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判定生物的顯隱性狀
可以根據親本和後代的性狀來判斷,如:親本都是同一種性狀,雜交後代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性狀,則親本的性狀為顯性性狀,而後代中出現的親本沒有的性狀為隱性性狀;
如果兩個親本互不相同,雜交後代中只出現一種性狀,則出現的性狀為顯性性狀,另一個沒有表現出來的親本性狀為隱性性狀;若雜交後代中同時出現與親本相同的性狀,則此種情況無法判斷顯隱性。
2. 如何區分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
您好!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只有當控制某一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基因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顯性性狀的表現率要遠遠大於隱性性狀的表現率.因此出現頻率高的性狀是顯性性狀,出現頻率低的性狀是隱形性狀.
3. 怎樣區分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請簡單詳細一點
1、定義區分:
顯性性狀: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進行雜交,子一代為雜合體,相應的等位基因中其中一個對表現出的性狀有明顯影響,另一個則暫時不表現。表現出的那個親本的性狀為顯性性狀。
隱性性狀:當兩個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時,子一代未出現的一個親本性狀。
2、判斷方法:
(1)定義法
一對相對性狀的純種親本雜交,子一代表現出來的性狀叫顯性性狀,隱而未現的另一種性狀叫隱性性狀。在應用定義法判斷時,一定要滿足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都是純種這個條件。
(2)性狀分離法:
某一性狀的個體自交,或具有相同性狀的一對親本雜交,子二代既出現了與親本相同的性狀,又出現了一種不同於親本的新性狀,這種現象叫性狀分離,與親本相同的性狀是顯性性狀,新出現的性狀是隱性性狀。且顯性性狀:隱性性狀=3:1。
(3)性狀分離比法
由基因的分離定律得知,在性狀分離現象中,子代顯性和隱性性狀的分離比應為3∶1,故在子代3∶1的性狀分離比中,佔3/4的性狀為顯性性狀,佔1/4的性狀為隱性性狀。
(4)假設法
在不能根據以上方法進行判斷時可以進行假設。
即假設(假設1)某一親本的性狀為顯性(隱性),按照假設的條件去推算,若與事實不符合,則假設1不成立,可判斷出親本的顯隱性;
若與事實相符,應再假設(假設2)另一親本的性狀為顯性(隱性),按照假設的條件去推算是否與事實相符,若與事實不符,說明最初的假設(即假設1)成立。
(3)生物如何判斷顯隱性擴展閱讀:
顯性性狀,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進行雜交,子一代為雜合體,相應的等位基因中其中一個對表現出的性狀有明顯影響,另一個則暫時不表現。表現出的那個親本的性狀為顯性性狀。
相對性狀是指同一單位性狀在不同個體間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把生物的性狀區分為各個具體的單位稱為單位性狀。子一代中表現出來的性狀叫顯性性狀,未表現出來的性狀叫隱性性狀。性狀分離是指在雜種後代顯現不同的性狀的現象。
顯性性狀簡稱顯性,定義為當兩個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時,子一代出現的一個親本性狀。孟德爾把在F1中表現出來的親本性狀叫顯性性狀。
孟德爾在雜交實驗中,無論用白花作父本,紅花作母本,還是用紅花作父本,白花作母本,子一代植株全部開紅花,沒有白花或其它顏色的花。紅花相對於白花來說,紅花是個顯性性狀,因為紅花在子一代中顯現出來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顯性性狀;
網路:隱性性狀
4. 生物的顯性與隱性怎樣區分
好的LZ
顯性性狀是子代只要含有該基因,就表現出相應的遺傳特徵
而隱性性狀則是必須是純合子,才表現出遺傳特徵.
舉例,人類A型血的基因A對O型血的基因o為顯性,現不考慮其它血型.
凡是AA,Ao,均含有A,那麼必然是A型血.
而當且僅當一個個體取得"oo",他才會顯示出O型血.
在具體遺傳的過程中,有下面的4句順口溜,可配合括弧後註解理解
同生不同,同向是顯 (AoXAo,親代都是A型,現在突然產生oo也就是說O型血個體,所以A型血是顯)
不同生同,子代定顯 (AAXoo,親代一人A型一人o型,子代統統是Ao,全體是A型血,所以A型血是顯
無中生有,有便是隱 (白化病研究中,AaXAa,父母都健康,突然出現一個aa後代白化病,白化病無中生有了,所以白化病基因是隱)
有中生無,有便是顯 (卷發的父母HhXHh,突然生出直發hh,頭發的捲曲有中生無,那麼卷發的基因H是顯.)
