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學實驗有哪些

微生物學實驗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30 14:47:03

A. 本科生遺傳學及微生物有多少課時,有那學實驗

一般都是72-96課時。
遺傳:果蠅三點測交;轉導——抽質粒——pcr——酶切——電泳——測序,一套。
微生物:4種微生物鑒別,養菌,艾姆氏實驗,各個學校區別比較大。

B. 臨床微生物學檢驗的任務有哪些

臨床微生物學檢驗的任務包括:
1 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體特徵;
2提供快速、准確的病原學診斷;
3指導合理應用抗菌葯物;
4對醫院感染進行監控。
臨床微生物學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包括細菌學、病毒學、真菌學等。是臨床醫學的基礎之一,指導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

C. 微生物學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哪些

物理方法

1、溫度


利用溫度進行滅菌、消毒或防腐,是最常用而又方便有效的方法。高溫可使微生物細胞內的蛋白質和酶類發生變性而失活,從而起滅菌作用,低溫通常起抑菌作用。

1 乾熱滅菌法:

a.灼燒滅菌法:利用火焰直接把微生物燒死。此法徹底可靠,滅菌迅速,但易焚毀物品,所以使用范圍有限,只適合於接種針、環、試管口及不能用的污染物品或實驗動物的屍體等的滅菌。


b.乾熱空氣滅菌法:這是實驗室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即把待滅菌的物品均勻地放入烘箱中,升溫至160℃,恆溫1小時即可。此法適用於玻璃皿、金屬用具等的滅菌。

2 濕熱滅菌法:

在同樣的溫度下,濕熱滅菌的效果比乾熱滅菌好,這是因為一方面細胞內蛋白質含水量高,容易變性。另一方面高溫水蒸汽對蛋白質有高度的穿透力,從而加速蛋白質變性而迅速死亡。


a.巴氏消毒法:有些食物會因高溫破壞營養成分或影響質量,如牛奶、醬油、啤酒等,所以只能用較低的溫度來殺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這樣既保持食物的營養和風味,又進行了消毒,保證了食品衛生。該法一般在62℃,30分鍾即可達到消毒目的。此法為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首創,故名為巴氏消毒法。


b.煮沸消毒法:直接將要消毒的物品放入清水中,煮沸15分鍾,即可殺死細菌的全部營養和部分芽孢。若在清水中加入1%碳酸鈉或2%的石炭酸,則效果更好。此法適用於注射器、毛巾及解剖用具的消毒。


c.間歇滅菌法:上述兩種方法在常壓下,只能起到消毒作用,而很難做到完全無菌。若採用間歇滅菌的方法,就能殺滅物品中所有的微生物。具體做法是:將待滅菌的物品加熱至100℃,15~30分鍾,殺死其中的營養體。然後冷卻,放入37℃恆溫箱中過夜,讓殘留的芽孢萌發成營養體。第2天再重復上述步驟,三次左右,就可達到滅菌的目的。此法不需加壓滅菌鍋,適於推廣,但操作麻煩,所需時間長。


d. 加壓蒸汽滅菌法:這是發酵工業、醫療保健、食品檢測和微生物學實驗室中最常用的一種滅菌方法。它適用於各種耐熱、體積大的培養基的滅菌,也適用於玻璃器皿、工作服等物品的滅菌。


加壓蒸汽滅菌是把待滅菌的物品放在一個可密閉的加壓蒸汽滅菌鍋中進行的,以大量蒸汽使其中壓力升高。由於蒸汽壓的上升,水的沸點也隨之提高。在蒸汽壓達到1.055公斤/厘米2時,加壓蒸汽滅菌鍋內的溫度可達到121℃。在這種情況下,微生物(包括芽孢)在15~20分鍾便會被殺死,而達到滅菌目的。如滅菌的對象是砂土、石蠟油等面積大、含菌多、傳熱差的物品,則應適當延長滅菌時間。


在加壓蒸汽滅菌中,要引起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在恆壓之前,一定要排盡滅菌鍋中的冷空氣,否則表上的蒸汽壓與蒸汽溫度之間不具對應關系,這樣會大大降低滅菌效果。

