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生物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學習生物三部曲】
第一,教科書要熟爛於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書中的圖例、實驗、涉及的化學式(光合與呼吸),要時常歸納、總結重點詞,如「功能、「作用」、「本質是」,這些都要留心,書上的黑體字要背下來,如「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這往往是高頻考點。
第二,要選擇一到兩本輔導書(多了就沒工夫看了)。
一定要吃透,高中三年我一直用《教材完全解讀》(王後雄主編)和《高效學習法》(薛金
星主編),覺得就很夠用了。前者會把每個知識點細致地分析一下,是一本服務於課前預習、課後歸納整合的教輔,幫你夯實基礎;後者則服務於課後,歸納比較凝練,重在教授做題的方法,讓你快而准做題,沖擊高分。
第三,最重要的是做題與總結。
1)把做題當成積累。
在做題中你會逐漸摸清哪些地方經常成為考點。尤其是大題,出題套路會比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質是」這樣字眼的題一般要答與基因、DNA有關的知識點;又如,問神經遞質在神經元之間為什麼是單向傳遞的、要答「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並作用於突觸後膜」。生物是很有規律的一個學科掌握這些常考一些卡點的知識點,會保證得一個中等、穩定的分數。
2)將經典的題收入記憶中。每一道生物題其實都是老師們智慧的結晶,一些考點,單獨考的時候並不難,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但出題人往往會將你在不同階段學到的知識歸納、找出其共性進行考察,這樣就考察了你對知識點掌握的准確性,以及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這種題一般為選擇題。例如:問:下列哪細胞器可以產生水?然後給你列出了如下細胞器:核糖體、葉綠體線粒體、溶酶體、液泡等等,A、B、C、D四個選項分別包含了上述細胞器中的幾種,你就要動用之前學過的所有關於細胞器內的反應的知識點:在學蛋白質時,學了脫水縮合可以產生水,場所:核糖體。在學細胞呼吸時,學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時會產生水,場所:線粒體內膜,所以答案為:線粒體、核糖體。通過這道題,你可以歸納出: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這,就轉化成你自己的積累了。這樣一來,做題不僅檢驗了你的知識掌握的怎麼樣,還替你歸納、總結了知識點,豐富了你的知識儲備所以,對經典的題適當加以記憶,會讓你的知識網交織的更緊密,不失為沖擊高分的良策。
3)選擇兼顧速度與準度。在平時的練習中,一套題往往會包含30-40道選擇題,每道題大約分值在1-2分,但可別小瞧了選擇題,正式的高考中一個選擇要佔6分,相比較而言,大題的一個空也就1-2分所以說,選擇好壞對試卷的分數起著很大的決定性。在平時的訓練中有些同學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繼續答時准確率就大大下降。對於這種情況,不妨嘗試此法:按從前往後的答題順序,先把考察概念,定義,識圖(甚至看一遍題就能給出答案的)的簡單題先答上,然後回頭攻克涉及分析較繁瑣,計算量較大的繁瑣題目或難題。這樣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難題卡住,造成簡單題沒時間考慮的情況。此外,記錄自己每次在選擇題上花費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爭取每次都能在速度與准確性上有所突破。
【貼心小經驗】
1、生物是一個偏文的學科,因此有些知識點一定要記扎實,「當背則背」,沒有商量的餘地。它不像數學、物理,掌握一個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題是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生物往往會要求你一字
不差的答出某概念,比如,問:能釋放抗體的細胞是什麼?答案應為漿細胞(效應B細胞亦可),但不可以答「B細胞」,又如,問:少量生長素可促進生長,過量生長素會抑制生長,這種現象說明?應答生長素具有兩重性,答「雙重性」就一分也沒有唉。因為嚴密是生物科的特點,一個概念,差之毫釐的結果---往往是謬以千里。這又恰恰體現了理科科目的嚴謹。
2、要准備一個錯題本。時間不夠,可以將改正後的答案抄在即時貼上--然後附在卷子上,可以是左上角(總之要醒目),然後定期裝訂一下卷子就OK了,這樣不用抄題,能節省寶貴時間。
再者,改錯時寫完標准答案,要是能加一兩句總結或反思就更好了。不要放過任何錯過的題,當時解決的越徹底越好。只有這樣考試才不會犯類似錯誤,才更有資本沖擊滿分。
3、實驗題是較難得滿分的題型,它開放性較強,出題很靈活。但也有法可依:
1)認真復習書中的實驗,學習常用的方法。
