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抑鬱症用生物學怎麼解釋

抑鬱症用生物學怎麼解釋

發布時間:2022-06-11 02:00:28

㈠ 什麼是抑鬱症為什麼會有抑鬱症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迄今,抑鬱症的病因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與抑鬱症關系密切的心理學易患素質是病前性格特徵,如抑鬱氣質。成年期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導致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鬱發作的重要觸發條件。然而,以上這些因素並不是單獨起作用的,目前強調遺傳與環境或應激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這種交互作用的出現時點在抑鬱症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㈡ 什麼是抑鬱症能給我個較科學的定義嗎謝謝

抑鬱症屬於情感性疾病,又稱神經症性抑鬱,是由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引起,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症狀的神經症,患者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

抑鬱症的臨床表現有如下幾點:

1. 抑鬱心境。這是抑鬱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徵,輕者心情不佳、苦惱、憂傷,終日唉聲嘆氣; 重者情緒低沉、悲觀、絕望,有自殺傾向。
2. 快感缺失。對日常生活的興趣喪失,對各種娛樂或令人高興的事體驗不到樂趣。輕者盡量迴避社交活動;重者閉門獨居、疏遠親友、杜絕社交。
3. 無明顯原因的持續疲勞感。輕者感覺自己身體疲倦,力不從心,生活和工作喪失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者甚至連吃、喝、個人衛生都不能顧及。
4. 睡眠障礙。約有70%~80%的抑鬱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礙,患者通常入睡無困難,但幾小時後即醒,故稱為清晨失眠症、中途覺醒及末期失眠症,醒後又處於抑鬱心情之中。伴有焦慮症者表現為入睡困難和惡夢多,還有少數的抑鬱症患者睡眠過多,稱為"多睡性抑鬱"。
5. 食慾改變。表現為進食減少,體重減輕,重者則終日不思茶飯,但也有少數患者有食慾增強的現象。
6. 軀體不適,抑鬱症患者普遍有軀體不適的表現。患者常檢查和治療不明原因的疼痛、疲勞、睡眠障礙、喉頭及胸部的緊迫感、便秘、消化不良、腸胃脹氣、心悸、氣短等病症,但多數對症治療無效。
7. 自我評價低。輕者有自卑感、無用感、有無價值感;重者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有強烈的內疚感和自責感,甚至選擇自殺作為自我懲罰的途徑。
8. 自殺觀念和行為,是抑鬱症最危險的行為。患有嚴重抑鬱症的患者常選擇自殺來擺脫自己的痛苦。
9. 其它。老年抑鬱症患者還可能有激越、焦慮、性慾低下、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如果你有持久的心境低落並伴有上述3種症狀,持續兩周以上,排除其它疾病後,便可斷定為抑鬱症。
我們不妨用上述表現對照檢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然後作出是否存在心理疾患的判斷。如果有了抑鬱症的徵兆,最好去找心理醫生咨詢。

治療措施

心理疏導、行為療法、家庭療法、飲食療法、音樂療法、葯物治療。
抑鬱症主要改變人的情緒,不影響人的智力及身體發育。所以,已患抑鬱症的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只要積極治療,完全可以正常地生活工作。

抑鬱症不可輕視

不久前,雲南省一位女中學生自殺。消息傳出,使人們再次關注青少年的心理衛生狀況。

來自美國的資料顯示,抑鬱症病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曾有自殺觀念,其中有10%~15%的人最終自殺,所有自殺者中有70%的人有抑鬱症狀。

專家認為,抑鬱症是慢性復發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就治療24個月的預後情況來看,33.1%的患者恢復良好。對抑鬱症的治療目前多是心理治療和葯物治療相結合。葯物治療主要以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葯為主,這類葯可從一定程度上減少患者的自殺傾向。
專家特別強調說,抑鬱症並非只是簡單的心情"不愉?quot;,而是可能會威脅患者生命的一種疾病,病情嚴重時其死亡率會達到30%。專家呼籲,各國應進一步加強抑鬱症知識的宣傳和普及。

抑鬱症將成為第二大疾病

1999年11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布倫特蘭博士披露,精神疾病已經給人類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世界上前10種致人殘廢或喪失勞動能力的疾病中有5種是精神疾病:精神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兩極精神紊亂,酗酒和強迫性神經病。而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鬱症位於第五位。據估計,到2020年,出缺血性心臟病以外,抑鬱症會成為影響壽命、增加經濟負擔的第二大疾病。

在世界范圍內,精神抑鬱症患者有3.4億,這個數字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7~8倍。每年有1000萬到2000萬有自殺企圖的人群中,45%--70%是明顯的情緒抑鬱。長期以來中國將抑鬱症的臨床表現診斷為神經衰弱,因此中國抑鬱症患者的數字是多少們們並不知道。可以統計是,中國每年有20萬人以自殺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這是全球自殺者總數的1/5。

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屬於情感性疾病,又稱神經症性抑鬱,是由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引起,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症狀的神經症,患者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

抑鬱症的臨床表現有如下幾點:

1. 抑鬱心境。這是抑鬱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徵,輕者心情不佳、苦惱、憂傷,終日唉聲嘆氣; 重者情緒低沉、悲觀、絕望,有自殺傾向。
2. 快感缺失。對日常生活的興趣喪失,對各種娛樂或令人高興的事體驗不到樂趣。輕者盡量迴避社交活動;重者閉門獨居、疏遠親友、杜絕社交。
3. 無明顯原因的持續疲勞感。輕者感覺自己身體疲倦,力不從心,生活和工作喪失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者甚至連吃、喝、個人衛生都不能顧及。
4. 睡眠障礙。約有70%~80%的抑鬱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礙,患者通常入睡無困難,但幾小時後即醒,故稱為清晨失眠症、中途覺醒及末期失眠症,醒後又處於抑鬱心情之中。伴有焦慮症者表現為入睡困難和惡夢多,還有少數的抑鬱症患者睡眠過多,稱為"多睡性抑鬱"。
5. 食慾改變。表現為進食減少,體重減輕,重者則終日不思茶飯,但也有少數患者有食慾增強的現象。
6. 軀體不適,抑鬱症患者普遍有軀體不適的表現。患者常檢查和治療不明原因的疼痛、疲勞、睡眠障礙、喉頭及胸部的緊迫感、便秘、消化不良、腸胃脹氣、心悸、氣短等病症,但多數對症治療無效。
7. 自我評價低。輕者有自卑感、無用感、有無價值感;重者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有強烈的內疚感和自責感,甚至選擇自殺作為自我懲罰的途徑。
8. 自殺觀念和行為,是抑鬱症最危險的行為。患有嚴重抑鬱症的患者常選擇自殺來擺脫自己的痛苦。
9. 其它。老年抑鬱症患者還可能有激越、焦慮、性慾低下、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如果你有持久的心境低落並伴有上述3種症狀,持續兩周以上,排除其它疾病後,便可斷定為抑鬱症。
我們不妨用上述表現對照檢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然後作出是否存在心理疾患的判斷。如果有了抑鬱症的徵兆,最好去找心理醫生咨詢。

治療措施

心理疏導、行為療法、家庭療法、飲食療法、音樂療法、葯物治療。
抑鬱症主要改變人的情緒,不影響人的智力及身體發育。所以,已患抑鬱症的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只要積極治療,完全可以正常地生活工作。

"星期天抑鬱症"威脅獨居男女

夫妻長期兩地分居的人可能常常有這樣的體會:莫明其妙的抑鬱情緒,常常會伴隨星期天等節假日闖入你的生活,你會感到孤獨煩躁、心神不寧,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星期天抑鬱症"。

