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膜的結構是指什麼,為什麼說生物膜的結構不完全相同呢
生物膜結構是磷脂雙份子層,例如細胞膜和各種有膜結構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等)。為什麼同是膜,結構不完全相同呢?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我們都知道,線粒體是雙層膜結構,而細胞膜是單層的,一雙一單,結構顯然就不一樣了。
B. 生物膜包括哪些
生物膜主要有:分泌的多糖蛋白、多糖基質、纖維蛋白、脂蛋白等多糖蛋白復合物。成熟生物被膜模型從外到內包括主體生物膜層、連接層、條件層、基質層。
生物膜也稱為生物被膜,是指附著於有生命或無生命物體表面被細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組織的細菌群體。生物膜細菌對抗生素和宿主免疫防禦機制的抗性很強。生物膜中存在各種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多糖、DNA、RNA、肽聚糖、脂和磷脂等物質。生物膜多細胞結構的形成是一個動態過程,包括細菌起始粘附、生物膜發展和成熟擴散等階段。
細菌形成生物被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主要可分為四個階段:細菌可逆性粘附的定殖階段、不可逆性粘附的集聚階段、生物被膜的成熟階段和細菌的脫落與再定植階段。
1、細菌可逆性粘附的定殖階段
當浮游細菌與惰性物體表面或活性實體的表面接觸後,浮游細菌會粘附到物體表面,啟動在物體表面形成生物被膜。在這個階段,單個附著細胞僅由少量胞外聚合物包裹,還未進入生物被膜的形成過程,很多菌體還可重新進入浮游狀態,因此這時細菌的粘附是可逆的。
2、細菌不可逆性粘附的集聚階段
細菌在經過初始的定殖粘附後,一些特定基因的表達開始調整,與形成生物被膜相關的基因被激活,細菌在生長繁殖的同時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粘結細菌。在這個階段,細菌對物體表面的粘附更為牢固,是不可逆的。
3、生物被膜的成熟階段
細菌與物體表面經過不可逆的粘附階段後,生物被膜的形成逐漸進入成熟期。成熟的生物被膜形成高度有組織的結構,由類似蘑菇狀或堆狀的微菌落組成,在這些微菌落之間圍繞著大量通道,可以運送養料、酶、代謝產物和排出廢物等。因此,成熟的生物被膜內部結構被比喻為原始的循環系統。
4、細菌的脫落與再定殖階段
成熟的生物被膜通過蔓延、部分脫落或釋放出浮游細等進行擴展,脫落或釋放出來的細菌重新變為浮游菌,它們又可以在物體表面形成新的生物被膜。
C. 什麼是生物膜,它的化學組成,性質和結構有哪些
生物膜是指構成細胞的所有膜結構的總稱,又叫細胞膜。電鏡下呈兩暗夾一明的結構。質膜是細胞壁之內,細胞質外面的一層微膜。質膜內包裹細胞器的微膜叫內膜,或內膜系統。
(一)膜的化學成分及其作用
蛋白質,與類脂鑲嵌成膜,決定膜功能的特異性;
類脂,在生物膜中起骨架作用;
糖,與膜蛋白和膜脂形成糖蛋白與糖脂,起識別、免疫等作用;
核酸,水,金屬離子等
(
微量
)
。
(二)流動鑲嵌模型
關於膜結構的學說很多,以
1972
年美國
s.j.singer
和
g.l.nicolson
的
「
流動鑲嵌模型
」
最為大家所接受。其主要之點:
生物膜具有液晶態結構,有流動性;生物膜的骨架是類脂雙分子層,蛋白質嵌合在膜上,即具鑲嵌性;無論類脂,蛋白質
(
含糖蛋白
)
等在膜內外的排列都是不對稱分布的,具不對稱性;膜在不斷運動、變化、更新之中。
(三)生物膜的功能
1.
把細胞與外界環境隔開,將胞內空間形成小區
(
區域化
)
,有利於進行特定的生化反應;
2.
高度的選擇透性,利於物質吸收與運輸;
3.
形成龐大的表面積,利於代謝加速進行;
4.
識別外界物質,對外界剌激發生反應;
5.
其它,如能量轉換,信息傳遞,免疫,胞飲、排泄、吞噬等。
D. 生物膜主要由什麼組成
生物膜系統針對的是一個細胞而言的,主要包括細胞膜,核膜和細胞器膜,當然細胞裡面的其它組織,比如囊泡的膜也可以作為。
E. 組成生物膜系統的細胞結構有哪些
生物膜系統由細胞膜
細胞核膜
線粒體膜
內質網膜
高爾基體膜
液泡膜和葉綠體膜構成
F. 生物膜系統包含哪些膜結構功能是什麼
生物膜系統包括:細胞膜、細胞核膜和各種細胞器膜。
生物膜系統的功能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細胞膜不僅使細胞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同時在細胞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二、許多重要的生化反應都在生物膜上進行,這些生化反應需要酶的參與,廣闊的膜面積為多種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
第三、細胞內的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如同一個小小的區室,這樣就使得細胞內能夠同時進行多種化學反應,而不會互相干擾,保證了細胞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G. 生物體內的膜結構有哪些
不是的,生物膜是指細胞內的膜,而生物體內除生物膜還有視網膜,腸系膜,子宮內膜,耳膜,肋膜,黏膜,葦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