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考每門科目的滿分是多少
全國大部分省市區高考科目分數是「總分750分,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300分。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相繼發布了本省份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8省市將採用「3+1+2」模式:「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從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其中,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在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中,考生在物理或歷史中所選擇的1門科目,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的2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㈡ 高考滿分多少分各科多少分
高考滿分750分,語文、數學、外語各150分,其中外語包括聽力30分。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各300分,其中文科綜合中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各100分,理科綜合中物理110分,化學100分,生物90分。
文科:語文、數學、英語、文綜(包括政治、地理、歷史)。
理科:語文、數學、英語、理綜(包括物理、化學、生物)。
新高考地區一般考6門,方案如下:
1、「3+3」方案
應用地區:上海、浙江、北京、山東、天津、海南等6省市。
改革時間:上海、浙江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北京、山東、天津、海南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第一個「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是3門必考科目,第二個「3」是指從物理、歷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學六門任意選擇3門來學習。
語文、數學、外語以原始分成績計入總分,物理、歷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學以等級換算分計入總分。
補充的是上海市英語一年兩考,取最高分。浙江省是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七門科目中選擇3門來學習,選考科目成績實行等級賦分。
2、「3+1+2」方案
應用地區: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
改革時間: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是3門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歷史選擇1科作為必考,但兩門只能選擇一門,「2」是指再從政治、地理、生物、化學四門任意選擇2門來學習。
語文、數學、外語、物理、歷史以原始分成績計入總分,政治、地理、生物、化學以等級換算分計入總分。
㈢ 高考理綜生物滿分怎麼做呀
作為高中生物老師,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見到高考生物有考滿分的。基本屬於不可能。如果你所在的地區考的是新課標全國卷,不管是卷I還是卷II,好好看課本,這是基礎。包括必修123和選修。
側重點是,必修一細胞容易理解,但需要記憶;必修二遺傳是難點,要理解,更要多多練習,變異需要記憶+練習,進化就一點兒,條條框框記下就KO。必修三是難點,穩態更是高考生物中較難的題目,需要仔細理解相關概念,生態就很簡單了。選修15分的題一定要仔細做,實際上新課標里的選修題都很簡單,而且與必修內容有關聯,好好復習吧。
總結起來,雖然生物是偏文的理科,但也是離不開練習的。熟能生巧!不要期待考滿分,但是如果好好努力,考80分左右還是比較容易的。
㈣ 高三了,想知道如何在高考的生物上拿滿分呢
健忘沒辦法,只能多做題,多看書,使勁背,平時路上也多回憶一下學的內容,增加記憶深度,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㈤ 高考生物選擇題如何才能全做對
高考生物選擇題的九種快速解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一、直選法這是解答選擇題最基本的方法,其程序是依據題目銜給條件,藉助已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和判斷,直接得出結論。
例1:為研究果實貯藏效率與氧氣濃度的關系,將質量相同的蘋果果肉放在氧氣濃同的密容器中,一小時後測定氧氣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釋放量。結果如下表:氧氣相對值 0 1% 2% 3% 5% 7% 10% 15% 20% 25%O2吸收量(mol)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CO2釋放量(mol)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根據以上結果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氧濃度為3%時,每小時葡萄糖有氧分解量為0.05mol
