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江流域有什麼瀕危動物
1、中華鱘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2、揚子鱷
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1879),或稱作鼉(tuó),是短吻鱷科短吻鱷屬的一種鱷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
3、江豚
江豚屬(學名:Neophocaena):該屬動物共有三個物種,多分布於沿海地區,有些可以進入河流。體型較小。頭部鈍圓,額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闊,上下頜幾乎一樣長,吻較短闊。牙齒短小,左右側扁呈鏟形。眼睛較小,很不明顯。身體的中部最粗,橫剖面近似圓形。
4、麋鹿
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求偶發情始於6月底,持續6周左右。曾經廣布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以供游獵,殘余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
5、白暨豚
白暨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是哺乳綱鯨目動物,身體呈紡錘形,體長1.5-2.5m,重約230kg,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喜歡群居,以魚蝦為食。
B. 中國哪些地方有野生鱷魚
中國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的溝、塘、庫、壩、沼澤地帶都有野生鱷魚。
鱷魚(Crocodile)一種冷血的卵生動物。鱷魚是極其珍貴的動物。鱷魚不是魚,是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於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
鱷魚 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動物之一。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前),性情兇猛的脊椎類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屬肉食性動物。公認鱷魚的品種共23種。中國國內馴養繁殖的鱷魚種類有:揚子鱷,暹羅鱷,灣鱷,尼羅鱷;其中國家允許經營利用的鱷魚種類有三種:暹羅鱷,灣鱷,尼羅鱷。其中暹羅鱷(又俗稱泰鱷)是在我國北方廣泛被人工馴養鱷魚。頒發鱷魚馴養繁殖證的單位為:國家林業局。
鱷魚是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極高的野生動物。因此,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發展鱷魚養殖業。
外形特徵:
鱷魚據考古發現鱷魚最大體長達12米重近6.5噸,但現存大型種類鱷魚平均體長4米以上重約300kg以上,歷史記錄最大現生鱷魚體長近7米體重近1.5噸,最大科考(活捉)記錄為6.17米,體重1075kg的洛龍。顎強而有力,長有許多錐形齒,腿短,有爪,趾間有蹼。尾長且厚重,皮厚帶有鱗甲。
人們的心目中,鱷魚就是"惡魚"。一提到鱷魚,立刻會想到血盆大口,密布的尖利牙齒,全身堅硬的盔甲,時刻准備吃人的神態。
