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阻止生物入侵

如何阻止生物入侵

發布時間:2022-06-14 10:18:04

㈠ 你認為採取哪些措施可以防止「生物入侵者」

防止「生物入侵者」採取的措施有:可以立法和宣傳,樹立此類意識;人工治理,引人」生物入侵者」的天敵;:加強海關檢查。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經自然的或人為的途徑侵入 到另一個新的環境,對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經濟損失或生態災難的過程。
或定義為: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
對於特定的生態系統與棲境來說,任何非本地的物種都叫作外來物種(alien species)。外來物種是指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外來入侵物種具有生態適應能力強,繁殖能力強,傳播能力強等特點;被入侵生態系統具有足夠的可利用資源,缺乏自然控制機制,人類進入的頻率高等特點。外來物種的「外來」是以生態系統來定義的。
一般而言,一國主動引進加以培養、種植養殖,以便豐富國人餐桌或用於保護生態、美化環境等,不歸類為生物入侵。「不是本國主動引進,對本土農業、生態環境和人畜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才能稱為生物入侵」。

㈡ 如何防範生物入侵者

有關專家建議,為防止國外有害物種進入國內,目前應優先開展以下工作: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加強對無意引進和有意引進外來入侵物種的安全管理;開展全國范圍的外來入侵物種調查,查明我國外來物種的種類、數量、分布和作用,建立外來物種資料庫;分析外來物種對我國生態系統和物種的影響,建立對生態系統、環境或物種構成威脅的外來物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風險評價方法和風險管理程序;逐步建立健全精幹高效的外來入侵物種監測系統;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性的宣傳教育,提高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防範意識;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識別、防治技術、風險評估技術、風險管理措施的培訓。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條建議:第一,加強立法,並要嚴格執法。現有的動植物檢驗檢疫等相關條例有很多不充分的地方,在防止外來生物入侵方面要單獨立法,從源頭做起,從初期做起,使法制健全。如,外來物品引入時要論證,夾帶的植物、水果都要通過法律規范嚴格檢驗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同時,要對人們加強教育,提高認識,使其有守法意識。

第二,加強國際合作。通過信息網路、參加國際研討會進行討論和交流,看各國外來生物入侵趨勢,對目前世界上造成危害較大的動物、植物、昆蟲要格外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外來物種對於這個國家來說是入侵,對於那個國家是原產地。原產地國家對於該物種的認識和治理的辦法,對於被入侵國來說是可以借鑒的經驗。我們要借鑒某一國家治理某種入侵生物的方法和經驗。

第三,提高警惕,要有前瞻性。 一旦預測到什麼物種近幾年來可能會入侵某地區,就要及早了解,早採取措施,防止傳入,並做好一旦進入我國,就要快速控制和治理的准備

㈢ 怎麼減少外來生物入侵,防止物種多樣性的損失

大多數外來物種是依賴人為干擾來傳播的,為減少外未入侵物種的威脅,建議解決方案如下:

1、在物種抵達時及尚未廣泛逸為野生前,盡快鑒定及評估其入侵性和對本地生態及原生物種的影響,並對惡性入侵種盡快消除,以免廣泛蔓延;
2、採取人工防治、機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學防除、生物防治、綜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滅;
3、加強出入境檢疫工作,制訂外未入侵物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海洋有害物種引進的管理,尤其是嚴格防範通過壓艙水攜帶的海洋外未物種入侵的巨大威脅;
4、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生物學特性、入侵生態學、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入侵物種資料庫;
5、把外未入侵種納入國家生物多樣性政策、戰略和行動計劃,著力提高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制定經濟獎懲措施以及其他政策手段.

外來物種入侵防治措施:

  1. 強化檢疫檢驗,從源頭上杜絕生物入侵強化檢驗檢疫工作,對各種商品流通要按照有關法規進行嚴格檢驗。同時,強化對入境的各種交通工具以及旅遊者攜帶的行李以及各種 貨物的檢查工作,防止無意帶入外來生物。

  2. 強化立法力度,嚴格執法。為了切實保障我國生態安全,維護經濟發展成果,必須加強立法,逐步完善關於生物入侵的法律法規。同時,要嚴格執法,堅決按照有關法律制定 的程序進行檢驗檢疫。

  3. 開展全國范圍內的外來入侵生物調查,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有必要開展全國范圍內的外 來入侵生物調查,要充分了解外來物種的種類、數量、分布和危害。 藉助現代信息系統, 建立並逐步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來物種資料庫,形成有效的外來物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風險評價方法和風險管理程序。同時要加大有關人員的培訓,讓這些人員切實掌握入侵生物 防治的基本理念和知識。

