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活中的有哪些化學反應
1、光合作用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食物(葡萄糖)和氧氣。通過這個反應,植物為自己和動物生產食物,而且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供人類呼吸。
反應式:12H2O+6CO2+陽光→(與葉綠素產生化學作用)C6H12O6(葡萄糖)+6O2+6H2O
B. 常見的化學反應類型有哪些
化合反應。2.分解反應。3.置換反應。4.復分解反。。5.其他反應。
化合反應: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現象:發出藍色的火焰,放熱,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CO2 + H2O = H2CO3
現象:石蕊試液由紫色變成紅色.
分解反應: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MnO2 △= 2KCl + 3O2 ↑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MnO2= 2H2O+ O2↑
現象:有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置換反應:
鋅和稀鹽酸反應:Zn + 2HCl =ZnCl2 + H2↑
鎂和稀鹽酸反應:Mg+ 2HCl = MgCl2 + H2↑
鋁和稀鹽酸反應:2Al + 6HCl = 2AlCl3 + 3H2↑
現象:有氣泡產生.
C. 什麼是化學方程式反應的客觀事實
一方面指參與反應的物質和生成的物質種類符合實際情況,一方面是指這兩者消耗和生成的量的比例符合事實,還有反應條件要符合
D. 化學反應一般伴隨哪些現象
化學反應一般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
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物質。根據化學鍵理論,又可根據一個變化過程中是否有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來判斷其是否為化學反應。
(4)化學反應的事實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在鹽酸的作用下,紫甘藍的顏色從紫色變成紅色。這幅作品出自中國科技大學的化學攝影系列《美麗的化學》。拍攝時,不同化學物質在接觸後幻化出絢爛的色彩和紋理,猶如一幅幅精美的現代繪畫作品。
據悉,參加拍攝的3位教授首先進行小規模實驗,熟悉和掌握拍攝技巧和時機,而後進行實拍。完成拍攝後,他們將照片上傳到自己的網站,照片一經上傳便吸引了大量眼球。《美麗的化學》系列展示的化學反應包括沉澱、結晶、起泡和金屬置換。
為了保證拍攝的安全,他們並沒有選擇存在潛在危險性的化學反應。整個拍攝計劃的第一步是進行研究,挑選合適的化學反應而後進行實驗,確保這些化學反應能夠呈現出值得拍攝的美感。確定合適的化學反應後,他們會對各種反應參數和拍攝參數進行優化,確保能夠捕捉到完美的畫面。
E. 日常生活中化學反應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化學反應有光合作用、細胞呼吸、燃燒、生銹、電池等。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綠色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
3、燃燒
燃燒是一種放熱發光的化學反應,其反應過程極其復雜,游離基的鏈鎖反應是燃燒反應的實質,光和熱是燃燒過程中發生的物理現象。
4、生銹
生銹是一種化學反應,本質上是金屬的氧化反應。最常見的生銹現象是鐵製品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和氧氣發生了氧化反應,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蝕成為氧化物。
5、電池
電池使用電化學或氧化還原反應將化學能轉換成電能。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發生在原電池,而非自發的化學反應發生在電解槽中。
F. 化學變化會伴隨哪些現象舉例說明
化學變化:伴隨一些物理變化,發光、放熱、也有吸熱現象。比如:鐵的生銹,鎂條的燃燒等。
與化學變化相比,物理變化只是一些簡單的變化,比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 這些變化比較簡單,沒有化學變化的復雜性。化學變化,一般會分為四種基本的反應類型。這四種基本的反應類型包括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分解反應等。
這些反應類型的劃分,主要是基於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及數量。這樣一來,可以根據反應的各種類型、各種特點來理解記憶重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化學反應方程式,其實也是化學考試的一個重要考點。理解記憶化學反應方程式很重要。
G. 化學反應類型有哪些
化學反應類型分為四種基本化學反應類型,包括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還有復分解反應。
四種基本化學反應類型:
1、化合反應:化合反應指的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其中部分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部分為非氧化還原反應。此外,化合反應一般釋放出能量。可簡記為A+B=AB。
2、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的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簡稱一分為二,表示為AB=A+B。只有化合物才能發生分解反應。
3、置換反應:一種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一種單質和化合物的化學反應,是化學中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包括金屬與金屬鹽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等。可簡記為AB+C=A+CB。
4、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其實質是: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沉澱、氣體、水(弱電解質),使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化學反應即向著離子濃度降低的方向進行。可簡記為AB+CD=AD+CB。
置換反應:
1、根據反應環境的類別,置換反應有以下2種情況:
(1)固態置換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固體與固體或固體與氣體發生的置換反應。
(2)液態置換 在水溶液中進行的置換反應。
根據元素性質分類:
按元素的性質劃分,金屬與非金屬單質間的置換。
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分類:
按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劃分,同族元素單質間的置換與不同族元素單質間的置換。
根據物質類別分類:
按物質類別劃分,單質與氧化物間的置換和單質與非氧化物間的置換。
H. 化學反應的現象
一.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Mg + O2 點燃 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Fe + O2 點燃 Fe3O4
3. 銅在空氣中受熱:Cu + O2 加熱 2CuO