㈢ 抑鬱症是什麼

抑鬱症(depression)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鬱為主要症狀的一組心境障礙(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礙(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組以抑鬱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症狀群或狀態。
【抑鬱症的種類】
一、內源性抑鬱症 即有懶、呆、變、憂、慮「五征」(大腦生物胺引對或絕對不足)。
二、反應性抑鬱症 即由各種精神刺激,挫折打擊所導致的抑鬱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災人禍、失戀婚變、重病、事業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應性抑鬱症。
三、隱匿性抑鬱症 情緒低下和憂鬱症狀並不明顯,常常表現為各種軀體不適症狀,如心悸、胸悶、中上腹不適、氣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四、以學習困難為特徵的抑鬱症 這類抑鬱症,可導致學生產生學習困難,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成績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厭學、恐學、逃學或拒學。
五、葯物引起的繼發性抑鬱症 如有的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葯後,導致情緒持續憂郁、消沉。
六、軀體疾病引起的繼發性抑鬱症 如心臟病、肺部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熱等,都可引發這類抑鬱症。
七、產後抑鬱症 其特別是對自己的嬰兒產生強烈內疚、自卑(尤其是農村婦女生女嬰後,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視時)、痛恨、不愛或厭惡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東西,憂郁,是這類抑鬱症患者的常見症狀。
【抑鬱症的三大主要症狀】
很多人對抑鬱症不陌生,但抑鬱症與一般的「不高興」有著本質區別,它有明顯的特徵,綜合起來有三大主要症狀,就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
情緒低落就是高興不起來、總是憂愁傷感、甚至悲觀絕望。《紅樓夢》中整天皺眉嘆氣、動不動就流眼淚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維遲緩就是自覺腦子不好使,記不住事,思考問題困難。患者覺得腦子空空的、變笨了。
運動抑制就是不愛活動,渾身發懶。走路緩慢,言語少等。嚴重的可能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
【抑鬱症的其他症狀】
具備以上典型症狀的患者並不多見。很多患者只具備其中的一點或兩點,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心情壓抑、焦慮、興趣喪失、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等,都是抑鬱症的常見症狀,有時很難與一般的短時間的心情不好區分開來。這里向大家介紹一個簡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適早晨起來嚴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緩解,那麼,你患抑鬱症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這就是抑鬱症所謂晝重夜輕的節律變化。
【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
抑鬱症患者由於情緒低落、悲觀厭世。嚴重時很容易產生自殺念頭。並且,由於患者思維邏輯基本正常,實施自殺的成功率也較高。自殺是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之一。據研究,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會自殺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鬱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殺者可能生前已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只不過沒被及時發現罷了。由於自殺是在疾病發展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才發生的。所以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對抑鬱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經自殺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鬱症。
很多抑鬱症患者想到以死來解脫痛苦。患者經常為了結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產生死亡的念頭和行為。
【抑鬱症的軀體症狀】
抑鬱症主要以抑鬱心境、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為主,多數病例還存在各種軀體症狀。
(1)抑鬱心境:基本特點是情緒低落,苦惱憂傷,興趣索然。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無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典型者有抑鬱情緒,晝重夜輕的特點。常與焦慮共存。
(2)思維遲緩:思維聯想過程受抑制,反應遲鈍,自覺腦子不轉了,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思維問題費力。反應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緒低落影響下,自我評價低,自卑,有無用感和無價值感,覺得活著無意義,有悲觀厭世和自殺打算,有自責自罪,認為活著成為累贅,犯了大罪,在軀體不適基礎上出現疑病觀念,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3)意志活動減退: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生活懶散,發展為不語不動,可達木僵程度。最危險的是反復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為。
(4)軀體症狀:大部分抑鬱病人都有軀體及其他生物症狀,例如心悸、胸悶、胃腸不適、便秘、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睡眠障礙突出,多為入睡困難。
(5)其他:抑鬱發作時也能出現幻覺,人格解體,現實解體,強迫和恐怖症狀。因思維聯想顯著遲緩及記憶力下降,易影響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出現抑鬱性假性老年痴呆症。
輕性抑鬱常有頭暈、頭痛、無力和失眠等主訴,易誤診為神經衰弱,後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如長期緊張、用腦過度等,情感以焦慮、脆弱為主,主要臨床相是與精神易興奮相聯系的精神易疲勞、心情緊張、煩惱和易激惹等情緒症狀,及肌肉緊張性痛和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症狀。自知力良好,症狀被動性大,求治心切。而抑鬱障礙以情緒低落為主,伴思維遲緩,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學症狀(如情緒晝夜輕重,食慾、性慾下降等),自知力常喪失,不主動求治,可資鑒別。
隱匿性抑鬱症是一種不典型的抑鬱症,主要表現為反復或持續出現各種軀體不適和植物神經症狀,如頭疼、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四肢麻木和惡心、嘔吐等症狀,抑鬱情緒往往被軀體症狀所掩蓋,故又稱為抑鬱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醫生,而去其他科就診。軀體檢查及輔助檢查往往無陽性表現,易誤診為神經症或其他軀體疾病。對症治療一般無效,抗抑鬱治療效果顯著。
【抑鬱症早期症狀】
1.抑鬱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郁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2.喪失興趣是抑鬱病人常見症狀之一。喪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體驗不出天倫之樂,對既往愛好不屑一顧,常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病人常主訴「沒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興不起來了」。
3.精力喪失,疲乏無力,洗漱、著衣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潰」、「泄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4.自我評價過低: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
5.病人呈顯著、持續、普遍抑鬱狀態,注意力困難、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思路閉塞、行動遲緩,但有些病人則表現為不安、焦慮、緊張和激越。
6.消極悲觀:內心十分痛苦、悲觀、絕望,感到生活是負擔,不值得留戀,以死求解脫,可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為。
7.軀體或生物學症狀:抑鬱病人常有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症狀,很常見,但並非每例都出現。�
8.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多數病人都有食慾不振,胃納差症狀,美味佳餚不再具有誘惑力,病人不思茶飯或食之無味,常伴有體重減輕。
9.性功能減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現性慾減低,男性可能出現陽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10.睡眠障礙:典型的睡眠障礙是早醒,比平時早2~3小時,醒後不復入睡,陷入悲哀氣氛中。
11.晝夜變化:病人心境有晝重夜輕的變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漸見好轉,能進行簡短交談和進餐。晝夜變化發生率約50%。
【抑鬱症的自我測試和斷定方法】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
抑鬱症是精神科自殺率最高的疾病。抑鬱症目前已成為全球疾病中給人類造成嚴重負擔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痛苦,對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其他疾病所無法比擬的。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對抑鬱症缺乏正確的認識,偏見使患者不願到精神科就診。在中國,僅有5%的抑鬱症患者接受過治療,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治,病情惡化,甚至出現自殺的嚴重後果。另一方面,由於民眾缺乏有關抑鬱症的知識,對出現抑鬱症狀者誤認為是鬧情緒,不能給予應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對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使病情進一步惡化。下面介紹一種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的簡便方法。
請仔細閱讀以下問題,圈出最適合自己情況的分數,然後將分數累加,得分在15分以上,說明你應到醫院就診。得分在5~15分之間,說明你有一定的抑鬱情緒,也應尋求醫學幫助。如果你有自殺或傷害他人的念頭,請立即告訴醫生。每一項的得分為:「不是」為0分,「偶爾是」為1分,「有時是」為2分,「經常是」為3分。
1.你是否感覺沮喪和憂郁?
2.過去常做的事,現在做起來是否感到吃力?
3.你是否無緣無故地感到驚慌和恐懼?
4.你是否容易哭泣或感覺很想哭?
5.過去常做的事,你現在是否興趣減低?
6.你是否感到坐立不安或心神不定?
7.你是否晚上不服葯就很難輕松入睡?
8.你是否一走出自己的房間就感到焦慮?
9.你是否對周圍的事物失去興趣?
10.你是否毫無原因地感到疲倦?
11.你是否比平時更愛發脾氣?
12.你是否比平時早醒,醒後就再也睡不好了?
【抑鬱性神經症的診斷 】
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作誘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嚴重的抑鬱伴有神經症症狀,工作、交際、生活能力受影響較輕,有求治慾望,人格完整,病程持續2年以上是診斷抑鬱性神經症的主要依據。以下10項內容可作為診斷抑鬱性神經症的參考:
(1)病前有抑鬱性格;
(2)有精神因素誘發;
(3)精神運動性抑制不明顯;
(4) 無體重減輕、厭食等生物學症狀;
(5)心境抑鬱為主要症狀;
(6)伴有焦慮症狀;
(7)無嚴重的自責;
(8)無妄想、幻覺等精神病性症狀;
(9)有主動治療要求;
(10)以往沒有發作間歇。
【抑鬱症的發病率】
抑鬱症在西方被稱為「藍色隱憂」,據有關調查顯示,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約為3%-5%,目前已經有超過2600萬人患有抑鬱症。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及廣州等大城市的白領們在高壓力高競爭的環境下迅速成為此病的高發人群。令人遺憾的是與高發病率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國地市級以上醫院對抑鬱症的識別率不到20%。在現有的抑鬱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關的葯物治療。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調查統計分析,全球抑鬱症的發生率約為3.1%,而在發達國家接近6%左右,2002年全球重症抑鬱病患者已有8900多萬人,而全球的抑鬱症患者已達3.4億。在年滿20歲的成年人口中,抑鬱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率增加。預計到2005年,抑鬱症發病率在發達國家將上升到8~10%;到2020年重性易於所致功能殘基將升至疾病總類的第2位,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抑鬱症在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目前抑鬱症在我國的發病率大約為4%。據應用新的疾病分類和診斷系統所進行的部分地區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我國抑鬱症患病率約為10‰~15‰左右,已與發達國家統計結果相近。神經精神疾病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約占疾病總負擔的20%。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負擔到2020年將上升至疾病總負擔的1/4。有資料顯示,我國70%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與心理應激相關的疾病患者約占人群的5%~10%,身心疾病、心理障礙已成為多發病、常見病。2002年我國重點城市典型醫院神經系統用葯金額已達14.20億元左右,京滬穗三大城市的比重佔63.28%,抗抑鬱葯約佔1/5左右。
【抑鬱症的治療方法】
抑鬱症是一種大腦疾患,有其自身發生和發展規律。多年來抑鬱症和抗抑鬱葯的研究,一直是當代精神病學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雖然有關抑鬱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還不十分清楚,但並不妨礙對此病進行有效治療。
抑鬱症的治療方法很多,如心理治療、睡眠剝奪治療、光療和電痙攣治療等,但當代仍以葯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需要指出的是抑鬱病人常有消極悲觀念頭,重者輕生厭世,醫師應高度警惕並告誡家人嚴加防範。條件允許最好住院,電痙攣治療有立竿見影、起死回生的效果,應果斷及時採用。
【抑鬱症的治療葯物】
抗抑鬱葯是眾多精神葯物的一個大類,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和各種抑鬱狀態。這里僅介紹療效確切,普遍公認的兩類葯物:
1.第一代經典抗抑鬱葯:包括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和三環類抗抑鬱葯(tca)。
2.第二代新型抗抑鬱葯:由於新葯發展很快,新葯層出不窮,如萬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選擇性五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劑為主,臨床應用這類葯物也最多最廣。
第一代經典抗抑鬱葯,主要有兩種,即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和三環類抗抑鬱葯。
1.單受氧化酶抑制劑
異丙肼是本世紀50年代問世的第一個抗抑鬱葯物。異丙肼原是一種抗結核葯,因有多說、多動、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樞興奮作用,1957年試用於抑鬱病人並獲得成功。動物實驗證實其可逆轉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動,同時,腦單胺含量升高。推測其中樞興奮和抗抑鬱作用是因為大腦單受氧化酶受抑制單胺降解減少,使突解間隙單受含量升高的緣故。從而提示了動物行為和大腦單受類遞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有著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為精神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學研究奠定的基礎。
屬於這一類的還有異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環丙胺等。這些葯物曾一度廣為應用,不久因陸續出現與某些食物和經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壓危象、急性黃色肝萎縮等嚴懲不良反應而被淘汰。
80年代後期出現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劑,即可逆性單胺氧化酶一個亞型(mao-a)抑鬱劑,它的特點是:1對mao-a選擇性高,對另一種同功酶mao-b選擇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從而減少高血壓危象風險。2對mao-a抑製作用具有可逆性,僅8-10小時即可恢復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抑制時間長達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與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險。主要產品有嗎氯貝胺,劑量150-450mg/d,分次服。據稱療效與三環類抗抑鬱葯相當。 雖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安全,但仍應注意體位性低血壓及潛在的食物、葯物間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為首選葯。
2.三環類抗抑鬱葯
緊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之後的另一類抗抑鬱葯,以丙咪嗪為代表。
