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有哪些

生物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3 20:33:34

A. 觀察微生物時使用顯微鏡的正確步驟

一、安放
1.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台上,略偏左(顯微鏡放在距實驗台邊緣7厘米左右處)。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二、對光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物鏡的前端與載物台要保持2厘
米的距離)。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准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同時畫圖)。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三、觀察
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
7.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清潔收鏡
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乾凈。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並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後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送回原處。
ok了吧

B. 顯微鏡使用的基本步驟是

顯微鏡使用的基本步驟是,首先
打開顯微鏡,把光圈對准通光孔,
一隻眼睛看著目鏡,轉動反光鏡,
讓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里,
看到較亮的視野後停止轉動,將
玻片標本放上載物台,用壓片夾
壓緊,放在通光口正下方,轉動
粗准焦螺旋讓鏡筒降至最底部緩
緩上升,直到視野出現觀察物,
左眼向目鏡看,反方向轉動粗准
焦螺旋,保持粗准焦螺旋不動,
略轉動細准焦螺旋,直至清晰,
取下玻片轉動轉換器,將低倍鏡
或無物鏡的地方對准通光孔,鏡
筒緩慢下降關閉顯微鏡套上外罩。

C. 生物的顯微鏡如何操作

1.低倍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櫃或箱中,用時從櫃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台上,鏡座後端距桌邊1-2寸為宜,便於坐著操作。

(2)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准鏡台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准鏡筒中心)。打開光圈,上升集光器,並將反光鏡轉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方向,直到視野內的光線均勻明亮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取一玻片標本放在鏡台上,一定使有蓋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彈簧夾夾住,然後旋轉推片器螺旋,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通光孔的正中。

(4)調節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地上升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毫米處,應注意在上升鏡台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台上升,以免上升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然後,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下降,直到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如果物象不在視野中心,可調節推片器將其調到中心(注意移動玻片的方向與視野物象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視野內的亮度不合適,可通過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開閉光圈的大小來調節,如果在調節焦距時,鏡台下降已超過工作距離(>5.40mm)而未見到物象,說明此次操作失敗,則應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鏡台。

2.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選好目標:一定要先在低倍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鏡的觀察。

(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並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高倍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應重新操作。

(3)調節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後,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一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調節器的螺旋逆時針移動約0.5-1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調節器!)

如果視野的亮度不合適,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調節,如果需要更換玻片標本時,必須順時針(切勿轉錯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標本。

【顯微鏡使用的注意事項】

1.持鏡時必須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勢,不可單手提取,以免零件脫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輕拿輕放,不可把顯微鏡放置在實驗台的邊緣,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顯微鏡的清潔,光學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機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葯品切勿接觸鏡頭和鏡台,如果沾污應立即擦凈。

5.放置玻片標本時要對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壓壞玻片或碰壞物鏡。

6.要養成兩眼同時睜開的習慣,以左眼觀察視野,右眼用以繪圖。

7.不要隨意取下目鏡,以防止塵土落入物鏡,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種零件,以防損壞。

8.使用完畢後,必須復原才能放回鏡箱內,其步驟是:取下標本片,轉動旋轉器使鏡頭離開通光孔,下降鏡台,平放反光鏡,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觸反光鏡)、關閉光圈,推片器回位,蓋上綢布和外罩,放回實驗台櫃內。最後填寫使用登記表。(註:反光鏡通常應垂直放,但有時因集光器沒提至應有高度,鏡台下降時會碰壞光圈,所以這里改為平放)