4. 鋁在空氣中燃燒:Al + O2 點燃 2Al2O3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H2 + O2 點燃 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P + O2 點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CO + O2 點燃 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O2 點燃 CO2 + H2O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O2 點燃 CO2 + 3H2O
二.幾個分解反應:
13.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H2O 通電 2H2↑+ O2 ↑
14. 加熱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加熱 2CuO + H2O + CO2↑
15.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 高溫 CaO + CO2↑
三.幾個氧化還原反應:
19.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0.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1.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2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2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 高溫 3Fe + 4CO2
四.單質、氧化物、酸、鹼、鹽的相互關系
(1)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6. 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鐵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鎂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37.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鹼 -------- 鹽 + 水
43.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鹼 -------- 鹽 + 水
48.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49.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 + KOH ==== KCl +H2O
50.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氫氧化鋁葯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燒鹼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燒鹼反應: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59.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鈉反應: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65.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氫氧化鈉與氯化鎂: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氫氧化鈉與氯化銅: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鹽 + 鹽 ----- 兩種新鹽
70.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應:
72.二氧化碳溶解於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於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鈉溶於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於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銅晶體受熱分解:CuSO4?5H2O 加熱 CuSO4 + 5H2O
77.無水硫酸銅作乾燥劑:CuSO4 + 5H2O ==== CuSO4?5H2
初中化學方程式及其相關知識點總結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Ca(OH)2 + CO2 CaCO3↓ + H2O(復分解)
現象:石灰水由澄清變渾濁。
相關知識點:這個反應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
2.鎂帶在空氣中燃燒
2Mg+O2 2MgO(化合)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關知識點:(1)這個反應中,鎂元素從游離態轉變成化合態;(2)物質的顏色由銀白色轉變成白色。
3.水通電分解
2H2O 2H2↑ + O2↑(分解)
現象:陰極、陽極有大量的氣泡產生
相關知識點:(1)陽極產生氧氣,陰極產生氫氣;(2)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4.生石灰和水反應
CaO + H2O = Ca(OH)2(化合)
現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關知識點:(1)最終所獲得的溶液名稱為氫氧化鈣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無色酚酞,酚酞會變成紅色;(3)生石灰是氧化鈣,熟石灰是氫氧化鈣。
5.實驗室製取氧氣
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2KClO3 2KCl + 3O2↑( 分解)
相關知識點:(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或氧氣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沒有改變;(3)反應完全後,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進行分離的方法是:溶解、過濾、蒸發。
②加熱高錳酸鉀
2KMnO4 K2MnO4 + MnO2+O2↑
6.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C + O2 CO2(化合)
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紅光,在氧氣中是發出白光;
相關知識點:反應後的產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進行檢驗。
7.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
S + O2 SO2(化合)
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是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反應後的產物可用紫色的石蕊來檢驗(紫色變成紅色)
8.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3Fe + 2O2 Fe3O4( 化合)
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
相關知識點:在做此實驗時,應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目的是防止集氣瓶爆裂。
9.磷在空氣中燃燒
4P + 5O2 2P2O5(化合)
現象:產生大量而濃厚的白煙。
