶,普通肉湯培養基,培養方法同①,培養過程中間隔1 h 連續采樣。
1. 3 細菌濃度與吸光值的相關性計算
活細菌數測定採用稀釋平板法,細菌總數測定採用血球計數板在顯微鏡下直接計數。對細菌懸液吸光值的測定採取3 種方法進行: ①以原培養基作對照,在420 nm 處直接測定細菌懸液吸光值(記ODa) ; ②將培養後的細菌懸液離心(3 000r/ min、30 min) ,取沉澱加入與上清液等量的無菌生理鹽水,混勻後,以無菌鹽水作對照,測定溶液吸光值(記ODb) ; ③以原培養基作對照,測定離心後上清液的吸光值(記ODc) 。參照Lambert2Beer 定律logI0/ I = k·C(其中logI0/ I 為吸光度、C為細菌濃度) ,計算活菌數和細菌總數與對應溶液吸光值的關系,並求出常數k 。

2 結果與分析
2. 1 不同pH值條件下細菌懸液的吸光值
測定不同pH 條件下的細菌培養懸液吸光度與離心沉澱+ 無菌鹽水的吸光度值是兩條不同的曲線,離心上清液的吸光值也不是1 條與橫坐標重疊或平行的直線。說明在培養基中除細菌影響吸光值大小外,不同培養條件下的培養基質對吸光值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2. 2 連續培養過程中細菌懸液吸光值的變化
細菌在連續培養21 h 過程中,間隔1 h 連續測得細菌培養原液、培養液離心上清液及培養液沉澱+ 等量無菌水在420 nm 處的吸光值。2 種菌懸液(培養液,離心沉澱+ 無菌鹽水) 的吸光值變化趨勢一致,但在數量上存在一定差異。在細菌培養過程中不斷有培養液組份消耗和細菌代謝產物增加,同時死亡細菌的消融產物也會對離心上清液的吸光值產生影響。因此,顯示
出上清液隨時間延長吸光值不斷增加。試驗中也發現,上清液顏色隨培養時間延長變化明顯,由棕黃色逐步變為淺黃色。
2. 3 細菌濃度與吸光值的關系
連續培養細菌5 h 後,在420 nm 處測定2 種菌懸液(培養原液,培養液離心後經無菌鹽水定容) 的吸光值分別為0. 519 和0. 368 。經1/ 10 梯度稀釋後採用平板法計數,培養液中活細菌數為5. 082 ×1023個/ mL ,根據Lambert2Beer 定律,2 種方法測得的活細菌數與吸光度的關系分別為
logI0/ I = 1. 021 ×10 - 24 ·C , logI0/ I = 7. 241 ×10 - 25·C。顯微計數培養液中細菌總數為5. 285×1024 ,是其中活菌數的10. 4 倍,證明在細菌培養液中存在大量已經死亡的細菌。

3 討 論
在比濁法測定細菌濃度時,有的方法採用未接種的液體培養基作為空白對照[1 ,3 ] ,但是,在細菌的生長過程中培養基質與原培養基並不完全一致。本實驗結果證實:不同細菌濃度培養物經離心沉澱後,上清液的吸光度並不完全相等,即使使用原培養基作為空白對照,也不能完全消除不同培養時期或不同培養條件下培養基對吸光度的影響。死細菌對液體環境中細菌濃度的測定也有一定影響,試驗對原培養液進行稀釋培養和顯微計數的結果差異明顯,說明培養液離心沉澱物中存在大量死的細菌。活的和死的細菌之間的比例與培養條件、細菌接種量及培養時間等密切相關,如何消除這些影響,作者認為在研究細菌生長特性時應區分活細菌和細菌總數與吸光度的關系。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O(∩_∩)O~
我個人認為,在實驗並不需要濃度有多麼精確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分光光度法測定活菌濃度。

㈥ 測定微生物的生長有哪些方法各有何優缺點

常用測定微生物生長的方法有:
1)稱乾重法.可用離心法或過濾法測定.
優點:可適用於一切微生物,
缺點:無法區別死菌和活菌.
2)比濁法.
原理:由於微生物在液體培養時,原生質的增加導致混濁度的增加,可用分光光度計測定.
優點:比較准確.
3)測含氮量,
大多數微生物的含氮量占乾重的比例較一致,根據含氮量再乘以6.25即可測得其粗蛋白的含量.
4)血球計數板法.
優點:簡便、快速、直觀.
缺點:結果包括死菌和活菌.
5)液體稀釋法.
對未知菌樣作連續的10倍系列稀釋,經培養後,記錄每個稀釋度出現生長的試管數,然後查MPN表,再根據樣品的稀釋倍數就可計算其中的活菌含量.
優點:可計算活菌數,較准確.
缺點:比較繁瑣.
6)平板菌落計數法.
取一定體積的稀釋菌液塗布在合適的固體培養基,經培養後計算原菌液的含菌數.
優點,可以獲得活菌的信息.
缺點:操作繁瑣,需要培養一定時間才能獲得,測定結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㈦ 微生物試驗中,菌種的傳代實驗怎麼做微生物的酶活怎麼測

