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冬眠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什麼影響

冬眠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2-06-08 00:53:09

❶ 冬眠是 動物適應大自然變化的一種生理現象,能使動物在惡劣的 條件下保護自己,生存下來。為什麼

冬眠,是變溫動物避開食物匱乏的寒冷冬天的一個「法寶」。你看,冬天一到,刺蝟就縮進泥洞里,蜷著身子,不食不動,它幾乎不怎麼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鍾只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裡,半小時也死不了,可是當一隻醒著的刺蝟浸在水裡2~3分鍾後,就會被淹死,這是為什麼呢? 冬眠時,動物的神經已經進入麻痹狀態。有人曾用蜜蜂進行試驗,當氣溫在7~9℃時,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動,但輕輕觸動它時,它的翅和足還能微微抖動;當氣溫下降到4~6℃時,再觸動它卻沒有絲毫反應,顯然它已進入了深沉的麻痹狀態;當氣溫下降到0.5℃時,它則進入更深沉的睡眠狀態。由此可見,冬眠時神經的麻痹深度是與溫度有密切關系。 另外,冬眠時,動物體溫顯著下降。據研究,黃鼠在130個晝夜的冬眠時間中,共放出70卡熱量,但冬眠過後的13.7個晝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熱量。一般來說,動物在冬眠過程中,每晝夜只能放出0.5卡熱量,但在它蘇醒後,興奮的時候,每晝夜則能放出42卡熱量。由此可見,冬眠動物體溫下降時,機體內的新陳代謝作用變得非常緩慢,所以僅僅能維持它的生命。 動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體溫,更重要的是供給冬眠時體內的消耗。一般動物在冬眠前的體重,都比平時增加1~2倍,冬眠之後,體重就逐漸減輕。如冬眠163天的土撥鼠體重減輕35%;冬眠162天的蝙蝠體重可以減少33.5%。冬眠的動物
動物在冬眠時,血細胞還會大大減少。平時,1立方毫米土撥鼠血液中,會有12180個白細胞,但冬眠時平均只有5950個,然而,讓人奇怪的是,盡管體內「衛士」——白細胞大大減少,但冬眠動物卻從來沒有發現生病的。那麼,為什麼每年到一定的時候,動物就會進入冬眠呢? 哺乳動物中的單孔目、有袋目、食蟲目、翼手目、嚙齒目及靈長目中的個別種類,鳥類中的褐雨燕及蜂鳥等都有冬眠行為,稱之為冬眠型動物。這類動物體型較小而代謝率較高,比大型的恆溫動物,相對地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維持恆定體溫。熊及臭鼬等動物在冬季呈麻痹狀態,但體溫不降低或降低少許,且易覺醒,有半冬眠動物之稱。變溫動物到冬季亦呈麻痹狀態,但它們的體溫是隨環境溫度被動地變化,在溫度降低到可耐受溫度以下時,不會被激醒,而是被凍死。這種行為與恆溫動物的冬眠完全不同。稱之為蟄眠。 冬眠型動物的年度周期可分為非冬眠季節(生殖季節)與冬眠季節。北京地區的刺蝟約於3月底出眠,並立即進行生殖活動,完成生殖後便轉入肥育期,一直到10月初,是非冬眠季節;10月-3月是冬眠季節。此時,動物蜷縮不動,不吃不喝,代謝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在這兩個季節里,動物的生理狀態迥然不同,但又互相依存。非冬眠季節後期的肥育為冬眠儲存能量,在冬眠季節後期,性腺開始發育,動物出眠後便可立即進行生殖活動。冬眠型動物在非冬眠季節中,其體溫是恆定的,而在冬眠季節體溫是可變的。故特稱為異溫動物。在非冬眠季節里其體溫也有2~5℃的波動,而與其親緣相近的非冬眠型動物的體溫波動僅0.5℃左右。此外,冬眠型動物對低溫的耐受能力也顯然地大。人的致死低體溫是29~26℃,大鼠是15~13℃,而冬眠型動物則可耐受接近0℃的低體溫,甚至超冷狀態,如蝙蝠超冷到-9℃仍可復甦,自動產熱使體溫上升到正常。這是異溫動物區別於恆溫動物或變溫動物的重要特徵。

❷ 青蛙蛇到冬天就要進入冬眠這體現了生物與環境之間的什麼關系

題目

青蛙和蛇到了冬天都要進行冬眠,主要是受到了什麼環境因素的影響

[ ]

