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醫葯關鍵核心技術有哪些

生物醫葯關鍵核心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3 01:39:09

㈠ 生物醫葯產業發展成功的關鍵要素有什麼

一、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二、自主創新體系完善
三、資金運作模式成熟
四、領軍企業集聚效應顯著
五、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結合緊密

㈡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人才應該掌握什麼樣的核心技術

生理學、醫學

㈢ 生物科學技術產品有哪些

現代生物技術常用技術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和蛋白質工程。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稱基因拼接技術和DNA重組技術,是以分子遺傳學為理論基礎,以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的現代方法為手段,將不同來源的基因按預先設計的藍圖,在體外構建雜種DNA分子,然後導入活細胞,以改變生物原有的遺傳特性、獲得新品種、生產新產品。
通過細胞工程可以生產有用的生物產品或培養有價值的植株,並可以產生新的物種或品系。
酶工程(英語:Enzyme engineering)又稱蛋白質工程學,是指工業上有目的的設置一定的反應器和反應條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在一定條件下催化化學反應,生產人類需要的產品或服務於其它目的的一門應用技術。
發酵工程的內容包括菌種的選育、培養基的配製、滅菌、擴大培養和接種、發酵過程和產品的分離提純等方面。
蛋白質工程就是通過對蛋白質化學、蛋白質晶體學和蛋白質動力學的研究,獲得有關蛋白質理化特性和分子特性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對編碼蛋白質的基因進行有目的的設計和改造,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獲得可以表達蛋白質的轉基因生物系統,這個生物系統可以是轉基因微生物、轉基因植物、轉基因動物,甚至可以是細胞系統。

㈣ 什麼是生物醫學感測技術

生物醫學感測技術是有關生物醫學信息獲取的技術,也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中的一個先導和核心技術,它與生物力學、生物材料、人體生理、生物醫學電子與醫療儀器、信號與圖像處理等其他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直接相關.並是這些技術領域研究中共性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內容。生物醫學感測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的進展直接關繫到醫療器械,尤其是新型診斷及治療儀器的水平,因此,國際上將該技術的研究與推動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生物醫學感測技術是電子信息技術與生物醫學交叉的產物,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醫療保健高層次的追求、早期診斷、快速診斷、床邊監護、在體監測等對感測技術的需求,生命科學深層次的研究,分子識別、基因探針、神經遞質與神經調質的監控等對高新感測技術的依賴,為生物醫學感測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微電子技術與光電子技術、分子生物學、生化技術等新學科、新技術的發展為生物醫學感測技術的進步奠定了技術基礎。在這些背景條件下,生物醫學感測技術在國際上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並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生物醫學感測技術的基礎研究是闡明感測器的分子識別機理與掌握多種器件與材料界面反應過程的細節,前者是提高信噪比的依據,後者是縮短響應時間的關鍵。此外,感測技術又是一門技術科學,要把基礎研究的成果變成產品必須重視工藝革新,各種加工工藝包括精密機械加工、半導體工藝、化學腐蝕以及生物技術等新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

㈤ 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五年級科學

現代生物科學(生物工程)是指對生物有機體在分子、細胞或個體水平上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進行設計 操作,為達到目的和需要,以改良物種質量和生命大分子特性或生產特殊用途的生命大分子物質等。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為核心技術。由於生物技術將會為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如糧食、健康、環境、能源等開辟廣闊的前景,它與計算器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術等被列為高科技,被認為是21世紀科學技術的核心。目前生物技術最活躍的應用領域是生物醫葯行業,生物制葯被投資者認為是成長性最高的產業之一。世界各大醫葯企業瞄準目標,紛紛投入巨額資金,開發生物葯品,展開了面向21世紀的空前激烈競爭。
生物技術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傳統生物技術、近代生物技術、現代生物技術。傳統生物技術的技術特徵是釀造技術,近代生物技術的技術特徵是微生物發酵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的技術特徵就是以基因工程為首要標志。本文所說的生物技術,是指現代生物技術,也可稱之為生物工程。現代生物技術在70年代開始異軍突起,近一、二十年來發展極為神速。它與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新能源技術並列為影響未來國計民生的四大科學技術支柱,被認為是21世紀世界知識經濟的核心。
生物技術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醫葯衛生、食品輕工、農牧漁業、能源工業、化學工業、冶金工業、環境保護等幾個方面。其中醫葯衛生領域是現代生物技術最先登上的舞台,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成效最顯著、發展最迅速、潛力也最大的一個領域。

㈥ 中國掌握有哪些領先的核心技術

中國哪些核心技術領先世界

我國的同步衛星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位置
天氣實況與數據預報技術處於世界領先位置
磁流體研製的關鍵高精度軸承,陶瓷軸承,圓錐滾子軸承,角接觸球軸承,外球面軸承等產品,咱們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
我國的肝疫苗,流行性出血熱疫酶,sARs疫苗等研究進程處世界領先
對矛盾問題智能化處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已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機床原創技術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和世界首創地位
水力設計等關鍵核心技術上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
中國的艦船建造與軍事航海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我國在疊合盆地油氣成藏研究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我國在超導領域的研究處於世界領先

