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發酵生產中常用的微生物培養基有哪些
1, Peotone Glucose Yeast extract Medium PGY (蛋白腖、酵母膏、葡萄糖培養基) Peptone(蛋白腖) 10g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5g Glucose (葡萄糖) 1g Distilled water (蒸餾水) 1L 2,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馬鈴薯、葡萄糖瓊脂) Potato extract (馬鈴薯汁) 1000ml Dextrose(glucose) (葡萄糖) 20g Agar (瓊脂) 20g 3, Czapek′s Agar(察氏瓊脂) Sucrose (蔗糖) 30g NaNO3 3g MgSO4.7H2O 0.5g KCl 0.5g FeSO4.7H2O 0.01g K2HPO4 1g Agar (瓊脂) 13g Distilled water (蒸餾水) 1000ml pH 7.2
❷ 請問:微生物培養基分哪幾類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微生物培養基的類型
由於各種所需要的營養不同,所以培養基的種類很多。據估計目前約有數千種不同的培養基,這些培養基可根據所含成分、物理狀態、以及不同的使用目的等而分成若干類型。
1.按照培養基的成分來分
培養基按其所含成分,可分為合成培養基、天然培養基和半合成培養基三類。
(1)合成培養基。合成培養基的各種成分完全是已知的各種化學物質。這種培養基的化學成分清楚,組成成分精確,重復性強,但價格較貴,而且微生物在這類培養基中生長較慢。如高氏一號合成培養基、察氏(Czapek)培養基等。
(2)天然培養基。由天然物質製成,如蒸熟的馬鈴薯和普通牛肉湯,前者用於培養黴菌,後者用於培養細菌。這類培養基的化學成分很不恆定,也難以確定,但配製方便,營養豐富,所以常被採用。
(3)半合成培養基。在天然有機物的基礎上適當加入已知成分的無機鹽類,或在合成培養基的基礎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培養黴菌用的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這類培養基能更有效地滿足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需要。
2.按照培養基的物理狀態分
培養基按其物理狀態可分為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和半固體培養基三類。
(1)固體培養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凝固劑,有瓊脂、明膠、硅膠等。固體培養基常用於微生物分離、鑒定、計數和菌種保存等方面。
(2)液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中不加任何凝固劑。這種培養基的成分均勻,微生物能充分接觸和利用培養基中的養料,適於作生理等研究,由於發酵率高,操作方便,也常用於發酵工業。
(3)半固體培養基。是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劑而呈半固體狀態。可用於觀察細菌的運動、鑒定菌種和測定噬菌體的效價等方面。
3.按照微生物的種類分
培養基按微生物的種類可分為細菌培養基、放線菌培養基、酵母菌培養基和黴菌培養基等四類。
常用的細菌培養基有營養肉湯和營養瓊脂培養基;常用的放線菌培養基為高氏1號培養基;常用的酵母菌培養基有馬鈴薯蔗糖培養基和麥芽汁培養基;常用的黴菌培養基有馬鈴薯蔗糖培養基、豆芽汁葡萄糖(或蔗糖)瓊脂培養基和察氏培養基等。
4.按照培養基用途分
培養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為加富培養基、選擇性培養基和鑒別培養基。
(1)加富培養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血、血清、動植物組織提取液,用以培養要求比較苛刻的某些微生物。
(2)選擇性培養基。是根據某一種或某一類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對一些物理、化學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利用這種培養基可以將所需要的微生物從混雜的微生物中分離出來。
(3)鑒別培養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試劑或化學葯品,使培養後會發生某種變化,從而區別不同類型的微生物。
❸ 根據不同的標准劃分,微生物的培養基種類有哪些,各舉一例
按培養基的組成成分分類
