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通化市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預防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和擴散,改善城鄉環境衛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管理規定》《吉林省愛國衛生工作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病媒生物的預防控制、監督管理等活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病媒生物,是指能夠將病原體從人或者動物傳播給人,威脅人身健康、影響生產生活的生物,主要包括鼠、蚊、蠅、蟑螂等。第四條按照「政府組織、部門協作、單位負責、全民參與、科學治理、分類指導」的工作方針,採取環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學消殺的綜合防治原則,通過群眾治理與專業預防控制相結合、日常治理與突擊消殺相結合的方式,有效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第五條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以下簡稱愛衛會)在本級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統一組織、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
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宣傳教育;
(二)制定病媒生物防控工作規劃和計劃,組織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
(三)組織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檢查、指導、監督;
(四)協調成員單位做好職責范圍內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
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愛衛辦)負責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的日常管理工作。第六條各級愛衛會成員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履行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有關的監督管理職責。第七條縣級以上愛衛會要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納入愛衛會工作規劃,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需經費納入工作預算。第八條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所有單位和個人應當參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進行舉報。第二章預防控制第九條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實行單位責任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要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制度,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擴散,避免和減少病媒生物危害的發生。第十條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要按照當地愛衛會的部署,積極參加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
下述場所應當指定專人負責病媒生物的預防控制工作,設置病媒生物防範設施並進行經常性消殺,將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准范圍。
(一)醫院、學校、賓館、浴池、商場、娛樂場所、車站、公共交通工具、公園、居民區等人員集中的場所;
(二)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餐飲店、釀造廠、農貿市場、超市、糧庫、屠宰廠、公廁、建築工地、廢品收購站、垃圾轉運站、垃圾處理場、公共綠地等易招致或者孳生病媒生物的場所。第十一條預防控制病媒生物孳生,應當採取下列措施:
(一)清除易孳生病媒生物的積水、垃圾、堆積雜物、殘留食物等,保持室內外環境整潔;
(二)設置和完善防蚊蠅門窗、防鼠門網等基礎設施;
(三)定期沖洗、消殺下水管道、垃圾儲運設施、存水處、廁所等病媒生物易孳生地;
(四)實行垃圾袋裝化和垃圾收集運輸封閉化,並做到日產日清;
(五)採取塗牆抹縫等措施防止蟑螂藏匿孳生;
(六)及時妥善處理被殺滅的老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屍體;
(七)採取物理、生物及化學等方法控制病媒生物密度。第十二條新城區開發建設和舊城區改造,建築物管線、市政管井和下水道系統等應當設立防範病媒生物侵害的設施。第十三條實施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應當使用符合產品質量規范和標準的葯劑和器械。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者假冒偽劣的葯劑和器械。第十四條各級愛衛辦應當根據病媒生物消殺和密度情況,適時組織開展集中統一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
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各級愛衛辦的要求參加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對病媒生物實施有效殺滅。第十五條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在同級愛衛辦的組織協調下,科學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
(一)制定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方案,協助愛衛辦做好宣傳教育、技術培訓等工作。
(二)落實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措施,開展病媒生物密度監測和抗葯性測試,建立健全病媒生物密度監測和預警網路,為制定病媒生物預防控制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三)制定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應急預案,做好消殺葯物、器械等儲備工作,有效應對疫情、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中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
❷ 109、病媒生物防制綜合防制措施包括哪些
(1)蚊、蠅堅持孳生地治理為主的綜合防制措施,包括當地各類蚊、蠅孳生地分布調查,孳生地治理的措施與方案,治理情況和成效(有評價資料); (2)滅鼠、滅蟑螂堅持環境治理與化學防治並重的綜合防制措施,包括環境治理的措施與方案、情況和效果以及化學防治方案和效果(查閱資料和檢查現場)。
❸ 病媒生物防制是什麼意思
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病),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
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蟎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覺。
病媒生物監測與防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各級政府普遍設立。而各工作單位及家庭單位遠未重視此項工作(除自發行業盈利單位外),尚應進一步普及。
病媒生物的危害
病媒生物不僅可以直接通過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響或危害人類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一系列的重要傳染病。在我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有許多屬於病媒生物性傳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瘧疾、登革熱、地方性斑疹傷寒、絲蟲病等;而一些消化道傳染病則通過病媒生物的機械性傳播在人群中擴散,如痢疾、傷寒等。
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傳染病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旅遊和貿易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的不斷改變,病媒生物種類、密度和分布等發生了新的變化,不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范圍擴大、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不斷出現。媒介生物性傳染病具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嚴重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通過對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減少它們對人群的騷擾和經濟損失,更可以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近年來一些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已對我國形成威脅,因此加強病媒生物疾病預防控制已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
防制常用手段
衛生!講衛生!保持衛生!一定要講衛生!全民都要講衛生!
