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海底兩萬里寫了哪些海洋生物

海底兩萬里寫了哪些海洋生物

發布時間:2022-06-06 10:29:36

Ⅰ 海底2萬里誰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2.8~1905.3.25)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構成市區一部分的勞阿爾河上的菲伊德島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是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嚮往遠航探險。11歲時,他曾志願上船當見習生,遠航印度,結果被家人發現接回了家。為此凡爾納挨了一頓狠揍,並躺在床上流著淚保證:「以後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許正是由於這一童年的經歷,客觀上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於幻想之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故事發生在1866年,法國人阿龍納斯,一位生物學家,應邀赴美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這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科考活動結束之後,生物學家正准備束裝就道,返回法國,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於是改弦更張,登上了一艘驅逐艦林肯號,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動。
經過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創,生物學家和他的僕人康賽爾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尼德蘭,都成了「怪物」的俘虜!結果發現「怪物」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諾第留斯」(「鸚鵡螺」)號。
潛艇對俘虜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尼摩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遊各大洋。十個月之後,這三個人終於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生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
更簡:1866年,有人以為在海上發現一條獨角鯨,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最後發現那是一艘名為「諾第留斯」(「鸚鵡螺」)號的潛艇,並帶著僕人康賽爾和一個捕鯨手,跟隨尼摩船長乘著這艘潛艇在海底做了兩萬古海里的環球探險旅行。

[編輯本段]【人物評析】
尼摩船長:《海底兩萬里》中的尼摩艇長是小說里一個居主要地位的人物。這個知識淵博的工程師,遇事頭腦冷靜,沉著而又機智。他不是關在書齋之中和溫室里經不起風吹雨打的科學家,而是一個在反抗殖民主義斗爭的烈火中成長起來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銀財寶,支援被壓迫民族的正義斗爭。當祖國淪為殖民地後,他帶領少數志同道合的人潛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動和不滿的言論,支持和喚醒被壓迫民族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凡爾納借尼摩艇長之口譴責了殖民主義者在印度次大陸的野蠻的擴張行為。表面看來,尼摩艇長似乎是個與世隔絕的心如死灰的隱士,然而從他內心深處迸發出的熾熱的感情,表明他是一個時刻關注著世界政治風雲的科學戰士。尼摩艇長所渴望的不是金錢和財富,而是人身的自由和幸福。他曾吶喊過:「在海中我不承認有什麼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這是尼摩艇長的肺腑之言,如實地道出了他對殖民主義統治的強烈不滿,反映了他對自由的追求。他把自由看得高於一切。為了自由他對骯臟的大陸連「一寸土地也不靠近」。他在大海下漫遊著,生活著,他生活的一切必需品都取自於大海,他寧可把多年的用心研究的科學成果同他的身軀一起奉獻和葬於大海,也不願為野蠻的殖民統治者服務。凡爾納塑造的尼摩艇長是處在資本主義上升階段,有著人文主義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代表著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利益。透過他的個性,可以看到處在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那種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但到小說結尾,尼摩船長所做的一番事:攻擊其他國家的戰船並擊毀。又給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使人琢磨不透。
阿龍納斯教授:
生物學家,博古通今,乘潛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飽覽了海洋里的各種動植物;他和他那位對分類學入了迷的僕人康塞爾,將這些海洋生物向我們做了詳實的介紹,界、門、綱、目、科、屬、種,說得井井有條,使讀者認識了許多海洋生物;阿龍納斯還把在海洋中見到的種種奇觀,一一娓娓道來,令讀者大開眼界。
康塞爾:
阿龍納斯教授的僕人,生性沉穩,他從不大驚小怪。總是那麼氣定神閑,為人隨和,從不著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著急上火。他精通分類理論,遇到什麼總是認認真真或者說一本正經地把它們分類,但是對那些東西的名字卻一無所知,可以說他是個分類狂。
尼德蘭:
是個比較原始的人,一個野性十足的捕鯨手。他也會贊嘆極地的美,但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牛排,小牛肉,小酒館里的酒,在陸地上自由地行走。他性情火爆,受不了被監禁,總是計劃逃脫,如果沒有他,教授和康塞爾最後不可能回到陸地上。