例如:孟德爾的測交試驗---演繹推理法,薩頓通過研究蝗蟲精子和卵的形成過程提出推論: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類比推理法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同位素標記法驗證酶活性受溫度的影響(學生探究實驗)---控制單一變數法其中最後一種方法常設考點
⑵ 高中生物應該怎麼學
高中生物應該怎麼學?學生應該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重視形成知識結構
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不可能脫離知識而憑空產生。零散的、支離破碎的知識累積難以發展能力。只有系統化和結構化了的知識才能形成能力,合理的知識結構是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如何才能形成知識結構呢?一些優秀學生在生物課的學習中,特別重視對所學知識的歸納與總結。
具體的做法是:每學一節內容,就整理出本節的主要概念和核心理論,學完一周就歸納一下本周的重點知識,等學完一章後就做一個單元的整理,力爭做到章章清和節節清。但是,這並不代表題題寫、課課問。在教學過程中,我常會遇到一問就是一個小時而成績不見提高的學生,其實,這就是不重視把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的結果。
四、重視實驗操作能力
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科學,許多理論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許多同學遇到實驗題總覺得「想不到、做不好」,而優秀的學生在遇到一道復雜的實驗題時為什麼總會有清晰的思路?答案就在於這類學生具有很強的實驗操作能力。無論是顯微鏡的使用,還是裝片的製作,或者是物質提取與鑒定,其操作科學規范,並且對每一步驟的認識和理解都比較到位。他們不僅重視實驗方法和操作技能的訓練,而且重視實驗原理的理解,能夠把實驗與所學理論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⑶ 高三怎麼把生物學好最佳答案
1、生物基礎知識可以「先記憶,後理解」。
平時我們都是提倡先理解後記憶,但對於生物這門課,稍微有一些例外,對於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即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
所以,對於生物,先把基礎知識記住,再慢慢去理解,效果反而更好一些。
2、弄清知識內在聯系。
高中生物各知識點之間,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關系很密切,在考試的時候,一般大部分題目,也是同時考查多個知識點,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3、深刻理解重點知識。
生物的知識點有很多,但有一些很重要,有一些相對不是太重要,對於重點的知識,我們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多思考一下。
⑷ 怎樣學好高中生物
有同學說高中生物一開始學起來還覺得挺簡單,後來就感覺越來越難。的確,高中生物有知識確實有難度,對有一些學起來比較難的生物知識,我們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技巧,今天給大家總結了一些技巧,一起看看吧!
一、構成生物知識體系
生物知識點偏重於多而雜的特點,並且在每一個知識點之間都可能會有相關聯,因此高三學子學生物起來可得有整體思維,把幾本書分分類與融匯貫通形成知識體系;這樣好處是什麼?學起生物來不會感覺亂、題目能夠容易找到相應考點、一一對應地在體系裡的相關內容中補充知識點、從而在不斷提升生物成績。
那又該如何形成生物知識體系呢?
分書冊、分內容歸類;對各大必修內容有整體把握,其次將書中有較大關聯的知識內容歸為一類,提取主要分支,逐漸做到能夠回憶相關類的內容能夠知道有多少個分支點較為需要重要把握的(這樣就有利於方向性的學習和復習);而對於自己不是特別熟悉的分支,可以做的更細,標記哪些知識內容是自己需要掌握的,然後逐漸掌握。思維性比較強的同學可以在頭腦中給生物的知識性內容分分類,一般同學可以通過記關鍵詞的方法來幫你理清思路。攻擊高考,先從整的知識框架落手,藉助課本,以課本為載體構建是可以的。
二、查漏補缺,提分的必備技能
生物課本內出現的知識是最基礎的,但是用來考試的話往往還是不夠的,還需要補充。補充的方式通過上課、習題、查詢來進行,補充的則是那些會考到的課外內容,沒見過的、相對應的圖表內容、題目出題類型等,然後,把你所遇到的需要補充的東西就整合到你所構建的知識體系中啦,修補完善體系。當你學到的都能夠相應的找到時,就代表你已經很熟悉體系和知識了。
三、做題技巧——厲害的審題
生物科目是文字敘述較為厲害的,對於審題能力的要求還是較高的。審題要求:
1、你看清了問題問的范圍了嗎?——請你從生態系統角度(環境角度、物種角度、遺傳變異等等)解釋出現這種的原因?——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可能出現先入為主,沒看清具體所問范圍。
2、你看出了文字背後所包含的隱含信息了嗎?蘆花雞遺傳、花粉基因型致死、後代比例1:2你能一眼看出它題目的限定嗎?
