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製品的純度檢查採用什麼方法

生物製品的純度檢查採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0 18:33:45

Ⅰ 生物製品鑒別實驗包括以下哪些方法

二、 生物學測定常用方法
生物學測定系指採用生物學方法,以反映被測物的生物學特性為目的的測定方法。以下為生物學測定常用方法,根據具體情況,在產品的常規質控時可採用其中的一種或幾種。鑒於一種測定方法僅能反映製品某一方面的特性,且方法的變異一般較大,為更好控制產品質量,必要時需同時採用多種方法進行測定。
(一)、酶反應試驗
是指在體外能促進酶分子的活化或本身具備酶的活性,通過底物的變化檢測酶活性。主要用於酶、輔酶、激酶、激活劑、抑制劑等的活性測定。這類方法的變異相對較小,結果比較准確。
(二)、結合試驗
是基於產品與某種物質的結合特性而設計的試驗,如免疫結合試驗。目前主要用於生物製品的鑒別。由於在結合試驗中測定的分子不一定都具有生物活性,所以一般不用作製品的活性(或效力)測定。這類方法的變異也相對較小。
(三)、細胞測定試驗
是指產品可以誘導細胞產生可測定的應答,如細胞增殖、聚集、分化、死亡、遷移或產生特定的化學物質等。細胞測定試驗一般能較好地反映製品的生物學活性,常用於各種生物製品的活性(效力)測定。與上述兩類方法相比,這類方法的變異較大。與使用傳代細胞相比,使用原代細胞的方法變異更大。
(四)、動物試驗
是指以整體動物為試驗材料檢測製品生物學活性(或效力)的試驗方法,如動物保護力試驗,一般用於疫苗的效力測定。由於動物實驗的成本高、周期長和變異大,所以一般僅用於成品檢定。對於某些治療用的製品,由於其作用機理或本身化學性質的原因,難以建立體外測活的方法,也可以採用動物試驗方法測定,但由於這類方法的變異一般相對較大,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應盡可能以體外法代替。

Ⅱ 根據測定結果設計實驗對混合物中該蛋白進行分離凈化並檢測其純度

在評價樣品純度之前,首先需要鑒定待測雜質的類型,如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質、無關蛋白質、同工酶類、失活蛋白質,進而確定在特定溶液條件中, 能夠區分假定雜質和目標蛋白質的理化特性 (化學分析或物理特徵)。而純度則是指待測雜質含量低於某個特定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說明中並沒有要求描述雜質的性質。純化過程可能已將某一雜質的濃度降低到檢測下限以下,但色譜峰中還有殘留。毫無疑問,表觀純度取決於所選擇的測定方法及其靈敏度。由於大多數分離方法都能夠有效地去除非蛋白質類雜質,因此本章節將主要介紹蛋白質樣品中蛋白質類雜質的檢測方法。有關核酸、脂類、碳水化合物雜質的檢測方法在本系列其他卷中有所介紹。
隨著蛋白質類生物製品的流行, 蛋白質純度已經成為葯品管理的重大問題。人用葯品注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 (,ICH) 關於生物製品的質量指導原則(ICHQ6B,1998) 中考慮到了原料葯(基體材料,bulksubstance) 和葯物產品 (葯物劑型或成品)中的雜質成分, 並認可了生物分子(如蛋白質)的固有異質性 (inherentheterogeneity)。指導原則中闡明:「除了評價原料葯和葯物產品的純度可能由預期產品和多種產品相關物質組成——之外,製造商還應評價可能出現的雜質成分。這些雜質可能是過程相關或者產品相關, 它們可能是結構已知的、部分定性的,抑或是未經鑒定的。」該指導原則進一步區分了過程相關的雜質(由生產過程產生,包括宿主細胞蛋白質、宿主細胞 DNA、細胞培養誘導物、抗生素以及其他下游生產過程產生的雜質) 和產品相關雜質,包括生產或儲存過程產生的分子變異體(molecularvariant), 這些分子變異體在活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特性上都無法達到預期產品的效果。」該指導原則認可了上述的分析能力。例如,有關原料葯指導原則中提到「生物工程製品和生物製品的絕對純度很難測定,結果往往依賴於所選擇的測量方法……因此,通常將多種方法結合來評價原料葯的純度。選擇和優化分析過程,應該著重考慮目的產品與產品相關物質以及與雜質的分離。」有關葯物產品的討論類似於原料葯,但是還介紹了產品降解以及由於輔料 (excipient) 干擾而造成的產品相關雜質的測定方法。
目前有一些高靈敏度的方法可用於檢測樣品中的雜質 (表 38.1)。其中每種方法測定分子的一種特定物理特性。方法的選擇依賴於以下標准:①可用於檢測的蛋白質的量;②待測雜質的性質;③所需的檢測精度;④所需的檢測靈敏度;⑤可能幹擾到該方法的蛋白質及其溶劑特性。最為簡單和常用的方法是,經一次或多次分離後證實只有一種組分可被檢測到。若純度標准為只可以存在一種可檢測物質,則需用多種分離手段檢測雜質。