A.空氣B.光照C.水D.溫度

初中生物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解答

D

❸ 青蛙在冬天冬眠,這是.... 1.環境影響生物2.生物適應環境3.生物影響環境4.躲避敵害

2.生物適應環境
冬眠是環境溫度降低,青蛙沒有維持體溫恆定的能力,體溫隨之降低到一定程度,引發休眠。休眠可以減少能量消耗,幫助生物度過寒冷的冬天。
一般地說:「生物適應環境」,「環境對生物有影響」是同時存在的。不過,根據問題的情境看,偏重敘述哪方面罷了。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從宏觀上面主要是自然選擇,優勝劣汰;從個體上看,主要是應激性的生理生化變化。
這個問題還是2比較符合語境吧

❹ 動物冬眠,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還是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要釐清也還得費點功夫。
從進化論的角度看,應當是環境選擇了適合這個環境的生物保存了下來,即生物的變異性狀適合了環境後,生物也就在這個環境中生存了下來。
從遺傳的角度看,生物要在一個環境中獲得生存就必須努力去克服環境的不利因素,但具遺傳的性狀不是從後生的努力或學習中獲得的,而是通過基因的改變獲得的,基因的改變是動物意識無法控制的,也就是說,不是動物主觀想要就能得到的。

所以通過兩方面分析,結論是動物冬眠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❺ 青蛙在泥土中進行冬眠,反映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___  (判斷對錯)

由於變溫動物的體溫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當外界環境溫度較低時,變溫動物為適應環境的變化,不吃不動進行冬眠,故冬眠是變溫動物對低溫環境的一種適應方式.
故答案為:√.

❻ 到了冬天,自然界中的蛇等多種動物有進行冬眠現象,這體現了生物的哪種特徵()A.繁殖B.應激性C

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有些動物如青蛙在冬天要進行冬眠,變溫動物體溫隨著環境溫度而變化,冬天溫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溫度過低而凍傷甚至凍死,因此在冬天要進行冬眠是變溫動物對冬季寒冷環境的一種適應.體現了生物的應激性.
故選B

❼ 青蛙等動物在冬天冬眠,而狐狸等四季都很活躍,這些現象說明() A.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相對性

環境影響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青蛙的體溫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改變,屬於變溫動物,青蛙等變溫動物在冬天冬眠,這是對寒冷環境的適應.狐狸可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恆定,使體溫不隨外界的變化而變化.體溫恆定可減少對外界環境依賴性,擴大生活和分布范圍.因此,選項A、B、C的說法都是錯誤的.
故選:D

❽ 青蛙和蟾蜍等動物在冬天要進行冬眠這些現象說明生物能夠適應環境

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樹必須種植耐旱樹種沙棘.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種植需水較多的水蓮則很難成活.有些動物如青蛙在冬天要進行冬眠,變溫動物體溫隨著環境溫度而變化,冬天溫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溫度過低而凍傷甚至凍死,因此在冬天要進行冬眠是變溫動物對冬季寒冷環境的一種適應.故A符合題意.
故選:A.

❾ 動物為什麼要冬眠動物冬眠的原因有哪些

世界上有上萬種不同的生物,這些生物的生活習性,居住環境也都有很大的區別,這也就造成了這些生物在應對外界環境變化時的不同方式,比如有些生物能夠適應非常嚴寒的天氣,會在天氣變冷時外出攝食,但是大部分生物在天氣變冷時都會減少活動量來儲存能量,這種方式就是冬眠。動物為什麼要冬眠?動物冬眠的原因有哪些?動物冬眠是生物節律,這是為了保存能量。

動物形成的冬眠習慣是發展了幾萬年的生物節律,這些生物節律與環境變化和氣候影響有非常大的關系,動物們為了保證在寒冷時期的種族繁衍和群體數量,集體進化出了冬眠的習慣,冬眠對於延續生命,延續族群都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❿ 有些動物如蛇和松鼠到了冬天就要冬眠,主要是受什麼環境因素影響()A.光照B.水分C.空氣D.溫

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蛇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為了避免溫度過低凍傷甚至凍死,變溫動物蛇有冬眠的特性,主要是受溫度影響的.松鼠是哺乳動物會冬眠,等到進入10月的秋天,松鼠們就開始停止進食了,但在它們的體內已經存儲了足夠的能量了,所以不用擔心它們會餓著.松鼠冬眠的過程只是減少了活動量,這對於象松鼠這樣的溫血動物來說很重要,它們不像冷血動物那樣,溫血動物在冬眠過程中需要消耗體內的能量來保持一定的體溫.(雖然這時松鼠的體溫可能幾乎會降到0度),一般來說6個月以後,隨著春天的來到,松鼠又會從冬眠期蘇醒過來的.因此,有些動物如蛇和松鼠到了冬天就要冬眠,主要是受溫度因素影響的.
故選:D

與冬眠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