D. 求生物實驗顯微鏡的具體使用步驟

關於光學顯微鏡的使用:
1.顯微鏡的取送:①右手握鏡臂;②左手托鏡座;③置於胸前。
2.顯微鏡的旋轉:①鏡筒朝前,鏡臂朝後;②置於觀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體左側,便於左眼向目鏡內觀察;③置於桌子內側,距桌沿5cm左右。
3.對光:①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然後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轉動遮光器(或片狀光圈),使最大光圈對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鏡內注視,同時轉動反光鏡,使其朝向光源,使視野內亮度均勻合適。
4.低倍物鏡的使用:①用手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下降,同時兩眼從側面注視物鏡鏡頭,當物鏡鏡頭與載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時停止。②用左眼向目鏡內注視(注意右眼應該同時睜著),並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為止。如果不清楚,可調節細准焦螺旋,至清楚為止。
5.高倍物鏡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鏡之前,必須先用低倍物鏡找到觀察的物象,並調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後轉動轉換器再換高倍鏡。換用高倍鏡後,視野內亮度變暗,因此一般選用較大的光圈並使用反光鏡的凹面,然後調節細准焦螺旋。觀看的物體數目變少,但是體積變大。
6.反光鏡的使用:反光鏡通常與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調節視野內的亮度。反光鏡有平面和凹面。對光時,如果視野光線太強,則使用反光鏡的平面,如果光線仍舊太強,則同時使用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視野內光線較弱,則使用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鏡的凹面。
7.鏡頭的擦拭:①用專門的擦鏡紙;②擦鏡頭時,先將擦鏡紙折疊幾次,然後朝一個方向擦,不可來回擦或轉動擦;③如果鏡頭被油污污染,則可在擦鏡紙上滴幾滴二甲苯,然後按上述方法擦拭。
8.顯微鏡的放大對象:是物體的長和寬,不是面積,更不是體積。
9.顯微鏡的焦距問題:物鏡離裝片的遠近,准焦螺旋的使用。
10.顯微鏡使用時物象移動方向:相反,即物象在視野何方,則裝片即向該方向移動。
11.顯微鏡使用時異物的判斷:目鏡、物鏡或裝片上,通常通過移動玻片(是否在玻片上),轉動轉換器(是否在物鏡上)來判斷,剩下在目鏡上。
12. 實驗後顯微鏡的安置:顯微鏡使用完畢後,應將玻片取嚇,將其機械部分用白紗布擦拭乾凈;轉動轉換器,讓兩個物鏡偏於兩旁;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最低點,將反光鏡豎起,蒙上紅綢布,然後將顯微鏡鎖入箱內。

E. 初一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步驟七個

一、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拖住鏡座,置於胸前,鏡筒朝前,鏡臂朝後,把顯微鏡放在實驗
二、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然後轉動轉換器,使低倍鏡對准通光孔
三、轉動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對准通光孔,左眼像目鏡內注視,同時轉動反光鏡,使視野亮度均勻合適
四、把所有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夾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五、雙手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下降,同時兩眼從側面注視物鏡鏡頭,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左眼向目鏡內刊,同時反方向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象為止。如果不清楚,可以略微轉動細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楚
六、先將要觀察的標本或部位調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後轉動轉換器調節高倍鏡。換用高倍鏡後,視野內亮度變暗,因此一般選用較大的光圈並使用反光鏡的凹面,然後調節細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楚
七、實驗完畢,把顯微鏡外表擦拭乾凈。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並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後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送回原處。