我國在納米技術的應用方面已經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我國在真空集熱管的高吸收率塗層和工藝處於世界領先
我國固定通信網和移動通信網的規模和容量已經上升到全世界第二位,全網的整體技術水平已經處於世界領先位置
在ip電話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
我國在水下機器人領域處於世界領先

礦漿電解工藝和主體設備均屬國內外首創,其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
蠶生物技術,計算機在絲織,服裝加工中應用以及蠶絲多功能開發利用等高新技術領域研究處於世界領先或先進水平
我國天然橡膠的研究一直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文望遠鏡和槍械瞄準器方面也是處於世界領先
激光研究方面,航天航空方面中國為領先國家

核裝置製造技術,核武器小型化技術,中子彈技術,軍用核反應堆技術,衛星發射技術(彈道導彈技術),返回式衛星技術(大氣層再入技術),
計算機CPU設計製造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PE)

中國在下列核心技術方面落後世界水平

1、我國農業裝備綜合技術落後世界三十年-中國機電企業網
2、國外研究報告稱:中國晶元技術落後世界約5年 (對於晶元,5年就是現代和原始時代的差距)
3、中國半導體設備落後世界水平近10年-電子技術文章-技術資(大約是現代和封建時代的差距)
4、世界級評比中國IT落後印度2名世界經濟論壇公布2004-2005年全球信...
5、五金網資訊-我國刀具技術水平落後世界水平20年目前我國模具生產總量雖然已位居世界第三,但設計製造水平在總體上要比德、美等國家落後許多,也比韓國、新加坡等國落後...「人才嚴重不足、科研開發及技術攻關方面投入太少是造成五金模具附加值低的重要原因。」

6、中國的科學技術力量很不足,科學技術水平從總體上看要比世界先進國家落後二三十年。我國總體研發水平落後世界領先國家5年67%技術能靠自主研發趕超_新..(研發不等於企業應用),我國整體技術水平還落後發達國家15—20年。
7、我國四大領域落後發達國家殲10技術相差一代--netbig世界不大,..中國的神5載人宇宙飛船還是70年代的技術(蘇聯援助基礎上開發的)就我國現狀而言,航空航天水平還很落後。戰斗機主要還是依靠國外進口發動機,我們自己設計生產的發動機還遠落後於國際先進
8、我國是「氟」大國,瑩石(CaF2)儲量佔世界的1/3,但氟化學品生產技術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9、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信核心技術。我國電信企業擁有世界一流的網路資源,卻不掌握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企業在推進知識產權戰略過程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業務商業模式的創新機制,用於知識產權的研發投入少。中國電信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的外貿依存度高,達25%左右。網路電話是目前我國嚴重落後於全世界的一個重要的技術和業務的領域。第二個,技術領域就是無線寬頻覆蓋。

10、現在中國的電子工業卻遠遠落後。中國手機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晶元全是外國的。有關專家說,中國的手機業目前「毫無前途」。電腦的關鍵設備都是外國製造的。
11、目前,我國國內鐵路設備製造公司技術相對落後,低端產品供過於求,高端產品能力欠缺,整個國家也不再具有開發高速列車、大型客機的能力,不能為繁榮的輕工業提供成套設備。(新買的不算自己的研發能力);眾所周知,在汽車的技術方面我國還是落後;韓國的汽車電子行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汽車自動化、汽車導航、汽車所等都需要電子支持,而汽車電子在我國還較為落後。還有汽車成型設計和汽車材料專業。目前,我國通過計算機設計汽車的技術非常薄弱,精通者更是稀缺。此外,韓國的美容技藝、土木...我國在汽車防盜技術方面一直較為落後株洲電力機車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電力機車企業,在國內電力機車市場佔有率保持在50%以上,通過引進西門子技術
12、中國的家電、手機等許多輕工業等得到了大發展,但製造他們的工廠使用的是外國的材料、基本配件、機械設備,我們的高速公路修的縱橫交錯,卻不得不應用進口機械修築,就連設計路面路基所需要的基本技術指標,也必須從國外引進,這種「繁榮」反映的是外國基幹產業的技術實力,反映的是中國自主基幹產業的墮落與崩潰。
13、中國的武器裝備比過去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先進的作戰飛機和驅逐艦、導彈都是來自俄羅斯,預警飛機要從以色列購買,還有很多武器來自歐洲等。
14、核電站是重大的基礎設備,現從法國、俄羅斯要關鍵技術,還引以為豪。
15、在基礎研究領域落後於發達國家;捕撈業在技術和裝備水平上均落後發達國家

16、我國教育落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教材陳舊,落後於人類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脫離實際,內容呆板。
17、要使我國的塑機水平盡快與世界接軌,單純地靠引進國外技術是不夠的
18、據有關專家測算,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個百分點左右,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化等8個主要耗能工業的單位產品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高40%以上
19、無縫鋼管企業主要工序煉鋼、軋管、管加工和還原鐵技術設備由德國、義大利、美國和英國引進。
20、我國焦炭生產仍然面臨著諸如技術裝備水平不高,一批企業生產工藝落後,環保治理及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

