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氧化亞銅化學式 是什麼啊
Cu2O
② 氧化亞銅的化學式怎麼寫
當金屬有兩種價態時,高價叫XX離子,低價的叫亞XX離子.
如:Fe2+亞鐵離子,Fe3+鐵離子
Cu+亞銅離子,Cu2+銅離子.
氧化亞銅的銅為+1價,所以化學式為Cu2O
③ 氧化亞銅,氧化銅的化學式
氧化銅CuO.氧化亞銅Cu2O
銅+2價,亞銅+1價
④ 氧化銅與氧化亞銅的化學式
氧化銅CuO.氧化亞銅Cu2O
銅 2亞銅 1
⑤ 化學式:Cu2O是什麼,以及有關性質
氧化亞銅
分子式:
Cu2O
氧化亞銅為一價銅的氧化物,鮮紅色粉末狀固體,幾乎不溶於水,在酸性溶液中岐化為二價銅。
性狀:深紅色或深棕色結晶性粉末。在潮濕空氣中易氧化,溶於酸和濃氨水,不溶於水。
密度6.0g/cm3
熔點1500K
沸點1800℃。
氧化亞銅為一價銅的氧化物,紅色或暗紅色八面立方晶系結晶性粉末。相對密度6.0。熔點1235℃。在1800℃失去氧。不溶於水和醇,溶於鹽酸、氯化銨、氨水,微溶於硝酸。溶於鹽酸生成白色氯化亞銅結晶粉末。遇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銅鹽。在空氣中會迅速變藍。能溶於濃鹼、三氯化鐵等溶液中。在濕空氣中逐漸氧化成黑色氧化銅。
在酸性溶液中岐化為二價銅,說明在溶液中,二價銅離子的穩定性大於一價銅離子,例如氧化亞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銅。
Cu2O+H2SO4=CuSO4+Cu+H2O
氧化亞銅與氨水和氫鹵酸反應,因生成絡合物,不岐化成二價銅和銅
溶於濃氨溶液形成無色配合物
[Cu(NH3)2]+,其在空氣中被氧化為藍色的
[Cu(NH3)4(H2O)2]2+
氧化亞銅氧化亞銅可溶於鹽酸生成
HCuCl2(氯化亞銅的配合物),也可溶於硫酸及硝酸分別形成硫酸銅及硝酸銅。
用途:氧化亞銅用於制船底防污漆(殺死低級海生動物)。用作殺菌劑(86.2%銅大師WP、WG)陶瓷和搪瓷的著色劑、紅色玻璃染色劑,還用於製造各種銅鹽、分析試劑及用於電器工業中的整流電鍍、農作物的殺菌劑和整流器的的材料等。
製法由硫酸銅溶液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即可製得
反應方程式:CH2OH(CHOH)4CHO
+
2Cu(OH)2
→
CH2OH(CHOH)4COOH
+
Cu2O
+
2H2O
(反應條件:鹼性、加熱)
毒性按中國農葯毒性分級標准,氧化亞銅屬低毒殺菌劑。86.2%銅大師(WG、WP)大鼠急性經口LD50
1400毫克/千克,急性經皮LD50大於4000毫克/千克。對兔皮膚和眼睛有輕微刺激,大鼠亞慢性經口LD50
500毫克/千克,對魚類低毒,水蚤LC50(48小時)0.06毫克/升。
毒性防護本品粉塵在空氣中含量達到0.22~14mg/m3時,工作1~2h後會引起急性中毒,表現為頭痛、無力、咽和結膜發紅、惡心、肌肉痛、有時嘔吐和腹瀉、疲乏、體溫升高。一天以後體溫可恢復正常,但仍無力,頭痛,眩暈,脈數加快,淋巴細胞增多。
慢性中毒表現為:接觸銅化合物的工人的局部皮膚、頭發及眼結膜有時變成淺黃色或黑綠色,齒齦上有暗紅色或絳紅色邊。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粉塵刺激眼睛,並引起角膜潰瘍。
對急性中毒者用一定濃度的K4[Fe(CN)6]溶液洗胃,服牛奶等措施。
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0.1mg/m3。
可戴口罩、防塵眼鏡,穿防護工作服,工作後要洗淋浴。
⑥ 氧化銅轉化氧化亞銅的化學方程式
