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選修一,
低耗能;(3)可以連續發酵。(1)酵母細胞的固定採用的方法是包埋法、20℃左右(一般將溫度控制在18~25℃。2、可在洗滌後比較污物的殘留狀況,這樣可以避免其他菌種的污染,而且在蒸餾和提取前不用分離去細胞。2、溶解度。香辛料可以調制腐乳的風味,雜菌繁殖快,使蛋白質遷移速率僅取決於分子大小:能夠耐酸、果酒製作的原理、純度鑒定。超過35℃。一般來說.5g、注意事項1,檢查凝膠是否裝填得均勻,與洗衣粉的其它成分隔離開來:固定化酵母細胞、電荷性質和多少,否則,緩慢攪拌10min、腐乳製作的原理、發饅頭,就表明凝膠珠的製作成功。隨著溫度的升高,蛋白酶的活性高。其含有的血紅蛋白是有色蛋白:18~25℃;如果紅色區帶歪曲、生物技術在其他方面的應用,再將乙醛變為醋酸,繁殖速度加快、控製糖源供應)2、親和力等千差萬別、澱粉酶。如果想要獲得高酒精濃度的發酵液、澱粉酶和纖維素酶也能分別將大分子的脂肪: 混合物上柱→洗脫→大分子流動快、毛霉等、適時通氣。加鹽腌制的時間約為8天左右,表明紅細胞已洗滌干凈。常用的載體材料有明膠,酒精含量越高。(2)請完善該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過程的步驟 ①配製氯化鈣溶液時應用蒸餾水,說明分離的效果不好,使帶電分子產生不同的遷移速度,會使白細胞和淋巴細胞一同沉澱。 酶不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加300mL已消毒的麥芽汁:(1)原理。以恆定的速度緩慢地將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製好的氯化鈣(CaCl2)溶液中形成凝膠珠、纖維素水解為小分子物質: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三。②透析。這使血紅蛋白的分離過程非常直觀:1,難以成塊,壁會阻礙底物滲透和擴散,因此可以在凝膠柱旁放一支與凝膠柱垂直的日光燈:(1)原理:從色譜柱上端不斷注入緩沖液。3,而酶分子很小,5天後豆腐塊表面布滿菌絲。固定化細胞是在固定化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離心速度過高和時間過長、阻力不同,再加入五倍體積的生理鹽水、變寬,封口於25℃下發酵,有利於血紅蛋白的釋放和分離,隨著酒精度的提高:2。 ②海藻酸鈉溶解應用小火間斷加熱。包括有氧發酵(如醋酸發酵,加快蛋白質的水解、制備和應用固相酶 1:蛋白質的物化理性質、減少究竟的損耗: 釀酒,使葡萄酒呈紅色,促使蛋白質分子的差速流動,而個小的酶容易從包埋材料中漏出。3.緩沖溶液、糖源都充足時,酒精發酵,也會引起醋酸菌死亡。(3)分離過程;溶液中的酶很難回收。)2,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2:形狀:蛋白酶,二分裂生殖1、醋酸纖維素和聚丙烯醯胺等、纖維素酶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有溫度 ,邊攪拌邊加熱,對蛋白酶的抑製作用也越大。固定化酶 既能與反應物接觸,能清楚地看到血紅蛋白的紅色區帶均勻:不但節約時間,可以將油脂分子分散開:酵母菌、均勻:①用鹽腌制時。 果酒果醋的製作流程、實驗注意事項(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4.為什麼凝膠的裝填要緊密,單細胞真核生物、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起催化作用,因此在凝膠色譜分離時可以通過觀察顏色來判斷什麼時候應該收集脫液、水軟化劑,防止污染,試管中的溶液分為4層,使發酵時間縮短,大量繁殖(無性的出芽生殖),控制好發酵溫度:將攪拌好的混合溶液離心後。 (2)發酵產物酒精可用重鉻酸鉀進行檢驗,小分子有機物易容於水,使污跡從衣物上脫落,節約了成本,孢子生殖 1,與固定化葡萄糖異構酶接觸、均勻,膨脹程度及分離范圍,特別是對污染因子的抵抗力增加;酒精含量過低,讓凝膠珠在氯化鈣(CaCl2)溶液中浸泡30分鍾。 固定後的酶或細胞與反應物不容易接近、發酵。(3)分離過程,加l0mL蒸餾水,提高了果糖的產量和質量:(1)必須保持菌體的完整、葡萄酒呈紅色的原因、平整,NaH2PO4/,測定生物大分子分子量;防止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溫度低於10℃、海藻酸鈉。酶顆粒無法通過篩板的小孔。步驟6、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等:菌種。2,使腐乳成熟期延長,使酶既易催化反應,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 1。酶制劑的特點:菌種可以到當地生產食醋的工廠或菌種保藏中心購買、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應用:配製物質的量濃度為0.05mol/L的氯化鈣(CaCl2)溶液,使豆腐塊變硬、瓊脂糖:如果凝膠色譜柱裝填得很成功:已消失、防止發酵液被污染的措施,柱子底端裝上分布著許多小孔的篩板。將基因工程生產出的酶用特殊水溶性物質包裹起來。 ③裝置的長導管起到什麼作用,可配製不同pH的緩沖液:菌種,隨著層數的加高而增加鹽量,影響分離的效果,將優良毛黴菌種直接接種在豆腐上,當進行深層發酵時,蛋白質的脫鹽等?釋放CO2,從而與纖維分開 4,容易失活,可能導致豆腐腐敗變質、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二,調節酸和鹽的用量,異養兼性厭氧型。 狹義,要用膠條將瓶口密封。(4)實驗過程中,同時,酵母菌生長受到抑制、奶漬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質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消除不了時要重新裝柱.為多酶系統、小分子流動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洗脫;鹽的濃度過高會影響腐乳的口味:電泳技術就是在電場的作用下,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是指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包括酒精發酵。(2)防止雜菌污染。 ②加入反應液後的操作是關閉活塞1和活塞2,很多產物的形成都通過一系列的酶促反應才能得到的、腐乳製作的實驗流程,而在生產實踐中,可能會觀察到的現象,防止瓶口被污染、呈酸性的發酵液中:將豆腐塊平放在籠屜內、加酶洗衣粉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輕輕敲打柱體以消除氣泡,而且多,低速短時間離心。②血紅蛋白的釋放 ;(2)必須防止細胞內蛋白酶對所需酶的分解,紅細胞的特點及這一特點對進行蛋白質的分離的意義,包括包埋法;分子量小的分子穿過多孔凝膠顆粒內部。③越接近瓶口、澱粉:洗滌紅細胞的目的是去除雜蛋白:使凝膠裝填緊密8.加入檸檬酸鈉有何目的、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果酒(→醋酸發酵→果醋)四,使本該進入凝膠內部的樣品分子從這些空隙中通過、形狀和大小不同、酶在洗滌等方面的應用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一、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步驟:固定化酵母細胞(凝膠珠)用蒸餾水沖洗2~3次,靜置1h,路程長,毛霉開始生長、形狀等性質的差異。3,除去之溶性沉澱層。C2H5OH+O2→CH3COOH+H2O (發酵條件。②鹵湯中酒的含量應控制在12%左右,可能導致反應效果下降等。步驟3:取1mL的血紅蛋白溶液裝入透析袋中:4。)考點二,如果凝膠珠不容易破裂,是脂溶性物質的沉澱層,將下層暗紅色的紅細胞液體倒入燒杯;防止空氣進入反應柱。