3 影響滅菌的因素:

a.不同的微生物或同種微生物的不同菌齡對高溫的敏感性不同。多數微生物的營養體和病毒在50~65℃,10分鍾就會被殺死;但各種孢子、特別是芽孢最能抗熱,其中抗熱性最強的是嗜熱脂肪芽孢桿菌,要在121℃,12分鍾才被殺死。對同種微生物來講,幼齡菌比老齡菌對熱更敏感。


b.微生物的數量多少顯然會影響滅菌的效果,數量越多,熱死時間越長。


c.培養基的成分與組成也會影響滅菌效果。一般地講,蛋白質、糖或脂肪存在,則提高抗熱性,pH在7附近,抗熱性最強,偏向兩極,則抗熱能力下降,而不同的鹽類可能對滅菌產生不同的影響;固體培養基要比液體培養基滅菌時間長。

04

滅菌對培養基成分的影響:

a.pH值普遍下降。


b.產生混濁或沉澱,這主要是由於一些離子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混濁或沉澱。例如Ca+2與PO4-3化合,就會產生磷酸鈣沉澱。


c.不少培養基顏色加深。


d.體積和濃度有所變化。


e.營養成分有時受到破壞。


2、輻射


利用輻射進行滅菌消毒,可以避免高溫滅菌或化學葯劑消毒的缺點,所以應用越來越廣,目前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接種室、手術室、食品、葯物包裝室常應用紫外線殺菌。


2)應用β射線作食品表面殺菌,γ射線用於食品內部殺菌。經輻射後的食品,因大量微生物被殺滅,再用冷凍保藏,可使保存期延長。


3、過濾


採用機械方法,設計一種濾孔比細菌還小的篩子,做成各種過濾器。通過過濾,只讓液體培養基從篩子中流下,而把各種微生物菌體留在篩子上面,從而達到除菌的目的。這種滅菌方法適用於一些對熱不穩定的體積小的液體培養基的滅菌以及氣體的滅菌。它的最大優點是不破壞培養基中各種物質的化學成分。但是比細菌還小的病毒仍然能留在液體培養基內,有時會給實驗帶來一定的麻煩。

二 化學方法

一般化學葯劑無法殺死所有的微生物,而只能殺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所以是起消毒劑的作用,而不是滅菌劑。


能迅速殺滅病原微生物的葯物,稱為消毒劑。能抑制或阻止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葯物,稱為防腐劑。但是一種化學葯物是殺菌還是抑菌,常不易嚴格區分。消毒劑在低濃度時也能殺菌(如1:1000硫柳汞)。由於消毒防腐劑沒有選擇性,因此對一切活細胞都有毒性,不僅能殺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而且對人體組織細胞也有損傷作用,所以只能用於體表、器械、排泄物和周圍環境的消毒。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石碳酸、來蘇水(甲醛溶液)、氯化汞、碘酒、酒精等。答案來自

D. 微生物實驗的四大基本技術是什麼

1、顯微鏡使用,細菌抹片及革蘭氏染色,細菌形態、結構的觀察
2、常用培養基的制備
3、細菌的分離、培養、移植
4、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表現及生理生化試驗(鑒定)

E. 微生物學常用的接種技術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細菌的接種方法有很多種,如劃線法、塗布法、傾注法、斜面接種法、液體培養基接種法、螺旋接種法等,其方法和應用各有不同。
一、劃線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種分純,獲得單菌落.

由接種環沾取少許待分離的材料,在無菌平板表面進行平行劃線、扇形劃線或其他形式的連續劃線,微生物細胞數量將隨著劃線次數的增加而減少,並逐步分散開來,如果劃線適宜的話,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經培養後,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單菌落。

優點:可以觀察菌落特徵,對混合菌進行分離。

缺點:不能用於菌落計數。

二、塗布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落總數計數.

先將培養基熔化後趁熱倒入無菌平板中,然後用無菌吸管吸取0.1ml 菌液接種在已凝固的瓊脂平板上。再用無菌L 型玻璃棒將菌液在平板上塗抹均勻,將塗抹好的平板平放於桌上20~30min,使菌液滲透入培養基內,然後將平板倒轉,保溫培養,至長出菌落後即可計數。

優點:可以計數,可以觀察菌落特徵。

缺點:接種前需梯度稀釋,吸收量較少,較麻煩,平板不幹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三、傾倒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落總數的計數.