Ⅱ 《海底兩萬里》一書(完整版)都講了哪些海底的生物和故事要求具體,面面俱到。謝謝。

故事並不復雜:故事發生在1866年,法國人阿羅納克斯,一位生物學家,應邀赴美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這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科考活動結束之後,生物學家正准備束裝就道,返回法國,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於是改弦更張,登上了一艘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動。
經過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撞,生物學家和他的僕人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結果發現「怪物」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
潛艇對俘虜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尼摩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羅納克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遊各大洋。十個月之後,這三個人終於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生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
就是這么四個半人,這么一艘潛水艇,一個神秘的船長甌北悲,一個學富五車的科學家,在各種探險歷程中,在將近一年的時間中,縱橫海底兩萬里,為我們演繹出一個個故事,展現出一幅幅畫面,海底墓地,珊瑚谷,巨型章魚……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畫面多姿多彩,氣象萬千。這樣一部小說,讀來既憊使人賞心悅目,也令人動魄驚心。
故事提及的生物: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環系統、珍珠生產
大蜘蛛、鯊魚、章魚、海豹、鯨
具體是這樣的
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博斗,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書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學。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類拔萃的才華與學識的欽佩。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採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獲。 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去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這本書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旅行過程中我和尼摩船長以及遊客們都可以說是隨著事情發展,而有所變化,有時惶恐不安,有時輕松愉快。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例如紅海一名是源於海中的一種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顏色像血一樣紅。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獲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並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說都像《海底兩萬里》一樣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它作為一本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遠見加博學累積成的小說,不但為對海底知識了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環系統、珍珠生產等科學知識,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學啟蒙小說。 備註:小說中的長度單位「里」是法國歷史上的古里,長度因省份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還有古驛里、古陸里和古海里之分。阿羅納克斯教授在書中用的是古陸里,一古陸里大約等於四公里,因此,海底兩萬里就是能夠繞地球兩圈的八萬公里。

Ⅲ 海底兩萬里主要寫什麼

主要內容是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 1866年所發生的一件鬧得滿 城 風 雨 的 怪事。當時不少航行船隻在海上發現了一頭大「海怪」,並有船隻遭到「海怪」的襲擊。出於對航海安全的考慮,也是在公眾的呼籲下,由美國派遣了一艘戰艦對「海怪」進行追逐。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參加了這次追逐行動。結果,追逐怪物的戰艦反被怪物追逐,並遭到「海怪」的兇猛襲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兩位同伴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後便跟隨「海怪」周遊四海,探盡海底秘密,歷盡艱辛和風險。最後,他們因不堪海底世界過於沉悶的生活,又 設 法 逃 走,重回陸地。