B.氧濃度為5%時,每小時葡萄糖無氧分解量為0mol
C.倉庫中貯藏蘋果時氧氣相對濃度為5%時最好
D.貯藏蘋果時還可以採取低溫、乾燥等措施
解折:本題因為D選項與題干由所說內容無關,可直接連出D項。A、B選項需根據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兩個反應式進行定量計算可算出。答案:D
二、找題眼法找題眼法就是從多個已知條件中找出某一作為解題切入點的條件,從而得出答案的方法。其中最先使用的條件就是題眼。
2:水溶性染色劑(PI),能與核酸結合而使細胞核著色,可將其應用於細胞死活的鑒別。細胞浸泡於一定濃度的PI中,僅有死亡細胞的核會被染色,活細胞則不著色,但將PI注射到細胞中,則細胞核會著色。利用PI鑒別細胞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細胞與活細胞的核酸結構不同
B.死細胞與活細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細胞能分解染色劑
D.活細胞的細胞膜阻止PI的進入
解析:本題的切入點是活細胞的細胞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臘會阻止染色劑的進入而不著色;如果細胞死亡,則細胞膜失去選擇透過性,染色劑可以進入而使細胞核著色。所以本題的題眼是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答案很快就出來了。答案:D
三、信息轉化法對某些選擇題,由於情境比較陌生,或內容比較繁瑣,可通過思維轉換,將題示信息轉化為比較熟悉的,便於理解的形式,從而化陌生為熟悉,化難為易,迅速求解。
例3:以蟲治蟲是生態農業的重要內容,下圖表示某一生態系統中四種生物所含有機物的總量,假設這四種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請問在一段時間內,如果甲的種群數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後果是( )。
A.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種群教量都減少
C.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減少
D.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增加
解析:本題考查了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關系以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特點,但以圓形面積圖的形式出現,增犬了試題難度。
解題時首先可以根據圈中四種生物所含有機物的總量,將它們的關系轉化為熟悉的食物鏈形式。從圖中不難看出,四種生物所含有期物的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根據生態系統能量逐級遞減的特點,寫出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丙→丁→甲→乙。然後根據食物鏈中各生物之間的關系推理其數量變動情況。當甲的數量增加時,丁因大量被甲捕食,數量將會減少,丙因丁的減少而數量將增加,乙因甲增加,食物來源充足而數量增加。答案:D
四、聯想法有些試題的答案,直接根據已知條件很難找到,在解答這類試題時,應先採用不同的聯想方式,找到與已知條件相關聯的已掌握的知識,再根據這些知識得出答案。
例4:首先在一堆垃圾的有機物中檢測到放射性,隨後又在附近的植物中檢測到放射性.接著又在其周圍生活的動物體內也檢測到放射射性。如果放射性只是來自某一種元素.你認為最可能是什麼元素?( )。
A.O
B.C
C.N
D.H
解析:本題要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附近」、「周圍」。該放射性元素由垃圾堆→植物→動物;聯想到植物吸收的是礦質元素,所以該元素最可能是礦質元素。答案:C
五、擬稿法有些試題,雖然已知條件簡短,但推導過程卻很復雜。在解答這類題時,應採用擬稿法。擬稿法是指在推導這類試題的答案時,通過打草稿,將抽象思維轉變為形象思維,以降低答題的難度,從而提高解題效率。
例5: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產生F1,在F1雌雄個體變鬣產生的F2中,雄蜂因型共有AB、Ab、aB、ab四種,雌蜂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種。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
A.aabb×AB
B AaBb×ab
C.AAbb×a
D.AABB×ab
解析:解答這道試題時,必須首先明確雄蜂是單倍體,它是由上一代雌蜂的卵細胞單獨發育而成的,因此雄蜂個體的基因型及種類,應該與雌蜂配子的基因型及種類相同;雄蜂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與雄蜂本身的基因型相同。然後還得明確題干中提到的「親本」.不是指F2的親本(如果是指F2的親本,直接提F1就行了),而是指F1的親本。解題過程圖解(從F2的個體的基因型開始,逆著基因的傳遞方向列出)如下:F2:♂AB、Ab、aB、ab ♀AaBb、Aabb、aaBb、aabbF1的配子:♀AB、Ab、aB、ab ♂abF1:♀AaBb、♂abP的配子:♂AB ♀abP:♂AB ♀aabb答案:A