按培養基的物理狀態分類
按培養基的功能分類
1、按對培養基成分的了解1 ) 天然培養基(complex medium)
是一類採用動、植物組織或微生物細胞,或它們的提取物或粗消化產物配製而成的培養基。是一類營養成分即復雜又豐富,化學成分並不十分清楚或化學成分不恆定的天然有機培養基。
用途:適合於實驗室的一般培養和工業的大規模發酵生產。(不適於作精細的科學實驗,否則引起數據不穩定)
例如: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細菌)、麥芽汁培養基(酵母菌)等。
特點:營養豐富、種類多樣、配製方便、價格低廉、但成分不清楚、不穩定。
2)合成培養基(synthetic medium)
是由化學成分完全了解的化學試劑(各成分包括微量元素的量都確切知道)配製而成的培養基。
用途:僅適用於營養、代謝、生理、生化、遺傳、育種、菌種鑒定或生物測定等定量要求較高的研究工作中。
特點:成分已知、精確、重復性高、但價格較貴、配製麻煩、且微生物在其中生長速度較慢。
如:澱粉硝酸鹽培養基(高氏一號培養基)、蔗糖硝酸鹽培養基(察氏培養基)等。
3)半合成培養基(semi-synthetic medium)
一類主要用已知化學成分的試劑配製,同時又添加某種或某些未知天然成分的培養基。
如:培養真菌的馬鈴薯蔗糖培養基。
嚴格地講,凡含有未經特殊處理的瓊脂的任何合成培養基,實質都可看成是一種半合成培養基。
特點:配製方便,成本低廉,微生物生長良好。
2、按培養基的物理狀態劃分1)液體培養基(liquid medium)
呈液體狀態的培養基。
用途:大規模工業生產及在實驗室進行微生物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方面的研究 。
2)固體培養基(solid medium)
外觀呈固體狀態的培養基。
根據固體培養基的性質又可分為:
(1)固化培養基(solidified media)
是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適量凝固劑即為固化培養基。例如:加入瓊脂、明膠、海藻酸膠、脫乙醯吉蘭糖膠、多聚醇F127等。
(2)非可逆凝固培養基
是一類凝固後就不能再重新融化的培養基。
如醫葯微生物分離培養中常用的血清培養基、用於化能自養細菌的分離、純化和培養的無機硅膠培養基
(3)天然固體培養基
由天然固態營養基質制備而成的培養基。
常用的天然固態營養基質有馬鈴薯片、胡蘿卜條、麩皮、米糠、木屑、稻草粉、纖維等。
3)半固體培養基(semi-solid medium)
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了少量凝固劑而製成的堅硬度較低的固體培養基。一般可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0.5%左右的瓊脂製成。
用途:觀察細菌的運動性,趨化性研究,厭氧菌的培養、分離和計數以及採用雙層平板法測定噬菌體的效價等。
4)脫水培養基(dehydrated culture media)
指含有除水以外的一切成分的商品培養基。是一類既有成分精確又使用方便的現代化培養基。使用時只要加入適量水分並加以滅菌即可。
3、按培養基對微生物的功能劃分
基礎培養基
加富培養基
選擇培養基
鑒別培養基
(1)基礎培養基(minimum medium)
含一般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的基本營養物質的培養基。
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是最常用的基礎培養基
(2)加富培養基(enrichment medium)
根據某種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專門在培養基中加入該營養物的培養基。
特殊營養物質包括血液、血清、酵母浸膏、動植物組織液等。
一般用來培養某種或某類營養要求比較苛刻的異養型微生物。
(3)選擇培養基(selective medium)
一類根據不同種類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要,或對某化學、物理因素的抗性及敏感性不同而設計的培養基。具有使混合菌樣中的劣勢菌變成優勢菌的功能,利用這種培養基可將某種或某類微生物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分離出來。
一種是正選擇---「投其所好」
一種是負選擇---「取其所抗」
(4)鑒別培養基(differential medium)
用於鑒別不同類型微生物的培養基
在培養基中加入能與某種代謝產物發生特定的化學反應的指示劑或化學葯品,從而產生某種明顯的特徵性變化,以區別不同的微生物。
最常見的鑒別性培養基:伊紅美藍乳糖培養基即EMB(Eosin Methylene Blue)培養基。
❹ 高中生物:培養基分哪幾種分別作用是啥