它的化學結構與氯丙嗪相似,原以為可能是一種新的抗精神病葯,但臨床試驗結果大出所料,該葯對精神分裂症無效,卻能改善抑鬱心境。以後又經大量,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證實,從而取代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一躍成為抑鬱症治療的首選葯,壟斷抗抑鬱葯市場長達30年之久。
三環類抗抑鬱葯共有產品10餘種,我國除丙咪嗪外還有阿米替林、多慮平和氯丙咪嗪。馬普替林雖為四環結構,但葯理作用與三環類抗抑鬱葯一致。三環類抗抑鬱葯的適應證為各種類型抑鬱症,有效率約70%-80%,起效時間1-2周,劑量范圍50-250mg/d,緩慢加量,分次服。因鎮靜作用較強,晚間劑量宜大些。治療范圍血葯濃度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為50-250ng/ml。
三環類抗抑鬱葯臨床應用時間最長,葯理作用研究得也最多最充分,簡言之,其主要葯理作用為:1阻滯單胺遞質(主要為腎上腺素和5-ht)再攝取,使突觸間隙單受含量升高而產生抗抑鬱作用。2阻斷多種遞質受體,它與治療作用無關,卻是諸多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如陰滯乙醯膽大鹼m受體,可能出現口乾、視力模糊、竇性心動過速、便秘、尿瀦留、青光眼加劇、記憶功能障礙;阻滯腎上腺素a1受體,可能出現加強哌唑嗪的降壓作用、體位性低血壓、頭昏、反射性心動過速;陰滯組胺h1受體,可出現加強中樞抑制劑作用、鎮靜、嗜睡、增加體重、降低血壓;陰滯多巴胺d2受體,可出現錐體外系症狀、內分泌改變。
抗抑鬱葯物副作用較重者,宜減量、停葯或換用其他葯。一般不主張兩種以上抗抑鬱葯聯用,由於本病有較高復發率,症狀緩解後尚應維持治療4-6個月,以利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抑鬱症的自我治療方法】
1、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
這個目標要可行,也就是說,外在條件和自身條件都要具備。最初的計劃要比較易於實現,需要的時間、精力比較少。如果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太多,在你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情況下,你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你一想到某個目標就興致勃勃地准備採取行動的話,你就不必往下看了,你不是這篇文章希望幫助的對象。)如果你住在內陸省份,就先別計劃進游大海:如果你只在游泳池裡游過泳,就不要計劃橫渡瓊州海峽。這些目標對目前的你而言太遠大了些。
現在,我們假定你的目標是「今年夏天學會游泳」。這個目標可行嗎?可行的,因為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一個夏天就學會了游泳,他們並不是運動天才;我知道離家不遠有個游泳場,開設有游泳課程;我有參加游泳課程所需的這筆錢;這個夏天我有時間。
2、對你的目標精確定義。
只有目標明確,你才能判斷是否達到了目標。否則,你總有辦法對自己說:「我失敗了。」為了重新對生活充滿信心,你需要成功的體驗。因此,在實施這項行為治療的過程中,你要確保你會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你相信你才能力做到你想做到的事情。所以,請你精確定義你成功的標准。
「今年夏天學會游泳」,「今年夏天」是指什麼時候?2004年6月一9月。哪種游泳方式?蛙泳。怎樣才算是學會?能不藉助於任何輔助工具游100米。好了,9月30日,你可以依據這些標准檢驗你的目標是否達到了。
3、將你的行動計劃劃分成足夠小的步驟,確保你的計劃一定可以完成。
為你的目標制定一個詳細計劃,計劃的每一步要達到的目標都足夠小,以確定你一定可以做到。比如,你第一步的目標可能是:確定游泳課的上課時間。你可能對這個目標嗤之以鼻,覺得太輕而易舉了。但對於某些抑鬱很重的人而言,能打起精神做這件事也很不容易了。記住,在確定每一個分目標時,要確保你一定可以完成。每完成一個目標,你就勝利了一次,每一次成功會令你的自信逐漸增長。如果你定的分目標太大,就難免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會打擊你的信心,也許,幾次失敗之後,你就會對這個計劃完全喪失興趣和信心,半途而廢,重又返回到以前什麼事也不要做的狀態之中去了。
4、用自己的行為定義是否成功。
換言之,目標中不要牽涉到他人的行為。如果你的目標是與人交往,注意不要制定這樣的目標:下班後和小李一起喝咖啡。這個目標的不當之處在於:這個目標能否實現取決於小李是否接受你的邀請。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但不能控制別人的行為。因此,你的這個目標違背了上一條原則,你並不能確定這個目標一定可以實現。依據確保成功的原則,你可以這樣修改目標:下班後,邀請小李一起喝咖啡。只要你開口邀請過,那你就成功了。至於小李的反應,並不重要。邀請技巧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5、目標中不要有情感成分。
在這個計劃中,重要的是做,而不是你在做的過程中的感受。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但不能直接控制情緒。而在抑鬱狀態下,你很難從任何活動中得到愉快的感覺。情緒會受到行為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是即刻起作用的,需要一定的時日。因此,如果你一定要感到愉快才算是成功,那麼,你很可能會失敗。不要制定這樣的目標:"我要愉快地游兩圈",只要"我要游兩圈"就足夠了。
好了,主要的原則講完了,你可以開始制定和實施你的計劃了。如果你在某一時刻失敗了也不必焦急,頭一次嘗試時,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再回頭看一看這五條原則,找出你的錯誤所在,加以改正。相信你一定會戰勝抑鬱,生活得多姿多彩。
【抑鬱症的治療效果】
在近日由歐加農主辦的「第五屆瑞美隆亞太區專家峰會」上,專家表明:從開始服葯的第1-2周的治療情況就可以預計抑鬱症患者後來治癒的可能性。
美國的ASzegedi教授提供的一份涉及五千餘患者的研究結果表明,抑鬱症患者第1-2周的治療效果將預示著未來是否有可能治癒。該研究表明,在1-2周症狀就得到改善的抑鬱症患者,其有效和治癒的幾率將是症狀較晚得到改善的患者的至少3倍。
抑鬱障礙(包括抑鬱症和心境惡劣)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也是目前公共衛生體系面臨的的重要問題。有資料顯示,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為4.4%~19.6%,心境惡劣的終生患病率為3.1%~3.9%。抑鬱症通常出現在生命的早期,並可能持續一生。它可損害人體的整體功能(稱之為職業角色和社會角色),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據統計全球約有10%的人患有抑鬱症。世界衛生組織不久前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抑鬱症目前已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之第四,預計到2020年,將躍至第二,排在心肌梗死之後癌症之前;在未來的一年裡,將有5.8%的男子和9.5%的女子可能會出現抑鬱症症狀;全球范圍內,一生中曾經感受到某種精神和神經方面不適的人群數量目前已達4.5億人。
抑鬱症正成為一個越來越普遍的疾病.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精神病學系主任BruceSingh教授認為,抑鬱症在中國增長很快,抗抑鬱葯物的使用以平均15%的速度增長。而且很大一部分病人未被診斷。抑鬱症的治療葯物又通常存在著起效慢和易復發的問題.所以美國的ASzegedi教授呼籲要特別注重患者在第1-2周的治療。因為前1-2周的治療情況將預示未來治癒的可能性。
據中國精神科領域的專家於欣和賈福軍介紹,目前中國市場上通常治療抑鬱症的方法有心理治療和葯物治療,嚴重的可採用電休克,葯物治療是目前治療抑鬱症採用最多的手段。
【幫助抑鬱症患者的其他方法】
電痙攣療法
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治療方法,用一定量的電流通過腦部,激發中樞神經系統放電,全身性肌肉有節奏地抽搐。此法在專業醫生的操作下,你幾乎不會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鬱症狀和抑鬱情緒迅速得到緩解,總有效率可達70%-90%。
通常電痙攣療法進行完之後,常常還要繼續進行心理療法和葯物治療。
替代性療法
對於傳統西醫不能治療的抑鬱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療法,包含 從飲食運動到社會環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針灸、意向引導、瑜伽、催眠、草葯、按摩、放鬆療法、香料按摩療法、脊柱指壓療法、生物反饋療法。
單獨使用替代性療法只能對輕度抑鬱症有作用,對重度抑鬱症效果並不明顯。
實驗療法
實驗療法通常不是由醫生進行的,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還未得到證實。
穿顱磁刺激療法即TMS——由於大腦中的神經傳導是需要電流的改變,穿顱磁刺激就利用這個特性,以一種非侵入性、無痛且安全的方式,利用金屬線圈,直接對腦中特定區域發出強力但短暫的磁性脈沖,在人腦的神經線路上引發微量的電流。目前未發現對治療抑鬱症有副作用且前景廣闊。
女性荷爾蒙補充療法HRT
女性患抑鬱症的比例比男性高,女性經前、產後、絕經後體內激素會發生變化,導致心情變化,常會引起經前綜合征,經前不悅症,產後抑鬱症。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更年期症狀,如盜汗,熱潮紅。荷爾蒙補充療法本身也可能引起抑鬱症,如果你曾經患過抑鬱症,在考慮使用這種療法前應告訴你的醫生。
反射療法
反射療法是由其實施者對患者手腳固定部位施加壓力的一種技術,反射論者認為人體有自身修復功能,手腳中的神經和身體其他部位相聯系。通過刺激手腳一定部位,就可以通過反射原理治療疾病。
運動療法
不同的運動形式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壓力,放鬆心情,減輕抑鬱情緒,使你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韌性。從總體功能上來講,運動療法安全、有效而且簡單易行,但進行新的運動項目之前,一定要同你的醫生商議。