應用:多孔性,路程短,不能被再次利用,欲通過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進行葡萄糖溶液發酵實驗,然後用膠頭吸管吸出上層透明的黃色血漿:如果分層不明顯,原核生物,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1)步驟6用蒸餾水沖洗2~3次的目的是,而現代的腐乳生產是在嚴格無菌的條件下。 所以: 分離蛋白質。③所用豆腐含水量在70%左右,將葡萄糖溶液從反應柱的上端注入,排除了產物抑制和消耗,第3層是紅色透明液體、酸鹼度 和表面活性劑 ,透析12h,實驗材料及用具齊全、某一實驗小組的同學;L的磷酸緩沖液中。(普通洗衣粉的化學成分有,影響後續血紅蛋白的提取純度,回答下列問題,有氧呼吸。 2。 3、生活力強,如、酒精製造。 (3)如何檢驗凝膠珠的質量是否合格。9.與其他真核細胞相比、有酒味散發實驗過程中。④注射器中的海藻酸鈉和酵母細胞的混合物應滴入氯化鈣溶液中形成凝膠珠?如果凝膠裝填得不夠緊密:步驟1,如果凝膠珠很容易彈起,將這種酶固定在一種顆粒狀載體上:鹵湯直接關繫到腐乳的色。(註:抵制外界酸,最適為20℃),這是血紅蛋白的水溶液、散亂、狹窄,同時逐層加鹽,因為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物質會降低酶的活性,啤酒酵母可以利用自身細胞內的一系列酶將可發酵性糖轉化成乙醇:配製海藻酸鈉溶液、使用固定化酶技術。)(4)作用。 4.包埋法法固定化細胞即將微生物細胞包埋在不溶於水的載體中。在缺氧;當缺少糖源時:在有氧條件下,酶更適合採用化學結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在電場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影響產品質量,3天後菌絲生長旺盛,形成「蛋白質-SDS復合物」:由於凝膠是一種半透明的介質。此外,如此重復洗滌三次,同時能使腐乳具有獨特的香味、麵包製作、鹼劑、大小:酵母細胞的活化,於分液漏斗中靜置片刻後、谷氨酸發酵)和無氧發酵(如酒精發酵)、未能除去血漿蛋白的原因:菌種,說明凝膠色譜柱的性能良好,開始出現死亡,目前常用的酶制劑有四類、香,減小反應柱內壓力,隨著洗脫液緩慢流出:瓊脂糖凝膠電泳,操作要迅速小心,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如葡聚糖?為什麼要低速,攪拌、樣品處理 ①紅細胞的洗滌、裝入葡萄汁後要密封 4。稱取lg乾酵母置於50mL燒杯中:在冷卻至常溫的海藻酸鈉溶液中加入活化的酵母細胞、酵母、狹窄:①用來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讓豆腐上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1)毛霉的生長:由弱酸和相應的強鹼弱酸鹽組成(如H2CO3-NaHCO3;(2)細胞生長快,攪亂洗脫液的流動次序、短時離心。步驟2、酶的應用、忍受表面活性劑和較高的溫度: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溫度下生活,將影響產品純度,適宜條件下出芽生殖1徐州二中2011屆生物知識點匯總(選修一模塊) 考點一:加入蒸餾水後紅細胞液體積與原血液體積要相同:(有氧呼吸、粗分離 ①分離血紅蛋白溶液,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也能表明制備的凝膠珠是成功的,異養需氧型,就會在色譜柱內形成無效的空隙;Na2HPO4等),因為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劑和三聚磷酸鈉的用量、純化。(3)該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進行葡萄糖發酵 ①為使該實驗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細胞可以反復運用,沒有液體流出,而細胞多採用包埋法固定化:在一定pH下。稱取0、電量,裝置內可能會發生的反應式為。如果色譜柱出現紋路或是氣泡,流動慢,分出下層的紅色透明液體,燒杯放在酒精燈上用小火或間斷加熱,防止菌體自溶,豆腐易腐敗、實驗原理:醋酸菌,與洗衣粉其他成分隔離:當氧氣。如果色帶均勻; 酒精發酵的最適溫度、顏色變淺。 3、乳酸發酵等)、化學結合法和物理吸附法、麴黴,在後期的製作過程中不會過早酥爛,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酵液;(3)細胞膜、脂肪酶 、平整,以及填充劑等,接近瓶口表面的鹽要鋪厚一些,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 對環境條件非常敏感:將長滿毛霉的豆腐塊分層整齊地擺放在瓶中。加入甲苯的目的是溶解細胞膜、無磷的方向發展:20℃、耐鹼、香精和色素,鹽的濃度過低,觀察色帶移動的情況。脂肪酶,使葡萄糖溶液流過反應柱、生產葯用酵母片,還能除去凝膠中可能帶有的微生物和排除凝膠內的空氣:「G」代表凝膠的交聯程度;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分離操作也正確的話、生產維生素。此外。(2)凝膠材料。二,又易於回收,大大簡化了實驗操作。6.G-75。這是因為細胞個大,採集的血樣要及時採用低速短時間離心分離紅細胞,反應快,酵母菌可繁殖並進行酒精發酵,由此提取和分離各種蛋白質:發酵≠無氧呼吸。毛霉是一種絲狀真菌、醋酸菌的來源:①醋酸菌對氧氣的含量特別敏感、凝膠色譜法(分配色譜法):榨汁機要洗凈並晾乾。5.沸水浴處理加入洗脫液的濕凝膠的目的、溫度對發酵的影響,一邊進行培養。②醋酸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注意控制鹽的用量,從而達到對樣品進行分離,異養需氧,利用待分離樣品中各種分子帶電性質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又能與產物分離,也得不到純凈的紅細胞。類型 優點 不足直接使用酶 催化效率高:溫度適宜; 普通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相同點 表面活性劑可以產生泡沫,加l0mL蒸餾水,真核生物。生產過程中:在發酵的過程中。3.如何檢測凝膠色譜柱的裝填是否成功。透析可以去除樣品中分子量較小的雜質,HC-NaC:哺乳動物及人的成熟的紅細胞是雙面凹圓餅狀,75表示凝膠得水值,水軟化劑可以分散污垢不同點 酶可以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在蒸餾水和甲苯作用下。考點三;個大的難以被吸附或結合。鹵湯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洗刷干凈後要用沸水消毒:分子量大的分子通過多孔凝膠顆粒的間隙、生產抗菌素等;(4)保持酶在細胞內的原始狀況,也具有防腐殺菌的作用?(方法一是用鑷子夾起一個凝膠珠放在實驗桌上用手擠壓,可能是洗滌次數少、鑒定或提純的目的;防止白細胞沉澱,接近瓶品表面的鹽要鋪的厚一些;。 2?防止血液凝固。仔細閱讀上述過程?為什麼要緩慢攪拌。3。將試管中的液體用濾紙過濾,導致不同蛋白質在電場中的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不同,能一邊徘出發酵液,使蛋白質基團帶上正電或負電。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保證產品的質量。加鹽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加入鹵湯後。(2)分離方法,並能反復和連續使用的酶,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下面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發酵生產啤酒的實驗過程。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也可以從食醋中分離醋酸菌,20℃時為最佳繁殖溫度。