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人類是不是地球原生物為什麼不能感知地震

人類是不是地球原生物為什麼不能感知地震

發布時間:2022-06-11 13:07:31

㈠ 為什麼地震來臨時動物能提前預知,人類卻喪失了這種能力呢

咱們民間長期流傳著動物可以預測地震的說法,這只能算是一種「經驗」之談,人們會回顧震前動物的種種異態,把這些和地震的發生結合起來。但實際上動物的這些行為異常,並不能作為確切的科學依據判斷地震的發生。動物或許能感知到即將發生的地震,但地震發生前的動物異常活動,並非是與地震相關聯的行為,這一點沒有足夠證據,只是經驗之談,做不得准。

人類對地震的研究是個長久的課題,為此航天大國都發射有地震監測衛星,用於監測地面的變化,還有其他很多先進的技術,基於現代科學家們的研究,未來的地震預測將變得更加可行。一個明顯的事實,動物的嗅覺高於人類,而且,無數類動物貼敷於地面,嗅覺接觸地面,一旦出現怪異氣味,動物就預先感知到。

㈡ 為什麼動物可以比人類更早感知到地震

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動物與地震之間的關系。因為在大地震發生前,動物的行為不同。例如,如果你在家裡養了一隻寵物狗,你會發現它們突然叫個不停,池塘里的魚和青蛙跳出了水面,地震前奶牛不會產奶。在災難發生後,其中一名倖存者說,他的狗以前每天都在海灘上散步,但在海嘯發生前,無論他多麼努力地拉著它,他都拒絕去海灘,表現出明顯的恐懼。

作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為什麼人類感覺不到地震,而動物卻能感覺到呢?研究人員說,這與地震前地球構造板塊運動釋放出的一種特殊礦物質有關。當這種礦物質被釋放出來時,它會在空氣中形成離子,使空氣變得不同。人類看不到差異,但動物能探測到空氣中不尋常的東西。離子使它們過度活躍,這是災難的徵兆。參與這項研究的物理學家說,更多的實驗數據將被用來完善動物能感知地震的理論,從而幫助人類降低地震的風險。

㈢ 為什麼發生地震以前,動物能感知到地震而人不能感知到呢

這個大概不是預知,我覺得也是電磁波或者微弱震動的感知能力問題,比如狗的鼻子比人靈100萬倍,蝙蝠可以感知超音波之類的,動物只要能感知到微弱的地磁場變化,大概就可以做到預知,而人不能....這個貌似還在研究...?非此類專業具體不明...

地震之前會有因振動產生的次聲波,人兒聽不到,大象、鯨魚都可以聽到。還有其他的物理效應,人感覺不到,很多動物能夠感覺到。野生的動物生活在一個生物鏈條之中,即使沒有這樣能力的動物,看到與之相關動物的異常行動也會隨著運動...這樣看來,上天賦予人思維、創造的能力,就不在給予更多的了,哈哈哈——其實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功能退化的選擇結果,因為智力的功能價值遠遠大於這個特別的感知能力。

作為最古老動物種群的代表,蜥蜴有著非常敏感的神經系統。

8月10日,我國雲南省昭通市發生了5.6級地震,造成近600人傷亡,受災情況嚴重。顯然,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都是巨大的,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這些天災真的就毫無辦法預測嗎?近日,俄羅斯科學家經過長期觀察後發現,爬行動物就有神奇的「第三隻眼」,可以預測到地震的發生。

動物能預報地震,似乎已得到很多人的共識。在一些地震頻發的地區和國家,監測動物的日常表現也成為地震預報的一種手段。

最近,在俄羅斯克里米亞雅爾達生物地震試驗場,科學家發現蜥蜴的「第三隻眼」能「看到」預兆地震的低頻地磁場。

試驗場是一片不大的山坡地,山腳下有一條通向海邊的公路。這里不僅是岩蜥蜴和蛇蜥等爬行動物的棲息地,也是它們平時過冬的地方。18年來,試驗場的場長謝爾蓋·沙雷金每天都要到這里走一趟。一般來說,他也不是能經常碰到這里的居民,因為蜥蜴出來曬太陽時,通常互相間隔20-25米遠。但一旦有突發情況,爬行動物就不得不離開藏身之地,那時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蛇蜥。

那些住在地球上地震頻發地區的居民,自古以來都有一套能預報地震的本領。研究了30多年地震的孫士宏專家說,「地震前有預兆的動物種類有很多,中科院動物所在70年代所做的調查數字顯示,包括野生動物和家畜在內,有58種動物在震前的異常反應比較確實。比如,貓、狗、熊貓、魚、蛇、老鼠、螞蟻、蜜蜂等等。穴居動物如老鼠、蛇等,比地面上的動物感覺更靈敏,小動物比大牲畜感覺更靈敏。」