Ⅲ 酶的分離和純化方法是什麼

酶的分離純化一般包括三個基本步驟:即抽提、純化、結晶或制劑。

首先將所需的酶從原料中引入溶液,此時不可避免地夾帶著一些雜質,然後再將此酶從溶液中選擇性地分離出來,或者從此溶液中選擇性地除去雜質,然後製成純化的酶制劑。

酶分離純化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單一純凈的酶,因此,容許在不破壞「目的酶」的限度內,使用各種手段;酶與底物和抑制劑的結合常使其理化性質和穩定性發生改變,這種特性已被用於酶的分離純化。

由於酶及其來源的多樣性及與之共存的高分子物質的復雜性,目前還很難找到一種通用的方法以適用於一切酶的純化。為了使一種酶達到高度純化,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協同作用,通過酶活性的跟蹤檢測確定最佳流程。

(3)生物製品的純度檢查採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酶的本性是蛋白質,凡可用於蛋白質分離純化的方法都同樣適用於酶,但酶易失活,故分離純化需在低溫(4℃)、溫和pH(4<pH>10)等條件下進行。

與蛋白質類似,酶易在溶液表面或界面處形成薄膜而變性,因此操作中應盡量減少泡沫形成,此外重金屬易使酶失效,有機溶劑能使酶變性,微生物污染以及蛋白水解酶的存在能使酶分解破壞。

在進行菌種鑒定時,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為純的培養物。得到純培養的過程稱是分離純化。

Ⅳ 生物葯品分析與檢驗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檢查(外觀性狀)化學檢查(定性定量)物化檢查(儀器分析)原料葯主要在純度;制劑主要在含量測定,重量(或容量差異),以及相關葯劑學檢查(片劑溶出、生物利用率等;注射劑澄明度、熱源等)。穩定性試驗(預測有效期)。一切遵葯典和有關葯品質量標准進行。並對包裝進行檢查。