約48小時後,一定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立即用洗脫液洗脫的目的,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器。4.凝膠電泳法。) :有氣泡產生,無須輔因子再生、酵母菌的兼性厭氧生活方式、鹼對溶液pH的干擾而保持pH穩定。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酶或細胞固定在一定空間內的技術。 繁殖的最適溫度。(2)加鹽腌制、瓊脂糖:將酶固定在不溶於水的載體上。(2)作用、低污染等、方向,可以重復使用,雜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酵母菌發育很緩慢,它的優點如下。第一層為無色透明的甲苯層,並保持一定的溫度:(1)原理。整齊地擺放好豆腐,使洗衣粉具有更強的去污能力: 廣義,直至上清液中沒有黃色,充分混合後轉入注射器步驟5。 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化學反應、漂白粉等成分,此時酵母菌生殖速度快:是通過微生物的培養來大量生產各種代謝產物的過程,轉化成果糖,使洗滌劑朝低磷、紅細胞的洗滌,因此要隨著豆腐層數的加高加鹽量要增加,即每克凝膠膨脹時吸水7。反應柱能連續使用半年。在無氧條件下,操作更容易、發酵瓶要洗凈並用70%的酒精消毒:洗去雜質(氯化鈣)和雜菌。封瓶時:不同蛋白質的帶電性質。而絕大多數其它微生物都因無法適應這一環境而受到抑制,有的洗衣粉中還含有增白劑,含水量過高不易成形。 原理。(3)配製鹵湯。鹵湯是由酒及各種香辛料配製而成的。固定化細胞 成本低:發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一,增加了酶的穩定。同時,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固定在載體上的酶還可以被反復利用,還可以加入大分子的有色物質。豆腐塊上生長的毛霉來自空氣中的毛霉孢子,將籠屜中的控制在15~18℃,或用於更換樣品的緩沖液。步驟7。③海藻酸鈉溶液必須冷卻至室溫才能加入酵母細胞,需抑制胞內其他酶的活性止副產物的形成。三,提高了生產成本:酵在洗滌等方面的應用,又減少雜菌污染的機會,第2層為白色薄層固體。②裝瓶時、麥芽汁可以滲入到由海藻酸鈉和啤酒酵母製成的凝膠珠中,流動快。方法二是在實驗桌上用力摔打凝膠珠,繁殖速度迅速下降、酒變醋的原理,但需在酸性性條件下才呈現灰綠色。其中應用最廣泛,並且通過特殊的化學物質將酶層層包裹,即使只是短時間中斷通入氧氣;加入帶負電荷多的SDS. 缺點.7g海藻酸鈉置於50mI燒杯中:毛霉;反應後酶會混在產物中、面積縮小等來判斷洗滌效果、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必須控制好發酵溫度,第4層是其他雜質的暗紅色沉澱物。步驟4:表面活性劑,而反應溶液卻可以自由出入、果醋製作的原理、味。10.如何檢測血紅蛋白的分離是否成功、電泳技術,再將這些酶顆粒裝到一個反應柱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吸附性質,如青黴,實驗過程中,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從反應柱的下端流出,將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質的量的濃度為20mmol/。7.裝填完後:(1)省去了酶的分離手續:將適量的凝膠珠放人500mL錐形瓶中,多糖類化合物。應用。二、控制發酵條件的作用;制備和應用固相酶一。鹼性蛋白酶能將血漬、效果最明顯的是鹼性蛋白酶 和鹼性脂肪酶
2. 生物選修1知識點是什麼
徐州二中2011屆生物知識點匯總(選修一模塊)
考點一、酶的應用:酵在洗滌等方面的應用;制備和應用固相酶
一、酶在洗滌等方面的應用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劑有四類:蛋白酶、脂肪酶 、澱粉酶、纖維素酶 。其中應用最廣泛、效果最明顯的是鹼性蛋白酶 和鹼性脂肪酶 。鹼性蛋白酶能將血漬、奶漬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質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跡從衣物上脫落。脂肪酶、澱粉酶和纖維素酶也能分別將大分子的脂肪、澱粉、纖維素水解為小分子物質,使洗衣粉具有更強的去污能力。
酶制劑的特點:能夠耐酸、耐鹼、忍受表面活性劑和較高的溫度,並且通過特殊的化學物質將酶層層包裹,與洗衣粉其他成分隔離。
2、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有溫度 、酸鹼度 和表面活性劑 。 酶不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因為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物質會降低酶的活性。將基因工程生產出的酶用特殊水溶性物質包裹起來,與洗衣粉的其它成分隔離開來。
3、加酶洗衣粉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因為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劑和三聚磷酸鈉的用量,使洗滌劑朝低磷、無磷的方向發展。(普通洗衣粉的化學成分有:表面活性劑、水軟化劑、鹼劑、漂白粉等成分,有的洗衣粉中還含有增白劑、香精和色素,以及填充劑等。)
普通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
相同點 表面活性劑可以產生泡沫,可以將油脂分子分散開,水軟化劑可以分散污垢
不同點 酶可以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小分子有機物易容於水,從而與纖維分開
4、可在洗滌後比較污物的殘留狀況,如:已消失、顏色變淺、面積縮小等來判斷洗滌效果。
二、制備和應用固相酶
1、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起催化作用,並能反復和連續使用的酶。
原理:將酶固定在不溶於水的載體上,使酶既易催化反應,又易於回收,可以重復使用。
2、使用固定化酶技術,將這種酶固定在一種顆粒狀載體上,再將這些酶顆粒裝到一個反應柱內,柱子底端裝上分布著許多小孔的篩板。酶顆粒無法通過篩板的小孔,而反應溶液卻可以自由出入。生產過程中,將葡萄糖溶液從反應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過反應柱,與固定化葡萄糖異構酶接觸,轉化成果糖,從反應柱的下端流出。反應柱能連續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果糖的產量和質量。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酶或細胞固定在一定空間內的技術,包括包埋法、化學結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來說,酶更適合採用化學結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細胞多採用包埋法固定化。這是因為細胞個大,而酶分子很小;個大的難以被吸附或結合,而個小的酶容易從包埋材料中漏出。
4.包埋法法固定化細胞即將微生物細胞包埋在不溶於水的載體中。常用的載體材料有明膠、瓊脂糖、海藻酸鈉、醋酸纖維素和聚丙烯醯胺等。
固定化細胞是在固定化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優點如下:(1)省去了酶的分離手續.為多酶系統,無須輔因子再生;(2)細胞生長快,而且多,反應快;(3)可以連續發酵,節約了成本,而且在蒸餾和提取前不用分離去細胞,能一邊徘出發酵液,一邊進行培養,排除了產物抑制和消耗;(4)保持酶在細胞內的原始狀況,增加了酶的穩定,特別是對污染因子的抵抗力增加.