六、圖示法圖示法能形象、直觀地展示思維過程,簡便、快捷。
倒6:氧氣分子由肺泡擴散進入紅細胞內並與血紅蛋白結合的過程,至少需穿過幾層磷脂分子?( )
A.3
B.4
C.5
D.10
解析:由題意氧氣分子穿過肺泡壁經過了兩層生物膜,穿過毛細血管壁經過了兩層生物膜,穿過紅細胞經過了一層生物膜,至少需穿過5層生物膜,而每層生物膜是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答案:D
七、篩選淘汰法有些試題,根據已知條件直接找答案,有可能找不到、找不全或找不準。可以根據題干所給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對各個選項加以審視,將與題目要求不符合的選項逐一篩選,不能否定的答案即為正確答案。
例7:基因型RrSs與rrSs的個體雜交後,子代的表現型之比是( )。
A.l︰2︰l
B.3︰1︰3︰1
C.1︰l︰1︰l
D.9︰3︰3︰l
解析:A項是三種表現型比例,直接淘汰;C項是測交後代表現型比例;D項是雙雜合個體自交後代表現型比例,均與題中條件不符,一一淘汰,所以答案只能選B項。為求准確,也可單獨分析每一個性狀,第一個性狀分離比為1︰l,第二個性狀分離比為3︰1,兩個性狀結合則為3︰1︰3︰1。答案:B
八、分析推理法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運用生物學相關的原理和規律,分析出與答案相關的若干要素,再利用這些要素推導出答案。
例8:如果用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後,讓其侵染細茵,在產生的子代噬茵體的組成結構成分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為( )。
A.可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殼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解析:噬菌體由DNA和蛋白質兩種成分組成,DNA含有磷酸基和含氮鹼基,能夠標記上15N和35S,而蛋白質含有氨基(一NH2)和甲硫氨基(-SH),能夠標記15N和35S。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中,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沒有進入噬菌體,只有DNA進入噬菌體,並利用細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來合成自身的蛋白質外殼和子代DNA,因這些原料沒有放射性元素標記,所以在子代中,只有在某2個噬菌體中可以找到含15N和32P的DNA單鏈。答案:B
九、搭橋法有的試題,在題干中涉及不同章節的知識,構成思維上的鴻溝。需根據生物學搭起思維上的橋梁。
例9:水稻的一個細胞在有絲分裂後期有48條染色體,在一般情況下,水稻的珠被細胞、胚細胞和胚乳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分別是( )。
A.24、24、24
B.12、12、12
C.12、24、36
D.24、24、36
解析:此題涉及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植物的個體發育,思維跨度較大。根據已知條件有絲分裂後期有48條染色體,尋找思維的橋梁,即體細胞為24條染色體.那麼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卵細胞和極核均為12條染色體。珠被細胞屬於體細胞,染色體為24條;胚細胞是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經有絲分裂而來,其染色體為24;胚乳細胞是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形成的受精極核發育而采,其染色體為36。答案:D
㈥ 生物如何才能考高分
關於必修第一冊,我想說的是,要記的東西比較多而且是正個生物的基礎重點,新陳代謝這一塊在生物中是起主導地位的,而且考試絕對是會出題目的!第一冊的學習主要是一記憶為主!生物很多東西比較細,教材的話包括小字部分也不容忽視的,那些也是會考的!學習的話可以買一本參考書和沒章節的配套試題,參考書的話可以讓你知重點,有的放矢!試題沒章節學完後自己測試自己,就可以知道哪些是還沒有搞清楚的,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薄弱的地方,還可以了解一下高中生物題目的出題深度和技巧!不做題是絕對不行的
2.必修第二冊:主要是遺傳,這也是生物最重點也是難點的一塊,在整個生物中這一塊比較活,解遺傳題目靈活性比較高!你如果要想學透徹的話一定要找生物老師給你講解一下,你可以和他講明你的情況!估計這一塊下的工夫比較大!做題目的話最好是做那些以前的高考題和模擬試題,但是沒學透徹的話估計那些題目對你來說比較困難!做遺傳分析題目的 時候千萬不能卡住在一個地方,然後就去看下答案!這樣絕對提高不了!往往就是你卡住的地方存在思維和解遺傳題的缺陷!這冊後面的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這部分內容大致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考試的話不是重點,但這部分的題目可以出得很難!就是難於把握,就是高中生物很不錯的同學這個部分要是出難題解題也比較困難所以對於考試得分基本上在這一塊都處於同一旗袍線!花的工夫也可以不用太多!
