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關於海洋生物的知識有哪些

關於海洋生物的知識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0 01:23:13

A. 關於海洋生物的資料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有生命的物種,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紅海星,鯨魚,鯊魚等。

B. 海洋生物的知識有哪些

三葉蟲大多適應於淺海底棲爬行或以半游泳生活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四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

C. 急需海洋知識和海洋生物的知識。

海洋面積約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為數個大洋和面積較小的海。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有科學家又加上第五大洋,即南極洲附近的海域),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鯨魚,鯊魚等。海洋生物富含易於消化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營養價值主要取決於氨基酸的組成,海洋中魚、貝、蝦、蟹等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富含人體所必需的9種氨基酸,尤其是賴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許多,且易於被人體吸收。

D. 海洋知識的資料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

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4)關於海洋生物的知識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含鹽率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鹽分各處不同,平均約為3.5%,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無機鹽,最常見的是氯化鈉,即日用的食鹽。有些鹽來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來自地殼的岩石。

岩石受風化而崩解,釋出鹽類,再由河水帶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後再凝結成水的循環過程中,海水蒸發後,鹽留下來,逐漸積聚到現有的濃度。海洋所含的鹽極多,可以在全球陸地上鋪成約厚500英尺的鹽層。

二、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指風暴潮災害、巨浪災害,海冰災害、海霧災害、大風災害及地震、海嘯災害等突發性的自然災害。

引發海洋災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氣的強烈擾動,如熱帶氣旋、溫帶氣旋等;海洋水體本身的擾動或狀態驟變;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縫等。海洋自然災害不僅威脅海上及海岸,有些還危及自岸向陸廣大縱深地區的城鄉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上述海洋災害還會在受災地區引起許多次生災害和衍生災害。如:風暴潮、風暴巨浪引起海岸侵蝕、土地鹽鹼化;海洋污染引起生物毒素災害,再引起人畜中毒等。

世界上經濟發達的海洋國家,以及有關國際組織,都很重視海洋災害的預警和防禦。海洋災害(現象)發生、發展、移行和消失的監視監測,是預警和防禦體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內容。全球范圍的海洋災害監視監測是通過海洋監測,(或觀測)網實現的。

E. 關於海洋有哪些知識

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海洋覆蓋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佔地球全部水資源的97%,若以體積衡量,海洋占據生物在地球上所能發展空間的99%。海洋的溫度、化學成分、洋流和生物影響著全球人類居住的生態系統,如雨水、飲用水、氣候、食物等都是由海洋而提供和調控。
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地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因為地球海洋面積遠大於陸地面積,故有人將地球稱為一個「大水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別佔地球海洋總面積的46%、24%和20%。重要的邊緣海多分布於北半球,它們部分為大陸或島嶼包圍。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歐洲的地中海、加勒比海及紅海其附近水域、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黃海、東海和日本海。

F. 你還知道有關海底動物的哪些知識請寫下來

海洋動物(marine animals)是海洋中異養型生物的總稱。海洋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統,海洋動物是生物界重要的組成部分。門類繁多,各門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可以有很大差異。

微小的有單細胞原生動物,大的有長可超過30米、重可超過190 噸。從海上至海底,從岸邊或潮間帶至最深的海溝底,都有海洋動物。海洋中各門類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十分不同的異養型生物的總稱。它們不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只能以攝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動物及其有機碎屑物質為生。

現知海洋動物約有16~20萬種,它們形態多樣,包括微觀的單細胞原生動物,高等哺乳動物--藍鯨等;分布廣泛,從赤道到兩極海域,從海面到海底深處,從海岸到超深淵的海溝底,都有其代表。海洋動物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3類。
編輯本段動物分布
在海洋中的動物群:海洋的生活條件相對一致,面積廣大,動物中除魚類、鯨類,還有浮游動物和游泳動物,如頭足類和水母等。在深海層,僅發現不依賴浮游生物生存的動物。

在許多大洋區,海流將營養豐富的深層海水帶到淺層,使海洋淺層帶增加了魚類產量。在海底生活的底棲動物,包括固著動物,如海綿、腔腸動物、管沙蠶等和運動動物,如甲殼類、貽貝、各種環節動物、棘皮動物等。珊瑚動物在熱帶海洋發展最充分。珊瑚礁是由大量建礁動物和植物的白堊質骨骼物質(特別是珊瑚和苔蘚蟲)沉積而成的。在珊瑚礁環境中動物最密集且最多樣化。