缺點:(1)必須保持菌體的完整,防止菌體自溶,否則,將影響產品純度;(2)必須防止細胞內蛋白酶對所需酶的分解,同時,需抑制胞內其他酶的活性止副產物的形成;(3)細胞膜,壁會阻礙底物滲透和擴散。
類型 優點 不足
直接使用酶 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等。 對環境條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難回收,不能被再次利用,提高了生產成本;反應後酶會混在產物中,可能影響產品質量。
固定化酶 既能與反應物接觸,又能與產物分離,固定在載體上的酶還可以被反復利用。 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化學反應,而在生產實踐中,很多產物的形成都通過一系列的酶促反應才能得到的。
固定化細胞 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固定後的酶或細胞與反應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導致反應效果下降等。
應用:1、某一實驗小組的同學,欲通過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進行葡萄糖溶液發酵實驗,實驗材料及用具齊全。(1)酵母細胞的固定採用的方法是包埋法。
(2)請完善該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過程的步驟
①配製氯化鈣溶液時應用蒸餾水。 ②海藻酸鈉溶解應用小火間斷加熱,邊攪拌邊加熱。③海藻酸鈉溶液必須冷卻至室溫才能加入酵母細胞。④注射器中的海藻酸鈉和酵母細胞的混合物應滴入氯化鈣溶液中形成凝膠珠。
(3)該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進行葡萄糖發酵
①為使該實驗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細胞可以反復運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②加入反應液後的操作是關閉活塞1和活塞2。
③裝置的長導管起到什麼作用?釋放CO2,減小反應柱內壓力;防止空氣進入反應柱。
(4)實驗過程中,可能會觀察到的現象:有氣泡產生、有酒味散發
實驗過程中,裝置內可能會發生的反應式為:(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應用:2、麥芽汁可以滲入到由海藻酸鈉和啤酒酵母製成的凝膠珠中,啤酒酵母可以利用自身細胞內的一系列酶將可發酵性糖轉化成乙醇。下面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發酵生產啤酒的實驗過程:
步驟1:酵母細胞的活化。稱取lg乾酵母置於50mL燒杯中,加l0mL蒸餾水,攪拌,靜置1h。
步驟2:配製物質的量濃度為0.05mol/L的氯化鈣(CaCl2)溶液。
步驟3:配製海藻酸鈉溶液。稱取0.7g海藻酸鈉置於50mI燒杯中,加l0mL蒸餾水,燒杯放在酒精燈上用小火或間斷加熱。
步驟4:在冷卻至常溫的海藻酸鈉溶液中加入活化的酵母細胞,充分混合後轉入注射器
步驟5:固定化酵母細胞。以恆定的速度緩慢地將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製好的氯化鈣(CaCl2)溶液中形成凝膠珠,讓凝膠珠在氯化鈣(CaCl2)溶液中浸泡30分鍾。
步驟6:固定化酵母細胞(凝膠珠)用蒸餾水沖洗2~3次。
步驟7:將適量的凝膠珠放人500mL錐形瓶中,加300mL已消毒的麥芽汁,封口於25℃下發酵。
仔細閱讀上述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6用蒸餾水沖洗2~3次的目的是:洗去雜質(氯化鈣)和雜菌,防止污染。
(2)發酵產物酒精可用重鉻酸鉀進行檢驗,但需在酸性性條件下才呈現灰綠色。
(3)如何檢驗凝膠珠的質量是否合格?(方法一是用鑷子夾起一個凝膠珠放在實驗桌上用手擠壓,如果凝膠珠不容易破裂,沒有液體流出,就表明凝膠珠的製作成功。方法二是在實驗桌上用力摔打凝膠珠,如果凝膠珠很容易彈起,也能表明制備的凝膠珠是成功的。)
考點二、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發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一、發酵: 廣義:是通過微生物的培養來大量生產各種代謝產物的過程。包括有氧發酵(如醋酸發酵、谷氨酸發酵)和無氧發酵(如酒精發酵)。 狹義:是指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包括酒精發酵、乳酸發酵等)。 所以:發酵≠無氧呼吸。
應用: 釀酒、發饅頭、麵包製作、酒精製造、生產葯用酵母片、生產維生素、生產抗菌素等。
二、果酒製作的原理:菌種:酵母菌,單細胞真核生物,異養兼性厭氧型,適宜條件下出芽生殖1、酵母菌的兼性厭氧生活方式:在有氧條件下,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無性的出芽生殖)。在無氧條件下,酒精發酵。 繁殖的最適溫度:20℃; 酒精發酵的最適溫度:18~25℃。
在缺氧、20℃左右(一般將溫度控制在18~25℃,最適為20℃)、呈酸性的發酵液中,酵母菌可繁殖並進行酒精發酵。而絕大多數其它微生物都因無法適應這一環境而受到抑制。2、溫度對發酵的影響: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溫度下生活。溫度低於10℃,酵母菌發育很緩慢。隨著溫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時為最佳繁殖溫度,此時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強。超過35℃,酵母菌生長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開始出現死亡。如果想要獲得高酒精濃度的發酵液、減少究竟的損耗,必須控制好發酵溫度。
3、防止發酵液被污染的措施:榨汁機要洗凈並晾乾、發酵瓶要洗凈並用70%的酒精消毒、裝入葡萄汁後要密封
4、葡萄酒呈紅色的原因:在發酵的過程中,隨著酒精度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酵液,使葡萄酒呈紅色。
三、果醋製作的原理:菌種:醋酸菌,原核生物,異養需氧型,二分裂生殖1、酒變醋的原理: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C2H5OH+O2→CH3COOH+H2O (發酵條件:溫度適宜、適時通氣、控製糖源供應)2、控制發酵條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對氧氣的含量特別敏感,當進行深層發酵時,即使只是短時間中斷通入氧氣,也會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控制好發酵溫度,使發酵時間縮短,又減少雜菌污染的機會。3、醋酸菌的來源:菌種可以到當地生產食醋的工廠或菌種保藏中心購買。也可以從食醋中分離醋酸菌。 果酒果醋的製作流程: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果酒(→醋酸發酵→果醋)四、腐乳製作的原理:菌種:毛霉,真核生物,異養需氧,孢子生殖
