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鐵礦石煉鐵是屬於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鐵礦石煉鐵是屬於化學變化。因為煉鐵過程把氧化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鐵)中的氧原子用碳元素還原出來,生成鐵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新物質的生成與變化,這都是化學變化。
鐵礦石的含鐵量叫做品位,在冶煉前要經過選礦,除去其它雜質,提高鐵礦石的品位,然後經破碎、磨粉、燒結,才可以送入高爐冶煉。
焦炭提供熱量並產生還原劑一氧化碳。石灰石是用於造渣除脈石,使冶煉生成的鐵與雜質分開。煉鐵的主要設備是高爐。冶煉時,鐵礦石、焦炭、和石灰石從爐頂進料口由上而下加入,同時將熱空氣從進風口由下而上鼓入爐內,在高溫下,反應物充分接觸反應得到鐵。
高爐煉鐵把鐵礦石和焦炭,一氧化碳,氫氣等燃料及熔劑(從理論上說把金屬活動性比鐵強 的金屬和礦石混合後高溫也可煉出鐵來)裝入高爐中冶煉,去掉雜質而得到金屬鐵(生鐵)。
(1)高爐煉鐵物理熱和化學熱怎麼看擴展閱讀
高溫下,焦炭中和噴吹物中的碳及碳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將鐵礦石中的氧奪取出來,得到鐵,這個過程叫做還原。鐵礦石通過還原反應煉出生鐵,鐵水從出鐵口放出。鐵礦石中的脈石、焦炭及噴吹物中的灰分與加入爐內的石灰石等熔劑結合生成爐渣,從出鐵口和出渣口分別排出。
煤氣從爐頂導出,經除塵後,作為工業用煤氣。現代化高爐還可以利用爐頂的高壓,用導出的部分煤氣發電。
進行煤氣作業時,煤氣作業人員佩帶攜帶型煤氣報警器,並派專人監護。
爐前還容易發生燙傷事故,主要預防措施是提高裝備水平,作業人員要穿戴防護服。原料場、爐前還容易發生車輛傷害和機具傷害事故。
煙煤粉塵制備、噴吹系統,當煙煤的揮發分超過10%時,可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為了預防粉塵爆炸,主要採取控制磨煤機的溫度、控制磨煤機和收粉器中空氣的氧含量等措施。我國多採用噴吹混合煤的方法來降低揮發分的含量。
② 高爐煉鐵有哪些參數與鐵水溫度有關,其中哪些可測哪些不可測
首先你的問題不明確,你要這個溫度是幹嘛用的?
鐵水的溫度和冶煉過程很多參數相關,主要有:焦炭質量、焦炭加入量、熱風溫度、熱風量、煤粉噴入量、布料角度等,這些都是可測的就看你的單位的技術怎麼樣,出鐵時可以觀看「硅花」情況,溫度高硅被還原的多
③ 初中化學高爐煉鐵的原理,流程是什麼,分別對應哪個化學方程式好的給懸賞,謝謝各位了!
因為我們知道煉鐵需要CO和高溫 所以我們就要得到這些東西
CO是不好直接得到的 我們要用C+CO2=2C0 所以我們就需要CO2
CO2容易得到 只需要將碳點燃即可
所以流程就是點燃碳生成二氧化碳 再用碳還原二氧化碳使之變成一氧化碳 這時候一氧化碳就可以和三氧化二鐵反映了 就可以練出鐵了
④ 高爐煉鐵過程中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分別是什麼
物理:鐵礦石受熱融化
化學: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將氧化鐵還原
⑤ 化學高爐煉鐵的全過程,結合化學方程式
高爐煉鐵基本原理,過程及反應方程式在圖上說得很明確。
物料從爐頂進入,從爐底出去,因爐渣密度較小,所以出鐵口在最下方,其次是出渣口。
從爐低進熱空氣,上方下來的焦炭在爐底部進風口附近首先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然後二氧化碳隨氣流上升與焦炭進一步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最後:一氧化碳與鐵礦石反應還原出鐵。
原理:C+O2=加熱
=CO
2
CO2+C=高溫=2CO
Fe2O3+3CO=高溫=
2Fe+3CO2
⑥ 高爐煉鐵的化學方程式是什麼
高爐煉鐵的原理是將鐵礦石、油、煤、焦炭等原料放入高爐中加熱,將鐵中的氧奪取出來從而形成鐵的過程。整個高爐煉鐵的流程的方程式為:
1、造氣(提供熱量、產生CO)
(6)高爐煉鐵物理熱和化學熱怎麼看擴展閱讀
高爐煉鐵的注意事項有:
1、在冶煉前要經過選礦,除去其它雜質,提高鐵礦石的品位,然後經破碎、磨粉、燒結,才可以送入高爐冶煉。
2、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熱量並產生還原劑一氧化碳。
3、石灰石是用於造渣除脈石,使冶煉生成的鐵與雜質分開。
4、煉鐵的主要設備是高爐。冶煉時,鐵礦石、焦炭、和石灰石從爐頂進料口由上而下加入,同時將熱空氣從進風口由下而上鼓入爐內,在高溫下,反應物充分接觸反應得到鐵。
⑦ 高爐煉鐵化學熱低,物理熱高是怎麼回事
爐缸熱量充沛,理論燃燒溫度高,風溫、富氧率比較合理。施行低硅冶煉。
⑧ 高爐冶煉影響鐵水物理熱的因素有哪些
1、生鐵中的最終含碳量與溫度有關,在滴落帶下部達到最大。
2、c在鐵水中的溶解度還受鐵中mn、ti、v、cr等元素與c生成化合物並溶與鐵中,提高c的溶解度;
3、與鐵珠通過滴落帶時焦炭床被粉末污染的情況有關。
4、鑄造鐵在3.9%,煉鋼鐵在4%以上。
5、c%=1.34+2.54x10-3t-0.35p-0.30si-0.54s+0.04mn+0.17ti(元素符號為生鐵中含量,-3為負3次方)
⑨ 高爐中的熱交換原理是什麼
高爐熱交換(exchange
of
heat
in
blast
furnace)
高爐連續鑄鋼|煉鐵過程中爐內上升煤氣流與下降爐料之間的熱傳遞現象。從熱工角度看高爐熱交換屬逆流式高溫氣流將熱傳輸給運動著的散料床,使散料溫度升高,而煤氣自身溫度降低的現象。它是高爐冶煉的主要過程之一。熱交換不僅決定著高爐內溫度場分布,而且還影響著冶煉過程的還原、造渣等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因為上升的高溫煤氣既是載熱體,又是還原劑,也就是在與爐料熱交換過程中既提供爐料升溫的熱量,還提供各種物理化學變化所需的熱量,保證還原等過程的進行。高爐內的溫度場雖然因各高爐具體情況的不同,沿圓周及半徑方向依煤氣流分布而干差萬別,但是沿爐子高度的溫度分布卻有共同規律:在爐料裝入爐內的上部地區和從風口燃燒帶形成煤氣往上升的地區,由於煤氣與爐料之間的溫度差很大,進行著很強烈的熱交換,形成高爐上部熱交換區和下部熱交換區;而在高爐的中部,煤氣與爐料的溫差較小(25~50℃),是熱交換進行得極其緩慢的地區,被稱為熱交換空區或熱儲備區。熱儲備區的存在說明高爐是一種熱交換很完善的設備。這種熱交換規律是由前蘇聯學者基塔耶夫()教授發現,並通過熱平衡方程和傳熱速率方程的聯解給出了其傳熱規律的數學表達式。
傳熱方式和傳熱控制環節
高爐內以傳導、對流、輻射三種方式將熱量由煤氣傳給爐料。其傳熱過程是由煤氣向料塊表面的外部傳熱和料塊表面向料塊核心的內部傳熱完成的。傳導傳熱主要是在料塊內部傳熱中起主導作用,也就是料塊表面的熱通過傳導傳熱傳到料塊中心。由於高爐料柱內料塊之間的接觸絕大部分是點接觸,所以料塊之間的傳導傳熱很小而常被忽略不計。傳導傳熱的傳熱方程為Qc=λ/r(t料表—t料核
)=hc(t料表—t料核);式中Qc為通過傳導傳送的熱量,kj/m2s;λ為爐料的導熱系數,W/m·℃;t料表、t料核為爐料表面和核心的溫度,o
C;hc為導出的導熱系數W/·m2·℃;r為爐料的半徑,m。對流傳熱是運動的煤氣流對料塊外表面的主要傳熱方式,其規律為Qt=a(t料表—t料核);式中Qt為對流傳熱量,kJ/m2s;α為對流給熱系數,w/m2·℃,它與煤氣的流速(以雷諾數為特徵的流動狀態)、煤氣的運動黏度與料塊的直徑有關;t氣為煤氣溫度,℃。輻射傳熱是高溫煤氣以輻射方式向料塊表面傳送熱最,它與料塊的黑度、煤氣的溫度和煤氣中三原子氣體(例如CO2、H2O)含量和不對稱雙原子氣體(CO)的含量等有關。輻射傳熱規律為Qr=ε
Cr(T4氣—T4料表)=hr(t氣一t料表)
;式中Q為通過輻射傳送的熱量,kJ/m2·s;ε為黑度;Cr為輻射系數,w/mg2.K4;hr為導出的輻射系數,w/m2·℃。研究和測定的結果說明:礦石的導出導熱系數hc高於焦炭的,而礦石和焦炭的hc又分別高於它們的對流給熱系數α,所以在高爐的熱交換過程中對流給熱是限制性因素。研究還證明不同溫度下礦石的hc遠高於(α+hr)
,因此對流給熱仍然是控制環節,但是焦炭在高溫下(725℃以上)hc小於(α+hr),這時焦炭本身的傳導傳熱成為控制性環節。
⑩ 高爐煉鐵時用硅含量來判斷爐溫的理論是什麼為什麼用硅含量來判斷爐溫謝謝了
.
因為si至始至終都是吸熱反應,所以用Si來表示化學熱,來代表爐溫的高低,能間接表示爐內的熱量