4CuO==高溫==2Cu₂O+O₂↑
高溫下通入氫氣或一氧化碳可還原為金屬銅。氧化銅在空氣中加熱,約在1050℃時釋放出氧氣而還原為氧化亞銅。
若在氫氣或一氧化碳氣流中,即使在250℃以下也很容易被還原為金屬銅。氧化銅雖然不溶於水,可溶解於鹼金屬氫氧化物水溶液。
(6)氧化亞銅用化學式怎麼寫擴展閱讀:
氧化銅可由金屬銅在空氣中加熱,或者加熱分解氫氧化銅、硝酸銅、鹼式碳酸銅等而製得。
以銅灰、銅渣為原料經焙燒,用煤氣加熱進行初步氧化,以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和有機雜質。生成的初級氧化物自然冷卻,粉碎後,進行二次氧化,得到粗品氧化銅。
粗品氧化銅加入預先裝好1:1硫酸的反應器中,在加熱攪拌下反應至液體相對密度為原來的1倍,pH值為2-3時即為反應終點,生成硫酸銅溶液,靜置澄清後,在加熱及攪拌的條件下,加入鐵刨花,置換出銅,然後用熱水洗滌至無硫酸根和鐵質。
⑦ 銅生成氧化亞銅的化學方程式如何寫
銅在空氣中加熱生成氧化銅,要想生成氧化亞銅很難。不考慮這個,只要求寫出銅生成氧化亞銅的方程式,即:
2Cu+½O2→Cu2O
⑧ 氧化亞銅化學式
氧化亞銅Cu2O
⑨ 100個氧化物的化學式
氧化鈉Na2O
氧化鎂Mgo
氧化鐵Fe2O3
氧化銅CuO
氧化鋅ZnO
氧化鉀K2O
氧化鈣CaO
氧化鋁Al2O3
氧化汞HgO
水H2O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四氧化三鐵Fe3O4
過氧化氫H2O2
二氧化氮NO2
一氧化氮NO
二氧化硫SO2
三氧化硫SO3
五氧化二磷P2O5
二氧化錳MnO2
酸,
鹽酸HCl 、氫溴酸HBr、氫碘酸HI、氫氟酸HF、硝酸HNO3 、硫酸H2SO4、磷酸H3PO4、氫硫酸H2S、亞硫酸H2SO3、碳酸H2CO3、乙酸(醋酸)CH3COOH 、次氯酸HClO、亞氯酸HClO2、氫氰酸HCN、硼酸(正) H3BO3、偏硼酸HBO2、偏鋁酸HAlO2 、四鉬酸 H2Mo4O13、鋁酸 H3AlO3 、亞硝酸HNO2、高氯酸HClO4、硅氟酸 H2SiF6、亞鉻酸 HCrO2、 原硅酸H4SiO4、鉻酸H2CrO4 、硅酸H2SiO3、重鉻酸H2Cr2O7、 錫酸 H2SnO3、 亞錫酸 H2SnO2、鐵酸 HFeO2
鹼,
氫氧化鉀 KOH、氫氧化鈉NaOH 、氨水NH3·H2O 、氫氧化鈣Ca(OH)2、、氫氧化鋇Ba(OH)2 、氫氧化銅Cu(OH)2、氫氧化鎂Mg(OH)2、氫氧化亞鐵Fe(OH)2、氫氧化鐵Fe(OH)3、氫氧化鋁Al(OH)3、氫氧化鋰LiOH、氫氧化鎵Ga(OH)3、氫氧化鋅Zn(OH)2、氫氧化銣RbOH、氫氧化鍶Sr(OH)2、氫氧化銦In(OH)3、氫氧化鈧Sc(OH)3、氫氧化銫CsOH、氫氧化鉈Tl(OH)3、氫氧化鉻Cr(OH)3
鹽,
氯化銀AgCl、氯化鉀KCl 、氯化鈉NaCl 、氯化銅CuCl2、氯化鎂MgCl2、氯化鈣CaCl2、氯化鋅
ZnCl2、氯化鋇BaCl2、氯化亞鐵FeCl2 、氯化鐵FeCl3、氯化鋁AlCl3、氯化鈷CoCl3、硫酸鈉
Na2SO4、硫酸鉀K2SO4、硫酸鋇BaSO4、硫酸銅CuSO4、硫酸鋅ZnSO4 、硫酸鈣CaSO4、硫酸鎂MgSO4、硫酸亞鐵FeSO4 、硫酸鐵Fe2(SO4)3、硫酸鋁Al2(SO4)3 、碳酸鈉Na2CO3
、碳酸鉀K2CO3、碳酸銨(NH4)2CO3 、碳酸鈣CaCO3、碳酸鎂MgCO3、碳酸鋇BaCO3、碳酸銅CuCO3、碳酸鋅ZnCO3、碳酸亞鐵FeCO3 、碳酸鐵Fe2(CO3)3、碳酸鋁Al2(CO3)3
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