3、字眼中的定義你判斷對了嗎?——根本、直接、主要、就是、均為、僅有等等對某個東西下個定義或限制范圍的你小心謹慎了嗎?可能一下子就讓你入坑。
所以在做生物題目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審好題目是關鍵,本來會做那道題,但因
⑸ 高三怎麼快速提高生物成績生物提分技巧
高三快速提高生物成績生物提分技巧有:做筆記、要有錯題本、要重視教科書等等。⑹ 高中生物遺傳要怎麼學好
高中生的話,單單的書本上的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與摩爾根的白眼果蠅雜交實驗是不夠的。這個在於聯系,要找大量的題目,熟悉常見的遺傳模型,形成自己的遺傳學體系。高考題中很有體現,這方面的要多做。
還要一定要多畫,長畫,畫好遺傳系譜圖,久而久之,成竹於胸,一切都成順利推舟。上面都是我的遺傳學儲備。建立自己的遺傳學儲備,沒有竅門,只有見多識廣,只有多加練習,而且要吃透。
遇到各種題入題快,整個題目意圖瞭然於胸。上高三要是做理綜的話,遺傳題的耗時,往往是高手與高手之間的區分度。
高中生物分離定律:
基因作為遺傳單位在體細胞中是成雙的,它在遺傳上具有高度的獨立性,因此,在減數分裂的配子形成過程中,成對的基因在雜種細胞中能夠彼此互不幹擾,獨立分離,通過基因重組在子代繼續表現各自的作用。這一規律從理論上說明了生物界由於雜交和分離所出現的變異的普遍性。
⑺ 高考生物學習經驗分享,建議收藏!
雖然高中生物是一門理科,但是由於高中生物的知識點非常多並且比較雜,所以,需要牢牢記住生物書的知識點。小編整理了高考生物學習經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高考生物學習經驗分享的具體內容吧。
高考生物學習經驗分享,建議收藏!
① 牢記知識點
牢記知識點的好處非常多,首先,高中生物書的定義、總結篇幅既少,又比較精闢,牢記住生物書上這些定義、總結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在回答生物簡答題時能夠用恰當、簡短的語言准確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其次,在做生物選擇題時,如果我們能夠非常熟悉生物書的定義、總結這些知識點,能夠快速看出或分析出正確答案,並且錯誤的概率比較小,對於那些涉及到什麼最新研究成果的題目,也只是沒有將知識點的考察直接地展現我們的面前,但這時如果能夠對生物知識比較熟悉,能夠幫助我們准確解析題目中的知識點,並找到正確答案。
其實,對於生物選擇題,如果出現比較糾結的選項,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對知識點不夠熟悉,掌握不夠好。
② 准備一個好看的小本子
高中生物的知識點多,即使經常看生物書,記生物書上的知識點,也難以記得或記清楚所有的知識點,尤其是比較小的知識點,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准備一個好看的小本子,每一次考試後,記錄下自己不會的小知識點,或者看生物書時,遇到比較小的知識點,但是一般不會關注的知識點,記在自己的小本子上,並抽一些時間,將小本子上的知識點看一看,能夠有效避免下次考試遇到相同的知識點犯錯。
③ 加深對生物的理解
歸根到底,高中生物是一門理科,所以,對生物的知識點和生物的理解至關重要,如果不能理解生物知識點,不管對知識記得多麼牢固,也難以拿到高分。尤其是對於生物必修二的遺傳、必修一的有絲分裂,必修三的免疫、能量流動等知識點,因此,想要學習好生物,首先應該理解透所有的知識點。
以上就是"高考生物學習經驗分享,建議收藏!"的詳細內容,希望這些經驗能夠對各位有所幫助,祝各位考試一切順利!想要了解更多考試資訊、學習技巧、政策法規等資訊,請關注環球網校快問網,小編會第一時間為大家同步、解讀相關資訊動態,幫助大家備考!
⑻ 高三差生如何學好高中生物 這三個方法助你高中生物
1、生物學的知識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對於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既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
2、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如:關於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後聯系起來思考,既所謂「瞻前顧後」。
⑼ 怎麼學習高中生物
我高一高二也是不怎麼聽生物課,因此高三入學考生物30多。我是用了一個寒假把三本必修看了許多遍主要是看下常考點(例如物質運輸,分裂那些),下學期開學考就提升了超級多(就六七十左右,但是排名已經在前三了,而且看完書之後我就超級喜歡生物啦),最後高考也非常爭氣沒有再拖後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