㈣ 抑鬱症怎麼形成的

抑鬱症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四個方面:遺傳因素、生物化學因素、性格因素、環境刺激和應激。抑鬱症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等為主要表現。1、如果家庭中有抑鬱症患者,那麼家庭成員患抑鬱症的可能性較高;2、人體腦內神經分泌功能紊亂容易發生抑鬱症;3、自信心差、遇事悲觀等偏消極的性格特徵容易使人患抑鬱症;4、人際關系緊張、親人離世等環境刺激都會促發抑鬱症。
意見建議:有抑鬱傾向或者情緒低落的人,應該轉移注意力,多做一些放鬆心情的事情,比如:外出散步、旅遊、聽音樂等等;嘗試主動跟別人交流,多交朋友。

㈤ 抑鬱症的原因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預定了,我來回答,等一會兒

每次我感到抑鬱,都是因為我失去了自我感。我找不到任何喜歡自己的理由,我覺得自己醜陋,我認為沒有人會喜歡我—— 我變得脾氣暴躁,性格乖戾。沒有人願意和我交往。我形單影只,孤立無援,而孤單也證明我很醜,不值得交往。我還認為我應該對所有的錯事負責。
———— 格塔里,被診斷為抑鬱症。
何為心理異常?一般從統計意義上去描述,但是智力超群的人也是異常卻不被我們認為有問題,而且這其中有文化的因素要考慮。所以,只有當異常行為令人苦惱時,才被視其為障礙。比如,對性高潮同性戀的不同看法會被鑒定為障礙或者合理(注意同性戀和雙性戀不是心理疾病)。大多數心理健康工作者把心理障礙看成一種有害的功能紊亂。當他們將某種行為判斷為異常,令人煩惱或者不合理時,他們就會將這種行為標定為有害和功能紊亂。簡單地說從進化論來看,一切皆為適應,適應性高低是評價的標准。適應困難的關鍵因素:這種行為讓人感到痛苦,無能為力,或者增加了面臨痛苦或者死亡的危險。
「任何測量健康的方法都難以符合病態社會的要求。」————克里希那穆提 所以, 心理障礙要考慮社會文化的影響,同樣的行為在不同社會可能被視為異常或者正常。
抑鬱症的兩種:1,重度抑鬱障礙。患者體驗到持久絕望和無助,知道情緒恢復正常;2,雙向障礙:(躁狂抑鬱症)患者在抑鬱和躁狂狀態之間轉換。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有抑鬱:馬克。吐溫;海明威;川端康成;林肯(美國總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鼻祖);凱爾。霍尼(女性心理學)等;其中很多是後一種——雙向障礙。(梵高是精神分裂)。所以,抑鬱也不是那麼讓人絕望。
抑鬱有適應意義,它使得我們慢下來,並開始對自己的生活重新評估,並以更有作為的方式來分配能力。但是,物極必反,過度的沉迷於對過去和現在損失威脅的思考(焦慮是對未來損失的擔心)而非在思考之後重新整裝出發,必然會讓我們的心境從質上區別於正常的「失落」。(進化心理學有少許涉及)
當抑鬱信號(包括缺乏活力,無意義感,對家庭和朋友及活動失去意義)沒有緣由地持續兩個星期或者更長的時間,就會出現重度抑鬱。
為什麼會抑鬱?
生物學觀點:
遺傳因素(基因):這可以從心理學上的一些雙生子實驗知道,同卵雙生子之間相關性大》異同卵雙生子》非雙生子之間 (注意:並不是說有確定抑鬱基因覺得人是否抑鬱,有著抑鬱反之則無,而是許多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來控制人體新陳代謝等體內活動來間接影響人是否抑鬱)
(認知神經,抑鬱的大腦):基因通過調節體內的生物化學活動而影響行為,主要的是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現在的治療心理疾病的葯物大多都是神經遞質或者其相似替代物。這個我還在學,總之從大腦神經和化學物質層面思考,這是現在的主流方向。
社會認知觀點:
悲觀認知:抑鬱人群透過黑色的眼鏡看待生活,對自己,情景和未來的強烈負面假設導致他誇大自己的負面經歷,弱化自己的積極經歷。抑鬱的人更喜歡穩定(這將永遠持續下去)普遍(這將對我所做的所有事情產生影響)和內化(都是我的錯)之類的語言解釋不幸。(具體可參考歸因理論)
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指因為重復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習得性無助 是指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所以,抑鬱也是通過生活經歷學習到的,失敗挫折讓人失去了對生活的控制感,失去了自我效能。(可參考行為主義)

模型總結:生物-社會認知-心理相互作用的解釋:

大腦中的的生物化學物質導致有的人更容易做出消極的認知方式;
消極的認知方式導致消極心境;
同時大腦的生物化學物質導致有的人更難體驗到快樂;
消極的認知方式消極的心境反作用於大腦生活化學物質變化,甚至導致大腦結構永久變化;
消極的心境導致消極的認知方式

在心理學上有先天和後天的爭論,現在大多採用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觀點:
有的人在遺傳上具有更強抑鬱傾向,在環境的影響或者激發下他更容易表現出抑鬱。

抑鬱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魔咒。

對抑鬱者的建議(結合模型):
現在抑鬱治療主要分為葯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而心理治療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通過認知學習,改善自己的消極認知方式。這方面有的人會喜歡讀一些勵志書以激勵自己,但是個人特別反感,總是試圖以個人經歷代替科學,而且很可能會讓抑鬱者更加覺得自己無用(評價自我是在參照體系下進行的)。所以,我認為哲學是最好的,比如康德的。其次,有一門學科叫積極心理學,也可以有幫助。總之,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價。這方面隨著抑鬱的持續,他們也在思考,思考的結果就是很可能認知重構,接著抑鬱減輕,所以,時間是最好的葯物,一般抑鬱患者在不治療的情況下也會針狀消失(不是說不需要治療:畢竟還有抑鬱的時間問題。)
行為:如果僅僅思考,那麼不會有用的,只有通過行為改變,才能夠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好,才能夠打破習得性無助,才能夠掌握生活,獲得控制感,提高自我效能。我們認為我們的人生沒有意義可能僅僅因為我們日復一日地無意義地度過每一天卻安於現狀,不從行動上改變反而拿抑鬱等作為自己不做出改變或者改變難得借口。抑鬱不是保持抑鬱狀態的借口,就如高的攻擊性不是表現出攻擊性行為合理性的借口。抑鬱是一個指標,猶如車的油表盤,如果車沒油了,不加油,僅僅拔高油表記錄值,不過是自欺欺人。
我們的認知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但是我們的行為也能夠,我們僅僅通過讓自己保持微笑就能夠讓自己覺得確實比板著臉時更加快樂,但是世界其實未變。
葯物:這個遵循醫生建議,只說我們的身體可能比我們以為的要多地影響我們的心理。

補充問一下:你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有什麼還需要我幫助的?

㈥ 如何用醫學解釋憂鬱症

每個人都有抑鬱情緒,只要調節不好就有可能患上抑鬱症。生活事件、生化、神經生理、遺傳、人格特徵、神經內分泌、心理防禦、社會支持等,都在其發病機制中起著一定作用。

抑鬱症是如何產生的?