5. 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判斷
判斷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方法:
1、「同生不同,同顯」
解釋:「同生不同」意即兩個表現型相同的生物雜交,其後代中出現不同於親本表現型的新類型;「同顯」即親本的相同的性狀為顯性性狀,而後代中的新類型則為隱性性狀。
2、「不同生同,同顯」
解釋:「不同生同」意即兩個不同表現型的親本,生出同一表現型的的子代(父本類型或者母本類型);「同顯」即後代的這種相同的性狀是顯性性狀。
3、「無中生有,有為隱性」
解釋: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一患某遺傳病的孩子,即「無中生有」,那麼該病為隱性病,致病基因一定是隱性基因。
4、「有中生無,無為顯性」
解釋:一對都患某遺傳病的夫婦,只要生出正常的孩子,就符合「有中生無」,那麼該病就是顯性病,致病基因一定是顯性基因。
6. 怎麼辨別顯性遺傳和隱性遺傳
有句口訣叫:有中生無為顯性,無中生有為隱性。
這句口訣就是判斷顯性遺傳和隱性遺傳,意思是如果父母有病,子女無病那就一定為顯性遺傳,如果父母無病,子女有病那就一定是隱性遺傳。
一般顯性遺傳都是代代發病,而隱性遺傳是隔代發病。意思是顯性遺傳每代人都有,而隱性遺傳隔一代人才有,就是爺爺有了,媽媽沒有,而兒子有。
所謂隱性遺傳是指父母攜帶某種基因但不發病,其基因遺傳給後代後則使其發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多囊腎就是如此,其上代攜帶此基因,但終生沒有多囊腎的表現。
其子代通過遺傳而獲得此種基因後則發病,且在初生及嬰兒期(有些甚至是胎兒時期)即表現出很嚴重的症狀。如紅綠色盲、血友病、白化病。
顯性遺傳受顯性基因控制,在同源染色體上,兩個同型顯性基因成對存在,或顯性、隱性基因成等位基因存在時,才顯現出來。這種遺傳方式就稱為顯性遺傳。
(6)生物如何判斷顯隱性擴展閱讀:
高中生物中關於顯性遺傳的規律 :
X染色體上顯性遺傳
①患者中女性多於男性;
②連續遺傳;
③男性患病,其母親、女兒必定患病;
④女性正常,其父親、兒子全都正常;
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遺傳性耳聾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和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最為常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就是家族中每一代人中約50%會出現耳聾患者,男女均可以發病,這種遺傳方式的耳聾往往在剛出生時沒有表現出來,到青春期或中年出現逐漸加重的聽力損失。
這種耳聾很容易被認為是環境因素或偶然因素導致的,而忽略了遺傳的作用。因此,當發現家族中有兩個以上的人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出現聽力損失時,應該考慮存在遺傳性耳聾的可能。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耳聾則更為常見,隱性遺傳的耳聾,往往在出生後就被發現為重度或極重度耳聾。
一對聽力正常的父母生育了一個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孩子,往往很難想到病因極有可能在於他們是耳聾基因的攜帶者。所以,確定患先天性聽力障礙患兒的病因,首先應考慮遺傳因素。這樣就不難理解小熊夫妻倆聽力正常,而生出的小孩聽力卻有問題了。
7. 生物如何判斷顯性與隱性
是動物的話,你可以採取雜交配種的方法:例如測兔子的毛色,如果兔子有2種毛色,一種為黒,一種為白,那麼,就讓一隻黑色兔子和一隻白色兔子雜交,然後讓F1子代的黑色兔子雜交,產生F2子代,F2子代種如果有白色的兔子,那麼,黑色就是顯性,白色就是隱形。(這是你不知道兔子是不是純種的情況下)
如果你知道兔子都是純種的,那麼,就讓白兔子和黑兔子交配,生下的子代的毛色就是顯性的性狀。
植物的話,你可以採用多倍體育種:
取植物的花粉,加入濃度適宜秋水仙素溶液,將長成的不同性狀的植株雜交,產生的F1代的性狀就是顯性性狀。
你翻一下書本,其實書本上寫得挺明白的。
8. 如何分辨生物中的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
首先看族譜圖,兩個沒病的人生出一個有病的,那就是隱性基因,即無中生有;
兩個有病的生出一個沒病的,那就是顯性基因,既有中生無。這是最基本得,不明白在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