G. 關於海洋的越短越好的小知識有哪些

關於海洋的越短越好的小知識有:

1、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2、地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

3、海洋藍色原因: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可見光所組成。這七種光線波長各不相同,而不同深度的海水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束。

4、海洋里的礦物質:稀錳結核、石油、海底熱液礦藏、鎳、銅、鈷、鹽。

5、海洋中的食物鏈最底層是浮游植物和微生物,它們的數量一旦發生變動,將會產生「蝴蝶效應」,從而影響到整個海洋的生態系統。

H. 海洋科普知識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

(8)關於海洋生物的知識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洋流分布:

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動的方向雖然很復雜,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緯40°或60°之間,形成一低緯度環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成逆時針方向。每個環流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屬於寒流。

(2)在北緯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緯環流。其環流方向為逆時針方向,環流西部為寒流,東部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季風洋流。冬季吹東北季風,表層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時針方向流動;夏季吹西南季風,表層海水向東流,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4)東西方向流動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風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質。

洋流對大陸沿岸氣候有很大影響,寒流經過的地區對氣候有降溫、減濕的影響;而暖流則對沿途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

(5)目前已查明,世界大洋表面有三個隆起區域:澳大利亞東北部,隆起區域高76米;北大西洋隆起區域高68米;阿非利加東南部,隆起區域高48米.

(6)世界大洋三個較大凹陷區域:印度洋(印度半島以南),凹陷深度為112米;加勒比海,凹陷深度為64米;加利福尼亞以西,凹陷深度為56米。此外,在巴西沿海和維德角群島附近區域,也有隆起和凹陷15米左右的幾個區域。

二、海洋形成原因:

海里的水總是依照有規律的明確形式流動,循環不息,稱為洋流。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墨西哥灣流,最狹窄處也寬達50里,流動時速可達4公里每小時,沿北美洲海岸北上,橫過北大西洋,調節北歐的氣候。北太平洋海流是一道類似的暖流,從熱帶流向北流,提高北美洲西岸的氣溫。

盛行風是使海流運動不息的主要力量。海水密度不同,也是海流成因之一。冷水的密度比暖水高,因此冷水下沉,暖水上升。基於同樣原理,兩極附近的冷水也下沉,在海面以下向赤道流去。抵達赤道時,這股水流便上升,代替隨著表面海流流向兩極的暖水。

島嶼與大陸的海岸,對海流也有影響,不是使海流轉向,就是把海流分成支流。不過一般來說,主要的海流都是沿著各個海洋盆地四周環流的。由於地球自轉影響,北半球的海流以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的流動方向則相反。

I. 關於海洋動物的冷知識有哪些呢

關於海洋動物的冷知識:
巨型鰻魚
這種特殊的鰻魚僅有兩個品種,這些鰻魚曾經被發現過。但是,它們都僅僅是幼體。它們生活在南
非海岸,有六英尺長。據說成年的鰻魚可以達到70英尺。

帶飾邊的鯊魚
這種鯊魚由於保留了遠古時代的特徵,而被稱為活化石。它很少出現,如果被人發現成為被捕獲
的獵物,它就會皺起它的身體像蛇一樣攻擊。

馬里亞納海溝神秘的鯊魚
一次在駿河灣海底—很深很深的海域,探尋水生生物,日本科學家備好一些誘餌。這些人從來沒
想到能夠發現這個品種的鯊魚,它至少有30英尺長。一些人認為巨齒鯊生活在深海中。

水下漩渦
科學家們只能拿台風和水下漩渦對比。它們被發現在一些海底的深海口,甚至能夠像茶碟狀移
動,把熱量,化學物質及有機物帶向了各處。

巨型烏賊
你很熱衷於北海巨妖,而它確實是一種海洋生物。巨型烏賊可達43英尺長,重量接近1000磅。首個
巨型烏賊在2012年7月被拍到,盡管它們曾經很少見。

龐大的槍烏賊
在龐大的槍烏賊面前,巨型烏賊都顯的小了點。單單一隻眼睛就有人的手那麼大,在每個觸角的末
端都有25個掛鉤。關於這個大傢伙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小口鰭魚
它是一種極其罕見很少被人們知道的品種。它全身通透,頭頂充滿了液體,因此可以看到它裡面的
器官。槍管型的眼睛能夠通過旋轉來增大可視范圍。

閱讀全文

與關於海洋生物的知識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