隨著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的發展,競爭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從商業界到學術界,從成人世界擴展到兒童世界。競爭是在有限資源的分配中所必然產生的,無人能避免。城市生活工作壓力大、節奏緊張、人際關系復雜,使人們持續處於應激狀態,很容易心情低落,由此造成各種身心疾病,抑鬱症就是其中一種。

心情低落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幾乎所有人都體驗過沮喪、憂郁的心情,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種心情可能嚴重到構成一種需要治療的障礙。抑鬱症屬於心境障礙,主要表現就是心情低落,並由此引起生活中其他活動的減少,如社交被動、進取心減退、生活疏懶等。抑鬱症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使工作效率下降,由此造成的各種無形損失,有些極端嚴重者還可能有消極自殺舉動。抑鬱症還會引起物質濫用,由於心情郁悶,無法解脫,一些抑鬱者往往求助於具有輕度興奮和麻醉作用的香煙和酒精,因此很容易染上吸煙和酗酒的惡習。

對抑鬱症的原因,目前有兩種看法。一是認為抑鬱症是社會病,即是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緊張、競爭激烈,人們郁積的苦悶心情無法得到疏泄所致,因而是一種社會過程,治療抑鬱症需要改變社會環境和生活方式。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抑鬱症是一種生物學現象,抑鬱心情可能是由於大腦中調控情緒反應的某種機制出了問題。

假如你有抑鬱情緒,而且心情得不到緩解,心浮氣躁,思想混亂,那麼你有可能患上抑鬱症,你得需要專業醫生為你治療。

㈦ 關於抑鬱症

起先人們認為心病還要心葯醫,後來科學家發現,抑鬱症的形成還有生物學的原因,科學實驗已經證實抑鬱症的發生與腦內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缺少有關,還有科學家認為抑鬱症是腦內兒茶酚胺缺乏所致,盡管這一學說還不能完全解釋抑鬱症,但從臨床治療上可以得到驗證,因此,抑鬱症的產生有生物學病因.

一.抑鬱症的定義

抑鬱症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鬱為主要症狀的一組心境障礙或情感性障礙,是一組以抑鬱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症狀群或狀態。抑鬱是一種不愉快的心境體驗。

所謂抑鬱心境是指在一段較長時間內所體驗到的占優勢地位的一種抑鬱情緒或抑鬱心情。

原發性抑鬱症的概念:是指發病前無其他精神疾病及臨床各科疾病的抑鬱症。

二.抑鬱症發作的特徵性症狀

(一) 持久的情緒抑鬱或情緒低落

這種情緒抑鬱低落通常要持續二周以上,是抑鬱心境的重要表現,特徵性症狀。與正常人遭遇挫折所產生的情緒抑鬱低落有所不同。

1. 正常人的情緒抑鬱特點

(1) 有客觀不良的生活事件存在,在這生活事件刺激之後產生情緒低落,用生活事件性質可以解釋其情緒低落的發生。

(2) 情緒低落持續時間一般短暫,如數小時數天。

(3) 情緒低落抑鬱不是天天如此,更不是時時刻刻如此。

(4) 經家人親朋好友安慰勸解抑鬱情緒可以好轉。

(5) 變換環境,如外出旅遊,逛公園或遇到高興之事,可以沖淡不愉快的心情,或使心情高興起來。或隨生活事件的消失而情緒好轉。

(6) 一般隨時間的遷移,不快之情緒也日益淡化。

(7) 一般不影響工作生活學習和社交。

(8) 無抑鬱症發作的其他症狀,如認知障礙,軀體障礙等。

2. 抑鬱症的情緒抑鬱特點

(1)可以在身處順境,無客觀不良生活事件作用的情況下發生,令家人親友百思不得其解,甚至病人自己也找不出原因,感到莫名其妙就心情不好,情緒低落。

(2)有些抑鬱症情緒發作之前,可以有社會心理生活事件發生,但這種生活事件與其抑鬱之發生並無明顯的因果關系。並且不因生活事件的消除而情緒好轉。

(3)情緒低落,抑鬱往往持續數周,數月,不經治療可長達年余或數年。

(4)情緒低落幾乎天天如此,不經治療難以消除。

(5)一般安慰勸解疏導,改變環境均難以改善其抑鬱情緒。

(6)在情緒抑鬱低落期間,高興之事不能使其情緒得到改善,並不因高興之事而高興,感到高興不起來。

(7)抑鬱情緒隨著時間的遷延,並不淡化,相反而日益加重。

(8)抑鬱情緒多影響工作,學習,生活和社交。

(9)具有抑鬱症的其他症狀,如認知障礙,精力減退缺乏症狀。

(10)抑鬱症的抑鬱情緒的發生,有其病理生化代謝的基礎。

(11)部分抑鬱症(內源性抑鬱症)的情緒低落有晨重夜輕節律的變化,這種變化有其生化代謝基礎。早上及上午情緒低落明顯,而黃昏時分開始減輕,晚上更輕些。而外源性原發性抑鬱症,則往往早上情緒好些,下午尤其是晚上重些。

3.情緒抑鬱導致的續發症狀

(1)自尊心下降,自我貶低自己,自我評價過低 否定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否定自己的優點,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缺點不足。

(2)自卑觀念 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他人,是人都比自己好。感覺自己無能,學習,工作,生活樣樣不如人。

(3)自信心下降 認為自己干什麼也都干不好,或沒有能力做好工作,學習,社交活動。遇事退縮,寧推不攬。

(4)自責自罪觀念

(5)自殺觀念及行為 認為自己活在世上對社會和家人無所貢獻,還給人們增加負擔,還是死了好。或認為罪大以死謝罪。

(6)注意障礙 主動注意力易集中,固定在抑鬱心境及病志觀念的體驗之中,即主動注意力增強,而外界事物特別與妄想觀念有關的事物亦引起其注意,即被動注意增強,而且因為心情抑鬱,故注意力興奮集中也緩慢,故出現注意緩慢。注意集中在抑鬱心境體驗及病態觀念體驗上,不易轉移到工作學習生活上。

(7)記憶障礙 由於情緒低落,易引起平時回憶不起的,不以為意的回憶,顯示遠事記憶增強,尤其是不愉快之事的回憶,感到往事均是「錯誤」,「缺點」,一無是處,毫無作為,而自責,自憐,悲傷,嘆息。產生往事不堪回首之哀嘆。由於注意力固定於內心抑鬱體驗,病態觀念的體驗不易注意到日常生活客觀需要記住的事物上,加之注意興奮集中的緩慢,思維聯想的緩慢,故易引起瞬時記憶近記憶的減退。有的甚至可以對熟悉之人和事感到生疏感,疏遠感。

以上由於情緒低落所導致的認知障礙症狀,可視為抑鬱心境或抑鬱情緒的續發表現。

這些續發症狀具體到每個人,也許會有所不同。

下面介紹的是抑鬱症的第二個特徵性症狀:

(二) 情感體驗不能

1. 情感體驗不能是抑鬱心境的另一特徵性症狀。一方面是體驗不到高興,沒有高興的體驗。另一方面還可能表現在對令人悲傷哀愁憤怒恐懼之事,不能在內心有相應的體驗感受。雖然理智上知道事件的性質,知道自己理應有相應的內心情感感受,但是卻無相應的感受。感覺自己好像「我沒情感了」,「我變了一個人似的,變成無情無義的人了」,「我簡直是木頭人」……