Ⅳ 海底兩萬里中的植物和動物

書本簡介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
此書主要講述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隻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僕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們與魚叉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們發現這怪物並非是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
潛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水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
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他的家鄉。
在《海底兩萬里》中,尼摩是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物(後在《神秘島》中交代其為印度人),他在荒島上秘密建造的這艘潛艇不僅異常堅固,而且結構巧妙,能夠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他們依靠海洋中的各種動植物來生活。
潛艇船長對俘虜也很優待,但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長從此之後不允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一行人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艇周遊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龍納斯一行人遇到了無數美景,同時也經歷了許多驚險奇遇。他們眼中的海底,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發。
通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龍納斯終於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長仍與大陸保持聯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萬金銀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最後,鸚鵡螺號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驅逐艦的炮轟,潛艇上除了三位俘虜外個個義憤填膺,用鸚鵡螺號的沖角把驅逐艦擊沉。
不久,他們在潛艇陷入大漩渦的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出了潛艇,被漁民救上岸。回國後,博物學家才將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於世。
編輯推薦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法國十九世紀一個想像力驚人的科幻作家,他的驚人之處不但他所寫的內容很誇張,動人又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奇的是,這本書中所寫的故事,在我們現在的時代已是不足為奇,但在他那個時代里,還沒有潛水艇呢!
這里我將以三個關鍵詞來介紹這本書:
一、 有關「探險」
阿龍納斯、康塞爾、尼德?蘭,機緣巧合,來到尼摩的潛艇上,隨鸚鵡螺號展開海底航行。潛艇船身堅固,利用海洋中大量的氯化鈉分解出來的鈉發電。
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進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也為作者的科學知識所信服。
阿龍納斯一行人在旅途中遇到了無數美景,同時也經歷了許多驚險奇遇,例如:
他們的船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擱淺了,遇到當地土著人的攻擊,尼摩船長用他連接在金屬梯子上的電擋住土著人進入鸚鵡螺號;
他們在印度洋的珠場和鯊魚展開過搏鬥,捕鯨手尼德?蘭手刃了一條凶惡的巨鯊;
他們在南極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極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輪流用工具和開水把底部厚10米的冰層砸薄,用潛艇的重量壓碎冰塊,脫離困境;
鸚鵡螺號在大西洋被章魚所困擾,他們拿斧頭和章魚展開肉搏戰,一名船員不幸慘死;
在北大西洋,鸚鵡螺號遇到一艘英國驅逐艦(這艘驅逐艦的國籍在原文中並未說明,在《神秘島》中才說明是英國)的炮轟,除那三位俘虜外所有船員個個義憤填膺,用鸚鵡螺號的沖角把驅逐艦擊沉。
「探險」之於作品中人物的情緒體驗及精神意義是不同的。
「探險」之於阿龍納斯而言,是他在飽覽海洋里的各種動植物過程中的科學求知慾的沖動與收獲。「探險」也在阿龍納斯表述與介紹中有了更多的「科學」知識譜系的范疇價值。
「探險」之於康塞爾而言,它為這個人物「隨先生尊便」的自我隨和性格的發展以及「分類」特長的單純而模糊的「科學」表現,提供了新鮮而富有挑戰的空間場景與旅程。
「探險」之於尼德?蘭而言,則呈現出某種程度上的「吊詭」行為——一方面,「海洋世界」的神秘與廣闊,激發了尼德的「捕鯨手」的職業本能,另一方面,「探險」之中的「拘禁」,則極大程度上與尼德崇尚自由的本性產生牴牾。這使得他自始至終都在「探險」之中尋覓「逃離」。
而「探險」之於尼摩船長而言,既是對「人類世界」的「逃離」與「拒絕」,也是通過搜集海底金銀財寶,支援被壓迫民族的正義斗爭的現實選擇。
二、 有關「孤獨」
阿龍納斯、康塞爾,以其在「探險」與「囚禁」中都從自我精神結構中汲取性格「能量」,都有一定的寄託,似乎並未顯得「孤獨」。
而捕鯨大王尼德?蘭以其自我的身份、性格、愛好與「海底生活」的「復雜性」(集「探險」與「囚禁」於一體)有所沖突,他表現出的「孤獨」更多地主要是對「陸地生活」「自由生活」的懷念與嚮往。
而尼摩船長的「孤獨」有著更多元素的指涉與介入。
其一,他對於「人類世界」的失望與不滿,使得他主動選擇在「路上」的「孤獨」。他自稱與整個人類斷絕了關系,在海底探尋自由。
其二,正如阿龍納斯所言,尼摩船長首先是個人,他的心依然在為人類的苦難而悲痛和憂傷,他仍然對所有受奴役受迫害的種族和個人懷著仁慈的愛。他不是關在書齋之中和溫室里經不起風吹雨打的科學家,而是一個在反抗殖民主義斗爭的烈火中成長起來的民族志士。
他搜集海底金銀財寶,支援被壓迫民族的正義斗爭。當祖國淪為殖民地後,他帶領少數志同道合的人潛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動和不滿的言論,支持和喚醒被壓迫民族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他的「孤獨」是基於故土淪陷的祖國傷懷以及反殖民主義的民族立場。
其三,船長的「孤獨」與「復仇」並行。船長的「孤獨」是為了復仇,這種仇恨成為了鸚鵡螺號的「動力」。而讓我們無奈的是,這樣的「復仇」也最終使得尼摩船長走向真正意義的「孤獨」。這種「旅者」的「孤獨」,正是在以上的意義疊加以及元素介入的情況下,才有了被理解被感染的可能性。
三、有關「人性」
這在尼摩船長身上有委婉地體現。比如他的「海底」旅行的「初衷」與「目的」,呈現出「逃離」人性與回歸人性的態勢。再比如,有一次,在海上遇到一群長香鯨與一群抹香鯨。他阻攔蘭德捕獲「善良」的長香鯨,鼓勵蘭德對抹香鯨「格殺勿論」。
這里,兩類的「鯨魚」有著不同的描述與隱喻。而船長對待他們的不同態度,顯然是基於他「人性」的召喚與規約。
讀者推薦
1、簡直是一本海洋博物學,每章的內容安排都是「我們的故事說到...哎你們看好多魚!」。十九世紀的科幻作品,現在來看裡面的科學技術已經不怎麼驚奇。文筆一般(作者自己也說),好看在於對宏大瑰麗的海洋世界的想像,有人類冒險探索的那種熱情和激動。2、 該書正確閱讀方式: 手邊放個地球儀,開好維基網路查各種魚。 3、仔細想來,這是我買的第一本科幻,當時買的是一本口袋書,那個時候還是小學,一點科幻的概念都沒有。 這本書給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啊。
作者: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凡爾納1828年生於法國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1863年因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而一舉成名,此後開始從事寫作,其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代表作為凡爾納三部曲和《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游地球》等。1905年3月24日,凡爾納於亞眠逝世。
▍編輯:文老師
中外名著聽書,中小學課外必讀書目導讀,國學經典詳解,中小學必背古詩詞詳解,200則中華成語小故事(附詳解)……
《黑貓警長》 丨《灰姑娘》 《小拇指》 丨《一個出賣心的人》 《睡美人》 丨《野天鵝》 《雨滴項鏈》 丨《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水孩子》 丨《郵遞員的童話》
……
中小學必背詩詞
《長歌行》丨《詠柳》丨《江南》
《回鄉偶書》丨《風》丨《詠鵝》
《敕勒歌》丨《七步詩》丨《涼州詞》
……
國學經典詳解