克里米亞的地震工作者通過觀察爬行動物的舉動,也成功地預報了一次地震。1984年10月5日,盡管是夜裡,氣溫又低,蜥蜴還是紛紛從洞里爬了出來。約一個小時後,地震儀記錄下雅爾達沿海一帶有地動現象。還有一次,1986年6月26日,他們也測出了地殼有輕微晃動。那天下著雨,但蜥蜴異常活躍,並不像平常那樣躲在洞里。雅爾達尼基塔植物園的科學家們決心要弄清這種「靈敏感覺」到底是怎麼回事?經過無數次研究,他們終於發現一個能讓爬行動物感知地震的生物機理。

作為最古老動物種群的代表,蜥蜴對地磁和電磁場的反應都很敏感。這是因為蜥蜴的神經系統有別於其他動物。

據謝爾蓋·沙雷金說,爬行動物有一種所謂的腔壁器官,稱為「第三隻眼」。這個器官位於間腦的末端,在負責調節神經系統的骨骺旁邊。有趣的是,蜥蜴的這個器官通過一個專門的小孔伸到了體外。和蜥蜴不同的是,蛇的「第三隻眼」藏在顱骨裡面。動物真有第三隻眼嗎?中科院成都動物研究所的專家說,「蜥蜴作為現存最原始的爬行動物之一,分布范圍很廣。以第三隻眼而著名的蜥蜴是生活在庫克海峽中的楔齒蜥,楔齒蜥的特徵就是其顱頂上具有第三隻眼,幼年的時候能感光,而成年後基本失去作用。這種顱頂眼是從早期脊椎動物遺留下來的特徵,在爬行動物中,某些蜥蜴也有此特徵,但是都沒有楔齒蜥的第三隻眼著名。」

至於蜥蜴的第三隻眼和地震預測之間的關聯,專家表示國內未對此做過系統的實驗研究,所以不能確定其結論。

據俄羅斯《總結》周刊報道,科學家通過長期觀察,他們認為「第三隻眼」確實能「看到」預兆地震的低頻地磁場。

在試驗中,他們把幾只蜥蜴放在大強度的高頻電磁場環境里,結果幾天後發現,這些接受試驗的動物統統死去。後來,將它們改放到低頻地磁場環境里,蜥蜴就顯得特別活躍,跟在野地里地動之前的表現如出一轍:它們都想從圈裡跑出去,頻繁地挪動地方,明顯地表現得煩躁不安。然而試驗結果卻給生物學家們出了一道難題:怎樣才能將強磁暴產生的干擾同地震徵兆區別開來?於是他們在試驗場安裝了地磁儀,由它們來測定地磁擾強度,即所謂的行星磁感應指數。如果地磁場出現高頻擾動或劇烈變化時,爬行動物便有了感覺,開始有所活躍。那就該發生地震了。

1990年,克里米亞的蘇達克市發生6級地震,之前科學家們在離震中40公里的地方就發現了蜥蜴的異常舉動。據目擊者說,當時地上鋪滿了蜥蜴,它們在山岩和石頭上成垂直排列,因為這種豎向姿勢能幫助它們適應地磁場的強度和方向。它們就靠這種姿勢來減緩地動前夕先行到達的信號的影響。卡拉達格山地質站的工作人員說,在搜集全有關電磁、地球物理、地質和生物等方方面面的資料之後,才能決定是否發出警報。在所養動物的幫助下,生物地震學家學會了預報地動的強度和震區,不過他們現在還得預報地震發生的時間。現在他們知道,生物指示器不僅在地震前幾個小時,而且在幾天前就會有所表現。

據生物學家介紹,爬行動物有別於儀器,它們的預報從未出過差錯。

由於蜥蜴有從古代祖先那裡繼承的神經系統,所以這便成了比較敏感的生物指示器。它們能感知離震中半徑為100公里范圍內將要發生的地震。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孫士宏認為,地震前地面和氣候會產生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這種細微變化更容易使動物的感知器官受刺激,從而使它們的行為發生異常。當然,引起動物行為異常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季節變化、疾病、生活環境和條件的改變等等。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能更准確地預測地震的發生。

㈣ 很多動物都可以事先感知地震的到來,為什麼人類卻不行

其實,人的感官並非都比其他動物厲害,比如狗能夠比人類察覺到更寬范圍的聲波,貓的夜視能力比人強,等等,動物不是能夠預測到地震,如果能「預測」到地震,那麼它們早就會離開地震區而不是地震來臨前才表現出不安等所謂「預告地震」的反應,它們只是或者由於日常逃生需要進化出對震動的感知比人靈敏,或者因為進化有比人類更靈敏的嗅覺而感到一些異常氣息而不安,更有可能因為它們直接棲息在地面甚至地下,更早感到地震前的地面變化而逃命(也許這「地震」是由人類活動而產生)。只有人,才會對地震進行研究,才會力圖對地震進行「預測」。
正如「螞蟻搬家、蛇過路」,以及燕子、蜻蜓低飛等物候預示天氣變化,不等於動物也會預報天氣,只是它們在大氣環境變化時的一種反應而已。