C. 原生動物有哪些主要類群
大變形蟲 原生動物,肉足綱,變形蟲科。
生活在淡水溝渠、荷塘及水流緩慢、藻類較多的淺水中,以細菌、藻類及其他小原生動物為食。體無定形,直徑一般為200-400微米,原生質呈透明膠液狀,可分成兩層,外層均勻透明,滯性大,稱外質。內層色暗呈顆粒狀,流動性大,稱內質,內質含細胞核、伸縮泡及食物泡等細胞器。借細胞質流動,能從體表任何部位伸起突出稱偽足,故身體可改變形狀,稱變形蟲運動(最原始的運動方式)。速度極慢,在20℃時,每分鍾只能移動0.5-1微米。當遇到食物時(如細菌、藻類等),偽足即可伸出把食物包圍並裹入體內,形成食物泡,逐步進行消化。食物殘渣隨身體的運動從後部排出。代謝廢物及多餘的水,藉助伸縮泡經體表排出體外。當變形蟲長到一定大小時(約需三天),開始進行二分裂的無性方式繁殖,全過程約需30分鍾,於是一個變形蟲便分裂成兩個小變形蟲。在不利環境中,例如水池乾涸,食料不足時,能形成保護性胞囊,當環境適宜時,胞囊外膜破裂,大變形蟲便脫出活動。除大變形蟲外,還有一些類型的變形蟲與人關系密切,有的可直接危害動物和人,如痢疾形蟲,寄生在人體腸內,可穿過腸壁引起赤痢,若鑽入血管和淋巴管,則可旅行到肝、腦,在那裡生殖發育,引起潰瘍。急性患者如不及時醫治,往往在十天左右可以致死。鮭裂殖變形蟲能對經濟魚類造成嚴重危害。由於變形蟲結構簡單,容易培養,也是研究生命科學的好材料。有孔蟲 原生動物,肉足綱。多生活於海洋中,以底棲為主,僅幾種漂浮於海水表面。很少生活於淡水,均以矽藻及其他單細胞生物為食。它們是極古老的動物,自寒武紀至今均有遺跡,而且數量很大。有孔蟲死後,它的殼並不溶解,漸漸沉積海底成為軟泥,經不斷堆積,年久形成岩石,由於地殼變遷露出水面。據說,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由有孔蟲化石為主體的石灰岩砌成。現在,海底約有35%是被有孔蟲殼沉積的軟泥所覆蓋,地中海某海岸的沙中每克竟含5萬個有孔蟲的殼。有孔蟲不僅化石多而且演變快,不同時期有不同有孔蟲,因此可根據有孔蟲的種類,來確定地層的地質代和沉積相,對油層的發現與開發有重要指導作用。利什曼蟲 原生動物,鞭毛蟲綱。一種身體微小的營寄生生活的鞭毛蟲。因英國醫師利什曼而得名。它是對人體危害極大的寄生蟲。我國流行的是杜氏利什曼蟲,是黑熱病的病原體,故又稱「黑熱病原蟲」,被列入我國五大寄考蟲之一。主要流行於長江以北各省,特別是黃河故道。寄生於人體的利什曼蟲,除杜氏利什曼蟲外,還有熱帶利什曼蟲、非洲利什曼蟲,墨西哥利什曼蟲,並有很多亞種。
D. 長江里有叫鱷魚龜的嗎
有的。長江里鱷魚龜。
鱷魚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世界最大的淡水龜之一、有淡水動物王者之稱,分為兩大種類,俗稱大鱷與小鱷。大鱷又名真鱷龜(產自北美洲美國東南部),小鱷又名擬鱷龜,有四個亞種。鱷龜是食肉動物,也會吃腐食。其食性廣而雜,小魚,小龍蝦,各種貝類及各種水果蔬菜等都是其獵食的對象。
生活環境
2℃~38℃正常生活,1℃以上可正常越冬,12℃以下進入淺冬眠狀態,6℃時進入深度冬眠,15℃~17℃少量活動18℃以上正常攝食,20℃~33℃最佳活動、覓食,28℃~30℃最佳生長,34℃以上少動,伏在水底及泥沙中避暑。
價值
經濟價值
鱷龜已經引入中國並人工飼養獲得成功。它以其體壯多肉而聞名於世,故又叫肉龜,是龜類中的珍稀極品,具有出肉率高、營養豐富、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等特點。其出肉率居龜類之首,肉細膩香酥鮮美且無異味。
醫葯價值
滋補作用十分明顯,可通任脈助陽道、補陰血、益精氣,凡久病後精血虧虛、疲勞乏力、久癱痿弱、虛癆咳嗽均有顯效。也特別適合產後進補、貧血失眠和腦力衰退者食用,龜板有消腫作用,適合癌腫引起的陰虛,血虛體症。龜頭也都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觀賞價值
