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機物怎樣被微生物分解成無機鹽
首先問題應該是無機物吧。
主要通過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
微生物產生各種酶,將大分子有機物,轉變為小分子有機物(分解過程),再將小分子有機物運進體內進行呼吸作用,變成無機物(呼吸過程)。
Ⅱ 有機肥中的有機質在什麼溫度下分解
70度
Ⅲ 微生物通過什麼方式分解有機物
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中含有各種酶
其中包含水解酶類
能夠有效的催化底物(大部分為有機物)
Ⅳ 為什麼微生物能分解有機物釋放二氧化碳
每個微生物都可以進行呼吸作用。因為微生物進行了呼吸作用,在氧氣的參與下,分解了有機物,釋放出了二氧化碳。
Ⅳ 一般微生物分解有機質所需的cn是
有機肥之中有機質的分解轉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微生物活動在分解轉化過程之中起著重要作用。土壤環境非常適合微生物活動,所以土壤之中天然微生物數量最多。因為土壤之中微生物種類繁多,數量大;一克土壤之中,微生物有幾十種到幾百種,幾億到幾十億個,土壤微生物繁殖迅速,在有機質的轉化和分解之中起著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真菌和藻類。
Ⅵ 影響生物降解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決定生物降解性的因素包括:
①結構和物理狀態;
②化合物對生物的馴化時間;
③環境條件,在決定實際的一種化合物降解時其和結構一樣重要。
任何可以對微生物存活、活性及污染物狀態產生影響的環境因素都對環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主要的環境因素包括末端電子受體、有機質含量、氮磷含量及環境溫度、pH值、鹽度、水活度等。
1.末端電子受體
末端電子受體主要包括氧及硝酸鹽、鐵離子和硫酸鹽等。氧對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是非常重要的,生物降解中以氧作為電子受體的氧化反應都要在好氧條件下進行,一般說來好氧的生物降解比厭氧快得多,好氧生物處理比厭氧生物處理有高得多的效率。例如進入淡水湖泊和河流好氧區的石油類烴一般對微生物降解是敏感的,但積累在厭氧沉積物中的石油一般是相當持久的。在缺氧條件下,硝酸鹽、鐵離子和硫酸鹽可以代替O2作為可利用的末端電子受體,氧化降解苯、甲苯、苯甲酸鹽等一類芳香烴化合物。
2.有機質含量
環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需要一定量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的數量要靠有機物含量來支持。高有機質含量可以支持一個龐大的微生物群落,這種微生物群落對外來污染物具有很強的降解能力。對於只能以共代謝方式進行降解的某些污染物,只有提供充足易於利用的初級基質,才能產生足夠的降解污染物的酶。這種情況下提供充足的有機質特別重要。
3.氮磷營養
氮磷營養對環境污染物的降解有重要影響。微生物在利用有機物特別是利用主要由碳和氫組成的烴時也消耗像氮和磷這樣的主要營養物。有研究者在監測一個溫帶湖泊中烴降解的季節變化時,發現這種變化受氮和磷可利用形式的控制。降解的最大速率出現在可利用氮磷含量高的早春,但在這些營養物被快速消耗後降解速率降低,而投入氮磷後又使降解速率提高。在一個降解系統中碳、氮、磷的平衡供應是十分重要的,微生物生物量平均碳氮比約為5∶1~10∶1,一般降解系統的碳(BOD)氮磷之比約為100∶10∶1。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相當不同的比率。有研究發現碳氮比達到200∶1,碳磷比達到1000∶1仍可有效降解(修復)土壤中的烴。為什麼要使C∶N和C∶P比值高於細胞的比值?這是因為有機碳的代謝過程中大量的碳被轉化為二氧化碳釋放掉,使得系統內的碳大量損失,與此相反氮、磷都摻入微生物量而保留在系統內
4.溫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生長以及環境污染物的溶解度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微生物及生物降解可以在很寬的溫度范圍內進行,但中溫、高溫條件下生物降解速率要比低溫高得多。
5.pH值
環境介質的pH值對微生物生長、代謝活性以及環境污染物的溶解性都產生極大的影響。盡管極端的嗜酸、嗜鹼微生物可以在極端pH值條件保持很高的活性,但總體上說中性pH值或稍偏酸、偏鹼條件下,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速率最快。
6.鹽度
嗜鹽微生物可以在高鹽度條件下生長,但非嗜鹽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卻很容易受到鹽度的影響。研究表明向淡水沉積物樣品加鹽後烴降解速率降低。
7.水活度
任何微生物的最適生長都需要適合水活度,水活度對環境污染物的降解也產生很大影響。高水活度有助於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也有利於環境污染物的溶解。研究說明在高水活度條件下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具有較高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