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食品變質是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品發生緩慢氧化而腐敗變質是最為重要和普遍的現象,如何防止食品變質是當
(1)空氣中的氧氣具有氧化性,而微生物繁殖需要氧氣,所以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微生物難以繁殖;同時沒有氧氣,可以防止食物發生緩慢氧化而變質;故填:氧;氧化;
(2)鐵粉用作防腐劑,主要是利用鐵粉生銹時消耗氧氣,而使食物與氧氣隔離.故填:鐵粉吸收氧氣和水分,使食品不被氧化並保持乾燥
(3)將食物放在冰箱中就是利用冰箱內的低溫環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來達到較長時間保存的目的.故填:低溫可抑制細菌生長繁殖,延長食品保質期
(4))【猜想與驗證】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小明的猜想,具體的步驟為:用注射器抽取包裝袋內的氣體,然後通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其中發生反應的表達式:Ca(OH)2+CO2═CaCO3↓+H2O;包裝袋的氣體必須是無毒的、比較穩定的,例如氮氣、二氧化碳等,充入的氣體還可能是:氮氣;
【反思】因為是對食品充氣包裝,所有對所充氣體須要求:①氣體無毒;②化學性質不活潑;③不能與食品反應;
(5)
(5)①根據丙酸鈉化學式為C3H5O2Na,利用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分子中原子個數的乘積之比,計算丙酸鈉中C、H、O、元素的質量比:12×3:1×5:16×2=36:5:32;即丙酸鈉中C、H、O元素的質量比是:36:5:32;
②苯甲酸鈉的化學式是C7H5NaO2,所以苯甲酸鈉是有碳、氫、鈉、氧四種元素組成的;
③苯甲酸鈉的化學式是C7H5NaO2,每個苯甲酸鈉分子中含有7個碳原子、5個氫原子、1個鈉原子、2個氧原子,所以每個苯甲酸鈉化學式中含有15個原子;
④利用
碳的相對原子質量×苯甲酸鈉分子中碳元素的原子個數 |
苯甲酸鈉的相對分子質量 |
12×7 |
12×7+1×7+23+16×2 |
84 |
146 |
23 |
146 |
23 |
23+36.5 |
B. 預防食品腐敗變質的措施有哪些
低溫貯藏手段低溫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降低食物內發生的化學反應的速度和酶的活力。這也是食物在夏季比在冬季更易發生腐敗變質的重要原因。在低溫環境下,對食物進行儲藏,可以起到延緩食物腐敗變質的作用。通常肉類在0度時可保存7〜10天,-10度可保存半年;魚的冷凍溫度-5度〜-30度為好,果蔬菜0度〜5度為好。
高溫手段經過高溫處理後,食物中的絕大部分微生物可以被殺死,並可以破壞食物中的酶類成分。但是對微生物發生作用的大小取決於微生物本身的耐高溫性、溫度的高低、加熱時間的長短等多種因素。大多數微生物在60度的條件下,10〜15分鍾即可被殺死,但細菌芽孢與黴菌因耐受力強,需要更高溫度或更長時間才能被殺死。
脫水手段如果食物中的水分降低至一定限度以下,有些微生物就不能繼續繁殖,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從而防止食物腐敗變質。脫水防腐的含水量應達到下列要求:奶粉<8%,全蛋粉<13%〜15%,脫脂奶粉<
15%,豆類<15%,蔬菜為14%〜25%。
提高滲透壓手段如果微生物處於高滲狀態的介質中,菌體原生質脫水收縮,與細胞膜脫離,原生質凝固,就會造成微生物死亡,從而達到延緩食物腐敗變質的效果。常用的提高滲透壓的手段有鹽腌法和糖漬法,即對食物進行鹽腌或者糖漬。如咸雞蛋、咸鴨蛋。
提高酸度手段大多數的微生物在pH值低於45的時候,都不能很好地發育,因此,利用提高氫離子濃度來延緩食物腐敗的效果也較為明顯。常用的提高酸度的手段有酸漬法、酸發酵,如泡菜和漬酸菜。
使用添加食物添加劑的手段合理使用符合食用標準的食物添加劑對食物進行化學添加也可以起到防止食物腐敗和改善食物性狀的作用。
C. 防止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變敗的措施有哪些
一、低溫保藏。這個方法最有效也最實際。低溫使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減慢很多,抑制微生物生長。二、用糖或鹽腌制食品,從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三,能曬乾的食品就曬干,只要沒有水,微生物就不能生長。
D. 食品腐敗變質控制措施主要有什麼
控制食品腐敗變質,主要是從減弱或消除引起食品腐敗的各種因素作用來考慮。如減少微生物污染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採取抑菌或滅菌措施,抑制酶活力,防止各種環境因素對食品的不利作用,以達到防止或延緩食品腐敗變質的目的。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方法有:(1)貯藏:低溫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食品內化學反應的速度和酶的活力。通常肉類在0℃時可保存7~10天,-10℃可保存半年;魚的冷凍溫度在-5℃~-30℃保存為好;水果蔬菜在0℃~5℃保存為好。(2)高溫滅菌、防菌:食品經高溫處理後,可殺死其中絕大部分微生物,並可破壞食品中酶類。但是對微生物發生作用的大小取決於溫度的高低、加熱時間的長短。大多數微生物在60℃時10~15分鍾即可被殺死,但細菌芽孢與黴菌因耐受力強,需更高溫度或更長時間。(3)脫水:食品中的水分降低至一定限度以下,微生物不能繁殖,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從而能防止食品腐敗變質。(4)提高滲透壓:常用有鹽腌法和糖漬法。微生物處於高滲狀態的介質中,菌體原生質脫水收縮,與細胞膜脫離,原生質凝固,從而使微生物死亡。(5)提高酸度:針對大多數微生物不能在PH值4.5以下很好發育的作用原理,可利用提高氫離子濃度來防腐。常用的方法有酸漬法、酸發酵,如泡菜和漬酸菜。(6)使用化學添加劑:常用的食品防腐添加劑有防腐劑、抗氧化劑,防腐劑用於抑制或殺滅食品中引起腐敗變質微生物,抗氧化劑可用於防止油脂酸敗。除上述防腐方法外,現在國內外食品工業部門對部分食品開始應用電離輻射、微波等方法進行食品防腐。