21、更重要的是肉製品的品種和質量更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22、我國儀器儀表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是全方位的,包括產品技術方面的差距和企業綜合實力上的差距。我國的大型國有企業負責人經常變更,企業文化很難定型。
23、我國汽車儀表技術嚴重落後整車發展--中國汽配世界網
24、我國生物醫葯的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大概在5年左右, 從技術上來說差距並不大.我們的主要問題在於產業化環境還非常落後。
25、盡管國內很多企業都開始涉及這一領域,或進一步擴大產能,然而由於技術的落後,發展多晶硅也面臨諸多問題。

26、我國柑桔加工業的生產規模偏些產品單一、質量較差、設備相對落後、技術水平較低、科研總體水平不高、研究..
27、生產工藝落後,品牌附加值低。我國石材行業目前處於粗放型發展階段,加工技術水平不高,質量較差,產品附加值很低。
28、低水平重復,技術落後。我國的生物技術產業發展仍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層次。雖然生物技術公司數量不少,但大部分是低水平...
29、從總體上看,我國煤炭生產技術和裝備的平均水平還比較低,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落後的生產技術和裝備的長期使用,制約了煤炭工業的結構優化和健康...
30、我國風能開發技術仍較落後,開發的成本較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風電市場的發展。專家表示,面對中國未來十年數萬兆瓦的廣闊風電市場,國外風電巨頭在中國風電設備商無法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加緊了「圈地」步伐。與我國廣闊風電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風力發電設備製造水平的低下。據悉,在2005年我國49.8萬千瓦的風電新裝機容量中,國產風電機組僅佔28%。而這已是歷年的最高紀錄,目前我國風機設備的平均國產化率僅為25%。

31、我國目前石灰生產工藝卻十分落後,我國簡單的手工藝燒制石灰與世界上目前的機械化煅燒相比,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32、我國目前造船效率落後於日韓較多,造船生產周期是日韓的1倍左右。
33、我國污水處理設施落後,污水處理率低,是造成我國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4、孜孜不倦的自主努力,在裝備...才能逐步改變我國燃氣動力機械落後的面貌。... 在傳統內燃機汽車方面我國落後於國外先進水平20年左右。
35、中國光伏產業落後於發達國家,由於太陽能電池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大多數國內企業的設備、技術都依靠進口;

36、我國電影膠片的保存手段比較落後,拷貝損傷嚴重,直接表現出來的結果便是畫質模糊,膠片變形造成播放時抖動嚴重,劃痕過多
37、國家氣象中心專家稱 我國天氣預報落後國外十年
38、銅加工企業生產規模小、技術相對落後、裝備水平低。
39、相對於世界純鹼企業,我國純鹼企業的規模偏小,多數小企業技術水平落後、能耗高、產品質量低
40、我國的鎂工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原鎂生產技術比較落後,質量不夠穩定,鎂錠中的夾雜物和有害

41、我國鎢的冶煉,加工工業落後,特別是作為鎢的主要加工產品的硬質.
42、我國種子的年...生物新技術在育種方面應用滯後,育種手段落後。
43、我國調節閥門行業的技術相對落後,調節閥門產品主要集中於中低端市場,對於高端產品的研發水平不高。差距主要...業內人士透露,世界范圍內,調節閥門的驅動裝置品種多(電動、氣動、液動、電-液聯動或氣-液聯動等)
44、為了避免重蹈我國在半導體、激光、計算機等技術領域起步早,轉化難,最終落後的覆轍,一些國家級的納米研究專家在2000年6月聯名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關於加快制定國家納米技術科技發展計劃,盡快搶占這一世界前沿科技領域的建議。(專制高效哪兒去了?)
45、我國制漿造紙行業強勢企業少,存在眾多技術裝備水平低,資源消耗高,產品質量差,環境污染嚴重的小紙廠。

46、近年來我國中醫葯事業發展滯後,在國際中葯市場上已落後於日本、韓國。
47、目前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每年都有新的EDA工具問世,我國EDA技術的運用程度長期落後於發達國家
48、相對於一些發達國家,我國易腐食品的消費水平還並不高,但由於保鮮技術落後,而且冷藏運輸率偏低,致使每年有近100萬t的
49、如果用國際上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替代現有落後技術和設備,我國全部節能潛力可達目前能源消費量的50%,由於建築節能技術的落後和建築設計上對節能的忽略,目前不少建築物存在嚴重的能耗
50、由於技術落後,我國柑橘罐頭加工長期沿襲著人工剝皮和酸鹼脫囊衣等傳統工藝生產,勞動強度大,...
51、與國外產品相比,我國塑料造粒機製造技術相對落後。

52、在我國製造業相對落後的情況下,我國風力發電絕大部分靠進口,國內僅有新疆金風科技公司實力較強。
53、國內大多數企業由於設備和技術落後,木材的直接利用率只有40%,所以要鼓勵新技術、新設備的運用。
54、中國人均擁有鐵路才5.5厘米,不及一支過濾嘴香煙長,在世界上排在100位之後。
55、中國是世界蕎麥主產國,但是,我國蕎麥品種改良水平明顯落後於日本、俄羅斯、烏克蘭和加拿大等國。