Ⅳ 生物製品的無菌檢查法的實驗原理,准備工作及操作步驟

1. 目的:建立無菌檢查的標准操作規程,確保檢驗結果的准確性。 2. 范圍:適用於本廠質監科化驗室對本廠生產的注射劑進行無菌檢查。3. 責任:化驗員有責任按本操作規程操作,並對檢驗結果負責。4. 定義:無菌檢查法系指檢查葯品是否無菌的一種方法。5.內容:5. 1無菌操作設備:無菌操作室或超凈工作台,無菌衣、口罩、帽子、消毒鞋、酒精燈等。5.1.1無菌室分無菌操作室和緩沖間。在緩沖間內應有洗手盆、干手器、無菌衣放置架及掛鉤、拖鞋等。無菌操作室應具有空氣除菌過濾的層流裝置,局部潔凈度100級超凈工作台。緩沖間及操作室內均設置能達到空氣消毒的紫外光燈和照明燈,操作室或工作台應保持空氣正壓。5.1.2無菌室應每周和每次操作前用0.1%新潔爾滅或2%甲酚液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開動無菌空氣過濾器及紫外光燈殺菌1小時。在每次操作完畢,同樣用2%甲酚或0.1%新潔爾滅溶液擦拭工作檯面,用紫外光燈殺菌半小 時。5.1.3無菌室的無菌程度檢查:無菌室在消毒處理後,無菌試驗前及操作過程中需檢查空氣中菌落數。取直徑90mm雙碟,在接種室內點燃酒精燈,在酒精燈旁,以無菌操作,將雙碟半開注入溶化的營養瓊脂培養基約20ml,製成平板:在35-37℃預培養48小時,證明無菌後將3個平板以無菌方式帶入無菌操作間的潔凈區域左、中、右各放1個;打開碟蓋扣置,平板在空氣中暴露30分鍾後將蓋蓋好,置35-37℃培養48小時,取出檢查,3個平板上生長的菌落數相加總數不得超過10個。 無菌操作檯面或超凈工作台應定期請有關部門檢測其潔凈度,應達到100級(一般用塵埃粒子計數儀),檢測塵埃粒徑≤5μm的粒數不得超過3.5個/升;空氣流量應控制在0.75-1.0m3/s;細菌菌落數平均<1個,可根據無菌狀況定期置換過濾器。5.1.4無菌室內應准備好盛有消毒用5%甲酚的玻璃缸、酒精燈、火柴、鑷子、75%酒精棉及拖鞋等。5.2儀器、用具:5.2.1真空泵、恆溫培養箱、生物顯微鏡、托盤天平(精度0.1g)、抽濾瓶(500ml)、 三角瓶(100、500 ml)、移液管(1、10ml)、注射器(要求規格)、試管、雙碟(9cm)、注射針、鑷子、剪刀、白金耳、橡皮管、紗布、棉花(原棉)、不銹鋼吸管筒、接種環、微孔濾膜(直徑約5cm),孔徑應在0.45±0.02μm )載玻片、灑精燈、取樣勺、吸耳球、噴霧瓶。5.2.2用具的包紮:5.2.2.1移液管在移液管上端管內,鬆鬆地塞進少許原棉,然後放入不銹鋼滅菌筒內。5.2.2.2試管在管口塞上紗布棉塞。5.2.2.3無菌衣、褲、帽、口罩將洗凈的衣褲、帽子、口罩配套後裝入布袋,扎緊袋口,再用牛皮紙包好。5.2.2.4注射器洗滌干凈的注射器及注射針頭裝配好後,放入墊有紗布的帶蓋容器內(飯 第3頁/共7頁盒)一層層放好,上面蓋上紗布,然後蓋上容器的蓋子,用牛皮紙包好。5.2.2.5濾器 將檢驗合格後微孔濾膜先有水中浸泡濕潤,取出後固定在細菌過濾器的濾板上,濾板下、濾膜上均用耐高溫墊圈墊好,上好濾器。在滅菌前濾器的螺勿擰太緊,濾器上口用8層紗布及牛皮紙包紮,裝妥後放入容器內,再將盛濾器的容器蓋好蓋子,用牛皮紙包紮。5.2.3用具的滅菌:將包紮好的用具,在121±0.5℃蒸汽滅菌櫃中滅菌30分鍾,物品取出時切勿立即置冷處,以免急速冷卻滅菌物品內蒸汽冷凝造成負壓,易致染菌,應置溫箱或或加溫烘乾。5.3培養基、試劑:5.3.1一般採用商品乾燥培養基,臨用時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配製,需注意培養基的pH值應符合規定,否則必須校正後,滅菌使用。使用前,按要求分裝滅菌好的細菌培養基須經30-35℃培養48小時,真菌培養基須經20-25℃培養72小時,證明無菌生長後方可使用。 制備的需氣菌、厭氣菌培養基應半個月內用完,在供試品接種前,培養基指示劑氧化層的顏色不得超過培養基深度約1/5,否則須經水浴煮沸加熱,只限加熱一次。5.3.2革蘭氏碘液:先用3-5ml蒸餾水溶解2.0g碘化鉀,再加入1.0g碘片,攪拌溶解後,加蒸餾水稀釋至300ml,搖勻。置密閉棕色瓶中備用。5.3.3結晶紫染色液:將結紫1.0g溶解於20ml95%乙醇中後,與80ml1%草酸銨溶液相混合,靜置48小時使用。此液穩定,置密閉的棕色瓶中可儲存數月。5.3.4沙黃染色液:將0.2g沙黃溶解於10ml95%乙醇中,待完全溶解後再加蒸餾水至100ml。5.3.5生理鹽水:稱取9g氯化鈉,加水1000ml溶解,分裝後於121±0.5℃濕熱滅菌30分鍾。供作稀釋劑用。 第4頁/共7頁5.3.6 75%乙醇量取無水乙醇75ml,加水稀釋至100ml,搖勻,即得。5.3.7 0.1%新潔爾滅:量取5%新潔爾滅20ml,加水稀釋至約1000ml,搖勻,即得。5.4培養基靈敏度檢查:5.4.1新購的乾燥培養基或採用不同牌號原材料的新鮮培養基,其質量均應符合靈敏度檢查要求。 (1)取藤黃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 CMCC(B) 28001]的營養瓊脂斜面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98001]的真菌培養基瓊脂斜面的新鮮培養物,分別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製成均勻的菌懸液;取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64941]不含瓊脂的需氣、厭氣培養基新鮮培養物,用滅菌毛細管將其吸至滅菌離心管內,離心,棄去上清液,沉澱菌體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製成均勻菌懸液。然後以10倍系列稀釋後,製成1ml中含10-100個菌並計數。 (2)取藤黃微球菌、生孢梭菌的需氣、厭氣培養基新鮮培養物,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培養基瓊脂斜面的新鮮培養物,取接種至黴菌培養基內,20-25℃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作10倍稀釋,製成1ml中含10-100個菌並計數。 