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中怎麼區分dna 染色體 染色單體
有絲分裂:
間期
前期
中期
後期
末期
染色體數目:
2n
2n
2n
4n
2n
dna分子數:
2n-4n
4n
4n
4n
2n
染色單體數目:0-4n
4n
4n
0
0
減數分裂:
*母細胞
初級*母細胞
次級*母細胞
*細胞
染色體數目:
2n
2n
n(2n)
n
dna分子數:
2n-4n
4n
2n
n
染色單體數目:
0-4n
4n
2(0)
0
給個生活小秘訣給你:dna分子數在有染色單體的時候跟單體,沒有單體就跟染色體數目~~~很好判斷的
參考資料:生物課筆記
B. 怎麼區分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體 與染色單體
染色體:在生物的細胞核中,有一種易被鹼性染料染上顏色的物質,叫做染色質。染色體只是染色質的另外一種形態。它們的組成成分是一樣的,但是由於構型不一樣,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染色體在細胞的有絲分裂間期由染色質螺旋化形成。
染色單體:有絲分裂前中期
其實就是一條染色體復制,產生兩條染色體,但著絲點未分裂,那一條染色體上就有2條染色單體
所以說著兩條染色單體式由復制形成的,應該是相同的
同源染色體:形態、結構、遺傳組成基本相同和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中彼此聯會(配對),並且能夠形成四分體,然後分裂到不同的生殖細胞的一對染色體,一個來自母方,另一個來自父方。可見是在聯會後才會有同源染色體的概念,所以是減數分裂前中期出現。
姐妹染色單體:是減數分裂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兩條不同染色體上的染色單體
出現在減數分裂前中期
呃,特點,部分片段可以互換,進行交叉互換,也是基因重組的一種方式
判斷數量的話,首先你要搞清楚是什麼細胞的什麼時期,是體細胞還是生殖細胞,是有絲分裂還是減數分裂,前中後期,然後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特點去數染色體數量要計數著絲點,那樣不容易錯
C. 染色體和染色單體的區別
染色體,染色質,染色單體的區別有:
1、染色體、染色單體比染色質高級:染色體是間期細胞染色質結構緊密包裝的結果,是染色質的高級結構,僅在細胞分裂時才出現。
2、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染色質可以互相轉變: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在細胞周期不同階段可以相互轉變的形態結構。
3、染色單體在有絲分裂後期是不存在的:在有絲分裂後期,著絲點斷裂,此時不存在染色單體。但是會有染色質和染色體。
(3)生物學染色體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染色體、染色質、染色單體聯系:
每一條染色單體都可看作是一條雙螺旋的DNA分子。在有絲分裂間期時,DNA解螺旋而形成無限伸展的細絲,此時不易為染料所著色,光鏡下呈無定形物質,這個無定形物質就是染色質。在間期細胞核中看到的染色質是由絕大多數以螺線管形式存在的DNA 構成。
D. 高中生物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姐妹染色單體,四分體怎麼區分
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在分裂期內絕對存在不會消失,在前期和中期每條染色體有兩條染色單體組成。
染色單體是染色體在間期復制的結果,染色單體的存在要麼是染色體的兩倍,要麼是0.在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減為零
姐妹染色單體由同一條染色體復制而來,如果不考慮件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換,那麼姐妹染色單體完全相同
四分體只存在於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是由一對經過復制的同源染色體組成,因其具有四條染色單體而被稱為四分體
明白嗎?