1、選擇性培養基:一類根據某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其對某化學、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具有使混合菌樣中的劣勢菌變成優勢菌的功能,廣泛用於菌種篩選等領域。
2、鑒別培養基:一類在成分中加有能與目的菌的無色代謝產物發生顯色反應的指示劑,從而達到只須用肉眼辨別顏色就能方便的從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養基。例如,伊紅美藍乳糖培養基(EMB)。
(4)微生物培養基還有什麼擴展閱讀:
培養基在使用前通過高壓或過濾滅菌。防止污染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確認工作細胞庫是否被污染,確認毒種工作種子批是否被污染,確認所用培養基及其添加成分(如小牛血清、NaHCO3等)是否被污染,均可用細菌、真菌及支原體無菌試驗來確認並排除。同時要對無菌試驗培養基的靈敏度進行驗證。
實際生產中,可以從配製好的培養液中取少量加入營養瓊脂於恆溫培養箱內培養,48小時即可觀察有無污染。
其它:高壓滅菌設備、過濾除菌設備均應進行驗證,確保滅菌和除菌效果;前者應在投產前及其後的每6個月進行驗證,後者應在每次除菌前、後進行驗證工作(至少應在除菌後進行一次)。
另外,應將有毒區與無毒區嚴格分開,並有各自獨立的空氣凈化系統及孵室,有毒區對無毒區應保持相對負壓,防止病毒對培養細胞(尤其是細胞庫)的污染。
❺ 微生物 選擇培養基有哪些舉例說明
選擇培養基:是根據某一種或某一類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對一些物理、化學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利用這種培養基可以將所需要的微生物從混雜的微生物中分離出來。
比如,臨床上最常用的是腸道選擇培養基,腸道細菌種類繁多,故有多種選擇培養基,比如強選擇的ss,中選擇的麥康凱和弱選擇的中國藍平板
❻ 微生物的培養基
培養基:按照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產生代謝產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人工配製而成的營養基質。
1.1培養基的設計原則
1)目標明確(微生物類型、種子、發酵、分離、保藏)
明確培養基的用途,如用於培養何種微生物,培養的目的如何,是培養菌種還是用於發酵生產,發酵生產的目的是獲得大量菌體還是獲得次級代謝產物等,根據不同的菌種及其不同的培養目的確定搭配的營養成分及營養比例。
營養的要求主要是對碳素和氮素的性質,如果是自養型的微生物則主要考慮無機碳源,如果是異樣型的微生物,主要提供有機碳源物質;除碳源物質外,還要考慮加入適量的無機礦物質元素;有些微生物菌種在培養時還要求加入一定的生長因子,如很多乳酸菌在培養時,要求在培養基中加入一些氨基酸和維生素等才能很好地生長。
2)營養協調
--6大營養要素的適合比例
--尤其C/N比 (分離:細菌約4/1;酵母約6/1;黴菌約8/1)
除營養物質要求外,還要考慮營養成分的比例適當,其中碳素營養與氮素營養的比例很重要。C/N 比是指培養基中所含 C 原子的摩爾濃度與 N 原子的摩爾濃度之比,不同的微生物菌種要求不同的 C/N 比,同一菌種,在不同的生長時期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 C/N 比在配製發酵生產用培養基時,要求比較嚴格, C/N 比例對發酵產物的積累影響很大;一般在發酵工業上,發酵用種子的培養,培養基的營養越豐富越好,尤其是 N 源要豐富,而對以積累次級代謝產物為發酵目的的發酵培養基,則要求提高 C/N 比值,提高 C 素營養物質的含量。
3)合適的理化條件
除營養成分外,培養基的理化條件也直接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和正常代謝.
◆ pH(內源調節、外源調節)
微生物一般都有它們適宜的生長pH 范圍,細菌的最適pH 一般在pH 7~8范圍,放線菌要求pH 7.5~8.5范圍,酵母菌要求pH 3.8~6.0, 黴菌的適宜pH 為4.0~5.8。
由於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不斷地向培養基中分泌代謝產物,影響培養基的pH變化,對大多數微生物來說,主要產生酸性產物,所以在培養過程中常引起pH的下降,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速度。為了盡可能地減緩在培養過程中pH的變化,在配製培養基時,要加入一定的緩沖物質,通過培養基中的這些成分發揮調節作用,常用的緩沖物質主要有以下兩類:
3)合適的理化條件
除營養成分外,培養基的理化條件也直接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和正常代謝.