相關知識點: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液體小顆粒。
10.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2H2 + O2 2H2O(化合)
現象: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1.木炭和氧化銅高溫反應
C + 2CuO 2Cu + CO2↑(置換)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
相關知識點:還原劑:木炭;氧化劑:氧化銅
12.氫氣還原氧化銅
H2 + CuO Cu + H2O (置換)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同時試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關知識點:(1)實驗開始時,應先通入一段時間氫氣,目的是趕走試管內的空氣;(2)實驗結束後,應先拿走酒精燈,後撤走氫氣導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銅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又生成氧化銅。
13.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復分解)
現象:白色固體溶解,同時有大量氣泡產生。
相關知識點:碳酸鈣是一種白色難溶的固體,利用它能溶解在鹽酸中的特性,可以用鹽酸來除去某物質中混有的碳酸鈣。
14.煅燒石灰石(或碳酸鈣高溫分解)
CaCO3 CaO + CO2↑(分解)
15.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2CO + O2 2CO2(化合)
現象:產生藍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6.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CO + CuO Cu + CO2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
相關知識點:還原劑:一氧化碳;氧化劑:氧化銅
17.甲烷在空氣中燃燒
CH4 + 2O2 CO2 + 2H2O
現象:火焰明亮呈淺藍色
相關知識點:甲烷是天然氣(或沼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很好的燃料。
18.工業製造鹽酸
H2+Cl2 2HCl
相關知識點:該反應說明了在特殊條件下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19.實驗室製取氫氣
Zn + H2SO4 =ZnSO4 +H2↑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2CO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CO2 + H2O= H2CO3
現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碳酸。
22.碳酸受熱分解
H2CO3 H2O + CO2↑
相關知識點:碳酸是一種不穩定的酸,受熱易分解。
23.滅火器的反應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H2O
現象:噴出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如果噴到火上就可以滅火。
24.金屬和水的反應
①2K+ 2H2O = KOH + H2↑
②3Fe + 4H2O Fe3O4 + 4H2↑
25.水於非金屬的反應
C +H2O CO+ H2
26.水與氧化物的反應
①SO3 +H2O H2SO4
② Na2O +H2O 2NaOH
27.碳酸氫銨受熱分解
NH4HCO3 NH3↑ + H2O + CO2↑(分解)
28.用鹽酸來清除鐵銹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復分解)
29.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Fe + CuSO4 =FeSO4 + Cu(置換)
現象:鐵絲表面有一層光亮的紅色物質析出。
30.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CuSO4+ 2NaOH=Cu(OH)2↓+Na2SO4(復分解)
應該分類記憶
比如
1.與氧氣反應的化合反應
FE.S.AL.MG.等分別與O2發應生成什麼
2.製取氧氣分解反應
如H202.KMN04.KCL03等.注意條件
3.C與起化合物的反應
列個關系.表示起相互轉化
4.置換反應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記憶.很簡單
5.復分解反應
這個反應很靈活
只要掌握反應規律.隨便給出2個化合物(酸鹼鹽)交換成分.即可
不用記.要理解.這樣才好學
初中就是這4類反應.記住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就可以.
要掌握配平的基本方法
I. 化學反應的現象有哪些
1、鋁片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 2、Na與H2O(放有酚酞)反應,熔化、浮於水面、轉動、有氣體放出;(熔、浮、游、嘶、紅) 3、焰色反應:Na 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Cu 綠色、Ca磚紅、Na+(黃色)、K+(紫色)。4、Cu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7、P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色,加熱後恢復原色; 9、NH3與HCl相遇產生大量的白煙; 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生刺眼的白光; 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色粉末(MgO),產生黑煙; 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13、HF腐蝕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色變為灰綠最後變為紅褐色; 15、在常溫下:Fe、Al 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試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氣呈粉紅色。 17、蛋白質遇濃HNO3變黃,被灼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 18、在空氣中燃燒:S——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H2——淡藍色火焰 H2S——淡藍色火焰 CO——藍色火焰 CH4——明亮並呈藍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19.特徵反應現象:20.淺黃色固體:S或Na2O2或AgBr21.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SO2(加熱後又恢復紅色)、Cl2(加熱後不恢復紅色)22.有色溶液:Fe2+(淺綠色)、Fe3+(黃色)、Cu2+(藍色)、MnO4-(紫色) 有色固體:紅色(Cu、Cu2O、Fe2O3)、紅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藍色[Cu(OH)2] 黃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J. 化學方程式的客觀事實
化學方程式包含的信息 1、客觀事實: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等2、生成物間的量的關系(1)二者的質量關系; (2)二者微粒數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