微生物傳代最常用的就是斜面接種法,大致意思就是你從原代菌種里挑一點劃線法保存到小試管里的斜面培養基上,進而讓菌種不斷增殖保存下來。 其方法步驟如下:首先,點燃酒精燈。將菌種和斜面培養基的兩只試管平行放在左手上,用拇指與其它四指夾住,並使中指位於兩試管之間,兩試管的管口齊平(圖9-5①)。其次,用右手先將棉塞擰轉松動,並稍拉出一些,以利又質卑緯觶ㄍ?9-5②)。第三,右手持接種針,在酒精燈將針頭部分燒紅滅菌(圖9-5③)。針頭以上凡是接種時可能進入試管的部分,均應用火灼燒。以下操作都要使試管口靠近火旁。第四,用右手的小指與掌間拔掉左手上兩只試管上的棉塞,同時迅速將試管口在酒精燈上燒灼3秒鍾左右,使管口上可能沾染的少量雜菌得以燒死。第五,將燒過的接種針伸入菌種管內,先將針頭接觸培養基上沒有菌的部位(如斜面的頂端),使其冷卻,以免燙死被接種的菌體。然後輕輕接觸菌體,取出少許,慢慢將接種針抽出試管,接種針抽出時不要使針頭部分碰到管壁和管口,取出後,不可使針頭通過火焰,更不可觸及其它無關物品或桌面。第六,迅速將接種針伸進另一試管,在培養基上輕輕劃線,接種菌體於其上。劃線時,要由底部起劃較密的平行線,一直劃到頂部,以充分利用斜面面積,但不要將培養基劃破。第七,燒灼試管口,將棉塞塞上。塞棉塞時,不要移動試管迎接棉塞,以免試管在移動中納入可能含菌的空氣。第八,將針頭在火焰上燒灼滅菌。放回原處後,騰出手將棉塞塞緊。二、關於微生物酶活性測定,比較復雜,網上比較多,不同酶測定方法也不一樣,同學你自己慢慢查吧,O(∩_∩)O哈哈~

㈧ 試述微生物活菌計數方法有哪幾種

v常用測定微生物生長的方法有:1)稱乾重法。可用離心法或過濾法測定。優點:可適用於一切微生物,缺點:無法區別死菌和活菌。2)比濁法。原理:由於微生物在液體培養時,原生質的增加導致混濁度的增加,可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優點:比較准確。3)測含氮量,大多數微生物的含氮量占乾重的比例較一致,根據含氮量再乘以6.25即可測得其粗蛋白的含量。4)血球計數板法。優點:簡便、快速、直觀。缺點:結果包括死菌和活菌。5)液體稀釋法。對未知菌樣作連續的10倍系列稀釋,經培養後,記錄每個稀釋度出現生長的試管數,然後查MPN表,再根據樣品的稀釋倍數就可計算其中的活菌含量。優點:可計算活菌數,較准確。缺點:比較繁瑣。6)平板菌落計數法。取一定體積的稀釋菌液塗布在合適的固體培養基,經培養後計算原菌液的含菌數。優點,可以獲得活菌的信息。缺點:操作繁瑣,需要培養一定時間才能獲得,測定結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㈨ 如何測量益生菌的存活數

可以採用常用的倍比稀釋法,用對應培養基,培養裡面計數;快速的就可以用血球計數板,常規革蘭氏染色看見的是活菌和死菌總數,不染色也可,分菌,然後再染死菌,減掉就是活菌數。
1、倍比稀釋培養法:先稀釋,再培養,在數數。
2、血球計數板:稀釋菌液,染色或不染色,點樣,數數,計算即可。

㈩ 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數(枯草芽孢桿菌和側孢芽孢桿菌)的測定

培養基選用營養瓊脂培養基
塗布計數
培養
間12-24

需要鑒定看
需要
知道


兩種菌


酵母
培養基
添加真菌抑制劑
乳酸菌
則適
縮短培養

乳酸菌
比芽孢菌慢

閱讀全文

與如何檢測生物菌成活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