56、育種技術落後。目前我國花卉育種工作還停留在傳統的遺傳育種方式
57、目前,我國還有很多工藝技術比較落後的小葡萄酒企業,並沒有建立在適於釀造葡萄酒的葡萄主產區。中國葡萄酒業目前還比較落後,根本原因在於葡萄質量及種植技術的落後。
58、業內人士表示,在油價過分敏感的現階段,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的落後是導致跨國企業對在華投資煉油廠的最大顧忌。
59、當前我國挖掘機產品整體落後,主要核心配件均需進口。
60、根據我國目前的建築情況,其採暖的利用率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究其原因在於,我國的外牆保溫技術的落後性導致了能源的

61、花園公寓規劃設計網首次在我國引進當代世界領先的高檔居住社區花園公寓,打造加利福尼亞風格的花園公寓高檔居住社區,淘汰我國傳統的住宅小區落後舊模式
62、我國船用配套設備生產技術落後
63、據專家介紹,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傳統化肥生產與使用技術落後,化肥農田利用率為35%左右,不僅造成每年千億元的損失,而且...
64、我國研製生物燃料的水平是落後的,在能源植物的選擇和培育上需要進一步加強總體布局和規劃,在微生物菌種改造的新技術
65、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指出,文化產業在中國比起其他產業,無論在市場化或對外開放的程度上,或國際競爭力方面落後10年到20年。

66、我國是著名的玩具出產大國,全球有75%的玩具都貼著「中國製造」的標簽,中國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性地稱作「世界工廠」,然而由於開發力度小,大部份玩具產品設計、技術薄弱及市場開發落後等問題,導致我國玩具不能適應變化很快的國內
67、我們必須清醒中國不具備彩電產業技術創新優勢,更多的只是彩電的組裝業務。雖然這個產業的產業鏈條實現了國別化的分化,但是,真正主導這個產業的只能是擁有關鍵技術的關鍵企業,實際上從目前的國際競爭格局看,要在這個彩電產業中具備競爭優勢必須去選擇核心的產業環節。中國在全球彩電產業鏈條中的位置始終處在一種被動選擇的處境之中,在平板電視時代也沒有絲毫的改變。
68、1990年代引進世界先進的防空技術成為唯一的出路,這時恰逢蘇聯解體,我國藉此機會開始全面更新地面防空系統。...
69、三菱拿出激光產品,我國繼續紙上談兵 - 家用電器 - 家電論壇 家電|..
而美國和歐洲由於在平板顯示領域落後於日本和韓國,正積極瞄準新一代顯示技術——激光顯示。
70、與此同時,肉雞養殖設施落後、疾病較多、產品葯殘超標等問題也在近幾年逐漸凸現出來,嚴重

71、雖然我國模具行業中也不乏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媲美的企業,有些產品也並不比世界先進水平差,但這畢竟只是少數。就大多數而言,我們必須承認落後
72、煤炭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比較落後
73、除少數企業外,大多數物流企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仍比較落後,服務網路和信息系統不健全。
74、我國大多數農民仍然使用比較落後的傳統生產工具,農業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經營模式。美國生產穀物3.6億噸,農業生產的人口僅佔全國不到1%,創造了全國1.2%的GDP;中國生產穀物4.2億噸,農業人口佔全國60%,創造了中國12。4%的GDP。為什麼美國人的效率這么高,240萬人創造的農業財富和中國7億農民相當,而其他方面更難於估計,難以想像美國人的效率有多高?
75、目前我國的項目管理和IT結合要比國際落後20年,

76、鋼結構住宅在我國還剛剛起步,面臨著技術條件相對落後、設計規范不健全、配套材料不完善等許多困難
77、我國空間醫學與生物學研究與美國、俄羅斯等航天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空間醫學與生物學的前瞻性研究和技術的
78、據統計我國現有服役的高爐還有1億噸能力處於落後淘汰水平,還有近2億噸能力處於
79、美國農業發達而水資源相對貧乏,為解決這一矛盾,採取了各種節水工程技術措施,可以說世界先進節水灌溉技術在加州都得到了...我國乾旱缺水,同時水利基礎設施也十分落後
80、中國中高等教育入學率落後發達國家30年我國雖已成為高等教育大國,但與世界高等教育強國還有很大差距: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結構布局和學科專業設置還不適應國家

81、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雖然實現了快速發展,產業規模和實力有所提升,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產業規模相對較小、自主創新能力較差
82、目前我國的脫水存在著工藝水平落後、技術含量低等問題,嚴重製約了我國脫水蔬菜的發展。
83、從世界電力設備的製造能力來看,歐洲傳統的電力設備製造能力均在往亞洲轉移,而美國則幾乎放棄掉本土製造,將其製造技術...一方面我國電網投資歷來處於「欠債」狀態,電網投資配比遠遠落後於電源投資
84、現在我國尚無並購方面的完整法規,一些相關法律條款落後於實踐的發展,需要立法
85、我國由於會展經濟不發達 ,雖然各個城市都建有各式場館,但是大多數是那些面積小、功能單一的場所,並且設施陳舊落後