㈤ 人類為什麼不能預測地震

相對於其他科學領域,對地震的科學研究剛起步50多年,科學家對地球內部的認識還停留在很初級的階段。地震的成因非常復雜。科學家曾經嘗試在實驗室里模擬地震,但這種實驗是基於特殊條件下進行的,而現實情況要復雜的多,科學家們並不知道在很深的地殼下究竟會發生什麼,目前地殼的研究只能通過鑽機鑽地12公里,而地震多數發生在地下15公里。

即便對地球結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搜集出了更多的數據,有些科學家認為問題仍然存在:單個地震具有固有的不可預測性。科學家認為,可預測的大地震一定是特定物理狀態導致的不尋常事件。但地球處於一種自組織的臨界狀態,任何小地震都有可能引發大地震。這一觀點得到觀測結果的支持。根據觀測,除了規模最大的地震外,地震規模或者說震級的分布是恆定的。在自組織的臨界狀態,震級的這種恆定性普遍存在。任何特定的小地震是否會升級為大地震取決於一個面積巨大的區域內的大量物理條件的微小細節,而不僅僅是斷層臨近地區。地震破裂是一個非線性動力學過程,對未知初始條件高度敏感,因此大幅降低了可預測性。單個大地震的預測需要了解所有這些細節並且達到很高的准確度,而具備這種能力短期內是不可能的。目前還沒有一項定量理論能夠通過分析這些數據預測單個地震。

㈥ 為什麼動物可以預知地震,人類卻不行

動物的一些感知器官是比人類靈敏的多的比如嗅覺聽覺

㈦ 為什麼有的動物在地震前能感覺到地震的來臨而人類卻不能呢

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等等。至於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覺,平衡覺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對不同的動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反應。如一個地區的重力發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能過它的平衡器官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地震前地下岩層早已在逐日緩慢活動,呈現出蠕動狀態,而斷層面之間又具有強大的磨擦力,於是有人認為在磨擦的斷層面上會產生一種每秒鍾僅幾次至十多次、低於人的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低頻聲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聲波才能感覺到,而動物則不然。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狀,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常現象。動物異常的種類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動物、冬眠動物、魚類等等。動物反常的情形,人們也有幾句順口溜總結得好: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的發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動物為什麼能事前知道地震?因為許多動物的器官對自然災害特別敏感,它們比人能提前知道災害的來臨。如1975年2月4日海城、營口發生的7.3級地震前一個半月,就有冬眠的蛇出洞;許多鵝驚慌失措,亂叫不進窩,有的還飛起來。震前一兩天豬不吃食,用力爬牆、拱門。地震前兩天小獵互相亂咬,十幾條小豬的尾巴都被咬掉。一隻黑母雞就在2月4日地震時飛上了樹。一條雌馬甲魚在埒前20分鍾突然翻騰,躍出水面,並發出尖叫聲。營口一生產隊有6條牛,震前頭一天,有4頭牛打呆拼角,2頭牛拚命用蹄子刨地;鹿場的一群梅花鹿突然亂跑亂竄,有的前腿被擠骨折。
中國科學院對鴿與地震關系進行了實驗觀察,發現鴿子的脛骨的腓骨之間骨膜附近,有種橢球狀小體,比小米還小,約有百餘顆,有神經連著,形如一串葡萄。它們對震動十分敏感,刺激振幅達十分之幾微米,就引起神經電發放。生物物理所用100隻鴿子實驗。將50隻鴿子腿上的小顆粒切除,另50隻保留不動,在4級地震前,後者驚飛不已,前者安靜如常。說明切除腿部顆粒後與中樞神經失去了聯系。

㈧ 為什麼動物能感應到地震 ,人卻不能

因為地震是次聲波,人類無法辨識,而動物能聽見次聲波,能夠感知

㈨ 為什麼動物可以感知地震,人類不能

因為動物的聽覺范圍要超過人的聽覺范圍,地震前會發出次聲波,動物可以聽見次聲波和超聲波

㈩ 為什麼地震時動物能感知,而人類卻感知不了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顯得十分的渺小和脆弱,我們在很多自然災害面前顯得是那麼的束手無策,當大自然對我們肆意的侵略時,我們很多時候能做的都只是坐以待斃,想反抗卻無從下手,就像一塊難啃的骨頭找不到下嘴的地方。人類自認為自己是最高級的智慧生物,但我想說,每個物種存在都有它的特性,動物在很多方面就有比我們厲害的能力,比如狗的嗅覺,貓的夜視能力,蝙蝠的超聲波,鳥的飛行能力,等等。但是最厲害的是什麼呢?

眾說紛紜下動物的確比人類更加懂得規避災難,究竟是何原因相信以後的科學水平肯定能一探究竟,知道其中奧秘,造福人類。

閱讀全文

與人類是不是地球原生物為什麼不能感知地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