鱷龜擁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按照市場上售賣的普通苗子來看,佛鱷龜目前的價格最為昂貴,其次是真鱷龜,雜佛鱷龜,北美
鱷龜。而中美,南美的苗子更因為引進少而昂貴,而變異的苗子的價格更是因為其漂亮的外觀及較少的數量價格始終居高不下,家養個體因為其品相的優秀和飼養者
的精心照顧的價格是非常可觀的,不是說養殖場的那些激素龜可以比的,養殖場的龜多送往飯店供人們食用,和作為寵物的家養個體不可一概而論。
保護級別
由於過度捕捉和販賣,正瀕臨滅絕。世界野生生物聯盟報告顯示:在瀕於絕種的世界珍稀生物排名中,大鱷龜名列第六位(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一、黑犀牛,二、大熊貓,三、東南亞虎,四、大鱷魚,五、金璽草,六、大鱷龜,七、玳瑁海龜,八、大葉桃花心木,九、綠頰鸚鵡,十、馬可鯊)。北美大鱷龜早已成為世界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紅皮書名錄中的重要成員之一。
E. 長江入海口的物種有什麼
刀魚。每年會從海里回歸長江
F. 江蘇地區原生的魚類為哪些,主要外來入侵物種是哪些魚類
原生魚種江蘇太多了,黃河長江流域的都能在江蘇找到。找了些入侵物種,有的還沒造成大規模危害,但是已經在野外發現。
埃及塘虱:又名「革鬍子鯰」,原產非洲尼羅河水系。上世紀80年代在廣東繁殖成功,迅速在華南、華中推廣。在上世紀80年代末,「革鬍子鯰」開始逸為野生,其環境適應能力強,已在珠江形成優勢種群。
巴西龜:頭較小,吻鈍,頭、頸處具黃綠相鑲的縱條紋,眼後有1對紅色斑塊。背甲扁平,每塊盾片上具有圓環狀綠紋,後緣不呈鋸齒狀。腹甲淡黃色,具有黑色圓環紋,似銅錢,每隻龜的圖案均不同。後緣不呈鋸齒狀。趾、指間具豐富的蹼。花鱉腹部有較大黑斑,性格兇猛,動作靈活,比較好鬥。且表皮光滑,體薄而裙邊寬厚,脂肪色澤金黃。在口感、營養、安全等指標上均已勝過了野生甲魚。巴西龜是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已經被世界環境保護組織列為100多個最具破壞性的物種,多個國家已將其列為危險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國也已將其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自然環境的破壞難以估量。
還有一些入侵物種如食人魚、雀鱔、食蚊魚、清道夫,都不會在江蘇的氣候下生存。
G. 長江流域有哪些珍稀的動植物請知道的速回,非常感謝。
江流域土地遼闊,環境條件復雜,形成了不同地區的各種生態環境特徵,適應這些環境生存的動物種類多種多樣。長江流域范圍內陸生脊椎動物中有珍貴種類67種,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種類有25種,二類保護種類有42種(按1988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分布在長江上游高原地區的一些動物,不懼風寒,適應惡劣的氣候條件,有野氂牛、野驢、藏原羚、藏羚等;沼澤水域為黑頸鶴及一些雁鴨;在高原的東部,白唇鹿以高山森林草甸為棲息地,廣泛分布在昌都以東、金沙江上游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到青海祁連山地和甘肅南部瑪曲縣境。在較低和比較開闊地域有再攀登於山嶺陡壁的岩羊和盤羊。猛獸中的珍貴種類,以雪豹、猞猁為代表。雪豹的分布范圍較廣:在長江流域地區,南可達西藏東北部的昌都,北至青海的祁連,東到四川西部鄧崍山地區的寶興。 