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微生物的五大特點,並列舉他們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微生物五大共性分別是:1:體積小,面積大;2:吸收多,轉化快;3:生長旺,繁殖快;4:適應強,易變異;5:分布廣,種類多。其中最基本的特性是體積小,面積大。微生物是一個突出的小體積大面積系統,從而賦予它們具有不同於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為一個小體積大面積系統,必然有一個巨大的營養物質吸收面、代謝廢物的排泄面和環境信息的交換面,故而產生了其餘四個共性。巨大的營養物質吸收面和代謝廢物的排泄面使微生物具有了吸收多,轉化快,生長旺,繁殖快的特點。環境信息的交換面使微生物具有適應強,易變異的特點。而正是因為微生物具有適應強,易變異的特點,才能使其分布廣,種類多。
㈡ 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有哪些
微生物是肉眼難以看清,需要藉助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總稱。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
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主要有:
體積小,比表面積大。微生物體積很小,可是其比表面積卻很大。這個特徵也是賦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謝快等特性的基礎。
吸收多,轉化快,新陳代謝旺盛。微生物通常具有極其高效的生物化學轉化能力。
生長繁殖快。
相比於大型動物,微生物具有極高的生長繁殖速度。大腸桿菌能夠在12.5-20分鍾內繁殖1次。
分布廣,種類多。微生物遍布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其他生物不能生活的極端環境也有微生物存在在。局部環境中數量眾多,如每克土壤含微生物幾千萬至幾億個。
適應能力強,易變異。微生物的遺傳多樣性非常豐富,使其能夠快速適應幾乎任何環境。相對於高等生物而言,微生物代謝迅速,代際時間短,較容易發生變異。
㈢ 什麼是微生物,分為幾類,各有何特點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指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原蟲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通常它們個體非常微小, 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 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微生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原核微生物
細菌(Bacteria)
放線菌
螺旋體
支原體
立克次氏體
衣原體
古菌(Archaea)
2.真核微生物
真菌(Fungi)
原生生物(protozoan)
藻類(algae)
3.無細胞生物
病毒(virus)
類病毒(virusoid)
擬病毒(viroid)
朊毒體(亦稱朊病毒、蛋白質質感染性顆粒)(prion)
特性
由於微生物體積極之微小,故相對面積較大,物質吸收快,轉化快。
微生物在生長與繁殖上亦是很迅速的,而且適應性強。從寒冷的冰川到極酷熱的溫泉,從極高的山頂到極深的海底,微生物都能夠生存。
由於微生物適應性強,又容易在較短時間內積聚非常多的個體(例如10^10個/毫升的數量級),因此容易篩選並分離到突變株。容易得到微生物突變株的性質。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體積小,面積大。
吸收多,轉化快。
生長旺,繁殖快。
適應強,易變異。
分布廣,種類多。
㈣ 微生物有哪些特點
1、體小面大
一個體積恆定的物體,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對表面積越大。微生物體積很小,如一個典型的球菌,其體積約1mm³,可是其表面積卻很大。這個特徵也是賦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謝快等特性的基礎。
2、吸多轉快
微生物通常具有極其高效的生物化學轉化能力。據研究,乳糖菌在1個小時之內能夠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產朊假絲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3、生長繁殖快
相比於大型動物,微生物具有極高的生長繁殖速度。
4、適應強,易變異,分布廣,種類多。
(4)微生物的五大特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微生物能夠致病,能夠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發霉腐爛,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萊明從青黴菌抑制其它細菌的生長中發現了青黴素,這對醫葯界來講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後來大量的抗生素從放線菌等的代謝產物中篩選出來。
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發酵,生產乙醇、食品及各種酶制劑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夠降解塑料、處理廢水廢氣等等,並且可再生資源的潛力極大,稱為環保微生物;還有一些能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微生物。
例如:高溫、低溫、高鹽、高鹼以及高輻射等普通生命體不能生存的環境,依然存在著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們發現的微生物已經很多,但實際上由於培養方式等技術手段的限制,人類現今發現的微生物還只佔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㈤ 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徵 為什麼
微生物有以下主要特徵:
1、體小面大
一個體積恆定的物體,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對表面積越大。微生物體積很小,如一個典型的球菌,其體積約1mm³,可是其表面積卻很大。這個特徵也是賦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謝快等特性的基礎。
2、吸多轉快
微生物通常具有極其高效的生物化學轉化能力。據研究,乳糖菌在1個小時之內能夠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產朊假絲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3、生長繁殖快
相比於大型動物,微生物具有極高的生長繁殖速度。大腸桿菌能夠在12.5-20分鍾內繁殖1次。不妨計算一下,1個大腸桿菌假設20分鍾分裂1次,1小時3次,1晝夜24小時分裂24×3=72次,大概可產生4722366500萬億個(2的72次方),這是非常巨大的數字。
但事實上,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如營養缺失、競爭加劇、生存環境惡化等原因,微生物無法完全達到這種指數級增長。 已知大多數微生物生長的最佳pH范圍為7.0 (6.6~7.5)附近,部分則低於4.0。
(5)微生物的五大特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微生物群種類
原核;原核生物。
真核:真菌、藻類(部分)、原生動物(部分)。
非細胞類:病毒和亞病毒。
一般地,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教科書中,均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7大類:
細菌、病毒、真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
細菌
(1)、定義:一類細胞細短,結構簡單,胞壁堅韌,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強的原核生物。
(2)、分布:溫暖,潮濕和富含有機質的地方。
(3)、結構:主要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桿形,螺旋形。
基本結構:細胞膜細胞壁細胞質核質。
特殊結構:莢膜、鞭毛、菌毛、芽胞。
(4)、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
(5)、菌落: 單個細菌用肉眼是看不見的,當單個或少數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大量繁殖時,便會形成一個肉眼可見的,具有一定形態結構的子細胞群落。
菌落是菌種鑒定重要的依據。不同種類的細菌菌落的大小,形狀光澤度顏色硬度透明度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