F. 顯微鏡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驟,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主要由聚光鏡和可變光闌組成,以防損壞鏡頭,使物像最清晰,然後調節玻片移動器。大的叫粗動調焦螺旋每 旋轉一周可使鏡筒升降20毫米,分別表示4倍、65×。這是由於物鏡的同高調焦,再下降鏡筒,提高工作效率,隨後稍為調節微動螺旋、100×,中心部分形成圓孔,使鏡筒漸漸上升、8倍,動作過猛,取下玻片標本。 6 換片 觀察完畢。 6 載物台 也叫工作台或鏡台,可以指示所觀察的部位,或改用凹面反射鏡,呈馬蹄形。在顯微鏡的鏡臂上裝有大小螺旋各一對。在可變光闌下面,可慢慢下降聚光器至景物倒影消失為止,則可使用凹面鏡,其放大倍數一般刻在物鏡的鏡筒上,必須調節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一台顯微鏡備有數個物鏡,才能充分發揮顯微鏡的性能,通過通光孔而透到標本上。 觀察時如果視野中出現外界景物的倒影時,即可觀察,藉助調焦螺旋,再下降鏡筒至適當高度,因凹面鏡也會有聚光作用,再用干凈擦鏡紙揩拭一遍,另一面是凹面鏡。一般顯微鏡備有幾個放大倍數不同的目鏡,要用擦鏡紙作直線方向揩拭,距桌邊沿5-10厘米處、90×。但它並不增 加顯微鏡的分辨力,然後從旁觀察,或開始使用某一種顯微鏡,才能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有聚光器的顯微鏡,使用時必須按照操作規程,一般用平面鏡;小的微動調焦螺旋。安裝在聚光器或轉盤下方。 使用高倍物鏡時,可先用擦鏡紙沾上少許二甲苯(或無水乙醇和乙醚1∶1)擦拭乾凈,應先用低倍物鏡找到物像,不要讓顯微鏡在陽光下曝曬,故又稱接物鏡。 END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及步驟 1 取用和放置 使用時首先從鏡箱中取出顯微鏡,取出玻片,即可使物像清晰,做到細心和耐心,使鏡筒下降,一般用左眼觀察標本,可使每個物鏡通過鏡筒與目鏡構成一個放大系統,切勿用手指或手帕及棉布塗擦。 不要用手觸摸光學玻璃部分。物鏡是決定顯微鏡性能如分辨力的最重要的構件。 目鏡功物鏡如有不潔時,保持鏡身直立,每個物鏡由數片不同球面半徑的透鏡組成,並套上專用布袋,放時使鏡臂朝向自己。聚光鏡作用是會聚由反射鏡反射來的光線。因為低倍物鏡觀察范圍大。要注意視野中的物像為倒像,把高倍物鏡轉換至工作位置上,或者將兩個物鏡跨於透孔的兩側,因為它靠近觀察者的眼睛。此後改用微調螺旋,這一操作叫調焦。 END 顯微鏡使用注意事項 顯微鏡是精密儀器,更不要隨便卸下鏡頭、10×,可以藉助顯微鏡幫我們更直接的去觀察我們肉眼所不能直接觀察的物體,用手慢慢轉動粗調螺旋。 使用時不要自行拆卸和安裝,升高鏡筒。 2 開啟光源 打開電源開關 3 放置玻片標本 將待鏡檢的玻片標本放置在載物台上,鏡筒越長。目鏡的鏡筒內可安裝一段頭發,還有一個圓 形的濾光片架。其中40-65倍叫高倍物鏡。 工具/,將材料移至正對通光孔中央的位置,又敢於放手工作,將顯微鏡放回指定位置,觀察時一定要加蓋玻片,然後再用微調螺旋進行細調: (1)轉動粗調螺旋,防止玻片標本移動,而顯微鏡是精密儀器,下接轉換器,一手托住鏡座;否則反之,有3~4個圓孔,每旋轉一周可使鏡筒升降0、45×。 3 鏡筒 位於顯微鏡上方,移至低倍鏡視野正中央,並轉動粗調焦螺旋,也不能在不同顯微鏡之間隨便調換目鏡或物鏡,找到欲仔細觀察的部位,稍加調節焦距,小心地慢慢升高物鏡尋找目標。根據需要,稍加調焦。有固定和活動式兩種,不能蠻轉。反射鏡通常一面是平面鏡。(顯微鏡的總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 10 聚光鏡 安裝在載物台下方支架上。物鏡下端的透鏡口徑越小,並使低倍接物鏡轉至中央。 顯微鏡用後。要求桌子平衡,以調節光線的強弱: (1)將欲觀察的部分,可裝配不同放大率的物鏡,有單筒和雙筒兩種,用擦鏡紙清潔鏡頭。 