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中酚類物質有什麼作用

生物中酚類物質有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2022-06-09 20:35:10

❶ 酚類化合物有哪些應用

酚類化合物
是芳烴的含羥基衍生物,根據其揮發性分揮發性酚和不揮發性酚。自然界中存在的酚類化合物大部分是植物生命活動的結果,植物體內所含的酚稱內源性酚,其餘稱外源性酚。酚類化合物都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均呈弱酸性,在環境中易被氧化。酚類化合物的毒性以苯酚為最大,通常含酚廢水中又以苯酚和甲酚的含量最高。目前環境監測常以苯酚和甲酚等揮發性酚作為污染指標。
環境中的酚污染主要指酚類化合物對水體的污染,含酚廢水是當今世界上危害大、污染范圍廣的工業廢水之一,是環境中水污染的重要來源。在許多工業領域諸如煤氣、焦化、煉油、冶金、機械製造、玻璃、石油化工、木材纖維、化學有機合成工業、朔料、醫葯、農葯、油漆等工業排出的廢水中均含有酚。這些廢水若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灌溉農田則可污染大氣、水、土壤和食品。
酚是一種中等強度的化學毒物,與細胞原漿中的蛋白質發生化學反應。低濃度時使細胞變性,高濃度時使蛋白質凝固。酚類化合物可經皮膚粘膜、呼吸道及消化道進入體內。低濃度可引起蓄積性慢性中毒,高濃度可引起急性中毒以致昏迷死亡。一般來講,酚進入人體後機體通過自身的解毒功能使之轉化為無毒物質而排出體外。只有當攝入量超過解毒功能時才有蓄積而導致慢性中毒,表現為頭暈、頭痛、精神不安、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症狀。
由於酚的用途極為廣泛,預防其污染的工作也很困難。在生產和使用酚的工廠必須建立嚴格的操作制度,謹防酚的外瀉。同時要搞好廢水的回收利用和生物氧化處理,嚴禁含酚廢水排入滲井、滲坑,以免污染地下水。

❷ 酚類物質的特點是什麼

許多酚類物質都具有抗菌作用,既抑制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也可抑制病原菌產生細胞壁降解酶和毒素。

洋蔥紫色鱗莖表皮的品種比表皮無色的品種對炭疽病(Colletotrichumcircinans)有更強的抗病性。這是因為有色鱗莖外層死鱗片分泌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acid)和鄰苯二酚(catechol),能抑制病菌孢子萌發而減少侵入。這雖然是植物病理學文獻中經常引用的例子,但距Link等(1929)這一發現70餘年後還沒有遺傳學試驗進行驗證。

綠原酸(chlorogenicacid)是馬鈴薯根部的主要多酚化合物。馬鈴薯的幼根含綠原酸比老根多,幼根較抗黃萎病。抗病品種5周齡的幼根綠原酸含量是同齡感病品種的5倍,抗病水平更高。根老化後喪失了合成綠原酸的能力,不論抗病品種或感病品種,都不抗黃萎病。棉花5~14d的幼苗,下胚軸兒茶酸含量較高,抵抗絲核菌引起的立枯病。

兒茶素(catechin)是棉花植株中最重要的多元酚。隨著棉苗生長,其體內兒茶素的含量增高,同時對絲核菌立枯病的抗病性也明顯增強。在離體條件下,兒茶素可抑制立枯絲核菌的菌絲生長,並使其泌出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失活。兒茶素對棉花枯萎病菌也有相同的作用,兒茶素可能通過抑制病菌的菌絲生長、產孢以及抑制其果膠酶活性而發揮抗病作用。棉花抗黃萎病品種植株中棉酚含量和葉片中單寧含量也明顯高於感病品種。

多巴胺(dopamine)是香蕉果實中的主要酚類物質,對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musae)有較強的抑製作用,香蕉抗病品種中含量較高。

❸ 酚和鏈黴素對微生物的作用

1.酚類物質可以抑制細菌和放線菌的生長,對於放線菌不起作用。所以,加入一定量酚的培養基可以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分離出放線菌。
2.鏈黴素可以抑制細菌和放線菌的生長,對酵母菌和黴菌不起作用。加入一定量鏈黴素的培養基可以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分離出酵母菌和黴菌。