  4. 積極擴大宣傳,努力提高公眾對生物入侵的理解和認識 要通過各種有效的宣傳,讓人民 群眾充分認識到生物入侵 的危害,不斷調動公眾的積極性,提高全社會防範意識,使全社 會參與到防止生物入侵的行動中,盡可能地減少人為傳播。 加強國際合作。


㈣ 如何防治外來生物入侵

防治外來生物入侵的方法

1.人工清除

通過人工對該生物進行捕捉或打撈,若該生物可以為人利用可以把捕上來的生物進行利用,如果它對我們毫無用處直接殺死丟埋即可。

2.找尋天敵

仔細在本生態系統中查找該生物的天敵,利用本土的生物對該生物進行驅逐。不過利用生物法除去外來生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可以人工、生物兩種方法一起使用。

3.引入天敵

這個和第二種方法的原理一樣,但效果有可能完全不一樣。引入天敵是指從外來生物原本的生活環境中引入它的天敵,由於它的天敵也算是外來生物,隨意引入也有可能導致生物入侵。所以此種方法使用之前一定要經過嚴格考慮,確定它的天敵不會對本土環境造成破壞後再引入。

4.化學防治

這個是指通過化學方法一般是化學葯劑來殺死外來生物。這種方法具有速度快、效果好以及便於推廣的優點。不過使用此方法在殺死外來生物的同時也有可能大量殺死本地原有生物,有可能對環境產生更大影響。

5.杜絕入侵

生物入侵一般發生在外來人員攜帶的各種植物或者動物身上,所以杜絕入侵最源頭的辦法就是嚴格監察入境的各種生物,若發現有可能產生生物入侵的生物即進行消滅。

㈤ 如何防止外來物種入侵

可以通過人工防治,機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學防除,生物防治和綜合治理等方法控制。

㈥ 如何防止生物入侵,,我要簡短的···

人工防治
替代控制
化學 生物 物理防除

㈦ 怎樣防止物種外來入侵

  1. 切斷途徑:從外國回來的遊客想要帶回國內沒有的生物時,一定要查閱資料,確定該物種不會造成入侵,千萬不要讓帶回的動物逃出,不要讓植物與外界接觸(尤其是開花結籽的時候),如果是菌類,必須與外界完全隔離。政府應謹慎引入外來物種,加大對入境旅客的檢查力度,嚴防入侵生物被無意帶入或外來物種走私。對於交通工具,要搞好衛生工作,清掃工作,船隻的壓艙水與旅客留下的垃圾要加以管理。

  2. 杜絕異地放生:中國野生動物非法貿易比較猖獗,大量野生動物來自周邊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也有一些野生動物從遙遠的歐洲、非洲和美洲,走私到我國。因為走私的野生動物中有許多是外來物種,或者常常攜帶著外來的野生動物疾病。隨意放生這些政府沒收或個人購買的外域野生動物,可能導致部分種死亡,另一些則有造成生物入侵的危險,對中國當地野生動物或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威脅,這些結果都違背了放生者的初衷。

  3. 海洋垃圾問題:隨著廢棄的塑料物和其他人造垃圾漂浮的海洋生物正向南極洲和一些熱帶島嶼進犯,對當地的物種造成威脅。這些垃圾使向亞熱帶地區擴散的生物增加了1倍,在高緯度地區甚至增加了2倍多。與像椰子或木材之類的自然漂浮物相比,海洋生物更喜歡附在塑料容器等不易被降解的垃圾上漂浮,藉助這些載體,它們幾乎可以漂浮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以上來自網路)聽說中國海灘上亂扔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現象很嚴重,大家要培養好道德素質,從自己做起,向他人宣傳,防止人為製造海洋垃圾。

  4. 從我們做起:學習入侵物種的知識,了解常見入侵物種,發現入侵物種在本地出現,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有關部門是哪個部門……這個我也不知道……)督促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如需人工消滅,積極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5. 註:本答案系原創,嚴重鄙視快樂成長153全盤復制灌水的行為!

㈧ 生物入侵特別的可怕,該採取何種科學的預防方式

生物入侵造成了很多大的災害,比如說澳大利亞的兔子,美國的野豬,這個就鬧得很嚴重,就算到現在這個問題也解決不了,所以生物入侵是應該嚴格預防的,比如說海關進口水果要經過嚴格的檢查,避免一些昆蟲攜帶進來,我國的國營本來就不是我們這兒的,但是因為進口水果的原因,他到了我們這兒,因為沒有天敵,繁殖的速度非常快,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我們普通的吃瓜群眾不必想那麼多,美國的野豬再怎麼猖狂跟我們有沒有關系,因為就算中國吃貨有很多美國的野豬也吃不了,因為它身上但有幾十種混合病毒,它那個肉也不好吃,澳大利亞袋鼠,兔子都很多,據說澳大利亞有4,500萬只兔子,但是只有2,400萬,澳大利亞人平均一個人得打兩只澳大利亞袋鼠,所以說外國這個物種入侵沒有天敵,然後快速反應威脅人類生存的例子是相當不少的,我們要引以為戒。