86、據國家有關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我國的塗料、建築門窗、建築瓷磚、地板等產量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數一數二,但從技術層面分析,我國卻不是強國,其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尚落後於一些發達國家。
87、相對於世界純鹼企業,我國純鹼企業的規模偏小,多數小企業技術水平落後、能耗高、產品質量低,
88、易寶唐彬:中國電子支付產業落後美國十年_chencruz「整個中國金融的基礎設施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比較落後一點,目前信用體制還不健全。」
89、我國生物工程雖然有雜交水稻這樣先進的領域,但總體上比較落後,尤其是在生物制葯方面,90%以上的專利都是國外的。「
90、我國信用評分技術落後。主要體現在:第一,由於缺乏個人信用基礎數據,普遍採用專家法評分模型以應對個人信貸業務的快速增長.

91、雖然我國剎車片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已經取得很大提升,但行業標准卻相當落後,甚至與國內主機廠的要求不配套。
92、作為世界冰箱製造大國,我國冰箱業總產量穩居世界第一,然而在冰箱的製造技術上,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對於冰箱業...目前,日本大容積中高檔冰箱中95%以上採用了變頻技術,歐美也已開始大力推廣。而中國在生產變頻壓縮機方面技術較落後
93、中國制葯產業在整體上落後於印度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不...中國與印度都屬於發展中國家,在若干年前,兩國的制葯產業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差距;而如今,幾乎在所有的指標上中國制葯企業都大大落後於印度同行.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這樣的局面
94、我國幼兒在體能和體質上劣於發達國家的嬰幼兒,其實與我們在育兒觀念和方法上的落後有關。
95、我國是世界水稻王國,稻米產量居世界首位,但對稻米的有效利用率卻只有65%,主要原因就是深加工技術落後。

96、國內氟聚合物生產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有較大差距,樹脂品種相對較少、質量不穩定、設備落後,導致市場競爭能力較差。
97、大型模鍛壓機是發展大型飛機必備的關鍵設備。大型模鍛壓機建造是一項大型復雜的系統工程。到目前為止,在世界范圍內僅有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少數國家擁有類似設備,最大鍛造等級為俄羅斯的7.5萬噸級。中國目前還沒有4萬噸級以上的鍛造成型能力。現有的模鍛壓機噸位較小,工藝比較落後。框梁等航空模鍛件大多採用焊接結構,無法實現整體化,不能完全滿足大型飛機對綜合性能、可靠性和壽命的要求,嚴重製約了中國航空航天和裝備製造業的發展。
98、我國是水電大國,目前的開發率僅為15%,開發率遠低於世界水平,也落後於印度,巴西、越南等發展中國家,開發潛力巨
99、中國網游產業製作和設計也遠比世界其他國家落後!中國動漫:落後的是產業(頁 1) - 游戲部落 - 福建便民論壇|福建...
100、我國的國際工程管理的總體水平落後的

101、我國警用武器一直是從軍用制式武器中選用的,沒有一個獨立、系統的裝備系列,在這個領域,我們遠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
102、國內戶外廠家追趕國外優質產品的步伐看起來還是落後得很遠,但還是有一些認真熱心的廠家出品不錯,並且價格優惠。在衣服、背包、帳篷、睡袋等選擇上讓別人推薦一些售後服務有保障的廠家。
103、目前我國高溫電纜的研製技術水平遠遠不能滿足新市場需求,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遠落後於國外先進國家,近一半的高溫電纜需從
104、我微生態制劑產業落後國際十年以上--市場行情--中國食品產業網
105、保潔產業也不是任何一個僅靠水桶和拖布就能從事的服務產業。國內從事保潔服務的公司,大多還處於用落後的工具,落後的技術,落後的管理,提供效率和質量極低的服務。

㈦ 珠海安肽生物醫葯OEM加工有哪些專利核心技術

有二十多項專利技術,其中細胞修復因子提取專利技術、細胞修復因子組織損傷修復系列產品專有技術、細胞修復因子注射液系列產品專有技術、細胞修復因子口服保健抗衰老系列產品專有技術、生命儲蓄銀行之細胞修復治療技術服務專有技術等等國家級核心專利技術。