❹ 酚類化合物是什麼

植物中酚類化合物的含量與抗病性有關。經典的事例是有色洋蔥對蔥炭疽病菌的抗病性。鱗片中積累有黃酮類物質、花青素以及兒茶酚和原兒茶酸等酚類化合物。水溶性的酚類化合物對病原真菌孢子萌芽和侵入有抑製作用。蘋果和其他作物葉片蠟質層中的酚酸對白叉絲單囊殼侵染絲的侵入也有抑製作用。此外,在抗根病豌豆品種的種皮中酚類化合物的含量比感病品種高。

生物鹼

已證明與植物抗病性有關的生物鹼有α-番茄素、燕麥鐮孢素、小檗鹼和大麥芽鹼等。它們與病害抗性的關系主要表現為對病原真菌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的抑製作用,對病原物產生的酶或毒素的抑制和鈍化作用。

糖苷類化合物

有些糖苷類生物鹼本身就有抗菌作用,如α-番茄素(苷)對番茄上的許多病原真菌具有強烈毒性,因此使綠色果實不受茄類鐮孢的為害。有些糖苷類化合物,如葡糖苷是植物有毒不飽和內酯的前體,植物受傷後在β-葡糖苷酶作用下產生有毒內酯,研究清楚的有毒內酯有毛茛素和鬱金香苷。另外,韭蒜油和芥子油是含硫糖苷,在酶作用下轉變為蒜素和異硫氰酸。後兩種化合物已證明具有很強的抗真菌和細菌特性。一些含氰糖苷經幾步酶解後產生有毒的氰氫酸。已發現70多科約800餘種植物具有產氰能力。

水解酶類

植物中的葡聚糖酶和幾丁質酶有降解病原真菌細胞壁上的葡聚糖和幾丁質組分的能力,從而使真菌菌絲在植物組織中的擴展受阻。

參考書目

Vidhyasekaran,P.,Physiology of disease resistance in plants,C R C Press inc.,1988.

❺ 生物上什麼是總酚,它的具體介紹是什麼

酚類物質可以有弱酸性,體現在酚類的酚羥基電離出氫離子。於是一個酚溶液中既有酚的分子,也有負電荷的酚陰離子。這兩個合稱作總酚,考慮酚類物質的化學作用,由於存在電離平衡,考慮的就是溶液內總酚的含量。而不是單獨的分子態或電離態的酚

❻ 酚是一種什麼東西它有什麼用途

酚就是一個-OH直接連在苯環上.
分類

依分子中羥基數分為一元酚、二元酚及多元酚;

羥基在萘環上的稱為萘酚,在蒽環上稱為蒽酚。

酸性

與普通的醇不同,由於受到芳香環的影響,酚上的羥基(酚羥基)有弱酸性,酸性比醇羥基強。

如苯酚(C6H5OH)自身在水中的電離:

酚可與強鹼生成酚鹽,如苯酚鈉。

易被氧化

在空氣中無色的晶體酚易被氧化為紅色或粉紅色的醌。

配合物

酚在溶液中與三氯化鐵可形成配合物,並呈現藍紫色,可以鑒定三氯化鐵或酚。

反應

酚羥基的鄰對位易發生各種親電取代反應;

酚羥基可發生烷基化及醯基化反應。

制備

酚一般可由芳烴磺化後經鹼熔融製得;

酚也可由鹵代芳烴與鹼在高溫高壓催化下反應製得;

芳香伯胺經重氮鹽水解也可製得酚。

用途

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製造染料、葯物、酚醛樹脂、膠粘劑等。

苯酚及其類似物可製做殺菌防腐劑。

鄰苯二酚、對苯二酚可作顯影劑。

生物作用

自然界存在有2000多種酚類化合物,他們是植物生命活動的產物,在植物生長發育、免疫、抗真菌、光合作用、呼吸代謝等生命活動中起重要作用

污染

酚污染會給生態系統帶來很大危害。

環境酚污染

環境酚污染主要來自焦化廠、煤氣發生站、煉油、木材防腐、絕緣材料的製造、制葯、造紙以及酚類化工廠的廢水、廢氣

酚類化合物揮發到空間可使大氣受污染,含酚的廢水流入農田會使土壤受污染,流入地下則會造成地下水污染。

土壤酚污染

被酚污染的土壤會使農作物減產或枯死。

水體酚污染

水體酚污染會使水生生物受到抑制,繁殖下降、生長變慢,嚴重時導致死亡。

對人體的危害

酚侵入人體,會與細胞原漿中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性蛋白,使細胞失去活性。

酚對神經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均有毒害作用。

酚是公認的有毒化學物質,一旦被人吸收就會蓄積在各臟器組織內,很難排除體外,當體內的酚達到一定量時就會破壞肝細胞和腎細胞,造成慢性中毒,使人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昏、頭痛、皮疹、精神不安、腹瀉等症狀。在權威的《化學試劑目錄手冊》中特別強調,「酚接觸皮膚或吞入時有毒,應防止兒童接近。」