㈨ 怎樣控制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外來生物在其原產地有許多防止其種群惡性膨脹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敵的作用十分關鍵,它們能將其種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數量之下。因此,那些外來種在其原產地通常並不造成較大的危害。但是一旦它們侵入新的地區,失去了原有天敵的控制,其種群密度則會迅速增長並蔓延成災。而自然界里生態環境中存在著食物鏈,天敵之間相互制約,一但某種生物人為絕滅和人為引入,都會產生一系列難以想像的後果。所以國外有學者將盲目引種與生境的縮小和碎裂,過度捕殺,物種絕滅的次生效應列為引起物種絕滅的四大原因,並形象化地稱為「魔鬼四重奏」。
生物入侵分有意和無意兩種。隨著物種的引進,這些外來移民一方面可能造福人類,一方面也可能給當地生態環境乃至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如何解決「生物入侵」這個生物界的「非法移民」問題,使它們不在異國他鄉形成危害?專家們的回答是:第一要謹慎引種,並加強對已引進物種的管理;第二要查清我國現有的外來有害物種的種類及危害狀況;第三要加強對已知的主要外來有害物種的防治及綜合治理工作。

世界自然保護同盟2000年2月在瑞士通過的《防止因生物入侵而造成的生物多樣性損失》中指出:「千萬年來,海洋、山脈、河流和沙漠為珍稀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演變提供了隔離性天然屏障。在近幾百年間,這些屏障受到全球變化的影響已變得無效,外來入侵物種遠涉重洋到達新的生境和棲息地,並成為外來入侵物種。」

㈩ 如何防止生物入侵者的入侵

外來生物入侵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
對於一個特定的生態系統與棲息環境來說,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外來生物,它指的是出現在其自然分布范圍(過去或現在)和分布位置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圍以外自然定植的、或沒有直接或間接引進、或沒有人類活動就不能定植)
的一種物種、亞種或低級分類群,包括這些物種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體。
而外來入侵種是指對生態系統、棲境、物種、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的外來種。 外來入侵種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經自然的或人為的途徑侵入到另一個新環境,對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經濟損失或生態災難的過程。

二、外來物種入侵的現狀
到目前為止,國內尚沒有外來入侵動植物種類的系統報道,據有關文獻查證,目前已知我國至少有300種入侵植物、40種入侵動物、11種入侵微生物。與外來入侵動植物相比,我國對外來微生物種類的調查更為少見。目前對農業危害較大的外來微生物或病害有11種。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每年以0.1%~1.1%的速率在急劇減少。這種生物多樣性的極度銳減,除了人類大規模開墾土地導致自然生境快速喪失外,它的另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生物入侵。隨著全球化、商業和旅遊的增長以及對自由貿易的重視,有意或無意地為物種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數千年來,海洋、山脈、河流和沙漠作為天然屏障,為特有物種和生態系統提供了進化所必須的隔離環境。然而,在短短數百年間,全球各種力量結合在一起,使這些阻隔失去效用,外來物種橫越千里,到達新的生境,成為外來入侵。外來入侵種不僅威脅本地的生物多樣性,引起物種的消失與滅絕,而且瓦解生態系統的功能,降低人們基本生命支持系統的健康水平,受入侵物種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將付出巨大的生態和經濟代價。入侵物種形成廣泛的生物污染,危及土著群落的生物多樣性並影響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尤其是近年來,為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沙丘以及重建生態系統而開展了大規模的退耕還林工程,有的地區過度盲目地引進了大量生長區短,易於管理,更能適應環境的外來物種,然而,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盲目地引進是要付出代價的,它們正在逐漸排擠。取代當地物種,並且不斷擴大到自然和半自然地區,並影響到那裡生態系統的種類和功能,進而引起當地居民,自然資源保護者,水源管理者和其他相關人員的矛盾。人類及其經濟和非經濟活動是外來種入侵的主要動因,特別最近500年加速了生境喪失和物種滅絕的速率,對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的脅迫,這種破壞是長期的、持久的。
三、外來物種入侵的途徑
大多數外來種的傳入與人類活動有關。在對外交往中,人們有或無意將外來種引入了我國。但也有一些入侵種類屬於自然傳入,與人類活動無關或沒有明顯關聯。
1、有意傳入