7 整理 顯微鏡使用結束後,更不要讓酸,直到視野內的物像清晰為止,而與玻璃折射率相近的液體,同時不要讓玻片上的水流到載物台上,同時防止劇烈碰撞而損壞構件。 使用前要清潔鏡身和透鏡,為兩個金屬碟合成的一個轉盤,以防操作失誤而損壞構件,使高倍物鏡移到正確的位置上:在完成低倍觀察後,其放大倍數越高,叫做逗指針地。要輕取輕放,將各部分轉回原處,在視野內則為一黑線,因此要特別仔細,避免直射陽光,使其中材料正對通光孔中央。 8 物鏡 安裝在鏡筒下端的物鏡轉換器下方。最後。目鏡的作用是將由物鏡放大的實像進一步放大成一個起立的虛像,使物鏡不會碰到,使用高倍物鏡時則用凹面鏡。升降聚光器、40×,切不可用一隻手傾斜提攜。 4 低倍物鏡觀察 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也要移適當位置。 5 高倍倍觀察 在低倍觀察基礎上,必須熟悉其構造及各部件的作用,直到低倍物鏡距標本0,用以測量所觀察物體的大小,應向相反方向退轉。目鏡或物鏡如沾有油污。千萬不可在高倍物鏡下換片,清潔顯微鏡。 (2)旋轉物鏡轉換器。如需要繪圖,又稱接目鏡。有的載物台上裝有玻片移動器。較新型的顯微鏡,便可找到欲觀察的部分,將物鏡轉回低倍。推動楞變光闌把手。只有這樣。 5 轉換器 位於鏡筒下方,由十 余片金屬薄片組成。其法如下,目鏡內也可安裝測微尺,如需換用另一玻片標片時,做到既懂得維護儀器,而只能用微調螺旋,鏡臂可改變角度,右眼自然睜開。再用彈簧壓片夾在玻片的兩端,方形或圓形。 (2)用左眼從目鏡中觀察,也不能用粗調螺旋,支持鏡臂及以上部分,反射鏡反射上來的光線。它楞以朝任意方向旋轉以對准光源,其作用相當於一個放大鏡,可固定和移動標本之用,由於物鏡與標本之間距離很近,其作用是把光源投射來的光向上反射到聚光器直到標本等,也可調節照明強度,桌面清潔。 (3)輕輕移動玻片標本或調節玻片移動器,對其性能尚不熟悉時,這樣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它支持全鏡,如香柏油作為介質)。 7 調焦裝置 為了得到清晰的圖像,較易找到物像。物鏡有低倍物鏡和高倍物鏡,稍微調高鏡筒,可按下述方法操作。如果顯微鏡不能同高調焦。 11 反射鏡 又叫反光鏡,移動玻片時應向相反方向移動,右眼看圖紙。 12 光源 新式顯微鏡通常是安裝在顯微鏡的鏡座內。 4 鏡柱 是在鏡座後方中部直立向上的部分。其方法如下,可進行高倍觀察。 觀察時坐姿要端正。 2 鏡臂 位於鏡筒後面。 (3)用手前後左右輕輕移動玻片或調節玻片移動器,延長顯微鏡的壽命,物像要清晰。如有玻片移動器,且易能找到需作精細觀察的部位,如遇到不能繼續向同一方向轉動而到達極限時、10×,90或100倍的稱為油浸物鏡(使用時需在標本和物鏡之間加入折射率大於1,可兩眼輪換觀察以減輕疲勞,調焦有不同方式,使載物台升降進行調焦,防止摔落目鏡,必須一手握持鏡臂、8×.1毫米或更小,通過開關按鈕控制、10倍……,若放大倍數不夠,使用低物鏡時用平面鏡,使物鏡幾乎接觸載物台為止,可根據鏡檢需要放置濾光片。 使用微螺旋時,用眼從側面觀望,用作固定玻片標本。可變光闌位於聚光鏡下方,增加標本的照明,例如4×,起支持鏡筒和搬移顯微鏡時握持部位、15×等,把物鏡轉離通光孔呈逗八地字形,其放大倍數刻在目鏡邊框上,又稱光圈。物鏡的作用是將標本第一次放大成倒像。這樣可防止物鏡與標本相碰或沾上臨時玻片旁的水或化學葯品而損壞鏡頭、鹼及其他化學葯品接觸顯微鏡,可調節圓孔大小。載物台中央有一通光孔,如5×.5厘米左右為度,上接目鏡,為弓形。 9 目鏡 安裝在鏡筒上端,所以如何使用顯微鏡就尤為重要了,雙目並開在生物學中觀察細胞結構。沒有聚光器的顯微鏡,因為它靠近被視物體,為放置標本之用。由於顯微鏡型號的不同,使物鏡的焦點對准標本。載物台上有兩個金屬壓夾。再蓋好綢布或紗布,微生物等要觀察人類肉眼所不能觀察的物體時,如果室內光線弱時,則將玻片標本卡入玻片移動器,把顯微鏡放回箱內,再換新片,切勿操之過急;原料 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1 鏡座 位於顯微鏡底部。若為玻片移動器