吸取1ml 菌液加入平板中,倒入已融化並冷卻至45~50℃的細菌培養基,輕輕轉動平板,使菌液與培養基混合均勻,冷疑後倒置,適溫培養。至長出菌落後即可計數。
優點:可以計數,較方便。

缺點:接種前需梯度稀釋,不能觀察菌落特徵,不適用於嚴格好氧菌和熱敏感菌。

四、斜面接種法:

此法主要用於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生化特性和動力.

用接種環或接種針伸入菌種管內,挑取用來移種的菌落。伸入斜面培養管內,先從斜面底部到頂端拖一條接種線,再自下而上蜿蜒劃線,或直接自下而上地蜿蜒劃線。接種完成之後,用火焰滅菌培養管口,並塞上棉塞,置於37℃培養。

五、液體培養基接種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液比濁實驗

用滅菌接種環挑取菌落或標本,在試管內壁與液面交界處輕輕研磨,使細菌均勻得散落在液體培養基中。

六、螺旋接種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落總數計數
可以在無任何全部或中間稀釋的情況下快速細菌接種。對數減少的樣品容量以阿基米德螺旋線的形式被自動分注在旋轉式培養基表面。培養基上每一點的容量可以被知曉和校準。菌液的濃度可以通過培養皿上一定區域的菌落數量除以同區域樣品分注量來計算。

優點:螺旋接種法菌液無需稀釋(其他接種方法均需經過梯度稀釋才能計菌落數),自動化接種,效率高,可節省3/4 的耗材和時間。

缺點:產品成本高,適用於樣品量比較大的實驗。

F. 微生物實驗室主要檢測的項目有哪些

主要應用於微生物學、生物醫學、生物化學、動物實驗、基因重組以及生物製品等研究使用。

一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實驗室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於對健康成年人已知無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於教學的普通微生物實驗室等。

二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實驗室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於對人或環境具有中等潛在危害的微生物。

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實驗室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於主要通過呼吸途徑使人傳染上嚴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預防傳染的疫苗。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血清學實驗除外)應在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中進行。



(6)微生物學實驗有哪些擴展閱讀

實驗室的設立單位應當指定專門的機構或者人員承擔實驗室感染控制工作,定期檢查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保存與使用、安全操作、實驗室排放的廢水和廢氣以及其他廢物處置等規章制度的實施情況。

負責實驗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機構或者人員應當具有與該實驗室中的病原微生物有關的傳染病防治知識,並定期調查、了解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

G. 微生物學檢查主要包括哪三樣

微生物學檢查的方法

臨床微生物學實驗室接到標本後應立即進行微生物學檢驗。主要包括直接鏡檢、檢測特異性抗原或病原體成分、進行分離培養和鑒定、體外葯敏試驗等。

(一)直接鏡檢

標本經塗片染色或制備濕片鏡檢,有些標本如尿液、腦脊液等經過離心濃縮後鏡檢出其初步結果對有些病人標本有診斷參考價值。直接鏡檢對於確定進一步檢出步驟及鑒定方法也很有幫助。另外,直接鏡檢還可評價標本是否符合檢驗要求。

(二)快速診斷

快速檢測病原體成分主要是指特異性抗原和核酸檢測。特異性抗原檢測包括免疫熒光技術、膠乳凝集試驗、酶免疫技術、對流免疫電泳、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等。核酸檢測包括核酸探針雜交、PCR技術。其他快速檢測法還有氣-液相色譜法、化學發光、生物發光測定法和基因或蛋白微型陣列晶元技術等。

(三)直接葯敏試驗

直接葯敏試驗即在分離培養病原體的同時,直接將臨床標本接種於平板,用抗生素紙片作葯物敏感性試驗,在18~24h內可獲得結果。但因其在試驗時接種量難以標准化,且對混有雜菌和混合感染的標本不易明確其結果,故分離出純培養物後應再作體外葯物敏感試驗。

(四)常規檢驗

1.分離培養:通常由正常無菌部位採取的標本接種血平板,置於空氣或含5%~10%CO2的氣缸中培養,大部分細菌可於24~48h生長良好。若原始培養為陰性,但據鏡檢結果和臨床信息提示可能有病原菌存在,則應再採集大量標本,離心濃縮或溶解離心法處理,取沉澱接種營養豐富的需氧或厭氧培養基來培養。