《千字文》丨《中庸》丨《論語》
《三字經》丨《百家姓》丨《弟子規》
……

Ⅳ 求《海底兩萬里》中關於海底生物和景色的精彩描寫

《海底世界》海面動海底靜;海底黑卻有光;海底靜而有魚聲
<大陸架海底的景色>
大陸架是陸地向海的自然延伸。原來沿海的平原被海水淹沒了,就成為大陸架淺海。大陸架淺海環繞陸地像一個花環,但它總的面積有275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非洲大陸的面積。中國的渤海、黃海及東海的大部分,都在大陸架上。
我們吃的魚蝦等海產品,主要是從大陸架淺海捕到的,大陸架淺海的水產品占整個海洋水產品的80%。
大陸架海底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大約佔全世界的1/3。而陸地上許多石油曠,也是在大陸架海底環境中生成的。
秀美的淺海風光
海洋是美麗的,又是變幻莫測的。天氣晴朗的時候,海面碧波萬里,一望無際,顯得偉大、肅穆而平靜;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便驟然捲起驚濤駭浪,洶涌澎湃,險惡得令人心驚肉跳。
淺海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生物沐浴在光亮溫暖的海水中;奇妙的小魚漫遊在絢麗的珊瑚叢中,奇異可愛的貝類、海星、水母以及各種顏色的海草,在波浪涌動下翩翩起舞。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陸地上的植物有樹木花草,它們構成大片森林、草原或花園綠地。海洋里的植物都稱為海草,有的海草很小,要用顯微鏡放大幾十倍、幾百倍才能看見。它們由單細胞或一串細胞所構成,長著不同顏色的枝葉,靠著枝葉在水中漂浮。單細胞海草的生長和繁殖速度很快,一天能增加許多倍。雖然,它們不斷地被各種魚蝦吞食,但數量仍然很龐大。
公元1820年,英國人開始使用頭盔式潛水器,在水上通過氣管將空氣壓入頭盔內,供潛水員呼吸,這是現代潛水器的前身。
大的海草有幾十米甚至幾百米長,它們柔軟的身體緊貼海底,被波浪沖擊得前後搖擺,但卻不易被折斷。海草的經濟價值很高,像中國淺海中的海帶、紫菜和石花菜,都是很好的食品,有的還可以提煉碘、溴、氯化鉀等工業原料和醫葯原料。
海草是海洋動物的食物。有些海洋動物是食草的,另外一些是靠吃「食草」動物來維持生命的,所以,海洋中的動物都是靠海草來養活的。
海草像陸上的植物一樣,沒有陽光就不能生存。海洋綠色植物在它的生命過程中,從海水中吸收養料,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質(糖、澱粉等),以滿足海洋植物生活的需要。光合作用必須有陽光。陽光只能透人海水表層,這使得海草僅能生活在淺海中或大洋的表層,大的海草只能生活在海邊及水深幾十米以內的海底。

