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生物具有特異性的物質,具有多樣性的物質分別都有什麼
有特異性的物質有,神經遞質
抗體,淋巴因子
『貳』 關於生物的知識,人在。急CALL
1、就是說每個不同的人的細胞上的糖被不同,從化學的角度上講就是有基團不同,當糖被遇到不同的糖被時,他就"認為"是"敵人"也就是異己,從而產生排異.
2、就是它對人體所需的物質,和不需的物質分別開來,具體就是選擇透過性了
『叄』 什麼是異己感
我也是小盲,想知道
『肆』 《生物學課程標准》中五十個核心概念是指哪些
一.科學探究(5個)
01、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
02、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前提,解決科學問題常常需要作出假設。
03、科學探究需要通過觀察和實驗等多種途徑來獲得事實和證據。設置對照實驗,控制單一變數,增加重復次數等是提高實驗結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徑。
04、科學探究既需要觀察和實驗,又需要對證據、數據等進行分析和判斷。
05、科學探究需要多種方式呈現證據、數據,如採用文字、圖表等方式來表述結果,需要與他人交流和合作。
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6個)
06、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07、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結構,以進行生命活動。
08、相比於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具有特殊的細胞結構,例如葉綠體和細胞壁。
09、細胞能進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種類的細胞用於生物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
10、一些生物由單細胞構成,一些生物由多細胞構成。
11、多細胞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生物個體。
三.生物與環境(5個)
12、生物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
13、一個生態系統包括一定區域內的所有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環境。
14、依據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15、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然後通過食物鏈(網)傳給消費者、分解者,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著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1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四.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5個)
17、植物的生存需要陽光、水、空氣和無機鹽等條件。
18、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
19、綠色植物能利用太陽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貯存了能量的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
20、在生物體內,細胞能通過分解糖類等獲得能量,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1、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製造有機物和氧氣;為動物提供棲息場所;保持水土;為人類提供許多可利用的資源。
五.生物圈中的人(8個)
22、人體的組織、器官和系統的正常工作為細胞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生存條件,包括營養、氧氣等以及排除廢物。
23、消化系統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肝、胰、大腸和肛門,其主要功能是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物質,以備運輸到身體的所有細胞中。
24、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從大氣中攝取代謝所需要的氧氣,排出代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25、血液循環系統包括心臟、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運輸氧氣、二氧化碳、營養物質、廢物和激素等物質。
26、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廢物和多餘的水。
27、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及生長、發育、生殖等生命活動。
28、人體各個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協調以完成生命活動。
29、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有重要影響。
六.動物的運動和行為(3個)
30、動物因逃避敵害、爭奪食物和棲息地、完成繁殖所進行的運動,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31、動物的行為使其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機會。
32、動物的行為由先天遺傳或後天學習而獲得。
七.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5個)
33、人體的生殖系統可以產生兩性生殖細胞,通過受精作用產生新的個體;其分泌的性激素對第二性徵的發育和維持具有重要作用。
34、不同動物發育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動物的幼體與成體形態相似,有些動物的幼體與成體形態差別很大。
35、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將遺傳信息傳遞給後代。一些進行無性生殖,後代的遺傳信息來自同一親本;一些進行有性生殖,後代的遺傳信息可來自不同親本。
36、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的DNA片段,它們位於細胞的染色體上。
37、遺傳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是可以改變的。
八.生物的多樣性(5個)
38、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可以根據特徵將生物進行分類。
39、為了科學地將生物進行分類,弄清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生物學家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它們劃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不同等級。
「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40、不同類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徵,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極為重要。
41、地質學、化石記錄、解剖學等從不同方面為進化理論提供證據。
42、生物的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的進化。
九.生物技術(3個)
43、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類群。
44、發酵技術利用了微生物的特性,通過一定的操作過程生產相應的產品。
45、現代生物技術(克隆、轉基因技術等)已被用於生產實踐,並對個人、社會和環境具有影響。
十.健康地生活(5個)
46、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均出現一系列變化,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態影響青少年的成長。
47、按照是否有傳染性,可將疾病分為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
48、免疫系統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異己物質等。它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物質。
49、個人的生活習慣與行為選擇能對一生的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
50、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能減少傷害或挽救生命。
『伍』 都有哪些「異己基因」進入我們身體呢
大家現在都對轉基因植物頗有微詞,主要是怕它有什麼對人體有害的東東
或是會不會在人體內變異等等的一系列問題,其實簡單的說轉基因植物就是
把某種有益的基因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轉到某種植物里然後讓它表達。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我家黃瓜特別抗蟲害,不容易受到蟲子的侵蝕,現在我就把黃瓜中的那一段抗蟲的基因提取出來(既我們所說的目的基因),然後想把它轉到特別容易遭受蟲害的水稻中去(受體植物),使水稻抗蟲害的襲擊。當然我們不能直接轉,需要通過一個中間體(載體),將目的基因轉到載體上再轉受體植物中去。(既抗蟲基因——載體——蟲害水稻)。這里頭就涉及到載體的培養等問題,(主要是大腸桿菌質粒,農桿菌質粒等),當然,基因轉沒轉進載體細胞我們拿肉眼是看不到的,這就又涉及到一個最關鍵的東東——標記基因。大家怕的轉基因有沒有害處其實說白了就是怕這個東東。標記基因能把那些轉入抗蟲基因(目的基因)的細胞找出來,只有找出來才能把那些有抗蟲基因的細胞再轉到植物體,也就是例子中的水稻中去,才能表達。關鍵是現在所使用的標記基因大多數是抗生素基因,抗除草劑基因等等基因,這些基因被吃到肚裡有沒有害就是大家現在所討論的問題所在了。目前為止潛在的危險主要有:
1.轉基因作物本身可能變為雜草或通過雜交等方式使野生近緣種變為雜草。
2.標記基因可能擴散到物種中造成生態失衡,如產生超級病蟲害等。
3.在健康領域,人們擔心轉基因食品的標記基因及其產物可能對人或動物的健康有害。
4.標記基因可能會被轉移到人或動物的腸道寄生菌中而產生耐葯性,降低或喪失某中抗生素的治療作用。
5.由於標記基因的存在,植物進行多次遺傳操作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還可能使目的基因失活。
6.吃到肚裡會不會有其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