㈧ 生物工程和新醫葯技術有哪些項目

1、基因工程葯物
基因工程多肽葯物是基因工程技術進入實際應用收效最快的一個領域,多肽葯物包括多肽激素、細胞生長因子、淋巴因子、凝血因子和酶等。在八五、九五期間,經我國有關科技人員的努力,基因工程葯物的研究與開發方面,有了較好的基礎,並初步形成一定的產業基礎,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項目少、重復研究和生產的問題比較嚴重。因此,在「十五」期間優先支持創新項目,並根據我國發病率的情況,重點支持下列重大疾病的基因工程治療葯物:
(1)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葯物
(2)抗腫瘤葯物
(3)神經精神疾病治療葯物
(4)抗病毒等嚴重傳染病葯物
2、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在預防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中已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在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開發方面發展很快,已有基因工程乙肝、痢疾、霍亂疫苗等相繼研製成功。尚有多種基因工程疫苗處於研製開發階段。重點支持:
(1)基因工程抗細菌感染疫苗
(2)基因工程抗病毒感染疫苗
(3)基因工程抗寄生蟲感染疫苗
(4)治療性疫苗
(5)核酸疫苗
3、核酸類葯物及反義核酸葯物
寡核苷酸葯物是具有專一順序的寡核苷酸,用於阻斷有害基因的表達。其特點是具有很高的特異性。目前研製的主要有反義核酸、肽核酸、核酶。國外研製核酸類葯物品種已超過60餘種。治療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的反義核酸已批准上市。還有10多種核酸類葯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我國對核酸類葯物的研究已有較好的基礎,應支持有較好前景的治療葯物,促進盡快完成臨床研究,早日投放市場。
4、治療制劑
基因治療是當代醫學和生物學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它試圖從基因水平調控細胞中的缺陷基因表達或以正常基因矯正、替代缺陷基因,達到治療基因缺陷所致的遺傳病、免疫缺陷及因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所致的腫瘤等疾病,即與基因相關的疾病。廣義上講基因治療就是向目的細胞引入具有正常功能的可表達的基因,從而修正由於基因缺陷而造成的遺傳病。近年來,我國在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的基因治療及基因治療的關鍵技術及產品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整體水平與國際相差較大。重點支持:
(1)惡性腫瘤的基因治療產品
(2)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治療產品
(3)神經性疾病的基因治療產品
(4)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療產品
5、單克隆抗體及基因工程抗體
單克隆抗體及基因工程抗體具有廣泛的用途和市場,國際上已有500多種治療和診斷用抗體投放市場,我國現已有數十種產品批准上市,但規模較小,品種不全,因此,「十五」期間重點支持:
(1)新型的單克隆抗體診斷試劑與試劑盒
(2)新型酶聯診斷試劑和試劑盒
(3)人源化基因工程抗體治療劑
6、診斷試劑
免疫診斷試劑是利用標記示蹤物質對抗原與抗體互相結合的特異性反應進行診斷,其應用范圍極廣,可

以測定內分泌激素、蛋白質、多肽、核酸、神經遞質、細胞表面抗原等各種活性生物物質。現階段免疫分析試劑盒有放免試劑盒、酶免試劑盒、化學發光試劑盒、和時間分辯試劑盒。「十五」期間重點支持靈敏度高、特點顯著以及目前尚無診斷辦法的新型診斷試劑。
7、DNA探針與基因診斷試劑
8、生物晶元系統
生物晶元是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微量分析技術,是當今世界研究與開發的熱門話題;重點支持:
(1)DNA序列分析
(2)遺傳病和腫瘤的診斷
(3)傳染性疾病的診斷
(4)新葯開發與組份篩選
9、新型醫葯用溶栓酶及制劑
10、新活性蛋白及多肽類葯物
11、醫葯用氨基酸
目前醫用氨基酸大輸液配套所需進口的品種;
12、新型抗生素
採用現代生物技術,設計與改造原有抗生素性質和目前抗生素治療上存在的問題,創造出更加適用於臨床或具有嶄新療效的抗生素;
13、轉基因動、植物醫葯工程產品
利用轉基因動物、植物生物反應器來生產基因葯物是一種全新的生產模式,與以往的制葯技術相比,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應給予支持;
14、組織工程產品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全世界可用作移植器官數量非常缺乏,組織工程的發展,將大大的緩解這些問題。當前,首先支持組織工程中的一些構件材料,如細胞外基質、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等;
15、生物技術開發天然葯物
我國對中醫的研究和應用具有傳統的優勢,對防病治病特別是疑難雜症顯示了獨特的優勢。為促進中葯現代化,採用新技術開發生物資源和中葯資源成為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重點支持:
(1)動植物細胞大規模培養生產技術及產品
(2)發酵法生產名貴、緊缺葯用原料
(3)動植物組織中分離提取生物活性物質原料及新葯
(4)天然提取活性物質的化學修飾產物及新葯
16、海洋生物製取的活性物質及葯品
利用生化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開發海洋生物資源是制葯業中的新興產業。我國海洋資源豐富,可供研究開發的品種較多,為治療心腦血管病、腫瘤、腎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疾病的海洋生物新葯開發提供了條件;重點支持:
(1)抗心腦血管病海洋生物新葯
(2)抗病毒海洋生物新葯
(3)海洋生物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原料及新葯
17、新型高效酶制劑
我國在酶工程及相關技術研究方面與國際水平接近,在規模生產方面有較強的實力,但上下游工程技術配套能力較差。通過增加酶制劑新品種,並拓展新的應用領域,是發展酶制劑產品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
18、生物分離技術裝置及相關試劑
生物技術產品中,分離純化技術對於產品的質量、收率和成本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以小分子產品為主的傳統發酵工業中,分離成本占總成本的60%左右,而現代基因工程產品中,分離純化成本高達90%。因此分離純化技術在產品產業化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醫葯、天然葯物、發酵產品、生物製品及基因工程產品中分離介質的需求每年達3000噸左右,高性能的分離介質主要依賴進口。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必須採取措施,取得多方支持;
目前我國具備了多種分離介質的合成能力及工藝,已有一批質量達到或接近進口產品的介質,但生產能力低下。因此,適用於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天然葯物的生產、中葯活性成分等分離用的高精度、自動化、程序化、連續高效的設備和介質,如大孔樹脂等以及適用於生物制葯企業的生產裝置,是目前產業化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在生物技術研究、開發、生產中需要大量配套的試劑、試劑盒,目前80%的試劑均需進口,因此,應給予重視。重點支持:
(1)生物、醫葯用新型高效分離介質及裝置的開發與生產
(2)生物、醫葯用新型高效膜分離組件及裝置的開發與生產
(3)生物、醫葯用新型高效層析介質及裝置的開發與生產
(4)制備性電泳分離技術及裝置的開發與生產
(5)生物、醫葯研究、生產用試劑、試劑盒的開發與生產
19、生物感測器
生物感測器在醫葯工業、食品發酵工業、臨床醫療等領域應用廣泛,市場潛力很大。我國國內開發的感測器品種少、性能不穩定,尚未形成大批量的生產能力,不能滿足市場需
求;重點支持:
(1)醫療、制葯、科研用生物感測器
(2)透析生化參數聯檢、老年疾病聯檢感測器等多功能臨床診斷用感測器
(3)氨基酸、抗生素等發酵工業過程在線優化控制系統及多參數生物感測器在線監控系統