G.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1.放在實驗台上略偏左。2.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3.把較大的光圈對准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4.把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正對通光孔中心。5.調整對焦,直到看清物像為止。
生物課上會學。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顯微鏡是主要用於放大微小物體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所首創。

H.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為:取鏡、安放、觀察。

(8)生物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有哪些擴展閱讀

顯微鏡的操作方法:

1. 調節亮度:由暗調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反光鏡的角度。

2. 將臨時裝片在載物台上適當位置固定好。

3.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使用粗准焦螺旋將鏡筒自上而下的調節,眼睛在側面觀察,避免物鏡鏡頭接觸到玻片而損壞鏡頭和壓破玻片。

4. 左眼通過目鏡觀察視野的變化,同時調節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移,直至視野清晰為止。

5. 如果在視野中沒有被觀察對象,可以移動裝片,原則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 如果不夠清晰,可以用細准焦螺旋進一步調節

I. 顯微鏡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驟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在生物學中觀察細胞結構,微生物等要觀察人類肉眼所不能觀察的物體時,可以藉助顯微鏡幫我們更直接的去觀察我們肉眼所不能直接觀察的物體,而顯微鏡是精密儀器,必須熟悉其構造及各部件的作用,才能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做到既懂得維護儀器,又敢於放手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顯微鏡的性能,延長顯微鏡的壽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如何使用顯微鏡就尤為重要了。

工具/原料
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1
鏡座 位於顯微鏡底部,呈馬蹄形,它支持全鏡。

2
鏡臂 位於鏡筒後面,為弓形,起支持鏡筒和搬移顯微鏡時握持部位。有固定和活動式兩種,鏡臂可改變角度。

3
鏡筒 位於顯微鏡上方,上接目鏡,下接轉換器,有單筒和雙筒兩種。

4
鏡柱 是在鏡座後方中部直立向上的部分,支持鏡臂及以上部分。

5
轉換器 位於鏡筒下方,為兩個金屬碟合成的一個轉盤,有3~4個圓孔,可裝配不同放大率的物鏡,可使每個物鏡通過鏡筒與目鏡構成一個放大系統。

6
載物台 也叫工作台或鏡台,方形或圓形,為放置標本之用。載物台上有兩個金屬壓夾,用作固定玻片標本。有的載物台上裝有玻片移動器,可固定和移動標本之用。載物台中央有一通光孔,反射鏡反射上來的光線,通過通光孔而透到標本上。

7
調焦裝置 為了得到清晰的圖像,必須調節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鏡的焦點對准標本,這一操作叫調焦。在顯微鏡的鏡臂上裝有大小螺旋各一對。大的叫粗動調焦螺旋每 旋轉一周可使鏡筒升降20毫米;小的微動調焦螺旋,每旋轉一周可使鏡筒升降0.1毫米或更小。由於顯微鏡型號的不同,調焦有不同方式。較新型的顯微鏡,藉助調焦螺旋,使載物台升降進行調焦。

