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能量流動能量傳遞效率計算
食物鏈中,能量的傳遞效率是:20%--10%,也就是平常說的十分之一定律。計算的方法就是以後一個營養級的生物增重一定重量消耗前一個營養級生物的重量來計算,比如:草---兔---狼。兔子增重一克需要草10克,能領傳遞效率就是10%。能量傳遞效率=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下一營養級的同化量乘以100%
㈡ 初一生物下冊食物中的能量怎麼計算 RT,就是幾焦幾焦那個通過水升高的溫度計算的.
1卡就是讓一克水升高一度所需的能量.
一卡=4.2焦耳
1克澱粉或白糖含能量4千卡;1克脂肪含能量9千卡,1克蛋白質含能量4千卡.
㈢ 高中生物有關能量傳遞的計算
考慮食物比例改變前後的恆量,即生產者綠色植物的量是不變的,列出等式
食物比例為1:1時,設此時供養的人口數量是x,則需要綠色植物=x*(1/2)10%+x(1/2)10%10%
食物比例為1:4時,設此時供養的人口數量是y,則需要綠色植物=y(4/5)10%+y(1/5)10%10%
兩式相等,得出x/y=
㈣ 生物中,能量傳遞效率怎樣算請舉例說明。具體點
食物鏈中,能量的傳遞效率是:20%--10%,也就是平常說的十分之一定律。計算的方法就是以後一個營養級的生物增重一定重量消耗前一個營養級生物的重量來計算,比如:草---兔---狼。兔子增重一克需要草10克,能領傳遞效率就是10%。
㈤ 初一生物下冊食物中的能量怎麼計算
1卡就是讓一克水升高一度所需的能量。
一卡=4.2焦耳
1克澱粉或白糖含能量4千卡;1克脂肪含能量9千卡,1克蛋白質含能量4千卡。
㈥ 初二生物能量千焦的演算法
小明每天從食物中獲得的能量是:蛋白質:200×17.15═3430(千焦),糖類:500×17.15═8575(千焦),脂肪:100×38.91═3891(千焦).三者合計為15896千焦,遠遠大於他每天所需要的能量11340千焦,因此小明的體重會增加.
㈦ 高中生物 能量傳遞計算問題..
最多的話,就要用20%來算了,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就是從草到昆蟲)
最多傳遞20%
就是100萬乘以20%=20萬,就是說昆蟲最多得到草中能量的20萬千焦,從第二到第三(昆蟲--青蛙)就是20萬乘以20%=4萬,第三道第四(青蛙--蛇)40000乘以20%=8000第四到第五(蛇--貓頭鷹)8000乘以20%=400千焦……至於你那個320千焦我也不知道怎麼算出來的,我這個應該沒錯啦,看不懂就給我發消息吧~~
㈧ 生物和物理
生物10%一20%是一般情況,例如在做計算最大最小問題時題目中未特別說明的就按這個算。如果題中有圖示或文字說明每一營養級同化等能量值,且要求具體每一級的能量傳遞效率及相關問題,需用所給值後一項比前一項的效率計算。
物理:根據mvr=nh/2π
和ke^2/r^2=mv^2/r
以及Ek=0.5mv^2
Ep=ke^2/r解出來的
或者類比於衛星繞地球的周期長的規律得出:氫原子從高能級躍遷到低能級為電子動能會增加,而氫原子電勢能會減小
衛星在變軌(由低軌道升至高軌道)的過程中,因為勢能要增加,所以機械能增加,故要加速。重力勢能增加值遠遠大於動能減少值。也就是說,在變軌過程中,發動機消耗的能量E主要是為了增加人造衛星的重力勢能。據能量守恆關系,有 E + ΔEK = ΔEP,也就是說人造衛星調整到高軌道是以動能的損失和發動機消耗能量為代價來增加其重力勢能。
㈨ 生物能量的計算
810000.本題我的做法思路如下,因為次方的形式不好打,這里用語言來描述,希望你能耐心看:
1太陽能共10的10次方,光合效率1%,即小球藻也就是第一營養級能固定的太陽能總共為10的8次方。
2.能量傳遞效率10%,也就是第二營養級生物總共能量是10的7次方,表中已經告訴我們第二營養級中,水蚤和河蚌總能量均為10的6次方,也就是1000000.那麼第二營養級中最後一種生物泥鰍能夠從第一營養級小球藻處獲得的總能量就是8000000;泥鰍還可以從水蚤處獲得能量為1000000的10%,所以泥鰍總共的能量為8100000.
3.烏魚只能通過泥鰍獲得能量,傳遞率10%,所以獲得的能量為810000.或者說8.1乘以10的5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