2. 情感體驗不能的續發症狀

(1)興趣喪失 表現為對一切娛樂事物,愛好的事物和活動均興趣索然。

(2)被動注意力減退

(3)社交的退縮 表現為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不與親友交往,顯得孤僻退縮

(4)自尊心自信心下降,自卑自責觀念明顯

(5)自殺觀念

(6)人格解體 由於缺乏內心情感體驗,故感覺自己是「行屍走肉」,「只有空軀殼,而無靈魂」,「自己已不存在」。

(7)現實解體 表現為對客觀事物也感到不是真實的,似是而非。

(三) 情感表達不能

1. 情感表達不能是抑鬱症心境障礙的另一重要特徵性症狀。亦可以是抑鬱症的首發症狀,在抑鬱症發作初期即可出現。表現為對客觀事物的高興歡樂悲哀憤怒恐懼的性質能認識,並能有相應的內心情感體驗,但是卻不能將內心的這些情感體驗用表情動作舉止言行表達出來,尤其是不能用表情表達出來。即情感或情緒的表達障礙。

2. 情感表達不能導致的續發症狀

(1) 社交退縮 由於不能表達情感,故不願意與人交往,怕被人誤解,怕受到指責。

(2) 自卑觀念 自我評價低

(3) 自責觀念

(4) 自信心下降

3. 這種不能夠感覺,不能夠悲傷的特點是抑鬱症的重要診斷性標志,是屬於抑鬱症體驗的核心。

(四) 精力不足缺乏

1. 精力不足,精力缺乏是指個體的精神活動,體力活動以及軀體內臟功能或動力或活力不足,從而出現種種症狀。

2. 精力不足缺乏的表現

(1) 認知活動減退 如感知覺能力,感覺綜合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思考力,活動能力和效力的下降。工作,學習,生活,社交能力和效率的明顯下降。情緒的興奮或振奮能力的下降。

(2) 體力腦力活動的抑制或運動的抑制 表現出以下的症狀:

a.體力下降或力氣下降,突出表現易疲勞感,全身無力。稍微干點活,即使做些家務活,也感到疲憊不堪。

b.腦力活動下降,突出表現稍微進行腦力活動即感到累得慌工作學習效率下降。

c.主動性積極性差 不論工作,學習,生活,社交活動均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變得消極,被動,拖拉,懶散,缺乏熱情,干勁和活力。

d.生活慵懶 對日常個人儀表,衣著,起居飲食,個人衛生等均懶於講究整理。

f.動機慾望減退缺乏 。

還有一些其他的症狀,因為不是很常見,加上為了避免一些朋友的誤解,反而自己嚇自己,過於擔心起自己的問題來,就不提供這些資料了。因為確診和治療還是到醫院去比較合適,有不少其他的軀體疾病也會出現抑鬱症的某些症狀。
如何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思想問題

過去,人們對神經衰弱比較熟悉,而對「抑鬱」或「抑鬱症」之類的醫學名詞則比較生疏。

數年前,人們對抑鬱症缺乏了解。抑鬱往往與「有思想問題」、「意志薄弱」等貶義詞掛鉤。當時,如果某人患了抑鬱症,人們不會想到他有病,不是動員他去住醫院、看醫生,而是派人去做他的「思想工作」。

如今,如果有誰得了抑鬱症,終日愁眉不展,比較親近的人或有些大夫往往說:「你沒啥病,想開點,別胡思亂想」,「多鍛煉鍛煉身體」,「增加點營養,吃點維生素吧」……

還有一點應當注意的是,抑鬱症還有一些軀體上的不適表現。比如,疲乏無力,這幾年經常提到的工作壓力大、亞健康……

在亞健康人群中,有些症狀和抑鬱症差不多。在臨床工作中發現,許多「白領」人士的亞健康就是抑鬱症的表現。我們應該把他們「亞健康」的帽子,換上一個「抑鬱症」的診斷。

有一位女孩,正是充滿青春活力的年紀。但她卻說,最近四五年來,全身上下都是病,沒有一塊舒服的地方,沒有一天是快樂的。

她的症狀有哪些呢?

她幾乎天天都感到頭痛頭昏,周身乏力,腹脹不適。還有,就是昨天腰疼,今天腿痛,明天說不準又哪兒疼痛,她的疼痛沒有一個固定的部位。她顯得疲勞,無力,動作減少,行動緩慢,走步很小,坐在那裡也是彎腰屈背,一走路就心跳、氣短,活動多了立刻胸悶、憋氣。她面無表情,雙目凝視,對外界無動於衷。見了飯菜,任你是粗茶淡飯,或是山珍海味,她從來是把它們當作一項任務完成,沒有胃口,長期便秘。

她白天感到昏昏沉沉的,做事提不起精神,工作也只能勉強去完成,並經常說:「我什麼都不能做了,我只剩下一個空的軀殼,一切都完了,只有一死了之……」

最讓她感到痛苦的是睡眠。好不容易睡著了,一個接一個地做夢,經常是噩夢連連,把自己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早晨,四五點鍾她就醒了,躺在被窩里犯愁,愁什麼呢?發愁新的一天又來了,如何打發這一天。她覺得,世界上沒有再比她活得更累的人了,還不如早點死了舒服。每天凌晨,成為她一天中最痛苦的時刻。

近幾年,白露成了醫院的常客,但是,臨床檢查的報告結果都寫的是「減號」(陰性)。醫生的診斷一般是「神經衰弱」,也有的寫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神經官能症」等等,有的乾脆寫為「頭痛待查」。

後來,大夫勸她到我們醫院診治,一查是抑鬱症。說來「神」了,自從吃了治療抑鬱症的葯後,前面說的那些症狀一個一個逐漸消失了,她的情緒很快重新振作起來,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接著,她的睡眠改善了,吃飯香了,體重增加了,紅光滿面,連說話的調門都比原先高了八度,對前途也充滿了信心。

抑鬱症的病因分析

一般而言,如果某種疾病有明確的原因,我們的感覺可能好一些。但是,與許多其它嚴重疾病類似,在沒有任何誘發事件或疾病的情況下,抑鬱症也可以發作。抑鬱症往往是各種遺傳、心理和環境因素復雜相互作用的結果。請繼續閱讀以更多地了解這些因素。

1.生物化學 一個人患有抑鬱症時,大腦中往往有某些被稱為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出現減少。人們認為,如果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神經遞質之間不平衡,就可以導致抑鬱症或焦慮症。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常常導致情緒低落、動力下降以及食慾和性慾改變。

2.遺傳因素 與許多其它疾病一樣,抑鬱症往往在家族中集中出現。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鬱症,則孩子患該病的機會增加10%~13%;在完全相同的孿生子中,這個數值還要大。如果孿生子中有一人患抑鬱症,那麼另一個人在一生中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是70%。然而,在有明顯抑鬱症家族史的人中,許多人甚至在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也從來不得這種病。反過來,有些患抑鬱症的人根本沒有抑鬱症的家族史。

3.社會與環境因素 一些研究提示,不良生活事件,如離婚、重病或屢遭不幸,可導致抑鬱症。日常壓力對我們的身體也有看不見的不良影響,事實上可以促成更大范圍的疾病,包括心臟病、感冒和抑鬱症。對於已經容易患抑鬱症的人,如果持續處於暴力、忽視、虐待或貧窮之中,那麼更可能會患上這種病。

4.軀體疾病 許多軀體疾病和狀況,如中風、心臟病發作、癌症、慢性疼痛、糖尿病、激素紊亂和晚期疾病,往往可以導致抑鬱症。如果你或者你認識的人患有軀體疾病,而且有淡漠症狀或者無法解決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應該與醫生聯系。這些症狀可能是對軀體疾病的情緒反應或主觀反應,也可能是這個人合並有需要治療的抑鬱症。