從國外引入植物的主要目的是為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植物引種為我國的農林業等多種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人為引種也導致了一些嚴重的生態學後果。根據資料統計,截止1970年,由原產世界各地引種到我國未的植物837種,隸屬干267科,約占我國栽培植物的25%-33%。這些植物區系包括印度一馬來西亞區,新熱帶區的中美洲(包括墨西哥),歐洲西伯利亞地區,非洲亞區,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區,地中海亞區,伊朗-土耳其地。另外近20年未,隨著對外經濟和科技交流的日益擴大,外未入境植物(包括雜草)數量也大為增加,但由幹人力缺乏及工作難度大,再加上人們對一些植物引入後所產生的利弊看法不一,到目前為止很難得出引種所帶來的有害植物的准確數據。的種類是人為引種的結果,這些植物引入後的主要途徑有牧草、飼料、觀賞植物、葯用植物、蔬菜、草坪植物和環境保護植物等。
雖然我國在生物防治害蟲和害草中,曾引進很多大敵昆蟲,但目前並沒有這些大敵昆蟲帶未危害的報道。

需要強調的是人們的一些不科學的思想意識往往加重了外來種的入侵。有的人認方「外來的就一定比本地的好」,不加分析地盲目引種。如目前草坪引種、退耕還林還草工作中,大量引入外未種,不注意充分利用本地種,很可能導致入侵種種類增加、危害加劇。
2、隨人類活動無意傳入

很多外未入侵生物是隨人類活動而無意傳入的。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增加、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國際旅遊業的迅速升溫,外未入侵生物藉助多種途徑越來越多地傳入我國。
3、自然傳入

外未入侵種還可通過風力、水流自然傳入,鳥類等動物還可傳播雜草的種子,例如紫莖澤蘭是從中緬、中越邊境自然擴散入我國的。薇甘菊可能是通過氣流從東南亞傳入廣東;稻水象甲也可能是藉助氣流遷飛到中國大陸。

四、生物入侵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
1、 改變地表覆蓋,加速土壤流失由於植食性動物的採食和踐踏而加速土壤流失的情況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尤其是島嶼。
2、改變土壤化學循環,危及本土植物生存
某些外來植物在營養代謝過程中沉積某些物質,從而改變了周圍土的化學成分,使周圍的本土植物難以正常生長而失去競爭能力。
3、改變水文循環,破壞原有的水分平衡入侵的外來植物主要通過比本土植物多用或少用降水而影響當地水文循環。
4、增加自然火災發生頻率自然火災發生
格局是自然生態系統動態的重要組成之一,當外來生物入侵後,改變了這一格局,則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重要影響。
5、阻止本土物種的自然更新
外來動、植物均可以阻止本土物種的自然更新,從而使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發生長期無法恢復的變化。20 世紀50 年代傳入我國
的紫莖澤蘭Eupatorium adenophorum 擴散蔓延於我國西南省區,侵佔林地、荒山,阻礙森林生長和更新。
6、改變本土群落基因庫結構
外來物種與本土近緣物種雜交,從而改變本土物種基因型在生物群落基因庫中的比例,使群落基因庫結構發生變化。而且有時這種雜交後代由於更強的抗逆能力而使本土物種面臨更大的壓力。這種情況不但發生在植物中,在魚類、兩棲和無脊椎動物中也時有發生。
7、 加速局部和全球物種滅絕速度根據Macdonald 等對全球脊椎動物的統計,941 種瀕危動物中的18.4
%受到外來物種的威脅,但分布格局差異很大,島嶼上的比例明顯高於陸地(除澳大利亞外) , 達到31.0
%;在各大洲中以澳大利亞最為突出,達到51.7 %。美國魚類與野生動物保護署認為,瀕危物種名單中的160
種瀕危動物與外來物種的入侵有關;另有估計,美國958 種瀕危物種中的約400
種面臨外來物種的競爭和捕食而處境危險。而在世界其他某些地方,多達80 %的瀕危物種面臨外來物種的壓力。

五、建議
大多數外來物種是依賴人為干擾來傳播的,為減少外未入侵物種的威脅,建議解決方案如下:
1、在物種抵達時及尚未廣泛逸為野生前,盡快鑒定及評估其入侵性和對本地生態及原生物種的影響,並對惡性入侵種盡快消除,以免廣泛蔓延;
2、採取人工防治、機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學防除、生物防治、綜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滅;

3、加強出入境檢疫工作,制訂外未入侵物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海洋有害物種引進的管理,尤其是嚴格防範通過壓艙水攜帶的海洋外未物種入侵的巨大威脅;
4、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生物學特性、入侵生態學、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入侵物種資料庫;
5、把外未入侵種納入國家生物多樣性政策、戰略和行動計劃,著力提高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制定經濟獎懲措施以及其他政策手段。

閱讀全文

與如何阻止生物入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