㈨ 賽奧金生物科技有什麼核心技術

賽奧金生物科技,它獨創幹細胞免疫修復功能,更新清除衰老細胞,修復機體衰老狀態,達到防病抗病、防癌抗癌的終極健康服務體系。

㈩ 生物科學技術的項目有哪些

生命科學最大的基礎工程

生物技術在過去的幾十年風起雲涌,70年代出現的重組DNA,使得人們有可能按照需求生產出基因工程的葯物。到了80年代,轉基因技術在農業方面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農作物、動物的產量和品質。90年代有代表性的進展就是克隆技術,使得重組生命成為可能,這是很偉大的進步。信息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社會,正如未來學家所說,信息技術使我們能夠做的更多做得更快、更好。但是,生命科學、生物技術有可能改變人類自身,改變未來社會的發展,其影響更重大。從總體上看,生命科學無論從揭示未知領域的廣度深度,從產業化的巨大前景,保證人類基本的物質生活的需求,強身健體的需要,還是推動整個人類的進步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因此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是很有道理的。

人類基因組研究是目前生命科學領域里的一項最大的基礎工程。生命活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受遺傳因素影響的,要理解生命,戰勝疾病,提高健康,就必須對控制生命的遺傳信息有所了解,而且不是支離破碎的了解,是整體化的了解。所謂基因組是生命遺傳信息的總合,它不是個體基因的概念,它是所有基因在一起,再加上那些調控基因的遺傳信息。這個項目的驅動因素也是雙重性的,一個是科學家的好奇心,求知慾望,像任何其他基礎科學一樣;另外一個巨大的驅動力就是人類健康的一種需求。

生命科學要揭示的奧秘很多,整個框架搭起來的過程就是從具象到微象,從大到小,由表及裡,但到達"里"以後發現,對個別的孤立的分子進行研究,恐怕不能揭示其中的規律,這樣就從分析進入到綜合。進入到人類基因組時代,生命科學全新形態,即大科學形態,系統科學形態,交叉科學形態。人類基因組揭示的信息量大概只有天文的數字可以與之相比。如果把生物的變異性考慮進去的話,這種海量信息的儲存、分析、傳輸,收集,把信息從數據變成知識,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數學等加入進來,所以生物信息學產生了。要在同一時間研究所有的基因、所有的蛋白質的表達和相互作用,是一種系統科學的研究方法。為了進行這樣的分析,新的平台就要發展,比如生物晶元,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可以把人類的所有基因,將來可能發展到所有的蛋白,都放在這個小的平面上,用定型化來進行系統化的研究。當今的生命科學的大科學平台,為我們揭示生命的奧秘提供了可能。破譯"天書"只為造福社會

經過全球科學家包括中國科學家的努力,2000年6月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了框架測序,大概再過兩三年,到2003年就可以把人類基因組的精細的序列完成。中國科學家承擔的的1%的任務完成得還是非常優秀的,在6個國家中最早地完成了自己應該承擔的區域的精細測序。也就是說,第一份人類的遺傳"天書"已經展現在我們眼前,但是我們還不怎麼讀得懂。現在提出功能基因組計劃,就是要理解這個"天書"里說的是什麼內容,"天書"上的信息是怎麼表達的,這種表達又是如何控制的,這種表達、控制和環境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這種相互作用在人類的健康和疾病當中又是怎麼樣變化的。

人的生老病死這些活動,實際上既有遺傳因素,又有環境因素。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的意義最後還是體現在對人類的實際貢獻上,尤其體現在對人類重大疾病的防治上來。這里又有一個醫學基因組問題。基因組是有變異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為遺傳信息的變異奠定了基礎。為什麼在一些人群和家族中比較容易發生某些疾病,比如高血壓、肥胖症等。據調查,目前中國人中有25%超重,少兒肥胖者達7-8%,而且增長速度很快。這里既有遺傳因素又有其他因素,醫學基因組學就是要搞清那些遺傳疾病的原因及其防治辦法。由於人的千差萬別,對於疾病的易感性,對葯物的反應性包括對療效的反應性和對副作用的反應性,都跟遺傳信息的變異有關,所以,不僅要"天書"讀出來,而且要把人群、個體之間主要差異,就是把"天書"里的那些符號識別出來。