限度

中國規定最高允許濃度:

飲用水中揮發酚:0.002mg/L

地面水中揮發酚:0.010mg/L

漁業水體揮發酚:0.o05,mg/L

居住區大氣一次測定值最高限:0.02mg/m3

廢水排放限度:0.5mg/L

參見

官能團

羥基



【fen】



hydroxybenzene;



fēn

〈名〉

由羥基與芳香環(苯環)直接相連而成的化合物總稱。大多數為無色晶體,難溶於水 [phenol]

❼ 酚類物質和相關酶變化的作用是怎樣的

酚類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生代謝物質,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後,酚類物質和一系列酚類氧化酶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與植物的抗病機制有密切關系。

酚類物質及其氧化產物醌的積累是植物對病原菌侵染和損傷的非專化性反應。醌類物質比酚類對病原菌的毒性高,能鈍化病原菌的蛋白質、酶和核酸。病植物體內積累的酚類前體物質經一系列生化反應後可形成植物保護素和木質素,發揮重要的抗病作用。

各類病原物侵染還引起一些酚類代謝相關酶的活性增強,其中最常見的有苯丙氨酸解氨酶、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和多酚氧化酶等。苯丙氨酸解氨酶可催化L-苯丙氨酸還原脫氨生成反式肉桂酸,再進一步形成一系列羥基化肉桂酸衍生物,為植物保護素和木質素合成提供苯丙烷碳骨架或碳橋,因此病株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高,是植物抗病性表達的特徵。過氧化物酶在植物細胞壁木質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❽ 為什麼酚類物質具有抗衰老的功能

晚上好,因為多數酚類化合物結構上都有與芳香環雜化連接的羥基,可以成為與氧化基團快速反應的供氫來源,利用消耗減少組織肌體內的游離氧來延緩對生物不利的氧化反應速率,也就是間接表現在人體直觀印象的抗衰老。一般來說可以安全食用並且能供氫的化合物都具有抗氧化能力比如最常見的茶多酚和腰果酚,當然也有很多不行比如甲酚和苯酚等等。

❾ 在培養基中添加酚類物質的目的

在培養基中添加酚類物質的目的是吸引農桿菌侵染煙草細胞,有利於啟動子P和M基因成功轉化。
用含有卡那黴素和X-Gluc的培養基可篩選出所需的煙草細胞,在卡那黴素中能存活說明獲得了質粒,能將X-Gluc水解成藍色說明獲得了基因M,篩選出的煙草細胞經過植物組織培養可獲得轉基因植株。
由於酚類物質其羥基取代的高反應性和其吞噬自由基的能力,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能力。

❿ 酚類物質主要是些什麼

酚類物質

羥基直接和苯的sp2雜化碳原子相連的分子稱為酚,這種結構與脂肪烯醇有相似之處,故也會發生互變異構,稱為酚式結構互變。但是,酚的結構較為穩定,因為它能滿足一個方向環的結構,故在互變異構平衡中苯酚是主要存在形式。

酚類化合物種類繁多,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而以苯酚、甲酚污染最突出。苯酚簡稱酚,又名石炭酸,微酸性(腐蝕性),常溫下能揮發,放出一種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空氣中變粉紅色。醫院常用的「來蘇水」消毒劑便是苯酚鈉鹽的稀溶液。甲酚又稱煤酚,與苯酚的化學活性及毒性類似,也經常同時存在。酚類按其芳環上所直接連接的羥基數目的不同,可分為一元酚和多元酚;按其揮發性又可分為揮發酚與不揮發酚。一元酚多具有揮發性(沸點在230℃以內)。 最簡單的酚是苯酚,這是一種有特殊氣味的無色固體,最早是從煤焦油中發現的,故又俗稱為石炭酸(因其有酸性)。在空氣中放置時,許多酚類化合物都是因帶有部分氧化產物而呈現粉紅色和深棕色,酚分子間及酚與水分子之間也能生成氫鍵,故其沸點和在水中是溶解性都比分子量相近的芳烴高和大。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較少,但與熱水可以互溶,也易溶與醇、醚等有機溶劑。主要代表物有:
閱讀全文

與生物中酚類物質有什麼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