❹ 病媒生物防制為何是防制不是防治
病媒生物防制的「制」應該是制度的制。病媒生物防制這句話的含義是:
對鼠、蠅、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防」與「制」,防指的是「四防」設施,如假鼠洞、防蠅簾、防蠅窗、防鼠網等器具;
制指的是對鼠、蠅、蚊子、蟑螂的滅殺,如用化學的葯物滅殺,鼠籠、滅蠅燈等物理滅殺,用鼠、蚊、蠅、蟑螂等的天敵滅殺,如:貓、蛇等。
防治
意思是「預防和治療」,例如「防治疾病」,「防治蟲害」等。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的方法。
(4)病媒生物防治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蟎等。最常見四大害為:
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蟎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覺。
病媒生物監測與防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各級政府普遍設立。而各工作單位及家庭單位遠未重視此項工作(除自發行業盈利單位外),尚應進一步普及。
危害
病媒生物不僅可以直接通過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響或危害人類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一系列的重要傳染病。
在我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有許多屬於病媒生物性傳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瘧疾、登革熱、地方性斑疹傷寒、絲蟲病等;而一些消化道傳染病則通過病媒生物的機械性傳播在人群中擴散,如痢疾、傷寒等。
防制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傳染病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旅遊和貿易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的不斷改變,病媒生物種類、密度和分布等發生了新的變化,不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范圍擴大、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傳染病不斷出現。
媒介生物性傳染病具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嚴重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
通過對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減少它們對人群的騷擾和經濟損失,更可以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近年來一些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已對我國形成威脅,因此加強病媒生物疾病預防控制已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
❺ 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為了消除鼠、蚊、蠅、蟑螂(以下簡稱四害)的危害,防止疾病傳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制定本制度。
2、病媒生物防制應當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集中統一除「四害」與日常除「四害」相結合,治理環境消除「四害」孳生條件與直接消殺「四害」相結合的原則。
3、積極參加愛國衛生運動,定期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消除衛生死角,杜絕「四害」孳生地。
4、病媒生物防制實行責任制,各成員必須認真學習,掌握除「四害」有關知識和技能,採取科學、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和降低「四害」密度,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
5、健全防鼠滅鼠設施,採取堵塞孔洞,設置防鼠網,毒殺,粘捕等方法防鼠滅鼠。
6、做好消除積水,廢棄物管理等工作,健全紗門紗窗以及防蠅簾,配置滅蚊蠅燈,採取各種有效方法,控制和消除蚊蠅孳生條件,消滅蚊蠅及其幼蟲。
7、蟑螂採取隨見隨殺,消除藏匿縫隙,有效控制蟑螂密度。
8、不得使用國家禁用的劇毒除「四害」葯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傳染病防治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劃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治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監督管理體系。
第六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傳染病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傳染病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傳染病防治工作。軍隊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主管部門實施監督管理。