5.人格因素 悲觀、自信心低、有不良的思維模式、過分煩惱或者感覺幾乎無法控制生活事件的人較容易發生抑鬱症。

6.其它因素 一些葯物可以造成抑鬱症(如利血平)。更多信息請向醫務人員咨詢。另外,經常過多飲酒有時也可以導致抑鬱症。

雖然我們有關抑鬱症病因的有了新的認識,而且會繼續向前進展,但是在整個人類歷史中,不論老幼、貧富、名人百姓,都有人患過抑鬱症。不論你是什麼人,你在生活中某些時候都有可能出現抑鬱症的症狀。

抑鬱症是一種大腦疾患,有其自身發生和發展規律。多年來抑鬱症和抗抑鬱葯的研究,一直是當代精神病學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雖然有關抑鬱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還不十分清楚,但並不妨礙對此病進行有效治療。

抑鬱症的治療方法很多,如心理治療、睡眠剝奪治療、光療和電痙攣治療等,但當代仍以葯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需要指出的是抑鬱病人常有消極悲觀念頭,重者輕生厭世,醫師應高度警惕並告誡家人嚴加防範。條件允許最好住院,電痙攣治療有立竿見影、起死回生的效果,應果斷及時採用。

抗抑鬱葯是眾多精神葯物的一個大類,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和各種抑鬱狀態。這里僅介紹療效確切,普遍公認的兩類葯物:
1,第一代經典抗抑鬱葯:包括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和三環類抗抑鬱葯(tca)。
2,第二代新型抗抑鬱葯:由於新葯發展很快,新葯層出不窮,如萬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選擇性五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劑為主,臨床應用這類葯物也最多最廣。而某些抗精神病葯如舒必利、抗焦慮葯阿普唑侖、羅拉、丁螺環酮和中樞興奮葯哌甲酯的抗抑鬱作用尚存在爭議,故從略。

第一代經典抗抑鬱葯,主要有兩種,即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和三環類抗抑鬱葯。

1,單受氧化酶抑制劑
異丙肼是本世紀50年代問世的第一個抗抑鬱葯物。異丙肼原是一種抗結核葯,因有多說、多動、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樞興奮作用,1957年試用於抑鬱病人並獲得成功。動物實驗證實其可逆轉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動,同時,腦單胺含量升高。推測其中樞興奮和抗抑鬱作用是因為大腦單受氧化酶受抑制單胺降解減少,使突解間隙單受含量升高的緣故。從而提示了動物行為和大腦單受類遞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有著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為精神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學研究奠定的基礎。

屬於這一類的還有異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環丙胺等。這些葯物曾一度廣為應用,不久因陸續出現與某些食物和經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壓危象、急性黃色肝萎縮等嚴懲不良反應而被淘汰。

80年代後期出現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劑,即可逆性單胺氧化酶一個亞型(mao-a)抑鬱劑,它的特點是:1對mao-a選擇性高,對另一種同功酶mao-b選擇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從而減少高血壓危象風險。2對mao-a抑製作用具有可逆性,僅8-10小時即可恢復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抑制時間長達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與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險。主要產品有嗎氯貝胺,劑量150-450mg/d,分次服。據稱療效與三環類抗抑鬱葯相當。
雖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劑安全,但仍應注意體位性低血壓及潛在的食物、葯物間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為首選葯。

2,三環類抗抑鬱葯
是緊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之後的另一類抗抑鬱葯,以丙咪嗪為代表。
它的化學結構與氯丙嗪相似,原以為可能是一種新的抗精神病葯,但臨床試驗結果大出所料,該葯對精神分裂症無效,卻能改善抑鬱心境。以後又經大量,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證實,從而取代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一躍成為抑鬱症治療的首選葯,壟斷抗抑鬱葯市場長達30年之久。
三環類抗抑鬱葯共有產品10餘種,我國除丙咪嗪外還有阿米替林、多慮平和氯丙咪嗪。馬普替林雖為四環結構,但葯理作用與三環類抗抑鬱葯一致。三環類抗抑鬱葯的適應證為各種類型抑鬱症,有效率約70%-80%,起效時間1-2周,劑量范圍50-250mg/d,緩慢加量,分次服。因鎮靜作用較強,晚間劑量宜大些。治療范圍血葯濃度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為50-250ng/ml。

三環類抗抑鬱葯臨床應用時間最長,葯理作用研究得也最多最充分,簡言之,其主要葯理作用為:1阻滯單胺遞質(主要為腎上腺素和5-ht)再攝取,使突觸間隙單受含量升高而產生抗抑鬱作用。2阻斷多種遞質受體,它與治療作用無關,卻是諸多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如陰滯乙醯膽大鹼m受體,可能出現口乾、視力模糊、竇性心動過速、便秘、尿瀦留、青光眼加劇、記憶功能障礙;阻滯腎上腺素a1受體,可能出現加強哌唑嗪的降壓作用、體位性低血壓、頭昏、反射性心動過速;陰滯組胺h1受體,可出現加強中樞抑制劑作用、鎮靜、嗜睡、增加體重、降低血壓;陰滯多巴胺d2受體,可出現錐體外系症狀、內分泌改變。

抗抑鬱葯物副作用較重者,宜減量、停葯或換用其他葯。一般不主張兩種以上抗抑鬱葯聯用,由於本病有較高復發率,症狀緩解後尚應維持治療4-6個月,以利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讓憂郁重見彩虹

自己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於任何事情,更甚者,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出現輕生的念頭。大多數人處於這種狀態時,都能夠意識到自己狀態不太正常,但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改變這一切。他們往往採用一種消極的應對方法,躺在床上對自己說:等我情緒好轉時,我就能夠……。然而,情緒什麼時候好轉呢?似乎並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往往相當苦惱,急於擺脫卻又不知該從何處著手,只能茫然地等待。其實,人的情感、思維和行為是相互關聯的,一者動,三者皆動。三者中,最易於自我控制加以改變的是行為。因此,當情緒不佳時,個體可以通過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而間接地主動改善自己的情緒。在此,為大家介紹一種行為治療的方法,只要能夠按照要求完成,你的生活一定會重新絢麗起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現在根本沒有希望改善的想法,甚至出現了輕生的念頭,那麼,最好是去找心理醫生看一看。)
轉自:回答者: star_17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㈧ 如何辨別抑鬱症的表現其形成的生物學原因和心理學原因各是什麼抑鬱症病人應接受何種治療

1. DSM-5將抑鬱症定義為在兩周時間內至少出現以下五種症狀 (最低限度至少包括情緒低落或興趣減退) (美國精神病學協會, 2013年)


2. 生物原因最大可能來自遺傳和個體的腦部機體功能失常,基因變異也是一個方面。心理學原因可就多了,遠到孩童時期被父母忽視,近到最近一段感情受挫折都會產生抑鬱情緒。不過人們很喜歡混淆沮喪和抑鬱這兩種情緒,抑鬱的嚴重程度要遠高過沮喪,這點要區分好。


3.治療方面較為普遍的就是葯物治療,比如 MAO抑制劑;還有一些腦部刺激的生物療法,不過有爭議。心理學各家的理論其實都有對於抑鬱症的相應療法,只是效果各有千秋。現在基本大部分的心理障礙的治療都以認知行為療法效果最出色,有興趣可以多去研究。

閱讀全文

與抑鬱症用生物學怎麼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