將藤黃微球菌的上述(1)或(2)的稀釋液各1ml,分別接種至每管裝量為9ml的需氣、厭氣菌培養基3管,生孢梭菌的上述(1)或(2)的稀釋液各1ml,分別接種至每管裝量為12ml的需氣、厭氣菌培養基3管,白色念珠菌的上述(1)或(2)的稀釋液各1ml,接種至每管裝量為9ml的真菌培養基3管,以未接種的培養基作對照,按規定的溫度培養5天並逐日記錄結果。結果判定:以每株菌接種後的培養基不得少於2管呈現生長,即該培養基的靈敏度檢查符合要求。5.4.2配製的培養基應在涼暗處保存,一般不得超過2周,臨用前細菌和黴菌培養基分別經30-35℃和20-25℃培養不少於48小時和72小時,證明無菌生長後方可使用。5.4.3需氣菌、厭氣菌培養基在試管中裝量高度不得少於7Cm,其指示劑氧化層不得超過培養基深度的1/5,否則須經水浴煮沸10分鍾,但只限加熱一次。 第5頁/共7頁無菌試驗培養時間結束時,指示劑氧化層應不超過培養基深度的1/2。5.5對照用菌液的制備:5.5.1試驗用菌種、菌種的復甦、菌種的接種與保存等均應按照「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標准操作規程項下操作。5.5.2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液用接種環取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003]的營養瓊脂斜面新鮮培養物少許,接種至營養肉湯培養基內,在30-35℃培養16-18小時後,用滅菌生理鹽水稀釋成1:1065.5.3生孢梭菌菌液用接種環取生孢梭菌[CMCC(B)64941]的需氣菌、厭氣菌培養基新鮮培養物1白金耳,接種至相同培養基內,在30-35℃培養18-24小時後,用滅菌生理鹽水稀釋成1:106。5.5.4白色念珠菌菌液用接種環取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的真菌瓊脂培養基斜面新鮮培養物1白金耳,接種至真菌培養基內,在20-25℃培養24小時後,用滅菌生理鹽水稀釋成1:105。5.5.5上述制備的菌液,一般當日使用。5.6進入無菌室的操作要點:5.6.1根據試驗程序,將用具物品搬入緩沖間,打開紫外光燈和空氣過濾裝置並使其工作1小時以上。5.6.2操作人員用肥皂水刷洗雙手,關閉緩沖間紫外光燈,進入緩沖間內,關閉第一層門,用2%來蘇爾或0.1%新潔爾滅溶液洗雙手,用消毒毛巾擦乾,換上無菌衣、帽、口罩及消毒鞋。5.6.3關閉無菌室內紫外光燈,進入第二層門並將用具搬至無菌室內,關閉無菌室門。5.6.4凡進入無菌室後不應再外出取物品,因此,在每次試驗中所用物品必須計劃好,並准備好備用物品。從進入第一層門直至無菌室內,隨操作人員的進入應噴霧2%來蘇爾或0.1 %新潔爾滅溶液。5.7檢查法:5.7.1無菌檢查法包括:直接接種法和薄膜過濾法。前者適用於非抗菌作用的供試品;後者適用於有抗菌作用的或大容量的供試品。5.7.2操作時,應先用0.1%新潔爾滅浸泡或擦拭容器表面後,以無菌的方法取 第6頁/共7頁內容物。5.7.3凡無菌檢查中,均應取相應溶劑和稀釋劑同法操作,作陰性對照。5.7.4供試品制備: 用滅菌鑷取出注射器,在火焰旁將針芯插入針管並安上針頭,蓋為橡皮塞時,用注射器在已消毒好的橡皮塞中心位置刺入吸取葯液。按規定須稀釋或滅活的供試品,可直接或將瓶內供試液抽出至滅菌玻璃容器內進行滅活處理並稀釋至規定的體積和濃度;抽取瓶中內容液體時,應將供試品倒置並使針頭在液面下。5.7.5直接接種法:按規定量取供試品,以無菌操作將該供試品分別接種於需氣菌、厭氣菌培養基6管,其中1管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液1ml,作陽性對照,另接種於真菌培養基5管。輕輕搖動,使供試品與培養基混合。需氣菌、厭氣菌培養基管置30-35℃、真菌培養基管置20-25℃培養7日。在培養期間應逐日觀察並記錄是否有菌生長。陽性對照管在24小時內應有菌生長,如在加入供試品後,培養基出現渾濁,培養7天後,不能從外觀上判斷有無微生物生長,可取該培養液適量轉種至同種新鮮培養基中或斜面培養基上繼續培養,細菌培養2日,真菌培養3日,觀察是否再出現渾濁或斜面有無菌生長,或用接種環取培養液塗片,染色,用顯微鏡觀察是否有菌。5.7.6薄膜過濾法: 將微孔濾膜過濾裝置、抽濾瓶、排氣管與真空泵相連,真空泵可置無菌室外。取規定量供試品,按規定的方法處理後,加入0.9%無菌氯化鈉溶液100ml中,混合後,通過裝有孔徑不大於0.45μm 的薄膜過濾器,減壓抽干後,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沖洗濾膜3次,每次至少100ml,取出濾膜分成3等份,分別加入上述二種培養基中,按規定溫度和時間培養。陽性對照管應根據供試品特性加入相應對照菌液1ml(抗細菌葯物,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對照菌;抗厭氧菌葯物,以生孢梭菌為對照菌;抗真菌葯物,以白色念珠菌為對照菌)。陽性對照管細菌應在培養24-48小時,真菌應在培養24-72小時有菌生長。5.8結果判斷: 第7頁/共7頁當陽性對照管顯渾濁並確有菌生長,陰性對照管呈陰性時,可根據觀察所得的結果判定:如需氣菌、厭氣菌及真菌培養基管均為澄清或雖渾濁但經證明並非有菌生長,均應判為供試品合格;如需氣菌、厭氣菌及真菌培養基管中任何1管顯渾濁並確證有菌生長,應重新取2倍量供試品,分別依法復試,除陽性對照管外,其他各管均不得有菌生長,否則應判為供試品不合格。6 培訓6.1 培訓對象:化驗員。6.2 培訓時間:二小時。7 記錄 記錄名稱 保存部門 保存時間 無菌檢驗記錄 質監科 葯品有效期後一年 QF-01-007-00無 菌 檢 驗 記 錄品 名: 批 號: 規 格: 檢驗日期: 年 月 日培養基名稱需氣、厭氣菌培養基真菌培養基培養培養溫度30—35℃20—25℃培養時間管 號1234512345培養天數及結果1234567結 論備 注 復核人: 檢驗人:

Ⅵ 生物製品制備過程中的分離或純化的檢驗必須遵循的兩個基本原則是什麼

生物制葯對純度要求頗高,需要通過生物分離純化技術將有害物質或雜質去除,但又不能破壞目標產物的活性分離步驟越多,產物的最終收率越低
化學方法相比,生物分離純化要保持生物分子的活性,通常需要低溫、特定的酸鹼度、滲透壓等

請採納,謝謝

Ⅶ 生物製品質量控制時常用的生物學檢測方法有哪些及其定義

首先看看你的是什麼生物製品,生物製品多了
我還是舉例說吧
假如生物製品是 食品 檢測方法 測菌落(細菌是否合格)
假如生物製品是 氨基酸 檢測方法 薄板層析
假如生物製品是 多肽 檢測方法 質譜
……………………蛋白質………………HPLC
……………………注射葯品…………測菌落+密封測試
……………………抗體………………純度HPLC+活性測試。
所以說你要做的生物製品是什麼才能知道需要測什麼。生物製品是個很大的范圍。

Ⅷ 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四種方法

1、鹽析法:

鹽析法的根據是蛋白質在稀鹽溶液中,溶解度會隨鹽濃度的增高而上升,但當鹽濃度增高到一定數值時,使水活度降低,進而導致蛋白質分子表面電荷逐漸被中和,水化膜逐漸被破壞,最終引起蛋白質分子間互相凝聚並從溶液中析出。