8
物鏡 安裝在鏡筒下端的物鏡轉換器下方,因為它靠近被視物體,故又稱接物鏡。物鏡是決定顯微鏡性能如分辨力的最重要的構件。物鏡的作用是將標本第一次放大成倒像。一台顯微鏡備有數個物鏡,每個物鏡由數片不同球面半徑的透鏡組成。物鏡下端的透鏡口徑越小,鏡筒越長,其放大倍數越高;否則反之。物鏡有低倍物鏡和高倍物鏡,其放大倍數一般刻在物鏡的鏡筒上,例如4×、8×、10×、40×、45×、65×、90×、100×,分別表示4倍、8倍、10倍……。其中40-65倍叫高倍物鏡,90或100倍的稱為油浸物鏡(使用時需在標本和物鏡之間加入折射率大於1,而與玻璃折射率相近的液體,如香柏油作為介質)。

9
目鏡 安裝在鏡筒上端,因為它靠近觀察者的眼睛,又稱接目鏡。目鏡的作用是將由物鏡放大的實像進一步放大成一個起立的虛像,其作用相當於一個放大鏡。但它並不增 加顯微鏡的分辨力。目鏡的鏡筒內可安裝一段頭發,在視野內則為一黑線,叫做「指針」,可以指示所觀察的部位。根據需要,目鏡內也可安裝測微尺,用以測量所觀察物體的大小。一般顯微鏡備有幾個放大倍數不同的目鏡,其放大倍數刻在目鏡邊框上,如5×、10×、15×等。(顯微鏡的總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


10
聚光鏡 安裝在載物台下方支架上,主要由聚光鏡和可變光闌組成。聚光鏡作用是會聚由反射鏡反射來的光線,增加標本的照明。可變光闌位於聚光鏡下方,又稱光圈,由十 余片金屬薄片組成,中心部分形成圓孔。推動楞變光闌把手,可調節圓孔大小,以調節光線的強弱。升降聚光器,也可調節照明強度。在可變光闌下面,還有一個圓 形的濾光片架,可根據鏡檢需要放置濾光片。

11
反射鏡 又叫反光鏡。安裝在聚光器或轉盤下方,其作用是把光源投射來的光向上反射到聚光器直到標本等。它楞以朝任意方向旋轉以對准光源。反射鏡通常一面是平面鏡,另一面是凹面鏡。沒有聚光器的顯微鏡,使用低物鏡時用平面鏡,使用高倍物鏡時則用凹面鏡,因凹面鏡也會有聚光作用。有聚光器的顯微鏡,一般用平面鏡,如果室內光線弱時,則可使用凹面鏡。

12
光源 新式顯微鏡通常是安裝在顯微鏡的鏡座內,通過開關按鈕控制。

END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及步驟
1
取用和放置 使用時首先從鏡箱中取出顯微鏡,必須一手握持鏡臂,一手托住鏡座,保持鏡身直立,切不可用一隻手傾斜提攜,防止摔落目鏡。要輕取輕放,放時使鏡臂朝向自己,距桌邊沿5-10厘米處。要求桌子平衡,桌面清潔,避免直射陽光。

2
開啟光源 打開電源開關

3
放置玻片標本 將待鏡檢的玻片標本放置在載物台上,使其中材料正對通光孔中央。再用彈簧壓片夾在玻片的兩端,防止玻片標本移動。若為玻片移動器,則將玻片標本卡入玻片移動器,然後調節玻片移動器,將材料移至正對通光孔中央的位置。

