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原核生物的轉錄和翻譯在什麼地方進行
再補充一下:
真核生物轉錄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也有在細胞質中進行的,如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的基因的轉錄.翻譯是在核糖體中進行的.
原核生物由於無細胞核,故在擬核中進行轉錄
翻譯仍在核糖體中進行
⑵ 高中生物 原核細胞轉錄和翻譯在哪
轉錄在擬核,翻譯在核糖體,而且邊轉錄邊翻譯,這也是原核生物的特點。真核轉錄在核,翻譯在核糖體。先轉錄,後翻譯
⑶ 對於真核和原核生物,它們的轉錄和翻譯分別在哪裡進行
真核生物的轉錄是在細胞核中進行,而翻譯是在細胞質中進行的,所以真核生物的轉錄和翻譯不同時進行;
原核生物的轉錄和翻譯都在細胞質中進行,甚至轉錄還沒有完成,翻譯已經開始了,所以原核生物的轉錄和翻譯是同時進行的。
⑷ 原核生物轉錄和翻譯的場所是
轉錄在細胞質基質中的擬核中,翻譯在細胞質基質的核糖體中。 轉錄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啊,產物是RNA,而核糖體是產生蛋白質的嘛,它是把RNA翻譯成蛋白質。
⑸ 簡述原核生物DNA復制,RNA轉錄及蛋白質翻譯的詳細過程。
DNA復制,RNA轉錄及蛋白質翻譯的詳細過程:有細胞的生物,都是遵循「DNA自我復制→轉錄→翻譯」的。
遺傳物質是一條不與組蛋白結合的環狀雙螺旋脫氧核糖核酸(DNA)絲,不構成染色體(有的原核生物在其主基因組外還有更小的能進出細胞的質粒DNA)。
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核糖體散在於細胞質內,核糖體的沉降系數為70S。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結構獨特的細胞壁等等。總之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要比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簡單得多。
(5)原核生物復制轉錄翻譯在哪裡擴展閱讀:
原核生物細胞能進行有氧呼吸。有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細菌、根瘤菌,雖然沒有線粒體,但卻含有全套的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這些酶分布在細胞質基質和細胞膜上,因此,這些細胞是可以進行有氧呼吸的。利用細胞膜和細胞質的酶系進行有氧呼吸。
第一個階段發生的場所在細胞質內,產生的丙酮酸進入三羧酸循環,被徹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大量能量.因其呼吸鏈組分在細胞膜上,所以主要在細胞膜上進行。
有的原核生物如產甲烷桿菌等,沒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因此,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總之,大多數原核生物能進行有氧呼吸。
⑹ 細胞中DNA復制、轉錄、翻譯的主要場所是哪
在真核細胞中,DNA復制、轉錄、翻譯的主要場所依次是細胞核、細胞核、核糖體。
在原核細胞中,核DNA復制、轉錄在擬核中,質粒DNA復制、轉錄在細胞質中,翻譯在核糖體中。
拓展資料:
1、DNA復制
DNA復制是指DNA雙鏈在細胞分裂以前的分裂間期進行的復制過程,復制的結果是一條雙鏈變成兩條一樣的雙鏈(如果復制過程正常的話),每條雙鏈都與原來的雙鏈一樣。這個過程通過邊解旋邊復制和半保留復制機製得以順利完成。
DNA復制主要包括引發、延伸、終止三個階段。
DNA復制是生物遺傳的基礎,是所有生物體中最基本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是半保留復制,是以最開始的雙鏈分子中的一條作為模板進行DNA復制,產生兩個完全一致的DNA分子。細胞水平的校正和糾錯機制能確保非常精確地復制DNA的拷貝。DNA復制發生在基因組的特定位置也就是起始點,DNA分子在起始點形成復制叉開始復制。
DNA復制從起始序列開始單向或雙向進行。合成DNA雙螺旋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排列的,其中一條鏈的起始端與另一條鏈的末尾端平行排列在一起,每一個復制叉只有一條鏈是按照從尾到頭的正確方向指導新鏈從頭到尾方向合成。根據這條指導鏈,DNA復制持續向前合成復制叉。
DNA復制不能沿滯後鏈進行,也就是說,從頭到尾的DNA鏈,直到已經復制了足夠長度的DNA分子,否則DNA復制不會繼續沿著模本鏈進行復制,DNA復制於是從新合成復制叉處分開。在復制過程中必須暫停並等待更多的親本DNA鏈片段,而此時整個長度只是沿著開始到結束方向前進了一小段距離。
DNA復制為邊解旋邊復制,原核生物一般是單個復制起點,真核生物多個復制起點。
2、轉錄