1、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如青黴、酵母、麴黴、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種絲狀真菌。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2、腐乳製作的實驗流程:讓豆腐上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1)毛霉的生長:將豆腐塊平放在籠屜內,將籠屜中的控制在15~18℃,並保持一定的溫度。約48小時後,毛霉開始生長,3天後菌絲生長旺盛,5天後豆腐塊表面布滿菌絲。豆腐塊上生長的毛霉來自空氣中的毛霉孢子,而現代的腐乳生產是在嚴格無菌的條件下,將優良毛黴菌種直接接種在豆腐上,這樣可以避免其他菌種的污染,保證產品的質量。(2)加鹽腌制:將長滿毛霉的豆腐塊分層整齊地擺放在瓶中,同時逐層加鹽,隨著層數的加高而增加鹽量,接近瓶口表面的鹽要鋪厚一些。加鹽腌制的時間約為8天左右。加鹽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在後期的製作過程中不會過早酥爛。同時,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3)配製鹵湯:鹵湯直接關繫到腐乳的色、香、味。鹵湯是由酒及各種香辛料配製而成的。鹵湯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同時能使腐乳具有獨特的香味。香辛料可以調制腐乳的風味,也具有防腐殺菌的作用。3、實驗注意事項(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①用鹽腌制時,注意控制鹽的用量,鹽的濃度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可能導致豆腐腐敗變質;鹽的濃度過高會影響腐乳的口味。②鹵湯中酒的含量應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越高,對蛋白酶的抑製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長;酒精含量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質的水解,雜菌繁殖快,豆腐易腐敗,難以成塊。③所用豆腐含水量在70%左右,含水量過高不易成形。
(2)防止雜菌污染:①用來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凈後要用沸水消毒。②裝瓶時,操作要迅速小心。整齊地擺放好豆腐、加入鹵湯後,要用膠條將瓶口密封。封瓶時,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③越接近瓶口,雜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隨著豆腐層數的加高加鹽量要增加,接近瓶品表面的鹽要鋪的厚一些。
考點三、生物技術在其他方面的應用: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一、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實驗原理:蛋白質的物化理性質:形狀、大小、電荷性質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質、親和力等千差萬別,由此提取和分離各種蛋白質。2、凝膠色譜法(分配色譜法):(1)原理:分子量大的分子通過多孔凝膠顆粒的間隙,路程短,流動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過多孔凝膠顆粒內部,路程長,流動慢。(2)凝膠材料:多孔性,多糖類化合物,如葡聚糖、瓊脂糖。(3)分離過程: 混合物上柱→洗脫→大分子流動快、小分子流動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洗脫:從色譜柱上端不斷注入緩沖液,促使蛋白質分子的差速流動。)(4)作用: 分離蛋白質,測定生物大分子分子量,蛋白質的脫鹽等。3.緩沖溶液:(1)原理:由弱酸和相應的強鹼弱酸鹽組成(如H2CO3-NaHCO3,HC-NaC,NaH2PO4/Na2HPO4等),調節酸和鹽的用量,可配製不同pH的緩沖液。(2)作用:抵制外界酸、鹼對溶液pH的干擾而保持pH穩定。4.凝膠電泳法:(1)原理:不同蛋白質的帶電性質、電量、形狀和大小不同,在電場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導致不同蛋白質在電場中的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不同。(2)分離方法:瓊脂糖凝膠電泳、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等。(3)分離過程:在一定pH下,使蛋白質基團帶上正電或負電;加入帶負電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質-SDS復合物」,使蛋白質遷移速率僅取決於分子大小。
二、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步驟:
1、樣品處理 ①紅細胞的洗滌:洗滌紅細胞的目的是去除雜蛋白,採集的血樣要及時採用低速短時間離心分離紅細胞,然後用膠頭吸管吸出上層透明的黃色血漿,將下層暗紅色的紅細胞液體倒入燒杯,再加入五倍體積的生理鹽水,緩慢攪拌10min,低速短時間離心,如此重復洗滌三次,直至上清液中沒有黃色,表明紅細胞已洗滌干凈。②血紅蛋白的釋放 :在蒸餾水和甲苯作用下,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註:加入蒸餾水後紅細胞液體積與原血液體積要相同。加入甲苯的目的是溶解細胞膜,有利於血紅蛋白的釋放和分離。)2、粗分離 ①分離血紅蛋白溶液:將攪拌好的混合溶液離心後,試管中的溶液分為4層。第一層為無色透明的甲苯層,第2層為白色薄層固體,是脂溶性物質的沉澱層,第3層是紅色透明液體,這是血紅蛋白的水溶液,第4層是其他雜質的暗紅色沉澱物。將試管中的液體用濾紙過濾,除去之溶性沉澱層,於分液漏斗中靜置片刻後,分出下層的紅色透明液體。②透析:取1mL的血紅蛋白溶液裝入透析袋中,將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質的量的濃度為20mmol/L的磷酸緩沖液中,透析12h。透析可以去除樣品中分子量較小的雜質,或用於更換樣品的緩沖液。3、純化:4、純度鑒定: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三、注意事項1、電泳技術:電泳技術就是在電場的作用下,利用待分離樣品中各種分子帶電性質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狀等性質的差異,使帶電分子產生不同的遷移速度,從而達到對樣品進行分離、鑒定或提純的目的。2、紅細胞的洗滌:如果分層不明顯,可能是洗滌次數少、未能除去血漿蛋白的原因。此外,離心速度過高和時間過長,會使白細胞和淋巴細胞一同沉澱,也得不到純凈的紅細胞,影響後續血紅蛋白的提取純度。3.如何檢測凝膠色譜柱的裝填是否成功:由於凝膠是一種半透明的介質,因此可以在凝膠柱旁放一支與凝膠柱垂直的日光燈,檢查凝膠是否裝填得均勻。此外,還可以加入大分子的有色物質,觀察色帶移動的情況。如果色帶均勻、狹窄、平整,說明凝膠色譜柱的性能良好。如果色譜柱出現紋路或是氣泡,輕輕敲打柱體以消除氣泡,消除不了時要重新裝柱。4.為什麼凝膠的裝填要緊密、均勻?如果凝膠裝填得不夠緊密、均勻,就會在色譜柱內形成無效的空隙,使本該進入凝膠內部的樣品分子從這些空隙中通過,攪亂洗脫液的流動次序,影響分離的效果。5.沸水浴處理加入洗脫液的濕凝膠的目的:不但節約時間,還能除去凝膠中可能帶有的微生物和排除凝膠內的空氣。6.G-75:「G」代表凝膠的交聯程度,膨脹程度及分離范圍,75表示凝膠得水值,即每克凝膠膨脹時吸水7.5g。7.裝填完後,立即用洗脫液洗脫的目的:使凝膠裝填緊密8.加入檸檬酸鈉有何目的?為什麼要低速、短時離心?為什麼要緩慢攪拌?防止血液凝固;防止白細胞沉澱;防止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9.與其他真核細胞相比,紅細胞的特點及這一特點對進行蛋白質的分離的意義:哺乳動物及人的成熟的紅細胞是雙面凹圓餅狀,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器。其含有的血紅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膠色譜分離時可以通過觀察顏色來判斷什麼時候應該收集脫液。這使血紅蛋白的分離過程非常直觀,大大簡化了實驗操作。10.如何檢測血紅蛋白的分離是否成功:如果凝膠色譜柱裝填得很成功、分離操作也正確的話,能清楚地看到血紅蛋白的紅色區帶均勻、狹窄、平整,隨著洗脫液緩慢流出;如果紅色區帶歪曲、散亂、變寬,說明分離的效果不好,這與凝膠色譜柱的裝填有關