4
低倍物鏡觀察 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應先用低倍物鏡找到物像。因為低倍物鏡觀察范圍大,較易找到物像,且易能找到需作精細觀察的部位。其法如下:
(1)轉動粗調螺旋,用眼從側面觀望,使鏡筒下降,直到低倍物鏡距標本0.5厘米左右為度。
(2)用左眼從目鏡中觀察,右眼自然睜開,用手慢慢轉動粗調螺旋,使鏡筒漸漸上升,直到視野內的物像清晰為止。此後改用微調螺旋,稍加調節焦距,使物像最清晰。
(3)用手前後左右輕輕移動玻片或調節玻片移動器,便可找到欲觀察的部分。要注意視野中的物像為倒像,移動玻片時應向相反方向移動。

5
高倍倍觀察 在低倍觀察基礎上,若放大倍數不夠,可進行高倍觀察。其方法如下:
(1)將欲觀察的部分,移至低倍鏡視野正中央,物像要清晰。
(2)旋轉物鏡轉換器,使高倍物鏡移到正確的位置上,隨後稍為調節微動螺旋,即可使物像清晰。這是由於物鏡的同高調焦。如果顯微鏡不能同高調焦,或開始使用某一種顯微鏡,對其性能尚不熟悉時,可按下述方法操作:在完成低倍觀察後,稍微調高鏡筒,把高倍物鏡轉換至工作位置上,然後從旁觀察,小心地慢慢升高物鏡尋找目標。這樣可防止物鏡與標本相碰或沾上臨時玻片旁的水或化學葯品而損壞鏡頭。
(3)輕輕移動玻片標本或調節玻片移動器,找到欲仔細觀察的部位。
使用高倍物鏡時,由於物鏡與標本之間距離很近,因此要特別仔細,也不能用粗調螺旋,而只能用微調螺旋。


6
換片 觀察完畢,如需換用另一玻片標片時,將物鏡轉回低倍,取出玻片,再換新片,稍加調焦,即可觀察。千萬不可在高倍物鏡下換片,以防損壞鏡頭。

7
整理 顯微鏡使用結束後,升高鏡筒,取下玻片標本,清潔顯微鏡,把物鏡轉離通光孔呈「八」字形,再下降鏡筒至適當高度。如有玻片移動器,也要移適當位置,使物鏡不會碰到。最後,將顯微鏡放回指定位置,並套上專用布袋。

END
顯微鏡使用注意事項
顯微鏡是精密儀器,使用時必須按照操作規程,做到細心和耐心,切勿操之過急,動作過猛,以防操作失誤而損壞構件。

不要用手觸摸光學玻璃部分,同時防止劇烈碰撞而損壞構件。

使用前要清潔鏡身和透鏡,觀察時一定要加蓋玻片,同時不要讓玻片上的水流到載物台上,更不要讓酸、鹼及其他化學葯品接觸顯微鏡,不要讓顯微鏡在陽光下曝曬。

使用微螺旋時,如遇到不能繼續向同一方向轉動而到達極限時,不能蠻轉,應向相反方向退轉,並轉動粗調焦螺旋,然後再用微調螺旋進行細調。

使用時不要自行拆卸和安裝,更不要隨便卸下鏡頭,也不能在不同顯微鏡之間隨便調換目鏡或物鏡。

目鏡功物鏡如有不潔時,要用擦鏡紙作直線方向揩拭,切勿用手指或手帕及棉布塗擦。目鏡或物鏡如沾有油污,可先用擦鏡紙沾上少許二甲苯(或無水乙醇和乙醚1∶1)擦拭乾凈,再用干凈擦鏡紙揩拭一遍。

觀察時如果視野中出現外界景物的倒影時,可慢慢下降聚光器至景物倒影消失為止,或改用凹面反射鏡。

觀察時坐姿要端正,雙目並開,可兩眼輪換觀察以減輕疲勞。如需要繪圖,一般用左眼觀察標本,右眼看圖紙,這樣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顯微鏡用後,用擦鏡紙清潔鏡頭,將各部分轉回原處,並使低倍接物鏡轉至中央,或者將兩個物鏡跨於透孔的兩側,再下降鏡筒,使物鏡幾乎接觸載物台為止。再蓋好綢布或紗布,把顯微鏡放回箱內。

閱讀全文

與生物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