E. 食物腐敗變質預防的技術原理是什麼食物腐敗變質有哪些控制措施和方法
食物腐敗變質主要是微生物引起的,所以主要是控制住微生物,就可以預防食物腐敗變質,微生物有6大營養物質,控制住了水份,碳水,氧氣等就可以控制住了。
F. 怎樣防止食物變質
1、低溫儲存法
低溫儲存是最有效的防止食品變質方法,它還可以分為冷凍和冷藏兩種,因為低溫可以降低食品微生物的活性,也能減少食品化學反應的發生,對預防食品變質有很明顯的作用。
2、高溫殺菌保存法
高溫殺菌也是防止食品變質的重要方法,食品中的一些微生物可以在高溫的作用下,改變結構,失去活性,避免微生物大量繁殖引發食品變質,生活中常用的高溫菌方式有巴氏消毒法、高溫滅菌法以及微波加熱殺菌法。
3、脫水與乾燥保存法
對食品進行脫水和乾燥處理也是防止食品變質的重要方式,因為食品的一些微生物繁殖時需要一定的水分,人們把食品的水分去除,就會避免微生物的繁殖,也就防止了食品發生變質,平時生活中的干貨、脫水肉類以及脫水蔬菜等,就都是利用這種方法來防止食品變質的。
G. 控制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在食品貯藏工作中,應該採取各種措施,對於可能出現的微生物污染進行預防。一旦出現微生物污染,應採取措施控制。
1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預防
許多食品,如水果、蔬菜、魚、肉、禽蛋等,內部一般不常含有微生物,但其外表往往帶有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在某些條件下,其數量相當巨大。這些微生物的存在,由於它們已適應於這些食品的環境條件,因而極易大量而迅速繁殖。
作為預防措施,首先是對某些食品原料所帶有的泥土和污物進行清洗,以減少或去除大部分所帶的微生物。乾燥、降溫,使環境不適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也是一項有效的措施。在加工、運輸、貯藏過程中的環境、設備、輔料和工作人員,都應注意防止微生物對食品的污染。無菌密封包裝是食品加工後防止微生物再次污染的有效方法。
2
、減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的微生物
食品及其原料,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某些微生物,包括有病原菌和腐敗菌,不僅可引起食品的腐敗變質,食用後甚至會引起人們的健康損害。
減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微生物的方法很多,如過濾、離心、沉澱、洗滌、加熱、滅菌、乾燥、加入防腐劑、輻射等等。這些方法可以根據食品的不同性質,加以選擇應用。但應注意選擇的方法應以不損害食品的營養、風味、表觀性狀、內在質地和食用價值為原則。
3
、控制食品中殘留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經過加工處理的食品,仍有可能殘留一些微生物。控制食品中殘留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就可以延長食品的貯藏日期,並保證食品的食用安全。控制的方法有低溫法、乾燥法、厭氧法、防腐劑法等等。基本原理就是創造一個不利於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環境條件,或加入某些化學葯劑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H. 造成食品腐敗變質的因素有哪些 怎樣控制
1.
食物本身的狀況:
2.
在生產或存放中本身被污染的程度,越嚴重越容易變質;
3.
營養成分越高,越有利於微生物的繁殖;
4.
水分含量,游離水越多,越容易被微生物利用,越易腐敗;
5.
氧氣,密封不嚴的產品容易腐敗(也有密封後仍然腐敗的現象,例如罐頭)
6.
本身的酸鹼程度,也可是說是ph值;
7.
原料中的比例,尤其像糖、鹽,濃度很大的不易腐敗;
8.
防腐劑的含量;
2.
外界環境:
9.
低溫或溫度過高不容易腐敗;
10.
乾燥的環境不易腐敗;
暫時就寫這么多吧,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I. 如何控制微生物對食品的污染及由此引起的腐敗
一般情況下有幾種方法:首先是減少食品的水分,例如可對食品進行風干或者烤乾。其次可以選擇高溫滅菌。高溫滅菌有很多種方法,例如巴氏滅菌。再次可以選擇紫外或者放射滅菌,這類儀器比較昂貴,不適於家庭或作坊使用。最後要對滅菌食品做好密封或低溫保藏,如用真空包裝和低溫冷凍。
J. 從水分活度的角度,闡述如何防止由於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食物
對於微生物,在水分活度在0.5以下時微生物不繁殖。在0.60~0.65時只有耐滲透壓酵母和少數黴菌不會受到抑制。在0.65~0.75時,嗜旱黴菌和二孢酵母等,更高的時候就有較多微生物了。所以可以選擇減少水分活度來控制微生物的繁殖,來延緩食物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