轉錄,是指遺傳信息從基因(DNA)轉移到RNA,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一條與DNA鹼基序列互補的mRNA的過程。
作為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第一步,進行轉錄時,一個基因會被讀取並被復制為mRNA,即特定的DNA片斷作為遺傳信息模板,以依賴DNA的RNA聚合酶作為催化劑,通過鹼基互補的原則合成前體mRNA。RNA聚合酶通過與一系列組分構成動態復合體,完成轉錄起始、延伸、終止等過程。生成的mRNA攜有的密碼子,進入核糖體後可以實現蛋白質的合成。
轉錄僅以DNA的一條鏈作為模板,被選為模板的單鏈稱為模板鏈,亦稱信息鏈;另一條單鏈稱為非模板鏈,亦稱有義鏈。DNA上的轉錄區域稱為轉錄單位。
3、翻譯
翻譯是蛋白質生物合成(基因表達中的一部分,基因表達還包括轉錄)過程中的第二步(轉錄為第一步),翻譯是根據遺傳密碼的中心法則,將成熟的信使RNA分子(由DNA通過轉錄而生成)中「鹼基的排列順序」(核苷酸序列)解碼,並生成對應的特定氨基酸序列的過程。但也有許多轉錄生成的RNA,如轉運RNA(tRNA)、核糖體RNA(rRNA)和小核RNA(snRNA)等並不被翻譯為氨基酸序列。
翻譯是中心法則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對生物機體的性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翻譯過程需要的原料包括:mRNA、tRNA、20種氨基酸、能量、酶、核糖體。
翻譯的過程大致可分作三個階段:起始、延長、終止。翻譯主要在細胞質內的核糖體中進行,氨基酸分子在氨基醯-tRNA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與特定的轉運RNA結合並被帶到核糖體上。生成的多肽鏈(即氨基酸鏈)需要通過正確折疊形成蛋白質,許多蛋白質在翻譯結束後還需要在內質網上進行翻譯後修飾才能具有真正的生物學活性。
⑺ 轉錄和翻譯的場所在那裡
細胞中DNA復制、轉錄是在細胞核中進行,RNA翻譯成蛋白質是在細胞質中進行。作為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第一步,進行轉錄時,一個基因會被讀取並被復制為mRNA,即特定的DNA片斷作為遺傳信息模板,以依賴DNA的RNA聚合酶作為催化劑,通過鹼基互補的原則合成前體mRNA。RNA聚合酶通過與一系列組分構成動態復合體,完成轉錄起始、延伸、終止等過程。
生成的mRNA攜有的密碼子,進入核糖體後可以實現蛋白質的合成。轉錄僅以DNA的一條鏈作為模板,被選為模板的單鏈稱為模板鏈,亦稱無義鏈。
另一條單鏈稱為非模板鏈,即編碼鏈,因編碼鏈與轉錄生成的RNA序列T變為U外其他序列一致,所以又稱有義鏈。DNA上的轉錄區域稱為轉錄單位。
(7)原核生物復制轉錄翻譯在哪裡擴展閱讀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不能獨立轉錄RNA 。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可以直接起始轉錄合成RNA ,真核生物則不能。在真核生物中,三種RNA聚合酶都必須在蛋白質轉錄因子的協助下才能進行RNA的轉錄。
另外,RNA聚合酶對轉錄啟動子的識別,也比原核生物更加復雜,如對RNA聚合酶Ⅱ來說,至少有三個DNA的保守序列與其轉錄的起始有關,第一個稱為TATA框(TATA box),具有共有序列TATAAAA,其位置在轉錄起始點的上游約為25個核苷酸處,它的作用可能與原核生物中的-10共有序列相似,與轉錄起始位置的確定有關。
第二個共有序列稱為CCAAT框(CCAAT box),具有共有序列GGAACCTCT,位於轉錄起始位置上游約為50-500個核苷酸處。如果該序列缺失會極大地降低生物的活體轉錄水平。
第三個區域一般稱為增強子(enhancer),其位置可以在轉錄起始位置的上游,也可以在下游或者在基因之內。它雖不直接與轉錄復合體結合,但可以顯著提高轉錄效率。
⑻ 原核生物的轉錄和翻譯是在哪,為什麼成熟紅細胞不能有翻譯過程呢
轉錄在細胞質基質中的擬核中,翻譯在細胞質基質的核糖體中,轉錄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產物是RNA,而核糖體是產生蛋白質的,它是把RNA翻譯成蛋白質。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器的,也就是說沒有核糖體。
⑼ 原核細胞的轉錄和翻譯發生場所是哪
原核細胞的轉錄和翻譯都在細胞質中,因為原核細胞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只有擬核或者環狀DNA,其分布在細胞質中,所以它的轉錄和翻譯都在細胞質。
真核細胞轉錄主要在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有少量的DNA,所以也有可能發生轉錄。因為細胞質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核糖體屬於細胞器。所以
翻譯在細胞質中核糖體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