2、有機溶劑沉澱法:

有機溶劑能降低蛋白質溶解度的原因有二:其一、與鹽溶液一樣具有脫水作用;其二、有機溶劑的介電常數比水小,導致溶劑的極性減小。

3、蛋白質沉澱劑:

蛋白質沉澱劑僅對一類或一種蛋白質沉澱起作用,常見的有鹼性蛋白質、凝集素和重金屬等。

4、聚乙二醇沉澱作用:

聚乙二醇和右旋糖酐硫酸鈉等水溶性非離子型聚合物可使蛋白質發生沉澱作用。

(8)生物製品的純度檢查採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有機大分子,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有機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它是與生命及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物質。

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蛋白質占人體重量的16%~20% ,即一個60kg重的成年人其體內約有蛋白質9.6~12kg。

人體內蛋白質的種類很多,性質、功能各異,但都是由20多種氨基酸(Amino acid)按不同比例組合而成的,並在體內不斷進行代謝與更新。

Ⅸ 為什麼標准蛋白質必須用凱氏定氮法測定純度

首先,因為蛋白質當中含有氮,而且因為氮的含量與蛋白質的含量幾乎呈線形相關,所以標准蛋白質通常用凱氏定氮法測定純度。

生物材料的含氮量測定在生物化學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意義,如蛋白質的含氮量約為16%,測出含氮量則可推知蛋白含量。生物材料總氮量的測定,通常採用微量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由於具有測定準確度高,可測定各種不同形態樣品等兩大優點,因而被公認為是測定食品、飼料、種子、生物製品、葯品中蛋白質含量的標准分析方法。

(9)生物製品的純度檢查採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凱氏定氮法是測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總氮量的一種方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消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後在鹼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蒸餾出來並為過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標准鹽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由於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恆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

Ⅹ 檢查化合物純度的方法

平常測定一般要求在90%左右就可以得出滿意結果 一個化合物的純度大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1.放大鏡或顯微鏡下化合物的形態和色澤愈均勻 當然純度愈高2.從重結晶前後化合物的熔點和溶距也可推斷化合物的純度 前後相差大 說明還要重結晶處理
3.TLC也可以判斷化合物的純度
A 有對照品時 至少需要3種不同極性展開系統展開
在展開過程易分解的化合物 應當採用雙向展開來確證 4。當然 如果有條件 可以採用HPLC-MS或GC-MS,一目瞭然!!!!!我將自己的心得分述如下
1.展開溶劑的選擇 不只是至少需要3種不同極性展開系統展開 我的經驗是首先要選擇三種分子間作用力不同的溶劑系統 如錄仿\甲醇,環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醋酸\水,分別展開來確定組分是否為單一斑點 這樣做的好處是很明顯的 通過組份間的各種差別將組分分開 有可能幾個相似組份在一種溶劑系統中是單一斑點 因為該溶劑系統與這幾個組分的分子間力作用無顯著的差別 不足以在TLC區分 而換了分子間作用力不同的另一溶劑系統 就有可能分開 這是用3種不同極性展開系統展開所不能達到的
2.對於一種溶劑系統正如wxw0825所言 至少需要3種不同極性展開系統展開 一種極性展開系統將目標組分的Rf推至0.5另兩種極性的展開系統將目標組分的Rf推至0.8
0.2。其作用是檢查有沒有極性比目標組分更大或更小的雜質
3.顯色方法 光展開是不夠的 還要用各種顯色方法 一般一定要使用通用型顯色劑 如10%硫酸 碘 因為每種顯色劑(不論是通用型顯色劑 還是專屬顯色劑在工作中都遇到他們都有一化合物不顯色的時候)再根據組分可能含有混雜組份的情況 選用專屬顯色劑 只有在多個顯色劑下均為單一斑點 這時才能下結論樣品為薄層純
二.通過熔程 判斷純度 原理很簡單 純化合物 熔程很短 1,2度。混合物熔點下降 熔程變長
三,基於HPLC的純度鑒定 對於HPLC因為常用的系統較少 加之其分離效果好 我們一般不要求選擇三種分子間作用力不同極性的溶劑系統 只要求選這三種不同極性的溶劑系統 使目標峰在不同的保留時間出峰 若均為單一峰型 可下結論樣品為HPLC純 當然這里也存在檢測器選擇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生物製品的純度檢查採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