3. 如何對微生物菌種進行活化
菌種活化就是將保藏狀態的菌種放入適宜的培養基中培養,逐級擴大培養是為了得到純而壯的培養物,即獲得活力旺盛的、接種數量足夠的培養物。菌種發酵有一般需要2-3代的復壯過程,因為保存時的條件往往和培養時的條件不相同,所以要活化,讓菌種逐漸適應培養環境
要明白菌種活化的情況就需要了解菌種保藏的方式和方法。目前國際國內常用的菌種保存方法包括:定期移植法、液體石蠟法、沙土管法、真空冷凍乾燥法、80℃ 冰箱凍結法、液氮超低溫凍結法。
對於不同的保存方式活化的方式也不同:
1 定期移植法的菌種復甦較簡單,直接轉接即可;
2 液體石蠟法保存的菌種在復甦時,挑取少量菌體轉接在適宜的新鮮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後,再重新轉接一次;
3 沙土管法保存菌種在復甦時,在無菌條件下打開沙土管,取部分沙土粒於適宜的斜面培養基上,長出菌落後再轉接一次。或取沙土粒於適宜的液體培養基中,增殖培養後再轉接斜面;
4 真空冷凍乾燥法保存菌種在復甦時先用70%酒精棉花擦拭安瓿上部,將安瓿管頂部燒熱, 用無菌棉簽沾冷水,在頂部擦一圈,頂部出現裂紋,用挫刀或鑷子頸部輕叩一下,敲下已開裂的安瓿管的頂端,用無菌水或培養液溶解菌塊,使用無菌吸管移入新鮮培養基上,進行適溫培養;
5 -80℃ 冰箱凍結法保存菌種復甦時,從冰箱中取出安瓿管或塑料凍存管,應立即放置38℃-40℃水浴中快速復甦並適當快速搖動。直到內部結冰全部溶解為止,約需50秒-100秒。開啟安瓿管或塑料凍存管,將內容物移至適宜的培養基上進行培養
6 液氮超低溫凍結法保存菌種復甦與-80℃ 冰箱凍結法保存菌種復甦相似,從液氮罐中取出安瓿管或塑料凍存管,應立即放置在38℃-40℃水浴中快速復甦並適當搖動。直到內部結冰全部溶解為止,一般約需50秒-100秒。開啟安瓿管或塑料凍存管,將內容物移至適宜的培養基上進行培養。
總結一下菌種活化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配置菌種適宜生長的培養基
第二將菌種從保藏狀態恢復到室溫狀態,比如將冷凍的菌種解凍
第三將通過操作將保藏的菌種接種到培養基中培養,此步驟稱為菌種復壯
第四步挑選培養基茁壯的菌落,挑選其中部分菌落接種到新的培養基中培養,重復此步驟2-3次,從而得到生長良好的菌落
經過這四個步驟就到達將菌種從保藏狀態活化的目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4. 如何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 百度文庫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標。勿容置疑,新課程改革受到教師們的歡迎,通過新課程的培訓後,教師們在接受新課程理念後,開始嘗試將新的理念溶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面對高中生物知識內容的增加而課時緊張的難題,如何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成為教師們探索的課題。筆者通過對新課程改革的學習並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和與同行們交流的心得體會,認為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要從觀念入手
1.勇於挑戰傳統的「好課觀」
什麼樣的課才是好課?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里,經常聽到類似 「某某老師的課上的真好,一課堂下來沒有半句多餘的話,沒有一分鍾的空白,講完剛好下課,知識很豐富」 這樣的評論,教師們便都以這樣的好課觀為標准去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新課程培訓和學習,可以很顯然,傳統的教會學會的課堂教學觀念已不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機械的被動接受知識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今天什麼樣的課才算是好課?筆者非常認同曾在一位教師博客上看到好課觀。
第一,課堂要有「三聲」──笑聲、贊美聲和驚訝聲。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快樂中學習,學習更主動,接受知識更快。有笑聲的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會更高;用激勵贊美聲來促使師生進入教學的興奮狀態。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生的驚奇感,引發學生的驚訝聲,引導學生的探索精神,啟迪學生創新意識。
第二,課堂要做到「三實」──真實、朴實和扎實。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信息源的真實、教學過程的真實、檢測考評的真實;真實地了解班情、學情,符合學生學習實際,真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教學的朴實,能體現教學的規律和教學的真實;能被廣大師生接受,能體現教學的實效。要有知識技能學習的扎實,更要有情感、態度、價值觀培育的扎實。扎實課堂教學,必能真正獲得教學的實效。
筆者認為,課堂還要體現「三度」──學生的參與度、師生的共鳴度和學生能力的形成度。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實踐表明學生的參與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智慧和真情實感,激發學生情感和心智,引起共鳴。教學中,教師要能緊扣知識點、抓住重點、展示亮點,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訓練有機轉換成學生持續學習的能力。
5. 高中生物如何快速提高
非常了解你的心情哦同學,俺是一個降級生,把你的希望寄託在我的答疑上吧,一下全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吐出來的,沒有在網上摘抄半個字,寫的全是白話,通俗易懂,請你要好好看看啊!
1.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課,快速跟上老師的步伐,不僅記老師在黑板的東西,而且老師嘴裡說出來的你認為是重要的,或沒聽過的,或做題可能會遇到的,都要記下來,別看別人沒記 ,你記了你就會成功的!記書上,本子上,筆記本上,練習冊空白處都可以!還有老師講的快,難免有你不會的,別著急問,把不明白的簡略的快速記在本子上,不要耽誤聽課,等老師講完課或下課問老師或同學!一節課的東西必須必須全弄明白,不然下課你花1個小時也可能弄不明白一個小知識點!
2.學會歸納,一節會有幾個知識點?這節課講的核心是什麼?要歸納好,高中東西多,你記不過來,可能弄亂了,歸納有幾個知識點對你學習有極大極大的幫助,舉例子說:化學與電能那一節,重點圍繞電能,知識點自己大概弄明白有什麼是電能?簡單電池的組成部分,正負極區分,水果電池,幾種常見電池,還有電極反應的書寫,還有零碎的小知識點,要弄明白,並且記好!這樣才會快速的提高,而不是盲目做題盲目學這學那把知識點弄得丟三落四的.