基因技術提供無限商機

基因技術對醫葯行業來說是提供了無限商機,一部分基因的蛋白質產物可以直接用來做葯,大多數基因蛋白質的產物可以用來篩選葯物。化學葯物在身體里作用的靶點,主要是基因編碼的蛋白質。以前是先有化合物,再來一點點識別這個化合物作用在哪些靶位上。現在反過來了,先知道那麼多的靶點,再來篩選化合物,這樣葯物發現的速度就加快了。識別疾病基因就使疾病的診斷進入到基因診斷階段,對異常的基因進行替代,就產生了基因治療。

人類基因組發展到今天,主要就是從整理天書到真正的生物學功能,然後應用於人類的治療疾病、健康和醫葯上。人類基因組計劃也推動了對其他生命基因組的研究,推而廣之,還包括了對簡單生命體的基因組,比如大腸桿菌一直到植物,比如水稻再到動物的研究。僅僅看到人類基因天書,很難理解為什麼是人類,什麼讓我們區別於其他動物。把生命天書拿出來,從最簡單的生命體到最復雜的人類生命進化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生命體的遺傳特性,拿出來進行比較,就可以發現在基因組水平進化的規律,了解基因組的結構和功能怎麼樣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這個計劃的帶動對解析生命科學的最復雜問題如進化、發育、腦功能等,都有巨大作用。

中國的生命科學研究過去幾十年來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的道路。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基因組科學在很落後的情況下,爭取一個很快的發展。因為基因學科是帶動學科,中國的科學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整合、發展,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應該說,人類基因組的參與,開始是跟蹤,後來是參與,後來是人類疾病的研究,如果說人類疾病組的研究我們還只是補充、跟蹤、參與,那麼,水稻基因組的研究,我們就是主角。目前,多個課題研究進展順利,預計2002年這些成果都可能以長篇論文的方式,在國際上最著名的重要專業刊物上發表。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說,分子生物學跟基因組的工作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前沿學科,我們有了比較大的進展,從耳聾的基因到血壓基因、指趾基因,從白血病、肝癌到肌體瘤、鼻咽癌等等。實際上,在腫瘤基因方面,中國是國際上最早涉及的國家之一。基因研究的成果,在醫學科學上起子一個很大的帶動作用。

在前沿生物高科技領域,中國科學家能產生任何一種已知的生物葯品。我們已經掌握了20多種生物克隆的核心技術,新近的克隆羊、克隆牛,已有成功的報道。轉基因已走進生產領域,國內的基因棉花,可以和國外的轉基因棉花一決雌雄。生物信息學平台已初步建立起來,而且形成一些自己的特色,在其它墓因組的研究中都已得到很好的發揮。 把知識變成經濟競爭力

雖然中國的生物科學研究成果非常喜人,但離國家的要求差距還很大。加入WTO就暴露出我們的差距非常之大。在生命科學領域,我覺得有兩個重要課題:一是如何提高農業的品質,另一個如何把國家的制葯工業搞上去。

中國農業的效率、效益不高,競爭力不夠,農民富不起來,科學界有責任啊!如何讓農產品不僅是數量上,而且是質量上提高,同時不要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只能靠科學技術。農民正眼巴巴地等著科技人員去解決農業生產上許多問題。農民富不起來,中國的現代化也是一句空話。這是吃飯的問題。

再看吃葯的問題。現在中國雖然是葯物生產大國,但是我們的技術創新能力很低,我們的研究能力、創新葯物能力很低,90%以上都是仿製葯物。我們在國際中葯市場上只佔3%的份額,嚴重落後於日本、韓國等國。當健康水平不斷提高,醫療條件不斷改善,總體上已經控制了大部分危性傳染病,營養性(營養缺陷)的疾病也會逐步消失,將來退行性疾病會成為主要的危害。包括老年痴呆症、器官功能退化等。還有代謝性疾病,如心血管、腦血管疾病,腳顫,糖尿病等等。生老病死,由盛到衰,衰就是人體在衰老過程中的器官功能的減退,並由此引起的疾病。此外,還有外傷、器官損傷等等,進行組織和器官的再造,由此產生一個重大需求。面對這些疾病成為人類健康的障礙時,就提出了一種醫學,叫"再生醫學",包括減緩衰老和替代人體衰老的器官。完全由非生命材料造成的人工器官,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器官再造就成為很引人注目的生物技術發展的新潮流。在這一過程中,幹細胞技術、克隆技術提供了一個條件,帶來了醫學新的曙光。

現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把我們基礎研究所積累起來的知識,要變成產品,變成市場,變成經濟上的競爭力。這里首先需要科研人員轉變觀念,需要進行技術創新。

閱讀全文

與生物醫葯關鍵核心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