Ⅵ 海底兩萬里描寫海洋生物的句子

海底兩萬里描寫海洋生物的句子有很多,因為海底兩萬里就是一個關於海底的探險的故事,其句子為:

1、這些形形色色的植蟲動物和軟體動物分類,不停地分類。滿地都是腔腸動物和棘皮動物。變化不一的叉形蟲,孤獨生活的角形蟲,純潔的眼球蟲,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聳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蟲,肌肉盤貼在地上的白頭翁

2、朵朵的花彩因我們走路時所引起的最輕微的波動而擺動起來。把成千成萬散布在地上的軟體動物的美麗品種,環紋海扇,海槌魚,當那貝——真正會跳躍的貝,窪形貝,朱紅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貝,葉紋貝,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無窮無盡的海洋生物,踐踏在我的腳底下

3、在我們頭上是成群結隊的管狀水母,它們伸出它們的天藍色觸須,一連串的飄在水中。還有月形水母,它那帶乳白色或淡玫瑰紅的傘,套了天藍色框子,給我們遮住了陽光。在黑暗中,更有發亮的半球形水母,為我們發出磷光,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4、這時候,我看見船長的槍急急頂在肩上,對著叢林間一個正在走動的東西瞄準。槍響了,我聽到輕微的嘯聲,那個動物在離幾步遠的地方被擊中倒下來了倒下來的是一隻很好看的水獺,一隻水獸,它可能是住在海中的唯一的四足獸了。這水獺有一米半長,價值一定非常大。

5、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見的海底森林,生長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樹上叢生的枝權都筆直伸向洋面。沒有枝條,沒有葉脈,像鐵桿一樣。在這像溫帶樹林一般高大的各種不同的灌木中間,遍地生長著帶有生動花朵的各色珊瑚。

Ⅶ 誰知道海底兩萬里作者的幻想生物有哪些在線等,挺急的

可不全是幻想的,裡面描述的生物包括鸚鵡螺,船蛸,長須鯨,抹香鯨,珊瑚蟲,硨磲,綠海龜,海豚,海獺,儒艮,墨角藻,極樂鳥,麵包樹,龍血樹

Ⅷ 跪求海底兩萬里中的所有生物名

裙帶菜、海帶、紫菜、石花菜、石花菜、鵝掌菜
珊瑚樹林
鯊魚
叉形蟲,角形蟲,眼球蟲,菌生蟲,白頭翁 海盤車
環紋海扇,海槌魚,當那貝,窪形貝,朱紅胄,袖形貝,葉紋貝,
管狀水母,月形水母,半球形水母,水草
王槌貝,海菊王蛤,貝槌,春被,壺形貝,馬蹄螺,星形螺,馬刺行螺 硫磺質版形貝 西德列和維納斯貝 格子花盤貝,蹄貝,鸚鵡綠貝,圓錐貝,磁貝,海之光榮。

Ⅸ 海底兩萬里包含了哪些方面的知識



《海底兩萬里》包含了海洋生物、物理學、文化、氣象、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主要進述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無意間發現-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並且帶著僕人跟隨艇長乘坐這潛艇,遨遊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北冰洋,在海底進行了兩萬里的環球探險旅行的故事。
作者儒勒·凡爾納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地心游記》、《八十天環游地球》等著名科幻小說,其一生信仰科學,是少見的科學作家。

Ⅹ 《海底兩萬里》的內容簡介

閱讀全文

與海底兩萬里寫了哪些海洋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