❻ 廣東省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防止相關傳染病發生與傳播,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廣東省愛國衛生工作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病媒生物,是指能夠將病原體從人或者其他動物傳播給人的、危害人類健康的鼠、蚊、蠅、蟑螂、蚤類等生物。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近期和遠期病媒生物預防控制規劃,實行目標管理和部門分工負責制,使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逐步達到國家規定控制標准。第四條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在同級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本規定的實施。第五條在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統一組織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技術指導和病媒生物密度監測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文化、教育、新聞等部門應當做好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的宣傳教育工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農區的滅鼠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門應當加強對本系統所屬單位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督促和管理。第七條居民委員會應當負責組織轄區內單位和個人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
村民委員會應當積極組織創建衛生村活動,開展以管垃圾、管糞便、改廁、改畜圈、改造環境為重點的環境衛生治理,有計劃地組織群眾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使其逐步達到省規定的要求。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公共環境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需必要經費予以安排。
單位和居民住戶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費用,由各自負擔。
物業租賃和待建工地等其他場所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費用,由其管理單位或者使用單位負擔。第九條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防範和殺滅病媒生物以及控制其孳生場所的義務,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有權制止和舉報。第十條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應當採取改造環境、控制病媒生物孳生地、防範及殺滅等綜合防治措施。
城鄉規劃、建設和舊城區改造,以及各類建築工程設計和施工,應當同時規劃建設防治病媒生物的衛生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符合衛生要求的垃圾收集設施和公廁,建築物管線、市政管井和下水道系統應當設有防範病媒生物侵害的設施。第十一條單位和個人除應當執行國家和省有關環境衛生管理規定外,還應當做好以下防治工作:
(一)經常清疏下水道、溝渠,平整窪地,清除室內外積水,控制蚊蟲孳生;
(二)垃圾等易招引、孳生蒼蠅的物質應當有容器裝載並加蓋,日產日清;
(三)管好人和禽、畜糞便,糞池、糞缸應當嚴密封蓋,住宅區栽種花木不得施用未經發酵的有機肥;
(四)完善防蚊、防蠅、防鼠設施,堵鼠洞,填縫補隙以防蟑螂藏匿孳生;
(五)參與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組織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第十二條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設置相應的防蠅、防鼠等設施,並採取措施消除蒼蠅、老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條件,病媒生物的密度應當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第十三條廢品收購、建築工地和集貿市場、禽畜飼養場、花卉市場等易招引或者孳生病媒生物的行業和場所,其經營管理者或者開辦者應當完善和落實防範、殺滅病媒生物措施,並有專人負責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第十四條城鎮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主要指標應當符合本省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標准。第十五條凡開設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有償服務機構或者增加此類經營項目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依法領取營業執照或者變更經營范圍後方可營業,並在領取營業執照後10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同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開展異地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有償服務,還應當向服務所在地縣級以上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備案。第十六條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對已備案的、具備以下條件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有償服務機構,應當在其門戶網站進行公示,方便需要服務的單位和個人選擇和監督:
(一)有合法的工商、稅務登記證明;
(二)有完整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操作規程;
(三)有與業務量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合格的技術人員;
(四)有符合要求的經營場所、庫房、專用葯物與器械;
(五)收費合理。
❼ 預防病媒生物設施都有哪些
預防病媒生物設施都有哪些
病媒生物防制資料收集內容
1、組織領導和工作機構:
病媒生物防制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專兼職人員名單。
2、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安排:
包括方案、計劃制定和實施、總結及檢查考核、評比、宣傳、培訓等情況 :要制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計劃和階段性工作安排;
進行病媒生物防制活動後的檢查(包括對下屬單位及自查)及評比,有小結; 如:春秋兩季滅鼠工作,也可結合愛國衛生活動月,以及單位節日前衛生檢
查等,在房間內外環境各個角落裡檢查鼠跡、蟑跡(鼠洞、鼠糞、鼠屍、鼠咬痕、抽屜死角里查活蟑螂或蟑跡),辦公室內有沒蒼蠅,單位內外環境的各種存水容器和積水中有沒蚊幼及蛹等材料。
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包括會議記錄):包括聲像照片、報刊、宣傳品等相關資料。
開展病媒生物防制業務培訓:提供培訓記錄、教材、簽到等相關資料。
3、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流程記錄:
包括病媒生物防制葯物名稱、種類、消殺時間、投葯布點、消殺范圍、消殺後檢查情況,領葯、購葯、發放葯物票據、消殺任務責任人落實情況。如是專業消殺公司承包的,應當留存專業公司工作聯系單,有具體作業范圍,並有負責人簽字。
4、防鼠設施落實情況:
防鼠設施,毒餌站要按要求建,需建防鼠網未建的
5、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情況:
建立孳生地台帳,落實治理責任(主要是垃圾箱周邊、衛生死角、廁所等)。
❽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方針
法律分析: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方針其一防鼠滅鼠毒餌站設置使用標准:
1、設置地點及數量:
居民住宅樓、村民平房院落周邊、辦公樓、室外攤點群、餐飲單位、火(汽)車站、建築工地等外環境,沿牆邊每30至50米左右設置1個。垃圾中轉站、公共廁所、配電房等處附近設置2至3個。垃圾中轉站和公廁放置於側邊和後邊。農貿市場室外環境沿牆根、角落每30米左右設置1個,毒餌站附近不堆放食品和農產品。
2、設置原則:
隱蔽處設置,設置點位置地面應平整乾燥,地勢較高,可在空調外機、陽台等天然遮雨處下方靠牆安置。安置位置遠離落水管,避免落水濺入。不堵牆角。城區主次幹道、建築物臨街面一般不設置毒餌站。幼兒園、小學院內原則上不設毒餌站,室外可以用鼠籠,室內可以用粘鼠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開展群眾性衛生活動,進行預防傳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眾對傳染病的防治意識和應對能力,加強環境衛生建設,消除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各級人民政府農業、水利、林業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指導和組織消除農田、湖區、河流、牧場、林區的鼠害與血吸蟲危害,以及其他傳播傳染病的動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鐵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關場所的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❾ 病媒生物防制
題目是不是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採用純生物學的方法防控病媒。現在一般不提防治,只是提防控,防控更科學。如以蟲治蟲,當前更成功的例子就是採用姬小蜂成功阻止海南的棕櫚科植物椰心象甲的大面積危害。
❿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如下:
一、滅鼠:
2-5月份、7-11月份,重點抓好鞏固滅鼠成果工作,適時組織開展你春季和秋冬兩季的大規模滅鼠活動,堅持突擊滅鼠與經常滅鼠相結合,加強防鼠設施建設。
二、滅蠅:
3-10月份,結合春季愛國衛生月活動和夏季衛生專項治理活動,大力搞好環境治理,縮小與消除蠅類孳生地,做好垃圾、糞便的消納處理,對重點孳生場所採取長遠治本措施,全面進行防治。
三、滅蚊:
5-10月份,做好滅蚊工作,對蚊蟲孳生地進行有效治理,控制和消除草生條件,疏通水道,填平坑窪,抓好大、中、小型水體及各類存水容器的綜合治理,消除蚊蟲孳生條件,同時搞好下水道和地下室的防蚊工作。
四、滅蟑螂:
4-9月份,做好滅蟑螂工作,適時組織開展好大規模群眾性滅蟑螂活動,採取環境治理與化學消殺結合的辦法,鏟除孳生地。對重點區域和單位進行封閉消殺,集中治理,進一步降低蟑螂密度,防止侵害面積擴大。
四害對人類的危害:
1、老鼠可通過寄生蚤、尿、血液等傳播鼠疫、鉤端螺旋體病、恙蟲病、斑疹傷寒、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
2、蒼蠅通過體毛、爪墊、邊吃物邊吐等形式,傳播病毒性肝炎、小兒麻痹症、菌痢、霍亂、傷寒、蛔蟲病、沙眼等疾病。
3、蚊子通過吸叮人血可以傳播瘧疾、乙型腦炎、登革熱、絲蟲病等疾病。
4、蟑螂體內外攜帶多種病原體,可傳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各種胃腸炎及寄生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