E. 生物的染色體數目怎樣區分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著絲點的數目 染色體數=著絲點數 任何分裂均適用
F. 怎麼區別染色體,染色單體,姐妹染色單體,四分體,同源染色體。
染色體:在生物的細胞核中,有一種易被鹼性染料染上顏色的物質,叫做染色質。染色體只是染色質的另外一種形態。它們的組成成分是一樣的,但是由於構型不一樣,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染色體在細胞的有絲分裂間期由染色質螺旋化形成。
染色單體:有絲分裂前中期
其實就是一條染色體復制,產生兩條染色體,但著絲點未分裂,那一條染色體上就有2條染色單體
所以說著兩條染色單體式由復制形成的,應該是相同的
姐妹染色單體:是減數分裂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兩條不同染色體上的染色單體
出現在減數分裂前中期
呃,特點,部分片段可以互換,進行交叉互換,也是基因重組的一種方式
同源染色體是兩條形態相似的染色體
兩條同源染色排列在赤道板上,它們倆叫做四分體
同源染色體是一直都存在的,而四分體是特指它們聯會時形成的結構
G. 生物:怎樣區分同源染色體、染色體和姐妹染色體請詳解
同源染色體是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形狀結構相似,具有控制相同性狀的基因;
染色體一個著絲點連接一條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是指連接在同一著絲點上的兩條染色單體。
H. Y染色體和X染色體的區別
1、X染色體較大,Y染色體較小。
男、女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有22對染色體的形態、大小基本相同,稱為常染色體;其中有一對即第23對染色體在形態、大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這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決定有關,稱為性染色體。
女性體細胞中的性染色體形態大小基本相同,稱為XX染色體,男性體細胞的性染色體中,較大的一條命名為X染色體,較小一條稱為Y染色體.因此,Y染色體與X染色體在形態上有很明顯的區別:X染色體較大,Y染色體較小。
2、X染色體決定女生性別,Y染色體決定男生性別,生兒子由Y染色體決定。
Y染色體(Y chromosome)是決定生物個體性別的性染色體的一種。男性的一對性染色體是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較小的y染色體。在雄性是異質型的性決定的生物中,雄性所具有的而雌性所沒有的那條性染色體叫Y染色體。
3、X、Y染色體的結構和常染色體有所不同,XY結構相同的區段是同源區段;X染色體上在Y染色體上找不到的區段是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Y 染色體上在X染色體上找不到的區段是Y染色體非同源區段,也就是X、Y染色體都有自己的同源區段和非同源區段。
(8)生物學染色體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2014年4月23日發布的一項科學研究表明,決定人類性別的「性別基因」——Y染色體最早產生於大約1.8億年前。
Y染色體是男女性別差異的關鍵。Y染色體只存在於男性體內,和X染色體組合就能表達出男性的生理和形態特徵。女性則沒有Y染色體,由一對X染色體配對,表達女性特徵。
不過,情況並非一直如此,Y染色體和X染色體曾經一模一樣,經過漫長的演變才向不同的方向進化。瑞士生物信息學研究所和澳大利亞學者共同研究發現,大約1.8億年前,「性別基因」首次在哺乳動物體內出現。這一研究成果已經在《自然》上發表。
研究人員從3大類、共計15種哺乳動物提取睾丸組織樣本進行研究,並將其與雞的分析結果進行比較。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究動用電腦進行了共計2.95萬小時的運算,繪制了目前最大的「男性」染色體圖譜。
研究發現,SRY和AMHY這兩種「性別基因」分別於1.8億年前和1.75億年前在不同種類的動物中出現,造成性別分化。學者亨利克·克斯曼說,兩者的出現都「和生物睾丸的進化密切相關,幾乎同時出現,但完全相互獨立。
I. 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四分體·姐妹染色單體等個數怎麼區分
1.復制後著絲點未分裂前,一條染色體含兩條染色單體(即姐妹染色單體),兩條DNA,包括有絲分裂前中期,減數分裂第一次和第二次前中期
2.著絲點分裂後,染色單體是0,一條染色體含一條DNA,包括有絲分裂後末期,減數分裂第二次後末期
3.復制前,無染色體,有DNA
4.復制,一對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聯會形成一個四分體,染色體:四分體=2:1
J. 染色質和染色體的區別
1、形態不同
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種物質的兩種形態。染色質是伸展的狀態,染色體是高度螺旋的狀態。
伸展的染色質形態有利於在它上面的DNA儲存的信息的表達,而高度螺旋化了的棒狀染色體則有利於細胞分裂中遺傳物質的平分。
2、出現時期不同
染色質出現於間期,在光鏡下呈顆粒狀,不均勻地分布於細胞核中,比較集中於核膜的內表面。由於染色較深,在光鏡下常被誤認為是核的界膜。
染色體出現於分裂期中,呈較粗的柱狀和桿狀等不同形狀,並有基本恆定的數目(因生物的種屬不同而異)。例如人體細胞有染色體23對,共計46條。
3、構成不同
染色質是由DNA和許多組蛋白八聚體構成的核小體鏈,而後以每圈6個核小體進一步盤繞形成30nm纖絲的染色質2級結構。
染色體是在此基礎上結合了核骨架蛋白形成150nm突環,進而形成300nm玫瑰花結(6個突環),再進一步組成700nm的螺旋圈,最後螺旋圈組成1400nm的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