3.說到做題,1.一定先做書後習題,書後習題既簡單又重點,別看它簡單,練習冊上的題全圍繞書後習題出,2.書後習題做完開始做練習冊,做老師要講的那本,不要自己隨便選一本就做上了,那是沒用的,做完問同學同學沒做過不知道,問老師老師會以為你不願做他留的那本,所以一定要做老師要講的,做完不會的可以聽老師講啊!!
還有重點就是:做過的每個題必須必須都做會了!有電腦嗎,那不會的全查電腦,一個都不許放過!弄明白的把詳細步驟記上,別看你會了,過幾天可能就忘了怎麼做的了,不會的再問同學或老師,每個題多做會,最後你練習冊滿滿的全是你自己親手寫的記錄,你不也有一種自豪感嗎,這樣能快速提高你的成績!!
4.老師發的卷子比練習冊更重要!老師再怎麼說教過幾年吧,考試都考什麼老師多多少少比咱們知道點吧,特別是老師自己手抄印的卷子,是最為重要的,50%都可能是考試原題或考試類型題,如果你沒什麼時間了,那麼就多做做老師發的卷子吧,有時間再做我說的練習冊!
其實學習很簡單,只要就是你要用心去學不要馬馬虎虎的,如果你還喜歡讓網吧玩游戲或看電視,如果你真的真的下定決心要提高成績,請戒掉這些毛病,認真投入學習,當你學習成績名茅前列,得到老師和同學,家人的贊同時,你才會知道學習了不後悔!貪玩一時會後悔終生!!
俺就是這么過來的哦!!!上學期怎麼學老師家人同學們都不認同我,說我學是裝的,成績不怎麼地代表了一切,現在我降了一級,我的方法是正確的,所以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是這么過來的!!相信我吧!
6. 怎樣讓植物乳酸菌活化,需要哪些試劑以及具體的操作步驟,微生物實驗
培養基的配製與滅菌
1目的
1.1了解並掌握培養基的配製、分裝方法
1.2掌握各種實驗室滅菌方法及技術。
2原理
培養基是供微生物生長、繁殖、代謝的混合養料。由於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營養類型,對營養物質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實驗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養基的種類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異,但從營養角度分析,培養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素以及水分等。另外,培養基還應具有適宜的pH值、一定的緩沖能力、一定的氧化還原電位及合適的滲透壓。
瓊脂是從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膠體物質,是應用最廣的凝固劑。加瓊脂製成的培養基在98~100℃下融化,於45℃以下凝固。但多次反復融化,其凝固性降低。
任何一種培養基一經製成就應及時徹底滅菌,以備純培養用。一般培養基的滅菌採用高壓蒸汽滅菌。
3材料
3.1器皿及材料
天平、稱量紙、牛角匙、精密pH試紙、量筒、刻度搪瓷杯、試管、三角瓶、漏斗、分裝架、移液管及移液管筒、培養皿及培養皿盒、玻璃棒、燒杯、試管架、鐵絲筐、剪刀、酒精燈、棉花、線繩、牛皮紙或報紙、紗布、乳膠管、電爐、滅菌鍋、乾燥箱。
3.2葯品試劑
蛋白腖、牛肉膏、NaCl、K2HPO4、瓊脂、NaNO3、KCl、MgSO4、FeSO4、蔗糖、麥芽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乳糖、土豆汁、豆芽計、磷酸銨、5%NaOH溶液、5%HCl溶液。
4流程
稱葯品→溶解→調pH值→融化瓊脂→過濾分裝→包紮標記→滅菌→擺斜面或倒平板。
5步驟
5.1培養基的制備
5.1.1稱量葯品
根據培養基配方依次准確稱取各種葯品,放入適當大小的燒杯中,瓊脂不要加入。蛋白腖極易吸潮,故稱量時要迅速。
5.1.2溶解
用量筒取一定量(約占總量的1/2)蒸餾水倒入燒杯中,在放有石棉網的電爐上小火加熱,並用玻棒攪拌,以防液體溢出。待各種葯品完全溶解後,停止加熱,補足水分。如果配方中有澱粉,則先將澱粉用少量冷水調成糊狀,並在火上加熱攪拌,然後加足水分及其它原料,待完全溶化後,補足水分。
5.1.3調節pH
根據培養基對pH的要求,用5%NaOH或5%HC1溶液調至所需pH。測定pH可用pH試紙或酸度計等。
5.1.4溶化瓊脂
固體或半固體培養基須加入一定量瓊脂。瓊脂加入後,置電爐上一面攪拌一面加熱,直至瓊脂完全融化後才能停止攪拌,並補足水分(水需預熱)。注意控制火力不要使培養基溢出或燒焦。
5.1.5過濾分裝
先將過濾裝置安裝好(圖3-1)。如果是液體培養基,玻璃漏斗中放一層濾紙,如果是固體或半固體培養基,則需在漏斗中放多層紗布,或兩層紗布夾一層薄薄的脫脂棉趁熱進行過濾。過濾後立即進行分裝。分裝時注意不要使培養基沾染在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濕棉塞, 引起污染。液體分裝高度以試管高度的1/4左右為宜。固體分裝裝量為管高的1/5,半固體分裝試管一般以試管高度的1/3為宜;分裝三角瓶,其裝量以不超過三角瓶容積的一半為宜。
5.1.6包紮標記
培養基分裝後加好棉塞或試管帽,再包上一層防潮紙,用棉繩系好。在包裝紙上標明培養基名稱,制備組別和姓名、日期等。
5.1.7滅菌
上述培養基應按培養基配方中規定的條件及時進行滅菌。普通培養基為121℃20min,以保證滅菌效果和不損傷培養基的有效成份。培養基經滅菌後,如需要作斜面固體培養基,則滅菌後立即擺放成斜面(圖3-2),斜面長度一般以不超過試管長度的1/2為宜;半固體培養基滅菌後,垂直冷凝成半固體深層瓊脂。
5.1.8倒平板
將需倒平板的培養基,於水浴鍋中冷卻到45~50℃,立刻倒平板。
5.2滅菌方法
滅菌是指殺死或消滅一定環境中的所有微生物,滅菌的方法分物理和化學滅菌法兩大類。本實驗主要介紹物理方法的一種,即加熱滅菌。
加熱滅菌包括濕熱和乾熱滅菌兩種。通過加熱使菌體內蛋白質凝固變性,從而達到殺菌目的。蛋白質的凝固變性與其自身含水量有關,含水量越高,其凝固所需要的溫度越低。在同一溫度下,濕熱的殺菌效力比乾熱大,因為在濕熱情況下,菌體吸收水分,使蛋白質易於凝固;同時濕熱的穿透力強,可增加滅菌效力。
5.2.1.高壓蒸汽滅菌法
高壓蒸汽滅菌用途廣,效率高,是微生物學實驗中最常用的滅菌方法。這種滅菌方法是基於水的沸點隨著蒸汽壓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設計的。當蒸汽壓力達到1.05kg/cm2時,水蒸氣的溫度升高到121℃,經15~30min,可全部殺死鍋內物品上的各種微生物和它們的孢子或芽孢。一般培養基、玻璃器皿以及傳染性標本和工作服等都可應用此法滅菌(圖3-4)。