----pH(內源調節、外源調節)
----滲透壓
----水活度(相對濕度)
----氧化還原電位(V, mV)
好氧菌:>0.3 V; 厭氧菌<0.1V
4)成本
1.2培養基的設計方法
1)生態模擬
2)參照文獻進行適當修改
3)試驗比較
----單因子比較選擇出主要C、N源、
無機 鹽等
----正交試驗確定適宜的濃度
2 培養基的種類
根據培養基的成分:天然培養基 組合培養基 半組合培養基
根據培養基的功能分:加富性選擇培養基 抑制性選擇培養基
(根據某些微生物的營養要求或對某些化學物質敏感性不同設計而成、有利於所分離微生物的生長或抑制它種微生物,從而達到選擇分離目的的培養基。)
(1)加富性選擇培養基
----纖維素培養基:富集纖維素分解菌
----阿什貝培養基:富集好氧性自生固氮菌
----Martin培養基:富集土壤真菌
(2)抑制性選擇培養基
在培養基中加入抑制性物質
細菌:慶大黴素、青黴素、鏈黴素、四環素
G+:膽鹽
真菌:制黴菌素、放線菌酮
2 鑒別性培養基
一類在培養基中加入能與目的菌無色代謝物發生顯色反應的指示劑,從而達到用肉眼辨別顏色就能方便地鑒別某種微生物的培養基。
---- 伊紅美藍乳糖培養基(EMB)
1)伊紅、美藍兩種苯胺染料對G+和部分G-抑製作用
2) 伊紅、美藍在低酸度下結合並形成沉澱起產酸指示作用
3)大腸桿菌發酵乳糖產酸
菌落區別於不利用乳糖的其它腸桿菌,菌落呈深紫色,並有金屬光澤。
4)大腸桿菌產酸強
菌落區別於利用乳糖產酸弱的其它腸道菌,產酸力弱的腸道菌的菌落呈棕色。
❼ 微生物培養基的類型的按照微生物的種類分
培養基按微生物的種類可分為細菌培養基、放線菌培養基、酵母菌培養基和黴菌培養基等四類。
(1)常用的細菌培養基有營養肉湯和營養瓊脂培養基。
(2)常用的放線菌培養基為高氏1號培養基。
(3)常用的酵母菌培養基有馬鈴薯蔗糖培養基和麥芽汁培養基。
(4)常用的黴菌培養基有馬鈴薯蔗糖培養基、豆芽汁蔗糖(或葡萄糖,葡萄糖比較昂貴)瓊脂培養基和察氏培養基等。
❽ 培養基的分類有哪些
培養基一般分類為物理分類、化學分類、微生物分類。
一、物理分類。
1、液體培養基:其80%-90%是水,是配有可溶性的或不溶性的營養成分的培養基。
2、固體培養基:配製成的固體狀態的基質,根據性質又分為固化培養基、非可逆性固化培養基、天然固態培養基、濾膜。
3、半固體培養基:指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劑而配製成的半固體狀態的培養基。
4、脫水培養基:又稱預制乾燥培養基,指含有除水分外的一切成分的商品培養基。
二、化學分類。
1、天然培養基:是指一類利用動物、植物或微生物體包括其提取物製成的培養基。
2、組合培養基:是根據天然培養基的成分,用化學物質模擬合成、人工設計而配製的培養基。
3、半組合培養基:指一類主要以化學試劑配製,同時還加有某種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養基。
三、微生物分類。
1、選擇性培養基:根據某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其對某化學、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具有使混合菌樣中的劣勢菌變成優勢菌的功能,廣泛用於菌種篩選等領域。
2、鑒別培養基:在成分中加有能與目的菌的無色代謝產物發生顯色反應的指示劑,從而達到只須用肉眼辨別顏色就能方便的從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養基。
(8)微生物培養基還有什麼擴展閱讀:
其他特殊培養基:
1、選擇性培養基。選擇性培養基是指根據某種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其對某化學、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其功能是使混合菌樣中的劣勢菌變成優勢菌,從而提高該菌的篩選效率。
2、酵母菌富集培養基。葡萄糖5%,尿素0.1%,硫化銨0.1%,磷酸二氫鉀0.25%,磷酸氫二鈉0.05%,七水合硫酸鎂0.1%,七水合硫酸鐵0.01%,酵母膏0.05%,孟加拉紅0.003%,pH4.5。
3、Ashby無氮培養基。富集好氧自生固氮菌,甘露醇1%,磷酸二氫鉀0.02%,七水合硫酸鎂0.02%,氯化鈉0.02%,二水合硫酸鈣0.01%,碳酸鈣0.5%。
❾ 微生物常用基本培養基有哪些
您好。 一, 按物理性質分為:1固體培養基,它用於微生物的分離和計數。2,半固體培養基:觀察微生物的運動&、鑒定菌種。3:液體培養基,用於工業生產。。。 二,按照化學成分,分為天然培養基,用於分類,鑒定。合成培養基,用於工業生產。。。。。三,按用途分類,分為選擇培養基,用於多種微生物群落挑出所需的微生物。 鑒別培養基, 用於鑒定某種微生物。
❿ 微生物培養時使用的培養基的具體配方不同,一般含有哪些物質
展開全部
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質、無機鹽(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和水等。自養型微生物有較強的合成能力,所以培養自養型微生物的培養基完全由簡單的無機物組成。異養型微生物的合成能力較弱,所以培養基中至少要有一種有機物,通常是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