3.選修:也是重點內容,他既有第一冊的升華還有一些比較熱點的生物知識!比如遺傳與基因工程,細胞與細胞工程!整個這本書是新陳代謝的主體和難點部分,這本書花的時間會比較多一點,尤其是很學過的知識的聯系比較大!學習的主要方法是做題和記憶!這部分不怕做的題目多就怕聯系不上!
生物高考的話就是兩個大的部分出解答題,遺傳和新陳代謝!新陳代謝的知識面比較廣,遺傳的靈活度比較高!
最後想說的是,關於高中生物,很多學生不愛學,因為初期學生物很占學習英語數學等大科的時間,還有就是學習緊迫感不夠,生物學習就會擱置,但最後就會導致高三復習時生物怎麼學也上不來分,很多學生歸於生物難,不好學,但我認為就是高二時輕視生物所照成的,你可以看看你班裡晚課學習生物的要少很多,我建議你高二時學習生物跟上就行,但要預習,所謂預習就是自己看書,提前一天將自己對改節知識點的歸納全部寫到筆記本左側,然後將老師上課講的板書抄到右側,進行對比,如果你歸納的好一些,且容易讓你記住,那就用你的,否者就看老師的,這樣做雖然麻煩,但請相信我,這很有效,我就是這樣過來的,記住生物不難,就看你學不學,高二打基礎很重要,如果高三在想去整基礎,就有點晚了,我原來的班裡就有這樣的。高三的緊張感和進度是不能和悠閑的高二相比的,所以希望你高二不管生物還是其它別的科,一定要跟上,跟上就行,這樣高三沖刺才更猛!
㈦ 怎樣讓高考時生物打95分
高考得看你所在的省份,考全國卷的身份,生物滿分是90分,如果你想要考80都有一定的難度,基本上你的選擇題不能夠出現錯誤,一道選擇題就是6分一個,大題也基本上不扣分,所以說還是很難的,畢竟好多都是文字類型的回答,有一部分是基因問題的計算。只有厚實的基礎才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
㈧ 高考各科分數滿分多少
高考各科的分值為:文科: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文科(政治,歷史,地理)綜合300分,共計750分。理科: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理科(物理,化學,生物) 綜合300分,共計750分。全國統考科目中的外語分為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作為考試科目。
部分地區總分為660分,各科分值設定為: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語有兩次考試機會,最終選擇其中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此外考生自主選擇的3門選考科目,每門滿分均為70分。
還有部分地區高考總分值為480,各科分值設定為:語文160分,數學160分,外語120分,共440分。文科類的語文、理科類的數學分別另設附加題40分。
㈨ 新高考生物多少分
各地高考的分數不盡相同。 福建省高考,生物滿分是80分。 高考理科綜合3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學100分,生物80分。現在高考除個別省市外使用的都是全國卷,高考全國卷的生物總分是72分。
高中生物是指國家規定的高中學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也出版了不同的教材版本。但大致內容是一樣的。人教版教材共6冊,供高中學生使用。必修1、2、3為必修內容,選修1、2、3供學生自行選擇學習。
㈩ 高考生物選擇題有打滿分的技巧嗎每次做模擬訓練都是只對4題,我要崩潰了。
可以用排除法,如果是選錯誤的,優先選擇太絕對的描述,如「一定」,「所有」帶這樣的字眼一般是錯誤的。如果是選正確選項,排除掉有把握的錯誤選項,這樣可以增大選對的概率。重點還是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