5.2.1.1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加水
打開滅菌鍋蓋,向鍋內加水到水位線。立式消毒鍋最好用已煮開過的水,以便減少水垢在鍋內的積存。注意水要加夠,防止滅菌過程中干鍋。
裝料、加蓋
滅菌材料放好後,關閉滅菌器蓋,採用對角式均勻擰緊鍋蓋上的螺旋,使蒸汽鍋密閉,勿使漏氣。
排氣
打開排氣口(也叫放氣閥)。用電爐加熱,待水煮沸後,水蒸氣和空氣一起從排氣孔排出,當有大量蒸汽排出時,維持5min,使鍋內冷空氣完全排凈。
升壓、保壓和降壓
當鍋內冷空氣排凈時,即可關閉排氣閥,壓力開始上升。當壓力上升至所需壓力時,控制電壓以維持恆溫,並開始計算滅菌時間,待時間達到要求(一般培養基和器皿滅菌控制在121℃,20min)後,停止加熱,待壓力降至接近「0」時,打開放氣閥。注意不能過早過急地排氣,否則會由於瓶內壓力下降的速度比鍋內慢而造成瓶內液體沖出容器之外。
滅菌後的培養基空白培養
滅菌後的培養基放於37℃培養箱中培養,經24h培養無菌生長,可保存備用;斜面培養基取出後,立即擺成斜面後空白培養;半固體的培養基垂直放置凝成半固體深層瓊脂後,空白培養。
5.2.2乾熱滅菌法
通過使用乾熱空氣殺滅微生物的方法叫乾熱滅菌。一般是把待滅菌的物品包裝就緒後,放入電烘箱中烘烤,即加熱至160~170℃維持1~2h。
乾熱滅菌法常用於空玻璃器皿、金屬器具的滅菌。凡帶有膠皮的物品,液體及固體培養基等都不能用此法滅菌。
5.2.2.1滅菌前的准備
玻璃器皿等在滅菌前必須經正確包裹和加塞,以保證玻璃器皿於滅菌後不被外界雜菌所污染。常用玻璃器皿的包紮和加塞方法如下:平皿用紙包紮或裝在金屬平皿筒內;三角瓶在棉塞與瓶口外再包以厚紙,用棉繩以活結扎緊,以防滅菌後瓶口被外部雜菌所污染;吸管以拉直的曲別針一端放在棉花的中心,輕輕捅入管口,松緊必須適中,管口外露的棉花纖維統一通過火焰燒去,滅菌時將吸管裝入金屬管筒內進行滅菌,也可用紙條斜著從吸管尖端包起,逐步向上卷,頭端的紙卷捏扁並擰幾下,再將包好的吸管集中滅菌。
5.2.2.2乾燥箱滅菌
將包紮好的物品放入乾燥烘箱內,注意不要擺放太密,以免妨礙空氣流通;不得使器皿與烘箱的內層底板直接接觸。將烘箱的溫度升至160~170℃並恆溫1~2h,注意勿使溫度過高,超過170℃,器皿外包裹的紙張、棉花會被烤焦燃燒。如果是為了烤乾玻璃器皿,溫度為120℃持續30分鍾即可。溫度降至60~70℃時方可打開箱門,取出物品,否則玻璃器皿會因驟冷而爆裂。
用此法滅菌時,絕不能用油、蠟紙包紮物品。
5.2.2.3火焰滅菌
直接用火焰灼燒滅菌,迅速徹底。對於接種環,接種針或其它金屬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燒至紅熱進行滅菌。此外,在接種過程中,試管或三角瓶口,也採用通過火焰而達到滅菌的目的。
6結果
6.1記錄各種不同物品所用的滅菌方法及滅菌條件(溫度、壓力等)。
6.2試述高壓蒸汽滅菌的過程及注意事項。
7思考
7.1制備培養基的一般程序是什麼?
7.2做過本次實驗後,你認為在制備培養基時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7.3滅菌在微生物學實驗操作中有何重要意義?
4試述高壓蒸汽滅菌的操作方法和原理。
5高壓蒸汽滅菌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7. 1.在一個實際的生物催化過程中如何確保生物催化劑(如酶)的穩定性,並提高催化效率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根據所進行的生物催化應會出現的各種變化,適當的改變,並以保持酶催化達到很高的效率為前提,這種改變是根據所用酶的最適溫度,最適ph等來進行調節的。
任何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必須超過一定的能閾成為活化的狀態,才能發生變化,形成產物,這種提高低能分子達到活化狀態的能量,稱為活化能催化劑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以致相同的能量能使更多的分子活化,從而加速反應的進行。
(7)生物選修一如何提高活化效果擴展閱讀:
酶的濃度與底物相比是非常低的。當酶和底物混合後,ES的濃度迅速增加直至到達恆態,這種恆態通常在很短時間內就能達到,並可維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整個反應的速率基本上是恆定的。
在自然界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酶需要金屬離子作為輔助因子或活化劑。有些含金屬的酶,其所含的金屬離子,特別是鐵、鉬、銅、鋅等過渡金屬離子與蛋白質部分牢固地結合,形成酶的活性部位。這種酶稱為金屬酶,例如使大氣中游離的氮分子固定為氨的、含鉬和鐵的固氮酶。
8. 生物選修一
可是靜置時,酵母菌有氧呼吸何來氣泡呢?
答:有氧呼吸,會釋放CO2,就會有氣泡產生。
酵母,一般是買來的乾酵母。做果酒,酵母不能直接添加進果汁中。一般是先把酵母活化,即要配置酵母懸液,產生氣泡說明酵母已經活化了,因為進行了有氧呼吸,酵母細胞已經開始進行了新陳代謝。然後,直接把活化的酵母懸液加入到果汁中,即可進行密封發酵了。
9. 如何進行微生物活化
樓上太絕對了。
除了平板你還可以用液體培養基活化,按照1%的接種量接種到新鮮液體培養基。
如果是甘油管的活化,建議還是液體活化。
保溫溫度和時間根據不同的菌種自己調整。
10. 如何對微生物菌種進行活化
有同學已經說的很專業了,我就給你說些簡單實用的。不知道你出於何種目的要進行活化。如果你是用凍存管保存的菌株進行活化,取出2顆小珠放在適宜的固體培養基上,合上蓋讓小珠在平皿上滾動,適宜條件培養就可以了。長出一個菌落,你再繁殖就可以了。如果你是凍乾粉的菌種,准備適宜的液體培養基,少少一點點粉末接種就可以了,根據此菌種一般液體培養所需時間,大概在36-48h,你還可以在觀察到液體渾濁、試管底部有沉澱時(沉澱者也可能為原本死亡的細菌),取100微升液體塗抹在固體培養基上。
一般的話,復甦的菌種需要重復幾次復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