高原猛禽有金雕、玉帶海雕、胡兀鷲等,均為國家保護的一類珍貴鳥類。 高山森林動物有相當多的種類,為我國所特有。如舉世聞名的大熊貓,分布從四川南部的大小相嶺和大小涼山到西部的鄧崍山,直至北部岷山北麓的甘肅文縣及陝西秦嶺南坡的佛坪、周至、洋縣、寧陝、太白5個縣境內。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物種,自70年代中期已在它們的分布區域先後建立起以保護大熊貓及自然環境為主的保護區。 棲息於高山林區的金絲猴也是我國特有的珍貴動物,共有3個亞種,其中以金絲猴四川亞種分布范圍最大,數量最多。從四川西部鄧崍山到北部岷山北坡的甘肅武都、文縣和陝西秦嶺山脊的南北兩側,以及鄂西北的神農架林區和巫山山地,均有分布。金絲猴雲南亞種因其周身披以黑色且有光澤的長毛稱作黑金絲猴。金絲猴貴州亞種因其周身披以淺黑色的長毛故被稱作灰金絲猴,主要分布在黔東北武陵山區的梵凈山地區。金絲猴活動能力極強,活動范圍大,分布在卧龍自然保護區的猴群,成周期性的游盪,相隔時間一般為20~30天重復出現一次。 羚牛是以森林為棲息地的珍貴動物,以林下的多種箭竹、華節竹和灌叢的嫩枝芽及各種木本科植物為食。羚牛屬有4個亞種,在我國均有分布,即指名亞種、不丹亞種、四川亞種和秦嶺亞種,其中四川亞種和秦嶺亞種為我國所特有亞種,均分布在長江流域。 麝以森林和森林灌叢為主要棲息地。我國共有3種麝的分布,分為馬麝、林麝、原麝,長江流域均有分布,以四川麝的數量最多。馬麝分布在四川西部和北部的高原、高山區域;林麝分布在低山區;原麝分布在安徽大別山北坡的岳西、舒城、霍山、六安等市縣的低山丘陵地區。由於森林嚴重破壞,加之亂捕濫獵,麝數量急劇減少,有的地區已經絕跡。 鬣羚也稱蘇門羚,我國有3個亞種分布,即東南亞種、雲南亞種和西南亞種。其中以西南亞種在長江流域的分布范圍最大:從四川西南部的大小相嶺和涼山山繫到西部的沙魯里山、邛崍山、大雪山,北部岷山北坡的甘肅南部、武都、甘南,以及四川東北部的巫山、大巴山等地均有分布。雲南亞種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麗江及四部、南部地區。東南亞種分布在安徽南部。鬣羚行動敏捷,善於跳躍,主要棲息在山地、森林和裸岩地帶,也出沒在懸崖峭壁之間。 黑麂為麂科麂屬中體型較大的一種,是典型的亞熱帶山地森林動物,為我國特有的珍貴動物之一。在長江流域的分布,僅見於安徽南部及江西東北部、浙江西部的一些縣境,主要棲息在山地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葉林中。 華南虎過區曾分布在四川、貴州東部和湖北等地區的一些山地林灌中,現已很少,或絕跡。在南川、武降白馬山林場曾發現有虎的活動蹤跡。貴州道真與沙河自然保護區相連接的原始森林內有極少華南虎生存。 長江流域分布著極為豐富的、以高原和高山森林為棲息地的珍貴鳥類,其中有許多為我國特有種類,如雉科中的藏馬雞、藍馬雞、血雉、綠尾虹雉、紅腹角雉、白腹錦雞等。這些鳥類的分布范圍大致從四川西南部的大小相嶺、涼山、邛崍山向北直到橫斷山脈北段的廣大地區;而長江中下游較低海拔的丘陵山地和森林草灌地區也分布著不少珍貴鳥類,如湘西的張家界、桑植、永順,鄂西的來風、宣恩,以及黔東的銅仁地區就有紅腹角雉、紅腹錦雞、白冠長尾雉、白頸長尾雉等珍貴鳥類。白冠長尾雉在長江下游皖南山區的金寨地區也有分布。白頸長尾雉分布在皖南及江西的武寧、梅嶺和井岡山地區。白頸長尾雉由於它周身美麗的羽毛和不同尋常的長尾,早已成為各動物園相繼展示的觀賞鳥類。
H. 長江里生活著哪些珍稀魚類不要太多,7.8種
長頜鱭
長江江豚
鰣魚
胭脂魚(野生種群為珍惜動物)
白鱀豚(已功能性滅絕)
中華鱘
白鱘
還真沒那麼多珍惜魚類,列出來的都是長江分布的,珍惜或國家保護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