對於存在正常菌群部位採集的標本,分離時應採用選擇培養基以利於病原菌生長,也可加某些抗生素抑制污染菌的生長。對於某些感染標本中發現的細菌,如尿路感染的尿液中檢出大腸埃希菌,可能是病原菌,也可能是污染菌或正常菌群,其臨床意義的確定有賴於定量培養法。即取一定量的標本如液體標本用液體培養基作一系列稀釋;組織標本稱量後製成懸液,並稀釋成l0-1,10-2,10-3等,分別取0.1ml塗布於血瓊脂平板或傾注培養,35℃24h後計算每克標本所含細菌數。

2.鑒定:分離出的細菌一般應經過細菌形態、菌落特點、生化反應、血清學試驗、動物接種等鑒定。目前尚有某些微量鑒定系統,其鑒定快速、簡便,值得推廣。如用於鑒定腸桿菌科的20E,鑒定非發酵菌的20NE及鑒定厭氧菌的20A等。

3.體外純菌葯物敏感性試驗:常用方法包括抑菌試驗、殺菌試驗、聯合葯敏試驗和檢測細菌產生的抗生素滅活酶等。

(五)報告

直接鏡檢要求2h報告,說明標本是否合格,發現微生物情況和特點;初步鑒定和直接葯敏結果於24h或次晨報告,報告可能的病原菌和直接葯敏結果;最後鑒定和細菌葯敏結果一般不超過3天,還規定除血培養外,所有送檢標本必須在24h內預報。

H. 微生物學簡答題什麼是imvic試驗

應該寫作IMViC或者IMVC試驗,注意大小寫。

用來測定菌的生理生化特徵的4個實驗.
I:吲哚(indol)試驗
M:甲基紅(methyl red)試驗
V:V.(PVoges-Proskauer)試驗
C:檸檬酸(citrate utilization)實驗(枸櫞酸鹽)

這4個試驗主要是用來快速鑒別大腸桿菌和產氣腸桿菌,多用於水的細菌檢查。

I. 大學微生物實驗有哪些

大學微生物的實驗實際上一般來說就是一些微生物培養的操作以及相關的滅菌操作,要看你們學校老師安排了哪一些相關實驗。

J. 微生物學的基本實驗技術有哪些

一、濕熱滅菌法是指用飽和水蒸氣、沸水或流通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由於蒸汽潛熱大,穿透力強,容易使蛋白質變性或凝固,所以該法的滅菌效率比乾熱滅菌法高,是最常用的滅菌方法。濕熱滅菌法可分為:煮沸滅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壓蒸汽滅菌法、流通蒸汽滅菌法、和間歇蒸汽滅菌法。

(1)煮沸滅菌法:將水煮沸至100攝氏度,保持5-10分鍾可殺死細菌繁殖體,保持1-3小時可殺死芽胞。在水中加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碳酸氫鈉時沸點可達105攝氏度,能增強殺菌作用,還可去污防銹。此法適用於食具、刀箭、載玻片及注射器等。

(2)巴氏消毒法:一種低溫消毒法,因巴斯德首創而得名。有兩種具體方法,一是低溫維持法:62攝氏度維持30分鍾;二是高溫瞬時法:75攝氏度作用15-30秒。該法適用於食品的消毒。

(3)流通蒸氣滅菌法:利用常壓下的流通蒸汽進行滅菌。

(4)間歇蒸汽滅菌法

(5)高壓蒸汽滅菌法:103.4千帕蒸汽壓溫度達121.3攝氏度,維持15-20分鍾。

二、乾熱滅菌法是指在乾燥環境(如火焰或乾熱空氣)進行滅菌的技術。一般有火焰滅菌法和乾熱空氣滅菌法。

(1)火焰滅菌法:是指用火焰直接燒灼的滅菌方法。該方法滅菌迅速、可靠、簡便,適合於耐火焰材料(如金屬、玻璃及瓷器等)物品與用具的滅菌,不適合葯品的滅菌。

(2)乾熱空氣滅菌法:是指用高溫乾熱空氣滅菌的方法。該法適用於耐高溫的玻璃和金屬製品以及不允許濕熱氣體穿透的油脂(如油性軟膏機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溫的粉末化學葯品的滅菌,不適合橡膠、塑料及大部分葯品的滅菌。

閱讀全文

與微生物學實驗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